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1-03-12 15:00:5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集合8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集合8篇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此,我科积极组织全科同志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单位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民利益,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确保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2

  近期在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我们集中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虽然自己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但是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习理论知识比较被动,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强,以至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无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二、在工作作风方面,工作中总是一味埋头苦干,极少主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很少与上级主管部门交流,有些自我封闭,同时,思考问题不全面,没有很好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工作不够扎实。 三、在工作方法方面,思路不宽,分析问题比较简单,不够周全,不能全面系统的通盘考虑。缺乏创新精神,大胆工作的思想不牢固,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工作全局。

  通过学习讨论,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重点放在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真正领会这次活动的主题思想,更好地贯彻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提高自身执行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树立奉献的理念,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挑重担,切实肩负起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使命。同时,自己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做本职工作,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实践中,紧密联系工作的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不走任何形式,力求工作实效,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3

  魏书生是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著名教育家、语文教育改革家。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四、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这是一本综合性的音乐期刊,它包括音乐理论、音乐作品、音乐教育、学术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同时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其中的文章不仅开阔了我的专业知识层面,也让我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使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谈谈读后的感想。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 以兴趣激发参与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思想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点和我所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学科,设计了以下三个观点来阐述:

  1、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想象。

  音乐是抽象的,每个人听同一首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讲述得太多或对意境描绘得太具体,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又阻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大可不必多费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但是老师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让学生体会,学生也很有可能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老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正确领会音乐内容,如在欣赏乐曲《梦幻曲》时,让学生随着音乐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夜,静悄悄的,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一位美丽的仙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飞向遥远的夜空”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孩子们带到轻柔飘渺的梦境中去了。

  2、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音乐课时,我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有机地把音乐与图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新鲜感,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我首先利用幻灯幕显示出:“节日的晚上,大家围坐在红彤彤的火堆旁,一起跳舞唱歌的欢乐场面。”与此同时,播放活泼欢快的歌曲 ——《快乐的节日》萦绕整个教室,学生感受到节日那种欢快的气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该掌握的知识,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音乐游戏、舞蹈,激发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如在歌曲《小麻雀》这首歌曲教学中,由于面对的学生都是低年级的,年龄较小,我运用设置情景,曲后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学习歌曲,感受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设置情景,让小朋友带上头饰,自由发挥想象力,表演小麻雀、小花猫的走路动作,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体会小麻雀、小花猫有礼貌的一面。表演结束后再问:“我们该学习小麻雀、小花猫的什么品质?”学生很快就能悟出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了游戏、歌表演、乐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益于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动性。

  二、培养兴趣,以引导调动参与

  目前,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时候还难免存在着机械式填鸭的做法,公式化的教学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感受不到参与和思考的乐趣,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在音乐课堂上,视唱练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乐理知识,所以对于这块的教学,我想应该要重点抓。如之前看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他们习惯的做法是介绍歌谱的旋律特点,该注意的某些音乐符号,歌曲中重难点拎出来做预备视唱练习,反复练习直到“学会”。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对于歌谱的认识和音乐理论知识由陌生和困难逐步了解会,弊端是学生由于预先知道了教学中的重点,课堂气氛很不活跃,甚至没有兴趣,而这本《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我可以试着去改变策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及时评价,肯定参与

  音乐课堂上对学生恰当的评价是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素质好的学生,因为它们的成功率比较高、自信心比较强,评价他们的学习可以严格一点,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勤奋,对于素质较弱的学生要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如个别五音不全的学生,他歌唱得不好,但吹口琴、吹竖笛、敲打击乐比较好,教师应及时的评价“很不错,以后还要多练。”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态度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用心观察学生参与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表扬态度认真的学生和小组并奖励──小红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个别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的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提高参与水平的目的。二是参与效果的'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对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鼓励,但对参与效果的评价要因人而异,让所有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次在玩音乐游戏“寻宝”时,我们刚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他就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请他上台“寻宝”。游戏开始了我们手里捏着一把汗,睁大眼睛看着他,没想到他是那样自如、敏捷,随着学生拍击节奏强弱的变化调整方向,节奏声强,他大步向着目标前进,节奏声弱,他立刻调整方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宝物”,他甜美地笑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握住他的小手赞许地说:“你真了不起,真是个出色的寻宝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此以后,这名学生变了,上课专心了,发言积极了,音乐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上次参与的快乐,正是下次参与的动力,如此循序渐进,会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表答出来,很好地帮助了我们音乐教师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意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读了这本期刊,让我感触很深,留给我思考的也很多。所以,我觉得结合以上三点来力求创把自己的教学提上一个台阶,而且要有创新,并且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5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书中运用了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深深被肖博士凝练、隽永的文字和对教育独到的阐释所折服,细细咀嚼,真是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想象,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对比周围的学校教育,包括我自己的读书生涯及之后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应付的状态,个别甚至真的是“折磨”中学习的,只有极少数是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的。

  教育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我认为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前者的教育目标更长远,看重的是学生今后的成长的道路;后者也许只看到眼前利益,只为了学生的成绩好一点。这样只求眼前分数的教学是永远也不会是最有效的教学。许多的教育学者都指出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育的目标是在于人的发展。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作者能用这么精练又雅致的文字让我领略了教育的内涵,让人品味、遐思。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很荣幸我们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我们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学校给每位老师都买了郭思乐教授的书《教育走向生本》,学习他的教育理念,让我初步感受了生本课。随后组织同组教师一起备课研究讨论生本课的教学方法。俩周听了很多位优秀教师的生本课教学。我们组的2节生本数学示范课。都让我体会到了生本教育能真正解放孩子。通过看观摩课、集体学习、个人阅读生本教育的书籍、上网查找资料,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始学着上“生本课”,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其中,我们班的乔宇航、杨佳福同学的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俩在课堂上属于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那类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他们俩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他们两个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看教学视频及课堂实践,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比如:在任琴老师课中,有一个孩子居然会下一节的内容,用我试试的口吻清晰的解出了正确答案。并不是因为他预习过,而是,以前我们老师提早就框死了定格了孩子的思维,而这节生本课给了学生无限的空间,就是那句话:“给他一个舞台,他会还你一个奇迹!”

  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班的班训: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有了非常大的收获,也让我对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幼儿教育面对教育对象虽然很小,但对他们的教育却又比大学生更为复杂。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各项认知都尚为成熟。面对孩子们使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的沉重,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改进。

  一、教育思想的认识:学习中使我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发育的特点,分不同的年龄阶段设计教育活动。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从孩子开始认知,就让孩子接触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教师对自身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教育的方法:幼儿教育应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进行。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从孩子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兴趣培养、潜力的挖掘、特长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教育活动设计。这样正确的、多方位的教育将会促进孩子一生的发展。

  三、拥有爱心和耐心。对幼儿的教育首先是以爱心和耐心为基础的,关爱孩子才能够发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了解孩子心态上的细微反应,并能够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想法,正确、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引导,才能够达教育孩子的目的。

  总之,这次的学习让我对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更加有信心,我也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能够使我的教育思想和业务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把我所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的运用的教学有所用中。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当前有一种声音认为,现行课堂上推行的合作学习很多流于形式。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教师就会把学生的座位由为讲授服务的“秧田式”改为合作讨论的“圆桌式”,6—8人围坐在一起,似乎这样就是合作学习,似乎这样就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位学者评价一节以合作学习为特征的课,搜集的课堂数据显示:课上教师示意学生合作学习达18次,而16次合作属于低效合作,2次属于无效合作。

  在这样的课堂上,合作变成了短暂的“合坐”,教师不理解,学生难接受,课后随即也就像扔垃圾一样把它丢弃了。这样的“合作”作秀意味过浓,因而也不可能成为学习的常态。

  我读了张素兰老师的《合学教育:打造教育动车组》一书后,才逐渐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1)关注学情决定合作是否顺应需要

  我们可以把牛牵到岸边,却不能按住牛头强使之喝水。合作学习亦然。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时时处处都需要合作。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是我们推动合作学习时不能不思考的角度。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设置合作。

  (2)小组的合理构建

  第一、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应该存在差异,包括智能、性格、成绩差异,但差异都不能过大。

  第二、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同性别组合优先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所以在组合小组时,应该首先考虑同性别组合优先,以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纠葛”。

  第三、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尊重自愿,整体协调。

  “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很生动地阐述了一个处事原则:不要强加于人。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就个体而言,在组合学习小组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努力使得愿意组合的同学组合到一起,二是就整体而言,要有班级整体的协调,有班级的通盘考虑。协调时,要鼓励那些班委、团员表现出高风亮节。

  第四、合作小组的成员之间要保障麻烦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

  各小组确立以后,要在座次上提供方便。如:

  1、把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排在前面,把学习相对较好的同学排在他的后面,当组员回头去问问题时,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比较少,有利于合作的稳固与发展。

  2、一是单独组成理科合作组、文科合作组;二是组成文科与理科互相补充的合作组。

  第五、先观察后组建,先磨合后稳定

  在师生初步了解、同学彼此愿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的试运营,然后磨合、调整。

  (3)把复习挪到课上,设置合作复习环节。

  在上课伊始,教师留出约5分钟时间,由学生互相提问、讲解、补充、纠错。

  教育家阿希姆·福尔丁斯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内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复述学习内容,不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合作能够保证复习过程中的全员参与,保证复习质量,使复习具有个性化特点,从而把巩固性复习或准备性复习落到实处。

  推演开来,以学情为基础,在需要印证核实、拓宽加深、复习巩固、合作探究的环节设置合作学习,在知识重点合作巩固、在知识难点合作攻关、在知识生长点合作催生、在知识易错点合作辨析、在知识易忘点合作记忆,这样的合作才能够远离作秀,服务于教学。

  (4)深度的合作不同于工具化的“一帮一,一对红”。

  一帮一是单向的,而合作是双向的。只有把学习优异的学生当作独立发展的生命体,合作学习才能够得以深入。在合作学习中,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升兴趣的同时,教师需要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实现在以人为镜的对比中反观自照,在与异样的思维碰撞时拓展视角,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训练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将心比心练达人情。在互相讲说的过程中,他们以说激思、以说验思、以说校思、以说定思,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实现明白境界的三级跳。

【【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集合8篇】相关文章:

1.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模板集合六篇

2.精选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三篇

3.精选感恩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集合8篇

4.精选教育专业求职信集合6篇

5.精选继续教育教育心得体会4篇

6.学习《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7.【精品】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模板合集八篇

8.实用的学习教育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