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李商隐

时间:2024-10-31 02:26:43 考场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家名篇: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初为牛党令孤楚赏识,被表为巡官。开成二年,因令孤楚之子令孤绹荐,中进士。调弘农尉。李党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为掌书记。后商隐与王女结婚。这行为被牛党视为“背主、忘恩”。从此他一生处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无法摆脱,郁郁不得志。开始,他虽遭打击,但还有热情,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想有所作为。及李德裕为相,朝政有些起色,他也比较积极。后来牛党上台,政治上倒行逆施,他再次受到排挤,到桂州、徐州、梓州等地做幕僚,最后在郑州抑郁而死。他的思想基本属于儒家,但看重实用,对儒学有一定批判精神,认为不必规规然以孔子为师,不必以“能让”为贤等。他还有佛道思想,主张以“自然”为祖。《全唐诗》编其诗三卷。诗长于七律,有杜甫的沉郁。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摹仿杜甫的《北征》,追溯历史,揭露腐败,带有总结教训的性质。《韩碑》则学韩愈《石鼓歌》,对宪宗朝平定淮西叛乱予以赞美。他的《咏史》、《有感》、《重有感》、《茂陵》、《马嵬》、《隋宫》、《贾生》等,或直接、或借咏古来批评时事,讽刺意味极浓烈。《安定城楼》表现抱负、胸襟,驳斥小人对自己的猜忌、诬蔑,其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为王安石所赏。《哭刘蕡》是控诉小人对故友的迫害。《登乐游原》等诗带有感伤色彩。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写了不少《无题》诗,哪些只写爱情,哪些别有寄托,很难断定。《锦瑟》诗号称难解,也有人认为是感叹身世之作。《夜雨寄北》却意思明朗,感情真挚。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二○三。有《玉谿生诗集》和《樊南文集》。


  无题二首(其一)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原作二首,此其一。诗写恋爱的兴奋喜悦与别后阻隔不遇的难堪焦灼。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其一)


  【题解】


      见《玉谿生诗集》。本有四首,包括七律二首,五律一首,七古一首。此为第一首。作者围绕“梦”以抒写“远别”之情。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诗述恋人间相见不易,别时更为难舍难分。相思之深如春蚕之至死而丝尽,悉绪之切似蜡炬之成灰而泪干。悬想恋人应于晓镜中觉云鬓已改,于夜吟时感月色凄寒。所隔不远,深望青鸟使者一探音问。诗歌曲曲写出恋人相爱而间隔受阻的痛苦、缠绵心声。或回顾前事,或瞻望未来,或空中悬想,或直抒胸臆,寄情比兴,萦回往复,透彻表现出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题解】


       此为李商隐于巴蜀时寄给妻子的诗。长安在巴蜀东北,故称寄北。诗写自己独居巴蜀的寂寞和对妻子的思念。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乐游原


  【题解】


      见《李义山诗集》。乐游原为唐代长安郊区登临胜地,可俯览长安全景。诗歌写出了无法摆脱的黯淡心绪。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锦瑟


  【题解】


      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难以确解。有的认为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的认为是悼亡诗,怀念其妻王氏;或是怀念其青年时所爱恋的一位女道士。有的认为是追悼已故宰相李德裕。锦瑟,形容瑟的精美。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名家名篇:李商隐】相关文章:

[名家名篇] 绿06-15

名家名篇记叙文名家经典记叙文05-24

与名家同行09-05

名家笔下的“黑色幽默”06-22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10-06

读《杜威教育名篇》有感04-18

读《陶行知名篇》有感01-12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9-0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28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