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时间:2024-06-12 09:46:42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

  本学期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围绕学习新课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教学常规为切入点,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培训,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教师的理论培训计划,每周三下午进行了理论培训,并组织教师对照计划,认真学习,并做好记载,写出心得体会,以理论促教学。

  2、加强理论学习,更新理念。为了提升教研组的`教学理念,我组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中,开展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学习。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学习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常规》和新课程标准等理论书籍,通过学习,使教师们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新目标,新要求,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教研组的教研能力提高了,教师们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落实县教研室“关于举行枣强县中小学‘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的通知”精神,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质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反思,我校四年级数学组、五年级科学、三年级品社分别于3月15、16日、20日、22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

  一、亮点赏析:

  1、每位教师授课风采各异,形式多样,使人耳目一新。

  “同课异构”活动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如四年级五位教师同授《三角形的内角和》,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夏文雪老师由复习三角形分类、量角的度数入手,板书设计简洁而合理,让学生动手动口注重把知识落实在学生的笔头上,体现了夏老师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户文华老师教风简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游戏导入,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体现了先学再讲的理念。孙艳华老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课件独具匠心,教具准备丰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总之上课的几位教师的授课构思不同,方法各异,各具风格。

  2、老师们听课积极主动,议课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在自身课程也比较繁重的情况下,每位老师都主动地调好课准时参加听课,并且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对比自己的课堂寻找着差距。课后大家及时进行研讨,授课老师进行了教后反思,听课教师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坦诚的交流,有效的总结,使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

  3、突出了常态化课堂的“实”。

  上课老师都展示了各自朴实的教学风格,注意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40分钟内真正学到知识。老师们处理和使用教材能力加强了,课堂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意识加强了,学生学法指导落到了实处。

  二、存在的不足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中要善待课堂上的“生成”。

  一节好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了的,课堂上不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会有资源的生成,又会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是鲜活的课。这样的课堂也就是“生成性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是师生的.思想和心灵在教学活动中碰撞产生的火花,从中获益的不单是学生,还有教师。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2、让数学课能多一点拓展。

  最好的数学课堂,不是课上完了,就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其实,数学课也可以来一点拓展和拓宽。学数学,还要懂得用数学,现实生活才是一个更大更加宽广的大学堂,大课堂。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有意设计一点有意义的拓展延伸,那么,我们的数学课或许在课结束的时候将会是别一番模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

  总之,“同课异构”是我们年轻教师成长的温床;“同课异构”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固步自封,走出保守封闭,让师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同课异构”用同一本教学用书,共享同样的教学资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看似唱响的是同一首歌,但“同课异构”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品尝到了诸多的不一样——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不一样的教学风格,不一样的教学魅力。

  通过比赛,数学组户文华老师胜出,五年级科学组除了户慧敏,其余均为50岁以上的教师,三年级品社是老师兼职,所以最后定为五年级科学由户慧敏老师、三年级品社由户文华老师担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3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中部教导处于12月9日——12月13日开展了“同课异构”赛讲活动。在赛讲之前教导处制定了《同课异构赛讲方案》,并分别召开了教研组长和赛讲人员会议。在会上XX主任讲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并对各参赛教师进行了要求:

  1、认真备课,讲课前给各听课教师人手各发一份规范的教案;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参照阳平中学的“揭、学、问、探、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构建学习小组,精讲精练;

  3、讲课后认真写一篇教后反思。

  为了落实学校的青蓝工程,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确定本次赛讲活动的教师是高一、二的青年教师和部分新教师,具体有:语文组4人XX XX XX XX;数学组4人XX XX XX XX;英语组5人XX XX XX XX XX;化学组3人XX XX XX;物理组3人XX XX XX;生物组4人XX XX XX XX;历史组2人XX XX;政治组1人XX;地理组2人XX XX共28人。

  为了让赛讲活动客观、公平、公正,高中部成立了由彭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主任和年级组长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任成员的赛讲领导组。确立了由XX XX XX XX组成的高二评委组和由XX XX XX XX XX组成的高一评委组。要求各评委和同科教师在听课中要认真看、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并依据“同课异构赛讲”课堂评价表的各项内容给各赛讲教师认真打分,同时写出课堂的亮点、不足和建议。

  在赛讲活动中,讲课28节,听课共388节。讲课教师的亮点是听课教师要吸收的,讲课教师的不足是听课教师要借鉴的,这一活动既锻炼了讲课教师,也培训了高中部全体教师。XX XX坚持听完28节课,并对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和交流。

  通过课堂能够看出各位教师都是精心准备的,每个赛讲教师的课堂都有可学之处,尤其突出的是XX老师能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展示汇报,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大胆渗人方言,互动效果好;XX老师能在课件上用画板画抛物线,使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认真解读概念并组织学生推导标准方程;XX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XX老师利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落实英语单词,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XX老师能精讲精练,注重变式训练,让学生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XX老师力的分解图画的非常认真,学生黑板画图也非常认真,言传身教,教师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做;XX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好的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指导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XX老师能利用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好;XX老师板书设计好,粉笔字漂亮,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但在课堂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有些教师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的。如没有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自主学习不到位,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再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但时间未保证,内容不明确,要求不具体;还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但不组织学生展示。

  二是有些教师指导不到位。课堂上让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朗读、讲解、总结等活动不指导,学生表达不条理,声音不高,同学们听不清,从而出现学生讲一遍,老师重复一遍。

  三是教师评价意识不强。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好的表现不能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有的教师用生活语言代替了教学语言;多数教师粉笔字较差且书写不规范;有些教师在黑板不能规范画图;多数教师没有板书设计等。

  赛讲结束后,各教师认真书写了教学反思,各教研组认真组织了评课活动,组长对组内教师进行了评价和评定。教导处组织各评委和教导员依据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无反馈课、教学常规(教导处平时的备、批检查)、教案,按照7:1:1:1给予全面、综合评价,确定学部比赛结果。赛讲结果为:一等奖: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在本次赛讲活动中,电教中心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XX老师坚持录制每节课,并将所有录制课堂实况上传至网上。

  本次“同课异构”赛讲活动的探索和开展,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4

  第一,徐老师展示的“朗读课型”与我们平日操作的传统课型很不一样。它更侧重读,各式各样的读:生读,师读,小组读,师生读,男生读,女生读……共计全课朗读次数达到28次,但一点不令人生厌,从开头到最后逐步加深,要求逐渐提高,整个课堂娓娓道来,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吸引人,直到一课结束,所有听课老师和学生均沉浸其中。尤其是指导学生朗读环节,不仅让学生会朗读,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全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融合,不仅展示了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实行导学案之前,语文课实则成了语文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课,实行导学案之后,我们变得很被动。想多说又怕多说,不说学生又要乱说。通过徐老师的课,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导”与“学”的关系。如何导?我想,导学案的编写就成了重点。

  第三,导学案的编写。

  徐老师的导学案没有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但在各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指令,反观我们的导学案,编写简单,操作困难,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阅读理解课。一篇很美的课文分成了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小组展示分析过程,明确答案,顿时毫无美感可言,不仅消灭了语文老师的个性和创造力,也抹杀了语文的整体性特色。我们不愿意让语文失去它本身的魅力,可是谁能告诉我们语文导学案应如何编写才能既有美感又有效果?

  我想,语文的导学案可不可以这样编写?除了传统的三维目标,课前导读,课堂导学,课后总结,是否可以创造性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不仅仅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就语文而言可分为阅读课型,朗读课型,读写结合课型,品析课型,讨论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作文课型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如小说,诗歌,童话,说明文,散文等等)去编写,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基础班和提高班)去编写,第一次编写的过程会非常繁琐,但几年下来,必将形成一套完整的导学案。

  第四,小组分配原则。

  小组分配应同质分配,每小组的整体水平应相当,按优、良、中、差搭配,同时应考虑四人的科目是否发展均衡,四人的性格是否互补。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不一定是语数外特长生,各学科老师应私下告诉该组学科特长学生让他起到学科带头作用,而班主任指定的小组长主要是在班务方面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

  第五,小组活动及小组奖惩细则的.制定。

  通过交流,不难发现,龙泉中学的小组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从座位编排到小组活动到小组奖惩细则都非常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组交流之前,教师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指导要求,让学生的活动在教师的“导”之下进行。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活动,并非七嘴八舌一起讨论。要让小组活动大放异彩,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小组奖惩细则,每一节课老师都应对各小组奖惩得分,每一天班委应算出各小组的分,一周一总,及时公布,并对表现最差的小组实施惩罚。

  第六,语文课后的阅读。

  研讨会后,我们还专门询问了龙泉中学语文课堂的设置及课时安排。徐老师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学生多读书。我个人认为,除了学校的图书馆外,语文老师可以在每一课导学案后增设“课后推荐”一栏,让学生由读一篇发展到读几篇,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班级也可以自行建立图书角,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初一七班已建立了图书角,图书涵盖范围囊括了文学、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历史、社会、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等等)

  老师们,新课改之路无法一蹴而就,但我相信,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加上自身适势创新,我们能摸索出的一定是一条具有一中特色的新课改之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5

  “同课异构”字面上理解就是同一授课内容的不同授课方式,具体实践中先让主讲教师设计出教学方案和流程,然后再由课题组的几位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补充,这样一来,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来启发学生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完成知识内化迁移。下面笔者总结几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践同课异构的心得体会。

  一、课前充分准备,统筹教学思路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教学实践也需要我们进行充分准备。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组织教研组的各位同仁首先帮主讲老师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认知“软肋”,才能设定有针对的教学方案;其次要根据实际学情从不同的角度参研教学方案,最后经过商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主讲老师再转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就帮我进行了课前准备:大家分析了目前社会独生子女较多,他们集宠于一身,享受权利多而尽义务少,立足这个社会背景和学生实情,王老师强调:我们可以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形象活泼中感受和体会如何去尽义务,也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假如人人都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将会有怎样的后果;李老师指出可以通过多媒体集声影一体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视频更加直观和形象,便于理解和强化记忆;马老师说: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他们独立去设计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各位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新观点进行统筹归纳,敲定了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活动异构,把准课堂脉搏

  教学活动我们不能只对思路进行意见整合,课堂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细节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集合众人之力重点对课堂过程和细节进行充分的把脉会诊,立足学生实情整合各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定意见及细节关注。例如,我们在教学《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因为许多学生对自己的潜力没有自信,有的学生懒于实践,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于是,大家经过对学生这些情况的`认知、分析和意见统一,分别提出各自的教学建议,有的说通过讨论法;有的说通过故事法更生动些。最终通过意见整合决定选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来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课是灵活互动的,因此,活动课也是最难控制的,因为学生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不同风格的问题,我们要时时准备应对,这就预示着我们必须能为课堂把脉,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编排,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我们都能有所准备。

  如,李老师反应在学该课时,某位学生用故事的分享来说明潜力,故事中说,小时候他被疯狗追着,情急之下竟然跳过3米高的围墙,说完学生便哄堂大笑。这样的问题,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去一味地批评,否则打消大家分享的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于是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他对这次“危机”的应对:高度可能因为当时年岁,没有尺度概念,所以记错了,但是当人在被狗追着的时候的爆发力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平均能力,这就是我们潜能的激发,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小例子。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又形象地说明了强大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的规律。

  三、课堂反思异构,迁移学生能力

  课堂异构不仅体现在课前准备和课堂细节中,还需要我们在课堂反思中加以完善。在课堂反思中引进“同课异构”有助于大家相互学习,最终达成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具体操作中,授课教师回到教研组利用短时间对刚才的授课过程进行回顾,并分享给大家,首先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比较成功的地方和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然后各位同仁坐在一起从前至后对该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进行参评,大家要不避亲疏、不讲情面,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对授课的整个情节进行鞭辟入里的评议,并指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而授课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各同行的批评和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反思对自己传统的教学风格和一贯的教学作风进行彻底的改进。

  比如,做教师初期,笔者针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总是严厉地指责学生先遵守课堂秩序,等教师讲完再发问。后来在同课异构课堂经验评论和分享过程中,笔者见识和学习了诸如上文李老师等同仁的积极处理方案,认识到不同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对自己错误的做法进行反思和改进,逐渐转变为鼓励和提倡学生质疑问难的互动课堂的教学风格。

  有一次笔者在教学《人生当自强》时,我刚刚说出教学内容的题目,就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唱了一句“我是男儿当自强……”惹得大家轰然发笑,当时囿于教学经验有限,就将这位学生以扰乱课堂秩序进行了点名批评,直到他脸发红,低下头,一节课乖乖地没敢多说话。然而当课后反思阶段,我给大家说了这情况后,许多老师指出我的做法不妥当,这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他那节课虽然乖,但是肯定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马老师教给我以后遇到这类情况该这样引导:听到该男生的歌词,完全可以顺着说:哎!对了《男儿当自强》就是对当时特殊背景下的《人生当自强》的呼唤,而当今社会男女平等了,女生女人也肩负起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先放下歌词,来学一学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自立自强呢!这样因势利导,既缓解了冲突和矛盾,又给足了学生和自己面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活泼参与的精神,一举多得,可以借鉴。

  本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经验,对实践同课异构设定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同课异构就是集合教研组诸位老师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献计献策。如此构建,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条路走到黑”的单一思维模式,建立充分考虑实际学情和知识点各个角度的多角度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契合新课改理念,对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效完成课堂目标有奠基性的作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6

  为了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对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对课改资源的'不同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达到同伴互动,同伴互助,同伴共进的目的,形成一个和谐共处,努力进取的教研教改共同体,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教研室安排,我校从本学期初开始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教改活动。现就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组织机构,确定了活动主题。

  为了使这项活动井然有序,扎扎实实的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语、数教研组长为副组长、成员的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协助督促此项活动顺利开展。确定了“以学定教、同课异构、彰显个性、注重实施、积极构建以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与学”为内容的活动主题,保障此项活动的有效性。

  二、确定了同课异构对象,开展了讲课、听课。

  我校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年级的是六年级语文,与西王、岭后联片开展的年级时三数、四语。“同课异构”对象确定先后所讲内容,再让每位任课老师认真备课,然后由组长组织分语、数两组认真听课。(六年级本校老师听、三数、四语联片听课),听完后让授课老师说课,最后集中听课。把每节课中的优点不足提出来,与授课老师交流,最后同课的老师再相互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了一个集同课老师优点于一身的整合教案。再分别在班上上课,效果很好。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7

  本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是我们数学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

  1——5年级的'所有数学老师承担了此次讲课任务,他们经历了选课题——钻研课标和教材——课前访谈(学生)——独立备课——试教——集体备课——上课——互动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展现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研讨课,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严谨与多样化。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各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教研组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8

  作为一名新上岗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两位教师准备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8以前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贾帆老师是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她的课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对本节课的重点把握比较到位。课一开始,先以学生们熟悉的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师生共同总结出3个关于9的乘法口诀,接下来的6个由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仅不至于使孩子陷入盲目探索状态,还有效的利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位是秦春燕老师,她的课设计条理清晰,以闯关救白雪公主的游戏贯穿始终,学生在闯关的同时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收获了乐趣。但是这堂课并没有调动孩子的兴趣,我认为准要原因是问题设置难度偏大,第二是教师没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总之,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我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9

  本学期我校结合区第xxx届教学节“绿色课堂、快乐成长”的主题活动,开展了“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分工的学科进行全程跟踪听课、评课等,教研组长负责课务安排及其他各项相关工作。

  本次活动涉及了五门中考学科,共有10位语文老师(参与率100%)、11位数学老师(参与率91.7%)、8位英语老师(参与率73%)、4位物理老师(参与率100%)和3位化学老师(参与率100%)参加上课,总参与率达到90%.从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语文组和理化组相对比较好,尤其是语文组,各校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落实,理化组的参与率达到100%及评课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两位年长些的组长起好了带头作用,是我们年轻组长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简单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讲到底转变到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倡导自主学习。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8、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产生迷惑。

  5、合作意识有所体现,但不够深入,尤其是要求开课前老师要把教案发给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教师一起研讨修改,做到二次备课后进行上课,但极少学科组能做到这一点。最终的说课、评课有时也只是做做样子,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说课、评课,听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到评课了就说不出道道来,这样的听课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然,大家提到这些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时间上排不过来、被其它活动冲突及大家都很忙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完全可以客服的。

  活动已经结束,学校将要组织分管领导和学科组长对这次活动的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进行评选。同时,希望以后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老师都要认真参加,教学是我们的根本,离开了教学,我们的教师生涯也就结束了,敬请各位老师务必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干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XXX中学教导处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0

  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按照“同课异构”的基本过程【定教学课题—研究教材—收集材料、整合资源—初次备课、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发现问题)—评课、听取意见和建议(会诊式研讨)—修改原教学设计—再上课—再调整—形成个人成熟教学案例(写出课后反思材料)】教学,选择《政治生活》中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同课异构”。

  【案例一:郑凤霞老师】

  凤霞老师以介绍本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课在本书及本单元中的地位、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播放《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大的开设,使学生对人大制度有更直观地认识。通过一组图示详细介绍各级人大及各级国家机关的关系。由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总结归纳出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在此基础上,以全国人大为例,讲述人大的机构、职权;以选举身边典型的人大代表为例,介绍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及职权。本课的重点放在分析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以实例讲解和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要点。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设计了巩固练习,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案例二:本人】

  以复习旧课作为导入,直接介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有初步了解。通过知识点讲解,分析人大及人大代表的职权,再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本课的重点在于民主集中制,采用的是一点一例的模式,启发学生思考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归纳总结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写本课知识框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凤霞老师的高中政治教龄比我长,她的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充实、饱满,内容紧扣时政身边热点,很多事例直接选取于泉州本地实际,学生听了很是亲切,整堂课注重启发式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积极思考,踊跃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我本人由于是第一轮上高中的课,对课本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上课的模式,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解释,虽然逻辑结构也比较清晰,但所举事例较多、较杂,容易造成学生混乱,课堂容量小,知识点的讲解难免不够透彻。

  如果说“同课异构”的“构”作为“教学结构”理解,那么,根据何克抗教授的观点,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郑老师的教学结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而本人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比较研究法是“同课异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同课异构”课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活动。通过听课和评课等一系列过程,老师们共同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此项教研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研究活动,教师既是学习者、研究者,也将是受益者。通过听不同老师的课,我亲身领略到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到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使自己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基于此,我对高中政治课“同课异构”有以下思考:

  一、贯彻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意识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探索权还给学生,把创造的可能还给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然而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前应先“备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分析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调整、改变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我发现文科班的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稳不是很爱回答问题;反倒是理科班的学生可能是政治科没有高考的压力,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比较关注时政热点,爱讨论。针对文理科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备课选取材料时,侧重点就有所不同。文科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高考例题,经典的材料结合时事背景进行修改,进行讲解。而理科班则可相对灵活一点,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选取材料,能把问题讲透就可以了。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学生所需,以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像案例一中凤霞老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二、要有与时俱进的资源整合意识

  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要备“教材”,这里的教材不仅仅指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教师参考书,还应该包括与高中政治教学密切相关的时政热点、新闻热点,尤其要适时关注本地、本省的实际,这是政治课生动有趣的重要基础和来源。特别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为课堂加分。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时代感比较强的政治学科,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时政热点材料、媒体、诗歌、案例、视频、歌曲等新鲜有趣的材料,创造性地进行使用,对教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在资源使用中,要注意:(1)针对性要强,所使用的资源要围绕主题服务,要能说明问题,不能离题太远。(2)材料要注意典型性,能直奔主题。案例二中,我就犯了资料杂乱不得章法的错误,材料过多,反倒冲淡了主题,重点不突出,时间也浪费了。

  三、要有集思广益的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一堂政治课更加丰富和饱满,更加顺畅。“同课异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师个人课堂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会诊式的评课过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灵活应用,优化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有了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会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第一轮上高中课程的老师而言,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主动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在各个教学环节的优点,再结合自身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利于个人的业务成长。

  四、要有化零为整的反思意识

  进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每个人都有惰性,再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也会把反思当任务做,再加上自己反思什么不明确,慢慢的,反思成了一种形式,甚至到最后没有反思。同课异构,教师通过备课、钻研、上课、听课、比较等环节以后,对自己教学中的有效环节、无效环节、教学评价、即时反馈、学生学情的把握、细节处理……都比较清楚,反思什么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一个老师一般都不止上一个班,我们不仅可以把自己的课和其他老师的课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班级上的课进行比较,在不断的比较、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积累,化零为整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高中政治课的“同课异构”是老师学习、交流、改进教学的良好平台,我正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学习和反思,在与同事的思想碰撞中,以期不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促进个性的发展。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1

  为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探讨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三月至四月,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我们政史地组共有七、八、九三个年级的15位老师参加上课,活动后随即召开了评课教研会,上课和听课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各位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的每节课都进行了点评,提交了活动反思,根据课后检测结果的打分情况,推选出杨爱军、张辉、王波等老师作为我组代表参加校示范课教学活动。

  综合活动后的讨论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活动中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本次活动,七、八、九年级的15位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大部分老师采取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寻答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搜集、处理、获取新知,吻合了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很多老师能主动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大胆的尝试高科技给教学带来的诸多方便,值得提倡。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基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里以杨爱军、姜鹏、王波等老师的课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们选用生活中的一些与科技有关的典型事例和动画效果来辅助教学,、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做到了化繁为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既突出了同又显示了各自的教学魅力

  这次活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同”的前提下,课堂上更多地呈现的是老师个人风格之“异”。

  我们这次活动是同一科目的教学内容相同,但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教材的处理和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以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都个有不同。如同时七年级的历史课,宋新荣老师注重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理清顺序,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赏析《过零丁洋》,从中挖掘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气概,启发学生爱国。而姜鹏老师则通过活灵活现的动画设置,把学生带入草原,体会当时的元朝游牧民族的生活,用直观明了的图示将元朝统一的全过程展现给学生,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还有8年级的思想品德课,那节课的理论性很强,但是李丽珍、杨爱军老师却游刃有余,在课堂上各显神通,把难题突破,李丽珍老师注重对学生采用语言启发和引导,并在练习时注重将一些审题、答题规律及时引导学生做以归纳。而杨爱军老师选用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现代化高科技产品作为展示,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堂引导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教学收效很高。

  三、对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的探论:

  1.教学目标的设定

  目标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

  参赛的15位老师教学目标各科总体上一致,都侧重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知识概括迁移能力,具体的解决方式却各不相同。但不管方式如何都应该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而深入的探讨,不能向个别老师的做法,一味的追求增加课外的阅读和事例,导致材料大量堆积而不能做到用所学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事例,显得课堂容量十分臃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集体智慧在备课中发挥的不够,目标是纲,不可忽视。而达成的最佳目标,是检验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一项,应重新审视。

  2.课堂结构的安排。

  这次活动中因为课时冲撞,除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没来得及去听,其余本组老师的课我都没落下,从整个课堂的组织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都基本上采用了同一种模式:课前复习→学习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种模式的确有它的合理性,但我觉得不应千篇一律,应根据这一课在教学目标的要求和考试中的考察情况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应每节课都面面俱到、新课内容的学习应该和相关的练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不应被人为而生硬的割裂开。

  3.教法的创新

  在课堂中大家常用的教法是:问题启发法、引导分析法、个别提问法、交流探究法等,但是各科都这样,每个老师一上课都是不断地提问很多问题,估计孩子脑子都会出问题,我想除了我们预先进行必要的设问外,可不可以将发现问题的时间、机会和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师引导生教生。

  4.课堂语言的运用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条件做到每节课都能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课堂用语能否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关乎我们的课堂收效情况的高低。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有部分老师的课堂语言就十分的有激情能做到有急有缓、有高有低、有激励时的喜有反问时的疑、既不嗦又不漏知识点、适时停顿,如史小灵、杨爱军等老师,而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却很平缓、缺乏抑扬顿挫,不能很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表达上还需要不断地下功夫。

  5.课堂的有效生成

  一堂丰富生动高效的课,预设与生成必不可少。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新课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检测的情况来看,课堂预设和课堂的有效生成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从差距中不断的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次来促进我们的课堂驾驭能力。

  本次活动,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每节课中课堂要求的必备环节都不缺少,但观其效果,就是有差异,这说明教学内容、过程的安排以及课堂的掌控都还需要加强。

  四、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1.让教研回归常态

  有效教研,使公开课回归常态,变表演课为实验课、研究课。常态课与公开有着明显的区别,公开课上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就变现的很突出,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素质的培养。一旦回归常态,便应试教育方法占据上风,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主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一个契合点,是今后教研的一个要点。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优势,在教学内容分析上下功夫,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正确看待同课异构中的“同”和“异”

  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判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而是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这样在教学上,及课后练习上,就要加大区分度。同课异构更应贴近学生个性及知识基础,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同”的。

  总之,我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刚刚启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收获很多,在相互学习中反思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进步。同时,同课异构的实施也优化了我们的教育教研方式,也为政史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讨。

  在此,我代表本组全体成员说声:感谢这次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2

  20xx年xx月xx日在通川区二小,通川区二小北岩寺分校两校领导的支持下,通川区二小数学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数学“同课异构”的教学观摩活动。“同课异构”是数学名师工作室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两校所有数学教师都来听课,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探索规律之积的变化规律》,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第二部分是教学反思,最后的部分是课例点评。通川区二小的李东霖,胡佳和通川区二小北岩寺分校的王凌霞,邹枝芳四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重

  点各有侧重,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接着由执教者对自己课例进行反思,反思过后,由通川区教研室赵成毅主任和两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张永红,徐斌对这四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把这次的教研活动的研讨气氛推上了高潮。

  四位年轻数学老师承担了此次“同课异构”讲课任务后,他们经历了选课题——钻研课标和教材——课前访谈——独立备课——上课———反思——被评——互动评课等一系列活动,展现四堂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研讨课,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严谨与多样化。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说这种收获

  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并纷纷建议今后数学名师工作室要多开展此类活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3

  为加强教学管理,以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我组认真开展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水平为主体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本次活动由全组7名教师积极参与,共开展了4场同班异构教学研讨会和4堂其它课程共开课。本次教研活动以英语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也能积极性参与公开课教学活动,这反映我们的青年教师积极向上和勇挑重担的精神。开课老师中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李贵林老师和沈立明教师,充分发挥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导向作用。

  2、所有老师都认真对待,认真准备。老教师在充分集中总结个人多年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出有特色的公开课,展示了他们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李贵林老师的九年级历史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和沈立明老师的八年级地理课《农业》。

  他们不拘泥于一种模式,挖掘潜能,发挥我的长处,为我校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在开课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摸索,如王雪滢老师的七年级课程《人口与人种》和谢凤飞老师的一堂体育课,他们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3、本次公开课活动可谓主题鲜明、风格独特。本次公开课教研活动的主题就是“同课异构”,而且是围绕着本教研组的县级课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水平”,可以说是有的放矢。特别是几位英语教师,他们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活动开展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特别是张新琴老师在活动中展现了一位年青教师特有的活力。活动中,张新琴勇挑重担,精心备课,制作精美课件。在课堂上,全情投入,神采飞扬;在课后讨论阶段,虚心学习。

  可以说,几位英语老师,特别是张新琴,为这次活动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4、英语教师的同课异构公开课呈现了他们各自的亮点,特别是张新琴老师。他们的每一堂公开课都经历了策划、备课、试讲、评课、修改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曾有名教师能够不吝赐教,给青年教师予热情帮助,精心指导,进一步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张新琴老师和张丽老师则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力求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几位英语教师常常多次修改、互相切磋。

  不论是目标的设定、学习环境的创设,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反复研究讨论,充分表现出我校英语教师的乐学、好学、善于学习的上进心。

  5、有的老师的课选材好,形式新,基于课本又超越课本,形式开放,广征博引,着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如李贵林老师;有的语言亲切、优美,讲解细腻,循循善诱,师生交互性强,在问题的xx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沈立明老师;有的`教法得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以适宜、适用为原则,讲练结合,层次分明,实效性好,如曾有名老师;其中一些教学方法先进新颖,课件精致,新颖,高水平,引领着现代课堂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青年教师成绩突出,如张丽、张新琴等。

  5、全组教师踊跃听课,相互学习,要么就在公开课一下课,趁着印象深刻马上点评;要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专门对本教研组的某位老师的课加以评析,作出客观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做好评课记录,使教学公开课活动真正起到评教评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主要收获

  1、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了几位青年新教师进步很大,特别是张新琴老师,她所上的两节公开课使得前往听课的老师觉得眼前一亮,新意叠成。应该说他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轻教师。

  2、推动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从教学风格上看,课堂内充满活力,教学富有灵气。

  3、校领导和其它教研组的教师也积极主动来参加我组的公开课听课活动,并对我组的公开课活动的开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4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

  xxx年10月12日第一片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在xxx市第七小学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研室何德春老师还有市七小教育校长周凤兰,七小教研室主任杨建华。

  还有片区组长、市三小校长王剑、还有市三小,市六小,榆树沟学校,硫磺沟学校,大西渠学校以及有色金属学校的老师,大家济济一堂,共话研讨。

  今年我市小学英语研讨工作将继续以课堂研究为中心,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共同设计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市七小的叶生翔老师和有色金属学校的努尔老师为大家精彩演绎了两节课。

  她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身边的教学资源,肢体语言,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同课异构”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构思和设计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有不同作用。

  现场教师的点评集思广益,教研室何老师的.点评给我们指点迷津他对“同课异构”的精辟阐述和思考为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教研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又像沙漠中的一滴甘露,沁人心脾,受益匪浅,为了努力推进“同课异构”研究向纵深发展,让我们今天的心得,成为明天教学的自觉行为。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5

  20xx年xx月xx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同课异构”是教研组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授课与观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次活动数学组的教师非常重视,特别是做课教师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细心制作教学课件,积极和教师们探讨。其目的是带给大家一节有研讨价值的课。体现出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或模式来上,对于同一个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观课,课上完后,大家进行议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而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我们这次“同课异构”主要构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次活动先后共有5名教师做课,分别是一年级3位老师的`“8的加减法”和二年级2位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可以说5节课风格迥异、各有特色。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严谨与多样化。在议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情境的创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此次教研经历,使教师们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

  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观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执教者,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还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与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观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这种收获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不能体会到的,。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7-01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总结05-12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5-22

(通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5-29

(荐)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05-2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01-23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15篇【优选】05-29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汇总[15篇]05-25

听评课活动总结07-23

说课比赛活动总结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