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管理建议书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跟建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当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可以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那么,怎么去写建议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建议书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管理建议书 篇1
今年以来,我矿材料费大幅上升,严重超计划指标;同时井下物资铺张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物资管理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审时度势,加强管理,提升材料管理水平,杜绝铺张浪费。鉴于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结合,实行精细化管理。
(1)、实现两个“源头”的管理:
首先,把握好采购物资的源头,控制物资供应采购链的上游环节,牢牢把好物资价格、质量、数量、型号关,切实符合一线生产需求。
其次,把握好材料消耗的终端环节,搞好现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杜绝材料铺张浪费现象。
(2)、实现过程控制,配送工作要做到位,做到家。
要避免物资流通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可采取设定目标,专人负责,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材料配送到上井口以后,最好能跟踪落实到各用料现场,各采掘头面,落实到各单位、接收人,实行鉴单验收制,加大配送过程管理力度。如能争取基层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加强与各区队跟料员的沟通联系,对于我们做好物资配送,掌握中间供应环节应该是有益的。
(3)、加强服务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可在材料消耗量大的基层单位中,找一些责任心强,办事比较认真,又能较全面掌握该单位材料使情况的人员,比如:队长、书记、副队长、工长等有一定职务的,聘为物管中心的特约材料监督员。可制发一些聘任书,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物管中心在物资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出现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的提出意见,或合理化建议。同时我们的物管人员要定期下基层走访调查,或采取打电话、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基层单位对材料供应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完善管理,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及时地把各单位的不同声音反馈到我们物管中心,避免事态扩大化,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强现场管理,设立材料管理“督查员”制度。
我们物管中心现在人力资源较为充沛,这是优势,最好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加强、充实井上、井下现场物资管理,和用料过程中的监督,加强对井下闲置物资、零星废旧物资的回收处理。这些工作可通过与我矿相关部门协调,争取理解、支持与配合,能争取矿上政策支持最好。比如同我矿企管中心开展合作,配合我矿青年物资监督岗的动作,在第一时间收到反馈信息,未雨绸缪,提前决策,以免被动。
建议在中心设立材料管理“督查员”,选派一批责任心比较强的人员深入井下现场,包战线、包区队、包巷道、包采掘头面;在地面则实行包工程项目、包工作区域等等,进行材料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物管中心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群体智慧,制定有效措施,层层分解指标,处处落实责任。发动全员参与管理,使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管理建议书 篇2
作者:王运光
本建议书共分如下八大项:
一:企业文化建设
二:关于培训
三:关于员工业余文化活动
四:关于创新
五:关于品质检查
六:员工激励与自我激励
七: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八:认真对待辞职的员工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向全体员工提供使其受到鼓舞、激励的共同价值观,会对所有的员工产生吸引力。此时,人们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自觉地把这种共同价值观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来追求,为它的实现而竭尽全力,并从内心感到自豪,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合力,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管理的所有:愿景、经营、战略、创新、精神、管理、用人、道德诚信、质量品牌、服务、团队、学习、竞争、安全、社会责任等等。
因企业文化已包含了本人第二至第九项目的所有,所以本人就不在此引用那些谁都明白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或定义了。
二、培训
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任何大型的企业无不重视企业培训。因为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训是高回报的投资;培训可以塑造完美的企业文化。
培训是保证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年会统计:投资培训的公司,其利润的提升比其他企业的平均值高37%;人均产值比平均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企业每对培训投入1美元,产出就高达50美元。企业收益与培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八十年代,世界各国的企业还是将培训化为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进入90年代,西方国家企业、世界知名企业越来越感受到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培训逐渐成为公司或集团的独立部门运作,大型公司都有它自己的培训部或培训中心。
建议公司成立培训部或中心。
为什么需要成立独立的培训部呢?因为培训涉及到:
1、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2、团队建设;
3、拓展训练;
4、学习组织与班组建设;
5、岗位职务描述;
6、培训项目开发;
7、培训课程开发;
8、企业培训教学工作;
9、培说评估;
10、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1、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12、人员素质测评;
13、培训教材开发。它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一项管理工作。
而实际上,企业本身的任何管理,都可以通过培训来完成或起到辅助的作用,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员工业余文化、创新、品质检查、员工激励与自我激励、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凝聚力、员工的招聘与辞职等等。
培训还能从自己的队伍中培养人才;能让爱学习想学习的员工得到发展的机会;通过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
成立培训部,组建全公司的培训体系,指导各班组、部门、各管理处如何进行培训?如何开发培训项目?如何开发培训教材?培训课程如何开发?如何评估培训?如何对培训教学进行管理等,培训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以它独特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文化在全世界成为品牌。
一、员工业余文化活动
员工业余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对团队建设起着很大作用,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也能反映出一家公司或一个团队的文化素养、团队氛围和团队成员身上散发出来的活动颜色。
业余活动对管理有很大帮助作用:举例说明:曾经在荔城花园工作了1年半的一名保安叫邓书军,他后来学了电工,因为学习时间问题而被迫辞职了,后来他应聘去了增城锦绣花园,增城锦绣花园的规模超过我们红树湾的规模,他做了保安领班,他打电话告诉我,他用他在荔城工作学习的荔城花园员工业余活动模式在锦绣花园推广,他如今成了锦绣花园管理处的香勃勃,他打电话告诉我,是他改变了锦绣花园的团队凝聚力,如今他被提拔为试用期主管。
我们《百利行》报刊的编辑同志总是很苦恼没有什么新闻、投来的稿件,事实上,业余文化活动如果公司做大做强了,想必编辑同志到时就要筛选了。多进行一些书法、绘画、散文、或命题论文赛,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大型员工竞赛活动,文体都行,我们很容易犯一个误区,要么组织一次运动会,其实我认为应该搞文体赛会,演讲、歌唱、辨论、专业技能大比武,半年度搞一次公司劳模巡讲等等。这样,公司的报纸内容就拓宽了,我们的报纸,工作性太强了,要改革,不然的话,就是两个可能:
1、慢慢办不下去了;
2、继续办,但员工参与的也就越来越少了,任何东西它不能脱离群众大众,而我们现在的报纸,又不像纯是员工报,又不像是完全针对业主,所以,它在20xx年应该有个
定位,不能定好位,就很难办好。而我个人较主张以内部员工为中心来办这个报,首先让它有很强很鲜活的生命力,员工都拥护,我们办得火热朝天的话,自然能吸来业主的关注和喜爱。
现在管理处多了,就可以利用管理处与管理处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一些良性竞争,工作性质的和业余爱好性质的,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公司型的会议上点名表扬,在报纸上通报表彰及宣传,让那些落后了的部门、班组、管理处感到要追赶加油或快快学习兄弟单位好的现象或模式,员工们也都以各自的团队拧成了一股绳。起到了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好作用。
在业余文化活动方面,公司要重视,要抓,但推崇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当发现好的,立即在全公司来推广,目的是,任何好的东西,创新型东西都让它成为全公司的,而不是一个班组、部门或一个管理处的,建议公司人秘部在20xx年将这一块发挥它的作用。
二、创新
关于创新方面的概念、道理、定义铺天盖地,但它万变不离其中,道理都是相同的,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公司要如何创新呢?我们创新工作如何开展呢?我们用一年的时间,能创出多少新的东西出来呢?这就需要重视与管理。
本人建议,公司每月或每季定期进行创新座谈会、报告会、总结会。总结我们一个月来管家部方面、维修部方面、秩序部方
管理建议书 篇3
尊敬的董事长:
你们好!很荣幸能服务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飞快我加入**已经十年多时间,很高兴看到公司不断的壮大,每年业绩斐然,这已经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可能也另同行望尘莫及,这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在这种另人欣喜的情况下,我们公司的管理层仍然能居安思危,在公司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坚持服务于公司的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对公司了解,在此提出一下建议。
以下建议出于本人对本职工作的充分重视,真诚希望能够对公司的发展有所裨益,希望公司走得更稳键走得更远,因此若有言辞不妥之处,请领导多多谅解。
回想起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从公司最底层的电工而至今日不断的得到完善,岗位责任的不断的变换、欣喜之余对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每每感觉收效甚微,远远不能达到公司预期效果,公司经过几年的联营,回过头看还得回到起点:公司组织构架的完善,必须的制定岗位责任制、必须从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做起。
有规矩才有方圆,我想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当然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还是实际存在,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实际存在的。
然而,在这段时间的一建工作,经常出现遇到问题时找不到相关的制度或处理问题的依据,需要公司不得不补充、修订或制定新的管理制度,比如项目责任制管理、项目宿舍管理、项目门卫管理、公司辞工管理等等,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在以前联营时可能适用,大家都靠自身的自觉性或对企业的忠诚度的不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依据自身素养来为企业尽职尽责地做事,但企业发展了,新鲜的血液被注进了,不同地域、不同价值观、不同素养的人又组合到一起,公司规模扩大了,组织构架就随之会引起变化。我们就必须调整我们以往的组织架构,重新明确新的岗位职责,以往“人管人”的方式无法适用我们公司的管理,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是用“制度管人”。
首先从组织构架的设计来说起,按我们企业的特点和规模,应该实行的是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制,然后实行岗位责任制,编制的组织机构图,作为股东或董事会成员,可以在企业任职,但其权限不能超越自己的岗位职责,更不能凌驾于总经理之上,除非在股东会议才能行使自己作为股东的权利。如果每个股东都同总经理拥有同样的权限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那势必会给公司的管理造成一定上的混乱,也让公司的管理人员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向那位负责,该向那位汇报工作,该接受那位的工作指示———-而往往股东们并不一定能做到决策或意见一致。
有了适宜的组织架构,就应按照每个岗位的特点要求进行因岗定人,一建的所有项目独立个体而不能像封建帝王一样,给参与创业的员工或亲友分侯加爵,排座次,安排到一些管理岗位。中国有句古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不称职的一个管理人员,不仅影响自己的团队,甚至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管理界的著名的“木桶效应”就很直接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有了完善的组织构架,就需要建立适宜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公正(含有公平与正义之意)的精神,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说应该是一切制度的本质特征。制度的公正性不仅要在制定是表现出来,更要在执行中要表现出来,在同一个管理制度下,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能一视同仁,甚至出现一些特权阶层,那么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或者执行力度就会面临严重的考验,会出现员工对制度置若罔闻,甚至对抗制度的执行。
在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如果员工的一切活动都是与金钱直接挂钩的,人格、成长、心理、精神、信仰完全被置于一边,企业精神,自然就在多劳多得的效率口号下被抛弃了。适宜的管理制度不仅会成为管理人员们日常管理的得力工具,也会成为独特企业文化形式的表现,而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
如果用更普通的词观念来概括,那么所有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回到四个字上“价值观念”,它应包含最基本和绝对的管理哲学思想:人道和公平。观念决定一切,没有观念上的完整性、系统性,管理制度就是随意的,企业管理不可能有生命力和持久性和连续性;而在观念上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企业的决策层。我们都知道花无百日红、企业无永远盛,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靠金钱作为公司与员工的唯一纽带,企业不能保证自己的工资水平永远高于别人,永远没有低谷,这种纯粹的金钱关系也会被更强大的金钱所打败:高素质核心员工逐利而走,在工资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员工会选择较好人文环境的企业,其结果就是很高的员工流动率!企业花大量时间、金钱培养的员工离职,会使得企业经常处于不稳定中,维持现状就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提高发展就只能随遇而安了。
现在我们**公司的员工的工资并不是很低,但为何员工的流动性很大?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随意性比较强,在一些事件的处理中,缺乏客观、公正性,这不仅带来相互的对立性,也带来负面效应。在员工的工资与职务升迁方面,缺乏一个公平、严格、透明的制度,没有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无从给他树立一个奋斗的崇高目标,更没有一个统一员工思想与价值观的信仰来凝聚所有人的理想,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混乱、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样的企业管理状态中,我们**一建公司如何能够建设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本人向公司提出以上建议,并非是对企业有什么成见或不好的看法,我们**公司能做到今天的规模,还是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自豪和继续发扬得地方。
我上面说到的方方面面,也许是在建筑企业中国共产党同存在的,可能更是一些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在产品严重同质化、利润严重下滑、同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我们只有加强管理,提升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切实的提升自己的经营绩效,使自己的企业永出不败之地。
【【精华】管理建议书3篇】相关文章:
4.班级管理建议书
8.企业管理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