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寄诸弟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寄诸弟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寄诸弟书读后感1
“省察克治”在整篇文章处处可见,如:“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等等。这几句话足以看出阳明先生是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时时刻刻都在改过和责善。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功勋显著,心力也达到很高境地,但他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自称自己“习染深痼,克治欠勇”,足见他对自己要求是多么地严苛,胸襟是多么地伟大!
“慎独自律”在文中也不时看到,特别是这句“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就是说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自己也要有发现不足的能力。这又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境界!
学习这篇文章,一是要应该学习阳明先生常思己过的克治之工,他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人看不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应常常“省察”,要静坐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不足,就要果断“克治”,身体力行。阳明先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所以,要去除人欲,必须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不断在“事上磨”,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保持清澈通透。二是要学习他的胸襟和境界,特别是慎独时候,即使别人不知道,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知行合一。
寄诸弟书读后感2
省察克治在整篇文章处处可见,如: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等等。这几句话足以看出阳明先生是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时时刻刻都在改过和责善。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功勋显著,心力也达到很高境地,但他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自称自己习染深痼,克治欠勇,足见他对自己要求是多么地严苛,胸襟是多么地伟大!
慎独自律在文中也不时看到,特别是这句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就是说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自己也要有发现不足的能力。这又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境界!
学习这篇文章,一是要应该学习阳明先生常思己过的克治之工,他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人看不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应常常省察,要静坐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不足,就要果断克治,身体力行。阳明先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所以,要去除人欲,必须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不断在事上磨,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保持清澈通透。二是要学习他的胸襟和境界,特别是慎独时候,即使别人不知道,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知行合一。
寄诸弟书读后感3
《寄诸用明书》写于阳明先生四十岁时。诸用明是阳明先生的妻弟,一个乐善好施之人,才华横溢却不求仕途,深得阳明先生赏识。但阳明先生得知他儿子参加科第考试,担心反而耽误了这俩侄儿的未来,就写此信提醒了一番。“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他的意思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少年时期,应该“晦养厚积”,不被功名所束缚,才能成为圣人,这呼应了阳明先生十二岁就认为读书是做圣贤的抱负。在王先生年谱时说道,他二十二岁在南宫进士考试时落第了,同考试的舍友以不中第为耻,但王先生却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即是说王先生不以不中进士为耻,但如果不中进士而动了心,这反而是耻辱,说明了先生漠视功名,一心只想成为圣贤。最后一段则反映了先生在有限的人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却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淡薄功名的'态度和不懈追求圣贤之道的人生观,令人非常佩服!
参加致良知学习小组已经两个多月,小组要求我们每隔一天要自学一篇,并和同修们分享一下心得。因工作很繁忙,出差频繁,第一遍也只能粗读。到发公众号时,就倒逼自己再精读几篇,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而且越学越有兴趣,收获也越来越大。但要把文言文翻译出来就显得有点吃力,找不到参考书籍,网上也基本上找不到参考译文,只能凭着导读的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来译,感觉译得还是不太到位。所以,也期待能得到同修们及朋友们的指导,欢迎交流,相互砥砺前行。
【寄诸弟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 弟10-08
弟 弟06-26
小 弟 弟10-08
弟06-29
弟马06-27
家有淘弟06-18
乖弟儿06-19
赠从弟教案01-07
豆兄豆弟06-25
虎兄虎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