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3-07-06 10:48: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15篇】

红楼梦读后感1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由胜而衰的命运。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来自天上的爱情,象征着感情的高尚与纯粹;宝玉与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则是贾府的权势与薛家财富的结合,把可怕的现实原则,带到了爱情之中。

  《红楼梦》,刻画了多少鲜明的人物:宝玉的天真、叛逆和软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诗人气质;宝钗的深沉,世故与冷静。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大观园,青春的欢笑和烦恼都是那么动人心弦的;然而,花样年华的`“大观园”,却被残酷的现实社会轻而易举地摧毁。

  《红楼梦》成为万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说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书中,有神话式的高远奇特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仰望无限的天空;又有童话般美丽纯洁的爱情,使我们的情感净化,升华;更有一样抒情的境界,大观园的每一片风景,都象征着一种人生!

红楼梦读后感2

  现在剩下的只有那本《红楼梦》了,看了人物介绍我发现书中没几个男的,全是女的。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红楼梦》讲什么?大部分女孩要干什么?怎么回事?

  看了才知道原来《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是一块石头所见的.事。是讲一个大家族从兴旺到没落的全过程。这个大家族中有上百名女子,却只有一个叫贾宝玉的男孩。许多女子都围绕着他,为他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然而他又和林黛玉最为要好两人恩恩爱爱却又和薛宝钗结婚最后又做了和尚。

  故事离奇又曲折我有点搞不太明白了。说句不太该说的心里话――《红楼梦》我不太喜欢,理由是里面的女人们太柔弱了,太没骨气了!就不能学学花木兰吗?就不能自我振奋点吗??妈妈指点我迷津让我跳出故事情节单纯从小说的文笔中去找寻值得我欣赏学习的精华。

  这一转变,呀!《红楼梦》还真是一部文字优美的经典巨作。通篇读下来,里面四字成语数不胜数,任何人、物、景描写都非常优美、贴切。而且还常常有诗篇夹杂在人们的言谈之中,每一篇小诗都很精彩。我慢慢有点阅读的乐趣了。

红楼梦读后感3

  我曾经也看过《红楼梦》,但没看到三十回,便丢下了,因为我有些看不懂,还有一些厌烦,但当我一次又一次看的时候,才领悟到了什么。

  有人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个欧洲,为什么这么好呢?因为作者曹雪芹亲自经历了繁华,又经历了幻灭。曹家五代荣华富贵,曹雪芹十三岁抄家败落,用十年的时间修改下了这本红楼梦。本来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讲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三角恋爱,其实,书里还写出了贾家的兴亡盛衰,从金钏儿投井开始败落。曹雪芹写得真的好,四十二回宝玉祭金钏,一直都没有透露是祭谁,却写了很多暗示:井台、水仙庵,最后提到了玉钏儿,但在四十四回才说出来。

  书作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我喜欢林黛玉的才华横溢,薛宝钗的美丽大方,我还喜欢贾探春的办事周到,史湘云的心直口快,还有薛宝琴的见多识广,王熙凤的聪明伶俐。在红楼梦,宝钗和黛玉的个性完全不同,但似乎是一个人,连判词也在一起: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有人认为林黛玉死了好可惜,但我却觉得她就像她埋的花一样,在园子里有人怜惜,但她一长大,就像花一流出去,就被人踩踏了,不如,一断了之!才有了“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原来厌烦的这本书,在反复读过之后,却领悟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读后感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古典名著《红楼梦》。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读后感5

  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颇具传奇色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家族由盛转衰,其中的各各故事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纯洁爱情。

  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都已经印入我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在这部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晴雯,她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性格率真,口齿伶俐,嫉恶如仇,真乃女中豪杰啊!但是却引起贾府公子的不满恼恨,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家中,不禁让人潸然泪下。金陵十二釵,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剧故事,尤三姐为了爱情,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尤二姐贪慕虚荣嫁给贾琏做二房,王熙凤的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连死都没有一个墓碑。赢春大丫鬟思棋与潘右安从下就相互恋爱,最后却都为了爱情献出了生命,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感叹唏嘘。黛玉葬花的柔情几人知?愿爱情少一些悲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楼梦读后感6

  看完红楼梦,心里是无尽的伤感和苦泻,我不明白,为什么曹雪芹写的书的结局那么悲惨。说真的,许多诗歌我都看不懂,还是找词诗解看才读得懂的,理解完,就开始佩服曹雪芹的.文笔了。

  比如说,金陵十二钗的又副本的一首诗,词诗解上经过翻译,竟然和晴雯有关,是彻彻底底写晴雯的,仅仅两句,就以出现了晴雯的名字,下几句,就深奥的写出了她的性格和命运。在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上,又出现了两个性格命运都不相同的两位女子:薛宝钗和林黛玉。一句玉带林中挂,就写出了这个女子的命运与名字。请各位想想看,玉带本是戴在腰上的,而此时却挂在林中,就预测了黛玉命运一定不妙,玉带林倒过来不就成林黛玉了吗?宝钗的命运,此刻就不多说了。

  红楼梦的结局也很悲惨,我最喜爱的晴雯和黛玉都病死了,其它人物不是走了就是死了,还有像凤姐和探春这样的女强人也无法挽救自己。在封建社会,不论你有多强,也只能依靠你的父亲,兄弟,儿子。一旦他们离去,你就只能灭亡。

  还是庆幸我们不在那个时代吧,不然或许还会有个类似红楼梦的故事。

红楼梦读后感7

  “丢弃了不离不弃金黄锁,忘记了莫生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和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宝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调包计,使贾宝玉娶戴有黄金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的却是那种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到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红楼梦读后感8

  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十八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族公子贾宝玉、娴静稳重的'王宝钗等,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奇妙的大舞台。

  我最喜欢薛宝钗,因为它不仅美若天仙,也不会和林黛玉一样小心眼。书中最热闹的是《元春归省大观园》。元春因贤孝才德,被晋封为贤德妃,贾府上下欢天喜地,把大观园装扮得五彩缤纷,十分奢华。大家还在一起写诗。最凄惨的就是《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因得知宝玉娶了宝钗,气的吐血,最后又因想不开,而气绝身亡。当宝玉知道自己娶的不是林黛玉,又得知黛玉已死,哭得死去活来。最有风趣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说的是从乡下来的刘姥姥到贾府做客,因不懂规矩,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的热闹场面。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青少年朋友阅读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名著,纵观古今,横跨中外,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的财富。

红楼梦读后感9

  这个寒假,我读了《红楼梦》青少年版。我知道,《红楼梦》是我国经典文学巨著,是曹雪芹用一生的精力创作的旷世杰作。

  《红楼梦》里有许许多多的精彩的故事,其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我最喜欢的章节。这一章节里,各种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刘姥姥家里非常穷,穷到没饭吃,于是她就到贾府寻求帮助。当她第二次来贾府时,贾母接待了她,带她参观了大观园,还请她吃了午饭。

  在饭席上,刘姥姥拿着比铁锨还重的叉爬子,对着一碗鸽子蛋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茶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哎哟哎哟;宝玉早就滚到祖母的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样是写笑,但每个人的神态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描写又是多么的.生动,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到这里,我也感受到把刘姥姥为了生活自嘲、自贬,把穷苦人的卑微写得入木三分。大观园里的一切对于贾府的贵族来说,是那么的平常,但对于贫苦农民的刘姥姥来说,一切却是那么的新奇,以致于她在大观园里闹了不少笑话,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古代贵族的批判。

  这样的精彩描写还有很多很多,真希望我也能向曹雪芹一样,写出精彩的文章就好了!

红楼梦读后感10

  一个百无聊赖的中午,林黛玉喜欢的中央空调暖男贾宝玉又得了一个麒麟准备送给从老祖母娘家远道而来的单纯美眉史湘云。此时,表面上,两个玉儿虽然相互上心,但境界尚有差距。

  多情宝玉:所有女儿是水做的,都喜欢!

  多心黛玉:我一心一意,而他为啥对每个女孩子都这么上心?而且还有金玉良缘之说,好有危机感,好不放心!所以,带着这种心情,黛玉情难自禁地偷偷跑到怡红院偷听史湘云和贾宝玉的久别重逢的聊天。聊天内容无非是大丫鬟袭人逮住机会就批评黛玉懒且小性,同时夸赞宝钗有涵养。对此,史湘云深表同意。此时,贾雨村来做客,非得见宝玉。于是引出了贾宝玉不留情面当面要撵走劝其搞仕途经济的史湘云。此时袭人还不忘借机夸赞宝钗,并臆想要是这样对林黛玉,林黛玉不知道生气成什么样了。

  此时,宝玉在众人面前毫不吝啬的维护黛玉:‘林妹妹说过这样的`混账话吗?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每每想起这一段,真是感动,两人虽然表面上一个多情一个多心,但不知不觉间竟然相知到这种地步,此后,面对中央空调贾宝玉,黛玉不再生气。所以这里的感动不亚于后边‘你放心’的诉肺腑。

红楼梦读后感11

  又览完了几页,这前面给我留下极大震撼的,数王熙凤了。

  我之前对她的表述只其实是以偏概全,而目前的我更对她造成一种恐惧的心理,如果我重生回那些时代,与凤姐过招,可能一集都活不出来。贾瑞因为自己的贪欲,惹了凤姐,在冬天的'走道里呆了两日,最后一日除了没有泡到朝思暮想的凤姐,还被哥哥贾蓉威胁,泼尿粪。但我并不认为他很可笑,也不认为凤姐很仁慈,两个人都有着自己偏执。

  而这几张的内容,离去了这些人,黛玉的母亲,秦可卿,皆因病重而死,从此,黛玉没了父亲,在荣府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有人说,如果黛玉从今后过荣府,在父亲生边照顾,一定活得无忧无虑,无需考量他人的目光,不会有人说她的性格;不会在她病重的之后,连一株人参都不愿给她下药;不会连父亲去世,留下的遗产也被用来修建大观园……当然,也遇不到宝玉,那个她深爱着的人。

  秦可卿死后,宁府的管事权都交到了凤姐手中,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又或“一个人爬的越高,就摔得越痛”,虽然已知晓她的命运,但对她何以流落那样的剧情而觉得高兴,—种探宝的冲动

红楼梦读后感12

  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梦》了。

  在书中,我不仅喜欢林黛玉长的漂亮,还会做很多诗,才质很高,还喜欢雪宝钗的开朗的性格。而在故事中贾母最喜欢的就是贾宝玉了,可能因为贾府上下女孩多,而男孩少。可是我并不喜欢贾宝玉,因为他很贪玩,爱喝酒,每次喝的醉熏熏的才回大观园。大观园里还有一个仆人,名叫睛雯,因为她敢爱敢恨,喜欢把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还敢作敢当,十分大方,可是因为一件小事她就被赶出大观园,最后病死在家中。在故事中,让我感受最深地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发生了一段纯洁的爱情故事,可是因为林黛玉的身体不好,太小气,什么事都爱憋屈在心里,所以贾母不喜欢她。最后王熙凤使用了掉包计,骗宝玉说他娶的是林黛玉,于是贾宝玉很高兴地结婚了。而当林黛玉得知贾宝玉娶亲时,便伤心欲绝,吐血身亡。当贾宝玉发现自己娶的是薛宝钗而不是林黛玉时便出家做了和尚。这段纯洁的爱情故事以悲剧而告终。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心里十分难过,我懂得了纯洁的爱情是不能分开的。

红楼梦读后感13

  再读红楼梦,我有想要一种落泪的感觉。以前为别人的故事哭过,现在是为这些故事原来可以这么真实而哭泣。红楼梦不仅仅可以投射出那个年代的很多东西,更能投射出一些历经时光而不消弭的.主题。贾府的戏写再多的章回也会落幕,没有不消亡的事物。林黛玉改变自己苟且生活也抵不过岁月如刀。有些消弭是至微至渐的,消逝于无形,所以老祖宗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有些消失是大厦轰然倒塌,打的人措手不及。秦可卿告诫王熙凤的话不是让她力揽狂澜,而是未雨绸缪。其实衰败迹象大家早心知肚明,但每个人总觉得天塌下来个高的顶,只顾吃喝玩乐,粉饰太平,腐化由内而外,最后贾府的天真的塌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是自然的。责任真是个很抽象的词,它好像不在,却又无所不在。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经常被吐槽没文采,比如说辞藻不够华丽,文章不够优美,是语文老师“重点扶贫对象”。这大概就是经典阅读存在的必要性之一。好在虽然我没有创造美的能力,我还有欣赏美的眼光。不会唱歌至少我知道大音希声,不会绘画至少我知道大象无形,不会诗词歌赋至少要有文人风骨。

  我个人觉得评价红楼梦最中肯的还是这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虽还读不出红楼梦真正的味道,但这书只这词句,只这人物、只这情节都已让人折服。

红楼梦读后感14

  四大名著,同为经典却留给我截然不同的感受与想像。

  诱惑与反诱惑延伸的《西游记》,义和忠蜕变的《水浒传》,分与合演绎的《三国演义》,情和泪交替的《红楼梦》。

  一直以来,默默喜欢着这四部传奇,但最为刻骨铭心的还是《红楼梦》带来的淡淡的伤,朦朦的美。

  《红楼梦》:家败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三个字便足矣。昔日的辉煌沦落为如今的苍凉,可悲是必然的,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感慨与深思。

  林黛玉,牵引着整个故事。《葬花吟》中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便是这位多情女子的淡愁与闲思。面对封建社会的压迫,这般柔弱的女子竟可以如此坚强,让人不禁心生爱怜。爱她的多才多艺,也爱她的叛逆顽强;怜她的纤纤若骨,也怜她的女子矫情。是的,花落人亡两不知,又有谁知她懂她。面对落花,她也许想到了自己逝后如落花飘落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于不经意间。

  贾宝玉,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主儿,爱着黛玉却又连着宝钗。黛玉的调皮让他痴迷,宝钗的贤淑与知情搭理最让他舒心。但宝黛的爱却无可代替,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甚至还没开始就已结束,封建的教条注定了他们悲哀的结局。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呵,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红楼梦读后感15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里最广为流传的故事。众人皆认为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有些痴病,可我并不这么想。

  黛玉是高冷孤傲的,她如一朵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哪怕在大观园这样充斥着金钱权利的.大染缸里,她也仍旧不自大轻浮。她何需在《葬花吟》里“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本就有一双翅膀,只不过末梢飘了几根羽毛,只得被困在人间罢了。她就如东坡居士笔下的那只孤鸿,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夜晚里吟道:“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令。”

  黛玉如一朵血梅,她虽寄于冰雪之中,却在冰天雪地里独领风骚。她是红色的可却不似朱妃、胭脂般红得耀眼,艳得生辉。她的红是血色的红,不容一丝尘杂,永远在寒风中绽放最美的笑靥。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总是香飘玉散;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柔柔弱弱;她似花,却不如花那般触指可破;她似花般娇艳,却用那红在一片洁白里绽放,永不凋零。

  黛玉如一簇兰,有着旷谷幽达。她哪怕没有水仙般冰肌玉骨,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可她从杂草中而生,却绽放出了最美的花朵。

  黛玉如橘梗花,在无园丁照料下生长,却仍旧开出了金黄的花朵。她同简。爱一般,为了爱,可以不顾生死,不惧困难,哪怕再不可实现,也要放手一搏,努力去追寻。

  柔弱又何妨,只要心坚强,就会有一双翅膀,飞向梦想的彼岸。哪怕你折翼,也仍会有灯光。

  黛玉似花,花却不如黛玉。

【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后感06-12

红楼梦读后感06-12

《红楼梦》读后感06-02

红楼梦读后感05-14

红楼梦的读后感09-21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5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6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6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6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