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8-10 08:31: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论语》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后感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1

  今天上国学课,叶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论语·为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完后,叶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的行为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吗?”我想起了我的一次经历。

  记得有一次,准备去学围棋前,我才想起围棋作业还没做,于是我不敢去上课,最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去了。围棋老师在检查作业时,发现我没交,对我说:“你的作业呢?”我轻声说:“作业全都会做,但作业本忘记带来了。”“你会做?那就给大家做一遍。”老师一边说,一边在大棋盘上把第一道题摆了出来。我马上说:“这道题我在家里没有做出来。”这时候,我非常紧张,心想:该怎么办呢?千万不要再叫我做第二道题。“那就把第二道做一遍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已经在棋盘上把第二道题摆了出来。结果,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都没想出来怎么做。这时,老师摸着我的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随后,就把家庭作业的.题仔仔细细给我讲了一遍。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说假话了,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论语》读后感 2

  今天,我看了论语故事,其中一个小故事令我记忆犹新。

  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孔子曾经夸奖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颜回家穷,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里,可是他却能生活的很快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很佩服颜回,不是佩服他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环境,而是佩服他能乐观的生活。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时,颜回却不改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颜回能做好这些,我却不行。比如说,一次,我们的老师留了很多作业,我只写了几个字就烦了,我一点也不坚强。还有一次,我被老师罚了100道题,写到40道,就哭了,妈妈陪我写到第八十道题,剩下的.二十道是妈妈协助我写完的,总之,我还是不够坚强。

  好啦,我就先介绍这些,剩下的下次再介绍。

  《论语》读后感 3

  孟子能说会道,轻易地让王们陷入它设下的圈套。齐宣王喜欢音乐,孟子就说齐国可以治理好了。但他这样说是有条件的,就是要与民同乐。我以为孟子的这个与民同乐只不过是和统治阶级说说而已,怎么能够真正的实现呢?即使实现也只是短暂的,这就要看统治阶级的`心情了。如果他们乐意,老百姓便可以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他们不乐意,老百姓便一点好处也得不到。虽然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真正的意义就是他所提倡的“仁政”即“王道”,说白了就是专制。更让人气愤的是像孟子这样的大人物,有时居然把天下的治乱兴衰说成是上天的意志决定的。他说:“我之不遇鲁侯,天也。”他的这种“上天意志”不知毒害了多少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即使现在有些人还把自己的命运说成是天意。我认为在专制社会里,个人的命运掌握在专制的社会体系当中,小人当道,君子悲矣。

  《论语》读后感 4

  曾参说了具体的“三省”,但这句话的核心还是在于一个“省”字。生活中的“省”不止于这三处,然而要真正做到自省往往需要极高的'自觉性和很大的勇气。

  生活百态,人生复杂,在曲折且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是很容易迷失自我的,例如:当我们略有成就时,就会飘飘然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也;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又会自怨自艾。只有这世界撤去喧闹,我们冷静下来,愿意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有什么事做错了?什么事做对了?做错的错在了何处?这才是自省的起点。一个人只有学会自省,并且学会自省,才会正确认识自己,才会找回迷失的自己,拥有更好的心态。所以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就必须时刻自省。

  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贺钰珺)

  《论语》读后感 5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薄书一本,细读一遍,终生无悔。

  《论语》读后感 6

  我们学完了《论语》十二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感悟与心得,下面我就来谈谈《论语》带给我的心得。

  《论语》中记载的很多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这对不乐于学习的我来说提供了前进的方向。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样。我正处于“好之者”与“乐之者”之间。我虽有兴趣,但不够浓厚。我需要仔细地挖掘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从中得到百草园般的乐趣,成为一个“乐之者”。

  《论语》还提醒了我一点。就是学思结合。光只爱好学习可不行,那样只是擅长考试。我们还需要思考。做到既不罔也不殆。

  会学习很重要。学会做人也很重要。“人不知不愠,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这些都是《论语》教给我做人的知识。就拿一个例子来说。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因为回到中国娶了与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妻子被国人诋毁。他不生气也不反驳,以自己的行动更改了国人对他的看法。这才是一个值得被世人尊敬的君子啊。

  《论语》这本儒家经典让我明白如何学习与做人,我要按照经典持续做下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论语》读后感 7

  有这样一本书,它富含着道理,隐藏着睿智,它的道理也许不必须被我们所理解。但它在我们看来,却是一本凝结着古人智慧的作品。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它记载着一位古人的思想,体现了那位古人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开创儒家学派,他编篡《春秋》,他修订五经,他创办私学,他打破贵族教育,他有着此刻人们不及的'聪慧,以及当时人们所不及的思想。他在现在,已经是国际知名的人物,他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他名为孔子,它叫《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中的《为政》篇。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蠢,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读后感 8

  这个暑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受益匪浅。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最重要代表人物。

  《论语》这本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结晶,早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影响。

  我在暑假期间读了《论语》,学习到了许多待人礼仪,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等一些知识,还有社会规律这些知识,让我对以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礼仪有了深刻的见解。

  《论语》是让人懂得孝敬、道德、政治、利益、规律的一系列东西,我要把这个古老而又正确的理念,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中华民族精神蓬勃发展!

  《论语》读后感 9

  论语是我国的一部文学瑰宝。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它有多么重要。那里面的话令人受用终生。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治也。”

  孔子说:“仲由,教你的知识你都会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懂得了知识啊。”

  学习中,有许多人“华而不实”,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归根究底还是对基础知识的'定义不扎实。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扎下稳固的基本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定要时常温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因为自己那薄苦蝉冀的“面子”而不敢提出质疑。在讲题时也是一知半解,能混就混,瞒天过海,不懂装懂。我们一定要扎下坚实基础,坚决不当华而不实、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面子控。”

  论语中的话令人受用,也为人的一生鸣响永远的警钟,警示我们学习,以及做人的许多道理。

  《论语》读后感 10

  《论语》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讲学和门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先贤圣人的.思想,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点明了人生的真谛。千年时光并没有改变人生的本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绚烂最终将归于平淡,充实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说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得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你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自立,四十岁遇事不疑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听到什么都能理解,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出应有的规矩。人的一生不要虚度,要立志做大事。

  从《论语》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待人要真诚,不要花言巧语;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是一种美德;学习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等等的人生大道理。

  《论语》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它可以帮你悟到人生中的许多大道理。

  《论语》读后感 11

  我读《论语》这本书,知道了一位非常诲人不倦的人,他就是孔子。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论语》已有200千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的内容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共有18、20册。里面的`第一篇对我印象特别的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是:孔子说:“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把学习同样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他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你品德高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论语》作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学论。但以文学眼光看来,《论语》一书的文学价值很高。

  《论语》读后感 12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每个人都能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有人读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读出了“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深思明辨。读《论语》,仿佛看到了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的中间,同他们畅谈人生感悟。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论语》中直接了当的阐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孔子在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品质有着自己的见解——他提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提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义小人于利,他从人的`追求以及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小人怀惠”和“小人比而不周”并不是说喜欢和擅长与人交际就是小人,而是说在做任何事都要把道德和法度放在第一位,不能只关乎财富和利益。这也论证了当下的中国将法治放在第一位,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的一切事物,体现了《论语》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影响。

  《论语》读后感 13

  今天,我读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危险。”

  配的启蒙故事是“砍柴的学问”。讲的是古代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教学生的故事。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想都没想,就埋头开始砍柴。孙膑经过认真考虑后,专门砍了一些榆木放到一个窑洞里,把榆木烧成了木炭,然后找了一根柏树枝当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挑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虽然烧的大,但是浓烟很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

  读了这些,我觉得孔子说的真好,读书学习而不思考,表面上好象把学的东西记住了,但是同由于理解意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记住,只有在学习认真思考,才能知道哪些还没有弄明白,及时向别人请教,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我要象故事里的孙膑学习,不管做什么中都要多思考,特别是在学习上努力地做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好学生。

  《论语》读后感 14

  最近,我读了《论语》,当我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时,不由全身一震。我孝敬父母了吗? 不孝敬父母的人如同狗和马。

  可见孔子是多么痛恨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古时候有“小黄香,能温席”、包丞为母辞官,近代又有陈毅为母亲洗脚的故事。这些感人的故事,这些伟大人物的崇高品德,令我自愧不如。以前我很不注意孝敬父母,放学回家从不跟父母打招呼,动不动就耍脾气,甚至还对父母大呼小叫。现在想起来真是大错特错了。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古人孝敬父母,从一些生活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做到:

  1、要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2、子女要体贴父母长辈,作子女的应该懂得要力所能及地多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要善于理解父母。父母有时身体不适,作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3、外出时要和家长道别,回家时先向父母问号,吃饭时,先请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饭菜。

  4、小学生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放学回家先到祖父母房间问安,帮他们做一些点烟递茶的小事,给他们讲一些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吃饭时,先扶他们入座,恭恭敬敬地递上碗筷。

  《论语》读后感 15

  《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编传而成的,记载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读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和做人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因此他在书中也总结了他的教育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在学习上的主动。这一点与现在的教学方式很相似,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并且启发学生。

  《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这本书的语言简洁,篇幅短小精悍还特别注意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论语》还善于用修辞手法来记载孔子的言行,以此宣传孔子的.思想和主张。这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形象,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并接受。

  作为青少年,读了这本书,对我的学习以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多启发。它的教育思想和做人做事的主张也都很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论语》读后感 】相关文章:

《论语》的教案12-09

《论语》教案03-12

《论语》读后感【精选】07-22

论语读后感05-23

《论语》读后感09-03

论语读后感06-12

论语的读后感04-05

论语教学设计12-11

《论语》教学设计12-26

【集合】《论语》读后感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