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这是整、小数三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习了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应用题分析解题思路的方法和整数三步计算应用题基本相同,解答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教学的重点是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目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2、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题后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二、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师:我们都有购买文具的经验,在购买文具的时候,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买文具过程中的数学问题(板书:应用题)
开门见山,直接把学生的思想集中起来。明确这节课的内容。
2、新课教学
通过问:你可以知道什么?或你想到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
其实这就是解题的想法,学生可以想到:
买铅笔花了几元钱,还剩下几元钱?图画纸能买几张?既是提问题也是题解方法。
并能过条件和问题的互相变换,进一步明确这一类应用题的格式,并建立解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形成一定的模式。同时也更明确检验应用题的方法。
3、练习设计
设计的这两道练习是考虑到:例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容易理解,但是课本中的出现的题目大多是工程问题,或是行程问题。这些不容易理解但是解题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在练习编题以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明白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梦想”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并配有五幅精彩的插图,即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说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朗读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朗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的注意力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因此如何使孩子们能够整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课就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说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课改的新理念及教材特色,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的认知和情感水平,我要体现“朗读感悟,想象体验”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要通过亲切的语言描述,生动感人的活动画面,各种形式的朗读、精彩的片断表演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读、听、议、思、演,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想象,培养想象力,训练听、说、读等语文能力,从而达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统一。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巩固已学过的生字,会写7 个字;;
2、指导朗读,了解内容,能将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具有初步的表演能力。
4、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四、总结课文,规范写字
七、说板书设计:采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法,既突出课文内容,又增强了直观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识字7》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对反义词的对子的一课归类识字课。本课教材借鉴了有关传统蒙书的结构和语言形式,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更可结合第七单元的主题:品行教育,进行是非教育。可谓一举三得。
二、说目标
全文六行,六对反义词,较为浅显易懂。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在经典诵读中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三、说学生
本校正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积累了《弟子规》、《三字经》和部分《论语》的古文言的经典,这为“对子”这种语言结构的学习打好了良好的基垫。
我班的孩子,通过一年的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有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能够小组合作小老师带领学习。
毕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思维较差,理解“虚伪、诚实”等词语较困难。学习较困难的孩子对朗读及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策略
针对班上孩子的现状和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这节课的安排上我主要突了“诵”、“读”、“认”、“辨”、“讲”、“写”这六个方面。
1、“诵”:
诵读经典最可见的功效是学生语文素养有全面的提高。即使是一年级,孩子只大声地读了一个多学期,都有令人惊奇的发现。我由此引入,让孩子发现在文言中常用相对的词来突出对比,“对子”更是古诗文的基础。最后再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积累名言佳句,并自行创作,古为今用,提升语感。
2、“读”:
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少的一个环节。古语云:“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比老师的讲解更重要。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拼音熟悉了解文章和生字。让学生知道每一个生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的字将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字词相连组成了不同的句子,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它们都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并要读准字音,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我喜欢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范读,让还没读通的孩子串起句子,读通了的孩子有感悟的空间。
我在本课设计中读出四个层次,逐渐深入: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⑵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⑶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⑷ 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① 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②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渗透品德教育)
丁培忠老师说过:“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多读、熟读乃至背诵,就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和感悟语言,学习表达。
3、“认”、“辨”、“讲”:
认字是本课的重点。整体感知后,在我的认字环节,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很精妙地串起了五个环节:
⑴ 认读词语,在词语环境中学习生字。
⑵ 把意思好的词帖上小红花吗?了解褒、贬义词。
⑶ 理解词义,给教师的简笔画选贴上合适的词。
⑷ 词语宝宝分裂开来,变成了字宝宝,认、读,再组词。
⑸ 字宝宝真调皮,它们跑到了小故事《熊和鹿》里了,读带有生字的小故事。由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感知词义,再单独检测生字,还给它们搬个家巩固。一步步地让学生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巩固识字,丰富词汇、语言,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识字,即使记住了汉字的读音、字形,也不会灵活运用。本文的词语抽象,“赞”、“骄”、“傲”、“虚”、“诚”等字也难记忆,勉强记住了不及时有效地巩固,效果则不显著。我必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所认读的字,在熟读中理解语言内容。最后结合语言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了解生字意思,识记生字字形。
另外,我认为,对一年级孩子提出褒、贬义词的概念,并不是超纲,而是让学生了解,并用语文的概念去理解,去思考。
我爱画画,抽象的词如用简笔漫画出现则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给画选词,既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是语言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一个亮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正如在本课中,字宝宝分分合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学习生字的最后,把生字换个语言环境,在浅显的故事中出现,这是巩固生字的绝好途经。
4、“写”:
重视写字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写字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学设计中,我指导学生书写,先指名读准这六个字,然后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接着,让学生来提醒我怎么写好这两个字。学生提醒完后,我范写,学生跟着书空,最后学生练写。在学生练写前,我先提醒写字的正确姿势:“身正,脚平,一尺一寸一拳,老大老二对对齐。”写完字后抽两个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评价后再练写。
本课设计紧凑,一课时可完成。余下时间让孩子去阅读,去拓展去交流。
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人应该自食其力的道理。文章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学苦练,不依*父母的本领和地位,自己拥有真正的本领,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狮、整”等生字。理解“整天、苦头、滚、扑、撕、咬”等词语。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
⑶借助相关语句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为感悟课文蕴涵的道理而铺垫。
⑷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2、重点:
⑴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认识生字。
⑵结合具体语言认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3、难点:
⑴运用恰当的语气朗读懒狮子所说的话。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⑵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
5、情感与态度目标:
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抓住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他们的朋友这一特点,从小动物入手切入话题,亲切自然,容易激发兴趣。通过让小朋友帮帮狮子**的忙来引入对课文的学习。名字这一环节,引导孩子们仔细听老师读课文,把握故事人物——两只小狮子的主要特点,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乐趣横生的取名活动中,故事的人物也就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拉近孩子们和文本的距离。理解词语从图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理解懒洋洋这个词语请学生模仿图上小狮子的样子,闭幕养神,翘起二郎腿,分别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有助于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在兴趣昂然的同时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词义。又如:在巩固识字时,我采取了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在强烈的参与欲中达到对生字的再认。
二、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充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加强生生合作,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设计了四个不同方式的读:
1、请小朋友自读,找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2、通过生生互读,师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与小组同学加提示语合作朗读故事,读后互相评一评。
4、鼓励小朋友“展示性的”正确、连贯朗读故事。
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在读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真正进行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无论是自读、小组读、男女声互读、齐声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如:如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请学生在组内自由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通过找提示语个人读,评价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评议的同时随机进行疑问句练习。这样无须教师多余的讲解,学生就自然地在朗读中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体会、感悟中。学生学得更自主、更投入了,何乐而不为呢?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深情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那么让学生说出来,表演出来课堂教学就生动有趣起来。给小树和懒狮子的第二次对话找提示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不同的语气词。课文在他们的感悟中变成了童话。
三、挖掘训练点,发展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足矣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要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在讲到懒狮子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勤狮子的表现,抓住“苦头”一词让学生想象:它不想吃哪些苦头呢?又如:当讲到懒狮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很了不起,想依*爸爸、妈妈生活而不学本领时,我就让学生猜猜懒狮子不学本领以后可能会怎样。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课文添加提示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不同的语气词。课文在他们的感悟中变成了童话,而对自己再创造的成果,学生怎能没有兴趣呢?这也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添加提示语也有利于指导朗读。通过添加提示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这些语气,体会人物的态度,并且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种情境。
四、注重语言实践
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给孩子一个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如请孩子想想懒狮子今后应该怎样,听了**的话懒狮子会怎么做就是两个挺好的训练点,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探究式教学重视教学过程,“钓胜于鱼”,知识是无止境的,课时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穷尽一切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
说课稿 篇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来呢?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训练,通过对外在的语言的“诵读――品味”,来“感悟”文学作品内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课程标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现就《爱莲说》的教学,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并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莲花”来表现作者的理想的。
二、说教法:
●诵读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简短,意境优美,富有韵律。
●点拨法。对于学生来说,文章中有些字词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师的点拨。
●传统的诵读与现代多媒体的结合。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在诵读的基础上,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自主学习:
对于基本的文学常识(如作者、关于“说”,对文章字词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理解。
● 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来完成。
● 探究学习:对于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莲花”与“君子”的关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写法等)
四、说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播放多媒体课件,可以一开始把学生带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说”?
2、了解作者的情况。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4、看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
5、学生译读课文,解决重点词句。(幻灯片展示,学生对照理解)
(三)、合作研讨: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研讨的内容: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多媒体展示:“莲花”与“君子”的联系。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幻灯片展示)
文章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怎麽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诵读理解)
(四)拓展练习:
以“我爱 ,因为它 ”说一句或一段话。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翻译语句 2、背诵、默写课文 3、完成课后问答题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意图:
《“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意体现这一要求,在本单元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找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这一内容,旨在体现活动性和探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规律。
2、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
“找规律”是新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它有着深刻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本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从图形循环排列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像这样的内容在二年级各册教材中还会出现,只是探索的内容会逐步加深。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重点研究的是图形循环变化的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造成了对于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在本学期“找规律”这部分内容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呈现更加复杂,不仅是图形的颜色,而且在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二年级学生对于数量和形状变化的规律,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脑中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要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图形的颜色,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
三、学习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上课,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们说好吗?那么老师先给你们掌声鼓励!那下面同学们也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你们怎么拍的这么整齐呢?(拍手的节奏是慢慢快快快这样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探索“重复”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是怎么过节的吗?那么就跟随老师一起看一看。(出示主题图)。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线发表意见,自由发言。
2、出示“小朋友”的图:这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回答是一男一女重复出现的。板书小朋友的规律,强调写出两组重复规律即可,后面就用省略号代替,省略号表示重复出现。教师说明除了用文字表示重复的规律以外,还可以用画图、数字、符号来表示规律,启示一下学生。
3、学生选择一组喜欢的有规律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怎么表示,再独立完成,在纸上写书来,最后在展台展示。学生战士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用什么代表什么来表示规律的、为什么用后面省略号?
4、同学们你们会表示规律了吗?生活中也有很多“重复”的现象,你们谁能举个例子呢?学生说完后再出示课件。
三、巩固练习
1、小朋友排队。又来了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排呢?先出示排队的小朋友(按照一男一女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找规律填数。
(1)、2 3 4 2 3 4 ( )( )( )。
(2)、3 0 5 7 0 5 7 0 5 7( )( )( )。
(3)、9 2 6 7 9( )6 7( )2 6 7( )( )()( )。
第二题先让学生说说规律,有一些学生一开始找不到规律,我就提示孩子把第一个数字盖上再看,这样孩子就能很快找到规律了。说明有时候不是整体重复而是一部分,高年级学的循环小数就是这样。第3小题是4个数字重复,大部分学生可以迅速找出重复的规律。
3、会场一共排了10个灯笼,请问大灯笼有几个?小灯笼有几个?如果有15个呢?
10÷2=5(组)
答:大灯笼有5个,小灯笼有5个。这里要说明为什么要除以2,因为是两个一组。
15÷2=7(组)……1(个)
7+1=8(个)
答:大灯笼有8个,小灯笼有7个。这里让学生说说余的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组的第一个。
四、小小设计师
用这节课学习的“重复”的规律设计一副简单又漂亮的图案。学生独立设计,然后上台展示。
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就说到这里,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必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