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漂流屋》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漂流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漂流屋》说课稿1
一、说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近几年来,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实践中发现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因此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迫在眉睫。选自大班领域的《漂流屋》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青蛙寻找漂流屋主人以及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漂流屋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故事围绕着主题“分享快乐”展开,首先是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接着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最后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故事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有较强的音乐性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好教材。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3、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而理解故事内容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自制小屋、教学课件《漂流屋》、幼儿分享的视频
四、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法和层层深入探究法。
1、多媒体演示法是本活动中最重要的教法,贯穿活动始终。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借助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演绎了童话故事《漂流屋》。优美的画面一下就把幼儿吸引住了。他们不由自主地理解故事内容,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为突破活动重难点,为完成活动目标奠定基础。
2、层层深入探究法:活动以寻找漂流屋的主人为线索,以开放性问题作导路,问题从表层次到深层次,从感知性提问到创造性提问,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理解故事内容。
此外我还运用了谈话法和提问法,以上这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
五、说学法
根据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原则和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本次幼儿采用的学法有启发诱导法和观察法。其中启发诱导法是最重要的方法,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会创造奇迹。”在教学中只有大胆的放开幼儿,才能让幼儿得到发展。在观看课件后,我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讲述的机会,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纲要》精神,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1、设置悬念导入主题
(一)设置悬念导入主题
教师出示自制的可漂在水盆中的小屋,设置悬念:“这座小屋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从而引出了故事的名称《漂流屋》“这座美丽的漂流屋是从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一连串的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围绕主题大胆讲述
1、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清清的小溪”、“荷叶做绿地毯”等。
2、分段欣赏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许多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还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青蛙在河边发现了什么?小鸟他们的家在哪里呢?教师通过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明白小鸟的家是草编的,乌龟的屋子是用鹅卵石砌的,螃蟹和青蛙住在泥洞里还有许多的动物他们也迷路了小朋友能帮助他们送他们回家吗?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从而完成目标。漂流屋的主人都不是这些小动物,那青蛙怎么办呢?小兄妹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青蛙和螃蟹的争吵是欢乐的?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理解了故事内容。
(三)、观看视频深化主题
这个环节是突破活动重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接着让幼儿观看图片,当图片中出现幼儿熟悉的身影时,幼儿非常激动,直观形象的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最后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
(四)、延伸活动巩固主题
教师将艺术领域整合到活动中,请幼儿动手用各种材料制作礼物与同伴分享。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
大班《漂流屋》说课稿2
一、说活动内容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显然的,故事的主题就是体验分享的快乐,这与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是相一致,适宜大班幼儿。
二、说幼儿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大班的幼儿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和富的想象力,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三、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指出: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精神、故事文本的分析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
2、能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学习词语:漂流、搁浅、甜美。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因为,现在的社会居多都是独生子女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伴分享。所以,我将本活动的重点环节放在分享这一环节上,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活动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相适应,所以我为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2、物质准备:
(1)优美音乐背景的录音带,录音机,教育挂图《漂流屋》。
(2)请每一位幼儿自带一份小礼物。
五、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直观形象法、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教育挂图联系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在第二环节中,通过口头语言讲述故事,幼儿进行完整的欣赏故事内容,对故事有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在第三环节中,我是采用分段讲述故事。让幼儿进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运用语言的直接讲授,能够让幼儿直接的接触到故事中的情景、人物。便于幼儿理解、掌握故事内容。为后面交流讨论故事,做一个有利的铺垫。
3、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4、情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难理解。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情景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说活动程序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来组织本次活动,设计程序为:
1、出示漂流屋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在活动的开始环节,运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出示漂流屋,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快地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 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2、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对故事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概念。通过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人物或哪些情节?为什么?有哪些词语你觉得美?引导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
3、结合教育挂图,理解故事的内容
(1)出示教育挂图一
提问:青蛙刚开始的时候,是住在哪里的呢?青蛙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这间漂亮的漂流屋像什么呢?青蛙不知道这间漂流屋是谁的,青蛙都问了哪些动物呢?青蛙为什么不好意思独占这间漂亮的屋子呢?邀请了谁来住呢?青蛙邀请了这么多的动物住进了漂流屋,青蛙现在的心情感觉怎样?通过提问,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人情美。了解与他人分享快乐自己也会快乐的心态。运用教育挂图直观的方式,让幼儿直接接触到故事中的事物,直接感知故事情节,更容易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出示教育挂图二
提问:漂流屋飘到了哪里呀?这时出现了谁呀?哥哥和妹妹分别说了什么呀!他们看到了什么?最后又把屋子放在哪里了呢?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简单的描述漂流屋飘到了哪里?最后又到哪?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出示教育挂图三
此环节是故事的尾声,通过提问“漂流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小动物会觉得这间漂流屋是谁送给他们的呢?他们会知道吗?”通过提问让幼儿进行猜想,进行想象,留给他们一个悬念,让幼儿有一个想象的空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教育挂图,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4、交流讨论故事,引出教育意义
提问:你听完故事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听完了故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通过交流讨论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故事中的 “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5、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幼儿与别人分享,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6、活动延伸
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大班语言活动《漂流屋》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的人情美和意境美。
2、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学习词语:漂流、搁浅、甜美。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2、物质准备
(1)优美音乐背景的录音带,录音机,教育挂图《漂流屋》。
(2)请每一位幼儿自带一份小礼物。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漂流屋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师:你们看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呢?这间屋子是谁的家呀?里面住着谁呀!他们在做些什么事呢?
过渡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故事,也是和图片上的这间小屋有关系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在听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一件什么事情?
(二)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听完故事感觉怎么样呢?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人物或哪些情节?为什么?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很美?
过渡语:故事这么美,这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
(三)结合教育挂图,理解故事的内容
(1)出示教育挂图一
提问:
①青蛙刚开始的时候,是住在哪里的呢?
②青蛙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这间漂亮的漂流屋像什么呢?
③青蛙不知道这间漂流屋是谁的,青蛙都问了哪些动物呢?
④青蛙为什么不好意思独占这间漂亮的屋子呢?邀请了谁来住呢?青蛙邀请了这么多的动物住进了漂流屋,青蛙现在的心情感觉怎样?
过渡语:小动物们在这间漂亮的漂流屋睡着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听第二段故事吧?
(2)出示教育挂图二
提问:漂流屋飘到了哪里呀?这时出现了谁呀?哥哥和妹妹分别说了什么呀!他们看到了什么?最后又把屋子放在哪里了呢?
过渡语:小兄妹俩把漂流屋重新放回了河里,接下来故事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最后一段故事吧!
(3)出示教育挂图三
提问:漂流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青蛙和螃蟹在说些什么呢?小动物会觉得这间漂流屋是谁送给他们的呢?他们会知道吗?
(四)交流讨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提问:(1)你听完故事有什么感受?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喜欢它?听完了故事让你联想到了什么?(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什么好东西应该与小伙伴们分享,就像故事中的青蛙那样,有了一间漂亮的小屋自己没独占着,而是邀请了其他的动物们一起来住,青蛙邀请了动物们一起来住,动物们感觉很开心,青蛙自己也感觉很开心。所以,小朋友们应该像故事中的青蛙学习,有好的东西或事情愿意与同伴分享。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师:今天,老师都请小朋友准备了小礼物。现在请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六)活动延伸
1、语言区:教育挂图投放语言区。
2、美工区:引导幼儿自己心目中的漂流屋。
大班《漂流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一)故事内容分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故事能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我选择的《漂流屋》这个故事中一开头就描写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房子是谁的呢”?接着描写青蛙并没有想把它占为己有,而是去寻找屋子的主人,但没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请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这座房子,并邀请了小鸟和乌龟来跟他们一起玩。最后,故事又承前启后地回到了开头的疑问:漂流屋飘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并不想将自己制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就是-----分享快乐。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这个重点的呢:这则故事中再三描写了青蛙看到房子不占为己有的无私精神,后又描写了青蛙与小动物们一同分享快乐,继而描写了小兄妹乐于帮助别人。步步深入主题,而又在小青蛙与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乐达到高潮。故事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儿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模仿。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故事较感兴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内容较丰富、表现手法较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学期,我们以班级主题《童话谷》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班的幼儿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知识、童话作家知识和丰富的词汇,培养了他们活泼大方、富有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喜欢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幼儿成长环境的影响,幼儿经常出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导致这些行为成为幼儿交往中的障碍。而故事是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向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选择了故事主题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标确定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发展幼儿想象力。
3、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体验与同伴分享带来的快乐”,从第一、第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到最后互换礼物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分享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的,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将难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从以下几点来突破: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
三、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以此,我们
在区域中准备了:语言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图片、各种背景图、房子背景图;美工区:订好的空白纸张;表演区:投放青蛙、螃蟹、乌龟、小鸟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头饰和背景图、篱笆。
(二)知识准备:
1、幼儿在常识活动中已熟悉青蛙、螃蟹、乌龟、小鸟的生活环境。
2、已认识过许多儿童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了拟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质准备
首先是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进行了以下准备了:配有故事录音的教学课件,幼儿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唤起他们的想象力。而创设一个环境,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将分享迁移到生活中来,我们准备了:幼儿每人自带一份小礼物、磁带、录音机。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活动综合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和环境体验法。
1、本活动中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电化教育手段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中,我以老师首先揭示或引发讨论内容,然后由幼儿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让幼儿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看法,甚至让幼儿反过来向老师来发问。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儿童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腻烦、抵触心理和行为。
3、环境体验法:儿童因为年龄小、知识经验少,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
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到什么是分享,分享又能带来什么快乐。于是,活动中采用了环境体验法,提供了一定条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礼物交换、分享,从而感受和获得体验。这可以加身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幻灯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3、环境体验: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灯片,引导幼儿进行初步想象。
引入时,师以直观的幻灯片,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直观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极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问题“这是哪里来的”“捡到它以后要怎么办”。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听、想结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讨论后,师的引导师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环节仍然给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刚才的想象
基础上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语言美,通过头脑中的想象故事中优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宫殿一样的漂流屋”、“热闹而欢乐的争吵”等。
(三)视、听结合,发展形象思维。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幻灯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段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而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故事的一个亮点,为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将漂流屋比喻成“宫殿“、”大雪糕”、“摇篮”。而对幼儿来说文学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以问题“漂流屋像什么”的提出加深有对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题,引出教育意义。
作品中反复提到了“小青蛙问遍所有的人寻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独占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动物们时高兴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儿懂得与别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讲大道理幼儿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这个活动环节中以“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知,什么是好的,该学习、模仿的是谁。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时还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问题,让幼儿将学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礼物,激发幼儿乐于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纲要》指出:应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活动结合了第一、第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的体验中交换礼物、交朋友,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心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多留意积极和别人分享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能使更多的幼儿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是暂时的,依据教育方式的整合,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地接受
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地吸收,我们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语言区美工区让幼儿继续探索。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了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大班《漂流屋》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说课稿12-05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11-18
大班语言领域说课稿10-11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1-15
大班科学说课稿《弹性》11-17
幼儿园大班音乐说课稿08-16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说课稿08-25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篇01-18
大班语言小螃蟹找工作说课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