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4-08-18 10:28:15 日记 我要投稿

【必备】过年日记六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年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过年日记六篇

过年日记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俗称“除夕”。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火红得对联和一个大大得“福”字。还准备好了在吃团圆饭和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放得鞭炮。

  大家都到齐了,“倒茶”这个光荣得而艰巨得任务交给了我。我忙得团团转,刚才还为接受这个任务高兴得我现在却有点想打退堂鼓了。看见大人们有得打牌,有得打麻将,还有得在看电视得样子,我心里就像有无数双小手在我得心上挠痒痒似得,难受极了。

  要吃团圆饭了,桌子上丰盛得美味忍不住让我馋涎三尺。我准备用手去偷一块尝尝,可是我犹豫了,生怕弄坏了大家对我新一年得印象。“啪,啪——”爸爸在放炮竹,在放炮竹得传统中,还有一个简短得小故事呢!传说在时候,有一个大怪兽,大家把它叫做“年”。“年”每年得年底都会去老百姓家中吃东西、搞破坏。后来大家知道它怕巨大得响声,于是大家在年底放起了大红炮竹,赶走了讨厌得“年”,后来得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这一天叫做“过年”。这也是“过年”得故事。

  吃完饭后,大家围在火边烤火,看“春节文艺晚会”。一些大人把年糕烤熟了给小孩吃,据说,这样可以使吃年糕得小孩年年高升。刚起完年糕,饺子又出锅了,白白得、胖胖得,象一个个大大得白金元宝。吃了又可以不使耳朵不会被冻坏,还又香又软,好吃极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放完炮竹后,大人们把准备好得红包给了小孩,据说把钱压在枕头下面,这一年就会有好财运。

  过年真是又热闹又高兴呀!

过年日记 篇2

  春节我去了最暖和的春城昆明市。那里让我们褪去厚厚的外套,

  穿上了轻便春装,去感受春风的沐浴,和熙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首先去了滇池,那里碧水蓝天,阳光普照,海鸥成群结队,让我看呆。接着我们连夜出发到了西双版纳,这里气温更高,都可以穿T恤了。我们参观了野象山谷,游离了神秘的澜沧江。

  我们还去了九乡神秘的地下宫殿,那里有层层的梯田,高耸如云的钟乳石,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暗流,光和影的交错让人仿佛误入了仙境。

  阳光晒黑了我的脸庞,土地矫健了我的身体,美景装满了我的眼睛,我带着兴奋和遗憾,满载着快乐和感叹回到了家。

过年日记 篇3

  坐飞机真有意思,在高高的云层上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我和妈妈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空气很干燥,水分希少,大地一马平川。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就像一望无际的雪海。有很多小朋友在雪地上奔跑着,打闹着,堆雪人,打雪仗,滑冰,玩什么的都有。我很快就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外婆家很冷,可是屋子里却温暖如春,因为有暖气,我在屋子里只用穿一件薄薄的内衣就行了。外婆家的菜味道很浓郁,葱姜蒜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调料加了很多。为什么要加那么多东西呢?妈妈告诉我因为外婆那里冷,需要吃这些东西用来驱寒。

  到了除夕那天外婆家大聚餐人都到齐了,在大酒店里吃年夜饭。我数了数,哇!!!我们家大大小小的一共有二十三口人。真是个大家庭啊!有我的长辈,哥哥姐姐,还有我的'小侄子。我们在哪里高高兴兴的吃了年夜饭,期间大家说了很多祝福的话,然后回家一起看春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一起放了烟花爆竹。

  外婆家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喜欢在外婆家过年的感觉。

过年日记 篇4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的家乡在朝阳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家乡,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帮爷爷爸爸贴春联,扫院子,挂红灯笼。奶奶和妈妈准备丰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饺子的时候,总要包几枚一元硬币,如果谁吃到这枚硬币,就意味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五六岁的时候,在包饺子的.时候,我会偷偷地瞄着那几个硬币,只要它被放进饺子里,我就会在那个饺子上偷偷地弄上一个小“尾巴”,在饺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轻而易举地吃到它。这样那一元钱就是我的了。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试探饺子,如果饺子的肚子有硬东西,我就会把这个有特殊意义的饺子让给爷爷奶奶吃。

  在吃完饭后,我们全家便开始看电视,等到十一点钟,全村就开始放鞭炮。爷爷把一挂大鞭和礼炮摆在小院里,用柴火点起一堆篝火。顿时,小院里亮成了白昼,全村的人鞭炮齐鸣,礼炮在空中炸响,变成五颜六色的花朵,十分壮观。

  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始各处祭神。我们一家五口,拿着纸、香。我提着小灯笼,妈妈端着饺子汤,在院子里的鸡窝、井、猪圈等等地方烧纸磕头,浇上饺子汤。虽然有点迷信,可是爸爸说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过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饺子,吃完饭,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这就是我们家过年的习俗,你觉得有趣吗?

过年日记 篇5

  过年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窗花,象征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跟随居委会的阿姨们,一起为一位年迈的奶奶剪窗花。

  老奶奶住在一栋古老又破旧的房子里,敲开门,看到我们,老奶奶的脸上露出惊讶而又高兴的表情,沧桑而又慈祥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紧跟着脸上的皱纹立刻聚集在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们坐在炕上,拿起居委会准备的红纸,开始为老奶奶剪窗花。我不是特别会剪,只是随着事先折出来的线,慢慢地剪,生怕剪错,不一会一个“福”字就从我的剪刀下出现,我还在脑海里仔细寻找合适的图案来给这个窗花加点装饰,让这个福字变得更加漂亮。哇,我终于剪成了一个漂亮的窗花了,有漂亮的花边,还有弯曲的小蛇。记者问我的窗花有什么含义?我说祝福老奶奶蛇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然后把窗花贴在窗玻璃上,又开始第二张作品。

  这时,其他人的`作品也陆陆续续地完成了,有连环苹果、连环小人、长狗等等,令人眼花撩论、赏心悦目。老奶奶仔细端详着这些漂亮的窗花,夸口不绝,还有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的陪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自己对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期待。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就到了跟老奶奶说再见的时候,看得出老奶奶舍不得我们走,以后有时间我们还会再为老奶奶剪窗花的。今天我过得很快乐,用自己的行动抚慰了一位老人孤独的心灵,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过年日记 篇6

  大年初二,我和弟弟一块到外婆家拜年。初春时节,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虽说天气很冷,但我的心却是热乎乎的,尽管车行的速度很快,但我还是感觉这车速太慢,我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外婆家。

  外婆家住在农村,我每年只到外婆家去三两次,对于我们这些从小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到农村去真是机会难得,因为农村空气个性的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大快人心。我外婆有一个孙子,叫夏浩天,才4岁,刚上幼儿园,我很喜爱和堂弟在一齐玩。

  绕过弯弯的小路,伴着朵朵飘雪,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到了院子里,我惊呆了,去年我到外婆家的时候还是狭窄破旧的砖房,而此刻却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哞哞”“汪汪”“唧唧”“咩咩”……这真是动物交响曲,勤劳的大黄牛,美丽的大公鸡,温柔的小山羊,好像都在欢迎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进了屋,我仔细地观赏外婆家的变化,只见屋子的.中央放着一台豪华的32寸大彩电,彩电下有一台VCD,看来这是外婆家新买的。外婆家的宝贝孙子4岁的夏浩天看见我笑嘻嘻地说:“哥哥、姐姐,你们都有来吃糖吧!”说着捧来一大堆糖。我十分欣喜,拉着小浩天的跑到了院子,开始玩过家家。中yu我们玩回来了,外婆见了我,搂着我的脖子说:“我的小孙女又长高了”,并一个劲地问寒问暖。当我问起外婆家的收成时,外婆高兴地说:“小麦收了上万斤,棉花卖了7千多元,生活过的比蜜儿还甜。计划今年多种棉花,多养几只羊,有了钱再买台电脑给小浩天以后学习”。

  临走时,小浩天大哭大闹,我用了3根糖葫芦才把他哄住。外婆劝我多住几天,我把嘴放到外婆的耳旁边,悄悄地说:“外婆,明年我还来,我要经常来”。

《【必备】过年日记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经典)过年日记08-06

过年日记(精选)07-30

过年日记【经典】08-05

过年日记[精选]07-20

过年日记07-20

过年日记(经典)07-27

过年日记(精选)07-26

(精选)过年日记07-22

(精选)过年日记07-23

过年了日记08-27

【必备】过年日记六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年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过年日记六篇

过年日记 篇1

  今天是大年三十,俗称“除夕”。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火红得对联和一个大大得“福”字。还准备好了在吃团圆饭和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放得鞭炮。

  大家都到齐了,“倒茶”这个光荣得而艰巨得任务交给了我。我忙得团团转,刚才还为接受这个任务高兴得我现在却有点想打退堂鼓了。看见大人们有得打牌,有得打麻将,还有得在看电视得样子,我心里就像有无数双小手在我得心上挠痒痒似得,难受极了。

  要吃团圆饭了,桌子上丰盛得美味忍不住让我馋涎三尺。我准备用手去偷一块尝尝,可是我犹豫了,生怕弄坏了大家对我新一年得印象。“啪,啪——”爸爸在放炮竹,在放炮竹得传统中,还有一个简短得小故事呢!传说在时候,有一个大怪兽,大家把它叫做“年”。“年”每年得年底都会去老百姓家中吃东西、搞破坏。后来大家知道它怕巨大得响声,于是大家在年底放起了大红炮竹,赶走了讨厌得“年”,后来得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这一天叫做“过年”。这也是“过年”得故事。

  吃完饭后,大家围在火边烤火,看“春节文艺晚会”。一些大人把年糕烤熟了给小孩吃,据说,这样可以使吃年糕得小孩年年高升。刚起完年糕,饺子又出锅了,白白得、胖胖得,象一个个大大得白金元宝。吃了又可以不使耳朵不会被冻坏,还又香又软,好吃极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放完炮竹后,大人们把准备好得红包给了小孩,据说把钱压在枕头下面,这一年就会有好财运。

  过年真是又热闹又高兴呀!

过年日记 篇2

  春节我去了最暖和的春城昆明市。那里让我们褪去厚厚的外套,

  穿上了轻便春装,去感受春风的沐浴,和熙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首先去了滇池,那里碧水蓝天,阳光普照,海鸥成群结队,让我看呆。接着我们连夜出发到了西双版纳,这里气温更高,都可以穿T恤了。我们参观了野象山谷,游离了神秘的澜沧江。

  我们还去了九乡神秘的地下宫殿,那里有层层的梯田,高耸如云的钟乳石,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暗流,光和影的交错让人仿佛误入了仙境。

  阳光晒黑了我的脸庞,土地矫健了我的身体,美景装满了我的眼睛,我带着兴奋和遗憾,满载着快乐和感叹回到了家。

过年日记 篇3

  坐飞机真有意思,在高高的云层上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我和妈妈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空气很干燥,水分希少,大地一马平川。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就像一望无际的雪海。有很多小朋友在雪地上奔跑着,打闹着,堆雪人,打雪仗,滑冰,玩什么的都有。我很快就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外婆家很冷,可是屋子里却温暖如春,因为有暖气,我在屋子里只用穿一件薄薄的内衣就行了。外婆家的菜味道很浓郁,葱姜蒜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调料加了很多。为什么要加那么多东西呢?妈妈告诉我因为外婆那里冷,需要吃这些东西用来驱寒。

  到了除夕那天外婆家大聚餐人都到齐了,在大酒店里吃年夜饭。我数了数,哇!!!我们家大大小小的一共有二十三口人。真是个大家庭啊!有我的长辈,哥哥姐姐,还有我的'小侄子。我们在哪里高高兴兴的吃了年夜饭,期间大家说了很多祝福的话,然后回家一起看春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一起放了烟花爆竹。

  外婆家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喜欢在外婆家过年的感觉。

过年日记 篇4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我的家乡在朝阳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家乡,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帮爷爷爸爸贴春联,扫院子,挂红灯笼。奶奶和妈妈准备丰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饺子的时候,总要包几枚一元硬币,如果谁吃到这枚硬币,就意味着谁会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五六岁的时候,在包饺子的.时候,我会偷偷地瞄着那几个硬币,只要它被放进饺子里,我就会在那个饺子上偷偷地弄上一个小“尾巴”,在饺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轻而易举地吃到它。这样那一元钱就是我的了。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试探饺子,如果饺子的肚子有硬东西,我就会把这个有特殊意义的饺子让给爷爷奶奶吃。

  在吃完饭后,我们全家便开始看电视,等到十一点钟,全村就开始放鞭炮。爷爷把一挂大鞭和礼炮摆在小院里,用柴火点起一堆篝火。顿时,小院里亮成了白昼,全村的人鞭炮齐鸣,礼炮在空中炸响,变成五颜六色的花朵,十分壮观。

  放完鞭炮,我们就开始各处祭神。我们一家五口,拿着纸、香。我提着小灯笼,妈妈端着饺子汤,在院子里的鸡窝、井、猪圈等等地方烧纸磕头,浇上饺子汤。虽然有点迷信,可是爸爸说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过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饺子,吃完饭,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这就是我们家过年的习俗,你觉得有趣吗?

过年日记 篇5

  过年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窗花,象征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跟随居委会的阿姨们,一起为一位年迈的奶奶剪窗花。

  老奶奶住在一栋古老又破旧的房子里,敲开门,看到我们,老奶奶的脸上露出惊讶而又高兴的表情,沧桑而又慈祥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紧跟着脸上的皱纹立刻聚集在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们坐在炕上,拿起居委会准备的红纸,开始为老奶奶剪窗花。我不是特别会剪,只是随着事先折出来的线,慢慢地剪,生怕剪错,不一会一个“福”字就从我的剪刀下出现,我还在脑海里仔细寻找合适的图案来给这个窗花加点装饰,让这个福字变得更加漂亮。哇,我终于剪成了一个漂亮的窗花了,有漂亮的花边,还有弯曲的小蛇。记者问我的窗花有什么含义?我说祝福老奶奶蛇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然后把窗花贴在窗玻璃上,又开始第二张作品。

  这时,其他人的`作品也陆陆续续地完成了,有连环苹果、连环小人、长狗等等,令人眼花撩论、赏心悦目。老奶奶仔细端详着这些漂亮的窗花,夸口不绝,还有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的陪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自己对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期待。

  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就到了跟老奶奶说再见的时候,看得出老奶奶舍不得我们走,以后有时间我们还会再为老奶奶剪窗花的。今天我过得很快乐,用自己的行动抚慰了一位老人孤独的心灵,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过年日记 篇6

  大年初二,我和弟弟一块到外婆家拜年。初春时节,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虽说天气很冷,但我的心却是热乎乎的,尽管车行的速度很快,但我还是感觉这车速太慢,我恨不得立刻就飞到外婆家。

  外婆家住在农村,我每年只到外婆家去三两次,对于我们这些从小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到农村去真是机会难得,因为农村空气个性的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大快人心。我外婆有一个孙子,叫夏浩天,才4岁,刚上幼儿园,我很喜爱和堂弟在一齐玩。

  绕过弯弯的小路,伴着朵朵飘雪,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到了院子里,我惊呆了,去年我到外婆家的时候还是狭窄破旧的砖房,而此刻却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哞哞”“汪汪”“唧唧”“咩咩”……这真是动物交响曲,勤劳的大黄牛,美丽的大公鸡,温柔的小山羊,好像都在欢迎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进了屋,我仔细地观赏外婆家的变化,只见屋子的.中央放着一台豪华的32寸大彩电,彩电下有一台VCD,看来这是外婆家新买的。外婆家的宝贝孙子4岁的夏浩天看见我笑嘻嘻地说:“哥哥、姐姐,你们都有来吃糖吧!”说着捧来一大堆糖。我十分欣喜,拉着小浩天的跑到了院子,开始玩过家家。中yu我们玩回来了,外婆见了我,搂着我的脖子说:“我的小孙女又长高了”,并一个劲地问寒问暖。当我问起外婆家的收成时,外婆高兴地说:“小麦收了上万斤,棉花卖了7千多元,生活过的比蜜儿还甜。计划今年多种棉花,多养几只羊,有了钱再买台电脑给小浩天以后学习”。

  临走时,小浩天大哭大闹,我用了3根糖葫芦才把他哄住。外婆劝我多住几天,我把嘴放到外婆的耳旁边,悄悄地说:“外婆,明年我还来,我要经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