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时间:2024-06-13 08:58: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必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5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

  不久前看完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下是我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第九封信中写道:“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我认为第一句话错,第二句话半对半错,第三句对。情感是比理智重要,但我觉得,仁平等于义。仁义,都是问心的道德。比如说文天祥、黄继光,他们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很义气的,在这种义气集中不是包含了情感吗?

  第六封信是我最喜欢的一封,因为其中写到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其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人生也是这样,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别人的想法,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别人的想法,才不会产生矛盾,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共处。

  作为青年,对仁、义是要理解的,人与人之间是要尽量不产生矛盾的。而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对青年有很大好处的。即便外界芜杂不堪,心依要养的一树花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2

  在序中,朱光潜明确地指出,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是近视,贪肤浅的近利,一位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朱光潜的言辞犀利,但却说明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但为什么朱光潜会提出“一蟹不如一蟹”和“一蟹仍如一蟹”的说法呢?难道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吗?

  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青年人需牢记自己的使命,勤学苦练,用长远的目光看未来,不能够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不能像愚公移山里的智叟一样没有长远眼光。如果连青年人也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那不正印证了朱光潜的话了吗?

  朱光潜对朋友写下的十二封信中,都能看出作者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人。在第五封信"谈十字街头"中,作者提出“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需实施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青年人需要创新来推进时代的发展,若墨守成规,那便止步不前。社会的发展需要驱动力,就如门锁在生锈时也需加一些润滑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静态的事物,那么一切都将是可变的,可以富有创造的。如果永远不愿意跨出那第一步,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在第七封“谈升学与选课”的信中,“至少在大学头一二年中,你须得尽力多选功课,所谓多选功课,自然也有一个限制,贪多而不务得,也是一种毛病。我是说,在您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选课这一个话题与我们息息相关。我认为大学生在选课时应该选自己感兴趣的功课,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每次在选课前,我都会十分谨慎和纠结。我考虑的是机会成本如何最大化。课程种类繁多,深思慎取才是上策。但具体的方法还得根据不同的.人,我不敢胡乱指点。

  在第十二封“谈人生与我”的信中引用了《无言之美》: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我认为拼搏努力的人生才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呆板无趣的生活与机器人的麻木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反反复复的,同样的工作只会让我们觉得枯燥乏味,也会拉低工作效率。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个人在岔路口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虽没有作者想的那么深远,却只知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走,它只是属于你自己的。为了不留遗憾,我愿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换取那快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3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给青年十二封信》读后感:

  老先生多年前写的这文章,到现在看,我还是觉得受益了。感觉虽然时代变迁,但是本质的一些问题,一些现象还是存在,需要被提醒。虽然我已31岁,过了中学时代多年,但是一些观点和想法仍受到碰撞。想推荐给中学生看看。准备买本书给正在上初中的乐乐看看。看了后面几章,发现文章很有深度,需要一定经历的人才会体会各种滋味,可能初中生还未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可能给乐乐看,早了,不过我觉得看书可能会有不理解的地方,随着年龄增加,再次读起,会有更多感悟,是否是件很有乐趣的事。文章有时代背景的,提到一些事件都是民国时代事件,较当下有些远了。但不妨碍理解先生的意思。后面几篇阅读就有点难了。语句没有那么白话文。需要思考,用心然后用脑。

  书中:

  超效率!”这话在急功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亚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止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一、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二、谈动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流行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

  歌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少年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三、谈静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特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罢?

  眠食诸希珍重!

  四、“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人不管,我自己只能做小事。别人鼓吹普及教育,我只提起粉笔诚诚恳恳的当一个中小学老师;别人提倡国货,我只能穿起土布衣到乡下去办一个小工厂;别人喊打倒军阀,我只能苦劝我的表兄不为非作歹;别人发电报攻击贿选,吾侪小人,发电报也没有人理会,我只能集合同志出死力和地方绅士奋斗,不叫买票卖票的事在我自己乡里发生。大事小事都要人去做。我不敢说别人做的不如我做的重要。但是别人如果定要拉我丢开这些末节去谈革命,我只能敬谢不敏(屠格涅夫的《父与子》里那位少年虚无党临死时所说的话,最使我感动,可惜书不在身旁,不能抄译给你看,你自己寻去罢)。”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我把生活看做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常不能见得面面俱到。

  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守约”,真是至理名言。亚理斯多德是种种学问的祖宗。康德在大学里几乎能担任一切功课的教授。歌德盖代文豪而于科学上也很有建树。亚当·斯密是英国经济学的始祖,而他在大学是教授文学的。近如罗素,他对于数学,哲学,政治学样样都能登峰造极。这是我信笔写来的几个确例。西方大学者(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大半都能同时擅长几种学问的。

  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

  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这些朋友的毛病都不在“见不到”而在“摆脱不开”。“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我幼时,有一位最敬爱的国文教师看出我不知摆脱的毛病,尝在我的课卷后面加这样的批语:“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鹜也。”十年以来,说了许多废话,看了许多废书,做了许多不中用的事,走了许多没有目标的路,多尝试,少成功,回忆师训,殊觉赧然,冷眼观察,世间像我这样暗中摸索的人正亦不少。因为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觉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4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不同的一点就是,只强调五讲四美,不讲怎么去实现完整、独立的自我。事实上义务教育背诵的关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理论,恰好背道而驰了。 知乎上有个精彩的例子,讲的是一个211大学生目前就读金融,但有机会转入材料学。在他的父母看来材料学有利于目前他的一个前景。

  真的非常喜感,要是人类有机会回到原始社会,材料学或许值得转。

  不知道后来这个大学生转了没有,问题他明摆着喜欢金融,却还在认真思考转系。因为体制内的父母给了他太大影响,我主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但并不意味着天性不会被遏制——种瓜得瓜的前提是有水和阳光等。 再说一个触动我几年的例子,那就是我的挚友尚真。 尚真是我接触浅显的心理学之后,唯一发现的一个自我人格完整的现实个体。她在很多同学看来虽然是不谙世事的,但后来只有她拿到了500强offer。

  学生时代她没有被压抑天性,即使她讲过关于双亲的一些微词,在我看来倒像是值得炫耀的.东西。没有被干涉学习或者太多感情、思考方式,造就了她完整的人格。

  她是唯一一个会就人生三观问题与我探讨的人,不同于其他人的茫然,她已经基于很大的价值观在思考自己的对错得失了。

  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格里程碑。高考过后,天才少女尚真毅然选择了天津财经大学,而没有去那些听起来很唬人的大学。这也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了,包括当年分文理,她理科实在是好,却选了文。 就像前阵子的电影《无问西东》里吴岭澜一样,尚真思考生命的真实感。不同于浮躁的同龄人,她一直认真的去想我在讲什么,虽然蒙田的一生只有一个知己的理论并不是很可信,但高山流水确实是让人愉悦的。

  人总说三观不同没法沟通,其实包容要基于彼此的思考,如果两个人都在思考,那么即使三观不甚相同,也可以促膝长谈。这就是我一个坚定的仇韩人士和韩星粉尚真和平相处的原因。 思考是建立健全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径。 基于朱光潜先生的论调,这篇浅显的文章里姑且把负面人格状态分为“绝世”与“绝我”两种状态。深山里的农民自然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读后感.这就是“绝我”;梵高也不会去关心隔壁邻居少女的感情,这就是“绝世”。去切断某一条联系,即使人格一开始清澈,久了也会因为单一的境地而浑浊。那么我们凡人不可能久居大山抑或把自己关在画室,单一的联系不足以支撑人的社会职能。

  不绝世,不绝我,才是完整的人格。现在的社会一如1925年,“类我”思想还是根深蒂固,读书的看不起经商的,经商的看不起读书的,大概就是这意思。 所以温和派退出历史舞台之后,90后这一代依旧被类我思想影响着,过度被干涉、父母的类我思想作祟,认为下一代应该也按自己的想法去走。这和混乱的新文化运动年代是一样悲哀的。

  “如今中国弊端就在在学者不言学,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抛弃分内事而空谈爱国。结果学废工弛,而国也就不能救好,这是显然的事实。恽先生从中国历史证明读书无用,也颇令人怀疑。法国革命单是丹东、罗伯斯比尔的功劳,而卢梭、伏尔泰没有影响吗?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实现。辛亥革命还未成功,是思想革命未成功,这是大家应该承认的。”(摘自《给青少年的十二封信》论十字街头) 有感于独立人格的缺乏与治学的衰败,我所见的这一代,大多数都浑浑噩噩,讲起学问来,一问三不知。殊不知,人类能走到今天,哲学与文艺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莫说什么百无一用,文艺复兴时也有人这么讲。 若是这样云里雾里的一直追着唯物,迟早与野兽无异!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5

  上周我主要在读两本书,一本是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由孙璐老师推荐并借新书于我,至今仍未读完;另一本是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是三年前买的书,之前只是浏览了几篇感兴趣的文章,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将它搁置高台一直没有看了。直到近日与好友聊天提及朱光潜先生“读书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的观点,又在另一位好友日志里看到先生“此身、此时、此地”的座右铭时,我才从书柜里翻出此书重新拜读。我向来不太习惯于计划性地阅读,读什么书看心情,更看缘分。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研究中国美学史的学者大都是“从朱光潜谈起”的。本书是作者在1920年代旅欧求学期间给国内一家杂志社所寄的十二封信,受众为普通中学生及相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内容涉及读书、写作、求学、恋爱、人生等等青年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语言亲切且通俗耐读,饱含哲理又深入浅出。全书字数不多,我看得很快,但看完过后脑海空空如也,又回过头反复阅读了多次,才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这是将书本知识自我消化的一种不错的方法。

  作者认为现代青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做事缺乏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不能从根本上下功夫。从客观上言之,科技越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就越大,遇到的困难就日益减少,人类就越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情就不免轻浮粗率,所以艰苦卓绝的成就也就日益稀罕了。在以“效率”衡量人生价值的社会不允许人们放慢脚步潜心钻研,人们逐渐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地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的兴趣,面对各种诱惑“摆脱不开”,最终心生烦恼,人生悲剧由此开始。

  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看一本书,匆匆浏览后就想从中获取真经指导人生;上一节课,对教材内容尚一知半解就敢在学生面前大放厥词;带一个班,顺利调解了几次同学间的小矛盾就认为自己掌握了班级管理的规律。我哪里知道,看书、上课、带班背后的学问大着哩,岂是我这等乡野匹夫、愚笨之徒花点儿时间就能悟出来的。太着急就会放弃埋头苦干,习惯投机取巧,浅尝辄止,严重时还会自我膨胀,栽大跟头。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很忙碌,可我并不充实,因为充实是一种精神感受,不在于你一天做了多少事情。在忙碌的过程中我仅仅是在完成任务,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没有自己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

  所以我建议身边的同学们:学习要脚踏实地,耐心钻研,勿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只有眼光深沉,从根本上下功夫,坐得住冷板凳,才会有所成就。生活要顺乎内心,寻找乐趣,勿急功近利,随波逐流。只有顾得上自己,有一些正常的嗜好,闲暇时寄托心神,才会获得幸福。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要把它看得太功利了,即便没有同学的羡慕,师长的表扬,没有奖学金、重点高中、各种荣誉的诱惑,你依然应该坚守,主动地为自己的生活着色。无论每天有多么繁忙,你总要抽点时间逍遥自在不受拘束地发展自己健康积极的兴趣,或读书、或写作、或画画、或唱歌、或打球,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学业、工作都是第二位的,人生第一位是生活,生活是快乐,是体验,是充满生机,如果因为学业和工作而忘却了生活,忘却了自己,那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最后,用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共勉:

  “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做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人生苦短,慢慢走,欣赏啊!

  你要待在“前台”,还是“后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这些天看了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特别的书。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邮寄回来十二2封给青年的信,书中围绕青年关心的,最初刊登在《一般》上,后来集结成册出版。

  书中所谈是青年们关心的话题,如学业、作文、恋爱情路、修身、做人等。

  这本书行文简洁,每个论点出来都有分论点、案例辅助说明,简单明了。读者特阅读这十二封信,仿佛和1十二个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亲密玩乐,我也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印象很深刻一句话: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想起了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写的: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 simultaneously enchanted and repelled by the inexhaustible variety of life.”

  “我既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

  说的大概就是身处其中又置身事外,矛盾又相当通透的人生观吧。

  突然想到了琅琊榜里的皇叔,他活得恬淡安然,事事也看得很清楚!但看破不说破,这何尝不是一种处世能力?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需要在一个社会的复杂的关系交接图中相处。因为人类生活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解决的.为了生存,但是为了生存就会自然而然的和自然或者是其他同类者产生利益关系,所以只能站在前台和大家一起生存赢取自身需要的利益来供自身生存和发展。但是在后台袖手旁观的也会出现,是看淡了世间的利益,开始享受独处的开始。

  可最终绕回来了,人类再怎么独处,依旧还是要生存和发展,所以说独处是个人灵魂的独处,但群居是利益驱使的群居。前台站稳了,才能更好的站在后台"袖手旁观"。

  “前台”“后台”能够切换自如是一种能力。

  真正的活着,这对于过来人似乎确实真切有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步数走得还不够,悟到还早呢。

  我们看到身边年轻人,有的太过悲观,总让自己呆在后台,觉得自己和这世界没甚关系;有的又太过乐观,让自己呆在前台,天天花枝招展。

  然而,人总是孤独的,孤独让你思考,又总是爱热闹的,热闹让你暖和。

  总结来看:

  人生要学会中庸之道,做人要明白进退之序,什么时候充当主角,什么时候扮演群演,这是人生一大必修课,也是人生一辈子出场顺序的必要排练。

  要知道,生活允许你像野兽一样大喊大叫,但也要求你像神灵一般守护权威。你可以把活着的自己像儿戏一样对待,甚至高傲宣称自己就是来这个世界滥竽充数的,那是你的权利,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够完全阻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便是野兽。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身处社会这个圈子里有时候不得不虚与委蛇,但即便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之后也要热爱生活,内心始终保持一方净土,做一个某些方面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见识,不被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带跑的特立独行的人。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6

  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让我感觉相见恨晚的书。从翻开第一页的那刻起,我就知道它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我的枕边书,陪伴我度过悠长的时光。

  十二封写给青年的信,就像十二次面对面促膝长谈。从读书到为人处世,从步入社会的迷茫到职业选择的困惑,再到婚恋抉择、人生道路的选择,朱光潜先生就像一位“忘年交”,以朋友的口吻告诉我许多人生道理。

  第一章重点谈读书。朱光潜先生认为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他用富兰克林在印刷局做小工也不忘读书、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也不忘读书这两个事例,以朋友的角度建议青年人要有决心和毅力坚持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他粗略介绍了读书方法,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读到精彩处要边做笔记边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是一种理想的冲突,悲剧就是在理想和冲突之间产生的。例如,我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又没有勇气换喜欢的工作,天天说着想要改变又没有行动,每天只能活在痛苦中。生命的旅途中有千千万万条道路,但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我们能够认定一个目标,坚定信念,专心致志向那里走,就能够摆脱烦恼,迈向真正的自由,挣脱桎梏,开出灿烂的花。

  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的一件乐事。朱光潜先生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春晖中学担任英文老师。这所中学聚集了一众优秀文人,比如朱自清、丰子恺等。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朱光潜很快融入其中,与他们结为了好友。他在书中所说:“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的熏染力量要居大半。”学会筛选朋友,与益友结伴而行,我们才能走出井底的狭隘,看见辽阔的苍穹。

  读一本书恰似行万里路。朱光潜先生以丰富的阅历、温润的态度,引领了一代代年轻人的成长。他给青年的一封封信,指引我穿越困境与迷茫,照亮我砥砺前行的人生之路。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7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每读一次,对于自己、社会就会有一个新的认知。

  “读好书。”这三个字有点太奇妙了。什么是好书?难道所谓的“四书五经“”“经诗子集”就可以称之为尚书,而小说、美文就可以称之为“糟粕”吗?那么,什么是好书?朱先生说:凡是没有经过岁月淘汰的书籍,都可谓是好书。先生说:课本上的知识并非是充足的,应当多花些心思放在课外阅读上,充实自己的大脑。

  先生认为,倘若每人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一年坚持下来,所读的书籍数目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诚如先生所说,我们真的比身兼重任的周总理还忙吗?我想,是时候走出舒适区,认真地选基本好书去阅读了。

  其实,在选书的方面,我与先生的思想有点碰撞,我并不认为“快餐式”的书籍就不应当读。这样的书籍,会给人们带来一时的快感,如果我们可以恍然醒悟,知道“快餐书籍”带给我们的只有负面影响,有益无害,想必我们的收获会更大吧!毕竟听别人说不如实验带给我们的教训深刻。

  “少年人应当充满活力。”朱先生提到,少年人应当有自己的喜好,且是积极乐观的。他认为年轻人就应当动起来,这正是年轻人应当有的样子。

  倘若有人读到这里要说:“现在青年的压力这么大,哪有时间动起来?分数还差的十万八千里呢?”那你真的'是曲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先生是让你有一个自己的喜好,并为之努力。他不想看到中国的未来全是一个个书呆子,除了计算数学、写文章外,其他的只能十窍开了九窍——一窍不通!

  “不然就认真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然就接受自己不要做的事,二者只能选其一。”我常常也这样,明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要担心因为做了这个就完不成那个了。以至于我经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时,变得躁动不安,被迫把喜欢变成了不喜欢。同时,我想对先生的说法进行补充,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工作,当我们有一定的实力后,再去追求我们的梦想也不迟。

  先生在后面也提到了我们选择大学的事情。先生认为,选择大学,并不是先看学校的知名度,要看该学校是否充满了“爱的空气”,这样的学校才会让我们心满意足。紧接着先生提到了选科目,先生认为不应当只追求学以致用,应当选择自己的爱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先生认为,学习并非是抓住某科一走到底,应当明白所有科目都是条条相通的。我想,这就是一个关系链条,每门学科都是一个个体,但是不能够单独存在!譬如,我们认为数学就是在计算,那为什么还涉及到语文知识?物理就是研究生态变化,为什么还有数学知识?历史研究过去,但是为什么还会涉及到地理知识呢?先生告诉我们学习,切记不要太死板,应当融会贯通!

  看了先生的书,受益匪浅。我想有些道理如果能更仔细地揣摩,效果应该更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8

  凡事有目的而行之无悔。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孟实先生的年代,莫过于救国兴国。他却说,“在学者不言学”而“空谈爱国”,结果就是“学废工驰”,无法实现救国。引一句蔡孑民先生当时所言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我们当代青年读书的本心便是爱国,却也不是空谈爱国,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既不能与社会脱轨,也不能过于“社会”而迷失本心。

  那么如何行动?我以往一直坚信“博学”方可成才,于是什么都想尝试,导致时间紧凑,生活充实,却在闲下来之际突感茫然,就好比漫无目的地在大街游走似的。孟实先生确实给我了思考的空间。他一方面肯定“博学”,批判当时许多开口就谈“专门”、谈“研究”的所谓“学者”,他说道,“‘专’也并非是任何人所能说的。倘若基础树的.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要先能博大而后能精深”,正当我沾沾自喜,觉着自己与“大能”之观点不谋而合时,他又以自身为例给我以告诫,他谈及自己幼时的一位国文老师看出他不知摆脱的毛病,所谓“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鹜也。”这一番话让我顿感心虚,博学是没错,只有学识宽广了,才能从其中找出自己渴望并且无悔“专”进去的。然而有目的的博学,和无目的的广而学之却是完全不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当我们初临世界,我们所需的便是博学而驱散这份陌生和懵懂,当我们对其全貌已有初步认知时,我们所需的便是专而精通某一二项于己、于社会、于国家有价值的趣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辅修与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谈完行动,我又不禁感慨,我们读书的心境当是如何?旧时的“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之人何处寻?深通哲学的磨镜匠何处寻?现在是否还有愿为作一幅画而自制颜料,数载方得一画的悠然之人?孟实先生论道:“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和热情了。”我们读书少了一份灵气和怡然,多了一份责任和目的,我们应把读书当做一件趣事,或者所谓读书的“目的”才是我们学成之后的附属品吧。

  我们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不仅仅是为国家而读书,或许从中觅得一份快意,一分慰藉,如旧时所谓“得道”,这或许也不失为一种追求。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9

  你是否曾期待拥有这样一盏明灯:它在你失去方向时为你大开光明之路,在你生活慵懒时提醒你青春以奋斗为歌……这是一盏温柔的明灯,语气亲切随和,深入人心,你能在他身上感受春阳般的气息。

  如果你曾期待过,品味朱老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位真挚又极具智慧的导师,这位质朴无华的朋友,和蔼可亲地和我谈心,汩汩地流出了他露珠似的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朱老在全书开篇写《谈读书》中,以劝告的口吻,父母的角度愿我们从当下做起,培养阅读兴趣,时不我待,他说:“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忙里偷闲,这不难做到,在本文后半部分,谈及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我想,当代青年应全面发展,而不该随波逐流。朱老先生在此为我印证了这个观点,“时间是最好的导师”,这位导师为我们筛选出的书籍,是上等的优品,这是最扎实的阅读书籍。我们有部分父母,认为这些旧书、名著是唯一适合青年阅读的,我觉得不然,不应沉浸在这老套、陈旧的书籍中,这样无法跟进社会进步的步伐,更容易缺失自身原有的创造潜能,因此我认为青年应放眼长远,选择性阅读部分当代火热的'文学书籍,古今结合,才能深入心灵,找到这世界最好的解药。

  现实世界中,作文可谓青年人最头疼的事,对于我来说也是。读了《谈读书》,不妨读《谈作文》,相信你头顶的明灯必更添一丝光明。由于内容繁多,愿你自己品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人生即随这时光流逝到处奔波,有迷惘的时刻,也有清醒的时刻。何为青年?青年即是能受得住考验,经得住风吹雨打,有信心,有希望,还有毅力的人,就像老先生所说:“人家既然可以做得到,我就没理由做不到。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愿你能在这样一盏明灯中寻找正确的心灵,谨以此文,与君共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

  初闻美学,我以为它代表着无比高深的玄学,亦或仅仅是创造美术作品的技艺。读完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发现美学是一门美化人精神世界的学问,趣味盎然,又耐人寻味。

  读朱光潜这部书,不妨先看最后一封信:《谈人生与我》。其中,作者谈了两种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或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装腔作势。在前台,作者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一样,因为作者认为当人把自己看得比他人他物更重,则不免要痛苦,所以作者就不苛求生活的准确目的,而是把生活当作生活的目的。这样活着,活得洒脱,活出了美感。作者更偏爱在后台,欣赏各不相同的人生悲喜剧,就像是看图画,看小说,可以体味生活的趣味。也许朱光潜正是用后一种视角,写出其余十一封信,透过现象看本质,让美学“活”起来。

  在《谈多元宇宙》中,作者对美术(美学)阐释道: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标准价值,而美术也自有其宇宙,它是以“为美术而言美术”为信条,美术不能用道德来衡量。定义中,美学如此的空虚,好似摆在高高象牙塔上的神秘文物,朱光潜就此在《谈十字街头》中进行议论:从前士大夫好清高,追求与世绝缘,但难免空疏虚伪,于是近代哲学与文艺力求与现实接触,将它们流布人间,以便雅俗共赏,这是走向十字街头的含义,有极大的真理,威康·莫里斯、托尔斯泰、爱迪生都有艺术民众化等类似见解。但今人常忘记十字街头流为俗化的一面:易学经过流俗化后,结果乃为街头摆摊卖卜的.江湖客。同样类比于美学,作者因而提出建议: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在讲完美学的定义及学习美学的注意事项后,作者开始具体写施助于人们心灵的美学。在《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中,朱先生根据当时“读书讲道德无用,一切青年必须加入战线去革命”与“整顿学风,学生不应参加运动闹事”两派意见,分析出中国人过重的蜂子孵蛆心理,更倡导“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凡事应记住“君子求诸己”,而这两句金玉良言何尝不是种处事之美!在《谈作文》中,通过写福楼拜三个月推敲出一句文章;托尔斯泰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前反复增删,多次把誊好的稿子又改得千疮百孔,朱先生告诉我们要让文章上升为美,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废,需要不计成败,艰苦卓绝的努力。能做到的人,想必除取得的成就外,拥有的更是超乎常人的美丽心灵。《谈升学与选课》一文,离我们学生很近。当时社会上和现在类似,有留学热,有文凭方面“资格迷”,更有学业方面只谈专门、谈专业研究的人。作者鄙视那些徒有虚名的冒牌大学,更不愿意和开口闭口只谈专门的书呆子交谈。作者认为学问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守约”更是至理名言。对于文凭热,我认为不妨读作者《谈摆脱》与《谈在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学会摆脱无用的累赘,学会取舍,方便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人们不应一味追求“超效率”,更应静下心,有像古人“匠气”那样可贵的执着,有“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般的付出。我相信这种精神也在美学范畴中。

  朱先生曾强调“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而艺术中就有美学的影子。读过朱先生《给青年十二封信》,我发现要让人心灵变得充实与高贵,只需将“美”融进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为我们精神活动的风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1

  九月,我的初中生活伊始,千头万绪,我有些焦头烂额,时有奋进,时有迷茫,时有苦闷……似乎再也回不去童年的简单快乐,我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探索,想要找到答案。

  这个周末,我无意间翻开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序中有句话是这样写的,现代青年的毛病概乎言之“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在这句话里我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

  由情而生,从心出发,纸短意长。朱光潜先生在一纸信笺中娓娓道来,亲切自然的言语,如春风化雨般温和,一字一句是长辈充满慈爱的劝诫,似恩师用心良苦的谆谆教诲,如涓涓细流渗入我的心中,滋养我的心田。我的思想与灵魂深受启迪,我的内心被点亮了,就像贫瘠干涸的荒漠遇多年不逢的甘霖,有一片绿洲在悄悄生长。

  先生的十二封信,谈及学业、兴趣、人生、社会诸多方面。先生深知青年在自我成长、人生选择方面所面临的诸多苦恼与压力,深谙青年的心理状态,他细致入微,劝慰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勿随了世俗图近利,引导青年应以更为成熟的方式看待和化解成长中的“痛苦”。先生在“谈读书”中写道:“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我恍然大悟,近期自己读书量锐减,着实是决心的问题。先生在“给苦闷的青年朋友们”中写道:“苦闷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可能由窒息而死,也有可能由透气而生。若要将苦闷变成奋斗的激发力,挣扎的前序曲,就要完善自己的品格、学识和才能。”让我明白怎样理解苦闷,如何将苦闷变成奋斗的力量。先生在“谈十字街头”里鼓励青年“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让我明白如何树立远大高洁的理想,并坚持努力实现……

  朱光潜先生的每一封信都蕴含深遂哲理,值得细细回味,给青年友人以真诚的建言,引导青年做出正确的抉择,给予青年一些奔赴梦想的力量。青年的你若心浮气躁,请静心品读这十二封信,定能让你在淡泊中明志,在宁静中致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由朱光潜所著的书籍,它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的信件。这些信件涵盖了许多主题,包括自我成长、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爱情婚姻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所打动。朱光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为青年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示。他的文字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自我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他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且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提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此外,作者还谈到了爱情婚姻这个话题。他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需要建立在真正的感情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他强调了婚姻的严肃性和责任性,认为婚姻不是儿戏,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人生大事。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青年的关爱和期望。他希望青年们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并且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同时,他也希望青年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为青年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示,同时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人生导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2

  这本书本来应该在中学阶段读的,那会读可能没有太多的理解,现在读也不晚。那我就谈谈我对这本书里讲的感悟。

  第一封信写了,谈读书。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你谈谈读书。

  首先,读书,它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获得收获。

  说说我自己的故事吧,以前上学读书从来不是什么学霸级人物,也不算学渣吧,用现在一零后的.学生的描述来说,我呀,算是个学逗吧,学习太逗了。

  出来实习到现在工作,我觉得实践永远也离不开理论,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很难在这个社会里生存。

  我想以前读书吧,更多是被动式读书,老师让你读一点你就读一点,至于装没装进去就又是一回事了;而现在读书,不像以前了,已经学会了主动式读书。因为自律,性格也变得够独立坚强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则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因此,阅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隐性资产”,绝对是合算的长效投资。

  第三封信写了,谈静。前信谈动,只说出一面真理。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我想“静”也许是内心感受,心与心的独处时光,或者是自己给自己的另外一个世界。

  我喜欢静的时候,也许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很安静,进入到书中世界的时候很安静,很祥和。静像是给心灵净化了一切闹腾与不安的情绪一样。

  如信中所说,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

  现代生活忙碌,而我们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3

  自从看了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明白了动静之间的奥秘。

  俗话说的好:“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静之中可见人生哲学。动与静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人过于动,会使身心过于疲惫,受到损害。人过于静,会使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对生活失去信心。

  那么,何为动?动是探索,人在婴儿时期,就会用手和脚探索着周围的一切,在日常生活中,人也是通过动来了解世界,汲取知识,充盈自身,努力让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视野更加广阔。动是创造,许多能人异士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快捷,使人类的思想变得更先进、开明,使世界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动也是发泄,在生活中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动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心情,比如旅游、爬山、游泳等等。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正如朱光潜所说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了动,人类才有了生机。

  静又亦或是什么?静是休息,人一天必须要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然就有猝死的风险,青少年就更不必说了。静是最好的缓解疲惫的方法,静的时候放空大脑,放松身体,缓解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疲惫,用满满的活力迎接接下来的挑战。静也是感悟,当我们静静的坐在窗边,放空大脑时,会听到院子里树叶的`沙沙声,清脆的鸟叫声,街上的吵闹声;会闻到花草的清香,饭菜的香气;会看到翠绿的大树,缤纷的花朵,笑容满面的人们。我们会从中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热闹。当我们坐在桌前,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时,我们就会明白生活的哲理,理解阅读的趣味。静是人们缓解疲惫,烦恼的良药,有了它,人们才不会过于劳累、枯燥,能元气满满地面对生活的考验。

  生活需要劳逸结合,动静互补。我们需要合理管控动与静,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使生活充满趣味。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4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不知不觉间四季悄然变化,时间也以飞速逝去。我也步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青年。

  青年这个词既了解又陌生。它既代表着我们即将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也是成长和责任对我们发出的呼唤。对此,我也曾有过疑惑、迷茫,不知要成为青年的我该如何自处?直到我遇到了一本对我影响颇深,且为我指点迷津的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喜欢的不但是它干净简洁的封面,更多的是书中的内容。

  书中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往常阅读的书有一极大不同,那便是他的.语气亲切毫无高高在上与说教之感。使我一开始阅读便不由自主的被它所吸引。

  身为一名中学生的我,常常埋头于题海与枯燥无味的教辅书之间,逐渐丧失了去读一些课外书的兴趣。便以学业繁重没有时间等为借口,可朱光潜先生的话一针见血,戳破了我为逃避课外阅读的伪装。书中还提到“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这一道理,这是作者经过切身感受才写出来的吧,毕竟在采取朱光潜先生的意见之后,我也尝试人忙里偷闲读上几页书,不消说效果自然十分不错。

  情与理之间总会有一个平衡,身为青年的我们也不能太苛求于理性,毕竟人是一种有情感的生物。过度的理性才会太过不近人情,而以理性来支配情感则是一种糟糕至极的生活方式。理性的判断加以感性的调剂才是理想的、值得的生活。理胜于情,情过于理,倒也印证了孔子的过犹不及,中庸实则最佳!

  学海漫漫,人海茫茫,青年,趁时光正好,努力去做最好的自身。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5

  看这本书之前我特别好奇: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一位关心后生的前辈会对青年朋友们说一些什么呢?看过后,如果把十二封信的忠告总结一下,那就是:青年人要能沉下心,做学问做事业都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从自己本心出发,戒骄戒躁、不贪容易,不随波逐流亦不急功近利。这样的人生态度何止当时的青年人要具备呢?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也不论是否是青年,凡是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理应如此。

  《作者自传》中曾言:“这本书反映当时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现状,所以我和广大的青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我在读书后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朱光潜先生所言的谈动、谈静、谈摆脱、谈人生与我......恰好反映了我们在成长历程中所面对的读书学习、道德、个性、人生等多方面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却大致如此。先生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仿佛遥远的一位长者在用谦逊又诚恳的语言关切着,既想指出一条明路,又不忍重言,只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尽数道尽,期望小辈们能有所收获。

  十二封信中,我最喜欢的是谈动和谈静。古诗中曾写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愁闲愁,多半是因为太闲了!当代青年人若谈起闲愁,必定会被说过于矫情,当你读了孟石先生的这篇谈动,便会释然。他承认了“朋友,闲愁最苦!”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于动”。无论你是怎样的心情,世界还是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运转。若想排解心中的闲愁,就要以动制静,享受生活中质朴的乐趣,去跑跑跳跳、谈谈笑笑一番,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说谈“动”是跑跑跳跳,那么谈“静”则是感受、是领略趣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心性难免浮躁起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信中的一首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读到这里才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悠然无虑的静趣。小时候还觉得诗人是在凑字数,现在仅仅是读一读都觉得心静下来了。在浮世中保持一颗镇静的心是难能可贵的,愿我们即便溺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巍峨江山的壮观和寻常巷陌的温暖。

  每当在一封信的最后看到署名“你的朋友孟石”时,内心便充盈着感动。看完书后甚至心中一丝惋惜,为什么只有十二封信呢,我想,哪怕是二十封三十封我也一定会一封一封的细细读完,或许是为了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吧。

  孟石先生的十二封信,穿越时空而来,犹如挚友,言真词切,能感到先生真诚地期盼年轻的朋友们能有美好的生活。大道至简,这些朴素的道理在如今时代依然适用,任时光流转,难的始终是践行。生活忙碌,偶尔忘记,好在有这样的好书帮助我们回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05-29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08-24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09-0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06-0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1篇04-20

[实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09-07

《朱光潜给青年的12封信》读后感01-15

感恩老师系列之十二:致老师的一封信_450字06-27

十二兄弟06-27

两封信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