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1
根据xx20xx年教研工作的安排,师教研室在3月2830日举办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本次大赛,旨在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今年已是第三届小学数学同学科课堂教学大赛,今年参赛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比前两届有了较大的进步。首先表现在能够驾驭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地活用教材的老师多了。如师小学的马美洁、81团的孙俊、86团一中的王雪莲、89团的刘艳梅、90团的张凤芝等老师。其次,各学校都很重视,每天派老师来听课。特别是师小学的李萍副校长、89团小学的罗行军副校长、90团的靳燕玲副校长每一节课都在听,另外还有86团一中的钱伟校长、86团二中的杨启英校长、李卫玲副校长、89团小学的马玉莲校长、87团学校的曹秋萍副校长也都听了一天的课。这两天的听课人数达150人次。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基本的组织形式。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之一,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情,明确教学任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所做的计划性工作。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而不是教案的书写形式及语句的奢华。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们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我们一定要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上再下功夫。
读懂教材一定要专业的读,老师们都在读教材,都读懂了吗?怎样专业的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这是我们教师的内功。读懂学生,我们提出要用心的读,尽管有时候我们也在激励也在表扬,但是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怎么去走进,读懂很重要。
读懂课堂要智慧的读,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如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要智慧的读,所以提出三个不同读法,专业读教材、用心读学生、智慧读课堂。尊重、理解、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儿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拥有的师品与人品。备课不仅要正确、科学、有机地处理教材,构建具体的目标体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思路设计新颖,教具准备充分,练习精炼实用,板书简约有序。并准备好上课时需要的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力求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准备。
二、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明确课堂学习要求明确目标,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为目标是做事的原动力。
有了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内容;茫无目标会使学生偏离学习方向而付出无效劳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注意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防止学生中出现“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其次,叙述目标的语言要简明准确,语速要缓慢清晰。使学生一看或一听便知。第三,目标的达成要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第四,目标的制定要体现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要把情感教育融入到知识传授之中。
三、重视课前活动和新课导入
1、课前活动
课前的一切活动要为新课服务,如师小学的马美洁创设情境,出示赛里木湖的美丽风光图片为新课做铺垫。89团小学的课前游戏,让学生说出数量词;一本书一双手一堆一群,有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情况课前活动针对性要强,要为新课做铺垫。
2、导入
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导入的类型:直接导入,旧知识导入,生动实例导入,直观教具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
导入的程序: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课题。
导入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导入目的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启发性;导入与新知识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例如89团小学的刘艳梅:刚才同学们走进教室,老师发现有几个个子比较高,给其中一位学生量身高,以米为单位,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继而引入新课在古代人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进而让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又如86团一中王雪莲利用小熊参加生日帕提,去了没人,因为时间搞错了的故事,引入新课。
四、重视课堂提问技巧,营造良好求知氛围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在提问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切不能只提“优秀生”,不问后进生”;专提一小部分同学,冷落了大多数同学;或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
(2)提问内容要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3)提问题不能简单地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
(4)要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当然更不能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提问过少的“满堂灌”,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影响学习效果。
(5)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不置可否(对就是对的,错就是错的,并且错的要矫正。),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如若这样会大大削弱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6)对学生的回答要灵活应变,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追问下去,扩大战果。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全面促进能力提高
课堂练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训练目标,促进“知能转化”,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要根据目标要求,结合重点、难点,多设计一些一点多题、一题多点、一题多解的练习,锻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设计练习题要全面精炼,既要能覆盖全部的知识点,又要以耗时短的.题型(选择、填空、简答等)为主,突出重点和难点,以节省训练时间。练习还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并注意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综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另外,我们教材中的练习都是有针对性的,要力求在课堂中完成。
做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让学生做独立作业,也可叫几个同学上黑板板演,还可以搞大挑战、抢答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活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媒体效益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实践等能力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不但能够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展示教学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而且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信息处理速度,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时、适地、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方法和方式,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运用多媒体时也应充分考虑到教学重难点、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等各种因素。以辩证的观点,权衡利弊、取长补短,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切入时机和切入量,切不可滥用多媒体。要避免不管内容是否需要,都生搬硬凑些声音、影像以多媒体体现的不良倾向。
七、认真做好课堂小结,积极评价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首先要对整节课知识内容进行简约的梳理,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知识方块。梳理知识点的方式很多,可以教师归纳,也可学生归纳,或是师生双方共同整理。其次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做出积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读懂读透教材,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不能脱离、偏离教材。我们的教材是专家们经过多年实践、精心编排出来的,它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它编排意图,不能随意改变。(如情境图、例题、练习题)
2、教材也是学材,要让学生看、学、做。如师小学的马美洁、81团的孙俊、86团一中的王雪莲、89团的刘艳梅等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
3、板书要规范,做到简练有序。如师小学的马美洁、86团的王雪莲老师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合理。
4、制定教学目标要准确,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超课标。
5、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容量要适当。
6、备课要充分。
7、数学用语要规范,概念描述要严密准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读懂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活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益。附:
20xx年xx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获奖名单一等奖: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2
7月中旬,根据运教研函字[20xx]42号文件精神,我们河津市教育局组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
1、组织严密,层层选拔。
4月份,我们接到运城教研室关于组织首届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的文件后,立即以“河教研”的文件形式转发给我市各单位,要求自下而上按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大赛。各单位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4月—5月进行了校级初赛,5月中、下旬,每个单位选拔出2名教师准备参加市级复赛,共34名选手。
7月中旬,我们下发了补充通知,在河津第四小学举办市级大赛。大赛分低、中、高三段,各确定一个课题,同讲一节课。(低段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中段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高段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对每名选手编号,面对评委讲课,当堂亮分,力求公正、公平赛出真水平。
最后,在34名讲课教师中选拔出一等奖3名(其中2名并列),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其中3名并列)。
2、选手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4名选手风格各异,34节课精彩异呈,人人亮特点,节节显特色。比如赵云霞老师的《回收废品》以情境串为主线进行教学;任水平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郭美玉老师神情怡然的教态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等等。
此外,34节课也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参赛选手都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比如三维目标的结合、教师角色的转化、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等等。最为突出的是:在《回收废品》这节中,老师们都采用了“创设情境——图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已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改革目标。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中,老师们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同时,让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什么是周长》一节中,老师们大都以故事情境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解“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其次,所有参赛选手能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将承载多种教育功能的`教学情境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打印图片,有绘画图片,有自制教具,创意性强,很好地解决了仅靠教师描述情境、学生干听的低效教学的问题。
无论我们推荐的选手在运城的比赛结果如何,我们内心都很欣慰,我们教师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这得益于近几年的新教材培训与课堂观察研讨活动,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我们局领导一班人及教研室米文革主任带领下组织进行的“联片教研”,当然更离不开我们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学习。如果说培训观摩是“绿叶陪衬红花”,以点带面的话,那么联片教研就为“遍地是红花”,人人都能受益。
二、不足之处
1、教材处理不恰当。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主要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以及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有些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过多过难。再比如《回收废品》主要解决的是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重点是探索理解解决方法,有些老师却归成类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其次教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前后顺序,应是通过摆小棒等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之后再列式计算,有些教师是先列式再通过摆来计算结果。
2、概念讲解不透彻。比如《什么是周长》一节中,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怎么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如学生熟知的通俗的说法“一圈”,而不是让学生硬记封闭图形有周长与不封闭图形无周长。还有“边线”的意思的理解,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学生探索活动的操作作品不能充分展示交流。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在转化过程中,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的方法很多也都不同,而多数老师们只选择了一种来展示。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思维内涵,正确处理教材内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细节处的教学。比如高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后通过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老师们的演示几乎都是挪开的,不是平移的。再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老师演示沿边线摸一圈时,一只手拿图形,另一只手摸,摸着摸着就断开了。为什么?拿图形的手挡住了。有什么好办法呢?可让拿图形的手放在确定的起点处就可避免尴尬。
3、绝不能出现知识错误。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板书:“物体表面或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虽然老师疏忽了,可给学生留下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印象。
以上意见,目的只有一个,供大家参考。如果当中有合理的成分能让大家吸收,并让它成为促进教学实践的因素,那就是我的最大期待。
应该说,这次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完美。因为这种追求代表着一种态度,那就是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态度,是努力促进我们自己专业成长的态度,所以我们没理由不坚持!
总之,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我们的数学教师能以此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3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讲究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这时候,若是一成不变的作业、预习等内容,学生常常无心去听,有的甚至极为厌烦。下课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悄悄地向同学打听作业内容。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课堂结尾太单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总结预习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什么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不能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下一节课梯形的面积新课之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二、延伸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
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
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四边形内角和是1803五边形内角和是1804。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
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大赛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07-12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0-03
有关小学数学教学总结11-22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总结09-27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15篇11-07
课堂教学总结(15篇)01-14
课堂教学总结15篇11-10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反思11-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总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