关于元旦的日记范文汇编四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旦的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旦的日记 篇1
昨天,我们一家和小伙伴一家去了博山玩。我们去大棚里摘草莓,草莓长得又大又红,我摘了一个草莓吃。啊!真甜那。只见地上红色的草莓、白色的小花、绿色的'叶子,好美的一幅图啊!我们各自拿着一个盒子就开始采摘了。我小心翼翼地躲开把头伸到路边上的小草莓,拨开绿叶就找到了躲在下面的又红又大的草莓。我和小妮、小宇展开了采摘大赛,不一会我们就满头大汗但我们还是兴高采烈的,很快我们就摘了很多的草莓足足有十箱。我们开心地把草莓装到车上,真是大有收获啊!
摘完草莓我们又来到了博山城区品尝博山的特色菜——四四席。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啊,我吃了很多,把小肚子撑得圆圆的,真是开心极了。
愉快的元旦吃完午饭我们就开始了回家的路程!
元旦的日记 篇2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元旦的日记 篇3
今天是元旦,老爸说我又长了一岁,应该更懂事了。
上午,我把自己的小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老妈冲我直点头。
中午,我和老爸坐车回老家,看见一位老人家上车,我连忙让座,老爸对我微微笑。
下午,我遇见了“老相识”——小宇,我拿出最心爱的`玩具跟他一起玩,我们还一起读我们最爱读的故事,奶奶瞧了直迷糊。
晚上,我挑爷爷奶奶最爱吃的菜,象他们以前夹给我一样夹给他们,把他们的饭碗堆得象“小山”,爷爷停了筷子直发愣。
呵呵,爷爷奶奶老爸老妈,今年过新年,我又大了一岁啦!
元旦的日记 篇4
今天是元旦,20xx年的第一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滑雪场滑雪,我高兴地跳起来大喊:“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和大山哥哥、靖靖姐姐,还有王彦皓一家一起去了。到了那里,看到灿烂的阳光下,已经有许多人在雪白雪白的雪场上滑雪,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换好滑雪鞋、挑好雪杖和雪橇,赶紧加入人群里了。
我从左边的“魔毯”上到滑雪场的`最顶处,然后拿着雪杖滑了下去,好爽啊!因为上次我去山西的“白马寺滑雪场”滑过雪,所以这次我滑得可棒了,但是我不会刹车,现在我也会了。
你们知道滑雪的时候怎么刹车吗?就让我来教教你们吧:先用脚尖把雪橇摆成“八”字,前面间距大约20厘米,再把后部摆得大一些就可以了。你们学会了吗?
今年的元旦过得真快乐呀!
【元旦的日记】相关文章:
元旦日记09-22
元旦日记08-06
元旦的日记09-09
元旦的日记12-09
过元旦日记08-01
桐乡的元旦日记10-10
关于元旦的日记06-13
[热]元旦的日记07-19
我的元旦日记03-20
迎接元旦日记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