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时间:2024-08-03 00:31: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

  这是我第一次读完某本书想迫不及待的写一些东西,这种感觉快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书中给了我太多的震撼,这种震撼催促着我的内心想写一些东西来缓解内心的这种感觉。读完这本书后,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多疑问: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这个城市,有谁会在意天上的月亮呢?在思特里克兰德完成那副旷世之作后,为何会嘱咐塔莎在其死后将它烧毁呢?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等等,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

  当我读到思特里克兰德放弃弃了自己温馨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的去追寻自己绘画的理想的时候,尽管在其后的生活过得异常的艰辛,但我却好似读懂了老思,在某些时代,能为理想放弃现在所拥有的的一切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个天才来说就更为困难了,天才在又些时代是不为社会所接纳的,所以天才要想继续存活下去,只能变成一个疯子。这也许就是老思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自己抛弃妻子和优渥生活的原因了吧。

  刚开始我看到老思抛弃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的时候,我对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充满了深深的怜悯,但后来读到后来的勃朗什。施特略夫与塔莎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其实无论是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勃朗什还是塔莎,她们三者是一样的,不仅仅她们都没获得真正的爱情,没有将老思变成她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她们三者都没有真正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就像书中老思所说:“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

  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邀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老思虽然有着宇宙般深远的思想,但其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没有经受过欲望的考验,所以他需要女人来发泄这份欲望,在欲望消失之时,他就不再需要了,这就是里特里克兰德太太她们三者的命运如此相似的原因了,因为从始至终老思把她们只是当做他发泄欲望的工具或容器罢了。

  一直到后来老思来到塔希提岛上,在这里,他获得了自己灵魂真正的解放,创作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所有物质的灵魂画作。他又开始被这个世界推崇,其作品在拍卖会上获得了巨额的价值,在他死后甚至成为了印象画派的巨匠,但这些已与他无关,这也许就是疯子吧。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所以,我感觉作者毛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永远不会同时得到月亮和六便士,或者说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样的。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我们要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多用一下我们的理性思维,少一点道德批判与道德绑架。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2

  刚开始读《月亮与六便士》觉得读不下去,说是故事,情节并不够跌宕起伏,说是传记好像也没有传奇人物该有的色彩。所以,像我这种读惯小说,追求故事情节的人很难耐下心去看。但最后会发现这是一部带给我们更多思考的著作。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本来家庭和谐、工作稳定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突然有一天决定抛妻弃子,远走异国他乡学习画画。

  作者没有写故事的主人翁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连他的妻子斯特里克兰夫人面对丈夫的行为也惊慌失措,没有察觉任何征兆,或许真正的原因只有斯特里克兰自己知道。

  斯特里克兰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巴黎,住在一个简陋、脏乱的房间里。即使他每天沉迷画画,尽情的创作,可是他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多少认可,除了一个人,德克·斯特洛夫。

  斯特洛夫和斯特里克兰一样热衷于画画,并且总是能精辟、绝妙的评论一幅画作,但是自己的画作水平却始终得不到认同。他是唯一一个真诚赞赏斯特里克兰画作,无条件支持他的人。即使斯特里克兰无情的抢了他的妻子、无数次嘲笑他、讽刺他、侮辱他的画作,最后他依然选择原谅斯特里克兰,因为他认为斯特里克兰是最伟大的画家。他曾经说过:“一百年以后,如果还有人记得你和我,那是因为我们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

  最后事实证明斯特里克兰确实一个天才,他开创了艺术的新时代,这在他死后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在斯特里克兰辗转来到他最后的栖息地,在这里他找到他梦寐以求、唤起他创作激情和灵感的地方,塔西提岛。

  “有时候,一个人偶然来到某个地方,他会神秘的`感觉,这正是他始终怀想的栖身之所。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他会在这从未见过的场景中,在他从不认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就好像他生来就熟悉这一切。在这里,他终于有了着落。”

  在这里他深居山林,有善良的阿塔陪伴他,照顾他。从此他可以没有任何顾忌的(虽然他从来也不会顾忌任何事)的进行他的创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很多人会觉得斯特里克兰没有感情、说话做事讨人厌、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要求,就像是没有生命的机器,这个机器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画画。

  但他是天才是无疑,他画画不是为了成名获利,他只是有一种输出的欲望,为了表达心里的想法而创作,是一种极致单纯的创作。就像文中他自己说的那样:“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斯特里克兰是被上帝选中的人,上帝通过他的手让世人看到美。

  “有时候,我想去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在那里,我可以住在无人知晓的山谷中,四周不知名的树木环绕,寂静无声。在那儿,我想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旅行,我们都在踽踽独行’。是茫然不知所踪地向前去,还是停下来问一问自己,寻找失去的自我,挖掘生命的本意。

  世界上是否有那么一股力量,冲破樊笼,是否有那么一种召唤,迎着太阳。也许正是这种奇妙不可言喻的力量促使斯特克里兰拜托麻痹的心灵与生活,追寻内心的呼声。

  家庭美满,工作稳定且顺利,在我们看来,这样有声有色,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安详来,平静去,便是生命中的幸福生活。斯特克里兰作为一名金融设计师,有一名聪慧善良的妻子,然而看似一切已成定局,不惑之年的斯特克里兰却远去他乡,追寻内心的呼唤,偏执地开始他的艺术生涯……

  ‘艺术家’多么冷酷高雅的字眼,印象中总是最大限度张扬个性,加上超凡脱俗的眼光和言语。然而没有人想到,从不接触艺术,生性木讷的老实人斯特克里兰竟会现身于艺术。

  一开始许多人认为他和情人私奔了。是的,的确艺术是他‘梦中的情人’,他来到巴黎习画,创作,经常衣不覆体,食不果腹,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生存。然而这样还不够,他带着对野性的挑战,来到一座太平洋小岛,定居在原始森林。

  终日不停地作画、作画……

  ‘他终于将附在他身上的恶灵祛除,他穷其一生只不过是在为这幅壁画做准备,那幅画完成后,他远离尘世,饱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安息。他死已甘心,因为他的人生使命已经完成。’

  他鸿篇巨制的壁画也随他离开尘世。

  几十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位艺术家的伟大,仅有的作品成为稀世珍宝。

  斯特克里兰的使命是幸福成功的,因为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挖掘到来自心底的呼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来到这世上,终究要留下点痕迹的,如长江般涌浪的生命大潮中,每个人都匆匆前行,却有人窥探到自己的内心。

  英国首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曾坦言:“我的一生都在斗争。”她喜欢政治,于是走上政坛,在性别歧视中斗争,在家庭出身中斗争,在不同思想中斗争,在勇敢和怯懦中斗争。撒切尔通过不懈的努力挖掘了自己内在生命的`含义,在历史上留下辉煌而个性的一笔。

  我的爸爸、妈妈、舅舅都庸庸碌碌地生活着,当然,他们都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我曾问过他们自己的理想,爸爸叹息到:‘我当初要是当医生,但被学校分配当了教师。’

  就这样,由于怯懦,无数人随波逐流,放弃了自己的本心的追求。当然,梦想的实现存在机遇,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但没有挖掘过内心,聆听自己心声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即便是输得很惨,我们也笑的灿烂。

  斯特克里兰便是一位深挖生命的勇士……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4

  “月亮”是一个人的梦想,“六便士”是一个人的财富,也就代表现实。斯特里克兰丢下自己的硬币,追逐天上的月亮,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斯特洛夫——我总在他的身上,看到现实中的人的影子。

  在我看来,他内心善良,外表不堪;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却表达不出来。在书中,这些被无限放大,让他显得矛盾无比,从而被周围的人嘲笑。实际上,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写照。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心中除了梦想之外没有别人的人,不仅是非常少的,而且显得很自私,我并不觉得值得赞扬。书中“我”和斯特里克兰总是在刻薄地笑话斯特洛夫,但我不觉得斯特洛夫有什么地方可笑,相反,每当我看到他,都觉得可悲。

  他分明在待人处事方面非常在行,自己的事情却是一团糟。正如我们开导他人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到了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却不知如何是好。他面对妻子的出轨,卑微地等待,让我看得恨铁不成钢,这实在是卑微过头了!但现实中不乏这些一生等待对方回头的人。他们不懂如何去和自己爱的'、欣赏的人相处,所谓的“善良”、“真诚”,并不是这样表达的。

  我想每一个普通人从斯特洛夫身上都能看到“烂好人”的下场。这并不是说要像斯特里克兰一样做一个自私的人,而是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很重要的一点是平等。斯特洛夫说:“爱情中如果考虑自尊,只能说明你更爱自己。”但我认为不管是爱情还是其他情况,爱自己不代表不爱其他人,而其他人必须先把他平等地看待,才能给他相对的爱。要首先尊重自己,才能把自己想传递给别人的善良传达出去。如果别人不领情,那自己也没有必要刻意帮忙。

  我想起以前我校外的朋友有段时间常常向我抱怨,每次她想帮她学校里的同桌,都被冷淡地拒绝了。我疑惑地问:“那你别帮她不就好了吗?”她低下头,说:“我觉得她是个很棒的人,想跟她交朋友,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好试着帮她做点什么。现在忙越帮越多,但是每次她都显得很讨厌我的样子……”她的声音越来越不自信。

  终于一天她向同桌袒露自己只是想成为她的朋友,希望她别讨厌自己。同桌很是惊讶,说并没有讨厌她,只是习惯于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情,不喜欢无缘无故受到别人的帮助罢了,两人的心结就此打开了。我作为听故事的人,很庆幸当时她们心里都装着自己,同时也装着别人。如果我的朋友只想着别人,她只会一直受气;如果那位同桌只想着自己,那么坦白过后,她会觉得看不起这个只会帮别人忙的人而不会和她成为朋友。

  每个正常人心里都有自己和他人的一席之地。当遇见自己在意的人时,一味地降低自己,去迎合别人,是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尊重的表现。每个人都应该保留自己尊严的底线,那就是善待自己,才不会被忽视,或者更甚,像书中一样被嘲笑。尊重自己,是和其他人交往的前提,也是底线。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

  两天前得到一个消息,于我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是晴天霹雳。窗外秋意正浓,银杏树灿烂地黄着,在阳光下拼命眨眼睛以讨人们的欢喜,而我却只注意到了被风吹落的叶子,有时候一片一片在空中打几个旋然后无声地落下,有时候许多树叶集体逃离树干,带着沙沙的响声落到了地面......我的心情随着这些树叶跌落到了谷底。这种时候我往往把自己关在家里,与外界隔离,慢慢消化我的焦虑、担心与绝望。

  窗边的小桌上放着一本书,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我知道月亮代表理想和希望,六便士代表现实,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正是理想与现实相悖的问题,于是翻开书读将起来。渐渐地我的思想被毛姆带到了20世纪初的伦敦,随他参加伦敦热闹的社交,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跟着他来到巴黎、来到澳大利亚的小岛塔希提......我的心情也随着书页的翻动跌宕起伏,时而兴奋,时而绝望,时而好奇,时而期待。当我读完书的最后一页,窗外已经一片漆黑,奇怪的是我却看见了树叶摇曳,仿佛舞台上身着金黄舞裙的舞女正在谢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离开是一种选择,就像春天树叶重回枝头,这没有对与错,更没有希望与绝望。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一个中年人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叫初心)放弃当下安逸稳定的生活,选择离家出走。然后他遭遇贫穷,饥饿,无处安身,病痛折磨等百般困窘,但他都毫不在意,也从不后悔,最终,他得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故事其实很套路化,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与众不同的一生。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执着与坚持我不以为奇,好奇的是他的动机。仅仅是为了理想“画画”吗?如果是这样他应该很珍惜自己的作品,可是他不是,他将作品随意丢在墙角,随意送与他人。他在乎的是画画过程,享受的是内心深处所希望的'-宁静与美。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这部作品作者终究想要表述的是这些问题。

  毛姆说“从事自己最想做的工作,生活在让自己开心的状态下、自己心安理得,这样算是把人生给搞砸了吗?还是要成为知名的外科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得美娇娘,这样才算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赋予人生的意义、你对社会的要求,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这句话让我很受益。读后感·我的苦恼我的焦虑都来自儿子的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跟我希望的正好相悖,于是我担心他的将来。是呀,儿子的人生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我对他的要求,惟愿他将来做他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

  什么样的书称之为一本好书,那就是读完能够给予你观点、引发你思考的脑洞书籍。《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经典名著,当之无愧。

  国本书故事简介: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去追寻自己虚无缥缈的画画梦想,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改写现代艺术史的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嘱咐妻子烧掉了他画在墙壁.上的壁画。

  或“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月亮高高在上,是我们的理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金额最少的'钱,象征着我们生活。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一些人为了生计疲于奔命,不知生活的意义何在,只为了得到更多的便士,买了车房,上个班,平平淡淡的过完--生,来这世上走一遭罢了。而这些人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个蝼蚁,一-个真正的动物,维系生态秩序,庸碌的走下去。

  一些人如查尔斯一样,毅然、决然为一些人如查尔斯一样,毅然、决然为了自己的自由、理想执着追求,终得传世杰作。他们看见了星:晨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人生充满着很多的哲学和道理。读完本书我不经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

  2.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3我平凡、平庸吗?

  4踏踏实实的小日子过一-生会平淡无趣吗?

  5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呢?

  6我的理想是什么呢?该怎么去实现呢?7我该怎么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文章主张我们鼓起勇气去追寻更有价值的人生,不要平凡的泯于众生。但普通的生活其实和理想是可以相容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潮流的体系下,我们可能会抱怨,我们也可以在体系的规则下,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我们不是查尔斯,没有办法都有极高的天;赋,成为一个非常成功且带给人们影响的一个人。我想说的是:找到一个喜欢的人,一份喜欢的职业,一个热爱的兴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这便是我所想的最大的理想.了。

  胡适曾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样的意义。”每个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才是价值的体现。无关大小、无关意义、无关平庸、无关影响。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7

  xx月了,离新年越来越近了,又要到广大青年被催婚催生的好时光了。生命被一代又一代的安排着度过,有几人抬头看了月亮,如夸父般明知不可为而燃烧生命去追逐,又有多少人低眉顺眼却也安享喜乐平安的过完一生。

  斯特里克兰是个勇敢的人,似乎值得我们钦佩。然而他抛家弃子,却没有任何的愧疚和不安,一个冷漠残忍的形象呼之欲出。他的天分为人惊叹,他的生活如苦行僧一般,全部精力都用在他的艺术上。一个伟大的画家正在诞生。然而斯特里克兰对照顾他帮助他的朋友,尖刻无情,忘恩负义,甚至于勾搭朋友的妻子。对着情人,用过即弃,即使是死亡也不能换回半分的怜悯。这样的人似乎就该下地狱,所以他穷困潦倒,生活朝不保夕,最后染上麻风病死去就该是他应得的结局。可是他在塔希提岛上,终于找到了让他灵魂躁动,让他孤注一掷的东西,他用画笔把它涂抹下来,而他的画作也终究赢得世人的称赞。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天才和疯子仅隔一线,所以是否他的罪恶也该被宽恕呢?这就是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让你不知该爱、该恨、该同情、该崇拜、还是该唾弃、该遗憾。我们都如斯特里克兰的前半生一般,或许是根本就没有被上天关照,不拥有那种天赐的天赋,或许是自己自愿放弃灵魂的梦想,甘于现世的平凡生活。这种追梦的梦,容易醒,不易做。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生活按部就班,已经在父辈的安排下准备了好一切,别说如斯特里克兰这般抛弃所有去追寻灵魂深处的梦了,就是按照自己想法换个工作找个伴侣都千难万难,仿佛真的做了十恶不赦的大错,不过千夫所指到会是真的`,所以奔月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毛姆的伟大就在于他创作了一个跟随灵魂召唤勇敢追逐的人,他的伟大也在于这样的一个人无情冷酷自私,既没有生活富足也没能享受名声带来的荣誉,贫病交加,在大火中把自己的最后的杰作当做祭品,沉默无言的离开人世。追逐梦想的人啊,如果不能忍受这一切,还是早早回头吧,斯特里克兰太太不计前嫌的等着呢,布兰琪也时刻准备着奉献,伟大的梦里容不下任何东西,包括情感。

  说道感情,在毛姆的笔下,女人有种天生的直觉,所以斯特里克兰太太在知道斯特里克兰是为了画画而出走后,选择永不原谅。布兰琪恐惧着斯特里克兰,用憎恨掩盖自己被吸引的感觉,因为这吸引就如飞蛾扑火,走向的只有毁灭。

  月光很近,月亮太远。深知自己即没有天赋也有没勇气的人只能对着大神顶礼膜拜,月亮与六便士,有人看到了月亮,有人看到了六便士,有人看到了天才的宿命,有人看到了灵与肉的抉择,我看到了我的懦弱和退缩,看到了许多人命中注定的蹉跎与失败。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

  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主要讲述了斯特里克兰德——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家庭美满,有个贤惠的老婆与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他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多半无趣无味——形象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突然有一天他离家出走了,据说他去了巴黎,从零开始学画画。可以说是不顾一切,甚至不惜抛妻弃子被人误以为是出轨,令人匪夷所思,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是放到现实生活里,他没准儿就会被冠以疯子的称呼,事实上确实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疯了,而且疯的不轻啊。

  但是我觉得是生活中缺少这样的人,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胆量与魄力做出这样大胆的选择,人们多半是害怕良心不安,害怕道德谴责,害怕失去所有的舒适与优越感,更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与闲言碎语地嘲笑与指责。

  但是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真的就放下了一切,远走他乡,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开始潜心研究画画这门艺术。

  他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甚至有时身无分文,好几天都饿着肚子,无论怎样贫困也阻挡不了他创作的热情。我想这个人对绘画大概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尽管别人看不起他,看不懂他的画,那也无所谓,那得有多么超凡脱俗的意志力,才能抵制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才能挡住别人鄙视的眼光。我们的主人公好像对物质要求特别低,吃穿住无论多么差都不是问题,而且别人的评价意见丝毫影响不了他,简直就是冷血无情。他终竟是没有摆摊性的欲望,他的冷酷无情害死了朋友之妻,令人深恶痛绝,然而他却不为所动,真的很难理解这位艺术家的怪诞离奇的思维模式。在他人生最后阶段,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他以顽强毅力完成了毕生最得意的绝世佳作却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真是令人惋惜的同时又一次被他无畏的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所震撼。他不在乎名利,名誉,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是不是个绘画天才)。仿佛他倾其一生心血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艺术理想,生命终结之前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然而他眼睛瞎了,得了绝症,一切都无所畏……他为了追求艺术不惜一切的勇气令人钦佩,如果哪个普通人哪怕有他五十分之一的`勇气与执着也能干成一件事了。

  正像书名“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深深陷在泥土里,象征世俗的生活。当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按部就班过着平庸乏味的生活时,他们眼中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只有斯特里克兰德抬头看见了天上皎洁的月亮,他倾尽全力寻找真正有价值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算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样的人生更有价值与意义,我只想说: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本来无可厚非,但人生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关键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9

  月亮触不可及,六便士触手可得。

  大多数人开始时都怀揣着月亮,只是被苦难磨去一点,被时间磨去一点,被安稳磨去一点,最后就只剩下了六便土。

  理想与现实,似乎总是难得两全其美,有时它们甚至会站在对立的天平两端。陆游曾言:“予少时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道尽了为世俗选择而放弃心中所喜的懊恼与无奈。

  在凡尘俗世,有些人终日低头前行、忙忙碌碌,忘记了头顶那轮曾经照耀自己的月亮;而有些人,在满是“六便士”的地上,却不忘抬头仰望“月亮”。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其实是人心的矛盾。如果暂时无法做到理想与现实一致,那么也要尽量让现实时刻闪着理想的光辉。

  理想与现实当然会有差距。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月亮,有些人安稳地躺在舒适圈里不肯跳出来。正如书里说的那样:“人世漫长的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但是我希望我们都能有思特里克兰德的一腔孤勇,在某一天的醒悟之后,大胆地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现实中的我们就许囿干人际关系和世俗情感,做不到如思特里克兰德般洒脱。但是我们可以给生活一个浪漫的定向,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们还年轻,长长的路上可以受一点风浪。落实了生活,也追寻着月亮,就像爱塔和孩子们一样。

  历史的长河需要天オ,但更多的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梦想,在追逐的.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阻力,大到生活压力,小到柴米油盐。我们终究是抵不过现实的残酷的,那些你自以为的温暖,剥开了浪漫的外衣,剩下的就是现实的涩。理想和现实像是一对冤家,每当我们怀揣梦想赶在路上,总是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然而他们也并非非黑即白。月亮与六便士,梦想和现实,一半坚守,一半妥协。当梦想照进现实,请保护他。

  最终,我们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幸福而高贵,岁月褪去脸上的光泽,却无法磨灭来自灵魂的光亮。无论是选择月亮,还是选择六便士。做好自己,而不是成为千篇一律的人。我们是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公式化的符号。保持自己的独特性,オ能让自己永远认识自己:这还是我。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突然放弃按部就班的生活,是因为他看见了自己曾经追寻的“月亮”。理想的重新萌芽,让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人生来路也许无法重新选择,但人生归途却可以重新定位。因为心中有月亮”,21岁开始瘫痪不能言语的霍金,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因为追寻理想,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用笔尖与命运抗争,最终给世人留下不朽篇章。敢于背负自己理想的人,能有机会成为别人理想中的人。

  “我想要更好更圆的月亮,想要未知的疯狂,想要声色的张扬。”

  我们都有把日子过得闪闪发光的权利。

  人生是一场奇妙的旅行。祝我们像书的封面所言:愿你如飞蛾扑火般自由勇敢追梦,不负此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

  这几天一档文化类综艺《一本好书》出现在大众眼前,因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文化类综艺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在过度繁荣的明星真人秀之间,明显是一股清流。第一期带来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经典之作便一举拿下了9.3的高分,这样以全新的形式去诠释书内的经典,更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但事实上,一本好书重读多少遍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初读《月亮与六便士》,可能很多人会看得云里雾里,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主要性格形象也让人捉摸不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来自读者,一个来自作者本身,只要搞清楚这两方面的疑问,就不难理解它为何可以称之为经典。

  读者的疑问我想大多来自作品,在开始阅读之前没有深入的了解其背景。其实毛姆所写的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书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对著名法国画家高更的生平、作品的痴迷。是的,斯特里克兰的原型便是高更,他们的一生高度相似,生前及其落魄,死后备受推崇,书中斯特里克兰最后留下的画作也是对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高度还原,这些经过毛姆的艺术加工,演绎成了斯特里克兰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且作者毛姆采取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阅读中的带入,使得读者并不能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但在大致了解了高更这位作家的生平之后,就会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对于作者毛姆,他并没有对读者交代了斯特里克兰所有的心里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样就把所有的悬念让读者自己体悟。比如毛姆没有说明斯特里克兰为什么突然放弃工作去当画家,这也让读者觉得非常突兀奇怪,但他完全可将他内心的苦楚和绝望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巧妙之处。读后感·在大多数读者眼里,斯特里克兰就是从优渥的环境中寻求自我,抛弃妻子背叛朋友,是一个不折不扣自私的人,毛姆没有为他描述半句这时候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转变,懂的人自然懂,他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却比独居沙漠还孤单,若是讲出来甚至会有些刻意哗众取宠。这样的留白方式可能阅读前期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但阅读到最后,真正的谈到自我,回归自我,从最后的画作被作者毛姆一把火付之一炬,斯特里克兰的纯粹在此跃然纸上。

  这是被无数人推烂的经典之作,也是作者与读者跨越百年的心灵交流,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混杂的世界,为了生存而生存,却忘却了本来的面孔,斯特里克兰是文明社会里道德理法规范下的怪物,最终在“塔希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他虽然是一个可恶的人,但同样伟大,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便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

  我已经在很早之前就想阅读毛姆的这本书了,但一直被其他事情耽搁了。最近,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内心受到了莫大的震撼,随之而来的是内心的澄净和平静。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书名本就深深吸引着我,“月光”意指何物,“六便士”又是何意?直到我了解了书中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故事之后,我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颇有成就的英国证券纪纪人,但是人到中年,却突然抛家弃子,前往其他国度追寻自己的“绘画梦”。中途在巴黎还因为自己对绘画的执着和对外界的漠视而破坏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尽管并不是他的本意。当我读到这时,我其实是对思特里克兰德抱有偏见的态度的,我无法理解他为何能够如此心安理得地抛弃妻子和孩子,诀别安乐、幸福的生活,反而追求贫苦、潦倒的流浪生活,还能用不近人情的态度面对周遭的人。后来,在他选择到一个叫“塔西提岛”跟土著人一起生活直至死亡的时候,我才真正走入到他的世界。

  原来他一直追求的是灵魂自由的境界——这是生活的终极奥秘。然而当他选择了与常人不同的生活的时候,他注定走上一条充满考验、布满泥潭的“不归路”。旁人的猜疑、误解、讽刺和偏见是对坚定理想的考验,人性中固有的欲望和对爱情的渴求是对初心不染的考验,生活的贫穷和窘困则是随时可能湮没理想的泥潭……然而诸多的不幸都未曾动摇过思特里克兰德对探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信念。当他已经身染疟疾,全身痛痒无比时,他仍然坚守一间简陋的木屋,在四壁连同天花板和地板上绘画着自己心中的“伊甸园”。在双目失明甚至死亡之前,他绘着的画毫无疑问是注入了他对生命和这个世界全部的`理解,他终于看见了自己的灵魂在原始的天地间自由地歌舞着,也便死而无憾了。

  可是最令我大受震撼的是,思特里克兰德竟然在临终时嘱咐伴侣将自己的心血全都付之一炬!这样一件艺术界伟大的瑰宝随着一把熊熊大火化为灰烬,爱艺术的人都会感到万分遗憾。可我转念一想,站在这个天才的角度来讲,他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死而无憾,何况从一开始,他创作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给旁人看的。最伟大的艺术从来不是为了流传千古而创作的,只是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对美的纯粹的爱。

  书名的“谜底”由此显而易见了。“月亮”是精神的充盈,而“六便士”则是物质的满足。对比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常人,又如何能理解这样一个只要“月亮”,摒弃“六便士”的人呢?“在满是六便士的地上,你抬头看见了月光。”月亮和六便士,你又会选择哪一个?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2

  不久前便拜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记忆深刻的是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艺术梦想的道路上,表现出对人情与人性的摒弃和过分自私的态度。也总是想起里面的一句话“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斯特里克兰德生活过三个地点: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塔希提岛,也在这三个地方分别经历了三个女人:妻子艾米、朋友的妻子布兰妮、土著少女艾塔。

  伦敦,土生土长生活了四十几年。有一份在证券公司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一双聪慧乖巧的儿女,妻子艾米贤惠且知书达理。留下一张纸只字片语,就轻而易举抹掉了前面走过的人生轨迹。

  巴黎,凭着对绘画的一腔执念,沉迷于梦想一发不可收拾。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变得不近人情,一切与己无关。病重时得到了朋友妻子布兰妮的悉心照顾,恼恨的是凭着自己无所谓心理下毁掉了朋友的生活甚至布兰妮的生命。他还能摊摊手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不堪一击的生活,以及被生活压迫下人性的丑陋。梦想又是什么呢?

  之后经过马赛到达塔希提岛,这是他灵魂出窍之后得到升华的'地方,在这里他与心中的梦想毫无阻隔。有着一个默默守护他,忠诚于他梦想,叫做艾塔的土著少女。即便是他快到生命终点,也无损他绘画才能的发挥。梦想可以实现,但原来如此艰辛!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绪一直久久不能平。这样的男人不是典型的渣男吗?他的出走,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去了哪里?抢走朋友之妻,人性的底线在哪里?这些让我感到愤怒,任何对梦想的追求都不应该是自私甚至脱离道德的借口。

  文末描述了斯特里克兰德病死后盛名,把视角又重新拉回到了他结发妻子与一对儿女身上。她们心里压根没有想过要关心斯特里克兰德这些年的遭遇,倒是因为他的盛名,极力标榜曾经的关系,假装付出和理解。如果没有盛名,他们是否还愿意提起这个曾经丢弃她们的人?如果没有原谅,何必假装美好?人性的碰撞果然脆弱,道貌岸然的面具在现实对比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思至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文中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都能泰然处之,这也许是信念的魅力了吧,引领着纯粹的灵魂一路前行。

  梦想人人有,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生活中渐行渐远,很容易就忘记了初心,很容易就有理由说服自己放下,很容易就把别人的看法筑在自己好不容易建立的壁垒里……也许这辈子都没有这么大的魄力与自己决裂,但生活给予的馈赠本就是独一无二。做自己想做的,内心真实快乐就好。

  月亮很美很孤独,看上去很近却那么远,要做的就是清醒的活着!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3

  卸去繁琐的工作,我终于在寒假的时候翻开了毛姆的大作《月亮和六便士》,这个尘封在我书桌上半年多的精装书,终于被我剥去了封塑。

  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月亮和六便士,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会发生哪些故事呢?怀着这颗好奇心,我一面读着晦涩难懂的人名、地名,一面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像作者本人一样,一开始我并不认为思特里克兰德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因为他太平凡了,几乎没有可以写的地方。直到突然有一天,他失踪了,毫无征兆、毫无理由的消失在大家的视野。各种猜测、各种质疑他统统不理会,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去追求心中的理想。

  此后,为了生存,他辗转去了许多地方,但经历无数波折后,他选择去了原始森林并娶了一位土著人为妻,这段时间,他开始大量创作,并将自己的创作才能发挥到极致。可死神并没有放过这位胸怀理想的艺术家,一场麻风夺去了他的性命。他在生命尽头的日子里,不屈不挠,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出艺术瑰宝。可惜,遵照他本人生前遗愿,这个瑰宝同他一起进入了天堂,因为这幅画的完成,让他的灵魂得到了解脱,他感觉自己追求的东西已经得到,在骄傲和蔑视间,他又将它毁掉了。

  读了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我被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艺术的执着和无谓所打动,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碌碌无为的生活进行了反思。

  思特里克兰德心中有份远大的`理想,这份理想曾经被残酷的现实所淹没、曾经被人世间的温情所遮盖、曾经被安逸的生活所尘封。但这份理想从未消失,它在慢慢的发芽、生长。而我我也有理想,这个理想也从未消失,可是它什么时候才能更茁壮?我忘了曾有多少个早晨,当万物还在深睡、当太阳还在梦里的时候,我的心脏会突然像听到什么指令一样,砰砰砰地快速跳动起来,脑海中尘封的理想便褪去浮华,一点点膨胀、膨胀,直到浑身的血液都像沸腾起来一样,毫无方向的乱窜一气。于是,漫漫长夜,我与理想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各种思想也进行了强烈的碰撞。等到闹钟一响,我睁开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洗了把脸,看着镜子中日渐沧桑的自己,同情的嘲笑了一下,便开始像机器一样工作。

  我也曾想过放下乏味的现实去追求我崇高的理想,可是我做不到像思特里克兰德那样放弃亲情、友情、甚至做人的尊严去追求理想。也没有信心像他那样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这对我来说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博弈,到头来,我会落得一无所有,甚至背负绝情绝义的骂名。他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楚,所以他取得了常人不能取得的成就。

  看了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我觉得他是只勇敢的青蛙,适时地跳出了蒸煮自己的锅炉,而我却是只呆头青蛙,虽然不甘心被温暖的小锅炉束缚,也很向往美丽的田野和池塘,但是却怎么也不敢跳出去,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才华去支撑膨胀的野心!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4

  小说一开始,本书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便以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事业出场。他相貌平平没有大起大落,日复一日勤勤恳恳地养家糊口,仿佛与其他男子一般默默无闻,不起眼。

  然而有一天,这样的一个“常人”却突然下定决心,抛弃他的家庭与事业,到巴黎一个阴暗的角落去学画画。有人会问,为何在家里当画家不可,思特里克兰德要放弃身边的一切呢?这便是主人公与众不同的强烈性格的体现,当“我”质他人到中年,为何还要去学画画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仿佛他正与自己内心的一种强大的意志作斗争,违背它,便浑身难受。这也许能解释他要把全身心投入到画画中而不顾所有的原因。

  读到这,我就想到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先生,他说过: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他内心所向往的是自然田园带给的宁静,而不是官场喧嚣带给他的名利。他选择归隐,不是矫揉造作的表现,而是出于对精神世界自由的追求。

  思特里克兰德先生作画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成名吗,从他的话语和表现,完全看出他为了追求梦想,敢于放弃世间一切名利。难道他期待身边的人对他的赞扬吗?不,他对此都不屑一顾。他画画纯粹是为了画画,即使所有人都一起鄙视他,都无法阻拦他对艺术的热情,他甚至不求有人欣赏过他的作品。在他的眼里,没一个人对画画有像他那样独到的理解。

  本书的书名“月亮与六便士”看似没有一点关系,其实不然。月亮代表精神世界,而作为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六便士则代表现实世界。对于思特里克兰德,精神世界自然就是作画,而其他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像六便士一般微不足道。不论在衣食住行,他都不讲究舒适,有温暖柔软的扶手靠背椅他不做,偏要坐老旧的.硬板凳。这是他的刻意而为而体现自己坚毅刻苦的优良品德吗,当然不是,一个把旁人的冷嘲热讽都不当一回事的人是不会干出这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的,他是真心认为现实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舒适是无关紧要的。人世间的感情对他来说则更无足轻重,别人对他的感恩与爱,他一笑而过,甚至用的是嘲笑,对别人在困难时给予他的恩惠,也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没有,好似帮助他是对方的职责,不伸出援助之手对方就会于心不忍。若是有人憎恨讨厌他,他就更不在意了。总而言之,别人的感情就像微风吹过他坚如磐石的心上,丝毫打动不了他。唯一能沁入他心房,使他为之奋斗的除画画外再无他物。

  所以,毛姆写本书的用意真的是让所有人都应该仰头看月亮,而不是低头捡六便士吗?也许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能代来快乐。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不管是选择抬头仰望皎洁的月亮,还是为六便士而奋斗,都是幸福。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5

  这是我第一次读完某本书想迫不及待的写一些东西,这种感觉快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书中给了我太多的震撼,这种震撼催促着我的内心想写一些东西来缓解内心的这种感觉。读完这本书后,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多疑问: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这个城市,有谁会在意天上的月亮呢?在思特里克兰德完成那副旷世之作后,为何会嘱咐塔莎在其死后将它烧毁呢?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等等,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

  当我读到思特里克兰德放弃弃了自己温馨的家庭与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的去追寻自己绘画的理想的时候,尽管在其后的生活过得异常的艰辛,但我却好似读懂了老思,在某些时代,能为理想放弃现在所拥有的的一切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个天才来说就更为困难了,天才在又些时代是不为社会所接纳的,所以天才要想继续存活下去,只能变成一个疯子。这也许就是老思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自己抛弃妻子与优渥生活的原因了吧。

  刚开始我看到老思抛弃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的时候,我对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充满了深深的怜悯,但后来读到后来的勃朗什。施特略夫与塔莎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其实无论是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勃朗什还是塔莎,她们三者是一样的,不仅仅她们都没获得真正的爱情,没有将老思变成她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是她们三者都没有真正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就像书中老思所说:“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

  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与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邀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老思虽然有着宇宙般深远的思想,但其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没有经受过欲望的考验,所以他需要女人来发泄这份欲望,在欲望消失之时,他就不再需要了,这就是里特里克兰德太太她们三者的命运如此相似的原因了,因为从始至终老思把她们只是当做他发泄欲望的工具或容器罢了。

  一直到后来老思来到塔希提岛上,在这里,他获得了自己灵魂真正的解放,创作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所有物质的灵魂画作。他又开始被这个世界推崇,其作品在拍卖会上获得了巨额的价值,在他死后甚至成为了印象画派的巨匠,但这些已与他无关,这也许就是疯子吧。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所以,我感觉作者毛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永远不会同时得到月亮与六便士,或者说月亮与六便士是一样的。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我们要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多用一下我们的理性思维,少一点道德批判与道德绑架。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精选)07-17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8-02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1-16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0-18

六便士与月亮读后感09-04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08-06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04-14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04-06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12-28

(实用)《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