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时间:2024-05-30 18:08: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5篇(实用)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5篇(实用)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

  教师像什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

  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

  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2

  假期里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例如《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的老师在做公开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宁肯因延时扣分也让学生把话讲完,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这不是以公开课“得分”来计量的。她的“分数”永远的记在了孩子的心中。再如《穿透乌云的那束光》中,类似“小舒”这样的孩子我也遇到过,而我也曾与文中的老师相似,自以为是不听解释,到头来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后悔不已。但我要为文中的教师拍手称赞,因为她的临时改变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灿烂明媚的阳光穿透了头顶上聚集已久的乌云。这些短小而令人感动的故事充满了暖暖的温情,故事中的老师们都做到了任何时候都以学生为主,理解信任孩子,用爱心和耐心默默耕耕耘,无私奉献。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老师了,相信这个孩子这个学科不可能会差,甚至是这个学科的佼佼者。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我们自己的中充满光明。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3

  暑假里闲暇之时,偶尔翻读了《一盏一盏的灯》,细品课本中的一个一个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触及我的心灵。书中收集的六十个故事就是六十盏明亮的小灯,每一则故事都是真情流露。许多故事好像就在我身边发生:例如老师的一个小小的等第,往往是孩子一辈子的.记忆,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多年前的那个“中”》。想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评判,是多么的残忍,我们评价学生品德究竟有没有合理的依据?老师能不能因为学生的一些表现就轻易的给他们的品德打等第,贴标签?你可曾想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壮年男子还在为几十年前这样的等第伤心痛哭┄┄因此我认为,老师如果把学生的性格问题误作为品格问题,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地的伤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应当以人为本,不能过于草率;还有一篇《小志的石榴》这篇文章,也让我触景生情,使我想起我班的祝振栋同学,小小年纪,整天勤勤恳恳地学习,就是成绩不好,但他为了讨好老师,经常喜欢送一些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每次都被我拒绝,现在想来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是多么的简单,直接,多么的伤一个孩子的心,在当时孩子是多么的失望啊,他无趣的缩回了他那稚嫩的小手。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孩子用双手捧过来的东西,我们绝不能漠然视之,因为那上面有人间最纯真的爱┄┄

  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教师要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但愿我就是这样的一盏灯,一盏能指引孩子走向光明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4

  人们常说,人生最可贵的是想象力、好奇心与创造性,但这三种也最容易在童年时代丧失。在学校,学生的一切顽皮行为,我们老师往往动辄上升到“安全”“素质”“生命”的高度加以控制,把天真浪漫的孩子训诫的一惊一乍,最后循规蹈矩。这难道就是老师们所谓的教育吗?不,这是管教!

  在《一盏一盏的灯》中,有个小故事《窗帘钩成了精》,其中,丁老师的班上有个顽皮的孩子叫小信,他喜欢把窗帘钩拆下来,然后掰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当丁老师看到小信的“杰作”时,并没有一味的针对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进行严厉粗暴的指责批评,反而是去买了更多的窗帘钩,让小信把窗帘修好,剩下的钩子让他继续创作!

  丁老师的做法,不仅让小信懂得破坏公物是不好的行为,同时也没有打压小信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一举两得!难怪丁老师会说:“儿童的好奇心没有边界,不小心就会闯祸,但是这种差错,也是一种教育的.契机”。

  在我的班上,也有一位像小信的一样的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想象力丰富,但他的成绩实在太差,是个典型的学困生,让我头疼不已,他就是小曹。小曹上课时常开小差,低头整一些小玩意,只要在他的课桌里简单的搜一搜,各种手工小玩意不胜枚举。

  记得习作五的要求是写班中的小能手,在我看来,学生们定会写成绩好、才艺好的同学,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竟有不少同学写了小曹:“小小发明家”“科学达人”“手工天才”……小曹竟被冠以如此多的雅称,看着一篇又一篇写小曹的习作,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小曹的了解远远不够,甚至对他有不少误解,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想起曾经在课上将他的小发明无情的扔进废纸篓,想起曾经因为做小动作而被我当着全班同学面进行严厉指责,我羞愧不已。

  我对小曹采取的方法真的是教育吗?我想教育一个孩子,不应该是简单的管教孩子。我们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纠正孩子错误的同时,也不能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教育离不开管教,但管教孩子也需要充满智慧,要学会因势利导,让孩子有属于自己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飞翔。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5

  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由吴非所著,书籍收录了多名教师的教育随笔,以及他们身边感到的事迹,对于今天的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教师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1500字。

  夜色阑珊,华灯初上。

  远处高楼里亮起的一盏盏灯,那是家的温暖;

  风浪中守望的一盏盏灯,那是迷途船只的依靠;

  墙角坚守的一盏盏夜灯,那是最好的陪伴和支持。

  而我们老师就是那一盏盏灯,给予孩子们家的温暖,为他们指路领航。

  或许“这盏灯”并不能陪伴他们太远的路,但每当在他们人生道路最迷茫、最灰暗的时候,那盏灯将永远都在他们心里。

  手捧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品读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读着读着仿佛置身其中,许多故事又是那么似曾相识。

  这些短小而令人感动的故事充满了暖暖的温情。

  《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的老师在做公开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宁肯因延时扣分也让学生把话讲完,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这不是以公开课“得分”来计量的。她的`“分数”永远的记在了孩子的心中。

  《穿透乌云的那束光》中,类似“小舒”这样的孩子我也遇到过,而我也曾与文中的老师相似,自以为是不听解释,到头来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后悔不已。但我要为文中的教师拍手称赞,因为她的临时改变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灿烂明媚的阳光穿透了头顶上聚集已久的乌云。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辑的第一篇《每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文中老师一句“一切从教育者出发的‘为我所用’”一下子点醒了我,让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们班里有个年级人人皆知的皮大王——小石。要说起小石干得“好事”,真是一箩筐也搬不完。小石在厕所里和人打架了,把人家的镜片都打碎了;上课上到一半,突然听到“哐啷当”一声巨响,循声望去,小石摔了个四脚朝天;教室里的簸箕坏了,一调查,是小石在追打同学的时候踩坏的……当我在教育小石时,他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和不屑,让我屡屡受挫。很多人都对我说放弃吧,这孩子真的没药救了,管好班级剩下的那39个孩子吧——————直到有一天……“叮咚”,你有一个新朋友提醒!我还纳闷是谁,原来是小石!就这样,小石在微信上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都展现在我的眼前。

  “今天下课后,小金竟然没做值日生溜走了!算了,好兄弟,我帮你做!”原来我并不知道,那天干净整洁的教室都是小石的功劳!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悄悄起床给妈妈做早餐,这个蛋煎得不错吧!”原来我并不知道,小石还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

  “今天爸妈又不回家吃饭了,哎,又得我一个人解决晚饭了。”原来我并不知道,小石也有他的烦恼……

  就这样在微信上的互动,使得我和小石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叮咚,你有一新消息!”是谁?我心中隐约已有了答案,果然是小石!

  “刘老师,我今天数学只考了85分,没到妈妈规定的95分,你能和我妈妈说一声,让她别打我,行吗?”

  小石的话深深地触及到我的内心。我了解到小石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几乎都由母亲一手承担。而小石在学校又总是调皮捣蛋,母亲也对他毫无办法,只能用打骂的形式来教育他。长此以往,使得小石在学校里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学,同学们对他也避而远之了……终于了解到了病因,我和小石的母亲坐了下来,促膝长谈……

  第二天一早,我又收到了小石的微信,只有简简单单的六个字:

  “刘老师,谢谢您!”

  但这六个字却让我内心翻江倒海。

  是我没能蹲下身子,好好了解小石的内心。

  是我太缺少一份静待花开的从容和淡定,差点错失了这么一朵美丽的花。

  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去精心呵护,静待花期。

  吴非老师说:“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而现在我们的这盏灯更需要清洁和维护,不能让太多功利激进的想法降低了我们的亮度。让教育还原本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6

  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吴非 先生也说:教师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有资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清楚学习的作用,他的“教”才是有价值的。

  一个好教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他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7

  "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黯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在春暖花开的四月天,读到吴非老师在《一盏一盏的灯》的序言,心头微微一震:温暖的文字,敞开的情怀,深邃的灵魂,让我遇见你,何其有幸!

  读着书中60多个美丽隽永的幸福故事,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心底的灯被吴老师的爱与呵护逐渐点亮,孩子们笑靥如花。记得曾经有人说,鲜艳的红领巾就是跳动的火苗,孩子的笑脸就是绽放的花朵,他们的声音如风铃般空灵,他们的眼睛如夜空中闪亮的明珠。每天能与他们这些无暇的童心相伴,还有谁能说我们不幸福呢?读罢,我心底的那盏灯已然被吴老师点亮,我愿成为孩子心中那盏最亮的灯!点亮那盏灯的是什么呢?我掩卷沉思:是爱。

  教师,教书是功能,育人才是真正幸福的源泉。育人,育进大的胸怀、大的格局、育进活泼泼的创造力,育进对爱的信任与热情。唯有用爱点亮的心灯,用爱编织的人生,才是扎实的,独立的,才能生长出健全的生命,自由的灵魂,挺拔的未来。

  犹记得,在师范学习的青涩岁月里,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深深烙印我心。当他看到学生王友在校门口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找他。等陶校长走到校长室时,看见王友已经在等他了,没想到他竟掏出一块糖果给王友,说:"这是我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接着他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看着王友说:"因为我当时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而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他把第三块糖果放到王友手中,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这时他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学生时代我惊叹的是陶行知高超的教育艺术,学的是他独特的批评教育方式,随着年岁逐增,再读这个故事,撼动心灵的是陶行知对学生赤诚的爱和 纯粹的教育情怀!带着绝对尊重和爱的眼睛凝望孩子,点亮的是孩子向上、向善的心灯。 尽管现今评价功利,人心之浮躁, 唯有爱,能点亮孩子的心灯。

  爱,像一个有魔法的小精灵,用春天般的温暖感化迷途的精灵,用春风般的柔情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用春雨般的情怀滋润干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韧的力量,守望孩子生命的成长!

  孩子,我愿用我的爱,成为你心中最亮的那盏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8

  上一周,去常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向常老师报告完作业情况后,又报名参加了“学生论坛”和“师生赛读”这两项活动,报完名后,我无意间看到了,在常老师办公桌上那一座“书山”,好想拿一本书看一看呀!我心想。到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老师,我可以从您这借一本书看一看吗?我保证不损坏!”老师考虑了一会儿,说:“凡报名学生论坛的同学都可以借书,你报名了,那就借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的说:“谢谢老师!”。说完,我就兴致勃勃的从常老师办公桌的“书山”里选书了,选完书,向老师道别后,我便风风火火的跑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这时的我就像一头饿狼,扑在鲜肉上撕咬一般。

  在安静的环境下,我慢慢走进了书的海洋,《一盏一盏的灯》的主编是吴非,吴非写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是先照亮自己。其中我最喜欢第一辑美丽的爱与微笑里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小志的石榴”。小志的石榴中讲了一位老师有一位学生叫:小志,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小志给了老师一个掰开很久、撕开的皮都打着卷,都绣黑了。老师委婉的拒绝了他。中午吃饭时,小志又跑过去,把石榴递给老师,第二次老师看到那石榴比上次更黑了又委婉的'拒绝了小志,下课了,老师刚要走时,小志又追了过去,又把那半个石榴递给了老师,老师刚要说什么,全班同学都纷纷说:“老师你要吧!”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您就拿着吧!小志早上就带来了,一直在手里握着,上课还握着那!”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个石榴,他连让碰都不让碰,哪个老师都不给,就给你的……老师愣住了,眼前的小志手里的石榴,哪里是石榴,分明就是他捧给自己的一颗鲜嫩纤弱的心!老师有些后悔,于是老师接过石榴,轻轻剥开,和小志一起吃完了这个石榴。

  刚开始我认为《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是路旁的路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根本不是什么路旁的路灯,而是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亮起一盏一盏的灯!在许多时候老师对我们是严厉了一些,但我们应该学会体谅老师,在老师走入我们心灵的大门时为老师敞开一条捷径!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9

  寒假有幸看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书中一两个故事,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在这本书中的收集了60多篇教育名师的教学随笔,故事都是平常的生活事,却又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以现实中平凡的故事,去触摸哪教育中的精髓,去感受教育中“美”“爱”与“责任”。本书分为两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先照亮自己。生命需要照亮,这种照亮首先来自自身,来自对理想的追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盏灯更实在,更深入人心。它不光照亮了我们的梦想,也开启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大门。这盏灯让我回忆起以前教育学生的点滴,也指明将来的道路。

  这书中的第一二个故事便让我深有感触,一个《是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一个是《开在角落里的花》。《我想听你把话说完》首先点明了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而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我想听你把话说完》的作者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师一样,呵护我们孩子柔弱的自信,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孩子也就不那么难了。

  《开在角落的花》是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她患有自闭症,她时常被人们忽视在角落里,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美和爱。教育的价值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样的孩子,给他们的爱是无所不在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脚步太过匆忙,我们总在错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到了美。也许,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为何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不能像我们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其实不然,她的心里其实不需要你的怜惜。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蓝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阳光,而清清,这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能懂得欣赏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亲吻自己喜欢的事物!我为她感到震撼!而对于清清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很少细心地去观察孩子,很多时候在对他们说教,其实原来孩子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只有在的爱的环境里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此时在我心中对于这盏灯的理解有很多,它可以说是理解,可以说是尊重,更可以说是爱!源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爱……这些故事的来源,这一切都源于爱。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0

  读完《一盏一盏的灯》后,稍有一些心底发虚的感觉。回想我自己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当儿子捣蛋的时候,我基本做的首先就是大喊一声“石头不准这样!”或是“石头你再这样就揍你屁屁了!”甚至当儿子玩的时候跟我想的玩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也要干涉一下;再比如在班里当我发现学生调皮时,很多时候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

  我的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儿子好多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自己爸爸妈妈才不生气,我班的学生也确实是老实了,但是思维的活跃度和朝气比其他班级的孩子要差许多。我上课有时候看气氛有点沉闷,想讲个笑话调节一下,结果笑话讲出来却变成了彻底的“冷笑话”,很多学生连配合老师“哈哈”两声的心思也欠奉。想起书中故事中的做法,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结合我这一个多学期以来的工作,我觉得有一些东西需要我去认真反思和总结:

  一、应该让学生自信起来

  董理同学从入班的时候就很内向,每天默默无闻,很少与同学交流,上课每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就把头低下。偶然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发现董理同学在跳高上很有天赋,运动会的时候在我再三劝说下,答应参加跳高项目的比赛。运动会前的练习中,班里同学陪董理练习,有的同学还帮忙上网查跳高的动作要领并且整理出来送给董理,每天练习得不亦乐乎,董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运动会跳高比赛结束后,董理和两个同学快速跑到我面前,脸上掩不住的兴奋还带着点不好意思“老师我跳了第三名”。慢慢的董理和几个同学成了好朋友,上课好多时候也跃跃欲试的去回答问题,自信心有了成绩也有了起色。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就是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才能展现自己卓越的一面,才会有自信,才能不让他们自闭和迷失。

  二、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有一部分同学很“能”,从手机到电脑,从漫画到扑克,看起来什么都会的样子。从书中60个故事中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就要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去做该做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从这些故事中去借鉴和学习。

  三、新课标的要求与这60个故事

  新课标中不断强调的就是学生要通过探究,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蒙氏教学”如此流行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就是不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中几个重要的要素“自由、真实、自然,秩序”其实也暗合了这60个故事的内涵。本属于孩子天性的调皮捣蛋在进入学校这个规范体系后就被一点点消融、化解,最后,每个孩子都被打磨成了一个模样,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是我们本应该要避免的却也是在不断去做的,不得不说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怎样去达到一个平衡,既能让孩子“自由、真实”而又有“秩序”,这需要我们当成一个课题去寻找适合我们实际的解决之道。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1

  在学校的最后一次集会上,校长要求老师们利用年假期间,要抽时间进行书籍的阅读,给推荐的一本书就是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是教师的手记,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联想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给学生的检测或作业打一个笑脸,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对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很期待的事情,甚至让某些学生因此而变得自信了。13班的一个男生,按照班内的小组编号应是最末号,我也按照学校的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了检测的.分层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一个合理的分数线达到过关的标准。他是6号,定的标准就低一些,所以他每一次都会过关,得到一个笑脸,结果是对我教的学科越来越有兴趣,有一次,他考的分数超过了小组长的分数,我给了他3个笑脸,他激动的到处宣扬,被班主任老师刚好发现了,问他原因,还不是很相信他能得到这个分数,就提问了试卷中的几个问题,结果他都会,由此班主任相信了这个学生的进步,事后班主任老师给我说了这个事情,对我说这个笑脸真的很管用啊。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效果,就是得到了一个哭脸,心中总是不舒服的。其实,我采取这样的措施目的是一种激励,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压力。真没有想到一个笑脸的评价会让那么多学生期待和由此而进步。

  在序言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很明显,吴菲老师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精神标杆,是一盏指引他们前进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2

  这几天,我认真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著作《 一盏一盏的灯 》,虽然书中的各种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

  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

  在奉献的过程中,教师的生命和智慧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在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呢?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奉献精神和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不可能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成绩和贡献。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我们崇拜蜡烛的精神——他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

  同时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想,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 孔颜之乐' 的境地。教师不仅是我们对生命的追求,更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体现。

  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热爱工作,无私奉献,努力工作,取得成绩。

  我任教的是体育,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就是“玩”,我崇尚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面对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我是他们的头,他们离不开我,我是他们的榜样,即使累了点也值得。小学教师的爱心,特别是爱心和关爱,是一丝不苟的:

  气温骤冷,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身体不舒服,提醒学生“按时服药”,直至再三叮嘱:吃饭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我爱无辜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用我的无私奉献给学生一份幸福,一份对学校的荣誉,一份对社会的激情。

  教育是一种职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新世纪优秀教师的必备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很喜欢一首歌中唱的:“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总是在想,是不是就像鸡妈妈爱小鸡一样,爱学舌功能也成了我们教师的一种本能,而且又正是这种爱,才得以使我们每天能满腔热情地迎接他们,无怨无悔地教育他们。

  三来年的教学,我们全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育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温暖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学。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一味指责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在教育过程中,要把信任和期待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把爱倾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用爱赢得每一位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每个学生都需要阳光。给他们更多的爱,赞美和微笑。努力找到他们的优势。真诚地赞美和鼓励他们。

  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满怀信心地扬帆起航。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舌功能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是生活在学生中间的,他的言行举止都是广大学生看得见的,因此我平时能严于律己,处处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说服、感染、陶冶学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作战,用智慧寓教育乐,用新的理念培养不同的人才,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老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愿被称为' 人类灵魂工程师' 的所有教育者,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人;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人;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人;以优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实的人格去塑造人。艰苦奋斗,默默奉献,让美好生活在教育事业的红旗下熠熠生辉。

  (二):开在角落的花

  这学期我读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感受颇深。品读这本书中的60个教育>故事,从序言到后记,让我一次次的感动。

  生活需要被照亮。这种启迪来自自我、理想和人性。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这种启迪更具有现实和永恒的意义。她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学生,远比所有眼前可以争取到的功利都来得长远与珍贵。

  这“一盏一盏的灯”,能点亮我们的记忆,点燃教育的灯芯,更能照亮学生未来的路,也是我们自己前行的动力。在这些故事中,我最爱的是《开在角落的花》。

  《开在角落的花》是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闭症),她在角落被人们时常忽视,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美和爱。教育的价值在于尊重生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对他们的爱无处不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我们总是错过一些美丽的人和事,清清在她的世界里找到了美丽。

  也许,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为何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不能像我们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其实不然,她的心里其实不需要你的怜惜。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蓝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阳光,而清清,这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能懂得欣赏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欢喜!看到这样的孩子,内心是一次的震撼!

  我班的赵艺同学是智障儿,不会写一个字(包括名字),整天用水彩笔在自己的脸上涂鸦,有时还放声的装哭,看见老师来了就用一张白毛巾一边擦眼泪一边大笑,把眼睛擦得红红的,惹得老师哭笑不得,有时把同学的本子淋湿后再撕坏,把老师用的田字格撕得不成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两个小动作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一次是我用抹布抹窗台,他快速的来到我身边,“老师,我来抹。”他话没说完,我还没回过神来,我手中的抹布已经被他一把抢过,认真地抹起窗台来,我的心莫名的痛了一下,有多少个优秀的好孩子在我身边,对我抹窗台熟视无睹,他们玩的好开心,而赵艺这样的孩子,我不知道当时他是怎么想的,抑或他根本什么都没想,他就那样说了,并且那样做了。

  记得第十三周星期二,医院来我们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叫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会议室,我班的赵艺同学在我的带领下,刚走到操场,他一看见那么多陌生人站在小会议室外面的走廊上,立即躲在我的身后拉着我的衣角,跟着我进了小会议室,健康检查的最后一项是抽血,我抚着他的肩,连声说:“不痛、不痛、不痛……一点都不痛……”他也跟着我反复着说:“不痛……不痛……”并且不断地摇着头。

  抽血刚一结束,我弯下腰正准备去叫他跟我一起回教室,没成想这孩子一下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走。”说完,抬脚就走出了小会议室。

  这一瞬间,我的心又一次感动,他居然晓得叫老师走。我在他后面慢慢吞吞的走,心里一边感动着,步子就走的慢了些。谁知他走到操场上,转头看见我走得很慢,又叫了一声“老师,走快点,跟紧我,别丢了。

  ”说完他就放慢了脚步,真的害怕我走丢了,这个时候的我,心灵再一次震撼(其实我心里是五味杂陈),谁说智障儿没有情感?他们也有情感美。在他们心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却不容易表现出来,也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和认可。他们的智商不高,情商出奇地高。

  他们就像角落里的花。我们需要仔细寻找他们深沉的情感美。面对像赵艺这样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极大的激励,让我知道,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仅每一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事实上,有时候一个孩子的行动也能点亮老师的心灵,让每一盏明灯相互点亮,向前迈进。

  (三):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最近细细地品读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感受颇深。读了这本书的60个教育故事,从序言到后记,让我一次次哽咽和感动。

  在所有对教师的比喻中,也许“灯”是最好的一个。我同意吴非老师的观点。生活需要被照亮。这种启迪来自自我、理想和人性。

  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这种启迪更具有现实和永恒的意义。她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学生,远比所有眼前可以争取到的功利都来得长远与珍贵。这“一盏一盏的灯”,能点亮我们的记忆,点燃教育的灯芯,更能照亮学生未来的路。

  《开在角落里的花》,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窗帘钩成了精》,一个心灵手巧的小精灵;《老师,你很天真》,一位心灵纯净的好老师;《因为我当年的微笑》,老师的笑有永恒的力量;《不一样的“阿慢”》,教育就是慢慢的艺术,慢慢的等待……我最爱的是《我想听你把话说完》。

  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

  《我想听你把话说完》的作者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

  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像文中作者描述的那位教师一样,呵护我们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教育或许会简单很多。

  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教师要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

  但愿我就是这样的一盏灯,一盏能让孩子们走得更远、更踏实的明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3

  教育立人。教育塑造美好的心灵,教育唤醒人的自尊,教育启迪人的智慧,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的高贵和美丽。是呀,人接受了教育,才有可能站立起来。为了学生能在未来真正地站立在社会上,教师先得站直,同时敢于直面教育的困难,这就需要一代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敷衍,不苟且。一名教师的.学养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群体能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他们发出的光,必然会长久地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作为教师,我期盼自己能做一盏最亮的灯,来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4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寒假里应学校要求终于捧起了这本书。掀开了这本书的扉页,“愿您成为学生心中那盏最亮的灯!”隽永秀丽的题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这是校长的寄语,也是鼓励老师们读书学习的初衷吧!

  《一盏一盏的灯》共分“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三个部分。书中收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阅读着这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感觉它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身边。许多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书中道出,碰撞中得以升华。是啊!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走得远一点。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来阅读每一个小故事的,因为书中每一位老师对待学生都像呵护娇嫩的花蕾般的精心用心,他们崇高的育人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学习。读完一个故事我会想这种事情我遇到过没有?要是发生在我这里,我会怎么做?就这样看着想着,反思着……其中有几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例如《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的老师在做公开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宁肯因延时扣分也让学生把话讲完,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这不是以公开课“得分”来计量的。她的“分数”永远的记在了孩子的心中。再如《穿透乌云的那束光》中,类似“小舒”这样的孩子我也遇到过,而我也曾与文中的老师相似,自以为是不听解释,到头来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后悔不已。但我要为文中的教师拍手称赞,因为她的临时改变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灿烂明媚的阳光穿透了头顶上聚集已久的乌云。这些短小而令人感动的故事充满了暖暖的温情,故事中的老师们都做到了任何时候都以学生为主,理解信任孩子,用爱心和耐心默默耕耕耘,无私奉献。

  掩卷深思,我陷入了回忆,一盏灯能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能为他们的寒冬带来一丝温暖。是啊,也许贺元的进步就是我不经意间为他点亮了这盏灯的缘故吧。贺元是个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善言谈,不爱笑,也不爱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显得有些“木讷”。由于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宠爱,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在后面。虽然为了帮助他,把他的座位安排在前面,但他的默默无语是他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自然我也不在关注他。直到有一次,他的书写作业完成的不错,字的大小一致,书面整洁,我同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当时害羞内向的他也仅仅是不知所措地嘴角微动,没有感觉到他有多么兴奋。

  转天的作业他又完成得很好,他的妈妈再签字处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字,大致意思是表示感谢老师对他的表扬,孩子回去后很受鼓舞,并表示以后天天好好写这样的作业,老师就能经常表扬他了。我的很简单的`一个教育行为能带给一个孩子这么大的改变是我没有想到的。从那以后,我发现贺元——这个内向的孩子在渐渐改变着,进步着。除了书写工整,他听讲的时候眼神亮了,还能勇敢地举手发言,他的单元检测成绩一次比一次有提高。为了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我除了表扬他还给她安排了晨读小组长的工作。他做得可认真了,后来他妈妈跟我交流说,孩子变了,感谢老师的帮助,孩子说当好组长,自己先做好。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和家长满意的笑容我真切的体会到育人的方法不同效果就不同。一句称赞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对我们来说都是举手之劳,我们何必吝啬呢?要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会照亮孩子的一片天空。

  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对待学生不够包容。其实学生还是孩子,他们的不足正是需要我们帮助点拨的地方,正是我们该为他们点亮一盏灯的时候。为学生点亮一盏灯,首先让自己的内心先亮起来。只有自己的心态积极阳光才能为学生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一个知识渊博、上课生动有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教师,必定能让他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得更广。为了这神圣的使命,为了把学生成长之路照得更远,我还需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用爱和智慧去启迪他们,静待花开的日子。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5

  《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了。一个个小故事背后都有着一个个不同的人生,温暖,智慧,更耐人寻味。他们离我们是如此的近,如此的近,没有说教,有的是思考和感悟。

  读这本书的第一感悟是书名起得好。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人们习惯将老师比喻成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雕琢别人的灵魂……伟岸、高大、无私、奉献、能主宰一切。其实教师,极其普通,甚至卑微。我们教师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因为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这本书的名字叫《一盏一盏的灯》,把教师比喻成“灯”非常贴切。我们教师是学生引路人,指导者,帮助者,但不能错位包办一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我们教师仅仅比学生早知而已,是学生人生中的某个驿站中的一盏灯罢了。作用就是为经过此地的路人照明,帮助他们安全通过。我们老师是灯,我们的学生就是那灯下的行人。在黑暗泥泞的夜晚,我们是他们赶路的希望、动力,能给他们信心、温暖,是他们短暂栖息的地方,暂时依靠的臂膀。在学生的读书生涯中,我们各个学段的老师都亮起各自的那一盏灯,一程又一程,一盏又一盏,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顺利达到所去的彼岸。灯,在黑暗里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我们教师就该像灯一样爱学生也要爱自己,教育学生也在教育自己……灯,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好的写照,所以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一盏一盏的灯》。

  翻开《一盏一盏的灯》的书,书里的故事如清泉流过,给在炎日夏季的`我以清新。整本书共三辑,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书中有发生在公开课中的故事,为“我想听你把话说完”拖堂的代价,有“坐在讲台边的学生”给上课带来的惊喜,有向“课托”说不传递正能量的勇气。书中也有记叙引发我们教师深思的故事,“她从不穿裙子”是有原因的,我的姓名为什么被打了红杠,多年前的那个不经意的“中”给学生的伤害是如此的深,“凭什么称差生”告诉我们差生真的不差是我们出了差错……书中还有小事大教育,如“虽然只有一元钱”但关系到诚信;“一念之差”不要小题大做,谁不会犯错,改了就行;“郑重其事的道歉”是勇于担当的勇气……特别是最后一篇文章《我要这样生活》告诉老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呢?颠覆着传统的观念。八小时内高效教学工作的教师,心中有学生;八小时之外自由的人,心中是家人朋友。教师不能被动的被推向道德制高点的神坛,因为退去教师身份还有其他身份。教育的基石是真实,无需为之感动,感动的背后其实就是摧残,摧残教师,摧残学生,摧残课堂,摧残教育。病牛犁不出好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是并不一定要做太阳底下最无谓的牺牲。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该持久的动力支撑。所以,“病了,就休息。累了,就放松。看,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听,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深谙动静之理的工作才最能体现高效,懂得进退的人生才是真有意义的人生。”

  《一盏一盏的灯》告诉我们,教育要充满爱,爱别人也爱自己;教育无大事,教育也无难事,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吧。是的,《一盏一盏的灯》也照亮了我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我郑重地点亮起自己这盏灯,追随名师们而来,也让自己的灯下像名师们那样留有许多小而有味的故事,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温暖自己的时空。坚持留心、坚守信念、坚定信心,做一盏默默无闻的灯,平凡不凡,简单不简,小而不小,让走过灯下的人,过之忆之,想之念之,也说这盏灯下风景好。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相关文章:

点亮一盏感恩的灯06-24

一盏灯06-18

爱就一盏灯06-30

点亮一盏灯06-19

母亲是一盏灯06-16

寻找一盏灯06-19

关爱是一盏灯06-26

给我一盏灯06-22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08-25

给自己点一盏灯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