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时间:2023-07-16 13:48: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读后感(合集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着》读后感(合集15篇)

《活着》读后感1

  在《活着》这本书中,其实福贵一直是在爱中成长蜕变的。身边遇到的亲近的人几乎都是好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妻儿还是朋友,这也许也是他从家财万贯到一贫如洗境地后能顺利转型,踏实肯干,也是他今后力量的源泉之一吧。

  通篇下来感觉都是很平淡无奇的叙事方法,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堆砌也没有引人入胜的各种比喻描写,但是却让人无法自拔,仿佛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其次,福贵这辈子享过福、造过孽、吃过苦,经历风风雨雨,无非比别人更坎坷一些,看开了,就烟消云散。至于他为何没有自杀,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他对生死大彻大悟,每人都要死去,无非时间早晚。死亡可怕是因为对未知和黑暗的恐惧,能亲手送别自己的亲人,看着他们安心上路,安葬他们,也许这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关于这点在小说中有明确阐述。

  第二,陪伴,更是活在回忆当中,这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第三,当苦难来临,福贵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神经是否麻木,很难判定。

  苦难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没有经历苦难,怎么能体验生活的快乐?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也许是余华想要说的话。

  再者,人到中年也是拼命养家,随着社会的变化,我能看到福贵身上的无奈,接受,困苦。里面的细节,太多太多包括有庆死福贵默默隐瞒的承受,到老年的看淡。

  他能平静地把一生讲下来,这便是勇气。看福贵从少的胡闹不知世事到老年接受坦然,就觉得世间你我都是如此,虽不及福贵的奇幻,但总是要接受那些年少时不曾想过的`明天。

  不知这是获得了坦然,还是限制了明天。活着要表达的,不是苟延残喘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而是一种饱受生活磨难后有还存活的勇气,相比较死去的人,活着的人要承受得更多,对于福贵,你不知道应该心疼他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还是应该庆幸还好他活着。看完心里一直哽咽得哭不出来,沉重压抑。

  我最不愿意看的就是有关于那段时光的历史文学作品。我为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感恩,亦共勉珍惜当下和眼前人。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快乐!

  时间它席卷了一切,让你所有,在不经意间灰飞烟灭。富贵的生活让我想起了苏东坡,亲人的离去和仕途的困难让人无法喘息,命运总会悄无声息地给人无情的打击,却又给予你冬日的暖阳。

  小说让我看到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当富贵生命中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老牛相伴时便可知,他对生死已经看透了,他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了。

《活着》读后感2

  “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你就挂了。”这句话在之前对我感触不大,可在看了余华的《活着》后,我才真正的理解,是挺讽刺的,一帆风顺,灾祸也就真的来了,不顶风而行,不逆游而上,你只会被摔着粉身碎骨,人生就是一场闹剧,就像硬币的两面,一半好一半坏,只有好和坏拼凑起来,才会是一块完整的硬币,才会是人生。

  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福贵讲起了他自己:他以前是一个富少,成天往城里跑,烟花巷子里,睡错了床,他挺悠闲的,他知道自己有资本,但烟花巷子太温柔,他真正爱着的是让他后悔一生的赌场,或许是他傻吧,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坑进去了,我在想,如果那天晚上他和家珍走了,会变得不一样吗?怎么可能会不一样,他的性子,他所生活到现在的一切没有变,又会变什么呢?他输了,因为他只看到自己有什么,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的太多了,他的父亲知道后,没有打骂,他把地产田地换成了铜币让福贵扛过去。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鹅有变成了鸡,到最后连鸡也没有了,福贵的爹也去了。

  福贵也不在是以前的福贵了,他要养活自己,他租了五亩地,从早忙到晚,妻子被接走了,福贵变了,他的`命是苦的,但无悔啊!他认为自己的妻子是最好的,儿女是最孝顺的,哪怕到最后,只剩一只牛陪着自己。

  我没经历过那段时代,我不懂,但有庆的死却让我泣不成声!不过或许,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死去或许能少受点苦,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亲人相继离去,福贵的生命也失去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年头,他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他怎么想,他进述时,还是那么宁静,是麻木了?就像看一本书,或许带给你或喜或痛或麻木不仁的感觉,可人生也还要继续过,还是会出现新的章节,可那有那么容易就过去,失去亲人的痛苦怎么能够忘却,只是暂时想不起来罢了,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岂能是我们能够理解的?

  表面上的安静并代表真正的安静,内心的波涛汹涌才是真的。其实,老人“福贵”讲述自己四十年前自己,让我觉得,最快的是时间,最慢的也是时间,春去冬来,一年就过去了,四十年间,有太多的遗憾,或许我不该去批判一个人的人生,因为我不是他,我不该去批判一个人的选择,因为我没经历过。

《活着》读后感3

  最近再一次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还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时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当时的感受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依稀记得一点点感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历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老人牵着他的老水牛走在夕阳下的情景,我不为他感到悲伤,我自己很平静。这个暑假我突然又很想看看这本书,这次是断断续续看完的,看完后仍然是一种静谧,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命的静谧感,时光就那样就躺着,人的生命也一点点消耗着,谁也逃不了最终的结局,都会这样静静地离开……

  书中的故事的确让人有一种悲痛,甚至说是一种苦难,但作者所采用的叙述方式确让我们感到平静,几乎没有大喜大悲,就是一位老人在话家常,讲述家人的.故事,他们曾经生活过,然后他们死了。

  余华在麦田新版序里这道这样一句话:“《活着》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的确,在我们看来福贵这一生的确过于悲惨,但在福贵自身看来,他和他们有许多的经历,或快乐,或悲伤,或恐惧,他们经历过了,然后各自走向各自的归程,有的人可能走得快点儿,有的人可能稍微慢一点,但最终都殊途同归。曾经的我一直害怕讨论死亡的话题,我没有经历过,我害怕,我不知道在面对至亲在面对自己死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但是如今我却有点看明白了,就像福贵说的“人是早晚会熟的”,也就不再如此害怕,反而开始想想自己的这一历程该如何去度过。

  前几天刚看到一票文章叫做“闲暇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工作不应该变成我们生活中唯一重要的部分,我们应该学会虚度光阴,近年来有很多人士开始认识到虚度光阴所带来的幸福感,但社会上更多的还是拼命工作和鼓吹拼命工作的人,这些人们为了工作放弃了一切,包括父母,爱人,子女,无法陪伴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曾经有一篇伤情的文章叫做工作了就没法陪伴孩子,看着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人类的无奈也正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挣扎。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感受,别人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强求别人,也别委屈自己,做好自己就好,短暂飘渺的一生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都是正常的,自从有了人类开始,大家就在探讨生死的问题。就在探讨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一致的方向是向着真善美出发,但个种情景只能由自己去体会,去成长,去经历。

《活着》读后感4

  去年看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第二遍就是为了强化看第一遍时心里的感受。

  我是一个心肠比较软的人,而且特别容易被带入小说。

  说真的,我看不懂文学,我能读出来的只有里面的一个一个的故事。

  少年的福贵吃喝嫖赌,败光家产。但他仍然被家里的所有人接纳了,没有人敌对他。

  即便是在被抓去当壮丁以后,妻子家珍对他的忠心也丝毫没有改变。

  上天特殊的'关照,让福贵又活着从战场上回到的家乡。

  这时,老母亲早已因为没有药治病死了,闺女凤霞也聋了。

  接下来作者就开始了对他精神的砺练。他有一个很懂事的儿子有庆,因为天天跑步上下学,被体育老师相中,准备重点培养他当运动员。老天给了他希望的小火苗,而后又残忍的把它掐灭。儿子有庆因为争着给校长献血,被医生活活把血抽干了。

  接着是他的女儿凤霞,虽然从小聋哑,但还是找了一个城里的女婿二喜,女婿二喜虽是个歪头,但实干,孝顺,也很疼凤霞!很快他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就在希望即将升起的时候,凤霞却因为难产失血过多死了!

  “有庆和凤霞走了,妻子家珍也活不成了”。接着妻子家珍也死了!

  但这还没完,因为每天都要背着儿子干活儿。女婿二喜身心疲惫,一个不经意间的失误把二喜歪头夹碎了!

  二喜的尸体被送到了县医院,这让欲哭无泪的富贵联想到,这个县医院是他前世的对头,索走了他三个最亲亲人的命。

  他开始害怕、痛恨这家医院!

  二喜和凤霞的孩子苦根自然便跟了富贵。日子虽然依旧艰苦,但眼看着苦根一天天的长大,这又是新的希望。为了给苦根改善生活,富贵煮了一大筐豆子。哪知苦根竟然因为贪吃,把自己活活撑死了!

  就这样,所有的亲人都死了。

  富贵用便宜的价格买了一头“比他还老牛”!他给这头牛起名叫富贵!

  这便有了小说开头的一段,老人牵着老牛迎着夕阳走去,老人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七八分,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要羞辱你。话说过来了,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尽心尽力了。”

  最后,老人唱起那苍老的歌: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背后是炊烟和晚霞。

  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和在承受中无怨无悔地活下去的态度。在最后的结尾,这老人在夕阳中间就像是一个雕塑。这个形象太突出了。作者不是要写经过岁月以后的云淡风轻,他是要写伤痕都刻在老人的身上。他写出了活着的高尚和强大!

《活着》读后感5

  无论何时都要乐观的坚强的活着。——题记

  在假期的闲暇时刻,我读了余华的作品《活着》。余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真谛。

  文中的‘福贵’从家财万贯到一无所有,他败光了家里的钱财又失去了妻子,可谓是人生跌落谷底,可他仍然坚强的活着。紧接着福贵的父母相继死去,为福贵更添痛苦,可他仍然活着。当他被拉去当兵,拉大炮时,他也不忘自己要活着。当知道妻子得软骨病时,当知道儿子抽血死去,当知道女儿出不了产房时,当知道女婿被水泥板夹死时,当看见自己的孙子‘苦跟’由于自己的愚蠢吃豆子撑死以后,富贵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一生中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亲人,亲手把一个个埋葬,它坚强的活着,他经历过所有的痛苦后,他仍然买了‘老福贵’陪自己活着。

  从古至今,总有人因为一事不顺而寻求短见,人的生命是如何短暂而又脆弱,多少人为了它不惜失去一切,又有多少人被死神无情的夺走了它,可是,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就在本地,有一个人因为和丈夫吵了一架,再加上工作有些劳累,就在半夜跳楼自杀,被早上的清洁工发现时血肉模糊,令家人伤心,令看见和知道的`人又觉得可悲,为什么不能向富福贵学习呢?不论经历什么都要活着。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他在19个月大时就因为一场疾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可她依然坚强的活着。为许多残疾人造福,为他们开导。霍金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成为了著名的物理学家。这些残疾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活的很精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活着?在医院中一位又一位的抗癌明星,他们和富贵一样经历痛苦折磨,可他们为了活着,为了继续看这美丽的世界,他们靠着自己的信念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痛苦。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也有了很多的感悟。学习压力再大也比不上富贵失去儿子的痛苦;暂时失去的自由与福贵被抓走,拉大炮时的担惊受怕相比也不值一提,相比起福贵这算什么?还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脆弱的生命带给我们绚丽的体验。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

  生活虽然逆风而行,但我绝不屈服!

《活着》读后感6

  “有一种伟大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但也有一种伟大叫作活着,受辱地活着,无论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歇斯底里,都忍受一切地活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这样的无奈与孤独就是生活,并且世上没有比这更真的生活。

  《活着》,这部安静朴实的影片,就是简单的叙述了这样一个长达四十年的故事,一个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发生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主人公福贵在民国时期由于赌博欠债气死了父亲,在内战时期母亲病逝,在大跃进时期儿子被车撞死,在中女儿难产而死,一切接踵而至的死亡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电影的名字却叫《活着》,其实也对,对于匍匐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来说,无论经历了什么,人还是要活着,活着比一切都要重要,活着也才有希望。所以,忍受一切的活着,经历了风风雨雨,生与死,吃饭、睡觉、干活、说话……

  活着,这一信念始终是贯穿影片的线索。当福贵与春生被拉壮丁、看到遍地的尸体时,春生说:“福贵,咱俩儿可得活着回去啊!”富贵说:“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当福贵看到龙二被枪毙二次吓得尿了裤子、不禁庆幸将房子输给龙二时,感慨活着真好;在面对被打为反派、妻子自杀,春生也想不开时,家珍原谅了春生,冲着春生的背影喊:“春生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

  影片中运用了典型的黑色幽默,极具讽刺,许多地方让人发笑,但笑过之后却满是悲哀与苦涩。如龙二放火烧了从富贵那赢来的祖屋,大火烧了几天几夜,镇长夸赞富贵家的木头好,而富贵却说:“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那是反革命的木头。”这是一个小人物为了能够活着、能够生存而说出的貌似圆滑却真的很无奈的言语,让人发笑的同时感到莫名的悲哀。凤霞大出血时,王教授竟会因馒头撑得不能动而不能救治,以致后来再也不吃面而改吃米,可笑而悲哀,这是对多大的讽刺!

  影片没有过多的采用特殊镜头,而是多次采用了远景拍摄。在富贵与儿子最后一场戏中,富贵背着有庆去上学,采用了远景拍摄,这是有庆被车撞死前与父亲相处的最后一幕,为即刻的上演的悲剧更增加了一份凄凉。当受到迫害、妻子自杀,春生也取得富贵与家珍的原谅时,他离开富贵家走向胡同外时,也采用的是远景拍摄,深刻的表现出春生的孤独、绝望。

《活着》读后感7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是我在阅读完小说《活着》后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作者余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沉重压抑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心血与泪水并存的往事,在感慨遗憾之余,又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故事发生在20世纪,那时的新中国动荡不安。小说中的主人公富贵,作为底层人民的代表,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剥削。曾经的是地主少爷的他,因为赌博输掉了全部家业。穷困潦倒的他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桩桩悲剧,母亲病死,女儿聋哑,儿子意外身亡,然而这只是命运的开始。当富贵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死去,亲手埋葬他们的尸体,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坚强的活着。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信念,他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生命。书中富贵娘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活的高兴,穷也不怕”,是啊,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有意义的.事呢。

  这虽是一部小说,但给了我强大的震撼,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不管这辈子是贫困是富有,是被痛苦折磨还是享受着荣华,时过境迁的时候,我们所经历的种.种也都不过是一个过程。人活着就是要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喜怒哀乐,这样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余生回忆起来才会觉得不枉此行。我们需要学习《活着》中主人公的精神,热爱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的活下去,也许我们考试会失利,也许我们事业会下降,但活着是一件最基本的事。

  刚刚步入高中的我,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每天都有繁重的作业,课程的加重充斥着我的生活,不禁让人有些疲惫。半夜十二点,卧室微弱的灯光依旧亮着,笔尖在纸上飞舞着,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奇的同时也夹杂着少许的不适应,曾经的我也想过在困难面前投降,这样就不会再有困难,也不会有堆积成山的作业。通过《活着》,我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和活着的重要性。困难、挫折其实并不算什么,他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正是因为有他们,才会谱出美妙的人生之歌。是的,只要你热爱生命,积极向上,不停想出解决困难的方法就会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快乐无处不在。让我们用这种积极地心态去感染身边的朋友、亲人,这样世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活着就是对自己生命最好的负责。

《活着》读后感8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爱的小孩,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还那么孝顺好学!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块长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庆被活活愁死的悲剧呢?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造成的吧!作为当时的`医生,能救活县长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处的,而救不活却可能招来祸患!

  而一个平常农家孩子的命能值几个钱?臭死了大不了赔几个钱!在他们看来有庆的命就像一只羊、一头猪,用得上已经很好了!这不仅有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篇报道。同坐一辆车的农民和工程师一块出车祸死亡,工程时被补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却只有5000!难道工程师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法律上写着平等公平,而一边又做出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许多方面我们的确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相继一个个去世时,他还活着!但它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面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择死亡。其实她那点打击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趋势等而选择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责任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9

  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烈地喜爱过一本书,也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某个作家的风格,(引起读者好奇心,使读者想读下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书)可有那么一本书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就是余华的《活着》!(这篇作文线索明朗,开头结尾主题突出,结构合理)

  从小我就非常喜爱读书,可却从来没有从书中悟出到多少道理。而且我少时读的书都比较理想化,充满幻想与美好,语言华丽而优美,一味沉浸在理想王国里。当初看这本书时只是因为暑假的必读书中它看起来比较有趣,而正好妈妈也帮我买来放在书架里。起初我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兴趣就只草草看了个开头,谁知,看了两页后就离不开眼了。

  《活着》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现实性的书,与美好虚幻的童话完全不同,这本立意与众不同的书立刻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从下午到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一页都没有落下。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曲折心酸的人生感动到了。

  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的不只是主人公的可怜悲哀,而是还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信念,一种不顾一切也要生活下去,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从这个故事中,我突然想起了以前的我,觉得生活是多么无趣,学习多么痛苦,学习,作业,责骂都是那么心烦,可这本书,既告诉了我活下去的美好,又证实了当时我想法的愚蠢。是啊,世上比我们辛苦、不幸的人有那么多,而我同他们比又算什么?比我活的不像样的人那么多,他们都依然努力地活着,更何况是我呢!

  书中福贵的生活是杜社会最底层人士的写照,一生曲折不已,人生起起落落。起的.很少,而落的往住都是是最致命的打击,一个个亲人从自己身边离开,无论多么努力也只能眼挣挣睁睁地目睹亲人死去,这需要怎样的意志支撑他才没倒下去?可他就还是活下来了,尽管他所牵挂的什么都没有了,可他却还是坚强地活着,和那头与他一样大的老牛,直到老死……

  《活着》将一个人的欲望、坚持表达的淋漓尽致。作者将福贵的一生描述的生动形象,仿佛我们跟着作者一起经历了福贵的一生。书中既表达了时间漫长和时间的短暂,又从每个事例中讲述福贵异于常人的苦难生活,但从他自己口中讲述这些经历时,我们又觉得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似乎都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活着就不再是一种煎熬,而是快乐而又幸福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让我们以后乐观勇敢地对待整个世界,笑着生活每一天!(结尾能进一步谈认识,不错)

《活着》读后感10

  日子像细沙般慢慢从指缝中划过,转眼步入工作岗位已经一年有余,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唯有读书方能使自己身心得到沉淀。最近有朋友偶提起《活着》这本书,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与大学初读时相比有了更深的体会。

  初见《活着》,我不太明白余华先生为什么给书取这么一个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就算苟延残喘不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

  如今,我明白了余华先生起这个名字的意义。活着不应是用尽一切办法留在人世;而是在生命经过无数磨难后仍不放弃生命,活着只为活着,纯粹简单。

  福贵,文章的主人公,这个曾经的富少,过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人往往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富贵他爹因为赌输了一半的家产,在富贵这里,把另一半家产也丢了,顿时富贵成了一穷二白的落魄少爷,一夜瘦了一大圈。

  家道中落,富贵也在贫困中顿悟,也许这并不算迟,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可厄运的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的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他的父母在家境落败后相继离去,丈人来雪上加霜,带走了他的妻子。当他的妻子生完有庆回来时,我以为富贵会过上幸福的日子了,虽然不能像之前那样锦衣玉食,可是在爱的人的陪伴下,粗茶淡饭胜过锦衣玉食。

  可命运仍要跟福贵开玩笑,去城里请郎中不幸被国民党军队叫去拉大炮,好不容易才捡了条命回来。

  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苦难仍没准备放过福贵,送走了有庆,女儿嫁了个好人家,却难产死了,妻子家珍也熬不下去了,女婿干活的时候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只有苦根跟自己相依为命。本以为这样富贵在死的时候还有人收尸安葬,可苦根最后也戏剧化的离开了人世,留福贵一个人在这世上继续忍受着苦难。

  余华先生在中文版序里写道,写《活着》,是因为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黑奴历经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去,可他仍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所以才开始写《活着》,他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只为活着,简单纯粹,世间万物都应这样纯粹,为喜欢而喜欢,为活着而活着,这样子世界就会简单很多。

《活着》读后感11

  读这本书前,就知道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其实,我也只是需要一个悲伤的理由。但是,读到有庆死的时候,我真的很伤心。难以置信那个纯真的善良的少年,每天不辞幸劳的赤脚在学校和家之间飞奔,只为给两只羊喂草,自己吃不饱却从不忘记给羊儿喂草,他居然因为救人献血,活活被抽血过度而死!无知又善良的孩子,怎么不让人心疼?再也看不到那在乡间飞奔的身影,怎么不让人揪心?中年丧子怎么能不痛?!可是还是要活着呀!主人公富贵就这样一个个送走了所有他爱的人,夕阳下,白发苍苍的老人富贵和同样苍老的一头叫做富贵的牛,相依为命,渐行渐远。

  就这样,薄薄的一本书写完了名叫富贵的一生,就这样,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啊~原来人生本就有诸多不容易的事,比起那个时代,生在现在的`我们已经是该感恩了。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本就有许多起起落落,而每个人的人生中,本就有命数的差别。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其实用不着去羡慕别人,那些在你眼里成功的人,背后付出的血泪是难以想象的。

  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对于社会,人性,人生,真的是所知甚少。找工作中各种揪心,伤痛,迷惘。我害怕自己的一生会一事无成,害怕这个社会连一次机会都不肯给我,我也怀疑过,本科生真的就那么一无是处吗?我甚至都想要放弃,因为当初的踌躇满志已经消磨殆尽了,我看不到希望了,因为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该是一无是处的。

  可是,我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啊!只要努力还是有可能改变的吧!富贵年轻的时候挥霍,虽然以后也艰辛,但是至少充实,那样接二连三的打击,他还是活着。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啊~时候到了自然会发生。为什么要去考虑那些呢?为什么一点点挫折就想放弃了呢?现在是迷惘,是忧虑,最难过的是空虚,是没能替父母分担让父母失望,是当初的自信只换来如今的失落,是怨恨太过学生气的自己处事太不圆滑……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快改变这近况,我只是想活着就要不停努力,努力就会有希望的吧,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呀!

《活着》读后感12

  读毕,合上书页,那种大梦初醒的懵懂,与心中难胜的酸涩,无处排解,也无人可与共情同感。再翻开这本书,心中的波澜仍久久不能平息,苦难、压抑、沉痛、悲惨......

  那个老人在无限好的夕阳下淡然地讲述着一个关于活着的故事,他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生活似乎没有放过那个老人,丝毫没有给过他喘气的机会。从风光的少爷到落魄的穷人,一次次的绝望,在死亡的边缘,又拼命地活着,经历了亲人一个个的离去,仍拼命地活着。

  那个老人就是福贵,一个贯穿全书可怜又可恨的人,或许是他不知珍惜的挥霍无度,透支了他这一生的幸福,以至于前半生的“甜”,要用后半生的“苦”来偿还:因赌博而败掉所有家产,历经自己父亲的死亡,进城为母亲找郎中却被抓去做壮丁,几经波折回乡时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因一场高烧变得又聋又哑,儿子有庆因献血过多身亡,凤霞也在难产中结束了生命,妻子有珍也在三个月后去了。命运并未停止曲折——福贵又亲历了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的死亡。

  当读到苦根去世的.时候,我以为福贵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会随之消逝时,使我出乎意料的是福贵对一切的坦然。我细细思索,如果福贵也离开人世,那“活着”又作何意义呢?余华在序言中写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那么一切又是情理之中。

  晚年的福贵铅华褪尽,较之于青年、中年的他,多了几分闲趣,一份释然。“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也耕了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读到这里时,本来已经盈着泪水的眼眶止不住地倾盆而下,是掺杂着怜悯、感动、敬佩的泪。即使身处黑暗满身疮痍,也能在某天等到透进黑暗缝隙的微小光芒。福贵啊,可真是个鲜活的英雄,不甘屈于生活之下,奋力跃然其上。

  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至少还活着,泪已流尽,绝望也已消遁,剩下的属于坦然。于是这位老人与命运达成和解,他铭记自己的一切,他不打算选择逃避,选择遗忘,选择“木讷”,他知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活着,比什么都好。

《活着》读后感13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曾经嫖赌输光了家产,但是亲人并没有抛弃他,这令他悔悟。

  这时候他明白只要活着贫穷未必不好,只要有爱,有关怀。

  然而妻子得病,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孙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悲剧接连发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经历了种。种的他却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对自己的过去可以冷静的回忆与论述。

  他在剩下的日子里与老牛为伴,寄托着自己对亲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激,尽管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却庆幸自己曾经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

  他的人生了无遗憾!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作者没有发泄,没有控诉或者揭露,而是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

  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读后感14

  “一切痛苦,迷茫,彷徨,失落,爱恨情仇都是幸运,因为还活着。” --------题记

  故事的开篇介绍了一个名叫富贵的老农,年轻时本是家财万贯,却因沉迷赌博,而不得不从大富大贵沦落到一贫如洗。全家开始帮着还债,但是,他全家的命运似乎注定是坎坷的,父母相继去世,没过多久,儿女妻子也被疾病夺走了生命。

  战争,别离,死亡这一幕幕都是富贵亲眼目睹的,而他却无能为力,即使戒掉了不良嗜好,改过自新开始积极生活也没有人见证,不得已孤苦伶仃的与一头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老牛相依为命。

  我思寻着,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没有战争,不必忍受饥饿,那活着的意义是怎么样的呢?

  去到大山里,看到孩子们为了学习,翻山越岭,不惜一切代价只为能在教室里接受到教育,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告诉我,可能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走出大山,靠知识改变命运,到更远更繁华的城市看看;去到养老院,看到那里躺在床上度日如年的老人,他们行动受限,整天就只能看着天花板和窗外,他们空虚的眼神告诉我,也许对于这个年纪的老人而言有子女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叙叙旧就是他们活着的意义吧;走在上下班高峰时,人满为患的地铁里,白领们快速的步伐和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为了在大城市立下根,不辞辛苦,拼命工作,每日与黑夜作伴……

  虽说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不得不走,但是既然有了生的机会就要活的精彩。每个人都活着,但有着不一样的追求,而活着的意义不正是追求更好,变得最好,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吗?

  换个角度想,富贵也是幸运的',从前有病危父亲抵押房子弥补过错、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的母亲下地劳作攒钱、妻子怀着孕却得知没了钱后的不怪罪,放弃堂皇富贵与他相互搀扶,同甘共苦。现在有坚强的意志,也拥有了怜悯他人,反省自身的能力。

  很值得庆幸,即使活着很艰难,但是富贵选择了笑着面对。

  我认为即使平凡也要学会努力,期待终点的美丽,沿途的风景也要更加懂得珍惜。变得善良,对一切充满感激,相信身边的人都是你乐于助人的见证者。当然也要不饶点滴不饶自己,因为所有努力都有迹可循,好好学习才能在更高的角度看自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一切未知的精彩,没准一个超大的惊喜就在远处等你。

《活着》读后感15

  这是一本从高中开始老师和朋友们一直在推荐的一本书,自己高二也读过一次,但是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感悟和对这本书真正的思考,在此假期重新拿出这本书来阅读,也重新收获到了一些知识。

  平凡,但不平庸。

  活着或死亡都是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这薄薄的一本书却花费了我好长时间,这让我更加切身体会的读懂了这本书的含义。

  人为什么活着?这永远是一个问题,答案也因人而异。有人活着是为了享受物质,有人活着是为了追求精神,有人活着是为了亲情与爱情。可当一个在物质上一贫如洗,在精神上混沌未开的人看着他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去之后,这样痛苦的人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恰恰相反,生命的意义往往職匿在痛苦之中,生命只有经受过痛苦的淬炼才能变得完整与通达,试想年轻时的福贵,终日挥金如土,游戏人生,可他并不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睁眼便为该如何挥雀时光而苦恼。这样的行尸走肉,又能看到什么活着的意义。而当年迈的福贵经历过人生的大悲大痛之后,给既是作者又是人物的青年讲述自己之时,在那米缝地眼中却无不透视着超迈的豁然。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导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但又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有特殊的时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幸福到衰落,身边的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的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头瘦骨嶙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福贵的儿子抽血过多死了,那么天真的一个孩子,遇上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了救县长的老婆,没想到那县长还是跟他一起饱受战难的春生。人生最大的痛苦莫此了吧,你总会面对到一些不想接受的现实。

  这个世界确实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却只能像福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汗血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只能面对现实,或者依靠努力打破现实,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对世界友好,因为你很难改变世界,但世界改变你却易如反掌。

  回到书本,福贵做到了不被世界改变,就算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他总是能无动于衷,依照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世人总说“人生之意不如事,十之八九”,可是真正有那十之八九的却极少,当你开始埋怨世界,有没有想过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呢?

  活着容易,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