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演讲稿

时间:2024-11-05 21:06:26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五千年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1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微风徐徐,阳光射出无比灿烂的光芒,千丝万缕的光芒照射着大地,看黄山,多么奇丽,悠悠云雾缠绕着山顶,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天连水尾,水连天!看黄河波涛汹涌,想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崖!长江,一湾江水向东流,壮丽,雄壮!长城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在巍峨的山顶上盘旋!这就是美丽的中国,这里山青水秀,山明水静,无数的风景名胜让外国旅游者赞叹不已!

  悠悠古国美丽的风景悠悠五千年,中国很多名胜,我站在一棵苍天大树下,你可曾有幸听到树下悠扬的琴声?高山有乔木,流水无知音时,伯牙毅然砸琴,一路追随他的知己而去,只留下一首动听的《高山流水》响彻整个山林,这亦是他的执着,对知音的执着,在美丽的地方听着动听的《高山流水》品味着,伯牙所谓的知音难觅!五岳,泰山之雄伟,华山之秀丽,衡山之俊美,恒山之高大,嵩山之壮丽。桂林山水甲天下,湖南的张家界,名扬天下。安徽的黄山不愧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祖国,您似一位美丽的妈妈,如花似月,闭月羞花,让那么多外国人,驻足痴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让他们流连忘返!悠悠古国五千年的文化不知不觉迷上古韵,西窗暗紫,洞萧短笛悠吟唐风宋雨的神韵。鸿袖翩翩,两袖拂落淡黄的诗筏,几乎每一首古曲都与唐诗宋词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缠绵。读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音未改鬓毛衰”满溢乡情的牵挂;“劝君更敬一杯酒,出阳关无故人”充满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领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细腻;我知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来江水绿如蓝”的'醉人;我看见“几处早莺争暖树,家新燕啄春泥”的美妙;我感到“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艰辛……

  一轮明月当头,我和李白杜甫,在月下喝茶,边饮边高声吟诵一首首小诗,悠扬的琴声,古筝的悦耳,飞流的瀑布,我们下棋,品茶,吟诗。心中有说不出的开心……品百态英雄,品百态执着,品百态豪放!悠扬的琴声,令人心旷神怡。……祖国,是养育我们的地方,中国一个有着千年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一个让我们成长的地方,我因是中国人而自豪!我因在中国而骄傲,2008年胜利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使中国——这个东方的一颗闪耀的明珠更加耀眼,从此以后中国会更发达,更富裕!我爱中国,爱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国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2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这次我要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我眼中的中华五千年”。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神十成功飞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吧!五千年的岁月,积淀了多少繁华与沧桑,又积淀了多少成功与失败。才从而汇聚成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才造就了现在的繁华与文明。

  战争也伴随着中华一起成长,永不完结。就从炎黄两帝开始为了争夺领地就有了战争。不管他是为了统一还是为了报仇,对百姓来说都是残忍的。因为每一次战争都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民丧失性命。对此,同学们又是如何看的呢?而战争的胜负之前,皇上们又干了些什么呢?当然是策略。可策略所需的是一个计谋家。三国的`刘备也正是这样,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计谋他有怎莫会赢得战争呢?所以我眼中的中华五千年是一个充满战争的五千年,而五千年来的战争最重要的就是为中华献出计谋的人士。

  虽然战争少不了谋士但战争所留下的鲜血真是惨不忍睹。所以我们该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3

  我自己是做中国考古的,做考古我算了算,应该也是三十多年了,亲手挖掘出过不到一百件但也差不多的青铜器、玉器等等,应该说还是很幸福的。从2000年开始,我的研究方向转型了,我转向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为什么呢?我们中国号称五千年文明,问一问我们在座的中国的留学生朋友们,根据是什么?你们知不知道呢?我记得有一次是在国外,在交流当中,我说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文明,然后就有学者质疑,说你们中国的文明不就是从甲骨文算起那三千多年吗?然后我们一个搞历史的同行就说不是,我们从夏本纪开始,夏王朝开始四千年。那怎么算也算不了五千年,你们为什么经常是说五千年文明?这个当时给我很大的震动,但是我很不甘心。必须要用考古来去发现、去验证到底是多少时间,因为这个对我们文明古国太重要了。

  所以2002年,国家开始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荣幸地成为首席科学家,来带领一个团队。我们这个探源工程,2004年开始做了十二年,到去年年底就算结项了。通过我们的考古发现,可以公开地说、有信心地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我就用这个图片,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我们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

  首先,万年奠基——就是农业的出现。

  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稻——栽培稻,是在浙江上山遗址,在浙江的北部。一万年,一万年是刚刚开始栽培。等八千年的时候,我们发现农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

  这是当时的工具——开荒的石铲,然后收割的镰刀。

  这个时候农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之后,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墓葬当中经常发现这个乌龟壳,在不少量的乌龟壳的底部,有刻画的符号。

  比如这个,这是跟商代的甲骨文的眼睛的.“目”字,是一样的。你看这个象形字,有点像子曰的“曰”。有若干的符号刻画在龟甲上,这个引起了我们高度的注意,所以我们考古就是说这个有可能是商代甲骨文的前身,有待我们今后的工作。

  这个还有更绝的,墓葬当中出土了若干件骨笛。

  简单来说,你看,有七孔的、有六孔的。我二月份去云南,有一个老艺术家就说,这是他们祖先的,因为这是一样的。开始以为是仙鹤的跖骨,后来这个实验考古发现,彝族仙鹤的跖骨非常粗,应该是翅根。那个鸡翅根大家知道,这个就是那个翅根做的,你看做得非常非常精致。另外这个音非常准,音乐学家吹过《小白菜》河北民歌,非常准。所以这个让我们非常震惊,这个八千年前的古笛,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的乐器。表明我们中华文明的先民确实是非常聪明。

  更神奇的,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制作非常精致的玉耳环。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玉,这个时候,八千年前已经可以制作了,而且制作得相当的精致。有大有小,基本上一对耳环,配一个吊坠。

  所以我们说八千年的时候,人有很多发明创造,为什么呢?有少部分人可以不用去从事农业生产,专门地从事这些手工业了,它就有很大的飞跃和进步,包括原始的宗教信仰,包括艺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直接进入到五千年文明了。在中国的东北辽河地区,我们发现了进入到早期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这个时候,以玉为贵了。因为八千年前,就是装饰,但是这个时候,只有权贵的人才能够随葬玉器,而且随葬的玉器种类很丰富。

  有动物型的,这个是玉圭,还有玉璧在脑子上。往下看,还有一个,随葬的一个玉人,和一个玉鸟,你看在头上。

  最重要的部分,还有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玉龙,我们叫C型龙,制作得相当的精致,而且只在大墓里出现。

  所以可见当时应该说是等级身份的一个象征。

  到了五千年左右的时候,在浙江北部,江浙沪交界区,出现了一个很强大的文明,这就是良渚文明。发现了巨型的城址,巨型到什么程度呢?

  长1800米、 宽1500米的城址,然后城墙宽40米到60米,建在沼泽之上,开始先从外面运大量的石块奠基,然后上面从外面运了黄土,光修建这样一个城,据计算一万个人得四年的时间。最近的发现,发现它的外围又有一个城圈,达到八平方公里,这个就是三平方公里。能够组织这么巨大的人力,就让我们非常地震惊,我们说如果不是文明的话,是很难想象的。你能够组织这应该是数万人、得干十数年、十几年才能够干的起来的工程,所以应该说是五千年文明非常重要的证据。

  所以中华文明五千年,绝非虚言,我们通过考古发现印证了。而且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我们通过世界考古论坛,请世界顶级的一些人来,他们意识到中国的这种文明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三千三百年前的以甲骨文算起,肯定是已经成为历史了。我相信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会有更多的考古发现问世,让我们的民众、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谢谢!

  开讲啦李东演讲稿:航天男人很靠谱 开讲啦吴希明演讲稿:追求极致的挑战 开讲啦潘建伟演讲稿:探索的动机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4

同学们:

  你们好!我今日演讲的题目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当代中国人,肩负着振兴中华,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更应该认真研读历代史书,借鉴祖先的历史经验,再创华夏辉煌。

  中华上下五千年,许多名著出世了。如,四大名著。施耐庵的《水浒传》重现了的那个是农民起义的故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讲述了战国时期只用多谋的史人;曹雪芹的《红楼梦》却给各位展现了唯美梦幻的画卷,而吴承恩的《西游记》则调皮的写出了唐僧师徒取经道路上的种种磨难。

  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是最优秀的中华英杰。例如:齐桓公九合诸侯,孔子,三迁的孟母,一代名医扁鹊,一代女皇武则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伟大的女此人李清照,编写史册的司马迁。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进入了鸦片战争,使中华更进一步。

  哦!中华!我最敬重的中华!我扎根在中华的土地上,感受着历代人物的成长,感受名著的熏陶,感受民族风俗的滋养,感受中国进修山川的哺育!

  谢谢各位!

【中华五千年演讲稿】相关文章:

畅游中华09-19

天佑中华10-09

复兴中华08-26

中华的珍宝07-16

中华汉字10-29

书籍与中华10-13

中华的脊梁11-03

中华经典诗词06-22

振兴中华09-19

中华美德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