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4 08:14: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 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习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平、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自由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自由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近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自由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自由练习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上台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自由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自由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习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 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 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

  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

  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

  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

  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

  (五)小结作业

  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8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1课第二首诗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是他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之作。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启迪我们为人处事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理解诗句内容,用比较通顺地表述出来,并能把自己学过的经典诗句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历史知识很少,但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上,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的基础上一点点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努力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情感诵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文导入,理解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学探究。

  三、品读古诗,理解体会。

  四、诵读古诗,有感情。

  1、课件图片,师:这是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看到他你想起了哪首古诗?

  2、师:庐山不仅有气势磅礴的瀑布,还有许多美景,宋代诗人苏轼游览庐山时曾去过一座寺庙叫西林寺,并写下一首诗,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4个学生读题目,说明在“题”的后面停顿。)

  (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发挥大胆的想象,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怎样的画面?

  (二)、展示读,交流所得。

  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谁还想读?请起立,一起读这首诗。

  (三)、读完这首诗,你一定懂得了很多,哪个小组最先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

  随学生回答整合资源板书:

  不识只缘

  1、配景读诗。

  同学们想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的画面。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配乐

  2、理解诗句。

  (1)、前两句

  在这首诗中有些字词很有特点,现在我们边读边找一找。

  在课件上画出来

  板书:岭--峰这两个是一类字,在田字格中书写

  解释字典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

  老师读这两句,这庐山真的是(学生补白):

  现在有点疑惑,还有点为之赞叹,带着这种感觉自己读一读这两句。

  (2)、后两句

  这庐山怎么这么多的样子?诗人把自己的感叹写了下来,并千古流传。课件后两句出现。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个这两句诗为什么成为千古佳句呢?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看看能读出什么?

  蕴含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件事情看不明白,只因我们在事件之中,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身在此山中

  为了让这一哲理深入人心,我们该怎样去读?谁来试一试?

  背景介绍:这就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在西林寺题的一首诗,写景寓理,既让我们领略了庐山的神奇景色,又让我们明白生活的道理。请同学们们再读这首诗,和诗人一起畅游庐山。

  发言说古诗

  (李白《望庐山瀑布》)

  齐读课题。

  学生学习、小组交流

  展示读

  全班评价

  齐读

  学生发言,随意说一说:这首诗写了庐山的景色、看到许多山,山有高有低等等)

  指名读古诗。

  “横--竖岭--峰远--近高--低”都是反义词

  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

  先读这两句诗,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齐读这两句

  学生接词语: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是千变万化的。真是不可思议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庐山真是神奇。

  指名读、情感诵读。

  指名读

  认真品读,自我理解交流

  读出诗句含义

  齐读

  配乐背诵古诗(个人、齐背)

  由所学引入,为新学做铺垫

  课件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

  理解诗句内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古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引导学生乐读。以读为主,先读通、读懂,再读出形、读出韵。

  读中感悟,积累语言,营造主动探究、积极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情感表现相当丰富,激励性的语言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理解诵读。

  情感诵读

  加深体验和领悟。

  课堂小结

  2分钟

  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含有深刻哲理的千古佳句,你知道哪些呢?

  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布置作业

  1分钟

  诵读李白的诗

  积累古诗作品,完成《我配古诗画》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侧

  远近高低

  不识

  只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完美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明白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明白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样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我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能够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能够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述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我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述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教学总结: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在三四行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看,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初读诗,正字音。

  3、再读诗,清节奏。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唱诵或表演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师生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评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犯错误时,自己往往不能发现,总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3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不同。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解析

  《题西林壁》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趣导入,解诗题

  1.视频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游庐山。(PPT播放庐山视频,师扮演导游进行讲解)

  师:苏轼被贬途中,与友人参僚子同游庐山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饱览了庐山珠峰。当他来到庐山的西林寺时,便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在墙壁上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题西林壁》。(全班齐读课题)

  2.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题是什么意思?西林是什么意思?壁是什么意思?(生根据书中注释回答)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大法宝。

  3.了解题壁诗

  师:苏轼把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爱好,过往的人看到了然后把它记下来,我们把这类诗叫做题壁诗。(PPT出示其他题壁诗,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以导游形式带领学生游庐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使学生对题壁诗有初步的认识。】

  二、知作者,读诗韵

  知作者

  师:《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苏轼)谁来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学生介绍预习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达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2.读古诗

  ①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停顿。

  《题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一般在读的时候是223节奏。

  ②再次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韵脚。

  峰、同、中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ong。ong就是这首诗的韵脚。读的时候要悠长而绵延,古诗就是通过读韵脚读出韵律美。

  ③学生根据刚刚学到的方法个人展示读古诗,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明确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节奏、韵律,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抓字眼,品诗意

  师:现在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来庐山观景。PPT阅读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读一读《题西林壁》,再说一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进行讨论。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你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庐山呢?请你拿起笔来圈一圈。

  预设:6个角度,分别是横、侧、远、近、高、低

  1.辨析“岭、峰”,教师引导:“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视觉:学生在黑板绘画峰、岭图。连绵起伏的是山岭,高耸入云的是山峰。

  听觉:读的时候“峰”要加强音量,“岭”要夸张延长。

  2.关注“各不同”,教师引导: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预设: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板书:远近高低—姿态不同)

  师:我们之前也学过一篇课文,讲的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同学们还记得吗?

  预设:(《画杨桃》,出示杨桃,借助杨桃,让同学们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3.苏轼一直在强调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那么他究竟看到一些什么风景呢?

  学生想象画面,完成学习单:自己选择一两个角度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4.作者还可能从哪些角度来看?请你补充诗句“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想象画面等途径,感受庐山的不同姿态。理解诗句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作者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庐山,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学生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2.朗读后两句,思考: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①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诗人又是那么的渺小,诗人身正在处庐山中,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身在山中。要想看清庐山真正的面貌,那就必须跳出来,只有身在山外,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看景如此,做事情呢?生活中的你曾经有没有为一件小事和妈妈闹意见?当时的你是怎么的心情呢?过后一段时间再回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身处事情之中难免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只有跳出来才能看到事情本来得面貌,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PPT播放视频)。

  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呢?这两句又隐含了苏轼怎样的心境?《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的意见,所以被宋神宗贬谪到了黄州。从朝廷被贬到黄州,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产生了不确定感。诗人除了在探究庐山的真面目,还在寻找着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真面目。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运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诗句,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人和事。】

  四、多诵读,悟诗情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古诗。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师:写庐山的其实也不止苏轼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呢。(出示PPT,师生齐读)

  师:同样一座山在苏轼眼中已经是千奇百怪。在这么多的诗人眼中,那更是千姿百态。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不仅去领略了这巍峨雄壮的庐山,也学到了哲理,最后面我们还收获了知识,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中就处处充满美。请同学们用你这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吧。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诗情,拓展其他写庐山的诗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布置分层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并完成书法作品。

  2.搜集苏轼的其他古诗词并积累。

  3.以《题西林壁》古诗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游记。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这道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注释就能大致速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板块,分别是读诗,品诗,悟诗。在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采用讨论法、辨析法、想象、联系旧文章、结合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オ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出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瑕疵,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8-26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5篇12-16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2-05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0-28

《题西林壁》教案02-16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1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7-03

经典教学设计03-05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高老师就带来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另一首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读《游山西村》

  正音

  浑 豚 重

  三、学习《题西林壁》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

  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片)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

  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适一适?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学了《题西林壁》,我们既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又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板书:赏景明理)下面我们随着诗人陆游到山西村去看看、走走,想想又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2.诗人陆游因为被朝廷罢官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乡亲们又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请读读一、二句。

  3、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又仿佛听见乡亲们说了些什么?指导朗读。

  六、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____,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显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眼前柳绿花红,又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2.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被罢官的陆游本以为前途渺茫,陷入了困境,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却给了他走出困境的信心。这份欣喜之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3.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七、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赏景明理。

  八、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

  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观效果察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习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平、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自由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自由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近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自由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自由练习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上台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自由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自由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习《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习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 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 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

  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

  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

  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

  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

  (五)小结作业

  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8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21课第二首诗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是他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之作。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启迪我们为人处事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理解诗句内容,用比较通顺地表述出来,并能把自己学过的经典诗句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历史知识很少,但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上,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的基础上一点点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努力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情感诵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文导入,理解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学探究。

  三、品读古诗,理解体会。

  四、诵读古诗,有感情。

  1、课件图片,师:这是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庐山,看到他你想起了哪首古诗?

  2、师:庐山不仅有气势磅礴的瀑布,还有许多美景,宋代诗人苏轼游览庐山时曾去过一座寺庙叫西林寺,并写下一首诗,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4个学生读题目,说明在“题”的后面停顿。)

  (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发挥大胆的想象,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怎样的画面?

  (二)、展示读,交流所得。

  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谁还想读?请起立,一起读这首诗。

  (三)、读完这首诗,你一定懂得了很多,哪个小组最先把你们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

  随学生回答整合资源板书:

  不识只缘

  1、配景读诗。

  同学们想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的画面。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配乐

  2、理解诗句。

  (1)、前两句

  在这首诗中有些字词很有特点,现在我们边读边找一找。

  在课件上画出来

  板书:岭--峰这两个是一类字,在田字格中书写

  解释字典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

  老师读这两句,这庐山真的是(学生补白):

  现在有点疑惑,还有点为之赞叹,带着这种感觉自己读一读这两句。

  (2)、后两句

  这庐山怎么这么多的样子?诗人把自己的感叹写了下来,并千古流传。课件后两句出现。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个这两句诗为什么成为千古佳句呢?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看看能读出什么?

  蕴含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件事情看不明白,只因我们在事件之中,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身在此山中

  为了让这一哲理深入人心,我们该怎样去读?谁来试一试?

  背景介绍:这就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题在西林寺题的一首诗,写景寓理,既让我们领略了庐山的神奇景色,又让我们明白生活的道理。请同学们们再读这首诗,和诗人一起畅游庐山。

  发言说古诗

  (李白《望庐山瀑布》)

  齐读课题。

  学生学习、小组交流

  展示读

  全班评价

  齐读

  学生发言,随意说一说:这首诗写了庐山的景色、看到许多山,山有高有低等等)

  指名读古诗。

  “横--竖岭--峰远--近高--低”都是反义词

  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

  先读这两句诗,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齐读这两句

  学生接词语: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真是千变万化的。真是不可思议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庐山真是神奇。

  指名读、情感诵读。

  指名读

  认真品读,自我理解交流

  读出诗句含义

  齐读

  配乐背诵古诗(个人、齐背)

  由所学引入,为新学做铺垫

  课件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

  理解诗句内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古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引导学生乐读。以读为主,先读通、读懂,再读出形、读出韵。

  读中感悟,积累语言,营造主动探究、积极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

  学生情感表现相当丰富,激励性的语言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理解诵读。

  情感诵读

  加深体验和领悟。

  课堂小结

  2分钟

  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含有深刻哲理的千古佳句,你知道哪些呢?

  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布置作业

  1分钟

  诵读李白的诗

  积累古诗作品,完成《我配古诗画》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侧

  远近高低

  不识

  只缘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完美思想感情。

  3.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那些古诗啊,还记得吗?谁来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踊跃背诗)

  2.读题

  真不错你们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3.解题

  你们明白吗?《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明白的?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你明白吗?(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介绍题壁诗

  (二)学习古诗

  1.过度

  是谁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呢?(苏轼)那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苏轼的这首题壁诗。

  2.自由读诗

  3.读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体会啊(自由说说)

  4.解读第一句

  A.出示句子

  B.指明朗读

  C.我们伟大是诗人是从那些方面来写庐山的`,请找出这句话中表示方位的字词

  横:正面;侧:侧面;远、近、高、低

  D.从正面看到的庐山是怎样样的?侧面呢?(展示课件)

  E.此时你们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F.庐山是如此雄伟、壮丽,你们能用自我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G.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啊,举个例子说说。

  5.解读第二句

  A.你们认为作者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为什么?

  B.出示第二句,解释缘的意思。

  C.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D.是小结:我们看事情也一样,要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看待事情要看全部,不要片面化。

  (三)背诵古诗

  1.自由读

  2.指明背诵:不会背的能够跟着轻声的读,会背的能够轻声的跟着背。

  3.齐背

  (四)拓展训练

  1.复习: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描述庐山的古诗?

  2.课后自我找一找还有那些古诗是描述庐山的?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指名读。正音

  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那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师:总结,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盲人摸象》。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五、想象成诗人,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教学总结: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在三四行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看,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初读诗,正字音。

  3、再读诗,清节奏。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唱诵或表演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

  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师生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评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犯错误时,自己往往不能发现,总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3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不同。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解析

  《题西林壁》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趣导入,解诗题

  1.视频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游庐山。(PPT播放庐山视频,师扮演导游进行讲解)

  师:苏轼被贬途中,与友人参僚子同游庐山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饱览了庐山珠峰。当他来到庐山的西林寺时,便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在墙壁上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题西林壁》。(全班齐读课题)

  2.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题是什么意思?西林是什么意思?壁是什么意思?(生根据书中注释回答)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大法宝。

  3.了解题壁诗

  师:苏轼把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这样的爱好,过往的人看到了然后把它记下来,我们把这类诗叫做题壁诗。(PPT出示其他题壁诗,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以导游形式带领学生游庐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使学生对题壁诗有初步的认识。】

  二、知作者,读诗韵

  知作者

  师:《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苏轼)谁来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学生介绍预习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达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2.读古诗

  ①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停顿。

  《题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一般在读的时候是223节奏。

  ②再次出示古诗范读,学生听古诗韵脚。

  峰、同、中这三个字的韵母都是ong。ong就是这首诗的韵脚。读的时候要悠长而绵延,古诗就是通过读韵脚读出韵律美。

  ③学生根据刚刚学到的方法个人展示读古诗,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明确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节奏、韵律,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抓字眼,品诗意

  师:现在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来庐山观景。PPT阅读提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读一读《题西林壁》,再说一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和同桌进行讨论。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你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庐山呢?请你拿起笔来圈一圈。

  预设:6个角度,分别是横、侧、远、近、高、低

  1.辨析“岭、峰”,教师引导:“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视觉:学生在黑板绘画峰、岭图。连绵起伏的是山岭,高耸入云的是山峰。

  听觉:读的时候“峰”要加强音量,“岭”要夸张延长。

  2.关注“各不同”,教师引导: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庐山,样子会有变化吗?

  预设: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板书:远近高低—姿态不同)

  师:我们之前也学过一篇课文,讲的也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同学们还记得吗?

  预设:(《画杨桃》,出示杨桃,借助杨桃,让同学们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3.苏轼一直在强调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那么他究竟看到一些什么风景呢?

  学生想象画面,完成学习单:自己选择一两个角度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4.作者还可能从哪些角度来看?请你补充诗句“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想象画面等途径,感受庐山的不同姿态。理解诗句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作者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庐山,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学生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2.朗读后两句,思考: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①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诗人又是那么的渺小,诗人身正在处庐山中,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身在山中。要想看清庐山真正的面貌,那就必须跳出来,只有身在山外,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看景如此,做事情呢?生活中的你曾经有没有为一件小事和妈妈闹意见?当时的你是怎么的心情呢?过后一段时间再回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身处事情之中难免看不清事情的全貌,只有跳出来才能看到事情本来得面貌,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结合写作背景理解(PPT播放视频)。

  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呢?这两句又隐含了苏轼怎样的心境?《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的意见,所以被宋神宗贬谪到了黄州。从朝廷被贬到黄州,苏轼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产生了不确定感。诗人除了在探究庐山的真面目,还在寻找着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真面目。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运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诗句,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人和事。】

  四、多诵读,悟诗情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背诵古诗。多种形式,熟读成诵。

  师:写庐山的其实也不止苏轼一个人,还有很多人呢。(出示PPT,师生齐读)

  师:同样一座山在苏轼眼中已经是千奇百怪。在这么多的诗人眼中,那更是千姿百态。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不仅去领略了这巍峨雄壮的庐山,也学到了哲理,最后面我们还收获了知识,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中就处处充满美。请同学们用你这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吧。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诗情,拓展其他写庐山的诗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布置分层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并完成书法作品。

  2.搜集苏轼的其他古诗词并积累。

  3.以《题西林壁》古诗为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游记。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这道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注释就能大致速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板块,分别是读诗,品诗,悟诗。在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采用讨论法、辨析法、想象、联系旧文章、结合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オ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出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瑕疵,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