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
模样(mú) 尘埃(āi) 直径(jìng) 削弱(xuē)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出示: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狼狈 bèi 擦拭shì 气候hòu 尘埃āi 削弱xuē 朝晖huī
循环xún 厌恶wù 裂开liè 讨厌tǎo 环境jìng 飘荡piāo
wù (可恶) xiāo(削皮)
恶:è (恶狠狠) 削:
ě (恶心) xuē(削弱)
五、再读课文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读感悟,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没有灰尘行吗?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1、第一段:
⑴ 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
(转折)
⑵ 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2、第二段:
⑴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
⑵ 生字比较:
① 灰尘很小很小。
② 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练习朗读背诵。
3、第三段:
⑴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两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
⑵ 小组讨论交流。
⑶ 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 ( )灰尘( )吸收太阳的光线,( )反射太阳的光线,( ),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 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⑷ 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⑸ 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⑹ 指明朗读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⑴ 齐读。
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三、总结全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学会了什么说明方法?
四、作业
1、练习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知识拓展,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恶劣 狼狈 擦拭 尘埃 削弱 朝晖 裂开
2、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天空将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因此,________.
二、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练习指名背诵。
3、检查背诵情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灰尘虽然____,但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____,则又令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
4、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⑴ 如鸟粪、电视、网络。
⑵ 练习说话。
⑶ 试着写话。
⑷ 交流、师点拔。
〖板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
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
2、通过理解课文,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教法】
范读法、点拨法、动作演示法。
【学法】
朗读法、自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当巴金爷爷游览完鸟的天堂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快速浏览课文,归纳总结。)
二、分组学习,完成任务
师:哪些自然段写了榕树美,哪些自然段写了鸟的多?
(小组协商选择学习的内容。)
1、出示各组学习目标:
⑴ 学习榕树美的部分。
⑵ 学习鸟多、快乐的部分。
2、学习要求:
⑴ 默读课文:
标画能体现榕树美的语句并在句子旁批注感受。
⑵ 把你标画的语句用心多读几遍,感悟榕树的美。
⑶ 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谈感悟。
三、交流汇报,深谈感悟
1、感悟榕树美的有关句子:
⑴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⑵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突出树的奇特。)
⑶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汇报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谈感悟。
师小结:大榕树不仅美丽,生命力也是如此旺盛,因此巴金爷爷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感悟鸟的欢乐场面的有关句子:
⑴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师:仅仅两句话作者就抓住了鸟的叫声、形状、颜色等特点,突出了一个众鸟欢腾的场面。巴金爷爷刚到这儿就看到这样的场面了吗?
(师生表演鸟儿一只只飞出的情景。)
⑵ 我们注意地看着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⑶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那歌声真好听。师:画眉鸟会唱什么歌呢?
(生汇报:歌唱环境美、生活幸福、人民爱护)
师总结:是啊,榕树因为有了鸟儿显得更加年轻,鸟儿因为有了榕树显得更加快乐,这里的人们很懂得爱鸟、互鸟,他们说:亲亲小鸟,给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亲亲小鸟,给你一个自由呼吸休闲惬意的空间。于是一只小鸟飞来了,两只鸟儿飞来了,成千上万只鸟儿来到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四、思想渗透,激发情感
师:文章学到这儿,你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想说,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说的话写出来吧!
(展示学生的感悟)
【课后反思】
每节课后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找到差距,弥补不足。讲完《鸟的天堂》一课后,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真想用切身体会对我们的老师说:大胆地放开你的羁绊,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的空间吧!
设计这节课时,我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想省点力气,因为以往的课堂,我细致入微的讲解换来的总是学生的昏昏欲睡,这节课我就决定少讲,看看这帮孙猴子有多大的能耐。课上我让生分组学习课文内容,并出示学习目标,让生自己标画有关语句写出感悟。任务下达后,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默读,有的已经开始标画语句,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但汇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仅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还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感悟更具说服力,如生1说:从一簇簇这个词让我感到了榕树叶子的多,而树叶真绿得可爱拟人的手法,让我感觉到叶子的青翠欲滴,我很喜欢这绿色。生2说:我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感受到榕树叶子重重叠叠,枝繁叶茂的样子,而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又使我感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活力,好像无数的精灵在跳舞。多精彩的发言,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学生解决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精彩的发言来自于学生心灵与文本内容的碰撞,而这样的碰撞只有在无拘无束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松开羁绊,让我们的孩子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飞跃与遨游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课前游戏,引入新课
1、课前组织学生玩“踩影子”的游戏。
2、课内激发兴趣。
我们在课前一起玩了“踩影子”的游戏,好玩吗?自由说一说。
3、揭示课题。
读题,注意读好“影”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zi 。
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
学生回答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就像是“日”,地上有一棵高大的树就像是“京”,旁边有一片影子就像是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三撇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借助拼音读短文,读准确读通顺。
2、圈出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并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它们。
3、交流自读识字情况
⑴ 认字 谁能获得“你真棒!”
课件展示:电脑设置十二颗星,每颗星上写着一个生字,一闪一闪真美丽,如果有同学读准了音,组对了词,老师将这颗星一点击,就会响起“你真棒!”的夸奖声。
⑵ 读文 比比哪位读得好!
同小组的同学轮流读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小组同学齐夸“好!”读得不对帮一帮。
⑶ 记字 看看谁的主意妙!
小组交流讨论记字方法。
全班交流,办法好,齐声夸他“妙、妙、妙!”
三、了解内容,趣味诵读
1、读知,了解内容
读一读,说一说,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说,随机引导说话。
⑴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① 指导有趣味地朗读这句话(一人扮影子,两人合作,边表演边朗诵。)
② 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以自己为中心,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边是谁?(学生自由互说)
师:用上“前”、“后”、“左”、“右”向同学介绍你家周围的环境。(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⑵ 影子真有趣,像个小黑狗。
① 想象说话。
师:影子还像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用 像 说话。
② 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趣味性。
师:影子确实很有趣。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来呢?大家试一试。
练读──同学互读──指名读后评议(他读得怎样?哪里读得特别好?)──赛读(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2、趣味诵读全文
过渡:影子真有趣,练习读一读全文,看谁读得最有趣。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节,自由选择伙伴对读,评评谁读得最有趣。
⑶ 伴着动作带着表情朗读短文,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出前、后、左、右。也可两人合作,一人扮影子,分角色表演。
⑷ 试着背一背。
⑸ 分组赛背短文。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1、同桌互认本课生字并组词,看谁组得多。
2、指导书写“飞”“马”“鸟”。
⑴ 出示“飞”“马”“鸟”读一读、记一记。
⑵ 观察发现,指出应注意的地方。(小组交流,互相提醒)
① 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今天又来了哪几位新笔画朋友?( )。
② 有了这两位笔画朋友的加入,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这三个字呢?(学生自主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关键的笔画:飞 飞 不要把“ ”写成“乙” 马 马 鸟 鸟 不要写成乌鸦的“乌”)
⑶ 练习规范书写。
⑷ 自评互评,夸一夸写得好的,指出不足。
五、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游戏激趣
过渡:同学们写字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大燕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
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编写有关影子的谜语。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影子可多啦,而且不同情况下影子的大小长短方向都不同。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影子的现象编个谜语?(学生自由编)
4、课后把谜语说给你的朋友、父母听,让他们猜一猜。
【资源包】
《夜晚的天空》作者:林焕彰 《小纽扣》作者:林焕彰
夜晚的天空, 小时候,
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猫咪; 我喜欢弄脏衣服,
他们好像很怕冷, 要常常换洗;
躲在妈妈的怀里。 妈妈缝在我身上的
只露出小小的眼睛。 那些小纽扣,
我很喜欢看看他们, 就一颗颗地脱落。
他们也喜欢看看我。 哦!童年
已经找不回来了,
像妈妈缝在我身上的
那些小纽扣。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⑴ 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⑵ 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⑶ 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⑷ 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⑸ 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⑹ 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习作一》要求学生写建议,春节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
二、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习作的要求。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
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 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习作例文:我的建议
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
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
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
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
2、“,”应改成“。”
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
4、“,”应改成“。”
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
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 简洁
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策划有意义的秋游活动。
2、 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能力,能清晰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 学会从多种方案中筛选,保留最佳方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最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性、周全地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公的意识。
重点难点
秋游活动如何策划,才能既玩得开心,又节省开支。怎么样的方案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突破方法:查找资料,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事先设计一分秋游方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一组秋天景色的美图,问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炎炎的暑假,夏天已经从我们身过悄然而过,我们走进了凉爽的夏天,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想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吗?尽情感受一下秋天吧?
二、自主策划,明确交际的方向
同学们,秋天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就让我们出发秋游吧!
1、 你们想到哪里去,用什么方案寻找秋天?
2、 那你又想用什么方法留住你找到的秋天。
三、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分小组设计自己的秋游方案。
四、汇报各自的设计方案,评选最佳方案。
1、各人准备好自己的秋游方案。
2、在小组里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份在班上交流。
4、根据节省度,快乐指数评出最佳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学习。
(二)内容选取: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知识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方法、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3.释题——“行”的读音xíng。“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二)学生初读全诗,初步感知
1.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2.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ā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扩展学习: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比较。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提示:可从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研究留给学生回去思考。
(七)小结: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天怒人怨——“行人但云点行贫”、“武皇开边意未已”
3悲惨生活——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七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