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传习录》读后感1
近来的销声匿迹不是去哪旅游了,而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坑,一本让我啃到现在才啃完的书———《传习录》。一直以为自己看书挺快了,然面对这本书,实是啃的太慢,慢是因为其文体作古,慢在于其意悠长,需要好好品味,好好回味。此时此刻终于啃完了,长舒了口气,却又叹息翻到了最后,有点眷恋。
在去往广州的火车上,我开始看这本书,越看越觉得震撼,也越看越觉得喜欢。每一位优秀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佩服的,也更应该是值得学习的,这点上出发,王阳明先生更是当之无愧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阳明心学更是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连略知孔孟之道不明心学的的我,也更趋于其心学。
《传习录》人个觉得全篇要义在于:
一、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自省,就是致良知。良知不会停滞在见闻上,也不会与见闻分离开来,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无善无恶即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知格意格心。格就是正,纠正那些不正的,使其归于正道。在私欲先于其萌芽之际,防于未萌芽之前,修得真心。
二、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相较于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当你判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你个人清楚。你必须仔细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与诉讼,全是切实的学问。如果抛开事物去学,反而会不着边际。
三、知行合一。知中有形,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渭之“经世致用”。若只读书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而不读书,求教,便会自我且更加危险。固知难,行之更不易,需一世之功。
以上三点,在我看来,其精要还是在于知行合一。前二者皆内修行,而知行合一为表象,可视化,可量化,非心量可衡。前二者在于知,在于修,后者则表达了形,前者给予了目标,给予了方向,后者得已完善诠释以上成果。
此书我为啥觉得震撼,觉得喜欢?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相见恨晚。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从未到意识到过的问题,从小我们听从老师们的不求甚解似的摇头晃脑背诵《论语》,《孟子》等巨著,却不如如今《传习录》来的猛烈,来的怦然心跳。因为因老师要求,父母要求,只为背而背,只知其义,而非像今日潜心去看,去想,尝试去理解。可能因我一直是理科,从高中开始,已经离孔孟之道越走越远,与我相近的是打字,电脑,物理,化学,软件等理科性的东西。而后越走越远。在拜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个疑问,我国学术传承上千余年,为何时间越久,越开始沉睡在了记忆里而不被发扬光大?反而是电脑系统,设计软件时不是时的更新,技能方面的书一本接一本,也从未断更过。这是时代进步的代价么?还是这物欲横流发展的根本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在乎的'是如何创收,如何去战胜彼此而获得此时内心的满足?手游如此,论收入亦是如此?越来越在乎技能上的突破,个人能力上的突破么?心学讲述的东西,我时隔多年才用心去看,虽然陈旧,但亦有所得,也亦为其折服,但相较现代的发展,却实属有点心寒,心寒被太多的人忘却与不提及。可能是我以篇概全了,就我单眼皮的目光确实短浅,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更多注重那些古人的智慧结晶,不说发扬光大,但至少不致埋没。也希望更多的娱论导向更多在乎实质化,至少我国的宝贝要比国外人更懂得珍惜,就像茶,就像端午节,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觉得挺对!
《传习录》读后感2
今天所学是陆澄请教关于圣人著述的问题,对于王阳明的回答,大家各有自己的见解。
一上来大龙虾先补交了昨日作业,言道:“自是好名。‘自是’理解为自以为懂得,‘好名’理解为通过炫耀才学来博得认可和赞美。我的理解是好为人师,博取虚名。王阳明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羡慕。对我们来说要调整心态,明白学习是至善的途径,是历练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地修正不足,调整心态,争做真人。我们是不完美的,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习,让优点散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芒,那缺点就会隐然不见,也就能达到真人的境界!”
大龙虾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这句话“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比喻大气富含哲理。
此时孔雀鱼说话了:“对于今天所学的这一则,我觉得后世这么多的著述,也不能一概认为不行,也有很多特别好的作品,在追求天理之外,我们也有许多爱好的东西。优美的诗篇、好看的小说、抒情的散文,我们都喜欢。只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学习经典著作,可以‘约礼’。让我们的心不因为外界的变幻或不平而迷惑,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仅仅把几位圣人的话当作生活的唯一,也太过无趣。今天的学习,我保留不同意见。我愿意学习天理,也愿意保留生活中的诸多情趣。”
听完孔雀鱼的发言,我便不再多言,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这时大龙虾又说话了:“今天的主题在王阳明看来,经典的传播只要把握思想精髓,而不要过多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经典,然后再用这些解读代替经典去试图引导大家的思想和做法,这样容易让百姓误解经典。这与前面学的那篇王阳明说孔子删去经典有些相似。都是表达一个观点,圣人传播思想,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真正如何去做,还是要靠学习者自己的领悟。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我们教学中也是这样的,老师是学习的引领者,我们只需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孩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就是最好的修炼。我们只是在孩子面对困惑的时候予以适当的点播。
“我个人感觉,圣人的思想言说不是脱离生活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标准下,这些思想势必得到大家的推崇和膜拜。随着时代的推移,在把握思想轮廓的基础上,也应该适应现代的生活和思想。如果一味的学经典,做圣人,我们就成了老夫子了,与周围格格不入。适当地变通,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安静,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
孔雀鱼接道:“是的,变通很重要。内心的安定与原则与周围不相抵触,自己舒服,周围的人也舒服,而不能把自己固化。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宽度与广度,只能自己修炼,我们看过的.书都能够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风景。为什么有的人即便遇到大的磨难也能够过的很从容?那是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已经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和能力看淡眼前的波折。你可以欺负我,却折服不了我,因为你根本不明白我有什么!我们之前千百世的人,思想能够有多大区别?我们之后千百世的人所思所想又能够有多大区别?大家遇到的事情一直是周而复始,顺境、逆境?只是人与人不同而已,它在于自己心境的转换,个体精神生活丰富下的结论而已。我这几天就觉得知和意很难统一,有些事情我会觉得不用在意了,可是心绪不听我的,犹自翻滚。看来知行合一及其不容易。所以,王阳明说事上练很有道理。”
一直不说话的绿萝发言了,她说:“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明白我们应该做‘知善理’的综合体,当然还需要再历经事的历练,才能于不变应万变,坦然处之,安然受之,使然放之,欣然知之。”
因极度疲惫,我只能静静地品读姐妹们的高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变通二字,比较认可。我始终认为,人不能圆滑,但做事必须圆通,此处的圆通也与变通有相同之意。学祖先有用的东西,但一定与现实生活接轨。
《传习录》读后感3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我们被灌输到,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进步了什么?救人的学生滑入江中,也没人肯救;十七岁的民工被机器截去三根手指,领导却不肯拉去医治;少女为了和两男子欢娱,竟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试问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们进步了什么?火车提速了,坐在火车上的人就幸福了吗?华人登月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心里就踏实了吗?所谓的进步如果不是谎言,就是扯淡。阳明先生慨叹道:“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即使有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存在,明代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并没有改进,更何况今日。现在的中国,只看到达官贵人、鸿商富贾掌握话语权,宣传他们那一套成功哲学。所以,我们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们身上去了,仿佛只有当大官,赚大钱,学有大学问,做了大事业才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让我歌颂成功,那么就是让我歌颂出身的幸运和生活的机遇。试问,今天的中国仅靠个人的知识才能,你能走多远?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传习录》读后感4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5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教约》
《传习录》读后感6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7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8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9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传习录》读后感10
《传习录》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弟子们记录老师学术讲话和论学书信的集子。本文是阅读《传习录》(上卷)所做的要点摘录和读书笔记。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笔记:徒知静守时,想法或许很好,遇到事情时,往往手足无措。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练自己,才能内心笃定、踏实立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笔记:认知与实践,不可分割。真正的学习只有通过认知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纯粹思考或空想则会产生疑惑,并造成伤害。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笔记:学问见识的长进,必须从根基和本原上用功,逐渐进步,揠苗助长,心浮气躁,难以长进。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笔记:邪恶的鬼怎么能迷惑正直的人呢?“敢与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人的内心产生邪念,所以才容易被迷惑。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笔记:犹如照镜子,只在照上下功夫,不知道镜子本身昏暗不清,怎么能照得清楚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六祖惠能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笔记:实事求是,在事情上实践、磨炼、省察,凝炼出智慧,方能产生真正的源头活水。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笔记:语言缺乏逻辑,颠三倒四,可以看出其本心缺乏存养,内心昏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至善(至善,恢复天性的本来面目)是人的天性,天性于本心之中,不应慌乱于向外寻求,就能够做到心志安定不受困扰,内心笃定而不妄动。
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知和行本来就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的境界当然是最好的,致良知,止于至善,他以这些观念教人去追求精神生活,伟大的`人格,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这种追求和培养是很重要的。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须俯身实践,而且要始终持之以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阳明所倡导的“诚”、“知行合一”,具有永恒的心学价值。无论在世事上经历何种艰难和考验,实事求是,省察自新,在事情上去磨练自己、成就自我,追求无我,实现人生价值。
《传习录》读后感11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12
我不是学文科的人,之所以读《传习录》,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国的又一圣人王阳明。
老实说,看完整本书,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引经据典之处。下面,我只是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与启发。
第一点,阳明心学将求圣的方法从外在世界转为了内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无所不知(外在),而是内心纯乎良知(内在)。我觉得这个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静下心来,不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认认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点,看完书后,发觉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都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的不同,对孔子的话诠释的不同。因次两派就吵架,不可安宁。儒生缺乏了对客观世界,对科技的追求。这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点,对书中关于“求静”,“主专一”的看法很赞同,很警醒人。
《传习录》读后感13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习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习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习录》读后感14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第二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说三人为器,把自己关起来。生活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学”。了解自己的半斤八两,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构成它的元素。我总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之力,听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第三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习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习录》读后感15
传习录分三卷
核心观点: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1、天泉证道,先生提出“四局教”将致知的功夫与正心、诚意、格物贯通起来: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 ①世界观—万物一体,心即理。(“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心即是天”,“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主观唯心主义)
②人生观—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按内心不被遮蔽的良知指引即为内圣,外王即按内心良知指引自然生成)
举例:听命于君主是忠,忠是一种道德品质。但在1519年,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正奉旨去福建的路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抗旨不遵,返回江西和朱宸濠开战。这只是因为王阳明的良知告诉他,如果不能迅速平定朱宸濠,那江南百姓将大遭涂炭。他只不过在行良知而已。而其平定朱宸濠后来也成了他的“外王”标志之一。
③价值观—知行合一,致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道德指导下产生意念活动并执行)
3、结论:万物一体之仁,也就是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人有良知即天地万物草木瓦皆有良知,例如看到小孩子掉井里心生急切之意,想要去把他救上来,所以我们的心和小孩子那时候是联系起来的,倘若人心冷漠,自私自利,那就是切断了与万事万物的联系,心死、万物皆死,这个观点与希腊伯利克里时代智者派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叫做,人是万物的尺度(主观唯心主义)。这也与阿德勒“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有着相似之处,当我们在小小的共同体当中感觉到了压抑、难受时,要学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当中,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来“致良知”,来获得幸福,成为圣人,独自修行叫智者自救,普度众生即圣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赎)。
传习录序
开篇提到,圣贤教人,如意用药,不可不知变通,误人误己。
举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论语·先进篇》,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纠偏”以达到内心的中正平和。
传习录上
徐爱录
(一)“亲民”与“新民”之争。
大学之道
(1)在明明德
(2)在亲民
(3)在止于至善。知止
(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先生举了很多典故以论证此处应为“在亲民”,亲民有养育教化百姓的意思
(二)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16],似与先生之说相戾。”知道应达到的境界(至善)才能够志向坚定。核心在于争论应从事物上求至善还是心上求至善,先生说至善应是心的本来面目,需“明明德”,即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即理论联系实际。
(三)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侍奉父亲的孝、辅佐君主的忠、与朋友交往的信、治理百姓的仁都不是去他们身上找,而是去自己内心找,即“冬温夏清”,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个冬温夏清不得掺杂一丝一毫的人欲(非真孝,而是在所谓的孝中有着其他不好的东西,比如炫耀之心、伪善之心等等)。
(四)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同上,举例如先生说:侍奉赡养父母时,让自己的心思纯粹都在天理上即可,如果只认为将那些具体礼节做得恰到好处就是至善,那就好比是扮作戏子,将帮父母取暖纳凉等事一一表演得当,也可以叫至善了。在我看来,所谓尽善尽孝如果追求恰到好处,实际上也是一种伪善,这样的恰到好处是不是内心有了“衡量之心、比较之心”而不纯粹了呢。
(五)徐爱困惑为什么许多人都知道应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先生认为,知行应合一,知道了不去做就是不知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生举例什么是真知真行: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大学》。见到好看的姑娘忍不住多看两眼,看到面目狰狞的人下意识躲着走。都是一瞬间的反应,那为什么看到好看的姑娘没有去要联系方式呢,是因为内心有了私欲,会担心哎呀她拒绝我多尴尬,哎呀她会不会讨厌我,哎呀其他人会怎么看我,哎呀我自己好尴尬......
(六)徐爱认为朱子之说引经据典,有《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作为依据以论证他“格物”之说,对先生的格物之说心存疑虑。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了呢?”先生将格物致知分了三个层次: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即,一,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二,存心养天,是学之利行事;三,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生知安行的人,时时刻刻在“纠偏”,中正而平和,如孔子70岁时那样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之利行者,学到了做好人的好处,而去做,知道了什么是“吃亏是福”,本质是为了“好处”而行。困知勉行者因为吃过亏,不得已而勉强自己去做好人。
(七)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先生想表达格物格的是自己内心的不正当,无时无刻不存养天理,存养天理就是革除不正当的欲望、想法,使得自己处于内心中正平和,一种安宁的境界,符合如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仁者人也,与人相处和谐融洽,这就要求我们事事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为别人考虑,这叫为人为己;义者,于人困难时帮一把,看到不端的行为在保证自己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勇于见义勇为,比如看到小孩子落水,如果不去救他,内心就会愧疚,那直面自己的愧疚,就要行动,就要是自己内心重归中正平和的状态;礼者,示人以曲也。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份敬畏之心,敬畏他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智者,这是最难回答的,爱智慧的人总是最迷人的吧,沉静、忧郁、深邃、平和。信者,诚信也,毕竟骗人的时候,脸会发红,眼睛会飘来飘去,讲话会犹犹豫豫,无法直面内心。
(八)先生想表达,心是知道怎么做的,只是被私欲蒙蔽了,而致良知就是顺从自己的心,而不是违背自己的心,同(五)。
(九)“理”表达出来是“文”,隐藏起来是“理”,我们去孝敬父母、侍奉君王、身处困境时存养天理都是在让“理”能看得见,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要让心中充斥着所谓天理就要在人们看得到的地方用功。
(十一)这里先生否定所谓的'“异端邪说”,认为天下大乱,人心不古是因为多美艳的言辞,离经叛道的书籍及学说。然而我认为正是有着各种思想交相辉映才构成这个精彩的世界,任何学说、典籍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来看,而不能以现下的人的观点来全盘否定当时思想,就像古希腊哲学从对自然的好奇转向对人本身获得幸福的关注一样,每个时代都有着恰好的思想与文明,我们厌恶混乱期盼和平与光明,但不可以以此为理由来认同删述《六经》这样否定历史之事,在我看来,历史是很客观的,主观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看法而已。
陆澄录
(一五)陆澄问:“专注于一的功夫,是否就像是读书一心一意在读书上,待客一心一意在待客上?这是否就是专一的功夫?”
先生说:“好色就一心一意在好色上,贪财就一心一意在贪财上,也可以算作是专一吗?这不过是追逐物欲罢了。专一是一心专注于天理。”
我认为并非如此,主一之功,并不是专注于所谓的天理,而是专注于当下所作之事,专注于不同阶段的不同课题,工作时专心工作,恋爱时就好好去经营爱情,旅游的时候就好好放松心情,诚然这些事情之间没办法真的泾渭分明,有时工作很忙,出去游玩时也要偶尔应对工作,但当时当下应该去专注于那时的事情,放下电话,尽快进入放松的状态。
(一八)“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朋友相处,务必相互谦让,这样才会得益,如果相互竞争比较,则会受损。”
不光是朋友之间,家人之间、恋人之间都应如此,所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传习录通篇所表达的不外乎这三个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心即理,去除私欲求得内心的宁静。知行合一,天理良知自然展现后的实践,实践出真知。
致良知,不断学习才知晓良知,知晓良知就要在事事物物上去践行良知,即“事上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后感07-10
《传习录》读后感05-01
无聊集读后感-名著读后感 英文读后感06-27
《围城》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精选06-29
呐喊读后感_读后感大全06-29
《围城》读后感_优秀读后感精选06-29
读后感1400字 人生读后感06-28
读后感700字 廉洁读后感06-28
读后感500字 青鸟读后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