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呼兰河传》读后感1
女儿:读《呼兰河传》有感——最后一丝悲伤
文字中带着一丝悲伤与无奈,语气中带着一丝平淡与乏味。这,就是印象中的《呼兰河传》。有人说这本书更像一部自传,因为它既没有小说那样夸张,又没有像散文一样的优美,只是平淡又零乱的叙述着事情。但这事情通过这朴素得再不能朴素的话语竟变得真实,变得栩栩如生,变得充满意味。所以,萧红同鲁迅一样,他们都用着最平常的手去批判着最丑陋的人情世俗。
小团圆媳妇是个苦命的孩子,老胡家的婆婆也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虽然她打小团圆媳妇,骂小媳妇,用铁烫小团圆媳妇的小脚,把小团圆媳妇扒光洗热水澡,但,想想,她为什么这么做?真的是因为小团圆媳妇缺少管教吗?不是的。是因为每一家刚接到小团圆媳妇都会打,所以老胡家婆婆只是顺从传统,走形式而已。并且邻居们也有看热闹的传统——就是不管好不好都得说上两嘴,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死个人。那必然是,加上邻居们的添油加醋,可怜的小团圆媳妇自然好不了,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活生生“送回老家去”。
如此封建迷信的事还不止一件,在这个麻木不仁的社会,人们学会了自欺欺人,明知是瘟猪肉却因好面子,硬说是掉进泥坑的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人们都不富裕,如果有钱,谁还吃瘟猪肉呢?
冯歪嘴子是最可怜的人。邻里拿他开心,他不在意,他也不搅进鸡毛蒜皮的事。即使生活再艰辛,他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照顾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冯歪嘴子的生活就是踏踏实实,不卑不亢,却也充满希望的。
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文章揭示了像他一样,自卑,心理扭曲的一类人,不与人交流,对着物品说话,想引起他人注意,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他把自己与外界隔绝,流离失所,没有安全感。
最后在末尾,作者用最沉寂的心情,写出了岁月的匆匆流逝。“我”对祖父思念的同时,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呼兰河城虽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萧红用笔尖的悲伤,叙写了这一个个的故事。
爸爸:读《呼兰河传》有感——抹去最后的悲伤
作者以回忆的思绪,将自己儿时生长的家乡,呼兰河镇的人、物、事叙述出来。儿时呼兰河镇的生活,对于作者来说,是美好的`,是温暖的。儿时的她,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有爷爷的疼爱和陪伴,家中后院的菜园,家乡的蓝天,晚霞,星星,还有那些沿街小卖、放河灯、唱大戏、跳大神,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对于她的童年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呼兰河镇的那些人,有二伯、老厨子、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人,也只不过是不同模样,不同性格的左邻右舍的大人们。
然而,当作者经过成长、经历、醒悟之后,再次回忆儿时的家乡呼兰河镇时,作者努力以一种平淡的语气叙述,虽不愿击碎那儿时的美好回忆,但内心却充满了,怜悯、愤懑、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生于1911年,病逝于1942年。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混乱的时期,军阀混战,列强侵略,时局动荡不安。
通过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们从书中能获得些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启迪和意义呢?我们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读此书,能了解中国的历史,在那个时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呼兰河镇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那里的人们虽没有遭受战乱、动荡之苦,人们却过着在封建制度下的一种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生活。
通过对团圆媳妇遭遇,悲惨命运的叙说,充分表达了封建社会之下,人们的愚昧,无知,固执,狠毒,激发了读者对团圆媳妇的婆婆的愤恨,以及对周遭人的麻不不仁的悲哀。通过对有二伯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叙说,有二伯对东家,应该是付出毕生的辛劳和忠心,但始终仍是一个下等人的待遇,得不到尊重和善待,孤独一生。从另一侧反应出,地主阶级对人的剥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阶层观念。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命运的叙说,能够唤起读者的良知,让我们决心要彻底根除掉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摒弃陋习,要积极上进,满怀善良,不断进取和进步,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在那样的历史环境的背景下,作者充满了悲哀、无奈、凄苦,她想唤起人们的良知,她想改变当时的现状,作者仍以平淡的语调,叙说了冯歪嘴子的生活,冯歪嘴子虽然也贫穷、卑微,但他是用自己的辛苦劳作而自食其力,不畏世俗偏见而谋取自己的幸福,敢于担当。在妻子死去,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后,当人们都认为他会垮掉,都等着看他的惨状的时候,而冯歪嘴子却乐观的,坚强的支撑下来,作者正是希望,以冯歪嘴子的行动和行为,给那些甘愿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人们,一记重重的耳光,让人们觉醒。
作者对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当她把它记在那里时,也便抹去了最后的悲伤。
《呼兰河传》读后感2
每一座城里,都生活着一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座城。
我总不理解,为何童年的记忆是那么难忘。直到我读懂了那两本书,《城南旧事》与《呼兰河传》,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从不会沾染一丝一毫世俗的气息,所以孩子的记忆里,会有喜有悲,但,从不会有利益与欲望的交缠。
在遥远的东北,有那么一个小镇,唤作呼兰河。
在北方的崇山峻岭间,有过那么一座城市,唤作北平。
去呼兰河,看看祖父的园子。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花儿被灿烂的阳光唤醒了,冲着人们灿烂地笑。鸟儿一不留神飞上天去了,可也没忘说一声,天上的白云又变化出了什么花样,东风又在哪里留了情;虫子在窃窃私语呢,忙着议论今春哪朵花开得最艳,哪株庄稼绿得像要滴出水来。墙头的蜻蜓总也飞不远,孩子的笑声总也停不了。那最美丽的大红蝴蝶啊,立在一株庄稼上扑扇着翅膀,倒像蝶梦一般,让人难辨孰真孰假。
天空蓝悠悠的,冲人们笑了笑,又在那里高高地呆着。
墙边的樱桃树,可从来不结果子;那花香可以传得好远好远的玫瑰,现在才刚刚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拿顶草帽遮住脸,在这园子里放纵了睡意,悠悠睡去,给自己一个碧海蓝天的梦。
祖父的园子,永远是快乐的,自由的。哪怕祖母总是骂,祖父也陪着小小的萧红,在园子里不亦乐乎。祖母去世了,萧红便跟着祖父一句一句念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于是又想到了那棵樱桃树,它今年开不开花?
祖父是那个可以一直容着萧红的人,哪怕父母都不太喜欢她,也可以将她视作心头至宝;哪怕她顽皮在他帽子上插了一圈的花,也可以和她一起开怀大笑;哪怕那么不讲理地要淹死鸭子,也可以毫不生气地哄着她,因为他爱那个孩子,所以他可以用自己的一切去守护她。
去呼兰河,去逛逛七月十五的盂兰会。
在河边,等着月亮高高地升起来,看和尚放下一盏盏河灯。那灯光,一定会把河水照亮吧?只是不知会不会连月亮的光也掩了过去呢?
等灯慢慢灭了后,那长长一道河水上便只剩下一个玉盘似的月亮了。
去北平,去草甸子里找找。
很高很高的野草丛里,说不定藏了一个人,给我讲讲他的故事,送我一把玻璃球;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个人,听我一句一句的背诵“我们看海去”那篇课文,定下一起去看海的约定;说不定能遇见一个人,经历一段有些荒诞的`友谊。
我愿意相信草甸里那男人说的话------他不是坏人。是啊,一个一心要供弟弟上学的人是坏人吗?一个肯和小姑娘坦诚相待的人,会是坏人吗?一个和英子一样憧憬着大海的人,会是坏人吗?他只是用了错误的方法试图去生存而已。英子说,她长大要做一个写故事的人,但在她将要写的故事里,永远也不会有因偷东西而遭到惩罚的可恶小偷,只会有一个有着极厚的嘴唇,用无奈语气诉说着生活艰辛的人。英子的世界里,是只有善的,她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大人不同,因为她是善良的,所以她身边的一切也是善良的。
去北平,去惠安馆里找找秀珍,去井窝子旁边等等妞儿。
坐在惠安馆窗户边,一边看着蚕吃桑叶,金鱼吐泡泡,一边听秀珍讲着思康三叔的故事,让她用桂花油梳头,再牢牢记住那一句让小桂子早点回家吃饭的叮嘱。
去和妞儿一起踢铜钱儿,看她一扭一扭地踢,看她一笑起来脸上那么熟悉的两个泪窝,听她愤愤地说“要找她亲妈”去,于是去偷了妈的镯子来,悄悄带她去见秀珍。
然后,不知怎的,就在医院醒来,好像一切都没存在过。很快搬了新家,有了新的生活。妈妈也以为她把一切都忘了。
那么真的忘记了吗?有些东西,藏在心底,有时会偷偷地疼。
呼兰河,是萧红的呼兰河,然而陪她长大的祖父,还是走了。
北平,是英子的北平,然而给她最大影响的爸爸,还是走了。
园子里曾经住了祖父,现在埋了祖父。
巷子里曾经笑声回荡,如今一片冷清。
时间总是会带走些什么的,所以成长,一直都伴随着失去。从儿时的小熊布偶,到相伴多年的朋友,再到童年。我们目送着童年渐行渐远,最终只在记忆的一隅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迹,从此,我们笑得不再纯真,哭得也不再彻底。
红尘滚滚,稚嫩随时光的脚步慢慢蜕变为成熟,快乐与悲伤也逐渐变得模糊。
岁月悠悠转了几转,彼时无忧无虑的孩子如今也已长成不再纯真的大人。他们会远离自己曾经成长的地方,也会淡忘小时候的种种。然而那些过往啊,从来不曾离开过,就静静的呆在那座孩子曾经生活过的城中,不管何时推开城门,记忆总会夹杂着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论时光已在曾经的孩子们鬓边染出多少根白发,城,永远都是他们的城,有着记忆的城。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在萧红女士的笔下,那是1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开篇便用“那”,前面没有交代,指代不明,可以改为“呼兰河城”)城里有淳朴的民众,多彩的民俗,童年的乐园,但就我看来,最最令人慨叹的是那种触目惊心的麻木,以及随之而来的阅读时的沉重思考。
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情景”,如“养猪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顶的草上长着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骄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则没有不羡慕的,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叹啼嘘,相叹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选几个大的抛下来,借以炫耀,哪知道忘记了房顶已经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脚掉下去了,把脚往外一拔,脚上的鞋子不见了,鞋子就从房顶落到翻开的滚水里,滚着翻 着……”但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我印象最深的是惨死的小团圆媳妇儿。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萧红女士以深藏同情又略带嘲谑的笔调述说了1个健康、活泼又纯真的少女被无情而腐朽的礼教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小团圆媳妇不过是没有其他女人那种低眉顺眼、委琐卑贱的奴相,然而就是这种与众不同,令她成了街坊邻居、婆婆大婶眼中的“异类”。生活在呼兰河边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人群,他们不允许差别与个性,看不惯激情与生机,因此一致认定小团圆媳妇“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而且“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一点也不像团圆媳妇”。故而当小团圆媳妇遭到婆婆的毒打时,人们同声称赞“早就该打”;当小团圆媳妇要被“洗澡”时,左邻右舍、大妈大婶便蜂拥而至,一齐撕光小团圆媳妇的衣服,将滚烫的热水浇到她的头上,全然不顾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女孩的死活。“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到二月,那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媳妇挨了打,就会害怕、躲避、尖叫,但这些在呼兰河人的眼里却是不能被理解的。相反,因为媳妇的病重,婆婆强忍了自己打人的念头,这却是令人同情的。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如此顺利成章,如此符合常理:婆婆调教媳妇天经地义,这是传统,这是常礼;被婆婆他们打了,打疼了,打伤了,打怕了就哭,就叫,就躲避,甚至叫着“我要回家”,这是不懂礼数,是中了邪;为“生病”的媳妇请仙人诊治,跳大神这是习俗,更是亲情;一家有难,众乡邻岂能袖手旁观?这是邻里乡情。悲哉,痛哉!人的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被戕害,被这群并不怀恶意的人们!
小团圆媳妇受虐致死的悲剧命运固然令我们无比痛心,但更使我们不寒而栗的是,残害小团圆媳妇灵肉的杀手却是一群与她有着同样悲苦命运的女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自相残杀”的女性悲剧呢?是由于婆婆及左邻右舍的罪恶本性吗?显然不是的。她们虽然偶尔凶蛮,但本质却还是善良的。她们的打人、杀人全部本着1种“善良”的愿望。
究竟是什么让这群原本纯朴、善良的女人一听说“还有两次要洗的'”就“……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呼兰河畔的这个群落真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没有任何色彩,只有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民风、习俗,这传统如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的梦想和情感,毒害并异化着女性的精神。她们丧失着母性甚至人性,一方面安于男性的压制与摧残,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起男权社会的卫道奴仆,对一切“异端”采取本能地排斥,蒙昧地扑灭所有差别与不驯。因此,当小团圆媳妇健康、活泼的人性展露出些微张扬时,她们便不惜一切地对其压制直至窒息,直至1个鲜活的生命憔悴地凋逝。在萧红眼中,女性最大的悲哀不是因为她们经历坎坷不幸,而是她们对这种不幸的屈从和认可。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远不止这种女性的麻木,《呼河兰传》呈现的是整个城的麻木,这是作者对国民性的1种思考,对人性的1种剖析。所以,人们,杜绝麻木吧!我们必须懂得生命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让一切打着任何“善良”、“关爱”幌子的戕害都永无容身之地。
《呼兰河传》读后感4
花了半天时间把萧红的《呼兰河传》读完,竟觉意犹未尽,把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看了一遍,对萧红这一抗战时期的女作家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主要谈谈对小说的一些感受。
《呼兰河传》更像是一部散文小说,有纪实的内容以回忆作者小时候生活的小城镇,更确切地说,是家里的小花园为基调,缓缓铺开,带领我们走进小女孩的世界,仿佛一次爱丽丝梦游仙境。
读这部小说,第一感觉是文笔真实流畅,其中有一段关于火烧云的描写,生动形象,就是我们小学课文里那篇,今天才知道出自萧红之手。不得不佩服选课老师的慧眼。整部小说读下来,荡气回肠,又充满怜悯之心,有一些很荒诞的事情,被作者平静无情地写出来,给人的冲击力还是很大的。挑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当做一次读书笔记了。
小说第一部分,作者详细回忆了呼兰河城街道上的每一家店铺,药铺、油铺、盐铺、布铺等,这些店铺如同国内小镇大多数店铺,不需要响当当的名字,周围的居民都知道是谁开的,做什么的,就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花重点笔墨写了街道上的一个泥坑,掉过人,也掉过动物,小镇居民还吃过里面淹死的猪肉。一个泥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为小镇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许热闹。毕竟,有人/动物掉进去的时候,居民们都会热心帮助的。从侧面来看,泥坑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也是有着合理的理由。
我们都知道东北冷,到底有多冷,没去过的人想必是体会不到。小说一开头,作者就描述了东北冷的程度,手上冻开裂口,耳朵冻掉(在后面有涉及),土地冻裂口,写得很真实,像我这种没去过东北的人,也仿佛体会到了那种冷。
讲完小镇街道的店铺和泥坑,笔锋一转,就来到了作者家里,说是有30多间房,还有一个小花园,第一感觉是家里好大。后来查阅资料,原来萧红出自地主之家,有这么多房子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家人常住5间,剩余的都租出去了。是的,在那个年代,已经有人租房了。租房的人,看描述大多都是穷人,其中有一间草房子歪歪斜斜,硬生生从正方形被吹成了菱形,在这样将塌的房子里,住的也有人。这其实也定下了全篇的基调,讲的是小人物,抑或者,穷人的故事。
萧红和祖父的关系应该很好,她出生时,祖父60多岁;她四五岁时,祖父年近70;等她十几岁离开家,祖父80岁;后来在祖父8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作者小时候就和祖父在花园里,祖父做一些农活,她就在旁边帮忙,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帮倒忙。比如给谷物除草,结果把谷物除掉。祖父干活时,她会摘玫瑰花给祖父做花环戴在草帽上,让祖父误以为是春天雨水太好玫瑰花开得旺香气飘得远。这种老人和儿孙之间怡然的生活,很有画面感,让人忍俊不禁。
小孩子总喜欢探险,家里有两间储物间,小作者经常过去翻箱倒柜,把里面的旧物什找出来玩。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大概全世界的小孩子都一样吧。
关于父母和祖母,作者写得很少。父亲在祖母去世的时候误踢了作者一脚,祖母则是用针扎过小作者,根据后来查阅的资料,萧红自小就不受家人喜爱,认为她的出生(端午节)不吉利,和她交好的只有祖父。
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中,有几个悲剧人物让人唏嘘。
其一就是团圆媳妇,是一家租户的孙媳妇,最终没看明白是否以童养媳的身份到男方家的。总之这个小媳妇年仅12岁,因长得高大,活泼伶俐,对外宣称是14岁。才几十岁的姑娘,就成了别人家媳妇,这里真心感谢新时代,让我们十几岁的时候还能求学。婆婆为了给她下马威,打骂姑娘,绑起来用皮带抽,还用烧红的烙铁给姑娘酷刑,看到这里真很气愤,愚昧无知的`封建社会不知残害了多少人!最终几番折腾下来,姑娘发高烧,大病一场。家人还不放过她,跳大神,用热水烫,还来回三次,最后硬生生把姑娘折磨死了。这个事件中,看似热心的邻居,最后都成了杀人的帮凶,只有祖父还保留理智,可是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和时代抗争呢?再次鞭挞万恶的旧社会!
还有最后篇章写的冯歪嘴,是个苦命却正直的人。他本是给雇主磨面的,每天和毛驴为伴,间或制作米糕来卖,增加收入。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相貌应该不好看,有一天小作者去磨坊,发现里面躺着一个孩子。后来就是冯歪嘴找到祖父,说他成家了,需要一间住处,善良的祖父就给了一间。冯歪嘴的雇主知道这件事后,过去破口大骂,极尽侮辱之词,冯歪嘴没有还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妻子的关心。更加卖力工作,挣钱给妻子买鸡蛋补充营养;不让妻子干重活,搬柴禾的活他都承包了。我想,这个冯歪嘴应该和《巴黎圣母院》的守塔人一样,外表虽然丑陋,内心却是善良的。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撒手人寰,当大家都以为冯歪嘴会一蹶不振的时候,他没有向生活妥协,而是一边工作一边抚养两个孩子。特别是小孩子,没吃过奶,他就用汤匙一口一口喂饭,看得人泪目。小儿子可能有病,因为书中写到,孩子一直长不大,小手小脚,没有写最终的解决。冯歪嘴却一直很乐观,孩子会笑了,会招手了,他都开心。真希望是个happy ending。
在团圆媳妇和冯歪嘴中间,有个篇章是专门讲有二伯的,一个有点老学究的人物,喜欢和物件聊天,自尊心极强,还爱偷东西,总之是孔乙己和阿Q的合体,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物,就不赘述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5
其实在几个月前曾和《呼兰河传》打过照面,也许当时的心情氛围还不适合这本书,就与萧红擦肩而过。如今重新捧起这本书,已经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书与萧红。
该怎么说这本书的文风呢?清新雅丽,或冷静清幽,亦或童趣自然?我觉得大概都不是,或都是。读着读着,常常会出现幻觉,觉得仿佛文字里有自己的影子,常有心有灵犀之感,同时窃喜自己并不孤独。
静静的欢愉,简单的生活。
祖父于萧红而言,是最亲的情,是永恒的爱与乐。唯有祖父,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她辨别谷子和狗尾草,虽然“我”总是敷衍着祖父。唯有祖父,总是做着同样的恶作剧,摘帽——藏帽,惹得小孩子哈哈大笑。唯有祖父,会童趣地应答”我“的问题: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因为你嘴馋,他就不开花。唯有祖父,会被我恶作剧后,不仅不恼怒,反而笑得不能自已,看到祖父不笑了,我又“提醒”祖父,祖父又憋不住得大笑,就在这循环往复间,成了“我”与祖父最默契的言语。唯有祖父,一遍又一遍的擦拭着我捯饬出来的旧东西……后园是我与祖父的游乐场,更是我们的生命自由呼吸的栖息地。难怪萧红说:”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一片。”我与祖父,祖父与我,一高一矮,一老一小,就在那落日余晖中,在那简朴后院里,吟着诗歌,说着家长里短,聊着花草树木,望着变幻多端的火烧云,时光静静的,一切都那么恬淡自然。
祖父带给萧红的是儿童最需要的关注和陪伴,这永远是她未来的人生波折中的精神慰藉,是她悲凉人生里的一抹暖阳。
鲜活的场景,真实的回忆。
翻着书,一步步走进萧红的回忆,读着读者,总是会心一笑,如此真实,如此贴切。我喜欢用手对着那白白透着花窗棂的纸窗捅几个洞,若不加以阻止,必得挨着排给捅破,若有人招呼着我,我也得加速地抢着多捅几个才能停止。这简直把小孩子内心想法写得淋漓尽致,这种加速搞破坏简直就是常事,让你不要扯草了,好吧,使劲儿扯几根再离开;让你不要看电视了,一定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像要把动画片吸干似的。
下雨了,别怕,设法钻进缸子里去,顶着缸子走了几步,天昏地暗,索性蹲在韭菜很厚的地方,坐在“小房子”里,坐累了,又变成行走的“小房子”……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笑了起来,虽然萧红没有得到所有亲人的关爱,但这种放养式的生活,也让日后洋洋洒洒的笔墨中增添了多少自由,释放了多少天性啊!
独特的视角,创意的想法。
院子里总有些破败的东西,打碎了的大缸,破了口的坛子,猪槽子,铁犁头,所以作者说“说也奇怪,我家里的东西都是成双的。没有单个的。钻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是啊,多有道理啊,那么不堪入目的残垣,在作者笔下却有了新的理解和生命!
田地里,那些生生不息的植物,在作者眼里也如此个性。花开了,它醒了。虫子叫了,它说话了。倭瓜愿意爬上架就上架,愿意爬上房就上房。黄瓜想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结黄瓜就结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无所谓。多潇洒啊,其实这倒映的是一位率直的作者,一个富有灵气的萧红。
落后的小镇,不尽的凄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道破了作者的深意,看似一个宁静的小镇,确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里面有说不完的`心酸,道不尽的惆怅,归根结底在于人的贫穷与愚昧。跳大神、放河灯、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舍不得吃喝的人们,却花钱给神鬼。最让我难受的是团圆媳妇,多好一个姑娘,总是笑眯眯的,嫁入老胡家开始,就跌入了痛苦的深渊。为了好管,婆婆不尽的打呀、骂呀、烫呀……一到深夜,那凄惨的哭叫声便开始了,不知这声音传到大家耳里,会不会揪呀揪的心疼?愚昧,让如花似玉的姑娘失去了生命,像野草般,轻轻地来,轻轻地走,甚至没有谁能为她说一句话。
团圆媳妇的离开,会不会成为呼兰河人心里的一滴泪,无时无刻叩问他们的灵魂?正如作者说:”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凄凉的夜。”
这本书里藏着明快的童年,却无处不散发出凄凉的气味,隐隐心痛……“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能在人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令人空空落落地直想落泪……”
《呼兰河传》读后感6
或许,一部好的作品,读过去,既能唤起共鸣,又能有所启迪,最主要的是,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不管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还是人性之美。
《呼兰河传》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选读部分从第三章开始,一上来就写“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也是在这里,我写了第一条笔记:在我两岁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对他没什么印象。不过听说,祖父一直希望母亲生个男孩,可没想到又生了个女孩,他很不高兴。也不疼我。
不知为何,读书的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地从他人的作品中反观自己,喜欢把那一刻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再往下,出场的就是大花园了。关于花园里的生活,花了大量的笔墨。每一个很日常很细小的故事,从作者的笔下写出来,都特别得有诗意,有灵性,能够很清晰地体会到儿童对于自然世界的独特认知。
“蜻蜓是金的,蚱蜢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圆胖胖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相信蜜蜂,大家都见过,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样子,大家也都见过,但很少有人去描写蜜蜂停在花朵上去采蜜的瞬间,还能比喻得这么形象精辟。
人总是喜欢拿自己熟悉的东西做比喻。比如刘姥姥进贾府,暗自惊叹,凤姐家墙上竟然挂了一个“秤砣”。想来萧红一定是见过也玩过毛球的,不然怎么会想得到呢?
萧红的文字,虽简却极富感染力。写与祖父在花园的欢乐时光时,将小孩的淘气与俏皮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超有画面感和代入感,读过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彷佛自己亲眼看见,她和祖父在花园里玩,亲耳听到了那满天飞的欢声笑语...
比如这段,“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真是一个典型的跟屁虫!好在祖父给了百分百的爱。
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来姐姐分享的一个小故事。才两岁的小灏灏,也是如此。记得有一次,姐姐带了一个兔耳朵发饰,结果灏灏看见之后,嘴里不停地嘟囔,“妈妈戴兔兔,灏灏也要戴兔兔”,让人哭笑不得。看吧,孩子是最会模仿大人的。
也只有取材于真实生活的故事,也只有全身心投入的描写与讲述,才能算作是真正有灵魂的作品。
小孩对一些事情的喜恶缘由也是很出人意料的。
比如祖父教诗的时候,文中的“我”,姑且称为小萧红吧,很喜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究其原因,不是诗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黄梨是很好吃的”,当她知道诗里的“黄鹂”是两个鸟时,就“不喜欢了”。相信这个原因,是很多成年人始料未及,在这里也友情提示,不要以大人的思考方式去揣度小朋友们的心思哦!
再比如,没有玩伴的小萧红,终于认识了一个亲戚家的小伙伴时,特别开心。但当发现他也知道花园里的一切时,立马就不喜欢了。因为,在她的小心灵里,祖父和花园,都是只属于她自己一个人的。当听到那小伙伴前年来的时候还给自己带了礼物,立马又摒弃前嫌,一块儿愉快地玩耍了。孩子的喜怒,就是如此阴晴不定,再真实不过了。
小萧红不喜欢她的祖母。说来说去,是因为太贪玩的她,老是跑去祖母屋里,趁其不注意,伸手去戳那可漂亮白净的窗户纸,祖母越气,她越得意,结果最终被有洁癖的祖母用针扎了手指。说实话,小孩太调皮的'话,大人厌烦也属正常,不过,但真能做到用针扎人手指的,除了《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我还真是头一回听闻。
可以说,祖父和花园,承包了小萧红的整个童年。无数的欢乐,无数的记忆,都永远地留在那片可爱的土地上。
当然,后园被冰雪封上之后,小萧红又意外地发现了尘封已久的储藏室。
用她的话来说,“这里边是无穷无尽地什么都有,这里边的宝藏都是我想象不到的东西,使我感到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且样样好玩,样样新奇。”比如,可以染指甲的绿颜料,可以到处画着玩的观音粉,可以把祖父的烟袋点着的圆玻璃,可以打榛子吃的四方铁块,差点被土匪劫财去的葡蔓藤手镯...,每一样,都让小萧红惊叹不已,可以兴高采烈地玩上半天。玩厌了,弄换了,就再去搬。
她乐此不疲地从储藏室里翻出来的宝贝,偶尔也会勾起祖父祖母的慨叹。那是多少年前的了,从哪里得来的,又都送了什么人,祖父祖母有时也都说不清。
为小萧红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除了花园和储藏室,还有祖母的离世。很多小孩,对人的死亡,大多是懵懂的。小萧红也是如此。
但正是因为祖母的离世,她才有机会去到之前从未去过的地方。“他们带我到粮食房子去,到碾磨房去,有时竟把我带到街上,已经离开家了,不是跟着家人一起,我是从来没有走过这样远”。也是从那之后,她开始想:“是不是将来我一个人也可以走的很远?”,也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虽然孩子的视角里满是欢乐,但是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在小萧红的成长过程中,似乎只有祖父最疼她,也总是愿意陪她玩。
若只跟读故事一样读过去倒也罢,但若把自己当成那个小姑娘,设身处地去感受,去思考,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慨和收获!
《呼兰河传》读后感7
最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记述了作者小时候与祖父在一起的天真无暇的童年生活以及左邻右里发生的事。作者的童年是被祖父宠爱着的,她是一个有点小淘气、小任性的小姑娘,家里的后花园载着她全部的童年记忆。
整部小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讲团圆媳妇那一段,我不知道迷信和无知竟活活把人害死。
作者家附近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赶车的,姓胡,团圆媳妇是老胡家招来的孙媳妇。团圆媳妇刚刚到时,邻里邻外都挤破了头去老胡家看,小作者当然也不例外。作者第一次看到团圆媳妇时,说“原来不是什么媳妇,是一个小姑娘”。第二天,作者看到团圆媳妇出来倒水,“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由于她长得高,12岁的年龄被硬说成14岁。
团圆媳妇到了老胡家过得如何?过了没有几天,小作者就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声,老胡家开始打起团圆媳妇了,打得还特别厉害。一开始只是晚上打,后来不分昼夜地打,作者家的西南角就一直有哭声,直到冬天。团圆媳妇的婆婆认为,打是为了团圆媳妇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就不能够中用。于是,拧团圆媳妇的大腿,大腿被拧成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把团圆媳妇吊在大梁上,用皮鞭狠狠地抽她;更甚者,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的脚心。这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呀!
后来为什么不哭了?因为,团圆媳妇病倒了。她的婆婆给她找来跳大绳的,夜夜跳起大绳来。这时候,作者去看团圆媳妇时,“那小团圆媳妇,有点黄,没有夏天她刚一来的时候那么黑了。不过还是笑呵呵的。”这时候的小团圆媳妇可能是有点营养不良了!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硬说她是胡仙旁边的,胡仙要带走她,所以继续请大神,一请请来好几个,继续鼓声连天地跳着。不仅跳大绳,还吃各种偏方,比如猪肉黄连一起烘,压成面,服用。这时候的小团圆媳妇,病得越来越重,夜里睡觉,她要忽然做起来,看了人她会害怕。她的眼睛里老是充满泪水。可怜的`小团圆媳妇,一定是被跳大绳、各种偏方折腾怕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老胡家跳大神,还要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洗澡。小团圆媳妇躺在炕上,还是黑乎乎,笑呵呵的。当作者给她玻璃球时,她试着用手指甲去弹,甚至想坐起来弹这玻璃球。可是紧接着,大神敲着鼓,命令团圆媳妇当众脱衣服,她不肯脱,她婆婆就抱住她,请几个人帮忙把她衣裳撕掉了。作者写到,“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热的热水。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缸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那大缸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没多久,她晕倒在大缸里。当天晚上,小团圆媳妇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可怜的小团圆媳妇,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呀!
后来,小团圆媳妇的病一直没有好转,“昏昏沉沉地睡着,眼睛似睁非睁,留着一条小缝,从小缝里边露着白眼珠。”又过了不久,在一个晚上,小团圆媳妇死了。
没有文化再相信迷信,真就活活把一个好人给折磨死了。为什么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如此残忍地对待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呢?也许,小团圆媳妇就是他们一家人,尤其是婆婆的撒气桶,作者写到,“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反正没有人为小团圆媳妇撑腰,想打想骂都随意,那么如果婆婆或谁遇到不如意的事想发泄出来,不打她,还能打谁?这种打法忍心打在自己孩子身上吗?还有谁让她这样打?也许,迷信给了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家可以荒诞地对待她的理由,反正她是鬼神身边的,这样给她驱邪,还是帮她呢,再说,跳大神也是要花好多银子呢。
小团圆媳妇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可怜孩子,她到了老胡家就没有人心疼她,没有人真心关爱她了!我对她最大的印象还是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齐膝间的长辫子”,她是那么的生机勃勃,那么的充满朝气,却被婆婆虐待,又被迷信害死了。
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作者好像一个outsider(局外人),就像上帝在冷眼注视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作者淡淡地说,“呼兰河这地方,到底是太闭塞,文化是不大有的”。
我之前也动手打过我家老大,我说,她把我内心中的恶都激发出来了。现在我不动手,每次想动手,我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把她当作我的泄愤工具了,因为自己的愤怒无处化解,而她又比自己弱小,正好可以打她?如果是,那么我应该找地方化解自己心中的怒气才是!孩子是要人爱和疼的!
希望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不要在现实生活中重现,人要读书、学习,了解自己,也要了解这个世界。努力做一个明白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8
安静的呼兰城,生死寂寞,单调却不乏美丽。总有那么一点温馨来自我与祖父,来自乐趣无穷的后花园。浓浓的温情似春意弥漫,温暖了呼兰河的秋冬。后花园是我的乐土,在这片自由天地,我与祖父曾共享着天伦之乐。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是属于我的奇珍异宝;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有我最纯真的童年寄托。小小的我总是跟在祖父的身后,栽花,拔草,溜土,享受着细微却无穷的童年乐趣,玩得不亦乐乎。“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好一个“瞎闹”,也许童年就是由无数个瞎闹组成的,那才是最真切的。“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读着这些,是否想到我们那些逝去的童年,也曾这样玩着,无所谓结果,因为那是最单纯的快乐,来自于过程的快乐,本能地享受着身边属于你的“珍宝”,那样已足矣。当然,品味着如此美丽的童年,不免伤感起来,现在的孩子还有这样的福气,享受如此美好快乐的童年吗?恐怕是越来越少了吧。可喜亦或可悲,叹一声为何,欢乐正悄然逝去。
祖父是最爱我,最关心我的人,只有与祖父在一起,我才会感受到无边的爱与快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跟着祖父学诗,全凭着感觉去欣赏,碰到喜欢的,就大声地乱读一气。也许,弄懂了诗意,倒平添无限忧愁,不如稀里糊涂,倒有幸品尝起一份快乐的诗意。这也是因着懵懂而有的福气吧。
即使会有冬季,即使会有冰冻,我感受到的这份温情在我眼里是呼兰河传奇般的春意。
夏闹
夏季,“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在风吹中,刷拉拉地响了,雨后的蒿草冒了烟,朦朦胧胧的,混混沌沌的一切。”夏是热闹的,不仅是疯长的树草,更有疯狂的人事。看看呼兰城热闹在哪里呢?且看那不少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搭台看戏,逛庙拜神,无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先看那放河灯之境,“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小孩子,拍手叫绝,跳脚欢呼。”好一片繁华的景况。再看那搭台唱戏,三姨二姑,姐姐妹妹,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闹个不停。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可是为何,这一切的热闹背后,读来竟有无限的'凉意?“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叹的多好啊,是愚昧无知的快乐,还是真实无比的幸福?也许,因着愚昧麻木,呼兰河才显示着最初的简单,最悲凉的美,呼兰河的百姓,在平凡中快乐。
当然,最热闹的莫过于为团圆媳妇看病,跳大神,赶鬼等等。“自古没有这样跳的,跳得花样翻新,左邻右舍,不顾一切地来看热闹,”可看的到的是热闹,有谁看到了其中的悲凉,只有祖父会叹一句“好好的人快被他们折磨死了”,除此之外,有谁意识到了一个生命的可贵,一个生命的逝去?好好的一个年轻生命,竟被这样活活地折磨死了,可爱的呼兰城,你如何能不悲凉?
热的只是表,凉的却是里。
秋落
秋季,本该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呼兰城好像没有收获到什么,只是仍旧飘着无尽的落叶。“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他们摧残了似的。”不只那落叶归根,也有生命归了土,起初是寂寞地来到这世间,如今静静地回归土地,不管一生喜怒哀乐,终是归了土。呼兰河的百姓,对待生命是坚强的,生老病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就算房子塌下来也无所畏惧的,也许,他们对生命早已麻木了吧,也就无所畏惧了。
秋意萧瑟,呼兰城的很多角落也是凄凄惨惨的。有祖母孤独地走了,有花样的年华被摧残后凄凉地去了,有曾经年壮的妇女留下孩子安静地入了土。没有什么制止得了这一切,制止得了这呼兰河凄凉却最真切的面貌。
冬寂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呼兰城的人快被冻僵了,手冻裂了。一切被冻成死寂一片。可苦难的人们还得照样生活着啊,两条大街上各店招牌依旧挂着,油盐店,茶庄,药店,依旧演绎着属于呼兰城的繁华。一切都很安寂。印象很深的是那个大泥坑子,它可是带出了多少故事啊。有人掉下去过,有马掉下去过,有时虚惊一场,更多时候却是一场悲剧。人们仿佛对它无能为力,可是又仿佛有没有它都一样,人们依旧过着,谁管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再冷再冻,也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呼兰河的冷,冷的特别,呼兰城的人,活得顽强。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地结果不太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有人走了,有人继续风吹雨打着。
很动人的小城故事。
这是呼兰河的一年四季,这是春去春来的呼兰河,真实平凡的美丽小城。自有它的一番喜怒哀乐。一切是默默的,没有惊天动地,却细水长流,安然地庇佑着这些或喜或悲的人。故事宁静,读者心也静,只愿死者安息,生者能度过更多一个春去春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9
粗读了萧先生的《呼兰河传》,她以一个孩童的目光、视角对发生在童年身边的事件以空间为元素进行了描写。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呼兰河,大部分都围绕着作者的宅院而作,这吻合了一个孩子的接触范畴,以其自传令人可信。萧先生的文笔细腻超尘,是较早利用白话写作的女作家,多神来之笔,对大花园四时的描绘,让人觉得她一定是位丹青妙手,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乡土画轴。她没有鲁迅的犀利与嘲讽,没有张爱玲的天马行空,有的只是她的淡然与淳朴,甚至于一丝丝的愤恨。
离开背景看作品,就无法与作者感同身受,《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叶,以作者的出生地——我国东北一个传统乡镇为背景。虽然民国已经建立,但似乎对呼兰河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影响,阶级组成没有变,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物质追求是温饱,可冯歪嘴子的儿子睡在草窝里,即使是中产的胡家,也“四五个月没有买到一点荤腥”;精神追求十分明了,就是拜鬼跳神,作者用一章的笔墨对人们的精神追求进行集中描写,有声有色,其间还有各种乐趣,其实不管什么事,做好了都有其可歌可泣的种种,人们对乐趣的发掘往往出于意表。
纵观全书,作者实是把人们的这种精神追求进行了全程追踪报道,无处不体现。萧先生的一生倒是曲折,或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她的经历决定了她的性格,也影响到了文风,小说读来始终穿插着一丝淡淡的悲伤,她的一生快乐唯余,童年的美好大都在大花园——这里是她的地盘,她可以自由自在的主宰一切,只要是不受束缚,她都向往。她怀念故土,怀念童年。那里有她的欢乐,无忧无虑。
作者不只写事,还浓墨重彩的描写出了两个情字:人情与亲情。她笔下的人情是虚伪的`、狡诈的,可让我们即使是现在读来也能够引起极大的共鸣,比如一匹马掉在大泥坑里,看客是绅士,援手的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不但肯出力,就是回家拿上东西来拉、来绞、来抬也是麻利儿的。可现在别说是匹马掉到坑里就是人摔倒了,大家有争先恐后的去扶的吗?大约都是袖手旁观的绅士呐。孔子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亲情,有作者切身感受的,也有作者身边的。在胡家,大儿媳妇对小团圆媳妇也似乎是一种亲情。因了一个小团圆媳妇,原本和和睦睦的家庭到头来家破人亡,究其原因,就是给小团圆媳妇看病所致,花尽了积蓄,这种亲情确实令人感动。但这一系列的举动有个大前提,云游真人是明眼人“阎王爷不但要捉团圆媳妇去,还要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去,现世现报,拿烙铁烙脚心??做婆婆的死了下油锅??”萧先生之于父亲的两次描写是对其一脚踢翻,对有二伯打到在地;母亲对她是恶言恶色;祖母的针刺手指令作者对她心存芥蒂并生疏,甚至于产生了心理障碍;只有对祖父,作者是由衷的爱与怀念,只看小说的尾声,对整个故事的后续交代了375字,祖父占据了113个就可见一斑。
书的构成元素是字,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在我国它们是神的意志,就像天书密码一样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用来记录,是智慧的结晶,心血的传承。古人用无数美好的言辞来赞美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甚至于关羽直接提出了“三好”——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并且用“目不识丁”来贬低没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的劳动人民。今天同学们非常幸运,不用花钱、义务教育来得到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为我们的成长夯实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更高。也许有同学说,我们的亲戚某某初中没毕业,现在也是千万富翁。不可否认,凡事都有个例,为什么这样的人会让人们津津乐道,因为他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绝对不是这样说————你看人家千万富翁都是初中没毕业。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也有这千分之一的几率,我们大都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几率。
读书要会读:读史可以明理,名著指导我们的人生,物理激励人们去探索,诗词陶冶情操,数学让思维更加缜密,生物让大家尊重自然、认识自我??说到读书,我的涉猎非常广泛,从专业的三大力学、高等数学到红楼梦、百年孤独乃至药理学、高酸苹果的栽培等几乎无书不读,从中汲取营养、增长见闻。总之就如高尔基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最后用一句话来让我们共勉:同学们,让我和你,你和大家一起阅读吧,从现在开始。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我与《呼兰河传》结缘于抖音上的一个文案,“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初读文字惊艳,感同身受。直到这一次写作任务,才让我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慢慢走入这座隐于边陲的呼兰城。
走进呼兰城,一片彻骨的寒冷袭来,“水缸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但即便是这样的艰苦环境,人们却依旧要为生活奔波,卖豆腐的把方木盘冻地上了;卖馒头的滑倒在地,馒头却给人捡了吃了;过路人,赶路马常常陷入泥坑,甚至葬身泥坑……呼兰城的人活得很难,他们挣扎着,在贫瘠的北国土地用皲裂的手硬生生地为自己撑出一丝生存空间。
走入十字街,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城里的活人都在平静地过着日子。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烟庄、药店,还有洋医生开的牙医馆,人们南来北往,东来西去,或拉着家常,或忙着赶路,时而听见小孩的嘻笑打闹声,时而听见商贩的热情吆喝声……小镇的人世代居住在这里,自然也因循守旧,有着自己的迷信,比如生了牙病,不肯让洋医生拔掉,而是含着黄连;校长的孩子掉入了泥坑,人们边议论纷纷,说是学校建在庙里边,冲了龙王爷……呼兰河旁的这座小城生活是充满各种各样声响的和色彩的,单调却也有滋有味。
深入呼兰城,一个个鲜活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映射出这座边陲小城的黑暗。小团圆媳妇,一个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从买回来的那一刻起,悲剧的命运已经开始。她是童养媳,是生育工具,是出气工具。因为性格大方,不符合呼兰河人媳妇的标准,婆婆嫌弃她,总是无端的辱骂她,甚至在夜里将她挂在房梁上抽打,用滚烫的烙铁烫她。邻里乡亲知道了也不阻止恶行,反而煽风点火,导致小团圆被滚烫的开水“烧”了三天三夜,生生熬出病来,最终被当成妖怪休掉,死在了二月前。长工有二伯,性格孤僻,喜欢和动物说话,不喜欢和人说话,当厨子发现他偷东家的东西,骂其无妻无子,无家无业,是个“绝后的”时,他也只是无可奈何地大哭一场,继续麻木地活着;当六十岁的有二伯受到三十岁的主人打骂时,他感到自己地位低下,生活困苦,日子过的没有盼头,夜里便闹着上吊自杀,却没有死的勇气,过了一阵子,想要跳井,却最终又悻悻而返。小团圆媳妇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错,却因为所谓的妇道默默承受着众人的恶意,直到生命的尽头;有二伯感受到了阶级的压迫,但无力改变自己悲剧的命运,成为了阶级社会中又一个行尸走肉。
这些牺牲在黑暗的现实的人可能只是呼兰城人悲剧的缩影,我不禁反思:是什么造成了呼兰城人的愚昧?是贫穷艰难的生活?还是偏乡僻壤的环境?不!都不是!穷苦的生活和偏僻的环境只是限制了呼兰城人的眼界,真正的原罪是呼兰城的人世代相传的无知与麻木!长期的封闭与旧俗带来了愚昧,使呼兰城人丧失了理性,只会遵循“逆来顺受”的'老路。当礼俗和等级包裹着“恶”,以荒诞的理由成为压垮善良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不会有人站出来的,因为在呼兰城人的眼中,生命的价值早就如同纸一样薄了。当身陷黑暗的人想要挣脱黑暗而发声时,呼兰城的人们只是冷漠麻木地看着。就像鲁迅笔下的看客,喜欢热闹,却也只会喜欢热闹,想要改变却也只是想要改变。
我叹息着走出呼兰城,一个人影忽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悲哀地望着这座她曾经居住过的呼兰城,口里喃喃地说着:“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似乎看见那个芳春,在后花园与祖父玩耍打闹的小萧红,但这一切随着祖父的逝世而像泡沫般破灭,她走了,并且一去不回……数年以后,当萧红先生在病床上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如残烛般黯淡,写下“半身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时,或许会有那么一刻记起了呼兰城,记起了呼兰城那些和她一样悲剧的人。
合上书页,我惊叹于萧红用朴实的笔触,写出了呼兰城人的欢笑与泪水;用童真的视角,洞穿了呼兰城人悲剧人生的内核。春去冬来,无常的命运带走年轻的萧红,却为后世的人带来了一座永恒的呼兰城。
龙芳点评:这篇文章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作者清晰的思路,精心的布局。要对整本书进行解读,任务非常繁重。但作者能精选角度,从“只言片语”到走进小城,走进人物,由浅入深,最后走出小城,发出感慨,情感一步步浓烈,让人随之兴叹。解读时有理有据,引用原文时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且能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让人信服。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以冬天开始,以死亡结束,让人不由自主地疑惑,这部以儿童视角来书写童年往事的作品为什么会如此苍凉?《呼兰河传》虽然是在以儿童的角度看世界,却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女性立场与生命悲剧意识。
首先,这部作品中萧红选择了一种童年视角表现出一种对苦难的直视,尤其是女性的苦难,对女性坎坷遭遇的关注和同情。卑微的地位和无常的命运经常将一些作为弱者的女性推入绝境。这些加诸在女性身上的磨难多种多样,而作品集中体现了三种,首先便是失子。像《呼兰河传》中的王寡妇,因为十月怀胎和生育的过程,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女性都要比男性对孩子有更多的牵念,失子之痛成为了已为人母的女性的一种噩梦。其次还有受虐,无论是女儿还是媳妇,受虐的女性在作者笔下都是屡见不鲜的,就像妞儿玩久了就要被她父亲殴打,然而可悲的是,虽然女性一生几乎都要经历一些残暴的对待,在很多时候她们却要把这些传递下去,所以才十二岁得团圆媳妇才到胡家就被婆婆的“下马威”打的不成人形,在婆婆对道士的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对团圆媳妇所谓的下马威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折磨。这样受虐的直接结果便是很多女性的非正常死亡,《呼兰河传》中团圆媳妇的死几乎成了全书最喧闹却最悲哀的一个场景,在大家的'围观之下,被开水烫得死去活来的小女孩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冯歪嘴子的媳妇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痛苦的生产也是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然而“传说上这样的女人死了,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是将要成为游魂的” 。作者虽然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却有意无意的聚焦在一代代女性所遭受的不平和苦痛,并加以毫不掩饰的呈现。
其次,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体现出了一种对男权社会秩序的恐惧和回避。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提到了自己与父亲关系的疏离,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风气下,女儿总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照顾。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写道,“正在这喊之间,父亲一脚把我踢翻了,差点没把我踢到灶口的火堆上去”。在作者的叙述中没有流露过多的感情,然而最悲凉的地方正是对这样不公平对待的习以为常与理所当然,在众多亲属中小说中的“我”只和祖父亲近,因为在祖父那里能感受到这个冷漠喧嚣的社会中唯一的人性关怀。“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在类似这样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流露出对童年的留恋。对作者来说不只有自身经历的一种关爱的残缺,在看过那些关于女性的人间惨剧,女性作为弱者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之后,小说中的“我”总会不由自主的回避这种社会秩序。而作者选择这样的儿童视角也说明了对童年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的怀念,对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的控诉与无奈。
另外,这种对秩序的恐惧与回避直接导致了小说主人公的一种自我隔离,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挥绕不去的孤独感。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关爱,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记录主人公与同龄玩伴自由自在的游戏,而是让她们都呈现出一种孑然一身的孤独状态。虽然《呼兰河传》中的“我”经常赖在祖父身边,但一旦缺少了祖父的陪伴“我”就会感到异常的寂寞无聊。作者反复写道,“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然而这样的荒凉也存在于精神层面。
萧红由于其早年失家、情路坎坷、病痛缠身的曲折命运和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都使《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虽然采用童年视角,却表达出无限苍凉。在《呼兰河传》中不难发现,作者将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中自由转换,由于《呼兰河传》是一篇自传体小说,在这样的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转换中可以发现体验自我与回忆自我同时存在于作品之中,使儿童视角蒙上了更多的成熟色彩。《呼兰河传》无疑关注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现象。小说中的“我”虽然年龄很小,却对当地的婚丧嫁娶风俗礼节都了若指掌,萧红在作品中想要集中体现的是这个病态的民族和社会。作者将跳大绳说成这个地方精神上的盛举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庙会上人们想拜娘娘庙却一定要先拜拜老爷庙更表现出了一种在迷信思想中也无孔不入的男尊女卑的思维,还有放河灯,看大戏,对这种种现象的描写都体现出作者站在女性立场上对这个病态社会的揭露与讽刺。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悲凉” ,不同于一种温馨童趣,萧红以儿童视角来书写当年在呼兰河城的生活却像是一首余音绕梁的时代悲歌。究竟是怎样莫测的命运,残酷的生活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童年的脑海中使整部小说如此苍凉?而在祖国的不知道多少个角落,曾经或是现在,那些贫苦的人们、弱势的女性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自知。萧红自身的生命历程仿佛也在诠释着她笔下悲哀无奈的女性命运,但是她的人,她的作品却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深深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进入大学,在闲暇时光,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觉得它越来越精彩精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极力想表现孩童眼中未知而灿烂的世界,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刻骨的忧伤,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无不带着一种忧郁的美。她这样写请神的鼓声:“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的难舍。”而她眼里秋天的后园是这样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作者笔下的人物有着凄哀的命运,原本天真活拨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围观的人都抱着猎奇的心态,从未有人对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头;有二伯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着,害怕死后没有人为他送行,成为孤魂野鬼;冯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妇却早早的离去,剩下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
萧红静静的叙述着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这种平静带给人不安和绝望的心态,故意去压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给人无尽的伤感。其实令人伤心的不仅仅是这些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更让人苦闷的是他们周围那些人的冷酷无情,在这些人的举动中我们看不到怜悯的存在。小团圆媳妇被热水浇头,浇一次昏一次,却没有人去阻止这种暴行,而是围在旁边看热闹。这场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那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幕:一群中国人在木然的观看自己同胞被处死的电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兰河城里的人早已见惯了贫苦百姓们颠沛流离的命运,于是他们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了。关于冯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伤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后,不但不关心他如何养活一家人,反而热衷于寻觅他自杀的蛛丝马迹,在他床上发现一根绳头,便有人传言他要上吊,他新买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传开了。看到这里我非常怀念沈从文笔下温暖的湘西风情,那里的人们似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不像萧红笔下的人们如此的冷漠和残忍。
我想是萧红本身的命运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这些人物,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能够体现作者的心怀,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人,即使写欢乐也必然将其镀上一层沧桑。萧红一生经历的尽是破碎的感情,来到香港的时候,心中大概还在介怀那些悲苦无依的年年岁岁。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种心绪,写出的当然是苍凉的作品。
萧红借着这些人物写出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她含着眼泪在唱属于自己的歌。她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孤寂的心境:“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句话暗合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一个是漂泊女子,一个是亡国之君,这悲凉千载不灭。
在小说中,萧红写到:“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时间。”在香港的时候她已经疾病缠身,大概也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想要用一个孩童的口吻来触碰那被时光的洪流冲得老远的童年岁月,尽管并不美满,但比起飘零的壮年时代,总还是有那么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她笔下的“我”是纯真可爱的,有那么一段让人至今难忘,就是祖父将落井的鸭子烤来吃,“我”以为只有落井的鸭子才能裹在黄泥里,于是费尽力气想要把鸭子赶到井里去,即使祖父同意烧活鸭子来吃“我”也不愿意。一个心智未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禁不住想抱起来亲一下那粉扑扑的脸蛋。
这部《呼兰河传》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同样是回忆童年,同样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点,但是萧红的文字更显凄凉,给人一种孤独幻灭的痛楚,这种带着一点病态的艺术美感,是《城南旧事》所无法比拟的。
读完这部小说,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仅32岁便孤独在异乡逝去的萧红。据说萧红的遗言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们就不难理解漂泊者萧红在文字中透出的凄凉和幽怨。
世间难得才女萧红,凄凉孤苦半生愁。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苍凉中蕴含热情,歌颂时不忘批判,这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小县城居民平凡但又不一般的生活风情图,更是浓缩了的20世纪初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与苦涩,无奈与挣扎,苦痛与麻木,愚昧与可笑。《呼兰河传》饱含了女作者的血泪,用回忆性的文字为我们展开了一帧真实无比却又生动形象的旧中国东北人民的命运画卷。写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只因为他们充满了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那里了。"写得之所以深刻、真实,是因为难以忘记,之所以难以忘记,是因为太过于熟悉,之所以太过于熟悉,是因为这些往事早已经刻进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扫之不去,赶之不去,轰之不去。
尽管她写起来似乎很得心应手,并不吃力,可是我读起来却颇感劳累,不是眼睛累,而是心累。那一串串文字,读起来不是那么简便,虽说写得很流畅、平实,资料很朴实、充实、真实,可是小说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老是不断的敲击着我的内心,使我的心为之打动,为之感动,为之颤动,为之激动。萧红用写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并且还是这种乡土题材的小说,读起来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有隔阂,而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自然。
她出生在这个小城里,童年的生活并不完美,尽她的父母皆在她身边,可是父母的爱对她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父亲的暴躁,母亲的冷漠,奶奶的凶悍,这些家人的爱她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唯一得到便是祖父的爱,这爱从她一出生就伴随着她,直至十几年后因祖父的去世而远去。幼年的她唯一的取乐方式就是和祖父在一齐,他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异常是在他们家里的园子里,留下了她最完美的回忆。这个园子里,有各种小动物和植物,爷爷种菜她也种,可是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劳而无功,白忙活一场。虽然如此,但他们都得到了千金难买的东西——欢乐。在园子里的这段童年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颇让人难以忘怀的,写得很投入,很不错,已被选入小学课本。在这个园子里,她慢慢长大,爷爷慢慢老去。
祖父,是她心目中最可亲、可爱、可敬的家人。比起父母对她的漠视,祖母对她的凶狠,祖父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对她很热情,天天与她玩,有好吃的给她吃,有好玩的给她玩,想着法子逗她玩,教她识字,读诗,认识事物。她也喜欢和这个老爷爷开玩笑,用玩笑来愉悦彼此的.心境。祖父还是个很正直的人,见胡家的团圆媳妇几乎快被折磨死了,胡家的人又想把她休了,他就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并且还决定让胡家的人搬走,房子不租给这样的人家。冯歪嘴子的私生子出生后,一家人没地方住,他不假思索地就让出了一间房子让他们住。由此可见,祖父是个对外人也很热心的人,与其他一味压榨盘剥农民的地主还是有所不一样的。
读完这部小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不少。比如说有二伯,无父无母,无子无女,六十多的人了,跟随"我"祖父三十多年了,也自恃资历老,常对别人颐指气使,还好发牢骚。并且之后经学会了偷盗,偷起了"我"家的东西拿出去换钱,被"我"发现了就想收买"我".之后,他被"我"爸爸揍了一顿。冯歪嘴子,本是个磨倌,却与王大姐好上了,还生下来私生子,所以,他们,尤其是王大姐没少遭人白眼,受尽了冷嘲热讽。可是他们还是历尽艰辛,挺过来了,当日子一步步好过来时,王大姐却因产后风而死,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与他相依为命。胡家的团圆媳妇,只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或许是因为年纪小的原因吧,见人爱笑,可是而这笑竟然也被人当做缺点。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做媳妇的见人就笑是不妥当的,所以大家就当她是病了,不正常了。于是,就请来跳大神来给团圆媳妇治"病",不行又请来了一个所谓的云游真人来治,结果"病"没治好,倒是被骗走了一大把钱。最终把她弄到热水里,当众脱完她的衣服,用热水浇她的头,昏了停下,醒来之后浇,之后又用针刺、鞭打,把她"治"的奄奄一息,最终最终死去了。愚昧无知而又残忍的人,把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给活活折腾死了,到底是她病了,还是这一帮子人不正常了?
萧红用一个孩子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一个孩子的语气来叙述这些个故事,用一个孩子的独特方式来解读这些问题,虽不免幼稚,甚至异想天开,毕竟童言无忌,说出了许多的"大人"说不出来的真话,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对这方土地爱的执着,爱的深沉,爱的无法自拔,所以下起笔来很容易,写下的东西很厚重,很耐读。联系到作者苦难的一生,再来读这些文字,心中翻腾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苦痛,是无奈,是唏嘘,还有在泪水里浸泡许久的温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无意中在书店的一个小角落看到了这本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深深的被她吸引,在书店里转了一个大圈,兜兜转转了好一阵子,出来时手里终是多了一本书,《呼兰河传》。
深夜里,一盏孤灯相伴,等身边的人儿都进入了酣眠,将这本书悄悄拿出来细细读。
如果把白落梅、雪小禅的文字比作一袭华丽的袍子,在夜色中熠熠生辉,那萧红的文字无疑是一件破旧的衣衫,上面落满了时光的尘埃,隐隐散发着一股岁月苦涩的味道。
初读时,诙谐,幽默,常常会忍俊不禁。而后,却是越看越悲凉。心底升起丝丝疼痛,犹如一只只小虫在噬,麻麻的痛,悲伤梗在咽喉,眼泪在眼中打转,又硬生生给咽回去的感觉。
萧红的文字是朴素的,书中没有主角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一群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拥有良善、勤劳但却愚昧的可怜人们。
“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王寡妇一年一年地卖着豆芽菜,平静无事,过着安祥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独子到河边去洗澡,掉河淹死了。这事情似乎轰动了一时,家传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下去了。不但邻人、街坊,就是她的亲戚朋友也都把这回事情忘记了。再说那王寡妇,虽然她从此以后就疯了,但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她仍还是静静地活着,虽然偶尔她的菜被偷了,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狂哭一场,但一哭过了之后,她还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读到这里,心里一阵刺痛。虽然独子死了,王寡妇疯了,但是日子并没有因为她的哀痛而停止,小溪还在流淌,日子还在前行,生活还是照旧。虽然丧子之痛会在某一个时间触动她的心弦,她并没有寻死觅活,还是平平静静的活着。黑暗的社会里,人们只是随波逐流,没有任何的依托,如寒风中一支枯蒿,随风摇曳,流离失所,只要极少的水份,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
呼兰河的人们是良善的,可是他们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里,又是那么无辜的愚昧着,蛮横着。
小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出嫁到老胡家。就因为街坊邻居无知的罔评:“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就遭到了婆婆的严加管教,狠狠毒打,吊悬梁,烧的红红的烙铁烙脚心。十二岁的小女孩,在将近一个月的.折磨下,奄奄一息。却是被这群无知的人们,请骗子云游道士来跳大神。到最后,用五千吊钱(一吊钱可以买二十块豆腐,可是老胡家的婆婆平时却是不舍得掏一吊钱买豆腐的人),终于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送回了”自己的老家。
读到这里,我心底的悲伤已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恐怖。黑暗落后的年代,愚昧而无知的人们,真的是很恐怖。
大概萧红在写这一群活灵活现人们的同时,亦是将自己的那份苦痛赋予了笔端。
萧红出生于一个当时条件还是上等的地主家庭,初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家庭。母亲,多么温馨的字眼,应该是伟大和崇高的化身,满心怜爱的护着自己翅膀下的小雏鸟。而萧红笔下的母亲则是将罩在身上那一层华丽的光辉撕碎,暴露出了华丽掩盖下的丑陋、冷酷和残暴。所以,萧红的童年没有母爱。有洁癖的祖母亦是同样的冰冷。同样令萧红讨厌的人物。
所幸,萧红的祖父,一位如向日葵般阳光温暖慈祥的老人。他是萧红童年冬季里的那一抹暖阳,将萧红暖暖的拥在怀里,百般的恋爱着。春夏秋三季,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只有祖父陪着寂寞的萧红,在仅有的小院子里,玩耍嬉戏。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然而,孙女的一系列荒唐行为并没有引来祖父的呵斥或埋怨。祖父只是站在那里哈哈大笑,孙女也哈哈大笑,大小两个人儿站在院子里笑的如同两个开心的孩子,笑声在寂寞的童年里欢快的洒落。虽然这样的生活是单调刻板的,犹如一幅黑白的图画,没有五颜六色,就只有冷冷的白和寂寂的黑,但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祖父,后园,童年的萧红,他们如同一个连体儿,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虽然童年生活单调,可是祖父的离去,唯一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的离去,无疑让颠沛流离的萧红更加的哀痛、孤单。从此,世上唯一疼爱自己的亲人逝去了,永远。
《呼兰河传》,一曲凄婉的歌谣,一个寂寞的童年,一段可怕的回忆,一抹无法释怀的痛。
此刻,我真的无语,心里纵有万千心事,亦是无法赋予笔端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一本“改造人的灵魂"的书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这两段文字大家是否十分熟悉呢?但凡拿到小学毕业证的人都知道这两段文字分别出自三年级下册课文《火烧云》和五年级下册课文《祖父的园子》。能被语文教材看中,应该无可挑剔了吧!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篇课文都是同一个作者!而且出自同一篇小说!这就是萧红的《呼兰河传》,此书值得一读。
萧红,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萧红(1911—1942),原名张i莹,笔名悄吟等,出生于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进人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1931年,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1935年底,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轰动文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辗转于武汉、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40年1月到香港,在病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可以说:萧红经历多年漂泊之后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反思,促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才情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代的“文学洛神”。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作者于1937年在武汉构思且开始写作,但时世动乱不安,颠沛流离,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可惜作者未看到样书就英年早逝了。《呼兰河传》自诞生后,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之一。
茅盾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描写呼兰河城的概况,其中对东二道街上大泥坑的描写,尤其细致传神。这大泥坑正是呼兰河城的一个象征,表现了人们对阻碍自身前进的事物的习焉不察,以及维持现状、不求改观的荀且心理。你看,文中令人心酸到骨子里的话:“穷人们看了这个竟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好。”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大泥坑的幌子吃瘟猪肉的细节,更是揭露了人们的自欺的性格弱点。
第二章描述呼兰河人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逛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活动都是“为鬼而做”的,更突显了民众的迷信、愚昧,以及现代知识和理性的匮乏。
第三章描写“我”与祖父在后花园度过的快乐时光,这是全书最明朗、最温馨、写得最自如的篇什,充满了童心、童趣及美妙的意境。也正是这一章节表达了作者对疼爱自己的祖父的深切怀念,对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无限眷念之情。整篇小说就这一章节积极乐观。
第四章是对“我”家几户房客生活的勾勒,突显了这些房客生活的艰辛及没有尊严。“他们都像最下等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作者从童年的感受出发,渲染了“我家是荒凉的”这一点,流露出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第五章描写小团圆媳妇惨死的经过,揭露出封建礼教及愚昧迷信的风俗其势力的强大。传统习俗已化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深人其骨髓,尤以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为甚。在那种医疗环境下,在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下,可以说,小团圆媳妇不是被婆婆杀死的,而是被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语)害死的。
第六章主要刻画“我”家的长工有二伯。这是一位可怜而又可悲的老人,有几分阿Q气,突出体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及欺弱怕强的病态人格上。这是他的个性长期受压制的结果,也是不健康社会为害的结果。他被父亲一连多次打倒在地,他被旁观,他被无助……
第七章,讲述一个磨倌冯歪嘴子的故事。在众人不友好的、“看笑话”的环境中,他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一个家庭,并在妻子难产而死之后,仍坚忍地悉心抚养两个孩子生存下去。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这两个故事为什么要放在一起?一个是欺弱怕强,一个是百折不挠,积极顽强。
呼兰河这个小城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的。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呼兰河城的性格,意欲表达的是她对这个小城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态度。其中既有对于充斥呼兰河城的历史的惰性力量,人们的愚昧、麻木、自私、迷信、毫无进取精神及变革意识的批判,又有对后花园、祖父,及火烧云等故乡风物的怀念,也有对于冯歪嘴子这样的人物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的肯定与赞美。
《呼兰河传》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小说。它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作者重视的是小城的风俗描写,对于小城居民的日常生活细节及生活场景的描述,对于特定氛围的渲染,有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乡土风俗画。写人也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重在刻画人的灵魂。作者的叙述是舒缓的、平淡的,既有浓厚的乡情,又有几分惆怅。可以说,萧红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与诗之间的独特文体。
作者的语言朴素自然,流畅优美,明丽清新。
《呼兰河传》值得一读,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必读的书,一本应当推荐给学生读的书,因为它是一本“改造人的灵魂"的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读后感06-30
《呼兰河传》读后感06-07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1-05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2-23
《呼兰河传》读后感06-13
呼兰河传读后感07-04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7-13
(经典)《呼兰河传》读后感07-31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7-31
[经典]呼兰河传读后感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