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9 11:33: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读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书教学设计

读书教学设计1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阅读过一些神话故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神话故事。但是学生对于怎样读书,怎样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师还需要着重指导。

  教学建议:

  课前布置学生自备神话故事书,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会学生读书,并通过分享神话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书,体会神话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了解神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有关神话的趣味积累,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感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神话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并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难点了解中国和希腊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感受历史文化的璀璨与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书,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或结合你之前的学习及阅读经历,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指名说。

  2.大家知道这么多神话故事,可真了不起啊!

  3.其实,刚刚大家说到的故事,有的已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盘古开天地等就出自《中国神话传说》,本单元学习的普罗米修斯就出自《世界神话传说》。不光这两本书,像《诗经》《左传》《庄子》《山海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里都有中国神话故事,外国神话故事也是。我们读过的神话仅仅是神话世界中的一滴水呀!

  二、神话特点激趣

  1.很久很久以前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和英雄如何生活?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许多问题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尝试着用神话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依靠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

  它反映了早期人类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它普遍于各民族的社会史中,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远古时候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神圣的,一定要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地讲出来。神话在先民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就如单元导语中的描述: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2.在品读神话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神话世界里,有些人物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关系呢!

  4.请同学们读读下面的《刑天争夺帝位》中描写刑天的片段:

  刑天也是一员猛将。炎帝失败之后,刑天却没有转而服从黄帝的统治。他在西方的奇肱国跟黄帝争夺神位。刑天一手操盾牌,一手持大斧,单枪匹马与黄帝格斗。他虽然强壮,但是终究不是黄帝的对手,被黄帝杀死,砍下了头颅。由于担心刑天复活,黄帝把刑天的头颅单独埋在了西方的常羊山。果然,刑天虽然失去了头颅,可是雄心不死。他的身找不到头颅,就把自己裸露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双手挥舞着盾牌和大斧,继续向天空发出愤怒的吼叫。

  (选自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

  5.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说说黄帝、炎帝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快读一读《中国神话传说》吧,到故事里去找到答案。

  三、猜图、质疑激趣

  1.老师出示图片,你来猜一猜,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2.这些人物出自古代神话绘本的插图,是古人通过想象对神话人物的描绘。在书中还有很多这样别具一格的人物呢!同学们课下找到到这本书,继续去书中结识各个离奇的人物吧。

  3.老师带来了今天我读的`神话故事《辛格比捉弄北风》,看了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

  4.翻开《世界神话传说》,找找这个故事,读一读吧!

  5.你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吗?

  6.我们在读故事前就可以先质疑题目,猜猜故事的内容,带着问题去读,你会发现,其实你也可以编故事啦!

  四、比较激趣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精卫填海》,出示精卫填海

  2.在《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中也有这个故事呢,这是一则现代文。原来神话故事可以用文言文和现代文两种方式讲给他人听,但我们更喜欢现代文,因为我们能通过生动的描写,更加感受到神话的气魄宏大,我们能更好的边读边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

  3.出示图片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刚才同学们就提到过,在语文园地中唐代诗人李商隐以古诗的形式,也为我们讲述了嫦娥的故事,出示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嫦娥》。

  4.读后老师相信你一定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古诗和神话故事可以联系起来。

  5.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西方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有类似的故事《阏伯盗火》。翻开书的目录找一找,课下同学们快读一读,感受具体情节和人物的结局有什么不同。

  五、熟悉书籍体例《中国神话传说》和《世界神话传说》两本书,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与神奇。同学们需明确:

  《中国神话传说》是首尾完整的章节式作品,整体性较强,章节之间存在比较明确的联系;

  《世界神话传说》则是选编式作品,由独立的短篇故事组合而成,并按地域分组,每组之间没有特殊的关联。

  六、明确方法课本为我们提供了《炎帝尝百草》的故事,通过预习,谁来说一说,故事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到神奇?炎帝尝百草的故事展现了先人的开拓精神。读神话时,同学们要边读边发挥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可以在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做批注,还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七、总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学习,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但听了那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还了解了不少神话故事,还学到了阅读神话故事的好方法。

  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故事,一本好的课外书,不仅能拓展我们的阅读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还会使我们享受成长的快乐。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制定阅读计划。

  2.做好阅读记录卡。

  3.我为读书交流会出谋划策。

读书教学设计2

  一、前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教学实施规划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学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拆机、装机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识别各个部件的名称与简单功能。

  2.协作学习法

  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的成员互相协作来完成任务。

  3.讨论交流学习法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总结组成,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间得到交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

  1.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

  (1)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小组协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家集思广益则事半功倍,由于这部分要认识的硬件多而杂,各小组的每个成员仔细研究一、两个部件,然后大家综合到一起,就可以组成完整的硬件系统。

  (3)互帮互助法

  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有差异,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给基础差的学生讲解,学生之间传递的知识往往比老师传授的更容易接受,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基础好的学生得到知识的巩固。

读书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读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3、阅读中指导怎样把成长故事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中指导写作。

  难点: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讲的谁的小时候的成长故事?课文讲了少年周恩来立志读书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小故事?

  2、交流:疑惑不解——解开谜团——立志读书(板书)

  二、新课学习

  导入: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他是在疑惑不解、解开谜团中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课文是怎样把这三个小故事连起来写清楚写具体的呢?我们继续学习。

  a、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读懂少年周恩来心中的疑惑,学习把故事写具体。

  1、引言:课文是抓住周恩来的什么方面的描写来表达他心中的疑惑不解的呢?

  2、交流中学习。

  (1)角色朗读对话。读懂少年周恩来心中的疑惑:为什么那地方不能去?

  (2)引导朗读心理活动的语句,读出周的好奇。

  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指名读)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想:(齐读)

  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齐读)

  b、学习第二部分(7——8自然段):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原因,进一步学习把故事写具体。

  1、引言:周恩来闯进租界,看到什么事情让他揭开了自己的.谜团。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2、读文交流把握:

  ①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疑惑)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④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可悲)

  ⑤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3、小结:妇女哭诉,洋人得意,巡警耀武扬威,中国人无奈,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

  c、学习第三部分(第9—17自然段):角色朗读中抓住人物语言读懂周恩来的志向。

  1、自由读课文,找出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交流体会: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周恩来立志: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

  3、对话朗读

  ①指名读同学们的话,与周恩来对比——理解“抱负”、“胸怀”。

  ②引读周恩来的话。

  a、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

  b、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男生)

  c、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③引读校长的话

  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第二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④合作分角色朗读

  d、读过渡句:学习如何把故事写清楚。

  1、导语:课文三个故事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的三件事是由两个过渡句联系起来的,请你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四、阅读链接:

  读诗感悟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五、综合性学习:

  本组课文主要记录的是成长经历中的故事,本单元的习作也是要求写一个他人或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了开拓你们的写作视野,丰富写作积累,要求每个同学课外通过阅读、询问、写信等渠道,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回顾思考自己的成长故事,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不解——解开疑团——立志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穿插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读书教学设计5

  注重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三维目标各有侧重,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理念三:树立教学方式新理念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倾听者欣赏者鼓励者促进者??学生和文本关系的新定位学生是文本的体验者、感受者、欣赏者、质疑者、拓展者、创造者而不是文本的理解者、接纳者、盲从者?温馨提示:教学对话中教师和学生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要正确理解文本传达的价值取向。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树立“一本”、“二让”、“三维”的基本理念;按照文本解读、目标设定、资源准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基本程序和策略方法进行。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旧模式的变革。当我们把视角投向新一轮课改的时候,应该用课改的新理念来透视教师备课的真正意义、诠释教学设计的本质内涵。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备课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可以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上述特征和功能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新的理念、创新设计策略。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首先,“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大家知道,中国当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曲折之路。从浓厚的政治色彩到极端的功利色彩,再到如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发展极为艰难。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教育终于开始真正触及教育的本质了。可以说,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指导学生光大生命,发挥学生潜在优势,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毫无疑问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其次,“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确立的新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还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一《春天的手》一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识字”环节所设计的导学步骤:第一步:师——在我们这首儿歌里住着许多生字宝宝,大家一起到课文中去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生——学生边读课文,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文中的生字作记号。第二步:师——这些生字宝宝,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去认识。下面学习伙伴一起做两件事: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生——四人小组开始合作识字。第三步:指名汇报,共同评议;然后齐读生字,玩“摘星星”游戏。

  简析: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出发,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识字,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

  1、为什么要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建议”中要求:“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其次,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我们经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呼唤大课堂和大教材。生活对语文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乃至社会和社会生活观的养成,均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使语文课堂引进活水,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

  首先,要让语文走向生活。其基本策略是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尝试——发现”为基础方法,组织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引导学生利用书信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解决自己关注的问题。

  其次,要让生活走进语文。其基本策略是引领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以充实他们的生活;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多做实践活动,以引进社会上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适度、科学地接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一位教师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一《春天的手》一文时,在课尾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字,而且把春天带进了我们的教室。瞧!这就是春姑娘给大家留下的作业,请小朋友们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作业,在课外抽空时间完成:搜集并且背一背有关春天的诗句;唱一唱赞美春天的歌;简析:这一设计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生活性和多样性。

  首先,从“三维目标”出发,是“新课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其次,从“三维目标”出发,是“主题单元”编写特征的要求。大家知道,北师大版语文课标教材从第一册开始,就是按主题单元结构模式编写的。这种主题单元,不是思想主题单元,不是知识主题单元,也不是文体写作能力主题单元,它是以文化性或者说以人性为线索,兼顾识字、阅读、习作、口语、综合性学习,以及促进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的主题单元。按主题单元结构模式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教材过分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序列化、精确化,以及听说读写的机械割裂现象,加强语文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能力、策略等各方面的整合,在整体推进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怎样进行主题单元设计、充分体现“三维目标”?这里还是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一第一单元《元宵节》为例:这个主题单元是本册教材一开始的单元,春节刚过开学不久就是元宵节。这个单元安排了两篇主题课文,在“语文天地“中安排了“猜谜语”、“编灯谜”、“学春联”和“查找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过元宵节”等活动。为什么设计“元宵节”主题?为什么做这样的设计?钟敬文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传统节日集中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元宵节十分典型。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写春联,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团圆、欢乐、智慧的追求,大人乐意过节,孩子更喜欢过节。设计这样一个主题单元,显然不是思想教育单元,而是一种文化熏陶单元,使中国“尚圆”的审美追求,在孩子心灵中扎下根,使这些孩子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在那落脚生根,哪怕是在海外,都有深深的中国根。同时在这个单元里又学习到了孩子平常经常接触到的事物的词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这个单元在“金钥匙”栏目中还设计了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一个主题单元的设计中,力图体现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包括着文化奠基、工具奠基、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奠基和学会学习意识的奠基,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根据上述的主题单元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既要注意设计教学的“硬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也要备“软任务”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做到真正吃透教材、融汇贯通、全面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我们的备课为什么千篇一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缺乏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先去看教案、单纯依赖教参,毫无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构想。有不少教师已成为教参“虔诚的崇拜者”、“忠实的执行者”,他们单纯依据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定位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备课法宝。所以,要从教师本人解读文本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全面性。

  下面是给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一主题单元中《小山村》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介绍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据研究,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因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准备,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倡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如自主学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上网、读课外书、咨询、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还可以指导他们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获得信息,学习语文。

  因地制宜地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等。

  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画与写”课程`、“每周一诗”等。1、教学流程要从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向现代的人性化的板块设计转变。

  c、学生自读课文,给文章分段;解读教材,学生跟着教案走简析:从上述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其量是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教师讲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

  初读板块:动画配音,进入文本。精读板块:辩论比赛,深入文本。活用教材,教案跟着学生走简析:从以上设计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出,按这样的设计实施的教学进行过程是充满智慧、连接学生生活的生态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单单给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增强。

  2、教学流程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既要体现针对性,又要注重操作性。

  不同课型的性质、任务对教学流程设计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根据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需要,可将新的小学阅读教学划分为精读课、略读课、学习指导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课,其教学流程应该有所不同:精读课:以读为基础,以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流程大致为: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熟读成诵,尝试运用。略读课:主要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学流程大致为:问题引路,略读课文,了解大意围绕重点,以读为主,体会感情。学习方法指导课:是为帮助学生适应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新的学习方法而确立的一种“学会学习”的实践课;其教学流程大致为:提出操练任务,师生分头准备教师扼要讲解,学生充分操练学生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总结。课外阅读展示课:是为推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确立的新课型,是一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其教学流程大致为:课前学生准备课中交流展示。为什么要重视教学反思?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冲动的、例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课题:猜猜他是谁设计理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所以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服务。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活跃身心,张扬个性。习目标:1、知道写人物的外貌、穿着等要抓住特点,增加写作知识;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紧扣人物特点去描述;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一段话,带有写作知识的书签若干,主要板书计划:这个人,很普通。一个脑袋,两条腿;一个脖子,两只手;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头头发,两条眉毛;穿着一身衣服,一双鞋。猜猜看,我是谁?

  1、要注意三维目标的的准确定位

  2、要突出重难点

  3、要注意教法和学法相结合

  4、要注意课堂的生成,要充分预设

读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

  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

  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写读书笔记

  教学步骤:

  一、情景设计: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 曾认真钻研过 1500 种以上的书籍,而且每本书都写了提要,每本书都有笔记可查。仅 1843 年到 1847 年间,属经济学的笔记就记了24 大本,全部力量相当于《资本论》第一卷的两倍;1850 年到 1851 年仅一年时间, 又记了 18 本;1861 年到 1863 年记了 23 本。这些笔记再加上他的其它笔记,其总字数至今未有人能精确地统计出来。

  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少年时期只上过 6 年私塾,后来在长沙仅仅读了 4 个月 的师范学校。他的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他从 19 岁到 43 岁的漫长岁月中,每天晚上必定要读 3 个小时书,结果成了博学的教育家。徐老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告诫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要仔细研读。还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二、知识导航

  (一)、概念

  读书笔记又称随笔、札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叫读书笔记。

  (二)、作用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作用:

  1.加强记忆。做读书笔记,一方面可以弥补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忘掉所记忆内容的许多细节这个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使我们更容易记忆。

  2.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对读物内容深刻理解过程中,我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你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

  3.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是眼、脑、手同时并用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的事,“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容易发生此事。写读书笔记则有助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4.激发创造性阅读。写读书笔记时,由于边读边想,边想边记,就会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由于在阅读时各种信息的相互撞击,会产生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构思、新的发 明,就会加强联想,激发创造性思维,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

  5.有助于积累资料。积累资料的方法很多,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书读完了,宝贵的资料也就留下来了。

  (三)、类型

  读书笔记从载体上分,可分为书本式读书笔记(多记载在笔记本或者是原书上)、纸张式读书笔记(多记载在活页纸或其他的纸张上)、卡片式读书笔记(多记载在卡片上)三种类型。如果从内容及形式上分, 可分为评点标画式读书笔记、摘抄式读书笔记、缩写式读书笔记、感想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综合式读书笔记等 6 种类型。

  下面就人们常用的类型进行介绍: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索引式笔记应注意:一要将有关的书名或文章的题目及题目的来源记下。二要注明材料的出处、页码。 三是最好把前面两点填写在卡片上,便于查找。 综上所述,摘抄式读书笔记的方式总的要求是: 第一,要摘抄那些自己喜欢的、精彩的、意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第二,要少而精。第三,可按类别加以整理,使之眉目清楚。 第四,摘抄中前后或中间有所省略,可用省略号表示。 第五,摘抄时在引文后面要注明出处,以便查找。 第六,可以在摘抄后,随时写点体会、感受就更好。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抄录式笔记须注意: 一要抄录那些精彩、有价值、有必要的内容。二是抄录后要经过核对,确保无误,并且要注明出处。 三是可在专用笔记本上抄录,便于存放保存。 四是如果能在抄录之后,随时写点体会、感想,就更好了。五是抄录时注意要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否则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错。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批注

  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①旁批:一种简便的批注方法,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作扼要的提示或批注。

  ②行批: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

  ③眉批:是在标画的基础上,在书页的天头或地脚处写上简单的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的笔记方式。所谓“天头”,是指正文上面的一段空白的边。与它相对称,正文下面的一段空白的边叫“地脚”。这种笔记形式和标画式一样,简单,方便,随读随写,不受任何约束。初学写笔记的人,可以先从学写眉批着手。眉批之前,写些什么,先要在脑子里酝酿成熟。因为一本书的天地总是有限的,如果不经意写错了,要改写,就写不下了。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四)、做读书笔记的原则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也有它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对读书笔记的总的要求。

  1.先要理解内容,再写读书笔记

  在做读书笔记之前,先要对读物的内容有个真正的理解,心中明确 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哪些应该是详记,哪些需要简单记。这样进行选择后,记录的就应该是原文中的精华部分和关键问题。总之,做读书笔记,先要理解内容,再写读书笔记。

  2.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目前来说,读书笔记的作法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读者自己来规定,但必须做到格式明确,符号统一。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等。在做笔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自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前后要一致,保证日后能够顺利地辨认。

  3.注明时间和出处

  做读书笔记时,要写明笔记的时间,日后把不同时期的笔记做一比较,会有收效。除去写明笔记的时间以外,还要注明所记录资料的出处,如果是书籍,应该注明书名、著者、出版社、出版的时间、页码等;如果是报刊 资料,除去写明题目和著者以外,还要注明报刊的名称、刊登的刊期和日期;同时对于外文的资料还要写明是哪个语种等等,目的是便于日后查找、核对。

  4.要分类

  读书笔记的分类,就是将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把相同的 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

  (1)以笔记的内容为主。必要时再按时间、出处、笔记形式分类。

  (2)按笔记学科属性分类。

  (3)按专题研究的问题分类。

  5.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坚持写读书笔记,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须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能凭兴趣出发,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

读书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对事物的样子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

  2、本文塑造了稻草人怎样的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培养学生对弱小者同情的心理。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认识吗?它是谁?生:(……)

  师:是的,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大家把书翻到《稻草人》一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去齐读自读提示。

  二、齐读自读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师先请一名学生读自读提示,分别请其它同学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生:①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去描写事物的模样。②感受稻草人的形象,它是一位怎样的人。

  三、初读课文,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

  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稻草人样子的段落。②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③交流讨论:①描写了稻草人的哪些部位?

  ②作者按什么顺序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

  构说清楚的?

  ④反馈(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只要学生说得有理

  就行)

  ⑤师小结:叶圣陶爷爷描写稻草人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文章写得生动形象,那我们描写事物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才会显得有条理。

  四、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2、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一边读句子,一边谈感悟)。

  4、师生适当的引导补充。

  5、你认为这是一个()的稻草人。(学生归纳)

  6、师总结:这是一位有血有肉有灵魂,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稻草人。

  当主人的稻田里稻子长得饱满时它高兴。

  当飞蛾在田间下了籽时它着急。

  当稻子只剩下空空的壳时它悲伤。这篇课文注重了对稻草人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位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稻草人形象。

  五、湛透背景了解写作原由,主题升华。

  六、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这则童话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帮助老妇人呢?

  《稻草人》设计理念

  《稻草人》一课是语文A版第9册第八单元第22课,这是一则童话故事,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课的教案设计过程中,本人渗透了如下教学理念:

  一、把握课型特点,充分培养学生和自学能力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在课前适当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作家的概况、时代背景及相关作品,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课前,更应该让学生多读课文,疏通学习,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学习作下铺垫。

  ②抓阅读提示,学生自悟教学重难点

  笔者认为略读课文,教者要设计让学生自悟教学目标这一环节,这样起到了“提衣领,则百毛皆顺”的作用,悟出教学目标后,学生就会有针对性的去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③对文本内容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不要过多分析。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上,(①感受外貌描写的顺序②体会稻草人的形象)重在学生的感受,不要将老师的观点强上于人,如在完成第1个任务时,每个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有的认为从上到下,有的认为从里到外,有的认为从整体到局部,无论哪一种结论只要学生能出相应的理由,能感受到描写事物的样子要按一定的顺序性写就行。在完成第二教学任务时,本人设计了“抓稻草人心理描写的句子选出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原因。”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自身的喜好不同,自身的素质高低悟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是他们主宰的,老师只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①在课的开始,本人拿起自制的稻草人模型,让学生在视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几个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得出的结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对稻草人的第一感知。

  ②抓住文章的体裁特点,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则童话文中的稻草人有着丰富和感情变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课后设计了,如果你是这则童话中的一员,你想成为这则故事中的什么角色来帮助老妇人呢,拓展了学生想像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利用多种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完成第二个教学任务时,老师通过“老师评、学生评……”等多种评价机制,让学生在鼓励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愿有感情的朗诵,听课者赞不绝口。

  总之语文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形式多样的,教师应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学有所得。

读书教学设计8

  绝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图、想象、表演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能背诵一到两首杜甫的诗、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畅快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2、背诵一到两首杜甫的诗。

  教师准备:

  图片资料:有关春天的图景、《绝句》描写的景象图。

  音像资料:杜甫草堂及有关杜甫写作《绝句》时的一些时代背景资料、古筝曲、配乐诵读、黄鹂的鸣叫声等。

  文字资料:杜甫其它诗句,如《春望》、《迟日山江山丽》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导语:春天,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古往今来,多少人赞赏过春天,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作,请欣赏这些美丽的画面,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

  1、在音乐的伴奏下,欣赏春天的图画,复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幅画可以有我们学过的哪一首古诗来描绘呢?

  2、生交流,看图片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春晓》等。过渡: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被誉为“诗圣”,他就是杜甫,你收集了杜甫的哪些资料?

  3、交流介绍作者。杜甫的一生是在贫困和战乱中度过,晚年到了四川成都,度过了一生中最平静、快乐的四年,这一年,战乱平息,杜甫怀着喜悦之情写下了千古名诗——《绝句》。

  4、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齐读课题。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首4句,每句五个字就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就叫七言绝句,请翻到78页,看看这是五言还是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自读古诗。

  3、检查效果。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指生读诗。(评价: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好,真不错!)

  三、小组学习,理解诗意。

  (一)写字教学,突破难点

  1、诗人在成都有一间草堂,叫杜甫草堂,这草堂像诗中的哪一个字呢?----窗

  2,指导书写。

  3、窗户是房子的眼睛,杜甫透过这扇窗,看到了哪个季节的哪些景物?在小组里讨论讨论。预设:春(翠柳)秋冬(千秋雪)

  一年之中有几个春天?(一个)一年就只有一个秋天,所以一秋就是一年,那么千秋就是——千年。

  谁能理解“千秋雪”的意思呢?这千年不化的积雪在什么地方?

  西岭是一座山,这山离草堂是远还是近?诗人从哪里看到的?现在明白什么叫“窗含西岭千秋雪”了吗?谁来说说?

  (二)、小组学习

  过渡:这首诗其他几句就很简单了,相信你们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一定能弄明白的。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喜欢讲故事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演一演;擅长画画的呢?还可以画一画。请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先商量一下,多动动脑筋哟!

  1,自主学习。2,展示台

  (1)、读(没画好的继续画)(2)、说说诗句的意思。画画的挺止

  (3)、你觉得这幅铅笔画可以涂上哪些颜色呢?

  再看看诗句,诗歌中哪些是画不出来的?———黄鹂的叫声;白鹭的飞翔;水波的涟漪、、四、感知画面,激情诵读

  过渡:诗人不是画家,却仅仅用28个字给我们描绘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多姿多彩的画面,这就是诗歌的魅力,难怪百读不厌啊!想听听黄鹂的叫声吗?

  1、播放动画

  过渡:看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你一定还想把诗句读得更美,我猜对了吧。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出诗句中的美丽吧。

  2、再次练习朗读、指名读、指导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

  五、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过渡:《绝句》这首诗是诗人在战乱平息后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写下的,在这之前,当诗人和老百姓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时,也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1、课件出示《春望》,师范读。

  过渡:杜甫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呢?

  《春望》给我们的感觉是伤心、是忧虑,而《绝句》给我们带来的却是愉快,是幸福,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读这首诗。

  2、齐读《绝句》。

  3、今天生活在最美好的年代,心情比杜甫听到好消息时还要高兴十倍,百倍,让我们用歌声来唱出诗人心中的喜悦吧!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用上述方法学习杜甫的另一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2、自选作业(二选一)

  (1)给古诗配上一幅画(也可任选一句你喜欢的诗配画。)

  (2)课外学习杜甫的其它古诗或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绝句

  有有

  声

  青天白鹭

  动

  有

  翠柳黄鹂

  有

  色

  千秋雪万里船

  静

读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图书,体会课外读书的乐趣。

  2、学会分享有趣的故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书。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能在生活中广泛有效地阅读。

  教学课时:

  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人物形象——弗朗兹)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同学们想知道关于他的小故事吗?老师截取课外书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

  2、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他这样的小男孩吗?(指名说一说)

  4、(出示书本目录这一页图片)这个标题读什么?(目录)目录上有些什么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目录上有小标题,有页码。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那一页。翻看目录可以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内容。

  5、介绍目录的用法。先找到要读的内容,然后看到相对应的页码,翻到这一页,就是我们想找的内容。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二、班级故事会

  1、以小组为单元,轮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2、每个组请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老师对讲的精彩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上一颗星,星星最多的小组最后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

  3、每个组推荐一本故事书,简单的介绍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推荐书目:《绿野仙踪》《小猪变形记》《说说我有多爱你》等。

  三、课堂小结

  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书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欣赏,书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读过的故事,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有趣的儿童故事《弗朗兹的故事》目录的使用分享我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读书热情,能与人分享自己读的故事,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读书教学设计10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

  2.2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

  2.2原子(第一学时)和2.2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

  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

  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2.6—1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3.2—3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2 8—4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

  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

  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如: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能画出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明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在填写“解决措施”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内容简要地进行说明。

  6.教学媒体的选择

  (1)知识点编号

  同前。

  (2)学习目标

  同前。

  (3)媒体类型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一般常用的有: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

  指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它已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

  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

  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如阿基米德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

  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7.板书设计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容。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

  8.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9.形成性练习

读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2、准备笔记卡片硬纸、笔记本

  3、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揭示课题

  1、猜谜:师:一人身子直,右长两个驼,头上一只眼,孔子家里多——书

  2、引用典故谈读书的好处。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自古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好读书的优良传统: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历史故事激励着数千年来的读书人发愤攻读,积极进取。

  3、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多读书、读好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老师做个小调查:你们平时都阅读了哪些书?有些什么收获?

  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也读了不少书,并且收获不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作文水平。但也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却收获却1不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

  同学们,读书的方法有四十余种,我们在语文课内也学到了不少的读书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将我们课内所学读书方法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多读书、读好书(板书)

  (二)学习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三种读书方法

  1、接下来请同学们以阅读这则寓言《坐进观天的青蛙》为例,边学习边回忆我们以往所学的读书方法。

  师:拿到一篇文章,我们首先可以------对,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读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生简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像刚才那样快速地读通全文,大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粗读法(幻灯片),课外书籍中的报刊、杂志、重在故事情节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等,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但粗读时应抓住几个要点:课题;作者;内容提要/书名;目录;内容提要;浏览全书(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师:有的书思想比较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需要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我们仍以寓言《坐进观天的青蛙》为例。同学们看,文中老师用红色标示出了许多地方,有些字音我们得注意,有些词义、句子,故事的寓意等我们还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逐字、逐句的来细读它,逐字、逐句、逐段地仔细阅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精读法(幻灯片)。

  请同学们用精读法完成以下练习。师:同学们刚才所做的练习只是老师例举的几个典型问题,因为受课内时间所限,其实要深研一篇课文,真正把它读懂,还要做许多工作,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平时精读课文的时候还用到哪些方法?

  生答⑶、笔记法

  师:对,像这样诸多作笔记的方法:用符号“ · ”“—”“~”标注,批读,摘抄好词佳句,写体会,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我们可以叫做笔记法师:笔记法有很多好处

  毛泽东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关专家调查表明,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所以同学们,精读书做笔记,能加强记忆力,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很好的保护图书不受损害。

  笔记法做笔记需要有载体,那就是以前老师在语文实践课上教大家做的笔记卡片和笔记本。我们也来回忆一下制作方法:笔记卡:

  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尺寸

  (太大不便存放,过小不便记录,教好纸为佳)

  内容分类:①摘录卡:内容摘要、摘引名言、警句、资料、典故、原文缩写

  ②随感卡:随时想到的体会、问题每张卡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笔记本:

  废物利用没写完的纸页剪裁整齐后装订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好封面

  出示:各类笔记摘录卡片、笔记本(实物投影)

  师:同学们笔记法记笔记,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卡片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三)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屏幕显示)板书:

  多读书读好书

  粗读法(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通读一遍,对整体有一个大概了解,这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粗读时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课题;作者;内容提要/书名;目录;内容提要;浏览全书(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哪些书适合用粗读法呢?报刊、杂志、重在故事情节但描写一般的小说故事等,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

  精读法:

  (所谓精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深入钻研书的内容,了解文章结构,以求对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知识性读物。因为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笔记法:这种方法一般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阅读时可使用自己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表示重点词语,“~~”示优美句子等。体会感悟时也可以适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名言警句、小知识等可摘录下来。采用诸多作笔记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背诵,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运用于习作等。强调在课外阅读中精读法和笔记法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四)阅读练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适合的课外阅读方法来读读你面前的那一本图书吧!用笔记法阅读的同学,可以仿照老师那样写一篇读书笔记。

  开始阅读前,老师想问一问:如果是在图书馆阅读读书,我们应该怎么做?生说师:对

  (五)结束语

  师:(英国)培根说: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漫漫品味。

  这就如我们课外阅读中的三种方法:粗读法,精读法和笔记法,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阅读技巧,就一定会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书的百花园里采得百花酿甜蜜。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能将读书养成一种习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读书,读好书。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希望同学们爱上阅读。“书山有路书香使人醉,学海无涯读书志更明。”让书籍引领我们前进,让知识为我们导航,愿我们一生以好书为伴,快了成长!

读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我会读书》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含义,寻找读书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并感受读书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将自己读书的方法进行思考,并有条理地写出来。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

  同学们,上次大家收集了你喜欢的书目,(开火车的方式)每个同学将你看过的、知道的书名说出来,一个人说一部,一个接一个地说。

  (二)谈话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课外书,只不过有的书篇幅长,有的长,有的短,你是怎样记住或理解书中的内容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提名回答)

  (三)讨论

  有些同学不喜欢看书,就替自己找理由,有的同学说:“学习作业多,没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有的同学说:“看书太麻烦,有许多字不认识。”这些是理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提名回答)

  (四)大家谈

  读课外书有诀窍,除了合理安排时间外,我们还要选择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我们不仅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还要有选择读书的技巧;我们要读名著名篇,还可以读报刊杂志,还要选择健康的少儿读物,并学会做读书笔记。

  (五)推荐一本书(活动)

  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好书,可以是同学们看过的一本书,号召同学们互相借阅。

  (六)小结要点

  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要有选择,和好书交朋友。

  (七)板书

  我 (一)说书名:听过的、看过的

  会 (二)如何记住书中内容

  读 (三)寻找阅读课外书籍的好方法

  书 (四)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读书教学设计13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会关心”为主题,在教学中力求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情景中打动心灵,在阅读中生成感受,在活动中诠释行为,提升感受。在实践延续中积极体验,付诸行动。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是本课的教学目的所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读故事、诵名人名言、开展模拟小比赛活动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志向。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成材计划。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录象片断、模拟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纸板7块、名言小卡片、搜集有关我国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的资料和言论。

  五、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你是这样的人》乐曲,边看有关周总理工作的图片师边深情朗诵:

  在这里

  我要歌颂一个人

  歌颂智慧和精力

  歌颂马蹄莲的纯洁和质朴

  在民族迷失了道路的地方

  他以一个微笑

  解开了人民的疑惑

  他以神奇的魅力征服过所有的人

  他以革命家的力量和战士的热情

  使贫困的土地上开满了花朵

  他的心脏和脉搏

  在人民的躯体里从没有停止过跳动

  他就是把毕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我们人生的'楷模——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从小志气高,在他12岁时就许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0页,读读链接桥里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用抒情的赞美诗和生动的故事让一代伟人周总理自然地走进学生心田,使学生初步懂得一个人从小要有远大志向,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情景导入和故事的阅读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

  1、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文

  教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红领巾,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2、师: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

  发小纸片,学生各自书写。

  实物投影展示其中的部分留言。

  3、小比赛,每组一个模拟纪念碑的纸板,3分钟之内,看哪组在上面写出的中华英烈名字最多,写得最工整。

  [设计意图:很多时候,活动的教育方式远甚于苦口婆心的劝告。比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实质涵义,学习榜样的实际行动

  1、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来是一面旗帜,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和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振兴祖国为己任,他们身上具有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真诚的爱和责任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走近,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

  2、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6页,读读“广角镜”里面的三个故事,看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大屏幕出示《闻鸡起舞》文本,指名读

  师生交流:故事里祖逖怎么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小结:祖逖等一代又一代热血之士为了祖国的安定繁荣,闻鸡起舞,精忠报国。

  3、出示《人民科学家的忠诚》文本,指名读

  师生交流:故事讲了什么?钱学森为新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

  出示并齐读钱学森的话:“外国人能造,中国人同样能造。”

  师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4、默读文中故事《童弟周:生命的追问》,交流感想。

  划出童弟周说的话,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的最大愿望是让中国快些富强起来!现在中国看到了希望,我得赶快回国去!

  师小结: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一种光荣。

  5、六人小组故事会:介绍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说说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请学生上台说,对说得好的同学奖励名言名句小卡片

  [设计意图:感人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读英雄故事,讲英雄故事这些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祖逖、钱学森、童第周都是关心国家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典范,选用他们的故事,能促进学生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的理解。]

  (四)熟读成诵,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涵义

  1、刚才有几位同学得到了老师的小卡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来分享。

  指名说句子和意思,逐句理解。(出示句子和注释)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宋.朱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2、师:这几句爱国的至理名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认真背一背,记一记。

  学生自由背诵——指名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名言名句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读诵读教材“积累园”及补充的名言名句,能够帮助学生深化主题认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责任!

  (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贵在行动

  1、播放八国联军侵华,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后又于1997年顺利回归的录象片段。

  师生交流: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为什么香港岛曾经被迫割让给英国?为什么又能于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说说你所知道的原因。出示并引读:

  ——: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历史的重任,先烈的遗志,我们的责任。今天,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2、师:在这和平安宁的时代,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请说说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点名学生谈看法)

  3、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在黑板的指定圈内写下自己的感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责任是:

  4、教师介绍我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恳切陈述我们面临的种种危机:诚信危机、环境危机、恶习危机、战争危机、教育危机、健康危机、科技危机、文化危机等等。

  5、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6、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成材计划,写在一张白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理所当然要尽自己所能,刻苦学习、储备知识和能量,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设计意图:故事、名言只能让学生懂得“落后挨打,从小立志报国”的道理,行动才是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让道德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心灵。]

读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小男孩的勇敢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小男孩的勇敢精神。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1)、谭题的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如果要给妈妈我能救你的句末加个标点,应该加哪个标点符号,为什么?

  (3)、小组内接读课文,相互评议,力求把课文读通。

  2、自读自悟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学习,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句式对比等方法体会小男孩儿的勇敢精神。

  有感情朗读:

  说说重点句子应该怎样读?

  小组内,竞赛读

  对比读。

  2、课文拓展

  把洛迪的事迹做介绍,你会怎么说?

  肖飞买药

  教学目标:

  1、对故事中的人物有鲜明的爱憎,热爱民间文学

  2、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学习课文,能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学习课文,能能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文让学生自由阅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围绕:智取药品——智甩特务——智闯岗哨——智过吊桥“四部分学习,抓住描写肖飞语言、行动内心活动等词语来体会。

读书教学设计15

  课题: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教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与要求,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树立信心,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三、教学难点: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牵涉到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录像与ppt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3学时

  六、教学步骤:先讲授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然后就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绍一些经验之谈并与学员共同进行探讨。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读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9-1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7-08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经典教学设计03-05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5-20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5篇12-04

《村居》教学设计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