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时间:2024-11-21 14:07: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读史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

  书中所记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各国连年征战,争的不外是权力和土地。可这样的战争年代里,最光芒万丈的却不只是那些披挂上阵的将军,还有一些别样的战士——所谓以舌攻敌的文人们。代表人物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苏秦、张仪二人,他们固然是靠着一张嘴纵横天下过,但最让我为之倾倒的,也是太史公盛赞的他们在逆境中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了。

  苏秦

  苏秦曾在鬼谷门下学习,但早期并没有成大气候,返回家乡时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嘲笑。但苏秦却没有因此堕落,而是“头悬梁锥刺骨”,继而最后佩挂六国相印返回洛阳时,曾慨叹道:“想当初我若满足于拥有洛阳郊外的二顷良田,每天忙着耕种,今天还能配挂六国相印吗?”不满足于碌碌无为的人生,才会有“傲视天下”名相,如若当初有了只会耕田种二顷良田的苏秦,也就不会有配挂六国相应的苏秦了。

  张仪

  张仪与苏秦同出师门,苏秦自认比不过张仪,张仪学成后便去游说诸侯,有一件事让我把“张仪”这个名字刻在了脑海里。张仪陪楚相喝酒,中途楚相丢失了一块儿碧玉,并认为张仪偷的。把张仪抓起来严刑拷打,但张仪坚决否认,最后只好把张仪放了,回到家,妻子责怪他,但张仪只是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妻子讶异地说:“在呀!”张仪说:“那就够了!”我想,对于张仪来说,只要他的人生还有一线希望,尽管乱世中他没有强硬的拳头,纵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不能放弃希望。最后张仪便靠着这条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

  乱世浮生,是指人在乱世中生命都会变得轻贱起来,而太史公透过自己的著作表明的恰恰是乱世不浮生。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偶尔的一些小风小浪往往会摧毁很多人的意志,他们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把所有的不如意归结为时代造成的,和那些乱世里的不肯做浮生的前人们比起来,如何自处啊!

  逆境中,就应该像苏秦、张仪那样有奋发的.精神。疫情当前,身处在ICU的重症患者,想要战胜疫情,首先就应该战胜的就是自己,先要依靠的也是自己。祖国的强大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但个人的不努力,也同样无法挽救自己。史记的故事,尽管已年代久远,却可是让我们读史明志,我们相信乱世不浮生,更想在生命结束的一天,也能拥有苏秦那般“望城楼慨叹”时的没有遗憾,也要有张仪那样“但存一息,不望凌云志”的坦然。那才是人生该有的死得其所,死有所值吧。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2

  《田单复国》的故事你听说了吗?说的是田单在燕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不仅没有惊慌失措,而且仅凭一城之力使用让人拍案叫绝的火牛阵,打败了燕军,收复了被夺的七十几座城池。是啊,人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消亡!只要像田单一样不仅拥有勇气,而且拥有智慧,才能出奇制胜。

  《田单复国》,这是我暑假里读过一本叫《少年读史记》里的一篇故事。《少年读史记》这本书精选了一些经典的历史事件,让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并深有感触!

  书中记载了《史记》中的一段: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良将,长期驻守在代县与雁门一带,防备匈奴入侵。他对士兵们非常好,每天都X牛羊慰劳士兵,他规定:匈奴来犯时不许出战。几年下来,赵军没有任何损失。可是赵王忍不下去了,派别人替代李牧。每次匈奴来犯时必定迎战,但是失败次数居多。无奈之下只好再召回李牧。李牧依旧故我。将士们都闲得发慌,纷纷表示愿意一战。李牧知道军心可用,便精选十五万大军大败匈奴。此后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这说明打仗就好比拉门闸。方法对了,一根手指就可以轻易地拉开,方法错了,两只手都拉不开。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也是有技巧的。有时候讲究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著名的《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也出现在这本书中: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获得一件至宝——和氏璧,于是骗赵王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明知有诈,但碍于秦国强大,不得不答应。正当国君束手无策之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自愿担任护璧使者,前去秦国。蔺相如不畏强权,宁可璧玉破碎,也要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保住了和氏璧,并全身而退。蔺相如是整个历史长河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的代表。历史上还有无数像蔺相如一样英雄人物,像项羽、岳飞、诸葛亮、周瑜……之所以有他们精彩的故事,才有了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中国历史!

  读了《少年读史记》,我体会到了中华历史的博大精深,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精选的历史故事生动地讲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演变,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面貌,生动形象地再现一系列历史人物,使我懂得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这真是:读史记,成大器!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3

  《少年读史记》这套书精选了唐尧到汉武帝间杰出人物的事迹,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其中《少年读史记绝世英才的风范》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范雎、蔡泽、蔺相如、吕不韦、韩信等中国历史上知名人物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面对时代变局,或为公,或为私,或为义,或为利,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故事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

  我最深刻的故事是《城与璧,将与相》,讲的是蔺相如用和氏璧换城池时,看出了秦王没有交换的诚意,就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用生命保全了和氏璧。后来他又在渑池之会上为赵王赢得尊严,升职成了上卿,位置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并且口出恶言。但是蔺相如没有与廉颇针锋相对,反而避让廉颇。原来他是为了国家大局而不想与廉颇争斗。廉颇听说后负荆请罪,最后他们和好如初。

  蔺相如的睿智与勇敢真让我佩服。他明辨是非,从细枝末节之中推理出了秦王不是真诚地想要交换和氏璧,而是想要骗取赵国的土地和城池。更难能可贵的是,蔺相如作为一名文官,却能够赌上自己的性命去威胁威风的秦王,没有丝毫恐惧,在他心里,早就做好牺牲的准备。我想他一定在想:只要我的`祖国的利益不受到严重损失,就算是把老命豁出去也值得了。秦王无奈,只好放蔺相如归赵。渑池会上,为了让赵国在气势上不落下风,让秦王击缶,使泰王大失颜面。这样勇敢、智慧的人,这样心系国家的人,无论在任何时代,哪怕放在现在,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

  然而,我们却又能从历史中知道,虽然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最后还是被秦国消灭了。故事之中,秦国似乎没有出现任何可以和蔺相如相比的人才,但却能让赵王十分畏惧,不敢不听秦国的话。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秦国的国力比赵国强大太多。

  国力强盛,是立国之本。国力衰弱,欺凌也就随之而至。我国在清朝时闭关锁国,导致国力明显衰退,被当时世界上的列强欺凌。为了不被别的国家继续欺凌,无数中国人前仆后继,拯救中国。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而不用再像赵国那样处处畏惧着秦国。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用文化武装自己,投身祖国的建设中,让她一天一天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同志说得对!我们身为祖国的接班人,要努力学习,让祖国不受侵犯,让十四亿中华儿女平平安安!

  读史明鉴,让我们从《少年读史记》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吧!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4

  这个寒假,刘老师推荐我们阅读《史记》的有关书籍。我细细品读完《少年读史记》,宛如踏入历史的长河,仿佛回到了那群雄烽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少年读史记》是由张嘉骅先生编著的,此书主要内容就是将古代文学著作《史记》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翻译和编写,讲述孩子们喜欢的历史故事,成为青少年们喜爱的书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纸上谈兵》这个小故事。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赵括,他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书,跟父亲学习兵法,谈起用兵之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从来也没带过兵打过仗。有一次,赵王任命他为大将军带兵出战。蔺相如劝赵王:“赵括虽然读了许多兵书,可只会纸上谈兵,要误大事的。”尤其是赵括的母亲,苦苦相劝赵王:“我儿赵括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谈起兵法,眼空四海,目中无人,用他为将,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他们的建议赵王都没有听取。赵括带领四十万大军到达长平,废除了以往廉颇的军事部署,按自己的道道办,并扬言:“若秦军再犯,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几仗之后,赵军中了埋伏,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造成这样的惨败,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赵括虽“饱读兵书”,但只会按图索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赵括断送了四十万大军的性命,自己也死于非命。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暑假学骑自行车的情景……

  学骑自行车之前,爸爸首先告诉了我骑车的要领。我一听,原来骑自行车这样简单,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对爸爸说:“这么简单,我学会了,您就瞧好吧。”说完,我就按照爸爸说的要领去做。谁知,车子到了我的手中却完全不听指挥。我刚上车,车子就倒了,我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时我才知道骑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知道要领不去练习是不行的。扶起车,我红着脸走到爸爸跟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爸爸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看来,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只空谈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将事情做好。像《纸上谈兵》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少年读史记》真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好书!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史记》有感_史记读后感700字06-19

史记读后感700字 《史记》读后感06-04

史记中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史记读后感08-27

读《史记》有感07-24

读《史记》有感10-16

读《史记》有感10-28

读《史记·西域之行》感受05-24

读《史记·晋阳之战》感受11-01

读《史记·张良拜师》感受08-25

《史记》读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