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读后感

时间:2023-11-13 15:30: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家宝藏》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宝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家宝藏》读后感

《国家宝藏》读后感1

  伴随着《国家宝藏》的大火,各具特色的传承宝物们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通过咪咕中信书店,我买了一本《国家宝藏》,看完之后颇有感触,尤其是喜爱其中的一些文物。每每阅读到它们的篇章,都会有着些许的感想浮现在心头。

  越王勾践剑虽然历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岁月沉淀,但它依然寒光闪耀、锋利无比,刚刚出土时,好奇的人们用它轻轻一划,二十多张A4纸便悄然多出一道伤痕。越王勾践剑身上镀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在锻造的`过程中掺杂了其他的金属,巧合的分布在剑脊和剑身,才能让它千年不锈,荣获“天下第一剑”的美称。

  曾候乙编钟由65个大大小小的编钟整齐挂于木质钟架之上,能奏响一曲曲气势磅礴、美妙绝伦的旋律。虽在地下沉睡了两千五百多年,但仍然无法掩饰它的恢宏大气。作为国家的特级国宝,在香港回归仪式上,它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两千五百载的时光,刺透人们的内心,似乎再向人们宣示,这个古老的大国正在再度崛起。

  人形铜灯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状。此人双手各擎一屈曲带叶竹节型盘柄,盏盘下的子母口与盘柄插和,可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盘龙型圆盘。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颍,推断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宫廷中所使用,向我们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宫廷生活。

  瓷母作为中华瓷器之巅,它的器身上下有15层纹饰,釉彩颜色达17种之多,吉祥图案更有12幅,是高超、绝美、精湛制瓷工艺的“顶峰之作”,是瓷文化最“辉煌的盛世”,是康雍乾盛世的最佳写真,是中国封建王朝这个日头降下前最后的一道夕阳。

  阅读了《国家宝藏》一书,我了解了诸多国宝的前世今生,它们跨越了时光的磨练,向我们无声的诉说着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过往。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智慧、魅力无穷的国家,有着无数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

《国家宝藏》读后感2

  千年的历史,只能翻开厚重的史书才能了解吗?不是的。

  工致的文物,只有在博物馆隔着厚厚的玻璃展窗才能见到吗?不是的。

  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国家宝藏》里那二十七件按时间排序的文物,让我似乎站到了它们面前,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在轻松阅读中逐渐了解。

  无论是九千多年前,成功吹出世界标准音的贾湖骨笛;还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永不晃出一滴香料的香囊;或是五百年前,展现多种工艺的各种釉彩大瓶……每一个国宝都好像有了生命,向我讲述着它们的时代发生的故事。

  看到安国之信—杜虎符所记录的那段历史,我不禁想起了与它之前的“相知相遇”。

  第一次“相知”是在几年前的“国家宝藏”电视节目上。两人各执半面虎符,当虎符严丝合密吻合时,兵马才能被调动。他们用契合的方式来确定情报真假,古人的智慧让我折服。

  第二次“相遇”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亲眼见到了杜虎符。隔着玻璃,我发现它只有我食指这么长,比电视上的感觉更小些。那小小的杜虎符上还有细巧的错金字。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它们依旧熠熠生辉。古人的'高超工艺,巧妙设计再次让我赞叹。

  读着《国家宝藏》我不由想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化都已经消失了,只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流传至今。而这一件件文物,不仅仅是一件物品,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五千年的象征。

  《国家宝藏》这本书让我看见这些文物,了解这些文物,更让我为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自豪!

《国家宝藏》读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关于介绍国宝级文物的书——《国家宝藏》。里面收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共27件珍贵文物,这些宝贝充分反映了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是我们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在这其中,比较吸引我的就是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了。

  《千里江山图》卷是王希孟十八岁时画的,是他传世的作品,这幅画也是中国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这绚丽的色彩和雄伟的山川充分表达了王希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除了画卷本身的珍贵令我惊叹之外,两位艺术大师对这幅作品的敬业精神也令我敬佩不已。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冯海涛老师,为了研究这幅画卷到底是怎么画成的,花费了四年时间,找回了失传的绘画技法,比较终复制了《千里江山图》(局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绘画颜料传承人仇庆年老先生,为了再现画卷上那些鲜艳的色彩,经常到深山老林里采取各种矿石,把它们捣碎成粉,再加水研磨。这一重复单调的'工序每天要研磨八小时,持续20天,这样磨出来的颜料才能达到画家的要求,才能做到千年不退色。

  两位大师在各自的领域已经算是佼佼者了,但是他们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要求好的严谨态度真是令我钦佩。想想我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都不够,还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旁边督促;碰到难题就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多想几个为什么,总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这种学习态度如果不尽快改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吃大亏的。新的学期,我就上五年级了,五年级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会大幅增加,我要向这两位艺术大师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执着向前的精神,学习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神。

【《国家宝藏》读后感】相关文章:

挖宝藏06-17

挖宝藏06-17

寻找宝藏06-17

森林里的宝藏06-16

神秘山洞的送命宝藏06-30

我挖出了宝藏06-25

神秘的宝藏(大结局)06-25

神秘的宝藏(之四)06-25

神秘的宝藏(之三)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