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1、教材分析:
《冰花》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冰花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以读促学,使学生认识体会冰花的美丽多姿、晶莹透亮、洁白无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刚刚入学的孩子,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对生动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课文写的是北国特有的景致——冰花,对于生长在北方的的小朋友来说,冬天随处可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认识冰花的一些基本特征。
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培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冰花”的优美姿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愿望。
4、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感受冰花的美。
5、理论依据: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加强语文同其他学科的融合及课内外知识的紧密结合。
6、说教法、学法
(1)指导观察法
(2)多媒体演示法
(3)朗读积累,说话迁移。
课标中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书上,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记忆,进行积累,然后再启发发挥想像力,照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冰花还像什么?”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各表达能力,实现知识蚰芰Φ那ㄒ啤?
7、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学冷不冷?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自由回答。
师:冬爷爷给我们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那就是美丽的冰花!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亲切的谈话,由学生的生活导入,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接着,我让学生拿出一周之前布置的作业:拍摄冰花的照片,学生把各种姿态的冰花照片展示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语文课内外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打破传统语文课分析课文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冰花的美。
我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冰花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这些冰花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并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去感受作者描写冰花的语言美。
三、贯穿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带着美的感受去朗读美文,更能引起共鸣。“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读书方法:如男女生比赛读,同桌读、小组读、跟老师比赛读等形式,把学生的朗读落到实处,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点,在朗读感受冰花的美,作者语言的美。
四、读中评价,给予鼓励。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生与生评价、都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满足学生的进取心,希望得到肯定的心理。评价的语言也要丰富,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如;听了你的朗读,你把冰花的千姿百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了。
五、抓住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想象力训练和语言训练。
1、出示文本的重点句:他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重点句,我通过给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冰花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冰花的冰花的美,从而读出冰花的美。]
2、师说:“冰花是千姿百态的”!随后又出示了许多冰花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发挥想象力,说说这些冰花想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自然地联想到许许多多的事物,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幻灯出示句子:像…….像……像…….。句式练说比喻句,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以致用”,及时拓展,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借此渗透比喻句的概念。这个练习要求不能太高,应充分考虑到各各层面的学生,以激发想像为主,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
3、感受了不同姿态的冰花,引导学生读书
教师质疑:“冰花还美在何处?”重点理解“一束束”、“一朵朵”、“晶莹”、“洁白”。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体现了冰花的多,质地和色泽的美这些词语时,我及时出现了冰花透明光亮,数量和多的图片,借助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挖掘词语的含义,直观的理解了词语的含义。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细心体味去理解,然后指导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在启发学生心智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冰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惊奇、赞叹!
师:让我们再来学习第一句。
还是通过唤起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感受来理解什么是“惊奇”?就是“惊讶”、“奇怪”的意思,小童和我们有一样的感觉。接着出示小童的话。指名读。引导喊出惊奇的感`觉。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前后作用及地位
《系统与设计》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 2 》(江苏教育出版社)。
这单元的内容是有关“系统与设计”中的“系统的结构”的学习,主要内容有“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类型”“系统的基本特性”,要求我们的学生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的含义通过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认知特点,我们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章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应用中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
2、重点和难点
⑴从应用的角度理解系统的含义。
⑵通过简单的系统的案例分析,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
能对简单系统的进行应用案例分析。
(3)、态度和情感:
学会用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本章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体验——问题提出――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练习巩固――总结提升”的模式展开。
在教学中把概念含义的学习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当中,通过丰富的案例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升华过程。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回想和分析具体的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本着“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
四、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体验及问题情景。
“系统”一词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词汇
各大搜索引擎对“系统”一词的搜索统计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好多系统我们似乎看不清,摸不透,有些神秘感! 那么,什么是系统?它有什么特性?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们是如何理解的,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回忆,要渗透“利用情景学习”的教学设计思想。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展开
在我们如何理解系统的含义前,先讲两个故事:
我国古代《申鉴 时事》中记载的有关用网眼捕鸟的故事。
法国雕塑家罗丹关于《巴尔扎克的雕像》的传说。
【课堂讨论】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和举例来说明故事体现出来的什么思想】
1、系统的含义: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系统的三要素;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
(2)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的功能是组成要素所不具备的。
【案例分析】(具体内容略)
自行车(进行详细的各部件讲解和分析)
台灯或手表(简单分析)
对媒体教学系统
人体系统
计算机系统
汽车系统
【这里的案例分析就是在系统应用案例的系统构成分析,用于加深学生对系统含义的理解,分析时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交互,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议。不能是教师个人在唱独角戏,要动员学生参与进来。分析的重点在于系统构成的三个要素。】
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大的和复杂的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如:人体系统,教育系统,交通系统等等??
【课堂练习】
自行车的子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承重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等等。
【对系统的含义进一步拓展,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由感性的认识向理性分析转化。】
2、系统的分类
系统可按不同的标准和需要来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如: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城市系统是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如:自行车的传动系统是实体系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抽象系统
(3)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如:静态和动态是相对的。
(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如:氨气的合成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是开发的系统。
(5)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拓展)
(6)黑色系统和白色系统(拓展)
【教师举例,让学生举相似的案例来补充。】
(三)本课小结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大的和复杂的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一课《学弈》。
2.教材简析:《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虽与现代文在用词造句、朗读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小学开始,在学生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基础上,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很有好处。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渗透点: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所以要将此点作为难点来突破。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而利用CAI课件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四、说学情
本课教学,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学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也在“备学生”上下了功夫。让学生在民主、宽松、自主的教学氛围中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五、说教法及学法
1、教法
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这与本课教学重点不谋而合,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该方法导语激趣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精读入情讲究情境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这种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学生
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又能激励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游戏激趣法、创设情境法也是本课教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读式教学法”的读,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学法: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过程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进的过程,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在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发挥想象,鼓励创新, 以读为主线,教方法、养习惯。
六、教学准备及教学课时
教学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其中需要有配乐朗读内容。准备好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游戏。
本课准备安排1课时进行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1.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游戏激趣法和旧知迁移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将旧知成语与新知文言文成语故事相结合,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读通,整体感悟文章大意。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感受教师的范读,从而领悟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体会交流,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3.读懂,根据注释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下位寻找伙伴,自由组合,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合作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以简驱繁,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这也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
4.吟诵,创设情境,体情悟道,熟读成诵。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法,共创设了“学弈经验总结会”“孟子讲学”两个情境,前者的创设主要意图在明理,其中创造性问题在经验总结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你们作为嘉宾能联系实际说说吗?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体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后者的创设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了空间,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身临其境,熟读成诵,改变了传统的评读僵局,促进了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了语言。
5.拓展,课内外延伸积累。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总结法和课外延伸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推荐文言文成语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样首尾呼应,成语贯穿始末,体现了“大语文”观。
八、说板书
学弈
专心致志
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的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
一、说教材
《两代人的对话》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家庭交往的最后一个框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家庭交往中易与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普遍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的矛盾,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及交往艺术,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初二的学生大多是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他们渴望人格独立,但又因为人生经验和阅历等有限,易产生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但作为青少年,只要端正态度,努力与父母沟通,就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可以使家庭氛围保持温馨。因此引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父母,主动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及交往艺术,既是本单元内容的落脚点,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把握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父母商量沟通的能力,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与父母交往;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理解尊重父母、关心热爱父母。
为达成以上目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体验,在充分交流讨论、体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交往的要领及艺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二、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父爱如山深沉厚重,母爱如水温柔细腻。当父母牵着我们的小手,把我们送入校门而依依不舍的离开时;当父母冒着寒风冷雨,为我们送衣送伞嘘寒问暖时;当我们捧着成绩单,面对父母那充满期望而又哀怨的眼神时;当我们犯了错误,父亲愤怒地抄起棍棒而又轻轻落下时;当我们厌烦于母亲的唠叨,恶语相加甚至摔门而去时……同学们,你可曾感受到父母那无私无微至深至纯的爱?你又可曾想过,我们该如何与父母和谐地相处、愉快地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两代人的对话》(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感受亲情的同时,将其在生活中与父母常发生的矛盾呈现出来,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二)心灵档案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在与父母的交往中,有没有不愉快的经历?有没有让爸爸妈妈生气伤心、让自己困惑烦恼的事情?并说一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现在将作何处理?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使同学们立足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需要“对话”的原因(矛盾和代沟),端正与父母交往的态度:既不能否认,也不能漠视,更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就是亲近父母、跨跃代沟,用心去和父母沟通,进而架起理解的桥梁。那么如何与父母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呢?我设置了“你说我说,各展风采”的环节。
(三)你说我说,各展风采
各组选取成功解决问题的同学,或者未能解决问题的同学上台发言。其他同学针对成功解决问题的同学,总结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帮助未能解决问题的同学,为其指点迷津。教师适时归纳总结,明确沟通的过程、要领、艺术等。
沟通的过程:首先要冷静下来,然后要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最终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沟通的要领:前提是彼此了解;关键是尊重理解;方法是换位思考;结果是求同存异。
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
(四)合作探究
大屏幕出示甲乙两种观点:
甲:家庭交往中,我们对父母应言听计从。
乙:家庭交往中,凡事应与父母据理力争、明辨是非。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认识到父母不是圣人,他们也难免有错误,关键是要端正态度、平等交往,沟通理解;同时在家庭交往中不必与父母太计较,更不能得理不让人,要学会原谅、宽容父母。
(五)教材品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找到了许多与父母交往的方法,指出了一些不理智、不可取的做法,也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下面就请大家回到课本上,来看一看编者教给了我们哪些交往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那些我们没有说到的内容,一定要认真体味。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已有的知识储备去读书,便于梳理总结,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六)课堂练习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已经成了与父母交往的高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毛毛是个冒失鬼常常弄坏东西、染脏衣服、摔坏花盆,惹得父母批评。可他家的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毛毛的过失、父母的批评而疏远,毛毛觉得与父母在一起很开心。当问及毛毛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老爹老妈能不喜欢我吗?”
为什么毛毛常弄坏东西、染脏衣服、摔坏花盆,可他家的亲子关系并没有因为毛毛的过失、父母的批评而疏远?你能从中悟出哪些交往的艺术?
2、请简单分析漫画中小朋友的作法。(出示两幅漫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学生从别人的交往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并能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和进步。
(七)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两代人需要“对话”,原因是矛盾和代沟;明白了“对话”的目的是沟通;掌握了沟通的要领和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其实,掌握知识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使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和睦,一定得端正与父母交往的态度,那就是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感恩父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上高中、读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一定得学会享受亲情,常回家看看父母,学会感恩父母。下面就让我们在歌曲《常回家看看》中结束这一节课的学习。
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三、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主要解决了为什么两代人需要“对话”, “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对话”三个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原因:矛盾和代沟
目的:沟通
方法:要领
艺术。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情感目标: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3、教学重难点:
“授人以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所以我把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把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设计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情境创设可以唤醒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引悟教育中的情境引悟原则和情感引悟原则。课前的互动我通过出示一个不等式——0>60创设情境,学完母子二人的账单后,我通过言语进行情景创设,通过引读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心灵的触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我又通过声情并茂地激情朗诵,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用情感来引领学生,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动,让学生时刻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在文本的熏陶感染下,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是灵动的;朗读赋文本予生命,赋课堂予精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其它教学方法无法取代的!记得有位专家就曾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融融。”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多种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阅读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体验、升华,让孩子在情感中飞扬,在情感中学会感悟,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去发展。
三、说学法设计
本节课我以引悟教育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窗口,引领他们去解读人性的真善美。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题的引入时,我首先出示不等式设疑,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在认读生字词后我让学生抓住其中的两个很重要的词语——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让学生思考小彼得“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的原因,从而引出两份“账单”。在学习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的内容时我又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去发现账单背后的秘密,拓展文本,揭示账单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作、讨论法。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围绕“从这份账单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这不但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挥伙伴的互助作用,加强团队的凝聚作用,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安排是一课时。我是按照三环结构来设计的。第一环:置境引入;第二环:联结感悟;第三环:生成。
第一环:置境引入
1、板书:0>60
2、师: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4、板书课题。
5、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用不等式设疑导入,然后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然后让学生读题质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环:联结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2、出示词语
3、学生初读词语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加入感情色彩再读词语。
5、从“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这两个关键词入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从而引出两份账单。
【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水平不断加深,而且有所感悟,当学生做到了这点,对生字词的理解也能略知大概了。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感知写作线索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习“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彼得账单。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2、指名朗读。(适当评价。)
3、谁还想再读一读,那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想,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4、既然彼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那他为什么要开这份账单给妈妈呢?再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
(三)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妈妈的账单”。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2、同学们,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3、指导朗读,适当评价。
4、小组讨论,指名交流,从这份账单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关心孩子、伟大、无私……)
5、请你再仔细地琢磨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地读,读到哪条款项的时候特别感动?为什么特别感动?指名读并回答。
6、师引读:十年了,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不分昼夜地守护着他却仍然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哪!同学们,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这是一份()的账单,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
7、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吗?请生读,读出感情,读出共鸣,读出高潮。
【本环节的设定,遵循了孩子们的思维模式,没有直接将本课的中心硬性地塞进孩子的大脑,而是让孩子们一步步,在品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对账单的阅读采取了三个层次:初读是自由读,意图是想让孩子们初步地感受帐单的内容;接着是抽读,希望能将情感深入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在品读中理解内容。最后是有感情地读,其中溶进了对母爱的体味。从孩子的角度逐渐转化成妈妈的角度,此环节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学生的理解和语言将难点攻破,自然而有效。在师的深情的引中,在学生深深的情感共鸣中,我想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应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了。】
(四)巧妙转接,走进生活
1、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啊!同学们,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心中百感交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成长的每一天早上,妈妈准时送上的那杯牛奶是那么香甜;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
出示课件: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天上学时,妈妈();
他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他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电闪雷鸣,他吓得浑身发抖,妈妈();
他想起了感冒发高烧时,妈妈();
他想起了自己取得好成绩时,妈妈();
他想起了(),妈妈()……
【设计意图:拓展课文内容,将知识带进孩子们的生活,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并且将知识与运用结合,抓住机会对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掀起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浓浓的母爱,进入到了课堂的高潮阶段。浓浓的母爱在孩子们的心里流淌出来,将情融汇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揭示主题,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精心呵护,如果算来,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
2、补充阅读资料《母亲的价格》。
既然母亲的工资无法计算,那为什么彼得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呢?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为什么?你从这份账单中读懂了什么?(母爱的无私、无价)
3、领会“0>60”的含义: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其实不是数字“0”,而是什么?
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4、是呀,同学们,为你无数次的付出,然而,总不求回报,这个人,就是深深爱着你的伟大的母亲,慈爱的母亲。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老师读前面的款项,同学读后面的数字。)
5、读着读着,我们被妈妈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感动;读着读着,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最后一段和插图)
看看插图,细细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彼得羞愧万分。
6、正因为羞愧万分,他才会——,他才会——(呈现课始的词语)。
谁有本领把小彼得当时的心情用读表现出来?
7、(指名读)听出来了吗?谁能让大家感受到不仅羞愧,而且羞愧万分呢?一起来读吧!
8、此时此刻,母子俩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你觉得此时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9、出示句子:
(1)小彼得藏进妈妈的怀里的不光是(脸蛋),还有(对妈妈的爱)。
(2)小彼得塞进妈妈的口袋里的不仅是(60芬尼),还有(对妈妈深深的爱)。
师生共同填写。
10、再读最后一段,把此时小彼得的心情读给大家听。
第三环:生成
(一)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此时的你,一定被彼得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的人格深深打动,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许从彼得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你写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可以对彼得说,可以对彼得的妈妈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你感悟特别深,都想说,老师更欢迎。
2、出示小练笔:
我想对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回指导,指名学生交流。
(二)总结深化,拓展积累。
1、一位英国诗人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感谢彼得的妈妈,她的账单不仅让彼得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的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在心中铭记这份爱的账单吧!(板画爱心)
2、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世界各国的文学家、诗人笔下描绘的母爱吧!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母亲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巴尔扎克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五、说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60
母爱=无私无价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跑进家来的松鼠在“我”家所做的储备冬粮、晾晒蘑菇、给自己垫窝的趣事。课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在“我”家所作所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是那样淘气顽皮,但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松鼠是那么可爱。细细读来,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一家人对松鼠的喜,而且到处都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契合点。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本组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次区域性教研活动研究的重点,我预设下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3、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及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新课标》中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应达到的目标:“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及“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交流和发言”,所以,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描写松鼠和我们一家人相处中的一些重点语言、心理、动作等句子,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我们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美好,更注重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多更好地现场表达,以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课前导读,话说“文题”
1、播放松鼠人口夺食的视频,问:看了这则新闻,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呢?今天,老师把如此可爱的小松鼠请到我们教室里来了,请看大屏幕,你能和它打打招呼吗?
2、学生交流与松鼠相关的知识。
3、导语:松鼠被称为“大森林的精灵”,如果有一天,这只可爱的小精灵跑到我们家里来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会发生一些什么事儿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
4、板书课题,强调“鼠”的写法,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我用一段妙趣横生的松鼠人口夺食的新闻视频导入,让学生说说观看视频后的体会,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再引出松鼠并让学生同它打招呼,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用“如果有一天小松鼠跑进我们家里来,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松鼠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课中初读,话说“文意”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2、读后交流,边交流边板书: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言文字也比较浅显,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松鼠的哪几件事,并根据学生的交流用四个字概括出三件具体事,既是对全文的把握,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培养,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说话时的不足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三、课中细读,话说“文情”
1、提问: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部分。
3、理解重点句子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4、同学们喜欢这只松鼠吗?小作者一家人喜欢吗?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品读。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②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宗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学中,我力求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我一家人的行为,语言去感受我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达到训练学生的语感。并适时创造说话的契机,既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课尾回读,话说“文感”
1、创设情境:如果这样可爱的一只小松鼠跑到同学们的家里来了,你会怎么做呢?
2、再创情境:虽然咱家没有来过松鼠,但我想你们家一定养 过一些小动物,你和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呢?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这样可爱的一只小松鼠跑到同学们的家里来了,你会怎么做?然后让学生讲讲自己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以达到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后迁读,话说“文思”
1、老师小结: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只要我们友善地对待动物,动物也一定会给我们人类带来更多的乐趣与欢乐的,我们的生态,我们的大自然也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2、好书推荐:我给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设计意图]设置让学生讲讲自己在课外读到的故事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使“略读课”成为课内、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再给学生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既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设计以上环节的教学,是想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达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也突出体现“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指导策略”研究,非常希望也十分渴望自己的语文课,在瞬间能走进学生的心,能让学生的心灵开花,让学生的“口语交际”之花开遍阅读课堂。然而,由于自身的才疏学浅及教学技艺的欠缺,预期的目标和实际的效果差距甚大,所以,很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不吝啬提出您的建议与批评,我想,您提得越多,我的收获会越多,我的成长也就会越快。在此,深表感谢!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网球发球技术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 网球发球技术 》选自初中《网球》七—九年全一册教材内容。(教材特点) 它既能发展学生的 运动 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所以这一运动,特别受学生欢迎。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岁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科表消除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改版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平时、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现象。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基本了解网球发球的步骤和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
2、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初步掌握发球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从而能够继续参加锻炼。 本次课的重点:引拍击球的动作衔接 难点:掌握抛球稳定,抓住击球时机最高点击球
四、教法学法的运用
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是学生获得正确的额动作概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
3、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
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法: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
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达到熟练程度。 3、组织小组间比赛。增强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 (一)开始部分分为来两个内容:安排时间12分。一是常规内容。二是准备部分,包括热身操和游戏。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网球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第一个内容是学生探究阶段,时间安排14分。为了学生自主解决这节课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网球发球技术》时间安排16分 教师完整动作示范,精炼讲解动作要领 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 指导纠正动作
(三)最后结束部分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5分。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进行美的教育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六、预计效果:学生能在教室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85%左右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160次/分,平均心率达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七、器材:网球60个、拍子20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5
《匆匆》说课稿10-28
《坐井观天》说课稿08-16
《比尾巴》说课稿10-30
白鹭说课稿08-25
《故乡》说课稿08-23
《琥珀》说课稿09-22
跳水说课稿07-30
《春》说课稿10-19
数轴说课稿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