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

时间:2023-10-21 10:42:21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初中的作文集锦[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的作文集锦[4篇]

初中的作文 篇1

  江南有几分烟雨,你心头便有几许柔情。

  四月天,春风软绵,春花如屏。这江南的水,似也添了几分春色。潋滟清透,碧波无痕,恰似江南的姑娘,温和,多情。

  湘水之滨,有纯白梨花于枝头聘婷。微风浮动,摇曳生姿。有三两浣纱的姑娘,操一口吴侬软语,互相诉说着家长里短,也常有某个姑娘被其他姑娘围着打趣,看上了谁家小伙,说着他们口中的男主人公便泛舟而来,浆声悠懒,荡起微澜,四目相对。他的眼中是盛满春光,而她手中的那盆水也是有了温度。姑娘们捂嘴偷笑着惹得她羞红了脸,忙跑开来,留下一脸错愕的少年。

  四月的雨水格外的多,淅淅沥沥的下着,朦胧的整个小镇。隐约听见古旧的唱腔,悠然玩转,和说书人离座的拍岸声。灯火朦胧时分,那江上面缀着几点零星的`白帆,渔火如豆,各家各户便已炊烟袅袅,饭香萦绕。更静了,只是偶有孩童戏水的声音。惊扰了这份静默。似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倒也不碍事,只平添了几分鲜活。

初中的作文 篇2

  “好好的啊!”“知道了!”我回过头朝妈妈挥挥手,转身跑向公交站旁。今天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好似运气也不赖。没等一会儿,41路公交车就来了。我与其他乘客排着队,依次上了车。一瞧,人还不少。虽不挤,可座位是一个也没有了。不过我只要坐几站就下车,所以站会儿又何妨?

  闲来无事,我便四处张望着。嘿!还有一个“爱心座位”不知什么时候空了。我正想走过去,却刹住脚步。因为座位边上站着一个女孩。她不但没有坐,还把头偏向一边,好似没有看见那个座位。正这时,到了下一站。上来了几个老人,他们中有一个人来到爱心座位上坐下。但同时也下去了一些乘客,就又空了一些普通座位。我看到那个女孩换了一下用力的腿,还是站着。直到几个座位被另外几个老人“填”满了,她也未曾朝前迈出一步。我忽然明白了女孩儿的`羞涩和善良。她这是给老人们让座呢!

  就这样,过了好几站,女孩儿一次次把座位献给了车上的老人。她的腿只怕是要酸的发麻了吧!唉,也难为了她,这一路车,老人出奇多。她这么一让,岂不是要让到底了吗?我寻思着,还不知道她是哪一站上车的呢?终于,她活动了一下双腿,原来她到站了。我目送着她。当她踩上最后一级台阶时,情不自禁地扬起嘴角,形成一个好看的弧度。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她的笑是如此皎洁和耀眼。我的视线停留在那个方向,久久不能回神。

  回家后,我回忆着那个瞬间,越来越觉得她的笑美得令人心动,令人难以忘怀。此后,每当我走进41路公车,看到靠着车门那张“爱心座位”,我就会想起那个美的瞬间。因为,善良的她,犹如一个人间的小天使,住在了我心中。

初中的作文 篇3

  新的校园, 新的心情,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清晨,我站在校园放眼一望,远处新栽的小白杨正在这大好的春光里茁壮成长着。而在墙角边,一棵老槐树静静地吐着它的新芽。

  那棵老槐树,是旧校时就已较老的一棵树,它粗壮的树枝,葱郁的'树冠,师生们都戏称它是“树王”。每天,总有一双深情的眼睛将它久久凝望,就像慈母在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她就是当年亲手将它种下的冦文秀老师。随着和冦老师的深入交往,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这棵校园老槐和这位如老槐般美丽而有深度的老教师。她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

  寇老师今年己是五十多岁,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执教三十多载,如今仍默默奉献在三尺讲台。她任劳,至今还带着语文和其它许多课,还兼任学校的总保管,可她一如年轻人一样斗志昂扬、精神饱满。每天她骑单车往返于市里和很远的郊外这所小学。学校里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不愿骑单车嫌太累,而她依然精神十足。在她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我也加入了骑车行列,体验到了坐车所没有的快乐和艰辛;她任怨,学校课桯在排不开的时候,校长会让她时而教数学,时而教语文,而她无怨无悔,并且带哪门都一样的好。她认真负责,虽然再有几个月她就可以退休了,同事们都说:“寇老师,您工作了一辈子了,快歇歇吧!”可她总是说:“只要我在一天就要对得起孩子们,对得起这份工作!”所以我们每天依然可以看见寇老师忙碌的身影和她戴着老花镜在为学生一本一本批改作业的情景。

  她是花卉中一朵静悄悄的玫瑰,从不招蜂引蝶,而是默默点缀七彩的生活;她是校园中那棵老槐,从不炫耀自己粗壮的根枝,而是默默把阴凉和美丽奉献给他人。她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中培养着国家的栋梁;在汗水与微笑中收获着希望。

初中的作文 篇4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初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初中作文11-23

初中作文06-12

等初中作文07-04

初中的作文11-05

(精选)初中作文07-28

初中作文(精选)10-13

[精选]初中作文10-15

初中作文【精选】09-11

(经典)初中作文09-12

初中的作文【精选】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