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发生在海滩上的故事。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路上,画家故意将贝壳漏在沙滩上让小姑娘拣,小姑娘拣起后,又还给了画家。体现了小姑娘纯朴、诚实、信守承诺的美好心灵。
课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抒情明理意味很浓。寓情理于景,寓情理于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美丽的海滩景色的描写,对小姑娘和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事情的描写,都是为了衬托小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因此,课题中的“金色”绝不仅仅是海滩的金色,更是小姑娘心灵的金色。
文本中描写了小姑娘与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三件事,其中以“看衣服”这件事描写得最为详细。课文通过描写“太阳刚冒出来”、“太阳越升越高”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看出小姑娘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通过“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体会小姑娘在太阳越升越高的海滩上等待叔叔时的焦急心情,以及老伯伯的好意劝告小姑娘的婉言谢绝,看出小姑娘虽然等得那么焦急,仍然信守承诺。
本文的生字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是个生字刚好分成两类,一类是多音字,另一类是形声字。对于形声字的概念,三年级学生早已确立,尤其是发音明显、形旁明确的字,例如本课的“礁”、“螺蛳”等,但有一个极不明显,就是“额”,通过查阅资料,“额”也是形声字,从页可声,“页”表示与头有关,由一发动全身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是一篇选读课文,编者的意图主要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因此本课的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思考、交流和质疑等方式读懂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阅读后感受到一种美的熏陶:沙滩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同时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在享受“阅读有收获”的快乐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 启发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使学生能够发现在金色的沙滩上,小姑娘那颗诚实守信的金子般的心。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小姑娘和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三个小故事,感受小姑娘的高尚品质。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老师:课件。
学生: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小故事。
[教学流程]
(一)、欣赏美景,感知景物之金色
1、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播放沙滩美景)
(引导学生自由说,初步感知金色的沙滩带来的景物美。)
2、师: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就在这美丽的海边,就在这片金色的海滩上,发生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走进文本,体验多元之金色
1、初读文本,感知小姑娘
自由读读课文,读完试着完成以下填空:
当画家叔叔________的时候,小姑娘________。
当画家叔叔________的时候,小姑娘________。
当画家叔叔________的时候,小姑娘________。
汇报:
(1) 出示生字词
Kān jiā
看着 画夹
Jiāo lí luó sī
礁石 沙蜊子 小螺蛳
é qìn tǒng gē
额头 沁 捅 搁
(2)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行是多音字;第二行和第三行是形声字。尤其指出“额”字也是形声字,与“页”为偏旁的字都与头部有关,比如:倾:头不正也;项:头后也;顾:回头看也……)
2、再读文本,了解小姑娘
师:当我们把上面三句话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整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整个故事讲了什么?
(学生再次读课文,后以填空为支撑,同桌互说故事到底讲了什么,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3、研读文本,走进小姑娘
师:小姑娘的种种举动,画家叔叔有什么反应?(感动)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师: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惊讶”、“眼圈红了”、“ 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等词句中体会画家叔叔的感动。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画家会如此的感动,会如此惊讶?
(学生自由读后,说一说,画家叔叔感动的原因。)
⑴、“看衣服”,感受小姑娘信守承诺之金色
师:小姑娘答应了叔叔,帮他看衣服,就使叔叔感动了吗?
(小姑娘一直在关注着画家叔叔的归来,她很守信。)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的情景?(课件出示两幅有关小姑娘的画面:一幅是焦急地等待;一幅是欢迎叔叔归来。)
师:你能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小姑娘的不同吗?
(引导学生从小姑娘的眼神、眉头、手的动作中去观察。)
师:你们能为这两幅图分别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可能会起“盼”、“焦急的小姑娘”、“等待”、“激动的小姑娘”、“欢呼”等名字。)
师:小姑娘为什么而焦急,又为什么而激动呢?
师:学着刚才图中小姑娘的表情轻轻地读这段话。
(引导学生读“看衣服”小故事,通过“太阳刚冒出来”、“太阳越升越高”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看出小姑娘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通过“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体会小姑娘在太阳越升越高的海滩上等待叔叔时的焦急心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说一说,在烈日下等人的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小姑娘当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穿插指导多音字“看(kān)衣服”、“画夹(jiā)”的读法。)
师:小姑娘为画家叔叔看衣服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心里非常焦急,但是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
(用上“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师:读着描写小姑娘神情、动作的语句,想象着这样的画面,站在我们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个——
课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个________的人啊!
(学生自由说。)
师:正因为小姑娘的这种信守承诺,所以画家叔叔感动了。
课件出示: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引读)
⑵“拒收贝壳”,感受小姑娘不求回报之金色
师:正当小姑娘焦急地等待着叔叔的时候,叔叔回来了。你们看,他带回来这么多的贝壳呢!有沙蜊子、大猫眼、小螺蛳、金海螺……(课件出示:贝壳图)
师:你们喜欢吗?那你们觉得小姑娘会喜欢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对话创设情境,换位思考:
师:小姑娘,这么好看的贝壳,你收下吧!
(学生一定会学着小姑娘的样子加以拒绝。)
师:你为什么要拒绝啊?你这么喜欢就收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师:可是,你帮我看衣服了呀!我是为了感谢你才送你贝壳的。
(引导学生明白小姑娘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信守承诺一直等叔叔回来的。)
师:因为小姑娘答应了叔叔帮他看衣服,就遵守承诺,还不收叔叔送给他的贝壳,我们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个——
课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个________的人啊!
师:正因为小姑娘的这种不求回报,所以画家叔叔感动了。
课件出示: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引读)
⑶“拣还贝壳”,感受小姑娘诚实之金色
师:是啊!画家叔叔感动了,他多么希望能把漂亮的贝壳送给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于是他故意让美丽的贝壳,从袋子里漏出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让孩子们自由说一说自己遇上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师:那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
(结合文本,说一说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师: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小姑娘这几句话的韵味呢?自己先去读读吧!
(让学生读中去体会,小姑娘从“喜欢贝壳”——“犹豫”——“坚决拒绝”的心理活动。)
师:我们一边想象着这样的画面,一边读着这几段话,我们被什么感动了?
师:就让我们和着音乐读读这感人的文章吧。
(学生齐读“拣还贝壳”小故事。)
师: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小姑娘拣起的不仅仅是贝壳,还是——
师:读着读着,我们还感受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个——
课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个________的人啊!
师:正因为小姑娘的这种诚实,所以画家叔叔感动了。
课件出示: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引读)
(三)、情感升化,感悟心灵之金色
师:这片金色的沙滩很美,但更美的是——
(学生自由说说对小姑娘的看法)
师:因为——
师:那你想对这个小姑娘说点什么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学生写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评点。)
[板书设计]
看衣服
在 金色 的 拒收贝壳 金色(心型)
海滩上
拣还贝壳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肯定个性化的发现。(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童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中国)
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作者从中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
四、小组学习,圈画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的基础上,圈画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
(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教师适当帮助有疑问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教师要提醒小组及时总结,准备交流。这一阶段也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探讨,这样有利于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择一个句子、一个词语。
可能有的句子与词语: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老了,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
太迟、总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稳稳地、仔细
教师在交流中适当引导。
(分享学生的发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在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
六、拓展,展开想像
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教师小结: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七、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2、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3、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小结:《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 走小路 ↓启下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生字,认识偏旁“饣、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生日歌》、《好妈妈》。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放《生日歌》,师生合唱。
一、由生日歌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生日指哪一天,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在过生日的时候,你最希望的是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平常你们向别人借过东西吗?有听说过借生日的吗?今天呀,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借生日的故事。板书课题《借生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质疑。
2、生日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用“我读懂了……
在全班进行交流。
2、观察图画(一)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
3、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4、观察图画(二)体会小云对妈妈的孝敬。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教育学生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6、播放《好妈妈》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课文。
7、你打算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四、拓展训练、活跃思维
续编故事。
五、作业设计
亲手做一份小礼物,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送给父母。
【板书设计】
18、借生日
爱
妈妈 小云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生字
1、读生字(课件):
⑴ 开火车拼读。(借助拼音、正音)
⑵ 去掉拼音指读。
⑶ 交换生字位置,男生、女生赛读。
⑷ 认识新偏旁“饣”、“牛”。
⑸ 交流识记方法:
(顺口溜、儿歌、谜语、加一加、减一减。)
2、生字扩词:
⑴ 同桌扩词,看谁说得多。
⑵ 请生扩词。(选词说话)
⑶ 课件出示老师准备的词语。
⑷ 小老师领读。
⑸ 抽读。
⑹ 全班齐读。
⑺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赛读、齐读。
⑻ 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3、写字:
出示“雨、两”两个字。(带田字格)
⑴ 学生观察。
⑵ 全班交流观察所得。(我发现……)
⑶ 师范写、边读解雨、“门”要宽、“丨”要写中间、四点两边对称,两“门”内两个字分布均匀,“人”的“捺”要变成点。
⑷ 生描红,后书空。
⑸ 展示台。
三、拓展
1、比一比,谁记的生字多。
2、找朋友、连线(词)。
3、猜一猜。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识记“直直落落、养尊处优”等12个词语。
2、说出各个手指的优点和缺点;(重点)
3、理解课文通过手指给我们的启示:在一个集体中,成员之间要“取长补短,团结一致。(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马季相声《五官争功》片段、和手有关的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本单元课文给我们回答了一个问题:好学生是怎么“炼”出来的。《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两小儿辩日》提示我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要勤于思考,《匆匆》警示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桃花心木》教导我们要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从《顶碗少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持不懈不怕挫折的精神。相信《手指》一定能给我许多宝贵的思考。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交流字词。
2、默读课文,把握结构(总分总的结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重点部分阅读
1、读中间的几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或在文中批注(自己概括)五根手指的优点和不足。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2、独立填写表格。(见幻灯片)
(四)、玩游戏,说道理
游戏设计: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分别演五根手指,展开《五指争功》的辩论,每组重点说自己的好处,批评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组当裁判组,最后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拓展学习
1、试着找找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搜集丰子恺的漫画,和同学们交流。
3、挑战自己,创作《五指争功》的相声。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应用.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电热的利与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建议
1.重点是知道电热器的主要部件,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而制成的发热体,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认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辩证地分析问题.
2.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电热的利与害,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
三、教学设计方案
复习:
1.焦耳定律及其公式.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与电流所做功相等.
一、电热的利用
1 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
2 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
例如: 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
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
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
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都这样.
二、防止电热的危害
在电动机里,电流所做的功主要用来做机械功,但电流通过电动机里的电阻也会要产生热量(这样的电路我们叫它非纯电阻电路),会使导线温度升高,温度超过绝缘材料的耐热温度,绝缘材料会迅速老化甚至可能烧坏,这就需要考虑散热,还要加快散热,有的电动机里随电动机转动装有风扇,同时把外壳作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都是为了迅速散热.
收音机、电视机等用电器也都是考虑散热,它们的机壳上都有散热孔.
探究活动
课题 :了解家中电热器的工作原理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或个人
活动流程:
1、提出问题
2、实际观察
3、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4、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设计初稿及课件要求
作业题目:
您在“个人研修计划”已经选定了一节课,作为本次研修的教学实践内容。
请您针对这一节课,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初稿和教学课件初稿,将这一节课的初步成果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提交。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包括一份这堂课的“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初稿和一份与之对应的教学课件初稿。
作业要求:
1.该教学设计初稿和课件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教学设计和课件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请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注:由
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5. 请至少查看一位同伴提交的“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在其作品的下方
给出您的合理评价和建议。您的同伴会综合考虑这些评价和建议,后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修订。
温馨提醒:此项不作为考核内容,旨在与同伴分享交流培训成果。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把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 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题.
574 200476-300247 20
352-200615 300113 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 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 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 5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例1.(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 34)
=8434=13080
=50(本) =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 (128 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67-55-145 470-254-46
(三)巩固发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970-132-68
400-185-15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 182 56200-173-27
124 68 76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材58页7、18题.
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8题:学校买来2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65张,,第二次用去335张,还剩多少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鸽子传信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简算的方法,在计算中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预备:
1、全班学生分为5个竖排,每一竖排将有10名同学组成.
2、预备一个画有鸽子的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10道简算题的试卷.
3、教师在黑板上划分出5个区位,然后分别贴出1——5的名次序号.
4、分别给每一小组取个名字.
游戏过程:
1、把预备好的题装入信封内,并放在每一组的第一个桌子上,老师开始计时由第一个同学开始答题,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当最后一名同学答完时把手中的题先交给老师然后再把自己的组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黑板相对应的区域上写出来.
2、比赛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检查信封中试题的正误,最后排出比赛的名次.
3、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同学将每人得到一朵小红花.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七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