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正面管教》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面管教》读后感1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现在的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由于我面对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常也会因为这件事情感到头疼,今年我利用寒假的时间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从中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从书中获得感受。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在接受过正面管教培训的教师们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自己被赋予了力量。这是这本书中对正面管教的解释,虽然很多可能都是从中小学方面考虑的,但是我觉得同样也适合与幼儿园,因为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位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尤其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更需要得到尊重,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尊重别人同样也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另外书中讲到的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我能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地四项技能: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虽然有一些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是在讲什么,但是有一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比如我能行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不管他们做什么事情才能更自信。还有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有时我们与家长沟通时经常会提到孩子的控制力,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控制力也相对较弱,但是我们一直在慢慢的培养孩子们的控制力,比如再做某件事情时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力度等。
这都是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在平常的带班过程中,我通常都是以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们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以惩罚的方式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从而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我得改变我以往的带班方式,要让孩子们学会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后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惩罚。他们还能学到即使当自己无法控制所发生的事情时,他们也能控制自己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孩子们在得到倾听时会更愿意倾听别人。通过倾听别人的反馈他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理解,在一种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出现问题时,孩子们会探究发生了什么事,什么导致了这件事情的发生,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了别人,以及他们如何做才能在将来避免或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也要适时地鼓励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做出及时的鼓励。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相信在实际运用中会带给我更多的益处。
《正面管教》读后感2
教育孩子很有学问,学会教育孩子很重要。
1。孩子哭闹,行为背后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寻找有人爱他的感觉,这时,如果父母不管他,他心里会非常焦虑,直到成年结婚后会爆发出来,就是因为未被满足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孩子一直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是父母是无条件爱我的,价值感是我这个人是有价值的。
2。父母是孩子的导游,来到这个世界的导师,告诉孩子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做。常见错误教育孩子的情况有,父母对孩子说,每次让我对你翻脸你才听话,这是一种短期有效的方法,要考虑长期有效的方法。
3。不可严厉和放纵孩子,严厉就是骂孩子和打孩子,放纵孩子表现为,随他去吧。在这两者之间,培养孩子自律和自尊。告诉孩子,你不尊重我,虽然我爱你,我也就不尊重你。你尊重我,我会和你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自己是有价值的`,父母和孩子是爱的关系,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责骂,责备,指责。
4。不要批评孩子,不要与孩子划清界限,搞对立。而是与孩子共同面对,孩子犯错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增加学习技能的机会。
打造与孩子的独特时光。孩子会寻求过度关注,权利争夺,报复行为。
《正面管教》读后感3
《正面管教》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懊悔和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其实想要“赢得”孩子,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一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后感4
这是我看的第四本育儿书,真的很不错,比较适合大众心理的教育方式,内容也颇为丰富,与其说是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如说是培养一个优秀的父母,再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昨夜失眠时,忽然玩味的认为这本书是育儿届的“成功学”。因为书里有理有据的告诉家长们,应该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优秀孩子……不禁让我思考,育儿书如此多,为什么优秀的孩子还是寥寥无几?又或者是现在孩子普遍比以前的孩子优秀了,孩子们的竞赛依然提高了层次……不甚惶恐,为人父母责任之重大呀……
其实这就像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似乎不只适合孩子,作为一个比较随意的妈妈,这更像是教育父母为人处事,智商,情商的培养,真有点忍不住拉上孩子他爸来学习……所以《正面管教》看似养育孩子,实则是教育父母。
虽说可以教育父母,但是书中用观点+事例的论证方法比较清晰,有事例,有方法,针对孩子们的成长问题父母还是可以找到问题和解决办法。书中针对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培养很全面,相对于我看过的两本,这个篇幅讲的比较全面。其中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个有条不紊的妈妈,做事育儿都不会急躁,这样情绪稳定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首先就先于无数慌乱的妈妈了。有条不紊就有能力处理好生活琐事,身边多数时候都整齐有章的环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素质也会更好一些……这真的.值得学习!自己都处理不好生活,还谈什么教育孩子……这是我的问题,也是部分不会打理家务,处理琐事的年轻父母的通病……所以孩子从小被一个整齐的家庭环境影响是有多么重要!
再有一点就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缺点的惩罚,和吃点苦,这应该是父母学习的。目前姐姐上幼儿园我已经感受到自己玻璃般的母爱了,监控没事就看,生怕孩子受委屈,饿着,伤着……可是我不能包办她的人生啊!现在把她护在手心里,以后她没能力自己打理生活,处理人际关系,我还能帮她什么?所以我更应该学着放开手,看着她成长,看着她交朋友,实在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再帮忙。给孩子主动成长的机会,也要舍得让她为自己的小失误接受惩罚。很多育儿书中,孩子通过自己接受惩罚后都主动改掉坏了习惯,所以我也可以尝试。似乎对一个三岁的宝宝说这些可能有点多余,我想我应该记住这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后我在考虑真的可以所有的事情都用正面管教可以解决吗?我个人认为越小的孩子越好管教,这个比较实用,就像奶奶夸姐姐一样,奶奶真的就用夸姐姐,就让姐姐在她面前乖巧听话,这是在两岁半以前……可是现在由于一直带在我身边,和她越来越有想法后,明显不管用了……我也试过,某段时间会有用,但是一周大概她就腻了,这招似乎又不管用了……所以我觉得正面管教应该是在合适的时机用,在她发泄情绪时,叛逆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时并不实用,个人感觉如此。所以书是好书,会用不会用,还在于父母的视情况而定。孩子会越夸越乖,但是我们也要会帮孩子处理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很多职业都要职称,持证上岗,唯有父母这个特殊角色不用,所以想给孩子合适的爱,我们就需要耐心学习,像孩子们求学一样,孜孜不倦,虚心接受。这本书值得父母一看!
《正面管教》读后感5
“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测验考试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学生问我“考到100分有什么奖励吗?”这让我不得深思:如果有一天这个奖励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了呢?这就是奖励的负面影响,孩子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奖励而不再专注于学习本身。
而正面管教恰恰在帮我我解决上面的问题。正面管教认为,孩子要好好学习并且减少纪律问题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而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是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同时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当学生犯了行为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惩罚或者一味批评孩子的方式中扭转,从正面引导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并且让他承担他的错误,最后改正。而在这过程中,没有老师和同学会嘲笑他,因为大家会一起帮助他认识错误,探索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一定也会有班级归属感。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学生对学校有一种归属感并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一份子;喜欢学校;意识到老师们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在学校里有好朋友;致力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业进步;相信学校的纪律是公平和有效的;参加课外活动。那学生们便会对自己学校产生积极依恋,增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会使学校的教育更成功。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力量。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教室中正面管教》一书让我对自己以往的班级管理行为有了很大的反思,书中还提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我解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正面管教》这本书我在刚参加工作时就听到过,也很早就在我的书架上,但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我想它会一直在家里吃灰。再次拿起这本书,书中的一些话还是给了我深深的震撼。“教室的氛围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当一位老师的和善必须加入奖励,而坚定必须加入惩罚时,孩子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就会变得困惑而可怕……”,“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阻碍沟通的方式会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同样的挫败感,而促进沟通的方式会给双方赋予力量”……读过的每一本书中都有让我和作者产生共鸣的部分,而这本书也让我切实感觉到,教育从来都是一样的,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亦是如此,每一位班主任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效果天壤之别。
也许我从未意识到,教室的氛围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自己的上课风格,管理方式,甚至对待某一位犯错误学生的态度都会对班级无形中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的认真和专注以及敬业精神会被孩子看到,可是慢慢发现自己最先被看到的是缺点------没有耐心,大声呵斥,不给学生面子………有一句话说的好:“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想让班级整体团结,必须自己先团结每一位成员;想让孩子们关心爱护集体,就让他们感觉到集体对他们的关爱……永远告诉自己,和善而坚定的前提是“和善”。
参加工作这几年遇到不少的学困生,可是对他们的教育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方法。一句话仿佛点醒了我——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对比学生的'表现,果真如此!学习的困难,交友的阻碍,家庭的不幸等等都可能使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及时的疏导和开导,再加上由于老师不知情无意中带来的压力,学生会作何举动我们不得而知。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引导,而不是任其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从来没有去思考过与学生的沟通技巧,这也是自己工作遇到瓶颈的原因之一。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相互尊重的沟通技巧:在不询问的情况下,不去假定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要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探询会促进沟通,要学会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过多的指令会增强孩子们的依赖性,邀请则会鼓励合作;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而不要只是期望,当老师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就会让孩子们丧失信心;不用或少用“成人主义”去要求学生,学会真正的尊重和接纳学生。
这本书中的很多理论让我耳目一新脑洞大开,人类的行为与冰山的类比,启发我要研究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孩子们是我们未被开发的最大资源,让他们学会相关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才能,会带来难以计数的益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同时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里面的很多方法可以直接拿来用,例如“选择轮”,“和平桌”,“工具卡”和11个教室管理工具等等。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当老师教学生还可以有这么多的道道,说与这本书相见恨晚一点也不为过。虽然到目前为之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可是我知道如果我想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正面管教,必须反复精读和研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7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吸引我的不是书名,而是书序的内容。写书序的作者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他们是计划性地要小孩,对孩子的到来满心欢喜,但是也遇到了同样的教育问题——如何管教?她读了这书受益匪浅,两个小魔王已经被她收服。至此,我已经被她的文字感染了,相信所有的宝妈会和我一样吧,一定要好好品读,好好学习这本“管教秘籍”。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前一阵子品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也颇有心得,保持一颗童心,自己也有童年,也由学生走来,回忆一下,转变一下,自己也就变成了学生。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或孩子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和孩子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和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书中提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安排特别时光。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运用到。每天我的工作都是早出晚归,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将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作为我和孩子之间的特别时光。在这特别的时光里,我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我们非常快乐,对我也有了更多的依赖与信赖。但是我却没有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我的学生身上,我真的很惭愧。看了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小学生的年龄还小,需要大人的关注需求还很强烈,对他们也应该有爱,有责任。我打算利用课堂作业时间、课间休息时间或者放学后的时间找到几分钟的时间还学生之间来个特别时光。首先,要从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开始,按照书上说的方法,做好纪录,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孩子。我相信,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微妙。
现在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人民教师了,还是一位两岁小娃的妈妈了,在学校里面对的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宝宝,在家里面对的是一个挑食调皮的小宝宝,听到这已经很头疼了吧?通过阅读,相信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后感8
当教室管以相互尊重为基础时,学生在学业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都会更好。书中的一些方法非常值得学习。比如有限的选择,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非常好。孩子在这个年龄还不能很明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果我们问封闭的选择题,对他们来说才更合适更好接受。比如你问一个学生你想坐在哪里?他会无从选择。但是你问他你想坐这里还是那里,同时指出两个位置,他会很快给出答案。还有“只做,不说”这个方法,书中说到,如果班级太吵,不要一直说“不要讲话”,可以尝试关一下灯,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你身上。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坚持到底。
正如德雷克斯说的:“闭上你的嘴,行动”。启发式问题也是非常好的方法。遇到事情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而且多询问。比如: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他人是怎么牵扯进来的?你们有没有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推论能力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除此以外,转移行为、什么也不做,决定你自己怎么做?尊重的说不……都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去学习和实践。
《正面管教》读后感9
之前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一位妈妈培养女儿的各种方法和效果,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或者我自己及周围人生活中并不常见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很有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对性格和技能养成也都很有效。 其实其起源和理论依据大部分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这本书主要是给父母和老师看的。不仅讲了应该如何正面管教孩子,还讲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孩子的内在想法进行了剖析,还有很多事例辅助理解。在每一章的后面,还回顾了本章的重点,并且列出贯穿全章内容的问题列表,以帮助读者回忆内容。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推荐给弟弟了,联想起他们家三岁儿子的某些表现,真觉得和书中例子很符合,如果以书中的方法来进行更加正面的管教,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本书最重点的理论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对待孩子,可以不用十分严厉,也不用娇纵。在严厉教育的过度控制下,孩子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会自然丧失很多自己体验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会容易成为讨好型性格,对自己更加没有自信。我们可以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方式,进行正面的管教。
正面管教的工具包括:
1、废除惩罚;(惩罚往往可以短期内制止不良行为,但是长期会有不良影响,包括孩子更加反叛、或者屈从而丧失自我)
2、废除娇纵;
3、和善而坚定;(态度和善,充分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例如通过“暂停”方式让双方都回归冷静,再坚定地执行规则或决定)
4、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的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很糟;
6、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中来;(孩子对于自己参与设置的规则,更有兴趣去遵守)
7、问启发式的问题;(避免简单粗暴的责备,避免居高临下态度的追问,而是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孩子认识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及后果)
8、关注于解决问题。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力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这些感知力和技能,无疑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其中有些能力很多成年人并不具备。如何让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真的不是简单地随心所欲进行教育就可以达到的。那句我们听了很多的“我是为了你好”,有时候仅仅是意愿而已,结果是不是真的好,我想可能还是有很多遗憾。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是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我力争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避免的问题: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这句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他们需要认识到,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孩子知道什么对他们有作用,而大人需要意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果的,需要采取更有效更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
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寒假里我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这本书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对“和善”的理解。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
书中列举了很多实用的例子告诉我们具体怎么办,我简单归纳一下:
在孩子不尊重我们时,我们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同时想出办法去引导孩子尊重我们(他人),或是邀请孩子合作,共同寻找出既尊重你也尊重我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用惩罚、说教、或其他控制的`形式迫使孩子尊重。
我想,我们很多沉浸在爱和自由理念里的家长都容易陷入“和善=娇纵”的误区,希望在这场“及时雨”的提醒下去引导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为什么要选择正面管教,是因为它给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养方式,如果你面对孩子无可奈何,不妨试试这种新的方法。不需要惩罚,不需要威胁,不需要歇斯底里,只需要你和善而坚定,只需要你尊重孩子,只需要你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只需要你接纳孩子的不良行为,这种方式也许不会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久考虑,它的效果绝对明显。当你完全掌握了正面管教,那么你将拥有美好的亲子关系,你将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来,你将发现其实孩子的养育过程也是可以充满欢乐的。
作为父母,我们似乎很少停下来去真正关心孩子的内心,我们不清楚他的成长规律、不了解他的认知范畴、不知道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觉得孩子该这样…该那样…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他成长的规律,揠苗助长不会有收成,过早贴标签也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不妨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接受孩子、认可孩子、倾听孩子,让我们尽自己所能给他归属感和安全感。
我们总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让孩子学会更多的知识,新闻上屡见不鲜的三岁孩子怎么怎么样,四岁孩子怎么怎么样,好像孩子越小能干的事情越多越值得炫耀。但是大脑是有他自己发育规律的,超前让孩子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好事。3—6岁孩子是通过与活生生的人接触、与大自然接触来学习的,作为父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陪伴,是带着孩子建立更多的神经突触,让他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在我陷于教育困境的时候,遇到了这本书,毫不夸张的说它打破了我对教育的传统看法,在习以为常的`惩罚式教育、说教式教育、虎妈狼爸式教育中,它可谓是一股清流,倡导以一种不惩罚不骄纵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你面对孩子,惯用的方式尝遍也没有效果的时候,不妨试试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尝试又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在使用初期,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且不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你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和善而坚定,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他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只要你坚持下来,那么你会惊讶于它带来的长期效果。
简·尼尔森的这套书,从始到终都在强调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家长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实,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失会引发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就像家长常说的,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你是叹息一声表示无可奈何,还是捶胸顿足表示家门不幸呢?如果你认真读过这个系列的书,那么你就会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在做作业时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平时你的有效陪伴太少,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赢得关注,还是你日常过于权威,他不想在臣服于你开始和你进行权利之争,是因为你对他某种行为采取了不当措施,让他以这种方式进行报复,还是在你的不停唠叨打击下,他已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
当你弄明白隐藏在他行为之下的因素后,你就能够采取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个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长期的坚持,还需要你根据情况进行适时完善。可能这时你会疑惑怎样分辨孩子的行为,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然后对照书中的表格进行判断,或者你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态,用启发式的问题去和孩子聊聊,或者你可以和他谈谈你上学写作业的一些事,当然,只要你想,你总能找到适用于你们之间的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正面管教》一书,是由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著作,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我便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太肤浅了。封面正中的有这一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他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他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他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他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他“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他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他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他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他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他,以前我一直认为他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他的关注。而他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他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他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在正式写下我的感想之前,首先我想说一说我自己,我自己是一名从业幼儿少儿英语以及早期教育超过10年的一名老师,从我小的时候开始,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学校和社会环境深深的影响着我,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我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在从小养育我的过程中,虽然磕磕绊绊但是他给予了我他那个时候可以给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和条件。陪伴和支持,让我一直感受在被爱和爱的环境中成长,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在学校中和社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虽然有难过和迷茫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有信心坚持和努力完成渡过困难,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其实在正面管教这个理念被中国人所知道并应用之前,我多多少少的就受到了爸爸当年的接近正面管教的理念的培养中,这为我之后的从业路上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正式接触正面管教应该是20xx年,20xx年之前,同事参与了贝妈的讲座并且在前单位进行了分享,我看了分享课件,觉得和我个人的教学方式非常相似,17年在早期教育从业中,部门的伙伴报名了成都的家长讲师班并且推荐了系列书籍,我通过自己阅读和自己的上课方式找到共鸣以外,更深层次的想到了,1个人带100个孩子的影响远不如,10个老师带1000个孩子或者说不如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知道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有作用的,例如在西安不同区域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重视不同的情况下,通常在做家长会,参与的人数和回馈的强烈程度都不一样,但是家长确实最重要的啊,为什么说家长是唯一不用考试就可以上岗的职位,看到有问题的家长影响到的单纯的孩子,我的心里是痛心的,由此我决定正式学习,找到方法帮助家长、改变家庭、更希望后期传播给更多的老师,改变老师之前的教育观念,从而达到更多的.孩子可以自我、自信、乐观,并且社会化的成长,这些都是互相不违背的。
举一个我之前的例子,当孩子想哭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说不要哭,给你糖或者礼物,可是当下他们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也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是只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手段去处理,当下可能见效,但后期孩子的心理建设一旦成长,矛盾和多样化的行为也会出现,而我尝试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让他们适度先发泄情绪,然后询问和共情,引导孩子自己说出问题,并且给予一些方法(当然看书之后知道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头脑风暴,设计方法,这就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以后孩子当遇到问题,愿意和我沟通,相信我,一起解决,并且情绪得到了回应和合理的互动,当然小学和幼儿的孩子处理方法不太一样,我经常都是换位到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我没彻底长大吧!哈哈!但是这样都行之有效,当阅读完书籍之后,我才发现还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把理念的道德性质的东西落实化、实际化,这是我所期待学习并成长和改进的。
未来,当不断的学习之后,我将更加践行,并且不停地自反省和思考,如何可以更多的帮助孩子健康自信快乐的成长,如何帮助更多老师走出好孩子坏孩子的误区,帮助更多家长了解自我,了解孩子,愿意摊开心扉和孩子共同摔跤再进步,愿中国的下一代越来越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不良行为,广泛意义上来看就是不好的行为,不被认同的行为,大家不喜欢看到的行为,违反既定规则的行为等,在《正面管教》第五章中,作者带着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一看孩子的不良行为。
原始脑是什么?
原始脑,又称“爬行动物脑”,属于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而且有一定的延续性。也就是缺乏思考、简单、暴躁等行为。不良行为是缺乏意识的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孩子表现出了不良行为,也许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做才正确;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关注到自己;也许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管教孩子,其实是想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当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行为了解更多,了解的更深入时,就会有更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会自己选择几个不恰当的行为,进而形成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其实就像小朋友找玩具,归属感和价值感就是玩具,只是他觉得有四种方式来获得想要的玩具。一种是家长关注到我时,才能给我玩具,努力的要求被关注被关爱;一种是只要我有权力时,不被约束时,我才能获得玩具;一种是你不给我玩具,你也别想去干别的事情。还有一种是,玩具不是我的,我得不到,我放弃了。
在前几章讲过的几个概念中提到过: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相信: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得不到。
分别举例来看看这四种错误的目的下,孩子们一般有哪些行为吧
1、寻求过度关注。如“家长不可以干别的事情,只能跟孩子在一起,具体干什么无所谓,反正是不可以不关注他”等等,孩子通过各种令人烦恼的方式来寻求家长关注,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
2、寻求权力。此时的孩子抱有的是只有我说了算我才有价值感的错误观念,如:做作业时,不是完成一样再去做另一样,而是反复来回换科目,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总是不专心的做一种,家长说了之后,一点也没改善,反而折腾的更勤了。“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这也许是孩子长大一些后对家长说的最多的话,来显示自己、证明自己。
3、报复。报复多产生与家长惩罚孩子之后,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或存在感,往往会向家长进行报复,“故意弄乱房间,制造噪音,甚至暴力的乱砸乱打”等行为,都是孩子在进行报复,让对方也得不到好的结果。
4、自暴自弃。往往持有这样错误观念的孩子,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行,自己不会。“妈妈,这个我真的不会。”“太难了,我不会。”往往会将不会挂在嘴边,最显示出无力感和挫折感,甚至直接就放弃了。
孩子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内在的这些想法和信念是偏颇的,是错误的。意识不到自己所采取的行为是错误的,也就是“不良行为”。所以家长们要学会有效识别他们行为背后的信念,更加有的放矢的进行回应,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对于家庭教养方面是很重要的。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后感10-04
正面管教读后感09-07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3-20
《正面管教》读后感【精】04-11
《正面管教》读后感【热】04-11
《正面管教》读后感【推荐】04-06
【荐】《正面管教》读后感04-07
《正面管教》读后感【荐】04-07
【推荐】《正面管教》读后感04-24
【精】《正面管教》读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