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话题作文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话题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话题作文 篇1
在我家的窗台前,有一盆小花,那是我前几个月在花市买的,花市的人说,它只需要几天便可发芽,几周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它只长出了1厘米长的小芽,这芽并不富有活力,它是浅绿色的,微微泛黄,一直软塌塌的,更别说开花了。
又过了几个月,那花长高了些,但依旧是没精打采的,像是生了病。它的生命难道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地慢慢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不印出任何光彩?难道像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轻烟,不绽放生命的美丽,不体现它自己存在的价值?
过年的时候,当我不经意看到它时,惊喜出现了——它开花了!我走近去看,它柔弱不堪的细枝上,随意长出了四五朵艳丽的小花,花瓣是紫色的,不像宝石,是清淡的紫,若有若无。花蕊中间是白色的,像一层细柔的轻轻地涂染在上面,随意中体现出丝丝规整。那些花向着阳光生长,齐刷刷向上爬生。窗外飘着小小的雪珍,搭配着小花、冬阳,多么美丽的一幅淡淡的水彩画。
它绽放了,绽放了光彩,绽放了美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艳丽的时候、绽放的时候,不轻言放弃,生命总会体现价值,总会展现光彩。花这样,树这样,人也是这样。
生命不管大小,都会绽放的!
话题作文 篇2
重庆,一座旅游圣地,离昆明也有数百公里。西安?噢,那更是远到天边。
哥哥是在今年的高考中被重庆大学录取的高中生,在高考能“逐鹿中原”并且考中自己理想的大学,真可算是圆梦了。我还有个姐姐呢!更是在两、三年前就到秦始皇的坟头——西安去读书了。哥哥,姐姐都走了,突然一下感到身边空荡荡的,不过更是从另一方面去讲,哥哥姐姐们都去当代的“地方国子监”里去奔前程,闯世界去了。呃,似乎可以说就剩我还未见过世面了。
在明代初期的文学家宋源写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说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们现在也常常“假借于藏书之家”,只不过是有特别书籍的人,例如自己没有某某的杂志啦,什么什么什么漫画啦,那个什么记啦,传拉,都是自己懒得勤跑书店才向亲戚、朋友、同事借书来看的,像什么“家贫,无从至书以观”的现象是基本没有了。这是如同“变色龙”般的时代赐予我们的优越条件,最起码不用像宋濂那样的“手自笔录”了。在我们这个信息量与时剧增的“M”时代,谁不是“均有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李宁,耐克之帽,腰瑞士标之杯,左佩音乐播放器,右备雪碧,可乐,哗然酷似神人。”互相之根本“略无慕艳意”,那是因为大家都有,也就没有什么稀罕事了。
在这样与明初文学家宋濂截然相反的生活背景,学习条件下,虽然不是什么共产主义社会,不过如此条件下,读不好书,则就是“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宋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所以应当好好读书,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才是当今学生的一大首要任务,我相信我也会像哥哥姐姐们那样,考中一所心仪的大学,那一天不会太久,就在很近很近的将来。
话题作文 篇3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从窗户往外看,是一把把伞为人们挡住了大雨。
伞的结构很简单:伞柄、伞骨、伞面,如此而已,但功能却很多。烈日中,爱美的女士举起防紫外线伞,漂亮的伞下映出她们清秀俏丽的脸庞。当大雨滂沱时,小孩子、中年人、老年人举起花花绿绿的伞,为他们遮风挡雨,一把又一把平凡的伞把大街衬托得更美丽。
伞,却并不骄傲。它不会因为自己是人们风雨中的守护神而骄傲,而是默默地为人们奉献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雨,毫不留情地扑打在它们的身上,它毫不畏惧;在烈日下,它头顶着猛烈的阳光,保护主人那张清秀俏丽的脸庞。它却受尽了大雨、烈日的折磨,但那又怎样呢?它始终在微笑。因为它已经为它的主人奉献它所有的一切,它无愧于它的主人。
但在雨后,它的主人毫不留情地把它扔在门外,害怕那把伞会把地板弄湿了,弄脏了。好不容易,伞干了,主人把它拿回家,伞以为可以得到呵护了,谁知,迎接它的却是一个孤单阴暗的角落。或许,主人认为——那孤单阴暗的角落是伞的归宿。
可是,伞面对人们的置之不理,伞有抱怨过吗?没有。
久而久之,伞在狂风暴雨、炎炎烈日的折磨下,变陈旧了,不再美丽。不到万不得己,没有人愿意再去碰那陈旧的伞。最终,伞被扔进回收站,伞哭了,从它曾经漂亮的面上落下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或者,伞落到小孩子的手上,被他们拿去玩,当玩具,玩厌了,依旧被丢弃。
难道伞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吗?多少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多少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是谁伴你走过?是伞。无情的人,在利用完它后,无情的丢弃一直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伞。伞就像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只解一时之需。可是,伞又说什么呢?
话题作文 篇4
3故乡的祠堂
故乡的祠堂是我儿时见过的`最大的房子。每次踏进祠堂,我总会觉得它又宽敞又神秘。古色古香的祠堂历经百年风霜静静地矗立在故乡的村口。青砖灰瓦,气宇轩昂,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守望着这个普通而又平静的小山村。
听老一辈的人讲,我的祖上虽不是名门望族,但也算个富足的人家。老祖宗娶了四房太太,家中有几个从外地买来的家奴,主要是抬轿子和做一些粗活。当初兴建祠堂时,大房人丁兴旺,势力强大,文武双全,有几个书生在外开馆教书,还有十几个生龙活虎的后生武艺超群。大房仗着人多势众,居然买通木匠,让木匠半夜将备好的材料一律锯短,大房认为祠堂过高,对他们的子孙不利。于是,祠堂就建成了现在的模样。
前辈的恩恩怨怨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每一个村庄有一个大祠堂才体面。毕竟乡下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在祠堂里进行才显得体面庄重。
每年过春节,祠堂里最热闹。岁末,村里会派专人把祠堂打扫干净,贴上红对联,点上清油灯,大年初一开祠堂门神秘庄重,一定要燃放一挂又长又响的鞭炮图个吉利。村里每年正月初一上午八点整,祠堂里大鼓一敲,整个山村的地皮都会颤动几下,大家听到鼓声就知道,马上到祠堂里集中进行团拜。第二通鼓一响村里的男女老少基本到齐了,由族长主持祭祖仪式,所有男丁朝祠堂的祖宗灵位作揖,然后,点燃自己带来的鞭炮,万炮齐鸣,小孩吓得冲出祠堂,大人也陆陆续续走出祠堂,走向一个小山坡,朝东方作三个揖,便到各家各户拜年。
有祠堂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大村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我们村里每年添几个丁,大年初一去祠堂的神台上数一下有几盏清油灯就知道,一盏清油灯代表一个男丁,祖宗保佑人丁兴旺,这是每个老人的心愿。添了丁的主人笑容满面地在祠堂里忙碌,准备办“灯酒”,要普请全村的男丁喝酒,添丁的主人可以合伙招待,几十桌酒席热热闹闹地开席了,喝酒的人吃得开心,小孩子乐得满祠堂跑,每个人的脸上笑得像一朵花。这种乡俗一直保留到至今,叫吃“灯酒”。
村里的年轻人结婚,以能上祠堂为荣。尤其是姑娘出嫁,那些名声不好的人想在祠堂里出嫁,家族里的前辈会一致反对,说有辱门风。婚礼是人生的一次盛典。每逢男子娶亲,由族长公主持,新郎出门迎亲必定先上祠堂拜过祖宗,然后,再去女方娘家接新娘,新娘回来了,又要去祠堂里举行结婚仪式。祠堂里要贴上婚联,点上一对红烛,地面扫得一尘不染,鼓乐与鞭炮齐鸣,祠堂里热热闹闹喜庆洋洋的。村里的男女老少早已等在祠堂里看新娘,一对新人在众乡亲的见证下完婚了。
村里的老人上了花甲是一件喜事。家里的晚辈会在年三十很恭敬地到祠堂里上香作揖,燃放一挂长长的鞭炮,告慰祖宗,张家的子孙幸福安康,福寿绵长。老人做大寿也会来祠堂里上香,青年学子金榜题名也会来祠堂里放一个挂鞭炮报喜。
村里的老人过世了,最后一站是在祠堂里停留。只有上了花甲的老人在家中安人谢世,才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灵柩设在祠堂里,他的子孙在祠堂里祭奠。还会在祠堂里大办丧宴,一个老人就这样风风光光地被子孙送上了祖坟。
现在改革开放了,村里的壮劳力各奔东西在外谋生,生活更加富裕,在祠堂后面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的小洋房,把故乡装点得格外美丽。故乡的祠堂,它知道张家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强。只要有祠堂在,村里祖祖辈辈的人都明白我们同宗同祖,一脉相承,都是同一个祠堂的子孙。愿故乡的祠堂人丁兴旺,财源广进,万世昌盛。
【【精品】话题作文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