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热)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字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曰春夏,应乎中。”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 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注释】
曰:说道,提到。
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运:循环、运转。
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南北西东:指四方。
应:对照、相应。
中:中央。
5、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小结: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三、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学设计2
这堂课本身是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为了增强孩子的阅读面以及知识的拓展,《三字经》中的容量很大,学生能背下来就很不错了,对它的全面理解,我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我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又能在《三字经》理畅游了,你们开心吗?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三字经》,背《三字经》,讲《三字经》故事,经过努力已经背诵了其中的大部分,大家想不想为各位老师展示一下?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出示:你背,我背,大家背
1、安排学生串背三字经:顺背。
2、老师提高一点难度,你们怕不怕?谁能接着老师的这句话往下背。指名背。
「设计意图」
现代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性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在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时空资源的有效、平等、适切的配置,使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其特有潜力。所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先来背背三字经,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展示的兴趣来,再稍加难度,达到推动孩子再进一步的目的。
二、同学们背的真棒,令老师佩服,我们读背《三字经》,这里面有许多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
出示:你猜,我猜,大家猜
这个环节有必答和抢答两部分,答对有加分,答错要扣分哦。必答题请三个组分别推选出一名选手来。
必答题:
1、谁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了谦让的道理,把大梨子让给自己的兄长?请说出有关句子
2、《论语》有多少篇,是什么人记录下了孔子的言论?请说出有关句
3、(书名)是古时候小孩子最先要学习的一本书?你能背诵有关内容吗?
4、(谁)在九岁就孝顺自己的父亲,为他温暖被褥?你能背诵有关内容吗?
5、三字经中头悬梁是说的谁的故事?请说出有关句子
抢答题:
6、南京是六朝古都,三字经中的那几句提到了我们古都金陵?
7、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说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吗?请说出有关句子
8、苏老泉说的是谁?他从多大才开始发愤读书的?你能背诵有关内容吗?
9、你能说出两本三字经中提到的书籍来嘛?
10、“如负薪,如挂角”这一句中暗藏着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
为了在课堂上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我采用了活泼的教学方法——猜猜猜的环节。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起所有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题题答对,但在竞争中又一次加深了对三字经的了解。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愿意学,并积极地在学。我依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一要以总结成绩、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时要注意策略,体现层次性、多样化,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
三、我相信通过今天这场竞赛,同学们对《三字经》更喜欢了,是不是?下面就让我们尽情地说一说,一起走入——
出示:你说,我说,大家说
生:我在三字经里知道了很多的知识,人有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古代有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和竹子。
生:对,我也从三字经里知道了自古我们人类就能种出六种粮食,稻子,谷子,豆类,小麦,黍子和高梁。
生:我喜欢历史,三字经背到现在我比我爸爸知道的历史都全了呢。我们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六个朝代的都城,我是南京人感到很骄傲。
师:同学们们在背诵《三字经》中知道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
生:我从三字经里懂得了好多道理,孝顺父母、热爱老师,所以我喜欢三字经。
生:我也知道了我们做人的五条准则,仁,义,礼,智,信,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师:原来《三字经》中还藏着这么多做人的道理啊,你们说的`好。
生:我们现在已经背到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我很敬佩古时候的那些孩子,他们学习条件那么不好可还是刻苦学习,比我强多了。
生:孔子还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呢,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了。
生:三字经里有许多故事,我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所以我喜欢。不仅是老师教我们的时候说的小故事,我自己也从自己的三字经书上读到好多故事呢。
师:看来《三字经》还能激励我们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呢。说到小故事,老师知道我们班有几个特别棒的故事大王,咱们就请他们今天再为我们讲一个,大家都来做裁判,看看谁是“王中王”,好不好?
指名说三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
利用差异,开展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是有困难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发挥优势同学的作用,有部分语言理解能力强,口头表达好的孩子,我就让他们在背的基础上说说故事,讲讲道理,在课堂上我设计的讲故事环节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锻炼,又是一种展示。对能力稍差的孩子只要求他们背原文,听故事,能适当的增强他们的语言感觉也就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四、他们的故事说的太精彩了,同学们听的也特别如神。《三字经》中这么多的知识道理,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同样很有帮助,我有四个朋友,他们遇到了不同的难题?指名读情景
1、小刚是家里的“小霸王”,经常跟爸爸妈妈回嘴,这可急坏了他的妈妈,小刚的同学常说他太不尊敬父母,你能用哪句话来教育他呢?(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
2、亮亮读书总是有口无心,常常是刚刚读完就忘,他自己也知道这样读书效果不好,于是他想写幅字挂在桌前,提醒自己,你们说说他该写哪句呢?(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3、大雨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他太贪玩,不肯勤奋学习,你们想想办法,用哪句话劝劝他,最合适呢?(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4、铃铃九岁了,可她总说自己还小,不用急着学习,时间还长着呢,爸爸十分担心,该怎么教育玲玲呢?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老师想请你们能用《三字经》中的句子来做个小书签来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就一起进入——
出示:学以致用――大家都来帮帮他
这项任务要靠大家合作用智慧完成,小组合作完成四张小书签,比比哪组合作效率最高,合作得最愉快。
小结,出示正确答案,再读读这些话语,让它也成为我们的努力的方向。
五、总结
你们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依然散发出璀璨的光芒。老师希望真正地让我们古代的蒙学教材《三字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启迪我们的智慧,培养我们的品德,在传统文化的沐浴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科书应该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文本和载体”。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达到其中所蕴涵的知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体现差异性。我创设出四个情景让学生用《三字经》中的句子来做个小书签来帮助他们。这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真正做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忘关注学生的差异。
《三字经》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体会其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并且能熟读成诵。
2、学习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明白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3、学生能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试着读读课文吧!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
二、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
(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
(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
(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
【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学生跟读)
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
(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根据故事谁来说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的意思?【译文】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学生带读)
3、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板书:懂得谦让)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课件引导选择。
三、背诵课文
1、你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吗?试试看。
2、老师说上一句,学生回下一句。
3、同桌拍手读、齐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懂得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美德,同时我们还得学好文化知识,希望同学们像黄香、孔融一样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孝顺父母
尊敬兄长
懂得谦让
《三字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1、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过不严师惰
《三字经》教学设计5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
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
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
A、上课要坐神气。(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
B、认真听。(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
C、积极举手。(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
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
《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
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因此,从全局把握,让孩子有个整体的了解。
三、学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过渡:让我们先来听听黄香的故事,小朋友可要听仔细喽,待会老师会提问题来考考你们的。
1、视频《黄香温席》
2、故事中的黄香做了什么事情呀?冬天给爸爸暖床——温席,夏天给爸爸扇凉席子
3、黄香帮爸爸温席,这时他多大?他九岁时帮爸爸冬天暖被窝,原来这故事就藏在“香九龄,能温席”这句中。【出示】,谁来读好这句?(评:听出来了,他才9岁;这句告诉我们他做的事情)齐读
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黄香母亲生病了,他就照顾他母亲。母亲死后,冬天他为父亲暖被窝,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十分体贴。这就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1)【出示】“孝于亲,所当执”,在这句中,“孝”就是孝顺、孝敬的意思。跟老师读“孝”,孝敬、孝顺。
(2)那你知道“孝于亲”是什么意思吗?(孝顺父母亲)
(3)从孩子出生起,爸爸妈妈就为了孩子操劳,那作为子女孝顺父母,就是理所应当要做到的.。“执”就是做到的意思。
(4)亲爱的孩子们,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吗?
评:会做家务,你是个能干的孩子;知道父母上班辛苦,你是个体贴的孩子;学学习上让父母少操心,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请你读好这句。
5、看来,在我们班有一群孝顺的好孩子,你们像黄香一样,处处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父母们的关爱、关心和孝敬。把掌声送给自己。
6、喜欢小黄香吗?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把黄香的品质牢牢记在心里。
(1)男女比赛读
(2)四小组合作读
设计意图:本节教学环节以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入手,视频播放了故事,听故事前还提出了“听”的要求,目的明确。结合故事,讲解本句三字经中何为“孝“,继而拓展到生活中。在明理的基础上熟读而成诵。
四、学习“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过渡:《黄香温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孝顺父母的黄香,懂得了“孝”的道理。孔融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1、竖起小耳朵,让我们听一听《孔融让梨》的故事。(生上台讲故事)故事讲的真好,掌声送给她。
2、看图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评价:刚才的故事你听的真仔细!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师:他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时的他才多大?这就是“融四岁,能让梨”【出示】告诉我们的故事。谁来读?
(3)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爸爸看到了是什么表情?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谁能学学爸爸来夸夸孔融?
(4)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这是对哥哥的敬爱,【出示】悌于长,宜先知。“悌”,在古代就是尊敬、敬爱得意思。跟老师读“悌”。“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哥哥,“悌于长”的意思懂了吗?(敬爱哥哥),跟老师读:悌于长。
孔融4岁就懂得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这个道理他知道,我们也应该从小就要明白这道理。跟我读:悌于长,宜先知。(男女生读)
(5)指导读好整句:我们一起四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3、孔融在4岁时就敬爱大哥,把梨让给哥哥们,这种敬爱表现在谦让上。在生活中,你做过哪些事情,表达对哥哥姐姐的敬爱?
评:你也懂得了《孔融让梨》中的道理,奖励你读好这句。
扩大“悌”的内涵:班级里排队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坐公交车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4、一(4)班的小朋友多懂事,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加入了,我们一起合作吧。我读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交换过来读。拍起手儿一起读。
5、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我们班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做到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把这首《谦让歌》送给你们。全体起立,跟着老师读一读。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6、小结:孔融四岁能让梨,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齐读,把孔融的品质记在心中。
设计意图:《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孩子们听的可认真了。再结合图片讲解“悌”的道理,继而将“悌”的内涵扩展,引进社会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道理。
五、熟读成诵
1、我们从故事中认识了孔融和黄香两位小朋友,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孝顺,友爱,谦让等)
2、聪明的小朋友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学习道理和知识的机会。自己练练,看谁能背得又快又好。指名背、比赛背、齐背。
3、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背。不过,老师想找个搭档一起来,谁来?(对拍手读)
4、这样既有趣,记起来又容易,和同桌一起练练吧。
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时候的人是这样读书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古人的读法。(评:还真是有点古韵呢!)
总结:
小小的《三字经》节选中,藏着许多的道理。难怪这么多人喜欢诵读《三字经》节选呢。让我们再次用朗读表达我们对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字经》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语句
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2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悌, 次 见 闻, 知 某 数, 识某 文。
【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
〖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yī ér shí shí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 千 而 万。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字经》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文内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读书,就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明白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读
四、拓展升华
五、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两篇小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祖莹吟诗、李泌赋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两个故事有关的“三字经”。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1、出示诗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教师语速适中,使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2、理解诗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赋棋、彼、尔、效等字词的意思。
(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地读书。
三、明理品读
1、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
2、我们应该向他们俩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两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四、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效法他们,从小就努力用功地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知道《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学准备: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内容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2、播放《黄香温床》《孔融让梨》动画课件,要求学生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能说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各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看完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男女生互相接读。为人子,XXXXXXX。亲师友,XXXXXX。香九龄,XXXXXX。孝于亲,XXXXXX。融四岁,XXXXXX。弟于长,XXXXXXX。
10、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内容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拓展升华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应该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呢?看到别人做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四、总结提高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三字经》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曰水火,木金土”至“十二支 子至亥。”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五行。
3、知道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十干和十二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了解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导入:《三字经》讲完“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五”。
三、学习新句子
1、诵读新句子。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 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先扫除生字:请学生指出生字,老师把读音标注在黑板上,解释字义,此课生字比较多,要多读几遍,便于记忆,然后朗读:第一遍请1个学生上台领读;第二遍集体诵读;如果因生字读得不流畅,可以变换方式多读两遍。
2、【故事】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
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
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3、【解读】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古人认为天下的种种东西实在太复杂、太深奥了,使用五行来函盖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一样,十分复杂,但似乎也十分有条理。“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一是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本:根源、依据。
4、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5、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的五种重要的东西。
《三字经》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授课目标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
⑴图中谁是孔融?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教学设计11
一、活动目标
1、熟读《三字经》第一课》:“人之初???? 师之惰”;
2、识字:山、远、近;
3、知行合一:通过故事《妈妈生病了》引导幼儿学会做一些关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4、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礼物盒子一个,里面放有一本《三字经》
2、字卡:山、远、近
3、卡通小贴纸
4、教师用碟:《三字经》第一课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盒子,“我的宝盒里会藏着什么呢,我们用‘爱的鼓励’把它请出来。”将盒子打开,取出书本《三字经》。“哦,是一本可爱的书宝宝。大家看看书宝宝的封面上都有谁呀?〔小兔、小猪、小乌龟、公鸡,还有多多。〕上面的字你们认识吗?”让小朋友来认上面的字,然后把它念出来。
“对了,书宝宝的名字叫《三字经》,读了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二)、诵读《三字经》
1、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看《三字经》里写着什么宝贝呢,请多多来给大家读《三字经》第一课。”播放VCD ,请小朋友听一遍。
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三字经》,小朋友,赶快找找,给你们准备的《三字经》在哪里?”〔事先在每一组孩子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小篮子,将《三字经》放在篮子里,用一张手帕将其盖住,保持一些神秘感,也是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小朋友去找书,必要可以提醒幼儿。〔提醒:到第二次取书的`时候,就是播放音乐,然后将书放在第一个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个一个往后传。
3、找到书以后,请每个孩子拿一本。“请小朋友双手轻轻的将《三字经》拿出来,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导孩子:一手扶着书,一手捏书角,一页一页往后翻,把书翻到第一页。请小朋友将右手举起来,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将小食指落到第一页的第一个字上,然后‘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开口读’老师读一遍,小朋友跟着读一遍。读完后,请小朋友轻轻地将书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游戏‘身体上的字’。“小朋友,你们会唱头发肩膀膝盖脚的儿歌吗?”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儿歌并加上动作。
完了以后,问他们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选三个,如头发、肩膀、膝盖。然后用刚才唱儿歌的节奏,加上排头发、肩膀、膝盖的动作来读《三字经》第一课。一个字拍一个部位。
5、比赛读。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香蕉组和苹果组,看哪组的小朋友表现更棒。
(三)、识字
(四)1、“今天还有三个字宝宝也想来和咱们做游戏。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三个字宝宝必须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经里找到和它长得一样的好朋友。小朋友,快来帮帮字宝宝吧。”出示写有三字经的黑板和三张字卡:近、远、山。请三位小朋友分别上来,在黑板的文章里找到和它一样的字。找对了,老师奖励一颗“多闻之星”。如:找到‘近’以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看‘近’应该怎么念,从第一句读起:“人之初??? 性相近”,这个字念‘近’。这样在读文中让小朋友识字,一举两得。其它两个字也是这样。
2、说文解字。“小朋友,你们知道‘窦燕山’的‘山’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汉字老爷爷怎么说的吧。”播放VCD ,看说文解字。
3、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4、知行合一5、“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过〕“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你呢?”〔爸爸妈妈〕“如果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己说〕“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样做的。
播放VCD 知行合一。看完后,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总结。
四、活动结束播放VCD ,学生跟读,老师给每个孩子发“卡通小贴纸”。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字经》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
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第一个数字讲”“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读2遍: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三纲”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小结,并齐诵一遍句子。
《三字经》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将厚重的中华文化融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学情分析:
《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两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其实上学期要求我们学习的读读背背里就有一篇关于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背)(羊跪乳,鸦反哺……德有伤,贻亲羞)谁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段故事就来源于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从前的孟母为了儿子有个能有出息,选择合适环境的事。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段关于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有帮助的《三字经》。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接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8、请学生思考问题:
(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时,方法得当,也可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教学反思 :
此堂课中,我教学的内容是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三字经》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一部分。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在教学中,首先,我从什么是《三字经》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学生:每个父母为了儿女能够成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总之,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三字经》教学设计14
《〈三字经〉节选》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懂得一些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
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交流整体感受:
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3 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为人者,如果终日不学,待到年迈体衰时,会因终身无为而羞愧。人如果慵懒度日,不思进取,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了。)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古诗
指名读、全班读、小组读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对字形有了一定的无意识记。
2、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3、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三、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三字经》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
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
(1)学生练习朗读
(2)男生、女生赛读
(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 夏( ) 商( ) 周( ) 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 夏有禹 ( ) 周武王 ( )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三字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字经》教学设计07-10
《三字经》教学设计优秀05-30
《三字经》教学设计(汇编15篇)09-10
三字经教学反思02-25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7-03
经典教学设计03-05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5-20
《设计节日饰品》教学设计06-30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6
《草原》 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