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时间:2024-07-22 23:56:2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男孩查理·巴奇家境贫穷,他很崇拜一位名叫威利·旺克的巧克力制造者,可威利·旺克的巧克力工厂从不让人进入。一天,威利·旺克发出消息,说他已将五张金票放入一批巧克力中,销往世界各地,得到金票的五个孩子就能来工厂参观。查理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但他依然有幸得到了门票。进入工厂后,其他的孩子分别由于贪吃、自大、任性、看电视导致的.缺乏想象力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们的父母也因纵容孩子得到了惩罚。最后,威利·旺克对查理·巴奇说:“我可以将我的巧克力工厂送给你,只要你愿意离开家人。”原来威利·旺克的父亲是牙医,他不允许孩子吃糖,也反对威利·旺克想做糖果制造者的愿望,于是查理帮助威利·旺克和父亲重归于好,并且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巧克力工厂。

  威利·旺克追求梦想是没错,但他没有理解父亲的苦心,父亲只是想让他不蛀牙,身体健康,可他却离家出走,赌气般地完成自己的梦想,还从此对亲情十分排斥,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他的父亲为了保护他,专门给他制作了一个牙套,不让他吃糖,因为对他的爱甚至阻挠他的梦想,可父亲在威利·旺克离开后还是时时刻刻的关注他的动向。而威利·旺克呢?他不去想以前所有的回忆,连说“父母”这两个字时都说不出口,真是太辜负他父亲对他的爱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不会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不论是溺爱还是过于严厉,出发点都是对我们的爱,只不过有些极端。我们要体谅父母,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那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还是姐姐推荐给我的。

  故事讲的是:巧克力工厂的掌控人威利·旺卡发现了自己有了那么一根白头发,就打算寻找一位可以继承工厂的人,于是他就在巧克力中放入了“金票”,拿到金票的五个小孩,会在巧克力工厂中的四个地方决出工厂的.继承人。一个小胖子在巧克力瀑布被淘汰,有两个女生分别在坚果区和口香糖区被淘汰,还有一个男孩子在科技区被淘汰。最后获胜的男孩子查理家很穷,用钱买的两块巧克力都没有中。有一次他在大街上走时发现一张钱,他就去买了一个巧克力,结果中奖了。可是获胜的查理不想单单为了富有而抛弃家人。

  旺卡是个有梦想有追求、做事认真执着、遇到挫折不低头的人,这几点很值得我学习。话说旺卡先生为什么会开办巧克力工厂呢?因为他爸爸是个牙医,不允许旺卡吃糖。但是旺卡觉得吃到糖很幸福,于是他离家出走了,并立志做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从12岁到20多岁,近8年多,旺卡就开了一家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工厂。印度的王子还请他去造一个纯巧克力的皇宫,但天气炎热巧克力化了,宫里的人差点被淹死在融化的巧克力中。后来因配方被盗,旺卡先生就辞退了所有的工人,并用机器和其他国家的工人来做出独一无二的巧克力。这些被辞退的工人之中,也有查理的爷爷。所以查理为了爷爷那小小的心愿,得到了世界上只有五张的金票。

  在电影最后有一个小片段:在查里的劝说下,旺卡鼓起勇气和查理一起回去见他的父亲。在他的父亲给他看牙时,查理发现旺卡的父亲的书桌和那边的墙上全都是关于旺卡在外创造巧克力工厂历程的报纸,旺卡看到此情景,顿时感到热泪盈眶——父亲一直在关注着他,由此看出,亲情永远不会走远。最后旺卡和他的父亲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像查理一样拥有了很好的运气,也不能抛弃家人,亲情,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3

  他是一个瘦瘦的,秃顶的,总是笑着的老头儿。他让大人们有些害怕,但孩子却疯狂着迷。他就是罗尔德·达尔。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部让小孩子边看边流口水的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主人公查理·巴克特是个穷孩子。但他十分爱吃巧克力,特别是威利·旺卡的工厂做的巧克力。一天,神秘的威利·旺卡出了个广告,他要邀请5位孩子到他的工厂参观。邀请金券藏在每一快工厂出的巧克力中。善良的查理,贪吃肥大的奥古斯塔斯,骄横的维鲁卡,傲慢的维奥莉特与傲视一切的迈克成了五位“幸运儿”—得到了金券。可是,除了查理,其他四位孩子在“糖衣炮弹”面前失去了理智—一个掉入了河,一个进了焚化炉,一个变成了大蓝莓,另一个呢,则成了信号微粒。最后,查理成了巧克力工厂的接班人。

  读着读着,罗尔德·达尔的文字间,透露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有许多诱惑,它们像潘多拉盒中放出的魔鬼;它们变出无数“美丽”的画像,一点点将你心中一个完美的`“我”掠去;它们像一颗黏人的“丁丁糖”,黏上便不能自拔,对这种“幸福”上瘾。而我们应该像小查理一样,“忍”住诱惑。最后,取得成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做过几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发一块糖给一些孩子,并许诺当他回来时,糖还没吃的孩子可以再得到一块糖。当他回来时,只有几个孩子没吃糖。他立即履行诺言,奖励了没吃糖的孩子……他发现,接受这几个实验的孩子们有辉煌成就的多是些愿意“忍”住诱惑的孩子。

  忍住一份诱惑,你就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4

  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暑假里,我在家看了一部好莱坞出品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部电影好看又好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位叫做查理的男孩。

  从前,有一个名叫威利·旺卡的孩子,因为他爸爸是牙医,所以他从小就没吃过糖。但那些五彩缤纷的糖果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于是他离家出走,走遍世界各地,尝遍各种各样的糖果、巧克力,最后建立了自己的巧克力工厂。

  在一座城市里,有一个幸运的小男孩叫查理,他的家境不富裕,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可以去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厂做客。同时,也有另外4位小朋友得到了机会。一个贪吃的男孩和一个爱玩高科技又自以为是的男生,还有两个女生,其中一个被父母娇生惯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另一个喜爱柔道,爱吃口香糖。

  威利·旺卡先生邀请他们参观工厂是有条件的,在参观中如果抵制不了诱惑就会被淘汰,但坚持到最后的人又会得到旺卡叔叔为他特意准备的大礼—将自己的.巧克力工厂送给他。参观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诱惑,孩子们一个个被淘汰,最后只剩下了查理。这也就意味着查理得到了这份大礼,但条件是要他必须离开父母亲。威利·旺卡先生本以为查理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但他估计错了,查理宁愿放弃巧克力工厂也不愿意和家人分开。看到这里,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因为这是许多孩子做不到的。只有查理更注重亲情,因为他舍不得离开他的父母和其他家人。最后,在查理的帮助下,威利·旺卡也回到了自己的家。

  是呀,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多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平时多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愉快的生活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相关文章: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700字 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08-03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400字07-02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300字09-22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1000字08-30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笔记500字08-09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500字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09-11

读《查理和巧克力》后感08-08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11-06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07-27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后感15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