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五、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九册P59例2。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解方程:X+15=48X—3.2=2.6
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基本性质。
(计算机分别演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注意“不为0”)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板书:解简易方程。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
(2)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
(3)怎样用天平图表示这个方程?(左边是3个X,右边是18)
(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两边该怎样分?(两边同时平均分成3份)
计算机动画演示:天平两边各剩一份。问:每份怎样?(分别平衡)
(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哪个基本性质呢?
(6)自主探索,试解方程并检验(会用这个基本性质解方程吗?试试看!)。
评讲(强调书写格式和自觉检验)。
2、指导阅读书P59,质疑。
3、想一想、试一试:解方程X÷3=2。1
自己说一说解题的依据和方法。(强调口头检验)
4、小结:我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认为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就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三)基础练习设计:
1、说出下列方程的解法。
2、选择正确答案。(全班用手势表示)
(1)X+8=30①X=22②X=38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指出:平时解方程后都可以自觉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3、对比练习。
4、解决问题。(列出方程并解答。)
(1)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上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检测性的分组接力竞赛,有信心赢吗?)
5、学习检测。(接力竞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是的,解方程的依据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解完方程后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一般可以用代入法进行检验。下面我们继续挑战一道有难度的拓展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练习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直接写出得数:
5x+4x=8y-y=7x+7x+6x=7a×a=15x+6x=5b+4b-9b=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口答
2、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长大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呢?
3、教学例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2)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教学例2,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
x+50>100X+50<200x+50=15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4、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5、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三、多层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咧?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5、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42、每日一题
写出一些方程,并在小组里面交流
六、板书设计
方程
50+50=100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七、预习布置:
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
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708+x50÷2=25x+4<14y-28=355y=40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
(1)指名学生回答预习作业
(2)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在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
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砝码)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质质量的关系吗?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4
教具准备:
天平及相关物品。(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三、练习。
实物演示并判断:(准备8袋花生,4袋盐)
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为什么?
2、在“1”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怎么想的?(可抽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怎么想的?
4、一端放有两袋1千克的白糖,另一端放有4袋500克的盐,问一袋白糖与几袋盐同样重,怎么想的?
四: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的内容和练习十八的第1~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方法、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2.通过对用列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3.提高学生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更加系统完整地掌握本单元知识,进一步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梳理】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
2.整理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组合作归纳这部分内容后,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板书:
【复习提升】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提问:
(1)回忆一下,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关系等等。)
(2)用字母表示数时有哪些简写的规定?
(3)用含有字母的计算公式求值时,应注意什么?
跟踪训练: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城区修一条长a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天,每天修b千米,剩下的要c天完成。
①15b表示()
②a-15b表示()
③15+c表示()
④(a-15b)÷c表示()
(3)算一算。
当a=3,b=5.8,x=1.5时,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40x+a②ab÷0.48
答案:(2)①15天修的长度②剩下没修的长度③修完公路所用的总天数④剩下的每天要修的长度
(3)①40x+a=40×1.5+3=63②ab÷0.48=3×5.8÷0.48=36.25
2.复习解方程。
(1)方程的意义。
师:这个单元我们还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什么叫方程?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不是方程?
①x÷b=3②2x-7>9③0.2x+4=6④3b+2b=2.5⑤12x-9x=8.7⑥2.7+4.8=x÷2
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图示表示出来吗?
板书:
小结: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
(3)解方程。
0.2x+4=6 12x-9x=8.7 3(x+2.1)=10.5
①想一想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②举例:怎样验证0.2x+4=6,x=10是方程的解?
③什么叫解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跟踪训练:
(1)完成课本第83页的第1题。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的第1题。
答案:(1)x=2.4 x=9.7 x=3.2
x=5 x=1.4 x=2.9
(2)X X√√
3.复习实际问题与方程。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理解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题中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3)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有何区别?
跟踪训练:
1.找相等关系的练习。
A:长方形的'周长为30m,长10m,宽多少米?
小结:策略一: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公式找相等关系。
B:明明运动后的心跳比运动前快了55下。
师:能找到相等关系吗?还能找到不一样的相等关系吗?
小结:策略二:读懂关键句子,分析相等关系。
2.分析相等关系的练习。
妈妈去超市买了2箱方便面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28元,设每箱方便面x元,下面()是错误的。
A.100-2x=28 B.2x+28=100
C.2x-100=28 D.2x=100-28
3.完成课本第83页的第2题。
4.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的第3、6题。
答案:1.A.(长+宽)×2=周长
B.运动后的心跳-运动前的心跳=55
运动前的心跳+55=运动后的心跳
运动后的心跳-55=运动前的心跳
2.C
3.(1)解:设两个月前他的体重是x千克。
x-3=93 x=96
答:两个月前他的体重是96千克。
(2)解:设这条街一共有x盏路灯。
5x=140 x=28
答:这条街一共有28盏路灯。
(3)解:设梅花鹿的高度为x米,则长颈鹿的高度为(x+3.65)米。
3.5x=x+3.65 x=1.46
1.46+3.65=5.11(m)
4.第3题:75次
第6题:长:0.6m,宽:0.3m,面积:0.18m
【课堂小结】
提问:学习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学习了这节课,我更加系统完整地掌握了本章知识,进一步掌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十八的第1~2,4~5,7~9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4、例5、“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8-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转化的思路,正确解答二步计算的方程。
2.在掌握ax±b=c和a(x±b)=c的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会找出等量关系,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二步计算的文字题。
3.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严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重点难点】
1.掌握ax±b=c和a(x±b)=c的方程解法。
2.看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解下列各方程,并说明解题的思路与解法根据。
(1)3.8-x=2.9(2)5x=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
小结:这两道题是最基础的解方程题目。根据等式的性质,就可以求解了。
2.出示例4的情景图,学生思考:怎样列方程呢?
学生相互讨论。
这道题与以前学过的解方程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学生回答)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解方程。
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情景图。
(2)如何列出方程呢?
学生讨论,汇报。
引导分析:先找出题中的已知与未知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等量关系式:图中有3盒铅笔和4支铅笔一共是40支,3盒铅笔+4支铅笔=40支铅笔,已知每盒铅笔x支,三盒共3x支。
列方程为:3x+4=40
(3)追问:这种方程该怎么解呢?
学生尝试解题,然后说出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小结:可以把3x看作一个整体,就是三盒铅笔的总数,再利用等式的性质,左右同时减去4,就将方程变成了我们学过的一般方程:3x=36,然后左右同时除以3,得x=12。
完整的解题过程:
解:3x+4=40
3x+4-4=40-4
3x=36
3x÷3=36÷3
x=12
答:每盒铅笔有12支。
学生写出检验过程。
(4)这样一类方程应该如何解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那一项看作是一个整体,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成只有两项,再求解。
2.教学例5。
(1)出示例5:解方程2(x-16)=8。
(2)观察、讨论:这个方程能不能利用例4所学的方法解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引导:可以把(x-16)看作是一个整体。
学生尝试解题,指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解方程2(x-16)=8。
解:2(x-16)÷2=8÷2把什么当作一个整体?
x-16=4
x-16+16=4+16
x=20
学生完成检验过程。
(3)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引导小结:可以先把2(x-16)变成2x-32,及时提问:这一步运用什么定律?(学生回答:乘法分配律)那方程就变成了2x-32=8,再利用例4的方法解。
学生独立写出解答过程。
解方程2(x-16)=8。
解:2x-32=8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检验:方程左边=2(20-16)
=40-32
=8=方程右边
所以,x=20是方程的解。
(4)引导学生小结: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先将一个式子当作一个整体,变成了一般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记住解完方程后要检验。
【课堂巩固】
完成课本第6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解答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讲解。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类型的方程?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先将一个式子当作一个整体,变成了一般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记住解完方程后要检验。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五第8~14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5、“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1~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设计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并能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并解答。
2.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先讨论后尝试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
2.解方程。
2(x+5.7x)=24 2x+2.5x=15
两名学生板演,并交流解答过程。
3.提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题并板书。)
【新课讲授】
教学例5。
1.出示例5情景图。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每分钟骑250米,小云每分钟骑200米,周日早晨9:00他们相向而行,他们什么时候能相遇?
2.学生读题,找出有用的信息。
3.阅读与理解: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下面的问题:
(1)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2)设什么为x比较合适,为什么?
(3)问题中包含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这些等量关系呢?
(4)应该怎样列方程?
汇报交流,总结:
(1)题中有两个未知量,小林行驶的路程和小云行驶的路程。
(2)根据两人相遇的`时间相同,设他们相遇的时间为x分钟,那么小林行驶的路程是250x、小云行驶的路程200x。
(3)根据小林行驶的路程+小云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用线段图表示为:(出示线段图)
先由学生讲述怎样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然后教师讲解。
(4)列方程:250x+200x=4500
讲解:用方程解决问题,一定要先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求解。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理解题意。
4.解方程。
师: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课件出示:
解:设两人相遇的时间为x分钟。
小林行驶的路程+小云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4.5km=4500m
250x+200x=4500
450x=4500依据是什么?
450x÷450=4500÷450
x=10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其他解法,并汇报交流。
5.检验。
师:我们做得对吗?如何检验呢?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学生牢记检验和答句。
6.回顾与反思。
师:如何用线段图来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呢?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引导学生小结:画线段图的步骤:弄清题意,找出已知与未知,写出等量关系,确定线段所表示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2页练习十七第11题。
让学生先说出题目的等量关系,用线段图来进行分析,再列方程解答。
分析:数量关系式是:甲车行驶路程+乙车行驶路程=总路程
答案:解: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
甲车行驶路程+乙车行驶路程=总路程
110x+80x=570
190x=570
x=3
检验:将x=3代入方程,方程左边=110×3+80×3=330+240=570=方程右边
所以x=3是原方程的解。
答:两车经过3小时相遇。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吗?
小结: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画线段图的步骤:弄清题意,找出已知与未知,写出等量关系,确定线段所表示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强调注意单位要统一,解完方程后要检验,并写出答句。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82页练习十七的12~15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3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会解方程,进一步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等概念;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体会化归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缜密的思维方法。
目标解析: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学习代数知识,这些代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和缜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解简易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练习: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独立完成。
(1)的7倍;(2)的5倍加6;(3)5减的差除以3;
(4)200减5个;(5)比7个多2的数;
(6)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2.指名汇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同时注意到: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一个数平方的意义与写法等。
3.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的练习唤醒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的回忆,再通过说一说理由来进一步回顾这一知识需要注意的地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二、复习简易方程
1.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一个方程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两个条件:既要有未知数,还要是等式,缺一不可。)
3.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请解出方程。
(1);(2);(3);
(4);(5)3+5=8。
解析:
(1)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2)是方程;(3)是不等式;
(4)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5)是等式,但没有未知数。
学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解方程,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评价,帮助学生结合解题进一步认识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设计意图】复习简易方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方程,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找到一个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是等式。再通过对具体式子的判断达到巩固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学生独立解方程后教师再进行评价,目的是可以检验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结合解题的过程来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三、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认识了方程,学会了解方程,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了。
1.根据图示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列等量关系:;
(2)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解方程。
(4)评价总结。
2.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3)小题,了解题意。
(2)列出等量关系:地球赤道的长度×7+2=光每秒传播的距离。
(3)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地球赤道大约长万千米。
答:地球赤道大约长4万千米。
【设计意图】列方程解决问题,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理解:一种方法是看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文字信息列出等量关系,将方程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四、练习巩固
1.请用字母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1)小题)。
2.解下列方程(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2)小题)。
(1)请四名同学板书,每人一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2)学生评价总结。
3.用方程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18题。
解:设现在可以做个毛绒兔。
列出等量关系:后来做毛绒兔的材料=原来准备做毛绒兔的材料,即后来做一个毛绒兔的材料×可做的数量=原来做一个毛绒兔的材料×可做的数量,可得
答:现在可以做190个毛绒兔。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五第20题。
这个鱼塘的图形是一个梯形,鱼塘的两条平行的边分别是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求平行线两岸的宽度即是求这个梯形的高。根据求梯形面积的公式可以列出等量关系:
(上底+下底)×高÷2=梯形面积。
解:设两岸的宽度为米。
答:两岸的宽度为47米。
【设计意图】第1题既练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又结合了等量关系来列式;第2题解方程,涵盖了加、减、乘、除四种情况,可以分别板书将学生常犯的错误呈现出来,给学生巩固和再次反思的机会;第3题用方程解决两个问题,第(1)题根据不变的量找到等量关系,第(2)题根据面积公式找等量关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会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理解这类方程的格式。
3.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格式。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方程的意义。
1.什么叫方程?
2.什么叫解方程?
(二)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
与4的和等于40。
2.
的3倍等于40。
3.
的3倍加上4等于40。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2
例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图意,找等量关系。
3.教师提问
(1)观察图形你都知道了什么?
(2)怎样列方程?
4.列方程并解答。
(1)教师板书:3x=1500
(2)教师提问:应当先求什么?解这个方程要先算哪一步?
5.学生独立解答。
6.集体订正,板书全部解题过程。
3x=1500
解: x=15003
x=500
检验:把x=500代入原方程,
左边=3500,右边=1500,
左边=右边,
所以x=500 是原方程的解。
7.练习:
(二)教学例3
例3。解方程3x+100 =1000
1.思考
(1)例3与例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小结:解这一类方程,要先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来,再把
与因数的积看成是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步步求出解。
4.练习:解方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的解方程与以前所学的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四、巩固练习
(一)口头解下列方程,并说出每一步的根据。
(二)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三)在0.5、1.5、2.5、3.5、4这五个数中,
哪个数是方程0.5
-1.5=0.5的解?
哪个数是方程220.5-2
=4的解?
思考:怎样做比较简单?
五、课后作业
解方程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0
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见底部附件)。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时安排: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
教材P44-P46例1-例3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
4、在学习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生活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ab)c=a(bc)或(ab)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
(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a2表示什么?2a表示什么?
师强调: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口答结果:3的平方5的平方6的平方
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4、练习: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m×m0.1×0.1a×63×nχ×8a×c
教学例3(2):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两生板演。师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2题。
要求: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先写出字母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练习十:第1-3题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页例2和练习十六的第1、5~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形如ax±b=c的方程,并能正确列出这种形式的方程解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掌握解ax±b=c形式的方程的方法,并能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准备练习。(1)解方程。
4x=100 x-2.5=3 2x=15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
①我们班有女生x人,男生60人,比女生的2倍少6人。
②我们班最低的同学身高x厘米,最高的同学身高170厘米,比最低同学身高的.2倍少100厘米。
③亚洲人口约有39亿,比欧洲人口的5倍多4亿。欧洲人口约有x亿。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实际问题与方程。并板书:
【新课讲授】
1.出示例2。
师:观察主题图,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汇报。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观察下面的线段图你能 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吗?
教师演示画线段图:
小组讨论,汇报:
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师:同学们都很细心,观察得非常仔细。用我们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怎样求黑色皮有多少块呢?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方法一:根据等量关系式: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把黑色皮块数设为x,列方程,再求出x。
2x-4=20
方法二:根据等量关系式: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把黑皮块数设为x,列方程,再求出x。
2x=20+4
方法三:根据等量关系式: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把黑色皮的块数设为x,列方程,再求出x。
2x-20=4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出了比较复杂的方程,但是怎样解这些方程呢?
3.探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师:方程2x-20=4,2x=20+4和2x-4=20都比我们前面学到的更复杂了一些,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
要求黑色皮的块数,根据题意,应该先求黑色皮的块数的2倍,即先求2x。因此,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再求x等于多少。
板书:2x-20=4
2x-20+20=4+20
2x=24
请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过程,求出x,写清过程,并检验。然后再把另外两个方程也解出来。
学生解答后,指名板演以上三种不同方法所列出的方程的解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x-4=20 2x=20+4 2x-20=4
2x-4+4=20+4 2x=24 2x-20+20=4+20
2x=24 2x÷2=24÷2 2x=24
2x÷2=24÷2 x=12 2x÷2=24÷2
x=12 x=12
提问:比较这三个方程的解法你发现什么相同之处?(发现它们都是转化为2x=24再解)
老师小结:像上面这样形式的方程,我们可以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解方程步骤:(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4.即时巩固。
解方程:
3x+6=36 2x-7.5=8.5 3+2x=12
【课堂作业】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75页练习十六第1题。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于4x-3×9=29这道题给予适当指导,可以先算3×9。
2.完成教材第75页练习十六第5、6题。
师:结合上面的练习和刚才的例1,请同学们思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哪一步最关键?(找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用多媒体出示)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7~11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
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
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2.请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3.师:大家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4.探究求解过程。
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
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 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4)2x-20=4 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
(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 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 解方程;
④ 检验并写答语。)
四、巩固拓展:
1.p66 第1题 解下列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题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p66 3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例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黑色皮块数x2-4=白色皮块数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课后小记:这节课由于有了前面的几节课对等量关系的训练,在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的请学生说,达到都会的结果。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
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3x+4 = 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x+4 = 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 = 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 = 40-4,再得出3x = 36。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算草纸上进行检验。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小猫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解方程18-2x = 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 = 被减数-差”得出2x = 18-5,2x = 13,x = 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出示。接着,教师出示例3:解方程6×3-2x = 5。
教师: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相同点是: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 = 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而6×3-2x = 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教师:6×3-2x = 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 = 5就变成了18-2x = 5。所以,解方程6×3-2x = 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 = 5解出来。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例3,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0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三、巩固练习(小兔子提出的问题)。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的过程和解题的根据。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2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来解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解法的异同点。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再判断上面的五个数中哪两个数是这两个方程的解?(可以。)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出示课题:解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4
设计说明
简易方程的复习分为三部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
1.重视等式性质的再理解,提高学生解方程的能力。
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本学期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代数知识,这些代数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相关的代数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与以往的教材中用四则混合运算中各部分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复习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
2.重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提高自主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这部分知识,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量,列出方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 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简易方程)
师:同学们请打开教材看一看第五单元的内容,这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小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形成知识网络,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回顾知识,巩固提高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完成教材113页3题(1)。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指生汇报集体订正。
(2)填空。
①图书角原来有x本书,被同学借走10本后还剩( )本。
②小芳今年y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6倍,妈妈今年( )岁。
③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小组内交流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用字母表示数,简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判断。
①a×b×8可以简写成ab8。( )
②a的平方等于2个a相加。(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
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判断。
①4+x>9是方程。( )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 )
③x+5=4×5是方程。( )
④x=4是方程2x-3=5的解。( )
(3)完成教材113页3题(2)。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借助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提高解方程的效率。
3.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113页3题(3)。
①学生审题后同桌交流等量关系式。
②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③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2)解方程。
10.2-5x=2.2 3(x+5)=24
5.6x-3.8=1.82×1.5+6x=33
600÷(15-x)=200x÷6-2.5=1.1
(3)列方程解决问题。
①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9人上车,现在车上有21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
②小明是5月份出生的,他今年年龄的3倍加上7正好是5月份的总天数。小明今年多少岁?
③学校买回来3个足球和2个篮球共90元,足球每个22元,篮球每个多少元?
④学校买10套桌椅共500元,已知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⑤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32岁且是儿子年龄的9倍,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⑥油桶里有一些油,用去20千克,用去的比剩下的油的4倍还多2千克,油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鼓励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解题策略。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3、“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条件的分析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正确的解方程的方法。
2.正确的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1.解方程。
2x=1.6 x÷2.7
2.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形如ax=b x÷a=b的方程的解法,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3:解方程20-x=9。
(2)学生思考并交流:这道题中是减去x,怎么办呢?
(3)教师引导:把这个方程变成x+a的形式,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左右两边相等。
(4)学生独立写出解答过程,并检验。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相等。)
(5)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讲解并板书。
解:20-x=9
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检验:方程左边=20-x
=20-11
=9=方程右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6)自由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号对齐,检验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课堂巩固】
完成课本第68页“做一做”第1题前面3小题、第2题中第1小题,将同学进行分组,每三名同学一组进行板演。首先各小组独立思考,完成解答过程。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讲解。
答案1.x=1.4,x=5.8,x=13
2. 4-x=1.2 x=2.8元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a-x=b的方程的解法,先把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变为b+x=a,再按x+a=b的方程的解法求解。在解方程时要注意等号对齐,检验过程要写清楚,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课后作业】
教材第70~71页练习十五第5~7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4-07
《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09-08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热】07-10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精品)07-1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12-19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06-0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04-3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18篇04-05
列方程教学反思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