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8 21:48: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

说课稿 篇1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中班幼儿精力充沛,在身体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动作技能上也有了跳的发展潜能,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力明显增强,活泼好动,喜欢尝试一些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动作、玩法。

  一、说教材

  跳跃是中班幼儿较喜欢做的动作,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挑战无量山》是一次以跨跳为主的体育活动,从易到难,不断增加难度,主要能达到以下三条目标:

  (一)学习助跑跨跳。

  (二)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三)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合作时应形成探究式,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法、练习法、竞赛法等合适的方法组织教学。

  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我贯彻的指导思想。参与、尝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更能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说活动准备

  (一)音乐。

  (二)泡沫棒4根,纸盒4个。

  (三)贴纸小脚印大的20个,小的2个。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检查着装,为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2、教幼儿看手势语,听哨音,便于在活动中很好地控制活动纪律。

  3、热身运动,听音乐做动作,不仅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开展活动作好动作上的铺垫。

  4、以挑战景东无量山的情景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儿巩固已有的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通过场地难度的循序渐进,使幼儿由立定跳远自然过度到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我分三次进行练习:

  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跳过去,为人人都可以完成的动作目标。

  第二次:为挑战目标,能够发现挑战更宽大的无量山时,用立定跳远的方法跳不过去,引出助跑跨跳,这时教师示范正确的方法。

  第三次:用助跑跨跳的方法挑战更大的无量山,通过活动,使幼儿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三)结束部分:放松整理阶段

  使幼儿的身心从紧张的游戏环境中逐渐放松,并慢慢恢复平静。

  五、说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以景东无量山为情景,创设小山逐渐变高、变宽,幼儿用何种方法跨过小山,引发幼儿从立定跳自然过度到助跑跨跳,促使幼儿发现助跑跨跳是翻过小山的好方法,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助跑跨跳动作的强烈欲望。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听了瑞安市第九中学张国相老师执教的《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这一课,整节课教师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顺序结构”这一部分,张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巩固练习当中。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进行举一反三,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学有所用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内容的兴趣性,增强气氛,更在于信息技术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究。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机房中营造学习情景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演示讲解,语言生动,口齿清楚,把学生带进想学习的情景当中,诱发学生追踪事件的各个环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练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它学科如此,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张老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选择结构”这部分时,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学习:

  Function Sub aa( )

  Dim a As Integer

  a = InputBox("请输入自然数:")

  If a >= 60 Then

  MsgBox ("及格")

  Else

  MsgBox ("不及格")

  End If

  End Sub

  这样一段程序,当学生运行输入65时,运行后的结果为“及格”;初步地进行感悟整个程序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行修改a >= 70时,输入同样的数值;结果又怎样呢?

  最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进行对比练习;以至学有所用。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然后教师进行有的解答和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四、作业的布置也十分灵活

  学完了《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这堂课,张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如计算1到100的累加),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这堂课练的时间比较多,但练习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重点应对程序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读懂、理解,进行举一反三,如计算(1)23+37;(2)45×24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含义。应抓住程序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去思考,通过练习进行稳抓稳打;这样扎实抓好这堂课的重点,落实难点;再学习下面部分内容,就自然得多了。

  2、整体感知这堂课,其实在结构的安排上还是比较欠缺的,教师讲的时间过多,而学生练的时间相对较少,虽然语言上较清楚,但是还不够精练,(如“基本上是几种……..”, )是几种,就是几种,不能说基本上,更不能拖泥带水;再如学习完一种程序结构以后可否让学生说说这个程序结构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机会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机会,检查他们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比课后补课更好吗。

  3、我觉得一堂课的成绩与否,评价这一块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评价,然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对其缺点进行及时的改正。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

  (我的评课到此结束,评得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静夜思》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一篇李白的古诗,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学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以语文课程的价值与理念为依据,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情感为基础,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来设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十个生字,会写“静、思、霜、举、望、低、乡”七个字,结合诗句猜想“静夜思”、“疑”、“举头”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及停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思乡的感情,背诵全诗。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十个生字,会写“静、思、霜、举、望、低、 乡”七个字,结合诗句猜想“静夜思”、“疑”、“举头”的意思。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及停顿。

  2、难点:体会诗人思乡的感情。

  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采用猜谜语的形式。

  2、自读自学,十个生字。

  3、朗读感悟,品味情感。

  总结升华:

  1、通过师生对话,以猜谜语的形式:“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 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谁能猜出这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体会 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自读自学。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多种方法学习十个生字 。

  5、通过吟诵,吟唱等方法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 积极性。

  6、通过小结感悟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说课稿 篇4

  说教学内容: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好大一个家》第一部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说学情分析

  一般的学生都清楚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但对于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民族自治区,民族知识却了解甚少。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少数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知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为主。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通过生生,师生交流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接着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找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进一步引出民族自治区这个名词以及民族不分大小,地位一律平等。

  说设计思路

  放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名族资料:地理分布,五个民族自治区、民族之最、民族大团结等等,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课上以对话式的教学策略为主,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这样就能达到一个苹果换两个苹果的效果,而且对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知识也了解更全面一些。

  说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充分交流,课后回味与反思。

  说教学重点

  了解民族分布,知道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说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之最”,懂得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及“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课件。

  学生准备:少数民族相关资料。

  说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一 听歌曲,激发感情

  1.老师很喜欢一首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播放《爱我中华》。

  3.解说点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设计意图:】从经典老歌中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初步感受各民族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地位平等。

  4.师生交流:看看自己的户口簿,说说你和你的家人都是哪个民族的

  5.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引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概念。

  活动二 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1.出示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问: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部分少数民族服饰,学生讨论:你能说出这些人物都是属于哪些民族的吗?(学生自由发言,师出示答案。)

  5.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学生快速浏览)

  5.分小组抢答活动: “我所知道的民族” ,看看哪个小组说出的民族名字多。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学,印象会更深刻。

  活动三 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列举我们身边的恩施族苗族自治州、长阳族自治县、五峰族自治县、宜都市潘湾族自治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五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兄弟其实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感受各民族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地位平等。】

  活动四 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2.师生共唱《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在歌曲中开场,在歌曲中结束,升华爱国情怀。】

  说板书设计

  4 、好大一个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大杂居,小聚居

  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说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学过程能以活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就轻松的掌握了知识。这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种方式是快乐教学法的体现,也应该是在品德课堂上的常用方式。当然,在本节课堂上也有不足之处,活动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教师也不容易把握教学过程,调控教学的节奏。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龙教版信息技术第四册的第二单元《真情传递》的第五课《我有“伊妹儿”了》。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六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五课的内容,是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熟知了网络中的常见术语,对网页的操作比较熟悉,有一定相关资料的搜索积累的基础上开展的。本课的知识点是:什么是“伊妹儿”?如何申请“伊妹儿”?以及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今是信息的社会,是网络的时代,人们对网络也是越来越了解了,本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虽然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不要过分的沉溺于网络。为下节课学习使用电子信箱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烈,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学生对“伊妹儿“(电子邮箱)应该不会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相信教学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差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对教学效果都会有影响,在申请邮箱过程中采用协作学习法和自主操作法,给学生安排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完成相应的任务,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学,教师巡视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在适当时进行分层教学。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申请的用户名不正确、密码不正确、无法申请等等,教师要适当予以指导和解答。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认识“伊妹儿”,了解其组成。学会申请“伊妹儿”,并能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知道不要过分的沉溺于网络。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维护网络安全、不发、不看消极、不健康的电子邮件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伊妹儿”,知道“伊妹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怎样申请“伊妹儿”以及如何解决申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教学流程:

  这节课的设计大体内容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激情导入,明确任务

  我拿一封信在手上,问同学们有没有写过信,问同学们发一封这样的信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对方收到需要多长时间,总结出这种寄信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耗时。之后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先让学生说说平时跟朋友交流的方式,继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发“伊妹儿”

  (设计意图:通过电子邮件与传统的书信对比,展现发电子邮件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省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收发电子邮件的兴趣。了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应用可视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时尚,正因为有了国际互联网,才把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地球村。)

  第二部分:讲解演示,讲授新知

  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引入,在揭示完任务后,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概念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了解电子邮件已成为朋友之间联系与沟通的重要纽带,认识“伊妹儿”,知道“伊妹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部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申请免费电子邮件。主要是讲解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关键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它的优点,所以现在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这样的网上邮箱,亲自体验一下。要学习收发电子邮件,首先必须要会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然后再进一步学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和管理,所以这个环节很重要。申请过程首先由我演示一遍,同时强调一下申请时注意的问题,申请用户名要规范,还要注意避免重名;着重强调申请时要注意记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免出现申请后忘记自己申请资料的情况。然后由学生自己上机操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他们通过注册引导提示,自己动脑分析,填写完整的资料,申请到免费邮箱,对于申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解答,并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并掌握申请电子信箱的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自主学习能力及研究探索精神的培养。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部分:总结反馈、巩固练习

  (1)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

  (2)同学互相交流“E—mail”地址,同时布置收集朋友、家人、同学的信箱地址。把自己的邮箱地址告诉大家。

  (3)老师打开一学生寄来的电子邮件,和学生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总结提升本节课知识“伊妹儿”的定义、功能、意义,并引导学生之间互发信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的兴趣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探索如何发送电子邮件及贺卡)

  板书设计;

  我有“伊妹儿”了

  一、电子邮箱简介

  1、伊妹儿 (E——mail)电子邮箱

  2、邮件服务器的功能:(接收、储存、发送——电子邮件)

  3、电子邮箱: (hhebcn@sina.com)

  用户名 连接符 服务器地址(新浪网)

  二、申请免费邮箱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以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灵活地处理驾驭教材内容,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激情导入,明确任务”,“ 讲解演示,讲授新知”“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总结反馈、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了知识点,并在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方面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以采用激励性语言为主。如:“你真棒!”“你一定会成功的!”多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他就会操作;反应慢的同学,却还没有弄清老师在讲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多操作,让掌握快的同学给掌握慢的同学当“小老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扩大和巩固了课堂的收获了。

【【精品】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1.【精品】说课稿集锦五篇

2.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3.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4.【精品】说课稿模板汇编6篇

5.【精品】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

6.【精品】小学体育说课稿集锦八篇

7.【精品】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

8.关于说课稿模板集锦八篇

9.【必备】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