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16 13:23:1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

  活动由来

  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围绕着绳子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们围着绳子跳来跳去的情景所设计的。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2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准备: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戏。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及课后反思

  幼儿园音乐游戏教案及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猴和熊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将本次活动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性活动形式,让孩子初步感受音乐旋律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创编动作表现小猴机灵可爱的样子。

  本次活动我能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创编小猴子的动作时,我不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变“我来教,你来学”为“你有什么新的动作,我们来学”,教师及时退位,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这次的活动很适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打熊,这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都能达到。

  本次的活动虽说比较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音乐课件播放时有些问题;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对有些幼儿关注的还不够;对孩子引导性的语言还不够;教育机智还有所欠缺。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3

  一、适宜范围:

  适宜幼儿园大班级部。

  二、设计用意:

  我们幼儿园大班级部最近进行的主题是《夏天的理想》这一个主题,因为这些天天气渐热,百花已慢慢绽放,很多的小昆虫也飞了出来,我带小孩到院里玩时,他们会追着一只小蝴蝶跑上一日,小孩们相对于小昆虫如此感兴致,所以,我在分题《真凉爽》中分出一小教学课题《昆虫的王国》。

  三、教学设计:

  (一)昆虫王国教学目标:

  1、学习创新地安排昆虫王国;

  2、学习小队协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制作教学;

  3、依照不一样昆虫的特征选取教学材料与制作。

  (二)教学模式:

  集体、小队、区域教学教学

  (三)预备:

  1、与昆虫有关的书本;

  2、蓝色色袋子、画图纸片、绘图教学材料、绿色绳(毛线)、

  3、叶子、嗜喱的空盒、蛋型空盒或纸片卷筒、圆形贴纸片。

  (四)教学过程:

  (1)播放上一次到室外拍摄的虫鸣声,且与孩子探讨怎么样一块儿在教学室安排一個昆虫新的王国。

  (2)与孩子探讨:我们已然懂得了做蝉,夏季昆虫的王国里另外还有谁哩?(水塘、大树、荷叶、花、草丛)?谁住于里头(如小青蛙、蚱蜢、瓢虫、小蜜蜂、小蝴蝶)?可用何物品做哩?水塘:在地上贴蓝色色袋子,用彩纸片设计水塘里的小鱼儿、荷叶、小青蛙等。大树:在教学室悬挂绿色色绳(毛线)当大树,可在上方挂叶子或悬吊小昆虫。瓢虫:嗜喱的空盒,贴好不一样色彩的'小圆形立刻贴。――小蜜蜂、小蝴蝶:蛋形空盒或纸片卷筒,贴好翅膀、脚与触须。

  (3)按孩子意愿开展制作或选一件制作。

  (4)一同分享孩子制作的作品,且选教学室一角安排成昆虫新王国。汇总一同分享:在认知昆虫特点的前提上,喜欢制作或即兴制作。

  四、教学点评:

  (1)能与小朋友协作做好制作。

  (2)能参加安排昆虫新王国。

  五、教学提议:

  (1)此教学可依照小孩的兴致与意愿分好几次开展;

  (2)给小孩给予或请小孩爸爸妈妈们帮忙收集与昆虫相关的书本、资料等,供孩子进而借鉴。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4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做吹泡泡的游戏,初步感知音乐中的长、短音。

  2.尝试通过和纱巾捉迷藏的动作表现音的长与短。

  3.喜欢参加音乐游戏,从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感知音乐并通过动作表现乐曲中音的长短。

  活动难点:

  跟随音乐尝试用抽取纱巾的动作表现乐句长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熟悉入场音乐;2.知道并能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

  物质准备:音乐素材:《变变变》、《玩具进行曲》;纱巾20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玩具进行曲》,跟随教师一个跟着一个踏步入场。

  二、基本部分:

  (一)导入:教师创设参加国王生日宴会的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知道吗?今天是精灵国王的生日哦,我为国王准备了一件有趣的礼物,这个礼物可以放在嘴里嚼,是甜甜的,还能吹出泡泡,你们猜猜,是什么呀?

  (二)教国王吹泡泡糖,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中音的长与短。师:你们会吹吗?谁愿意上来教教我们?我们一起学一学吧。

  师:你们现在都会吹泡泡了,国王还不会呢,我们一起教国王吹泡泡吧,一会儿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国王吹泡泡的秘密。

  师:你们发现国王吹泡泡的秘密了吗?他在什么时候会吹泡泡啊?是怎么吹的?

  完整欣赏音乐,能够跟随音乐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发现音乐中的长短音。

  (三)撕泡泡糖,进一步用撕泡泡的动作感知音的长短。

  师:呀,国王不小心把泡泡糖吹到了头上,怎么办呀?谁能他取下来?

  师:呀,糟糕,这次粘哪里了?泡泡糖除了会粘脸上,也许还会粘哪里呀?

  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师幼共同跟随音乐玩泡泡糖粘在身体不同部位后撕下来的游戏,再次感受乐句的长短。

  (四)纱巾躲猫猫。用抽取纱巾的动作表现乐句长短。

  师:国王今天好开心啊,特别感谢小朋友们教国王吹泡泡,而且还是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吹泡泡,吹出了小泡泡、泡泡,为了感谢你们,国王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睁眼睛仔细看哦!

  1、听音乐为每位幼儿分发纱巾。

  2、引导幼儿配合相应的音乐跟纱巾玩捉迷藏。

  师:可爱的.小纱巾想跟我们的身体玩捉迷臧,想想它可以藏在哪里呢?

  师:刚才我的纱巾是一下子就出来的吗?

  当幼儿说出一个藏纱巾的地方时,教师引导幼儿配合音乐将该动作演示一遍,并让其他幼儿模仿。

  师:你们想出了好多藏猫猫的地方,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和纱巾做游戏吧!

  第三次完整欣赏音乐,加入跟纱巾捉迷藏的情境,让幼儿自主选择纱巾藏起来的部位,跟随音乐充分感受音乐中的长短并尝试用抽纱巾的动作来表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纱巾跟我们玩的有点累了,让它在我们的手里睡一会吧。

  活动总结: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辨别长音与短音,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让幼儿根据音乐里面节奏的变化来用动作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的想像创造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工具丝巾,并结合幼儿喜欢的游戏场景活动,把抽象的音乐元素音长和音短形象化,幼儿通过玩、听、想象,轻松、自然、快乐的状态下,既理解和掌握了音的长、音的短,同时也尝试音乐创造。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此次教学活动选材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很好的发挥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5

  课题

  第一章:声现象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目标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学习重点

  人耳的构造;

  骨传声和空气传声

  学习难点

  听到声音的过程。

  教具与媒体视频资料,音叉,教学程序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吗?

  3、声音是借助于什么向外传声的?

  4、传声介质有哪些?真空能不能传声?

  引入新课:老师的讲课声大家都能听到,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你能听到我的讲课声呢?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1、要有声源;

  2、要有传声介质;

  3、人耳能感受声音。前两个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过了,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人耳朵的学习,认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2、猜想与假设:大家猜想一样,人耳要想能感受声波的振动,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上节课我们知道,声音在传播时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声音信息,这些信息要能被我们所感受,人耳中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呢?让同学们每人吹一个气球,双手捧起,然后老师在讲台前用较低沉的声音大声说话,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人耳中要有一个能接收声音的“膜”。

  3、老师通过幻灯片讲解人耳的结构,及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

  并板书如下内容:

  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4、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它不易治愈;如果耳聋是由非神经性引起的,而只是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耳膜损坏),叫做非神经性耳聋,它是比较容易治疗的。

  介绍贝多芬的耳聋就是非神经性耳聋,他是通过骨传导听声音的,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创做出了大量的乐曲。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聋哑人的良好思想品质。

  5、尝试用骨传导听声音

  方法1、用音叉听声音

  (1)将敲响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尾部用嘴咬住,看能否听到声音,并比较一下,声音有什么不同。

  方法2、用笔杆听声音

  (1)先咬住笔杆的一端,用手指弹击他的另一端,感受声音的大小。

  (2)将牙松开,仍用指弹击笔杆的另一端,这时再感受声音,两次的声音一样吗?

  方法3、用录音机录下一个学生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学生的一段说话声,然后再放出来,让全班同学听,问这位学生:你自己感到录音机里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了吗?然后再问全体学生:这是他平时的声音吗?

  这位学生认为录音机里的声音与自己平时的感受会有很大的差别,而其他同学则认为这就是他平时的声音,这说明这位同学自己听到的声音有骨传导的成分,而通过录音机录下的声音和其他同学听他平时的'说话声就只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了,所以他们听起来是有差别的。

  6、双耳效应

  由于声音传到人的两只耳朵时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有时会有不同,人们通过这种微小的差异就能判断出声源的方向及位置,这就是双耳效应。

  观看录像(双耳效应)。

  7、双耳效应的小游戏

  根据录像中的介绍,我们也做个小游戏。让一位同学的一只耳朵堵上,只用一只听声音,并且合上眼,找一位同学要他的旁边拍手,看这位同学对声源的感觉如何。

  如果把堵上的耳朵再放开,用两只耳朵听声音,看他对声源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

  老师与学生一起得出这三条结论

  学生可能有难以解决的表情

  感到气球振动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

  学生做实验,加以感受

  学生感受

  学生感受

  学生观看

  学生操作

  复习巩固

  贴近学生的生活

  人耳的结构我们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

  低成本实验

  多媒体辅助,增强效果

  兴趣是通过活动培养出来的,用贝多芬的故事来激励学生

  通过低成本实验,让所有学生参与,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

  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室里小,该实验不易操作,通过录像可以感知生活中的这种现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把声现象与人听声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耳的构造,分析了人听声音的过程,引出了耳聋的原因,使人们增强了对残疾人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贝多芬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本上的双耳效应则让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了。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人耳的结构

  二、人耳听声音的过程:外界的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三、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

  四、双耳效应

  课后反思

  1、这节课内容少,要多通过增加些学生的亲身活动,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提倡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对他们进行物理其实就在身边的教育;提倡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6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 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动画)。

  心理:

  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 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 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交 警叔叔,让我们欢迎他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叔叔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 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 警叔叔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 警叔叔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 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 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叔叔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叔叔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 警叔叔,自然结束。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7

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换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如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好问、好学、喜欢操作,乐意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我特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幼儿对水的喜好似乎也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水里玩耍嬉闹,但往往受到家长、教师的制约,无法尽兴的玩水。因此我们会发现在洗手时,幼儿经常会把袖子弄湿,或者洗一次手需要花很长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神奇的水

  教案目的:

  1、通过探索,丰富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不同方法,有探索的积极性。

  3、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进一步萌发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案准备:

  1、各种沉浮材料:塑料泡沫、回形针、雪花片、瓶盖、树叶、橡皮泥人手一份。

  2、大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人手一份。盛满水的盆子若干。篮子与幼儿人数相等。布。

  教案流程:

  一: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

  1、出示材料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

  2、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 3、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4、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5、幼儿尝试,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6、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

  7、教师操作并记录。

  小结:我们知道了有些东西放入水中,它会浮上来,有些东西放入水中它会沉下去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水是有浮力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如果浮力的重量比物体的重量大,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反之,如果物体的重量比浮力大,它就会下沉。

  二: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

  1、分沉浮材料。

  师:现在我们把沉的东西和浮的东西分成两堆。

  2、教师分沉浮材料。

  3、幼儿动手操作。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4、探索结果。(幼儿演示自己的发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多东西是沉在水底的,那是不是沉的东西一定是沉的,浮的东西一定是浮的呢?我也不知道,那请小朋友回家动动脑筋、再去试试好吗?把你的发现告诉我好吗?

  三:查阅资料,了解水的重要性。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通过玩水已经知道了水是有浮力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图书,请大家找一找、看一看,水还有哪些本领?

  2、幼儿分组查资料,互相讨论。

  3、师幼共同小结。(幼儿先回答教师再小结)

  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动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水是人们的好帮手,水能灭火,水能发电,水能解渴、洗脸、洗衣服、浇花;水还是大力士呢,水还能载大轮船帮人民运东西。水有那么大的本领,我们应该从小爱护水、保护水资源;平时不浪费水,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好吗?

  4、结束:你们知道水除了资料上的本领之外,还有哪些本领呢?我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是哥哥姐姐,明天把你们的知道的水的本领再告诉我好吗?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8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感受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植物发芽的相关知识经验。

  2。教学挂图《小桃仁》。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小桃仁埋在泥土里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并论述: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

  2。结合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可进行提问:小桃仁是怎样长成小桃树的?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根据需要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2)他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喝了一大口水,使劲挺直身子?

  4。教师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表现角色对话。

  5。和幼儿一起玩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游戏。

  请幼儿扮演小桃仁,小凳子就是桃核,在各种条件下小桃仁慢慢长大。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阅读区继续阅读《小桃仁》,并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加强对于序数的认知。

  2.引导幼儿进行两个方向的排序,帮助幼儿认识同一个物体排序的方向不同,序数也会发生变化。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的.颜色卡,方向卡,数字卡。

  活动过程:

  1.教师请两名幼儿将各种实物卡随机摆放在磁性黑板上,并将方向卡摆放在实物卡序列的两端。

  2.分别请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实物卡摆放在题目表格里进行布题。

  3.教师在请另外的幼儿到前面来选择正确的数字卡进行作答,其他幼儿对答案进行判断。

  4.再次请另外一些幼儿选择其他颜色种类的实物卡进行重新布题。

  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上图的水果序列中都有哪些水果?

  2.教师根据题目表格中的水果,引导幼儿在上图中找到它所在的位置。

  3.引导幼儿先按照左边的箭头数一数,苹果是第几个?把数字写在表格里箭头方向的下面。

  4.再请幼儿数一数从右边的箭头方向数过来,苹果是第几个?把正确的顺序数字写在表示右边的箭头下面。

  5.其他的表格中的水果做法同上。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0

  设计意图:

  在大班数学课程计划里,"认识时钟"是幼儿学习内容之一。大班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够全面。大班幼儿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紧张而又遵循时间规律的。幼儿通过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知道钟(手表)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从而教育幼儿学会珍惜时间,养成按时生活、学习的良好作息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和特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规律。

  2、教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4、通过活动,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并养成按时学习、生活的良好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整点和半点;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

  整点和半点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

  实物大挂钟一个、自制青蛙大钟一个(时针、分针的针尖上分别贴有乌龟、兔子图案)、幼儿人手一只小闹钟、幼儿一日作息图片六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童话引入:

  一天清早,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只美丽的大公鸡起床了。它跳到高处"喔喔"的叫起来。人们赶紧起床,妈妈开始做早饭,小朋友准备上学校,爸爸准备下地干活去......

  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2)每天早晨你是几点起床的?

  (3)你每天都是怎样醒来的呢?

  (某某叫的、自己醒的、闹钟闹的、看手机(表)、其它……)

  3、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都是能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的好孩子。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大人们是通过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小朋友愿不愿意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时间的小主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

  二、自主探究(一)初步认识钟面

  1、出示实物大挂钟:它叫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还看到过哪些钟表?钟有什么作用?

  2、出示自制青蛙大挂钟: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有什么?(1—12数字、有三根针)。

  3、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帮助幼儿分别认识秒针、分针、时针的名称、特点及运转规律:这根最细最长的针叫秒针,它走起来特别快。它走一圈是60秒,也是一分钟。;这根长长的很苗条的针叫分针、它走起来像兔子那样快,它每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它走一圈就是一小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拨钟);这根短短、粗粗的针叫时针,它乌龟一样走得很慢,它走一格就是一个小时。

  (二)、认识整点和半点

  1、教师通过拨钟、讲解,教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教师拨针,幼儿说正确时间);当分针指向数字6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半(教师说时间,个别幼儿拨针)。

  2、反复练习几次。

  3、出示幼儿一日作息图片,说说我的一天:巩固认识整点和半点。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幼儿人手一只小闹钟,按要求动手操作拨钟。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羊,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师答:几点钟。幼儿立即在钟面上拨出相应时间,老狼检查,当发现有错误时间时,该小羊被吃掉。如此反复进行游戏。

  三、珍惜时间我们已经知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久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分钟有多长(让幼儿听闹钟走60秒,并轻轻数数至60),知道60秒(即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时间是不会倒退或停止的,它只会一直不停地向前走,所以我们大家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爱惜生命。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1

  设计思路: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有趣的拓印》。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工具,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拓印造型,知道绘画工具的丰富多彩。

  2.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拓印形式。

  3.在滚、刮、印的过程中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重点:

  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难点:

  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调色盘(每组至少四个)、罩衣、蔬菜水果若干、叉子勺子若干、大小不等的球若干、植物花朵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认识新颖的`绘画工具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呢?

  2.展示绘画工具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画画,看!今天老师的百宝箱里装了很多的绘画宝贝,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简单介绍)

  二、基本部分:探索绘画工具的拓印方法

  1.请个别幼儿尝试拓印。

  (1)请一个孩子上前选择一样物品尝试拓印

  (2)请另一个孩子用同样的物品拓印不同的图案。(用不同的面,不同的拓印方法等)

  (3)再请一个孩子尝试第三种方法。

  2.提醒幼儿。

  (1)你可以在自己的画纸上随意拓印图画,请不要画到别人的画纸上,也不要画到地上。

  (2)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2-3种材料进行探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尝试。

  (3)请在音乐声中作画,音乐声停下的时候,请你停下手中的工作,把画交上来,老师准备了漂亮的画框等着装饰你的大作哦!

  3.幼儿自由选取材料,自由探索、拓印。教师巡回指导。

  (球,提示幼儿可以滚动起来拓印;卡片可以刮画)

  三、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1.每组请一个幼儿上前讲述自己组的画。(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出现在画面上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拉着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孩子们回到家可以用家里的废旧材料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拓印、刮蹭等形式继续探索。

  2.材料可以放在美术角,幼儿可以继续尝试自己没用过的材料。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2

  【活动设计】

  动物是自然界的精灵,他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对动物也很感兴趣,所以我班开展了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主题进行活动中的一个早晨,小朋友们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鸟在旁边的空地上跳来跳去,这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观察它,有些孩子在高兴地窃窃私语,也有的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

  在以后的几天内小鸟经常飞来,孩子们也依旧如此,对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单纯地讲道理,很难让他们理解,即使理解这种行为不是来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动,而是外在的约束也很难持久。

  由此我想到了这首儿歌,这首儿歌充满着童趣,也体现着小朋友与小鸟之间朋友似地亲密地感情。

  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爱鸟周的活动,这正是一个让孩子了解鸟类,建立爱护、保护鸟类的好的教育机会。

  所以我以这首儿歌为蓝本自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中小鸟和“我”之间的亲密关系,明白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

  2、能在图示的提醒下,学习朗诵儿歌。

  3、能根据主角的变换,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小鸟纸偶、图示一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小鸟你好!欢迎你,你有什么事吗”(倾听的样貌)“哦!小鸟说它今日早上在学我们做操,并且他把它画了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他都学了些什么”(自评:小班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个纸偶,一个虚构的主角都会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所以在那里我将小鸟从儿歌中提出作为整个活动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图示,学习儿歌

  1、出示图示,分句学习。

  “哎呀!画的真好,谁来说说小鸟学了那些动作,它是怎样学的”分句说说。

  (幼儿回答)

  2、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我把你们的话和在一齐编了一首儿歌,就叫做小鸟学做操,念给你们听一听”。

  (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鸟亲了我一下,我真得意。

  你想让小鸟亲亲你吗此刻请你在下头看着图示自我说说”

  3、幼儿自我看图示尝试朗诵。

  (自评: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图示来帮忙幼儿记忆儿歌,因为在这之前我上过两节儿歌学习的课,一节是《牵牛花爬高楼》一节是《春天》,同样都是儿歌学习,且儿歌的难易程度差不多,为什么幼儿掌握情景却相差很多,前者采用的是简单的提示,而后者是一副完整且构图优美的画,可是幼儿掌握却不好,我反思后想是不是因为前者提示有必须的顺序性,而后者因为构图的需要,出现的景物没有顺序,一会看左,一会看右,一会下,一会上,因为视线不停的转移而分散了幼儿对儿歌资料的关注,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图示的提示,让孩子经过有序的场景排列,重点部分红颜色的强调来帮忙幼儿自我学习。)

  三、围绕课题,提升主题。

  “小鸟为什么喜欢跟我们做朋友呢”(幼儿回答)

  小结幼儿的话:因为我们爱护小鸟所以小鸟才愿意和我们一齐游戏。

  (自评:这节课的主题内涵―就是让幼儿体会儿歌中小朋友与小鸟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经过问题的提出让幼儿思考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同小鸟相处,经过自我讲述和倾听同伴讲述让幼儿相互了解保护鸟类的好办法,进而了解要保护鸟类同鸟类成为好伙伴。)

  四、游戏

  游戏:“小鸟学作操,你们来做小鸟,我来当这个小朋友,一齐游戏。”师生分主角游戏。

  结束:小鸟飞吧飞吧飞到外面去吧!

  (自评:小班孩子喜欢给自我赋予必须的主角,并且主角意识很强,在游戏中赋予什么主角,他就会执着地认为自我就是这个主角,并且孩子对动作的表现力要大于语言和表情这两种表现方式,所以最终设置这个游戏一个让幼儿体验儿歌中亲近友好的情感,一个满足幼儿动作表现地需要。)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明白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经过相互讨论和相互观察,明白如何爱护指甲。

  3.感受亲亲指甲钳的温馨气氛,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手指甲。

  活动准备:

  1.图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图片观察指甲

  引导幼儿观看自己的指甲。

  2.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明白指甲有什么用吗?

  小结:指甲有保护手指和脚趾的`作用,有帮忙人们做事的作用,

  经过指甲还能够看出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二、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

  1.教师:大家都明白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2.幼儿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一些结论,如:指甲长了要及时剪掉,要用指甲钳剪,手脏了要及时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长长了,我们不剪,会怎样样呢?

  小结: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不及时洗手,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等等。

  三、游戏:亲亲指甲钳

  1.出示指甲钳,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2.这个指甲钳最喜欢和谁亲一亲呢?

  3.教师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指甲,边剪边说:亲亲我的手,亲亲我的手。

  4.谁也让指甲钳亲亲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动

  教师一边给幼儿剪指甲,一边用儿歌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4

  教材分析

  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纸的种类有很多,有生活用纸、卫生用纸、书写用纸、复制用纸、装饰用纸等等、、、不同种类的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和作用。幼儿在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纸,但对纸的制作过程、纸的发展过程并不了解,本活动《纸的由来》通过故事蔡伦造纸引导幼儿了解古代的造纸术,感知纸的制作过程。中班幼儿好奇心强,容易被事物吸引,而且喜欢动手探索寻找答案,为了满足孩子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和孩子一起了解纸的`来源过程,开展主题活动《纸乐园》。

  活动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了解制造纸张的生产过程。

  2、能大胆说出制造纸张的重要原料和生产过程。

  3、对纸的制造过程产生兴趣,感受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不同纸张。

  2、故事《蔡伦造纸》。

  3、造纸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关于纸的发现,激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1、活动导入时教师提问:你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纸),纸是从哪里来的呢?

  2、教师讲故事《蔡伦造纸》,引导幼儿了解蔡伦发明纸的故事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并提问:纸是谁造出来的呀?纸的原材料主要是什么呢?

  3、分组讨论:还有什么可以造纸?

  教师总结:

  还可以用竹子、渔网...等造出纸来。

  二、木头怎样变成纸,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由来

  1、出示挂图,让幼儿了解树木是生产纸张的主要原料。

  2、教师讲解挂图,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先把木头送到机器上剥皮,机器把粗大的木头磨成细细的木屑,再送到高压容器里加热,提取纤维,纤维在水槽里被搅成糊状,形成纸浆;加入化学漂白剂;最后用滚筒挤压出里面的水分后,纸浆就变成一张白纸了。

  3、幼儿互相交流,讲一讲纸的生产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纸的制造过程的认识。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15

  一、活动目标:

  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活的反应能力。

  能看懂图示,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通过道具手腕花学习并掌握舞蹈中的方位变化。

  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会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词内容。

  根据歌词内容的四张队列图示。

  贴花人手一个(苹果、五角星贴花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录音机、歌曲磁带。

  场地布置:事先画好内外两个圆圈(一个上贴苹果标记,一个上贴五角星标记)。

  三、活动过程:

  复习歌曲《朋友舞》,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大胆用动作来表示对朋友的`喜爱。

  逐一出示队列图,观察理解队列图所表达的意思。

  (1)(出示队列图1),根据图示,理解“手拉着手儿向前走”的动作要求。

  (2)(出示队列图2),能看懂图示,理解箭头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脸对着脸儿退着走”的动作要点。

  (3)(出示队列图3),根据图示,重点指导斜着找朋友的方法,并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请几位幼儿进行示范。

  (4)(出示队列图4),帮助幼儿理解“臂挽着臂儿绕圈走”的方法,并请几位幼儿进行示范。

  学跳舞蹈。

  (1)幼儿自由选择苹果或者五角星贴于右手,并根据自己佩戴的贴花形状站到相应的圆圈上。

  (2)教师提醒幼儿站在圆圈上不挤在一起,要与左右的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引导幼儿内外圈的朋友要一一对应地站好。

  (3)在双圈队形中,根据队列图,边唱歌,边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A、重点练习斜着找朋友,将贴花的手先指向自己对面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向。

  B、重点练习手挽手,将有贴花的手挽在一起,转圈后回到圆上。

  (4)听着音乐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有重点地练习。

  听音乐,完整舞蹈。

  延伸活动:尝试变换内外圈的位置进行舞蹈。

【鸭绿江断桥观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2-08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09-05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05-27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06-22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05-25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05-27

【精】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5篇06-09

断桥铝门窗制作安装工程合同09-09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