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之后,在此基础上,反过来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是深入研究双曲线,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方程、性质解题的基础,更能使学生理解、体会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解析几何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教学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讨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等几何性质;
②掌握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概念及证明;
③能运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解决双曲线的一些基本问题。
(2)能力目标:①在与椭圆的性质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类比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
3.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对圆锥曲线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
4.教学方法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得到类似的结论。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得到的结论应该让学生自己得到,凡是难度不大,经过学习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建立信心,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
性质,我们常利用它作出双曲线的草图,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从已有知识出发,层层设(释)疑,激活已知,启迪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探索的内驱力,进一步清晰概念(或图形)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题的选备,可将此题作一题多变(变条件,变结论),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开拓其解题思路,使他们在做题中
二、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请同学们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对学习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先进性,结合图像来演示。
2.观察、类比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首先观察双曲线的形状,试着按照椭圆的几何性质,归纳
导椭圆的几何性质的方法得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对知识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只会看图,也要会从方程的角度来解释,抓住方程的本质。用多媒体演示,加强学生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实轴、虚轴)、离心率(不深入的讲解)的巩固。之后,比较双曲线的这四个性质和椭圆的性质有何联系及区别,这样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借助于类比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3.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证明
(1)发现
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我们能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图形。那么,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能否较准确地画出双曲线的图形为引例,让学生动笔实践,通过列表描点,就能把双曲线的顶点及附近的点较准确地画出来,但双曲线向远处如何伸展就不是很清楚。从而说明想要准确的画出双曲线的图形只有那四个性质是不行的。
从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反比例函数入手,而且可以比较精确的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它的图像是双曲线,当双曲线伸向远处时,它与x、y轴无限接近,此时x、y轴是的渐近线,为后面引出渐近线的概念埋下伏笔。从而让学生猜想双曲线有何特征?有没有渐近线?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只须研究它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情况即可。在研究双曲线的范围时,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解出,,当x无限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不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但是如果将式子变形为,我们就会发现:当x无限增大,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而就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1
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探寻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让学生同样利用类比的方法,将其变形为,,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只研究第一象限向远处的变化趋势,继续变形为,,可发现当x无限增大时,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即说明对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远处的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比小,与斜率为的直线无限接近,且此点永远在直线下方。其它象限向远处无限伸展的变化趋势可以利用对称性得到,从而可知双曲线(a>0,b>0)的图形在远处与直线无限接近,直线叫做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我就是这样将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
(2)证明
如何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呢?
启发思考①:首先,逐步接近,转换成什么样的数学语言?(x→∞,d→0)
启发思考②:显然有四处逐步接近,是否每一处都进行证明?
启发思考③:锁定第一象限后,具体地怎样利用x表示d
(工具是什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启发思考④:让学生设点,而d的表达式较复杂,能否将问题进行转化?
分析:要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即要证明随着x的增大,直线和曲线越来越靠拢。也即要证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mQ|越来越短,因此把问题转化为计算|mQ|。但因|mQ|不好直接求得,因此又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求|mN|。
启发思考⑤:这样证明后,还须交代什么?
(在其他象限,同理可证,或由对称性可知有相似情况)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进行探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及证明过程。
(3)深化
再来研究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方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此时可利用类比的方法或者利用对称性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即为。
这样,我们就完满地解决了画双曲线远处趋向问题,从而可比较精确的画出双曲线。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渐近线实质就是双曲线过实轴端点、虚轴端点,作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所成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数形结合,来加强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理解。
4.离心率的几何意义
椭圆的离心率反映椭圆的扁平程度,双曲线离心率有何几何意义呢?不难得到:,这是刚刚学生在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时就可以得到的简单结论。通过对离心率的研究,同样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渐近线的理解。
由等式,可得:,不难发现:e越小(越接近于1),就越接近于0,双曲线开口越小;e越大,就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反映的是双曲线的开口大小。通过对这些性质的探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双曲线图形与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的作出双曲线的图形。
5.例题分析
为突出本节内容,使学生尽快掌握刚才所学的知识。我选配了这样的例题:
例1.求双曲线9x2-16y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在于拿到一个双曲线的方程之后若不是标准式,要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本题求渐近线的方程的方法:(1)直接根据渐近线方程写出;(2)利用双曲线的图形中的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得到。加强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应用和理解。
变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和上题相同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但求渐近线时可直接求出,也可以利用对称性来求解。
关键在于对比:双曲线的形状不变,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改变,它的那些性质改变,那些性质不变?试归纳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变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且经过点(,3),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选题目的:在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前提下
数学说课稿 篇2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概念;认识垂线、垂足;认识平行线。
2、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平行关系,认识两线垂直、平行。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对这一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我先来说说第一个教学环节: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电脑显示一条直线,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然后课件演示直线相对无限延长的特点。
好,今天咱们继续研究直线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用手摸一摸这个平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平面变大,再变大,变的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先想象,然后睁开眼睛把想象的两条直线画在纸上。
(这一环节,由旧引新,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板书)
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接着展示不同的分类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图形的位置,并说明两条直线交叉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引导“快要相交”那一类的情况,通过交流让学生达成共识: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可以分成“相交”和“不相交”两类。(板书:相交、不相交)
那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交点(板书)象这样的交点有几个?(板书:1个)
(这里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分类共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先认识互相垂直:根据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谁比较特殊?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出相交成直角的图形,问: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直角?引导学生用直角来验证,做上直角的标记。(板书:直角标记)然后指着图说,象这样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在数学上又叫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谁能看着图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里出示课件)
你能动手写一写吗?写完让学生说一说。
(这里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
然后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让学生齐读一下。接着再介绍垂足。用红点表示出来。
紧接着课件出示:(画直线a和直线b,再擦掉直线b)请学生仔细看。现在能说a是垂线吗?(学生会说:不能)(再变回两条直线)现在我们就可以说a和b互相垂直,a是b的垂线,b是a的垂线。谁也能象老师这样说一说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深化学生对互相垂直这一概念的理解。)
接着认识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三组不同方向的平行线,数学书上把这样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学生齐读。
问: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问出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老师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盒子,盒子的两个异面上画直线,让学生观察,理解只有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是平行线。
(这样化难为简,突破难点。)
紧接着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研究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板书)。
然后出示判断题:这里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理由。
(这样能及时巩固新知,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地引导纠正。)
教学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是:
四、练习巩固,强化对垂直于平行的理解
第一题: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互相平行?哪组互相垂直?检验一下。
(这里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平行、垂直的理解,渗透几何知识中平行线判定方法。)
第二题: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运动场上找一找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第三题: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也隐藏着平行和垂直。
出示这个长方形和三角形,请找出平行与垂直。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加强对本课概念的认识,同时能运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表述以前的问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具体的图形中线的位置关系。)
最后电脑演示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全课 完善认知
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简单明了,能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是我们新教材中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综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韦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整理图表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四、教学策略:
1.关注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须通过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抽象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中通过摆、画、移动、整理等过程得出韦恩图,发现图形表示的优越性,又让学生经历现场的调查并以图形表示出来,最后运用语言、图表来表现,是对集合知识高度理解与综合应用的体现。整个认知过程是问题不断解决,认识不断清晰,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调查感知。
在课前通过合理有效的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首先调查学生喜欢游泳和足球两项运动的情况,又引导学生用“喜欢”、“只喜欢”和“既喜欢……又喜欢”来介绍自己,提醒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为本课的难点突破埋下伏笔.使学生初步感受重复,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之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2、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一切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课伊始出现森林运动会小动物参加篮球赛、足球赛的情况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设问质疑,让学生发现表格之混乱,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及时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点要求:怎样排才能一眼看出有几种动物?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整理,在合作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当学生整理出简洁明了的表格后,再巧妙地引出韦恩图,接着利用课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义,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图意使本节课的难点悄然解决。
接着根据学生观察韦恩图得出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图的形式转化成算式的形式,从而解决了“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重点。
然后组织学生一步步创造出韦恩图即集合图,再比较图与表,突出韦恩图的价值,从而肯定学生的科学创造过程。整个环节完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韦恩图的过程,学生在快乐的合作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主动地打开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同时,通过一道追加习题,强化新知。进一步感受交集的含义。
4、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很流行的话语。作为一节新授课的尾声部分——实践运用,应该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读图训练,强化新知。2、完成教材中设计的习题,加深对集合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当场调查爸爸吸烟喝酒的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设计出集合图,在内化提升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韦恩图,让他们明白韦恩图在平时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
习题的设计在有层次、有梯度、有价值的前提下,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又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神奇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四个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作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造,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旋转变换。下面,我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分七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向大家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本章第四节内容,从知识结构上讲,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的又一基本图形变换,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及几何变换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既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它和轴对称、平移这三种变换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研究旋转现象,抽象概括出旋转的概念,探索发现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由于旋转较前面的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对学生在观察图形和空间能力想象有进一步的高要求,学生对旋转变换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范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突破难点的关键
(1)设置恰当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通过演示操作及运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旋转变换的性质,加深旋转变换的三要素的理解。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种变换,对图形的运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对本节内容比较容易接收,但初一学生的想象比较单纯,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而且旋转变换较前两种变换复杂、要求也高。所以在下面的几个环节设计中都要考虑到这一情况。
三、 课程目标分析
在分析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的知识基础后,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实例认识旋转变换,经历探索,发现旋转变换的性质。
2、经历学习活动,学会交流合作及独立探究。
3、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旋转变换后的图形。
4、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应用旋转变换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5、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试验等方面的能力。
四、 教法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思维的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旋转变换的概念。为了突破难点,选用情景探索、类比、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加强对学生直觉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启发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五、 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法上,我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与互相交流结合的方法,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最终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六、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为了使导入生动形象,使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1)升红旗的过程;(2)飞舞的蝴蝶;(3)大风车的转动等等。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你能从这些在做各种运动的图片中找出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吗?它们各具有哪些特点?有没有跟这两种运动不一样的运动?来引入课题。实现了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除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运动外还有另外一种运动――旋转运动,也让学生感受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旋转变换)来源于物体的旋转运动。又为了下面对三种变换做一个比较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旋转变换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教学时显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的图片,设计如下几个提问:(1)风车是怎样在转动?转动有规律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风车的转动的过程描述出来吗?这些物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合作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得出旋转变换的有关概念(旋转变换、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变换的条件:绕一个固定点,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指做圆周运动)同一个角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体旋转运动的特点:物体的各部分旋转的方向和角度都相同,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
本环节的意图是突出重点。通过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突出了运动的观点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认清概念的本质。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旋转变换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教材中P53的“做一做”第1小题,并提出设问: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准备从哪方面入手?要讲清楚这个运动过程,你觉的要抓住哪些要点?学生讨论。并通过几个练习加以说明。(这几个练习题的设计的思路是:要旋转的图形只告诉你的是三要素中的其中两个要素,问这样的像能画成功吗?)用意是强调三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做一做” 1、如图,经过怎样的旋转变换,可由射线OP得到射线OQ?
2、引导学生归纳出要叙述一个旋转变换必须写全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然后补充几个练习加以巩固。(学件三)
3、并再次设问:经旋转变换所得图形和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全等吗?从而得出旋转变换的性质之一(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旋转变换所得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的。
这一环节设计的意图是:理解巩固概念,在理解巩固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概念的实质,得出性质。
(四)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1、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讲解例题。由师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采取多种策略完成本题,(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点,运用类比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平移变换做法,由此联想到本例是否也可从几个关键点着手呢?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进行旋转,给学生一个大概的位置印象。然后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观察点旋转变换和线段的旋转变换(学件二),从中直观形象地找出作旋转变换后的像的方法。)并通过示范性板书,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例、如图,O是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按
逆时针方向旋转80°,作出旋转变换后的像。
解:如图。
(1)、以点O为旋转中心,分别把点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
得点、、.
(2)连结,,。
就是所求作得 旋转变换后得像。
2、为了确保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设计几组巩固、反馈练习。
练习题组一:
(1)在例题的基础上,旋转角度改为180°。
(2) 教材中的课内练习P54 1、2。
这是一组基本型的练习题,及时根据学生练习的信息反馈作出诊断。
练习题组二:
(1) 再在例题的基础上,把旋转中心的位置改在图形内部。
(2) 把例题中的三角形改为四边形,旋转中心为某一顶点。
这组题是在上一组题的基础上的一个提高。通过本例和练习题组二总结出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以及旋转变换的性质之二。(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角度。作图方法:可以先将图形上得某些点作旋转变换,然后根据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点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性质,作出原图形的像))
练习题组三:
利用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补充练习)
补充这个练习,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探索与发现
利用教材P53“做一做”的第2小题和P55的“探究活动”,来对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及平移变换在形状、大小和方向等方面做个比较和总结。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学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问题。这一环节的内容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成。
(六)归纳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提出设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探索,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收获?”以谈话交流形式重点小结以下内容:
(1)旋转变换的概念及其内涵。
(2)旋转变换的性质
(3)旋转变换的三要素。
(4)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实践。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加深印象,得以理解和巩固。
2、作业布置。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为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七 教学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评价是以鼓励式评价为主,辅之以过程评价,采用师生交流中评价、学生活动中评价、解决问题中评价等方式灵活处理。
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学会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计算经验独立完成,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75—76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三)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 让他们学会用迁移类推的思想去观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编2-8的乘法口诀,针对引导学生编口诀已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此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教学的起点抬高了些,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使他们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让他们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就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三、教学方法
教学时根据知识间的迁移类推采用观察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借助于直观教具让学生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
(一)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二)独立探究,自主发现
(三)观察比较,巧妙记忆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
1、激情导趣,活跃气氛
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一开始,我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相互竞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
2、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就是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学生在学习了7,8的乘法口诀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在学习9的的乘法口诀时,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有所获。
3、观察比较,巧妙记忆
这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用类似“你发现了什么?” “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告诉同学们?”等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特点去记忆口诀时,再教给他们记忆的方法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疲惫,而会主动积极的去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层练习,在玩中学习。
二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异的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且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这时,可将设计的练习容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让学生轻松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练习主要分针对性练习、基本练习及拓宽性综合练习三类。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板书要一目了然,才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设计如下:
9的乘法口诀
9×1=9 一九得九 1×9=9
9×2=18 二九十八 2×9=18
9×3=27 三九二十七 3×9=27
9×4=36 四九三十六 4×9=36
9×5=45 五九四十五 5×9=45
9×6=54 六九五十四 6×9=54
9×7=63 七九六十三 7×9=63
9×8=72 八九七十二 8×9=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量体重》是在学生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掌握了小数基本的加减法之后,进行小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学习。学好此内容,不仅为将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量体重”“智慧爷爷”等情境,引出小数退位减法计算,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探索算法。教材还把“小数进位加法”的探索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
二、说教法与学法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学习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探索的过程。最佳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发展其作出决策的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旧知铺垫
1.师:今天数学游乐园开张了。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只要大家答对门口的几道题,就可以免费进去了,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情境:
0.24+0.10.82-0.321.54+2.39.88-4.32
售票员阿姨:“只要小朋友能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师引导:可以口算,可以列竖式计算、还可以请教别人,等等。
4.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针对学生的喜欢和好奇心,以游乐园的情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环节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本课所需的知识,选择不同算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给予后进生再次学习的机会。)
(二)提出问题
1、问题情境
师:大家计算得真准确!我们可以进去数学游乐园喽!你们瞧,游乐园里真乐闹啊!大象伯伯在那里给大家量体重,我们去看看!哦,有三位小朋友量出来的体重是……(课件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笑笑 38千克 淘气 45.2千克 丁丁 33.4千克 2、大象伯伯要考考你们:你能不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从中选择出本节课将解决的问题:(退位减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四、探索算法
(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学生列出算式:45.2-33.4=2、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把得数算出来。
2、学生独立探究算法。
3、全班交流:生1:我算出得数是11.8。
(师追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我先算出452-334=118,那么45.2-33.4就等于11.8。
师:很好,不过这种算法的前提是小数的位数相同。
生2:我是把这道题想成钱来算的。我先从45.2元里面拿出33元……
师:你能把生活经验用在这里解决算术问题真不错。
生3:我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算。
师:你的算法很特别,能不能上台来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3:(一边板书,一边讲)我把先45.2写在上面,33.4写在下面,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然后2减4不够减,找前一位借1,变成12-4=8,……最后算出来的得数是11.8
师:谢谢你。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呢?
(列竖式)
师:那好,我们就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环节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有效的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并且学会优化选择。)
(2)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课件出示问题及智慧爷爷说的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请2位学生板演。
3、引导学生评价。
(课件出示情境)
4、师:数学游乐园里还有个小朋友晶晶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5、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不够减时怎么办?如果碰到整数怎么办?
6、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7、汇报交流。(强调智慧爷爷说的话)
8、师小结: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教师通过课件进行板书。)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生生互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巩固和应用
“有奖解答”
1、师:小朋友们都学好了本领,接来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游乐园的“有奖解答”活动,看谁获得的奖品最多?
2、P16第一题。
(课件出示)
(1)看谁算得最准确。
8.25+1.55-7.3-2.25-10- 2.45-
教师着重引导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
小结: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P16第二题。
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名称 单价/元 书包 32.50 文具盒 7.60
4、分发奖品。(星星——贴在光荣榜)
(在“有奖解答”的具体情境中,学生既巩固新知,同时又引出了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六、总 结 回 顾
1、师:我们今天的游园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愿意把今天的收获和大象伯伯分享吗?
2、学生谈收获。
3、师总结:这就是我们所今天学习的——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相信以后遇到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应该难不倒你们了。
(让学生分享收获,体现了 “反思”的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深化认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数学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进行各种设计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图形变换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虽然六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三、四年级时有所增强,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图形的变换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平移旋转的内容以学过很久了,难免有遗忘的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充分操作与实验,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请几个同学上来演示他们设计的图形,并说一说它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如果是经过旋转组成的图案,每旋转一次,都应说一说是什么图形绕者哪一点旋转的?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 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可能把每种变换都探索出来并在课堂上展示,有的学生对可能还处在兴趣盎然中,有的学生喜欢玩七巧板,让学生在课后玩一玩七巧板正好弥补课内时间的不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钻研数学的兴趣。
【有关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