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五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当年在北京露天剧场演出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景。赞美了梅兰芳高超精湛的演出技艺和我国京剧艺术的辉煌成就。本文重点突出,描写独具匠心。一方面着力对表演者的唱腔、身段、台步、表情、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摹,使人身临其境,另一方面对观众的描写更是浓墨重彩,以观众的反应变化,侧面烘托大师的声望与无以伦比的艺术造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梅兰芳精湛的表演艺术。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
3、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京剧等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感悟梅兰芳大师精湛的表演艺术。
2、理清观众情绪变化线索,感悟民众对京剧国粹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品悟大师精湛表演艺术的句子,学生不容易表达,难以描绘心中的体会。
[设计理念]:
1.品词析句,感悟文本。
抓住关键词语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就架空了。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解读第四自然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解读。学生通过品析,才能感受到梅兰芳先生精湛的演技,体会到观众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对艺术家的热爱。
2.分层理解,美读文本。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句子,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尤其在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句唱词像珠子似的从.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更是分几个层次细读,品读。好句不厌百回读,读中自有感悟出。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文,引出下文
在那个暑气未消的夏夜,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都特别想看京剧大师梅兰芳演戏。当时,天那么热,人那么多,剧场却是那么静。板书:静,这是出场前观众的反应,出场后,观众又有哪些反应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默读45节,用划出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交流,相机板书。
三、品词析句、深入研读(4、5节)
1、品读出场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卷起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1)理解出观众对大师的喜爱。(2)抓重点词轻盈而矫健体会
出场的精彩)
2、品读表演中观众反应的句子,联上系下,体会表演的精彩。
过渡:观众的反应,让我们体会到了出场的精彩,表演中,观众的反应又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
多媒体出示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指名读。
(抓着了魔、鸦雀无声体会表演的精彩)
联系上文品读句子,相机出示句子:
品读句子:(1)开始唱了,那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重点引导学生抓圆润
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体会。)
品读句子:(2)唱词像珠子似的从一笑一颦中,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引导学生理解(1、唱词象珠子。2、三个从中。3、五个动词)体会大师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
播放《穆桂英挂帅》视频片段。帮助理解。
过渡:这样美轮美奂的表演,怎不叫观众着了魔呢?刚才通过联系上文理解观众的着魔,谁还能结合下文谈自己的体会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小结:女主角演的实在是惟妙惟肖,她喜,观众就喜,她悲,观众就悲,台上台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就是着了魔,这就是交融啊!让我们也象着了魔一样读一读吧。
3、品读高潮时,观众反应的句子。
品读:女主角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多鲜花捧在手里。
(抓捧引导学生体会人民群众对大师的喜爱和珍惜,希望美好的艺术之花永远绽放,永不凋谢)
四、品读五节、升华主题
1、比较句子的不同,谈体会。(读出自豪,佩服,尊敬,赞美)
2、体会设问表达的好处。(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2、小结板书,升华主题,再读(齐读)
3、看多媒体拓展资料(师生合作读)
五、小结全文、拓展文本
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精湛的表演艺术,体验到了观众对大师的热爱之情,初步初步领略了京剧的魅力。对于博大精深的我国文化来说,今天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随后我们还会学《吆喝》、《中国结》,相信会对我过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收获!(放京剧音乐,结束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的尾巴的再生的特点等有关科学常识,并受到文明礼貌教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课文提供的知识和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
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评:根据小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编成谜语,唤起学生头脑中小壁虎的表象。“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可以避免生硬地介绍有关知识,然后由壁虎自然引出课题。教学环节的衔接流畅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评:教会学生由题目提出问题,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 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
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评:教师要给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此处设计的三读课文,各有要求,而且逐步提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
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
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⑴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
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
读后判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 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⑵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评:一年级的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都是说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通过投影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明白,小壁虎的尾巴是挣断的。并在此基础上讲清了壁虎的尾巴,有保护自己生命的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⑴ 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所起的作用。
⑵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评:让学生听听,说说,练练,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读书。
3、看图,听第3~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⑴ 思考: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
⑵ 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评:结合看图听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并使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4、读议第3~5自然段:
⑴ 学习第3自然段:
① 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
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② 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评:通过2组对话的比较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带着情感去朗读,这样,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④ 演示活动投影片:
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⑤ 小结:
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评: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⑵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① 学生自读:
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② 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③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④ 师生分角色朗读。
⑶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① 学生自学本段:
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②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
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
(摆、掌握方向)
③ 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评:对于叙述顺序相似的3、4、5自然段,教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指导,不仅使教学环节避免了重复,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与能力。
⑷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评: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词语,有很强的直观性,把这几个重点词放在一起,学生自己演示,自己感受,再一次加以领会,效果很好。
6、读议第6、7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⑵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评:通过抓一组反义词,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教学环节简洁,又抓住了关键。
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评: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告诉”一词的意思。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⑴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⑵ 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⑶ (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⑷ 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 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评:总结课文,既要归纳课文,又要进行语言训练。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评:这样训练学生说话,既拓宽了知识面,又依照课文进行成段说话的训练,将增长知识和有条理地说话训练结合起来。(点评:王秀荣)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回忆复习。
(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吧。(课件出示复习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请你们在小组内读读你们认为含义深刻、难理解的语句,研究研究,交
流你们的看法。
3.班级探究。
l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⑴课件出示句子。
⑵指名读,齐读。
⑶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⑷背诵这两句。
l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⑴课件出示句子。
⑵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
⑶指名读爸爸的话,说说爸爸是怎样想的。
⑷齐读。
⑸不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不会深,所以“我”才感到爸爸等于给“我”
说了一个谜,对于爸爸的话,“我”是怎样体验的呢?
l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三、延伸、深化中心。
1.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
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这样的
人,他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吗?大家说一说。
四、积累、运用。
1.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
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么样?请你把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
话写下来吧。
1.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五、课外拓展。
欣赏朱自清散文《匆匆》。
板书:
3、和时间赛跑
和太阳赛跑
和时间赛跑 和西北风赛跑
和作业赛跑
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会成功。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 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 分别是谁说的?
⑶ 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 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 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 父亲:批评
兼而有之(幸运)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 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
(二)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掠夺性定价)
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三) 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
(四) 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
(五)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
(六) 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
(七)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1)横向集中
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
2)纵向集中
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3)混合集中
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
3、法定情形
《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一) 经营者合并;
(二)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 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申报制度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
《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
(一) 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的;
(二) 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
《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
(五)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
《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一方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同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经常存在竞合现象,但是各种专门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已经提供了特殊保护;
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
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
(一)概念
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的特征
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
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
3、内容方面:市场混淆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使用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包括冒用行为和仿用行为
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
(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 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
2、 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五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