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11 08:20: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说课稿集合9篇

说课稿 篇1

  最后1个环节是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利用屏幕幕布功能出示本节课的板书,(面积的含义)巩固新知。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看。荧幕上隐藏着2个图形,一个图形上摆了4个小正方形,另一个图形上摆了12个小正方形,猜猜看谁的面积大。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当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时,我利用隐形幕布功能揭开谜底,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不能只数正方形的个数,正方形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好比较,这个环节的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节课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下,我们真正实现了 “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大家共同感受着数学带来的信心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说课稿 篇2

  教学理念: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时,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讲述小狮子成长过程中的事例,并抓住重点词句感情朗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读文本,体悟情感,体会小狮子的特点以及“我”和小狮子之间和谐相处的深厚感情。使学生的语言的以内化,提升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在和它一起生活三年后送它回大自然的事,表现了“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课文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力求做到可行、可测、全面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肝、糙、犀、耷、恕、恋”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合作学习中理解吮吸、耷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和谐相处的深厚感情。

  3、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并尊重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

  重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2、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狮子的知识、自学提示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解题导入

  1、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谁能讲讲你看到的动物是什么样的,说说你对它的感觉?假如你有机会喂养一头狮子,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这会是怎样一个稀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狮子爱尔莎吧!

  以问题导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可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课文感情。

  2、出示课题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预习能力,并且可表要求他们具备使用字典查找字词读音的能力。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比较弱,所以老师在课上要专门引导。

  1、借助词典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大致了解“我”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发生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的读音是基础知识,要在客商有选择的强调。并且逐步引导他们把字词放入课文理解,加深印象。段落自由选读环节是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并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2、反馈检查:你有哪些生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吗?(根据学生说的个别指正后,集体再朗读。)

  3、会读了吗?那我考考你。老师将部分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句子认读:(个别认读)

  4、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进行诵读,并讲出喜爱的理由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三年级学生应该具有默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课上有意培养这种能力。而且边读书表思考,随时做笔记这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所以要特别提出。

  1、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课文中画上记号。

  自学提示内容:

  (1)你感觉爱尔莎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从课文中哪些语段能体会到?

  (2)从课文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四人小组讨论并总结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集思广益。

  3展示问题

  A问什么小狮子不能和我一直生活下去?

  B我问什么改变主意,不把他送去动物园呢?

  C我明明舍不得小狮子,问什么还要下决心离开他

  4带着问题重新体悟文本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本框题的教材进行分析。

  一、 说教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Ⅰ《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提高对消费现象的认识。

  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本框既是对前一课《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承接又是下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得以展开的基础,在本模块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说学生

  进入高一之后,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这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身边的消费生活和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他们对于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如: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的划分等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课堂的气氛。

  基于上面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

  高一学生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经济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但是缺乏自控性以及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因此,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构,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由对消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以及框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消费现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需要突出的重点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依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更好的掌握有关于消费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节课需要学生突破的难点是: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

  依据:由于借贷消费以及恩格尔系数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属于比较抽象和比较陌生的内容,学生比较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会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来分析这几组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部分——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

  通过情景设置以及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探究活动一:

  我将设置三个情境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来讲述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设置情境一:将学生分成AB两组,让学生当一次小当家,模拟管理家庭的收入。经过讨论,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家庭收入)

  设置情景二:AB两组的本月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B组的夜市摊生意不好,下个月的收入会降低。他们将怎么进行消费,还可以和这个月一样吗?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预期收入)

  设置情景三:比较两个贫富差距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哪个更高?针对情境提问: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大小)

  设置情境四:超市促销、双十一淘宝、京东等搞活动,商品降价。(物价水平)

  通过总结上述情境的因素,我将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

  探究活动二:

  我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什么方式买车,来对按交易方式分类的消费的类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消费方式,认识到每种消费方式的优缺点。

  我将向同学们展示人们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消费、教育经费支出的改变,来引出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类的消费类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消费的发展趋势。

  探究活动三:我将通过提出疑问:买得起房子的家庭是不是一定比租房子住的那家人消费水平更高呢?是否买得起房子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起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有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并使学生理解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家庭生活水平间的关系。

  七、 课堂小结

  我会先让学生自主总结,然后我结合学生的总结,补充完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感情升华。通过这样设计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知识,加深印象,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结构,并起到升华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落实教学目标。

  八、 课堂练习

  我将通过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

  本课题板书设计我主要采用关系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识记和理解主干知识。

  九、 说教学预测

  本节课我主要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机入手,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充分的讨论,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会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改变和调整教学的方式。

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的,而无声的嘱咐又是母亲用眼睛传递的。根据教材分析,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8个生字;理解25个新词语。能找出“仗着、凝望、觉察”的近义词,初步分辨“吩咐、嘱咐”“快乐、快慰”的词义差别。

  3、感受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领悟母亲的教育。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

  这是一篇歌颂母亲的散文,教学时以教材为媒介,创设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跟同伴合作交流、和教师互动中,关注人文,知道母亲无声嘱咐"我"的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所以,我决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感悟母爱的伟大。

  2、善待质疑,提倡学生多提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并不在于他懂得多少你说的知识,主要在于他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3、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了课件,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接受知识,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二、说学法:

  这篇课文没有过多的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大多数学生都能读懂,因此我设计让学生这样去学习: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几遍,自学完以后,能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加注在书上。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讲述母爱的伟大的。学生抓住每个重点句子了解这样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下的印象深刻。

  三、说教学程序

  本次教学过程有五个环节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充分感悟伟大的母爱。

  环节一:出示课题,简析母爱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词语,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板书:嘱咐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课题就是《嘱咐》,你能通过自己的预习来说说这是怎么样的嘱咐?板书:的嘱咐

  (意图:这个环节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自己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还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丝丝入扣。)

  环节二: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的嘱咐?并指导朗读。

  (意图:根据这个引题来激发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他们的预习来引入新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随机交流:

  (1)母亲的三次目光各表示什么意思?想象母亲嘱咐"我"的话。如:当"我"帮妈妈给菜苗浇水、锄草、捉虫时,妈妈的眼睛闪着光芒,妈妈可能在嘱咐"我":

  (1)孩子,你真乖,长大了也要勤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孩子,记住,劳动最光荣;

  (3)孩子,只有劳动才会得到幸福。

  (2)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为什么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疼爱。比如说对“落”字的理解,为什么不用“敲”、“打”等,它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她只是让我懂得道理。)

  (3)母亲疲倦了,目光应该是暗淡的,为什么会有亮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的优秀品质。)

  (4)"母亲用发烫的手轻轻托起我的下巴,嘴角露出一丝快慰的笑意",母亲为什么事而快慰?(一为自己助人为乐而快慰;二为儿子会关心他人而感到快慰。)

  (5)母亲为什么不用话来嘱咐"我",而用无声的眼睛嘱咐"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读书不多,不善言辞,说不出多少道理,但心地好,勤劳,伟大。)

  ……

  (意图: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机智,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尊重学生提出的新异看法,即时给予赞扬与鼓励,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环节,突破教材局限,设计了想象说话练习,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一次的开发,使教学内容新鲜而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阅读又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个性化的。教师能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来指导朗读,让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环节三:关注人文,体验“母爱”。

  (1)出示《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2)讲述老师的亲身经历,有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把老师拉扯大等事迹再次感悟学生。

  环节四:表达心愿,升华“母爱”。

  孝敬父母,疼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吗?想一想,边听音乐边慢慢谈。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播放一段时间后再加以交流,先进行感情渲染。)

  (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还指出:"我们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大胆走出教材,积极汲取文本之外的有用信息,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教学服务。")

  环节五:布置作业。

  “一切尽在不言中”,回家后,同学们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意图:让学生诉说发自内心的话,这是情感碰撞后真实情感的流露,升华了"母爱",也让学生深深地懂得母亲的伟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教材内容: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机器的运转、车辆的.行驶、奔流的河水……。“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运动是永恒的。普遍存在的永恒的“运动”中同时存在着“静止”,这个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观点,也是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自然、认识自然也是教学中应侧重的方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性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 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这一节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述,多动手,多总结。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创设情景、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

  三.说学法:

  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节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运动的世界》。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联系到本节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观看完毕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学生根据老师提问进行思考并举例。

  (二)、新课讲授(本环节设计四个探究过程,将教材的知识点一一展开)

  讨论探究①: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静止的物体真的不动吗?

  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心里冲突而使学生主动思考,叙述各自的看法,讨论,而后明确: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讨论探究②:你们刚才所举例子中说有的物体静止,有的物体运动,你是如何判断的?

  由于物体的运动、静止是学生提出来的,问他们是如何得来,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慢慢分析得出是通过看这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否改变的方法得来。从而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播放视频《运动的描述》,加深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

  讨论探究③:你们是如何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变化的?学生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块橡皮,推动课本使它在课桌上缓慢移动。思考回答:

  (1)选取橡皮为标准,桌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2)选取课本为标准,橡皮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的?(3)选取课桌为标准,橡皮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学生思考、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物体位置是否变化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物理学中的参照物。播放视频加深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讨论探究④:刚才的实验中,当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的时候,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了,可见,物体的运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讲述法国飞行员二战期间在高空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的故事。

  由于这个事件比较罕见,能够马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引发思考。提问:飞机在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够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学生能够分析得出二者肯定是同向飞行的,老师继续启发学生考虑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同向、同速即相对静止。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三)、拓展练习

  练习1、2是两个动画,由于在课堂上某些场景不好展现,设计两个趣味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手动操作,来变换参照物,使学生对物体的运动过程有清楚地认识,让学生讨论并练习。加强对参照物的理解。

  练习3:介绍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练习4:为什么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的可用本节知识解释的现象。对于学生的举例教师要给予鼓励 。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这一节课对“运动的描述”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归纳叙述本节的主要内容、判断方法,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1、2。补充练习:某年的春节晚会上,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名演员正在蹬一辆固定在舞台上的自行车,他身后的大屏幕,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画面一直在动。当镜头拉近后,观众都感觉这名演员争飞驰在田野的小路上,根据这个启示,假如你是摄影师,你如何让两名演员在飞驰的火车上打斗。

  通过这个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学物理的乐趣。

  五、说效果

  本节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主讲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感觉、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和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学生间友好相处的心态。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个知识点,部分同学能够当堂掌握,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可能还理解不透,教师应在刻下多辅导,并设计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面试,我是XX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大班艺术活动《拉拉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情况、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拉拉勾》是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活动。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儿歌,生动的描写了两个小朋友之间因发生了矛盾,从生气到和好又高兴起来的表情和动作,旨在让幼儿知道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歌曲的过程中体验到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结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材本身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定位于:

  1.认知目标:知道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团结。

  2.能力目标: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根据三维目标的总体指导方向,我设立了如下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歌曲的内容,能有感情地演唱。

  2.活动难点:在演唱、表演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朋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二、说幼儿情况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分析,更要对幼儿情况有明晰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幼儿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大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会发脾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使之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他们享受游戏的快乐。本次活动《拉拉勾》 选自幼儿身边的经常的事,孩子有一定的经验感受,能够体会到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在表演歌曲中体会到同伴合作的乐趣。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当中。”因此,为使幼儿很快的进入活动状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整体教唱法。

  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首先在教师的整首范唱,帮助幼儿初次感受儿歌的歌词,同时采用欣赏多媒体整体唱,小组表演唱等整体教唱法,让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不会感到乏味和疲劳。

  2.情绪感染法。

  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运用情绪感染法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我借助于图谱上两副小娃娃的表情图片,在范唱时运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生气和高兴的不同情绪表现出来,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我还借助于语言的激励来调动孩子的情绪,常常说:“你表演的真是棒极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3.游戏教学法。

  教学活动始终都会让幼儿沉静在游戏的快乐之中。运用游戏的语言、创设游戏的环境,在游戏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四、说活动准备

  总之,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多媒体音乐,图谱

  五、说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重点,新《纲要》要求在活动中要尊重和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因此,我的活动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

  (一)手指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以手指游戏导入活动,教师设置提问:“我们的小手还能做什么?”引出主题,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幼儿初步欣赏,通过图谱来了解歌词

  教师第一次范唱,幼儿欣赏歌曲。设置提问:你们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教师根据回答贴出图谱。幼儿二次欣赏多媒体音乐,检查并尝试读出图谱的歌词内容。

  (三)深入感受歌曲的情绪,幼儿学习跟唱歌曲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小组的讨论。教师引导小结:说好朋友之间如果生气了,要互相道歉。可以拉拉勾然后做回好朋友。

  在幼儿掌握歌曲结构、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如果要学唱这首好听的儿歌,应该用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启发幼儿学唱,用歌声表现歌曲前后生气和谅解、愉快的两种情绪。

  请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跟唱歌曲。

  (四)通过幼儿个别示范和分组表演,尝试自编动作

  通过幼儿个别示范,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尝试根据歌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增加分组表演的环节,巩固幼儿的歌曲学唱。

  六、说活动延伸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融合性,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此次课程内容,我将活动延伸到家园共育上,鼓励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好看的动作来表演儿歌《拉拉勾》。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7

  大家好!我是来自渠县涌兴镇第一中心小学的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这篇课文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领悟课标精神,深挖教材内涵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书信类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缅怀了为维护和平而牺牲的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与世界因战争带来的不幸有机的结合起来。引起了读者感情的共鸣。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龄段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自主感悟和平与战争两个对峙性强的不同概念还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础。但我充分运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和平与战争的立体空间,感悟课文内涵,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上堂课学生已完成生字新词的学习,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认知目标: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社会、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技能目标:

  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同时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重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深刻含义,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堂课的难点。

  第二部分:科学运用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学习

  一、教学策略

  1、重难点解决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是这样来解决本堂课的重、难点的。

  ⑴ 运用运教资源,营造学习氛围:

  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创造层面丰富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刺激,从面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消除听课者的疲劳,提高教学效率。

  ⑵ 依托情感,精读细悟:

  语文教学必须依托于情感,而读则是加深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的教法。通过学生自由读、品读、指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通过学生的评读、赛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老师的引读与范读渲染气氛,再现文中感人至深的场景,为突破重点做准备。

  ⑶ 创设情境,进出文本:

  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找身边爸爸优点”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进出文本,放飞思想,突破重点。

  ⑷ 收集资料、积累感知:

  由于文中内容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孩子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对于战争缺乏深入了解,所以,我让孩子们在课前收集本课的相关资料。通过资料的累积和展示,激发情感,拓宽视野,帮助孩子们较为深入地了解战争、理解战争的灾难性,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2、个性发展策略:

  孩子们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通过、课前收集──读中感悟──情境创设──思维扩散这一系列的个性发展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步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参与的学习中去感悟。

  二、媒体环境构思

  1、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上本课关于战争的图片以及关于和平的音频资料,让学生不断穿梭于战争与和平的时空,感悟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2、通过课文范读,指高孩子们的朗读兴趣与能力。

  3、通过屏幕展示重点朗读句子,让学生重点探讨和领悟。

  4、通过音乐的熏陶,让孩子们感悟和平带给世界的祥和与宁静。

  三、课堂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提问、合作实践、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等多种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对作者父亲的品格、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自评、互评、点评。

  第三部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前面的教学准备,本堂课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因情感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因此,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首先我播放以下课件(课件1~4),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片,让他们同今天的幸福生活作比较,说出自己的感想、并互相交流。目的是利用课件的直观、形象性等特点把孩子们引入到本篇课文的深入学习之中。

  然后孩子们默读课文,仔细品味,让孩子们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这个环节大概要7分钟)

  二、多方朗读,读中感悟

  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整个课堂要扣读导悟,所以我这堂课要以学生有感情的读为重点。

  在这个环节里,首先,我让孩子们欣赏课文范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有感情地模仿读出来。再让他们相互评价读得怎样,从而运用课件视听结合的优点提高孩子们朗读和鉴赏能力。

  接着我出示课件,让孩子们朗读这些个子,并问孩子们从中知道了什么?让孩子以此感受作者对父亲深刻的怀念。再用这段文字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我给予点评,从而提高孩子们朗读的能力。然后我提出:“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说什么?”这一问题,让孩子们联想,然后由我引读这段文字,目的是让孩子们体会爸爸宁死不忘和平的精神,引发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

  接下来我再出示下面两个句子,让孩子们自由读,体会两者异同。并让他们自由发表意见。同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如果自己有这样的爸爸,会觉得怎样?”让孩子们去发现爸爸的优点,让他们产生自豪感。接着,我指导孩子们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自豪。让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悟。

  孩子们的情绪在这时都很高涨,最后我提出“爸爸是一个样的人?”这一问题。让孩子们对文中父亲作出评价,我再适当地予以补充。这个环节我通过屏幕展示重点朗读句子,让学生采用多种读法去探讨和领悟。也可以消除孩子们听课的疲劳。(本环节需要15分钟左右)

  三、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本堂课以培养孩子们探究性阅读能力为主,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加深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接下来我设计了拓展实践、升华情感这一环节。

  首先,出示课件,抽孩子朗读这段文字。提出这两个问题引发思考,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举出世界上不太平的事例。提出“面对战争你想说什么”这一问题。让孩子们小组讨论后做出回答。从而让孩子们把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体验。

  紧接着我出示收集的图片(21~22),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战争中儿童们的苦难。出示课件诗歌《地球的呻吟》让孩子们朗读。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看着战争中和你年纪相仿的孩子,听着《地球的呻吟》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应该怎样做呢?给孩子们留独立思考时间后再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汇报。

  最后在课件《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引读这个句子,让孩子们感悟和平带给世界的祥和与宁静。本环节我让孩子们在音乐和图片中感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起到升华情感。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这个环节我控制在12分钟左右。)

  四、检测目标,作业设计

  让孩子们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说,然后请孩子们以书信的形式写出来。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书信的格式。也是对文本的升华。起到测检目标的作用。(这个环节需要6分钟)

  五、板书设计

  本课从让学生“小眼看小事,放眼观大局”的角度来设计的板书,板书不同的角度重点把握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精髓。

  【教学后记】

  在我设计的这课堂中,我以孩子的读做为导线,用不同形式的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以读导悟,化繁为简,变花为实。使整个课堂有张有弛,环环相扣。而远程教育资源在本课就尤如为学生插上了联想的翅膀,让学生不停地在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时空中穿梭,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本课教材内涵。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予以指点。

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住、亮、湾”等14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随文识字,培养学生听读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吗?他昨天打电话给万老师,让我带大家到他家做客,他家就住在美丽的大海边,你们愿不愿意去呀?(生答)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我家住在大海边》,看看丁丁住的大海边是个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师示范朗读课文。)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3、师:孩子们,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啊?如果有你就问问你的同桌然后你们两个一起再读一遍课文。

  三、识字。

  1、师:在这首儿歌里,丁丁告诉了我们大海边都有些什么呀?

  (生个别回答,师帖字卡“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出示字卡后,师教读。)

  2、师:你们看,这些生字宝宝都到哪儿去了?

  (师取下其中的“月”、“打”、“爷”字。)

  师:我们一起来帮生字宝宝找家。

  (请生上讲台摘字、读字,并把字放进词语卡片里,再带词语朗读。)

  注意:区分“湾”和“弯”。

  四、随文识字。

  1、(师带生读一遍课文。)

  2、(生齐读一遍课文。)

  师:图上有几个月亮湾,有多少打鱼船,又有几个老爷爷?

  (生个别回答,师板书:一个、一条、一位。并且教读。)

  3、师:请大家用它们三个组新词。

  (生个别回答。)

  4、师:孩子们仔细观察图,老爷爷在干什么?

  (生一起回答,师板书:“讲故事”、“说不完”)

  五、朗读课文。

  1、师:大海边有月亮湾,有打鱼船,还有会讲故事的老爷爷。你们说丁丁住的家美不美啊?

  (生齐答。)

  师:你们愿意留在那里嘛?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

  (生齐读,师注意正音正字。)

  2、师:大海美不美?如果孩子们注意停顿和节奏,就会读得更美!

  3、(师示范配乐朗读。)

  4、(男女生分别读。)

  5、(全班齐读。)

  六、巩固识字。

  1、师:让我们再来读读黑板上的生字。读的时候不要忘了把它们放进课文里。

  “(请小老师带读,师再把生字带入课文领读。)

  2、(师出示“住”和“位”的生字卡。)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指导生认识“单人旁”。)

  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里还有哪些是单人旁的?

  (生个别回答。)

  3、结束语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海边看了丁丁的家,你们喜欢吗?不过丁丁告诉我它也想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家都在那里,那这节课后就请大家用你的画笔,画画你的家。

  《我家住在大海边》说课内容

  《我家住在大海边》是一年级上次六单元《大海》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充满海边渔民生活气息的小短诗,描绘了大海的美丽景色,表现了渔民生活的愉悦,学生读起来也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在学习本文时,我主要抓住识字和朗读进行设计,把会读会认本文要求的14个生字作为教学重点,再通过朗读练习一方面使学生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过程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体会大海的美。开始就以丁丁这一形象设境引入课文,然后以回答在图中看到什么引出由重点字组成的词语,在通过摘字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重点字。接着又以随文学字的方法学习其他几个生字。在接下来的朗读训练中首先结合意境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理解,然后又以巩固生字的形式把生字放到课文中继续朗读,以加深对生字和课文的熟练程度。在最后的作业安排上,以画自己的家的形式一方面使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景色,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说课稿 篇9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猫》,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该单元共选入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

  2、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学习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难点放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好品质上。

  3、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复述法: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让学生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充分利用课件及音乐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不是交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而是教他们去探索发现真理。我认为过程远比结果更有价值,这恰恰体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3、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正如有的同学说的“生活因小动物而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不一样的养猫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小小罗盘,导引学习方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学习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法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

  1、三只猫来源、性格、样子、结局相同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呢?

  2、文中三只猫着墨不同,作者重点写了哪只猫?这只猫生活怎样?作者怎样描写它的可厌?(来的可怜、活的可怜、去的可怜)

  (学生通过读和圈点勾划,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精读文本合作探究揣摩思考:

  1、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文本领悟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2、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错误?

  (五)、拓展延伸

  人难免犯错误,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或多或少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大伙说一说。

  (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时,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涵,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六)、结全文升华感情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予以肯定和补充。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只要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睦更加和谐!

【精选说课稿集合9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集合8篇

2.【热门】说课稿集合6篇

3.【实用】说课稿集合10篇

4.【精品】说课稿集合九篇

5.【热门】说课稿集合9篇

6.【精品】说课稿集合8篇

7.说课稿集合5篇

8.【精品】说课稿集合10篇

9.关于说课稿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