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禅意的语录集锦69条
当你下定决心从事某项事业时,一定要对自己的信仰充满热情。这样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自豪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保持这样的态度,怎会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呢?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禅意的语录69条,欢迎阅读与收藏。
1、恶习应及时戒除;忍一时辛苦,能得一世幸福。
2、在烦的时候没人问,我学会了承受;哭的时候没人哄,我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我学会了勇敢;累的时候没人可以依靠,我学会了自立。就这样我找到了自己,可贵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渐渐地我成熟了,有压力才有动力,因为没有更大的不如意,所以现在的不如意也是幸福的。
3、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心如虚空",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4、走过人生的悲欢离合,看过人世的如梦浮华,知道所心的自有的辉煌终会归于平淡,所有的繁华终将化为云烟,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宁静中漫步,在一份恬静闲适中感悟人生极致的美。
5、生活,无需复杂,只要简单就够了;人生是一条河,漂浮是快乐,沉默也并不就是堕落。风是偶然的,雨是偶然的,人却可以将每个偶然好好地把握,将每一抹灰色变成亮丽。我们要学会在失意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好心情,展现一个灿烂的笑容给蓝天,更给自己。
6、无常是随时随地都在的,就像我们正在喝茶的这一刻,有人正在热恋,有人刚刚失恋;也就在这一刻,有人正在欢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会同时听到婴儿的生的啼哭与老人死的悲叹,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每一泡茶都要专心地泡;由于人生短暂,每一个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7、你也唯有细碎聆听那些起伏与凋落的禅音,找那沉陷于此时的暗凉倾覆与红尘朝夕,且衬着这烟尘华暖里的钟磬弥弥,以及那沉迷于旧事里,花朵映落于流水的情意。
8、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所以心态放宽,对待一切事物报以平常心看待。
9、心中有爱,也要"行"中有爱。
10、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
11、西方哲人也说:存在即是合理。很显然,"合理"不是一个道德判断,而是一个科学结论,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无论人们喜欢它们还是讨厌它们,都会以此种状况呈现。
12、平常心是什么?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凡尘俗世间,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平常心并不是要人不思进取,坐以待毙。用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自会获得心灵的安稳。
13、自己给自己套箍最容易,你若不愿意,别人就是想套,也还是要费些周折。我们一边梦想着自由,一边却在不停地给自己套箍,同时对别人套来的箍半推半就,怎么会不沉重,怎么会不累呢?实际上,套再多的箍都无妨,只要不套在心上。
14、一个人犯了错,如果能及时改正,也能修成正果。
15、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16、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心先过去。毕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让你的心先过去。
17、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18、真正的菩萨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他是慈悲与善良在人们心中的人格化,所以菩萨就在我们的身边。舍近求远去寻找理想中的菩萨,是永远也找不到的,那只能使自己失去宝贵的生存机会。
19、要有一个平与的心态。坏心情是想不开时折磨出来的,其实现实并没有你想的那样糟糕。生命有高峰也有低谷,根本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种胆量,放得下就需要一种勇气。
20、我们做功夫,就是打扫心地,让心地干千净净,生长一切善根、生长一切善法。
21、人要怎样活着?第一,要为自己的家人活;第二,要为自己 的亲朋好友活;第三,才是为自己活。一个人要是仅仅为自己活,活 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一个人如果为了自己活着,却不让别人好好 活,就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有害。实际上,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还 应为社会活,为世界众生活。
22、自由的呼吸,和畅的吐纳,如微风拂过鸟鸣,如翅膀剪过天 空。愿你的肉身和早晨一样康泰,愿你的心灵和早晨一样健朗。活着 是一门艺术,身体是她的舞台;人生是一门学问,心灵是她的承载。
23、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戒。
24、拥有了善良,即使穿梭于喧哗的车水马龙之间,也能体会来自心底的那份宁静。当岁月渐渐沉淀出斑驳的颜色,善良的馨香却始终如一地慰藉着人们的心灵。善良让人感到天地之广,世界之大,感到前途光明,心地踏实,安全温馨,善良是让人靠岸的港湾。
25、如果不珍惜手中拥有的而总期待尚未到手的,怎么能够幸福?细心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珍爱你的爱人,把握住看似寻常但却实实在在的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那样能心情舒畅、愉快幸福!。
26、因贪犯者,为过微细,难可舍离;因瞋犯者,为过粗重,易可舍离。因痴犯者,为过深重,复难舍离。….若一瞋心而犯于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贪犯戒摄受众生,因瞋犯戒弃舍众生。…因瞋犯戒,为大犯戒,名大过患,名大堕落。
27、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不得造经像寺舍等业,错乱次第,故唯得指授法则,劝化俗人。俗人以金石土木、牙角布帛而作佛像,道人修五分法身、学三佛行,名为造像。俗人以纸素竹帛,笔墨抄写,以为经卷,道人以闻思修为造法也。俗人以草木墙宇而造寺,道人以菩提涅槃,智慧万行所住大乘之宅为寺。
28、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不被魔迷。雨天不带伞想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29、谓由菩萨于法生喜,便喜悦法,由喜悦法故,心不沉没。不沉没故,生清净喜。由喜清净故,身心安隐,离诸烦恼。舍利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如是名为喜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30、在一般人看来,追求名誉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岂不知没有名声和官职的人生是真正实在的。别人给名声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无边际",没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样的洒脱和旷达啊!
31、佛陀度人,也会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被佛度化,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度化才能深入被度人的内心,使其得到正见,脱离苦海。度人不是棒喝威逼,以恰当的方法度脱众生,才是佛的真慈悲。
32、[禅语感悟] 谁都会有不自知的时候,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别人一句赞扬的话, 自己嘴上谦虚,心里却喜不自胜,觉得自己多么了不得;别人一句过激的 话,自己便怒火中烧,嗔恨迭起。如这般,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是由别人左 右的,自己做不了主,好像傀儡一样,丧失了自我。
33、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卷上
34、人人一善,点滴付出,可以让人人心地滋润到爱的甘露。
35、生命的字典,不要有"难"字;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努力克服。
36、拥有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不论是感情,还是美好的事物,保持距离去欣赏,也许更能够看得周全、看得清楚。远远地欣赏,是一种知足,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温暖平和的慈悲心。
37、大慧禅师苦口婆心,只为众生能由真信仰起真修行,从而达于真悟之境界。 菩萨十地果位的修证,必须由十信为始终,所谓十信,包含信心、念心、 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请以此 十信之心为修行之准绳。
38、征服百岳山,不如征服无明关。
39、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40、痛而不言,我们需要人性的坚强来踏破荆棘阻碍,我们需要人生的智慧来抵挡风雨飘摇。其实,痛而不言是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信念:风雨过后,必将迎来彩虹。到那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41、学诚法师: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今生赚多少钱,带不到来世;今生帮助过多少人,这份善业可以带到来世。把自己的福报储存在善业的"银行"里,是聪明人的做法。
4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43、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佛陀是公平的,痛苦往往伴随幸福并存。学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承受痛苦。
44、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45、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
46、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时,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
47、人生苦短,事难求全,哪怕位居总统国王也未必事事称心如意,我们凡人更何必自己与自己较真!地球照转,日子照过,遇事糊涂些,世事看淡些,开开心心每一天,快快乐乐每一时,不枉人世走一场!
48、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
49、因此,当我们换了个心情时,会发现生活原来一直是如此的美好。换个好心情,我们就能收获生活更多的快乐!
50、快乐要有一颗知足的心,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才能放松自己的思绪。知足并不与自己的梦想相矛盾,知足只是对现状的满足,只是一个人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只有用心去体会,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人要活在当下,享受眼下的生活。放弃一些烦恼,放弃一些利益,减轻生命的包袱,便能轻装上阵,就会与快乐结缘。
51、勤奋和快乐是生命追求的永恒主题,每个人都渴望能够更多地拥有快乐。然而,有些人却活得很累,快乐不起来,他们常常怨天尤人,怪上天不偏爱自己,怪命运多舛,抱怨事业不顺、家庭不和……其实这些都不是影响快乐的决定因素,真正决定你快乐与否的只是你自己——自己的胸怀,自己的豁达。
52、简简单单生活,平平淡淡快乐,轻轻松松地过好每一天。
53、人一生的努力,就在于用你手里所拥有的一半去获取命运所掌握的另一半。
54、科学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佛教既有智慧,又有慈悲。
55、佛的整个教义都以此为目的;他的说法,从来不是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
56、人生快乐与否,全在于你对人生所持的态度。
57、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求财要有道,莫取非份财。
58、若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59、什么事情都有个限度。譬如说我们想要变得富有,也许我们以后能够赚非常多的钱,但是如果有一天情况不允许我们拥有得更多,我们就会有挫折感。与其受限于外界,还有如自己给自己一条界线,让我们都来降低自己的欲望,学着知足。
60、心是一方砚,不空亦不满。眼是一片天,不奢亦不贪。字是一盘餐,不腻亦不淡。深邃梅婷花向晚,零落幻影墨里寒。谁人涂抹香薰醉,禅语萦绕紫檀烟。
61、佛说,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当命运不济时,我们需要去改变它。若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别的,而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62、禅诗·《赠琴僧》: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雪窦重显
63、凡夫就是追求神奇怪诞,所以才会心乱。因为心乱,才会求助。实在说,修心很简单——要断贪。
64、佛陀教化众生,远离感官的贪瞋痴,远离一切诱人的事物,明心断念地去修行,以达寂静之境,得智慧大解脱。
65、身净、语静、心静,身心止于寂静之境。舍弃追寻一切俗世的快乐的人,才叫做寂静者。
66、三十岁的女人,懂得了要做纯棉的女人,不再为那些表面的东西动心,更喜欢自然的东西,也懂得了心疼自己。对自己宽容一些,不再和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死缠烂打,越活越简单,不在乎别人如何说了,因为日子,是自己过的,要选择怎样的路,谁也无权指手画脚。
67、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68、每个人都需要有信仰,无论你有无宗教背景或无神论者,信仰即是追求,促使人活下去的力量。生存是人类和所有生物在物质欲望上的本能。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为了继续存活下去而不断挣扎努力。信仰,则是人类在精神欲望上的本能。有时候,甚至能超越肉体物欲上的本能,驱使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69、佛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佛还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禅意的语录69条】相关文章:
禅意的语录46条07-04
经典禅意的语录49条07-02
禅意的语录38句07-21
简短的禅意的语录39条05-26
常用禅意的语录39条05-24
简短的禅意的语录69条09-02
【实用】禅意的语录46条12-18
通用禅意的语录48条01-11
常用禅意的语录30句12-02
【热门】禅意的语录30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