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谭读后感 推荐度:
- 《菜根谭》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菜根谭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
书中自有黄金屋,前些日子,项目上买来一批书籍,利用周末闲暇时间,来到阅读室,随手拈来一本小册子,读完之后心静如水。此小册子即为《菜根谭》,作者是洪应明。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其名作就是《菜根谭》。此书内容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个部分,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以说教口吻教人出世入世的道理,意境阔大。阅读过后颇有感想,在此和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其一是关于“无为”。这本书是老庄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极为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其常虚,则义理来据”,又说“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如则这般,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像列子那样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而是把话说得极为淡然,却又很有说服力,让自己成为《菜根谭》里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图片
其二是关于“无欲”。洪应明借鉴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不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著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其三是关于“清闲”,这也是其书最绝妙的一部分。例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又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短短数十字,“清闲”之意跃然于纸上,随之而来的还有那超然脱俗的丝丝禅意。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其语言,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当其落在条条细则上面时,却又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词,极富意境的同时,又温柔细腻。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希望大家都能偷得一点闲暇,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书中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读后感2
乍一看这本书,感觉都是一些常见的经常听的提议,但经过仔细阅读,让我越来越着迷,这些道理往往被我们平时忽视的,就像菜根,一旦品尝就有它的独特。这是古往今来前人成功与失败的总结。例如,秦始皇的统一无疑是由于他善于出谋划策,这最终使他成为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人,从而获得了千古一帝的称号。
楚怀王死在异乡也因为不听屈原的劝告,置屈原的劝告于不顾,最终陷入了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成功与失败的比较,这无疑是对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是劝我们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轻易展示自我的智慧的,一旦露出锋芒,只会引起别人的嫉妒。杨修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以为自我很聪明,三、四次猜中了曹操的心思,还把话说了出来,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你说杨修聪明他很聪明,可是他为什么会死呢这是他的愚蠢,因为他能猜出曹操的心思,却猜不出他的性格。
曹操心里怎样想,大臣们几乎都明白,只是觉得自作聪明的杨修不明白,因为他不明白才招妒。所以,智慧似乎是愚蠢的,伟大的技能似乎是笨拙的,值得我们从生活的规则中吸取教训。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流传千古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变化的人生哲理,充满诗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人生准则。
菜根谭读后感3
原文: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1.拂心之事:不顺心的事。拂:违,逆。2:砥石:磨刀石。3鸩毒:毒酒。
译文:经常听到些不中听的批评之言,常经历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在接受这些的过程中正好能历练自己的品德情操。相反,如果仅仅只是听些甜言蜜语,事事都一帆风顺,人生没有任何波折,就等于把自己浸泡在毒药里慢性自杀。
我的读后感:这话小学就知道,现在才明白有时还做不到。我也曾爱听好听的话,感觉每天顺风顺水就是好。吃多亏,经历人事多一些,觉得能说逆耳良言的人真好,太少了。做事多遇困难挫折反而可以学到积累很多经验,不算坏事。
还有一方面就是经常听到一些不好听的话,发生的那些不顺心的.事情不算坏事。可以让我保持对人对事的了解,更有利于人性的把握判断,工作生活。
比如,坑我害我最多的都是我曾经的好朋友。很多阴毒的人,没发现之前都是好朋友,欢声笑语,翻脸后不如狗却和狼一样狠毒。有利可图时甜言蜜语之人,背后藏的不是毒药就是刀。
那些日常生活中恶脸恶语,小坑小坏的人反而都是不断在提醒我人的本性,帮我鉴别识别人。有些严肃认真,不讲情面讲原则的人,教会我的东西往往一生都有用。
生活就像旅途,没有那么好的路,处处都是坎坷和危险,老是一马平川不经历任何风险,往往一出事就大事故。经历就是各种历练,所有不顺心的事情都是在教会我如何去走的更好,更安全。
那要不要对别人做一个诤友呢,嗯,可以对孩子,对家人说真话,忠言逆耳。到社会上,工作中得小心慎重,朋友一般都不爱听,哪怕为其好也有可能记恨你。小错规劝,大的像犯法之类的赶紧划清界限,不然一定拖你下水。大方向不能犹豫,要果断,很多人犯法犯罪都是被朋友所害。
社会流行溜须拍马察言观色,不会来势就沉默是金,才能混得好,吃得开,脑满肠肥。单位同事也如此,领导只有上进心强,精神层次高的人才爱听不同意见,看人了,仗义执言还是得注意。为其好还很反感就不必多言了,为人正直大多在那个单位或者小团体就混不好,只是留下一个好名声和好印象。即使没人喜欢但过后仇恨的人也不多。
想说忠言就得正直,做人选正直和选善良一样,都是付出不如选利己,很辛苦,要吃很多亏。如今时代,正直又善良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大部分混得很差,惨。就是生活平淡,内心安宁。路自己选,怎么做,看具体情况吧。
创业自己当老板,不少人就发现最宝贵是人才,德才兼备之人太少,自己能看人太重要了。大部分私营企业活不过十年,过了十年的大部分传不了下一代,就是这个原因,没人才,不过说远了。等我当上老板在写这些吧,哈哈。
菜根谭读后感4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则是一部不啻于集历史与道德、诗歌和哲理、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于一身的一本书籍。
说来惭愧,最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还以为是与做菜有关的,后来大学挚友在临别毕业时赠予我此书,可能当时太年轻,囫囵吞枣、草草翻阅后未觉深意,书,便被放在了书架最底层。如今,有了些许社会经验后,偶然翻阅,方能稍加理解其中含义,理解挚友的良苦用心。
书中阐述了为人处事、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可谓字字珠玑。
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菜根谭》这样的清流来洗涤我们的精神,浸润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三观。
《菜根谭》说,人生的福祸苦乐,一念之差而已:人生福祸境区,皆念想造成。古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受沉溺便为苦海;一贪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这话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的幸福与苦恼全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的,人生苦乐转化,全凭心定。我们在人生路上,会不断的'获得,不断的失去,而在得失之间我们无法衡量它们的价值,我们无法衡量哪个是好,哪个是不好。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金钱?权势?健康?快乐?这些也只是分子,还有个分母——欲望。名利的欲望太强烈,无异于使自己跳入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使自己沉入苦海。我们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的欲望之火越来越旺,而唯有清静之心,才能化解。所以一念之差,千差万别。
那么如何保持我们的清静之心呢?我们同样能从《菜根谭》中找到独特的答案——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杂亦浅;历事深,机械迹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我们的成长必将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体悟人情的冷暖,而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越经历世事,城府越深,真诚越少,处事越圆滑,尔虞我诈防不胜防。我们该如何自处?——守住初心。去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去豁达一些,保持纯真的本性。只有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保持最本真的自我本心,守住原本的纯真,才能在人来人往潮起潮落中岿然不动,才能出走社会多年,归来仍是当年少年模样。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留有清静之心,笑看花开花落。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更是一本答案之书——你所有的迷茫不解,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更是一本智慧之书,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后感5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许多疑惑、感慨以及愤懑不平之事,有时一点困难或弯路,就足以制约我们一生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总有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奋勇前行。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在我的青葱岁月彷徨、迷茫时,正是《菜根谭》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以“连横”理论多次劝说秦王却屡遭失败。最终在钱财用尽的时候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没有从织布机上抬起头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攻读兵书《阴符》。学成之后,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国与秦的盟约,挂六国相印。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然后他再次回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钱财、荣耀、权力面前,人们最易感受到世态炎凉。而我也总摆脱不了生活的愤懑、纠结和无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菜根谭》,如遇名师,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大意是: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既然如此,那我难道要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而蹉跎一生吗?不用的,生活本身就是拥有无尽乐趣巨大的财富,我无需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我读《菜根谭》,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他温暖睿智的话语能拨开迷雾,拂去尘埃,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宁静。
菜根谭读后感6
《才根谭》是明代道家洪应明的一段语录,论述了修养、人生和生活。它鼓励人们在平淡无奇的蔬菜根中体验生活的滋味,从而丰富自己并努力获得力量。
凯根坦提倡“拥抱简单”,即拥有一颗简单而天真的心。为了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金子和玉,就必须在烈火中锻造出来。他必须在薄冰上行走,才能想出任何能举起天地的东西。”
蔡根丹特别提倡“家庭和一切都在一起”。他没有“三个红衣主教和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刻板说教。然而,他到处都能感觉到作者对维持家庭和谐的热爱“如果一个人融入到他的个人气质中,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如果一个人能摆脱家庭中的坏脾气,那将是一次伟大的学习。”
凯根坦建议人们脚踏实地。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个人必须有愚蠢的精力。“绳子和锯子断了,水滴和石头穿透了。那些学习道的人需要努力工作。当水成熟时,甜瓜成熟,茎秆脱落。那些获得道的人有机会。”
在生活方面,蔡根丹主张人生要更高一步,视野要开阔。我们不应该对别人态度不好。
《财根谭》每篇文章的字数不是很大,但它融入了最真实的生活感受。在他们中间旅行不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不同的兴趣,有着难以言喻的'内心愉悦。字里行间,隐藏着一副对世界的洞察力,在他沉重而温暖的鞭策下,会有新的体验。
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所隐藏。生活的真正滋味是平淡的。他可以在简单的饭菜中体验平淡的美,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正享受生活。
菜根谭读后感7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德为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应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向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有一本书我经常喜欢读,在书中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像,同时也能找到一种人生的宁静。见其文字就如同与他本人对话,一句话,一辈子。有时候书中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变你命运中的很多东西。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这是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据我所知,明代洪应明所著的这本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新中国的创始人——毛泽东也喜欢此书,他对此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菜根谭》全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能够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能够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能够节用,病能够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持续一颗冷静的心。
应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菜根谭》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菜根才会越来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可使人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这种好处上能够说,知识改变命运。
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菜根谭读后感8
最近两个多礼拜特别的忙碌,是因为承蒙领导不弃,给自己加了点担子,开始主导项目带团队了。20xx年在企业上班,那个时候也是带团队带项目,但是二者感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想了一下,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单位的性质不一样,一个是外资企业,一个是政府事业单位,所以在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企业,特别是外企或者类外企,工作会划分的很细,每个人每个团队甚至每个部门做的事情都类似,所以带项目带团队相对来说就更加单一明确,把握住时间节点、合理分配任务量、给予技术层面的指导,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而且往往大家不在一个城市办公,没法面对面交流,更多的是文字性的沟通。而在政府事业单位就复杂得多了,看似每个人工作职责范围比较宽泛、自由度比较大、有时候又却是那么的狭窄,取决于每个人对工作的认知认可以及思考的程度。现在的单位,既是政府性质又是高度技术化、专业化,按照有些同事说的,这里既需要智商又需要一定的情商。
二是自己本身的关注点不一样了,以前更多的是盯着项目,催着大家抓紧时间尽快完成分配的任务;现在更多的是想着如何既要把事情做好,又想趁着带团队的机会狠狠的改正一些缺点习气。角色转化前,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只需要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任务量就好,需要考虑的人只有两个:自己和直接领导。角色转化后,不仅需要考虑的.工作量多了,而且考虑的人物也多了,需要接触和打交道的对象也更复杂多样了。打个比方,好比点和线,变成面和体。
过去的我,骨子里是独来独往、独生独死的,人物事情多了就觉得特别的麻烦,恨不得一刀切下去,想尽办法让自己抽离出来,躲进自己设置好的、只能容下独自一人的、短暂的舒适区。这是太过于关注自我感受的表现,严重下去就是自闭了。用理智与情感的模式来说,这样的人是不具备理智的,没有理性思维;即使擅长思维,由于没有理智、智慧的指引,越思维越陷入自我;那么情感方面呢,我们都知道,情感是离不开理智的,如果没有了理智,那就是不良情绪的爆发,非常的可怕。(关于理智和情感更深入的探讨,以及如何从情感理智入手修行自己,欢迎大家与我当面交流,茶水随时备好,我在幻海阁等你。)
现在的我,或许还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已经不想按照原来的命运轨迹继续走下去了。在面对复杂的人事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多年来定力的修持以及正见的熏习,已经慢慢的具备一些刹车的力量了。正因为此,这两个礼拜的忙碌,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事务的处理,更多的是头脑中紧绷的这根弦,一根试图努力拦住命运火车按照原有轨道急速飞驰的弦。所以,特别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一个可以试炼改变命运的机会。
菜根谭读后感9
应该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学算使人精密。”读了融会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能吃苦清贫的人,可成为大事。
《菜根谭》是一位高人,把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经历,盘托出的给大家学习和参考的结晶。个人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任何人都需要消化和细读,是一本奇书。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商业大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其他人都喜欢研读《菜根谭》,因为这本书是一本修身养性,充满了哲理味道,管理方法的书。我读《菜根谭》,我觉得是一本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好书:简单的故事,朴素的'语言,研读起来津津有味。
作为职业经理人,读了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我们要有“不昧已心,不尽人情,不歇物力”的待人待物原则,更要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坚韧精神。还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
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一日三餐;流行时髦物外,也是昙花一现;那些经久不变的,长久的就是简单的,平淡的“粗茶淡饭”生活。不管是富贵也好,学富五车也罢,我们是要踏实,低调,“谁家烟灶无烟火”?当我们遇到苦难,或者开心时,要坚信“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的谏言。一个人,不可能一天,一个星期都是一种状态的。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大人,父母,领导,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人一生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菜根谭读后感10
有句话叫:“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菜根谭》是我国古代学者洪应明所撰写的一部关于人生体验的奇书。
记得妈妈给我买得那一天晚上,由于缺乏亲身体会,我还以为《菜根谭》就像人们所说的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但在我认真阅读以后才知道,这真的是一本教育意义深刻的书。上面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它把我引入了一个新天地。从我阅读得第一天起,我就把它当成了最好的朋友。
而里面的'故事更是让你如痴如醉,回味无穷。里面有名扬千古、无欲则钢的王安石;有两袖清风的于谦;有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他们的清正廉明是我久久不能忘记的。里面还有人人皆知的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孟母三迁........它们都是鼓励我前进的航标灯。
看了这本书会让你感悟人生,拥有赤情侠心,还能让你返朴归真。作为一名小学生,你难道不应该阅读这本书吗
从《菜根谭》的开始,经历了几百年世事沧桑,但《菜根谭》将永远谱写着它那永垂不朽的文化。正如学者洪应明所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后感11
选择《菜根谭》这本书作为本年度第5本书籍,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可能是与最近的心情及生活状态有关。这段时间有期待、苦涩、泪水、更有珍惜当下,活在当下,选择这本书也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吧,就是想沉淀平复一下心情。
这本书基本上来说人生、遇人、做事、感恩等。全部都是处事方式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引用古人经典事情来阐述和论证该观点。这样的人生大道理需要人去经历,光看书是不能深刻体会,反而容易使人感觉疲劳,乏味。这样的书籍可以看看,拓宽知识面,或者建立价值观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天天看这样的书籍。就好比人天天吃山珍野味,也会吃腻的',只有偶尔品尝一下才感觉那种香甜。读后感所以,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有些书可以看完,有些看一半,这个根据自己阅读的情况来看,经历了才会知道,虽然有感同身受这个词,但是这也是一个安慰人的词,任何人都不能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也体会不到,同理心在这里不起作用,任何人对待同一事情会做出各种独自的见解,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对的,对于他来说。
说到现在,突然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也是我看过的书最短的读后感把,不过还是有帮助的,我就是这么个人,我还是我,不管从基因的角度还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说。
菜根谭读后感12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但是是将自我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达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只但是是将自我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一样的主角,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主角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能够扮演多种主角,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务必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13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读后感14
近期抽空简单的阅读了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的《菜根潭》。菜根潭三个字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这与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从教理念如出一辙。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剖析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从事辅导员岗位数年,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深知自己在岗位上的态度、做事的严谨与否与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深知公平、公正、公开的严格的制度执行对于学院的发展和声誉的重要性。正是母校传承的一种精神,正是党员身份的不断激励,正是工作中的努力和学习,我得到了成长和历练,也更是这样的经历,我更加成熟,对于学生工作更加尽心,每每学生的喜悦,也时常拨动我内心的自豪之弦。
菜根谭读后感15
今天有幸拜读了美文《菜根谭》,读后,心中澎湃,思虑万千。遇事让一步,这展现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也展现出他良好的涵养,别人也更会敬服你、信任你。待人宽厚一分,这也是为自己积下福祉。善待他人,更是为善待自己奠定了基础。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在我们热电公司这个大家庭中,也需要这种境界这种思想,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碰到困难,我们共同攻关克难,排除隐患;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所以,不会去在意是谁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有没有超越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没有越界,有没有看不起我,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也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让我很没有面子,这个人让我太难堪,所以我要对他心怀芥蒂。只要抛开这种心怀,一心为工作,没有解决不了得问题。就拿我刚到检修部分管热工班来说,热工班人员从建厂的6个人到现在的.1个人,人员严重缺乏,夜间值班都没有人;而生产现场设备仪表老化,外围系统测控点增加,隐患增多的情况,生产任务重,工作压力当时确实很大;但我和组员张绍峰一起不等不靠,沉着应战,排计划找根源,加班延点,一心扑在现场,不明白的就查资料,向同事多请教多学习,查找一个又一个问题,排除了一个个隐患,现在基本上把以前积压的消缺单消除掉了,在热控工作方面,可以说为即将到来的冬季供暖打下良好基础。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人还言:“宰相肚里能撑船”。因此,我们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忍让、宽容,把心胸放宽些,这不但是人格涵养,也是一种处世哲学,这样,看起来是吃亏,实是利己、积福。在工作中就是这样,不要精打细算,认为干多了就吃亏,有问题就躲开,有利益就伸手;实际上这是害人害己,要想想多干一点,就能把工作多做好一点,就能为公司的发展多奉献一些光和热。
工作中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一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于律己,忠于职守;生活中宽厚待人;遇到危险勇敢无畏,遇到摩擦主动退让。为公司的发展增砖添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菜根谭读后感】相关文章:
菜根谭读后感1000字 菜根谭读后感05-29
菜根谭经典语录06-07
菜根谭的读后感08-25
菜根谭读后感09-24
《菜根谭》读后感06-24
关于《菜根谭》读后感10-22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心得01-01
菜根谭读书心得07-18
读《菜根谭》有感09-01
《菜根谭》读后感13篇(实用)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