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经典诗词

时间:2024-03-20 12:25:26 诗词 我要投稿

苏轼的经典诗词

苏轼的经典诗词1

  乌鸦反哺,是儿女对父母的感谢;孤死看丘,是游子对故乡的感谢;杨柳摇翠,是草木对春风上的感谢;硕果枝,是季节对河水的感谢;鸟儿展翅,是自由对蓝天的感谢……

苏轼的经典诗词

  事情发生在一个无聊的.星期天,我做完所有作业,看了一会儿的书,觉得无聊便打开电脑来玩游戏,这时我看到了一个让网友十分受欢迎的益智游戏——“旋转吧!水果”于是我点击开始游戏,我从最后一名一直往上挑战,可是就在挑战第一名的时候,一个网友个我发了一个窗口抖动,使我将这场原本该赢的比赛输了,这个挫折是我在玩游戏中的一个天大的挫折,但我不气馁,又开始了新的挑战。最终又赢得了比赛。

  这个挫折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要被四周的事情歌影响了,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这一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

  其实人生就是一杯浓浓的咖啡,挫折就是表面的苦味,只有细细品味和理解它才可以得到那迷人的香味。人生是一定会有挫折的,只有在挫折和顺利的相互交替中,我们才会进一步了解人生乐趣。相反,如果一生平平安安,无忧无虑,整天吃完了就睡,这样的人生难道真的就很顺利,很充实吗?挫折我想说恨你不容易。

苏轼的经典诗词2

  1、《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3、《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4、《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6、《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2、《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的经典诗词3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有》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元符三年(1100年),被贬居海南3年之久的苏东坡终于获赦北归,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过琼州海峡。这一天经历了狂风暴雨,然而当风雨散去,呈现在眼前的是澄然碧海,皎然月洁。苏东坡心有感触,写下这首诗。其中“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两句不仅仅是景色的描写,也是心灵的觉悟。

  一次次的贬谪,一次次的重生,这些悲喜交叠的际遇,仿佛是对灵魂的洗礼与淬炼,终于让它呈现出纤尘不染的本来面目。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坎坷,真的只是磨难吗?其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馈赠?“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东坡与苦难的和解,也是他对命运的`超越。

  经过一次次灵魂的洗礼,苏东坡越来越感受到这种澄澈。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是苏东坡心灵的最后一年,当他行至江西虔州,再一次明确把自己的内心比喻为“月”:“钟鼓江南岸,归来梦自惊。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雨已倾盆落,诗仍翻水成。二江争送客,木杪看桥横。”

  是的,曾经的苏东坡,会抱怨“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会为自己忠而被谤的坎坷仕途感到愤懑不平,但现在不会了,“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那些所谓的浮云已经无法遮蔽明净透彻的心灵。这一生,虽然横遭波折、几经沉浮,但是自己还是活得光风霁月,一颗心并未扭曲、并未沉沦,反而在心灵即将结束的时候新体验到心灵达到澄澈境界的欢喜。

  千年岁月,悠悠而过,天边的这半程朝霞还是无声辉映,抚慰人心。当我们沐浴在月色中,会想到些什么?“王杰,万里共朝霞”的脉脉温情?“可是一溪风月,莫教踏碎张爱玲”的陶然沉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澄澈空明?苏东坡笔下的月之意韵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提升了我们的境界、丰盈了我们的灵魂。月华如练,澄澈心胸,世事洞穿,纯真不泯。

苏轼的经典诗词4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的经典诗词5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诗人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诗人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诗人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人苏轼是不羁的,甩开不尽的烦恼,用最旷达的胸怀接纳一切。在乡间小院,他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于田间小路,他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自由豪放的快乐,在诗人苏轼心底蔓延……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诗人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诗人苏轼是锦绣大宋中的一代才子,自是一家的他,把烦恼抛之脑后,总会在诗词之中渲泄心中的快乐。这快乐积攒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坦然,凝聚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激昂。把握这份快乐,我的心中也似有一股豪迈之气荡漾开来……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诗人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诗人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诗人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苏轼的经典诗词6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密州: 今山东诸城。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发:(fā)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6)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i):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11)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12)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江城子 密州出猎书画

  (13)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14)满月:圆月。

  (15)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翻译】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点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的经典诗词7

  [宋]苏轼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杂用高丽煤。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蓬莱春昼永,玉殿明房栊。

  金笺洒飞白,瑞雾萦长虹。

  遥怜醉常侍,一笑开天容。

  溪石琢马肝,剡藤开玉版。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此中有何好,秀色纷满眼。

  故人归天禄,古漆窥蠹简。

  隃麋给尚方,老手擅编划。

  分余幸见及,流落一叹赧。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唐林夫寄张迈墨半丸。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吾穷本坐诗,久服朋友戒。

  五年江湖上,闭口洗残债。

  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

  先生不讥诃,又复寄诗械。

  幽光发奇思,点黮出荒怪。

  诗成一自笑,故疾逢虾蟹。

苏轼的经典诗词8

  隆阜郁然冷峭立,一肩昭露望云宵。

  唐风默默眉头拂,宋雨潇潇额上飘。

  哀抹稼轩悲痛泪,泣扶太后苦酸腰。

  落眸烽火尘烟尽,楚水吴天玉笛嘹。

  注释:

  郁孤台:位于“江南第一宋城”——赣州城西北角。

  被誉为宋词瑰宝、被梁启超于《艺蘅馆词选》里云:“如此大声镗鞳,史未曾有也。”、被《宋词辞典》里称: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千古绝唱的辛弃疾词中名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稼轩提点江西弄狱,驻节赣州时,身临造口,怀想隆祐太后被追至此,是以“郁孤台”为背景,悲痛而作,题词于壁。

  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十一月二十三日载:太后至江西太和县,又进至万安县,兵卫不满百。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今赣州)

  《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肋官兵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

苏轼的经典诗词9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东坡 《水调歌头》

  2、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3、 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4、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轻拂着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华, 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花香,朦胧的月光转过回廊。 夜很深了,因为担心海棠会像人一样而睡去, 所以赶忙点燃蜡烛,照耀着海棠。 ——苏轼 《海棠》

  5、 我极喜爱这首词 炽烈的'情感高亢而细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想词已(意)至此 译文就不必写出了吧!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6、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7、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 ——苏轼

  8、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苏轼

  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10、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 《江城子》

  11、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 《蝶恋花》

  12、 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 ——苏轼

  13、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苏轼 《临江仙》

  14、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 《水龙吟》

  15、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 《行香子》

  1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江城子》

  17、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

  18、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苏轼

  1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 《江城子》

  20、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 《江城子》

  2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2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23、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苏轼

  24、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轼 《前赤壁赋》

  25、 功成名遂身退。 ——苏轼 《志林》

  26、 人生有味是清欢 ——苏轼

  27、 人微言轻。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28、 易以理服,难以力胜。 ——苏轼

  29、 论必作,作必成。 ——苏轼 《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

  30、 传神之难在目。 ——苏轼 《传神记》

  31、 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

  32、 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 ——苏轼

  33、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苏轼

  3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 《前赤壁赋》

  35、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苏轼

  36、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苏轼

  37、 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苏轼

  38、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

  39、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 《水调歌头》

  40、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苏轼

  41、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 《临皋闲题》

  42、 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苏轼

  43、 躁则妄,惰则废。 ——苏轼 《凤鸣驿记》

  44、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苏轼 《赤壁赋》

  45、 忍小忿而就大谋。 ——苏轼 《留侯论》

  46、 秋雨晴时泪不晴。 ——苏轼 《南乡平》

  47、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苏轼 《和子由踏青》

  48、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苏轼 《南歌子·感旧》

  49、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

  50、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苏轼

苏轼的经典诗词10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诗词:《水调歌头》2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苏轼诗词:《满庭芳》3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苏轼诗词:《蝶恋花》4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苏轼诗词:《临江仙》5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诗词:《定风波》6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苏轼诗词:《满庭芳》7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诗词:《木兰花令》8

  高平四面开雄垒。三月风光初觉媚。

  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

  歌翻杨柳金尊沸。饮散凭阑无限意。

  云深不见玉关遥,草细山重残照里。

  苏轼诗词:《木兰花令》9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

  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

  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

  日高慵卷水晶帘,犹带春醪红玉困。

  苏轼诗词:《临江仙》10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苏轼的经典诗词11

  《南歌子·再用前韵》

  宋代: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南歌子·再用前韵》译文

  山中下雨我便冒雨去喝酒,傍晚天气晴好我便和衣而睡。不知道报时的钟鼓几时响起,酣睡梦中,我如蝴蝶一样欢乐畅快。

  人老才尽,还无法实现归隐的志向。我经营家产惹得人们笑话,他们不知道我只想在湖边无泥的地方悠闲散步而已。

  《南歌子·再用前韵》注释

  和衣:睡不解衣。

  梦里栩然蝴蝶:庄周《齐物论》中说,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遨游各处悠游自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忽然醒过来,觉得自己是庄周。这时,他自己都迷糊了,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呢?栩然:是“栩栩然”的省文(见《齐物论》),相当于“翩翩然”,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老去才都尽:来源于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guó)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归来计未成:来源于郑谷《兴州江馆》:“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qióng)一夜绕床鸣。”

  求田问舍:指购买田地和房屋。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刘备曾对许汜(sì)“求田问舍”表示极度鄙视。

  《南歌子·再用前韵》赏析

  上片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词一开始,就描绘出苏轼带着酒意冒着山中阵雨匆匆赶路的形象。带酒冲山雨”,苏轼的劳苦以至于狼狈不言而喻(这同苏轼在黄州时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脱不可同日而语)。接着便转到写归来后酣睡的情景。当他赶回凤翔城时,已是傍晚时分,天已放晴,苏轼似乎什么也顾不上,连衣服都没有脱,就躺在床上睡着了。这一觉睡得真香,连城里报晓的钟鼓声都没有听到。以上两句叙述,除了写出天气变化,表示人已归来(由“钟鼓”所示)之外,主要是从侧面表现出旅途的`极度疲劳。苏轼还写到夜里或清晨(李商隐有“庄生晓梦迷蝴蝶”之句)做了一个梦。“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此句显然是用典,而不是梦境的实录。其用意可能有两点:一是表示行旅生活(虽然是短暂的)结束后的一身轻松,二是表示自己具有源于庄周的淡泊功名的意识,因为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物我不分,是意味着超然物外的。

  下片着重抒写归来后的牢骚情绪以及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这两句反用或借用前人诗意,集中抒发了内心的不平和牢骚。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宋仁宗嘉祐八年正月宋选罢凤翔府任,陈希亮来代,陈氏驭下严肃,不假人辞色,而苏轼年轻气盛,每与之争议,胸中不平,时或流露于笔端。事实上,苏轼当时28岁,何谈“老去”。这大概缘于宋人的一种文化心态,喜欢称“老”。苏轼同时创作的《题宝鸡县斯飞阁》诗中的“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与此意正同。接着笔锋一转,“求田问舍笑豪英”。“求田问舍”,这一典故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笑豪英”,是说为英雄豪杰所耻笑,因为退隐等于放弃苏轼自己早年立下的报国的壮志。这句写出了苏轼进退两难的心情,而后苏轼在诗词中反复抒写这种情绪,表现了苏轼对仕途和人生的一种文化思考,凤翔之作仅仅是初露端倪。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是因为凤翔有东湖的缘故,这句是承上“归来”二字而言,又与开头写马在雨水泥泞中艰难跋涉的情景相呼应,表现出苏轼此次行役归来后轻松、欣慰的心情。

  全词,先描写苏轼旅途的生活情景,再由景入情抒发感慨,反映了苏轼摆脱了仕宦名利、红尘俗务的束缚,以及旷达潇散淡然的人生情怀。

  《南歌子·再用前韵》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凤翔通判任的苏轼赴长安(今西安),往岐山,过宝鸡,重游终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变化,苏轼由景生情写下该词。

  《南歌子·再用前韵》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经典诗词12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注释

  ⑴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⑵幽人:幽隐之人。

  ⑶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

  ⑷炯(jiǒng):光明貌。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⑸香雪:指杏花片。

  ⑹吸:饮。

  ⑺栖:生长。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所以除了写人还要写月、写花、写酒,既把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完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诗的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门见山,托出花与月。首句写花,花落春归,点明了时令。次句写月,月色入户,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两句大意是说,在一个暮春之夜,随风飘落的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它的飘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给驱散了。而此时,寂寞的月,透过花间,照进庭院,来寻觅幽闲雅静之人。“寻幽人”的“寻”字很有意趣。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主,明月是客,说明诗人意兴极浓,情不自禁地邀月对饮。而在此诗中,明月是主,诗人是客,明月那么多情,入户来寻幽人。那么,被邀之人就不能不为月的盛情所感,从而高兴地与月赏花对饮。

  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苹”二句,是说诗人应明月之邀,揽衣举足,沿阶而下,踱步月光花影之中,欣赏这空明涵漾、似水涵青苹的神秘月色。这两句空灵婉媚,妙趣横生。诗的上下两句都是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步月”是月光,“踏花”是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苹”是月影。“炯如流水”,是说月光清澈如水,“炯”字写月光的明亮,如杜甫《法镜寺》:“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似水的月光穿过杏花之后,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一般。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使沉静的夜色有了动感,知月惜花的诗人,沐浴在花与月的清流之中,正好可以一洗尘虑,一涤心胸。这两句诗勾画了一个清虚、明静、空灵而缥缈的超凡境界。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两句写花与酒。杜甫《遣兴》诗中有“狂风挽断最长条”之句,白居易《晚春》诗中则说:“百花落如雪。”“花间置酒”两句化用了杜甫、白居易诗意,写出了赏花与饮酒的强烈兴致。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显浓郁;香花,趁着酒兴观赏,则赏花兴致也就更高。花与酒互相映发。诗人此时的情怀,与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勃勃。

  “山城”以下四句,前两句写借月待客,突出“爱月”之心。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则补酒薄之不足。“劝君且吸杯中月”一句,是从白居易《寓龙潭寺》诗“云随飞燕月随杯”中化出,表明诗人对月之爱远远超出了对酒之爱。后两句情绪渐转低沉,见诗人“惜月”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的流转,悠扬的箫声渐渐停息,月下花间的几案之上,杯盘已空,诗人忧从中来。此时诗人最忧虑的不是别的`,而是月落。这里含着十分复杂的情感,被排挤出朝廷的诗人,虽然此时处境略有好转,但去国之情总会带来凄清之感,在此山城,唯有明月与诗人长相陪伴。月落西山,诗人情无以堪。

  诗的最后两句转写花,不过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凋零之花。月落杯空,夜将尽矣,于是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月下之花如此动人,第二天一阵恶风刮起,便会落英遍地,而满树杏花也就只剩下点点残红。诗中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韵味淳厚,声调流美,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是物与人的映衬,情与景的融入。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首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是一派晚春景色,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接着“明月入户寻幽人”一句,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诗人因情设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构思的错落有致,变化自如,使全待情致显得更浓。开篇两句既写花又写月。三、四句重点写月,其中也有写花之笔。五、六句写花、写酒,但重在写花。七、八句写爱月之深。九、十句写惜月之情。最后两句是虚笔,借花的凋零写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层。通观全篇,诗人紧扣诗题,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妙趣横生。

  诗人笔下的月,不仅是含情脉脉,而且带着一股仙气与诗清。这种仙气与诗情,是诗人超脱飘逸风格的体现,也是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情的流露。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创作背景

  此诗于元丰二年(1079)。据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诗话》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书,在武宁宰吴节夫家,今刻于黄州。”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经典诗词13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苏轼的经典诗词14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的.经典诗词15

  一:《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二:《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三:《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四:《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五:《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六:《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的经典诗词】相关文章:

苏轼的诗词03-07

苏轼06-27

苏轼06-27

苏轼的天真06-18

与苏轼相遇06-29

与苏轼相遇06-28

与苏轼相遇06-22

苏轼妙语拒友06-18

苏轼“欺”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