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2-15 08:16: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1

  学生视角

  文章在乎实的晤言中,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边读边设疑,边解答案相信学生一定会读出兴趣来。

  难点

  体会种树人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思考

  文章除了揭示中心的句子,其余都比较浅显,且有问有答,读起来易懂;教师应真正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得出答案。实现真正地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设计特色

  合作学习,读议结合。

  信息资料

  I、师生查找到的关于桃花心木以及作者林清玄的资料。

  2.相关的格言、俗语。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只有经过历练才能经风雨”的道理。

  2.理解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文题

  1.学生板书课题,并理解题意。

  2.晓说通过文题都提出什么问题?

  3.交流自己查询到的资料。

  (1)关于林清玄……

  (2)关于桃花心木……

  二、了解课文内容

  1.在预习时,同学们都亢分地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忆,都记住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较深?

  (检查预习的情况,有效地回忆起课文内容。虽有些碎,但对于概括文章内容做了铺垫,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并给一些平日上课不爱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以机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1.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概括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使其尽量表达简洁;对于概括不够简洁的学生,也要肯定其优点,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

  3、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比较重要。把别人的话加以复述,又可以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在模仿中创造性地学习语言,使听、说能力得到了训练。)

  三、赏析美词佳句

  1.浏览着读文章,边读边画,把白己喜欢的问句画下来,并认真地大声地读一读。

  (找出美词佳句,自主发现的过程就是初步赏析的过程。)

  2.读自己画出的词句。

  (1)读词,并说出词义。

  (为积累词语做保证。)

  (2)读句子,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用心去读,设身处地地去读,在读中领悟句子的含义。)

  (3)朗读,有感情地展示读。

  (4)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阐述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可以理解句意,可以展开联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这也着意体现着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3.读文章,找出语意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们共同探讨;

  (积累了喜欢的句子,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会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并为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起到促进作用。)

  4.教师小结。

  5.导人话题。其实每种事物只有自己去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才有可能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到了什么?

  (引发议论,展开思维的翅膀,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能组织好语言去表达。)

  四、课堂练习

  1.成语接龙:

  (1)勃勃生( )不可( )不再( )

  (2)莫名其( )不可( )无不( )

  (3)语重心( )话短( )长道( )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于。

  五、实践活动

  许许多多的名人名言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同学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受益匪浅。那么开一个名人名言诵读会吧!

  板书

  桃花心木

  种树人 我

  百年基业 感动

  百年大树——勃勃生机——独立自主

  不能依赖 努力生长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流程】

  一、形象对比中生疑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一边是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林,一边是一块空地上刚种下的仅及膝盖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苗。

  2、看景识形: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几丈高的树木连成一片,生机勃勃,像绿色的海洋。

  3、质疑:

  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怎样的条件和护理?

  二、朗读感知中寻疑

  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如:枯萎(wěi)、锻炼(duàn liàn)、依赖(lài)、汲取(jí)、优雅(yǎ)、勃勃(bó)生机等。找出带有“枯萎”一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栽种桃花心木苗→护理桃花心木苗成长→谈论桃花心木苗的成长→借“种树”喻“育人”。

  3、三读课文,寻找“我”的疑问,初识种树人的'“种树有道。”:

  ⑴ 边读边思,想一想会产生什么疑问?再用横线画出“我”的疑问同自己提出的疑问比一比。

  ⑵ 重点读议两个反问句,初步体会种权威人做事能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勤快踏实。

  ①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②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⑶ 再生新问题:

  桃花心木苗由“莫名其妙地枯萎”到“不会枯萎了”,究竟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要经受哪些考验?

  三、言行对照中释疑

  1、“透视”种树人的行动:开垦空地种树→浇水的天数隔三差五无规律→浇水的量时多时少不一定→浇水的时间上午下午不一定。

  2、先仔细阅读种树人说的话,然后小组合作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品读种树人的语言,深人体悟“种树之道”。

  3、小组访谈汇报:

  一人扮演“记者”,一人扮演种树人,将种树人的行动和语言对比分析,形成以下“解疑链”。

  4、正反对比加深认识:

  用“如果……就……”和“只有……才能……”这两种句子说出桃花心木苗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结果。

  四、人树联系中明理

  1、出示“我”的感悟句,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实际说说“独立自主的心”指什么?

  3、小组合作绘出“人与树”成长的联系图:

  4、畅谈自己的感受: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能联系课文内容用“名言警句”的形式说出自己的感悟吗?示例:

  ⑴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⑵ 看树看根,看人看心。

  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⑸ 根深才能叶茂。

  ⑹ 小树不修不成材,好花不浇不盛开。

  ⑺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

  五、扩展体验中创新

  1、世间万物,千姿百态,隐藏着无数的哲理,在于我们的发掘与体验。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哲理。请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还能从什么事物上面悟出做人的道理,然后写在“生活感言卡”上进行交流。示例:

  ⑴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⑵ 小草:能屈能伸,坚忍不拔。

  ⑶ 竹子:中空外直,虚怀若谷。

  ⑷ 芝麻:芝麻开花节节高。

  ⑸ 青松:傲霜斗雪,直冲云霄。

  ⑹ 花生:默默无闻,果实累累。

  2、《生存大挑战》片段欣赏,感受成才之路艰辛。

  3、课外实践:

  ⑴ 将《小松树》这首歌曲的歌词编成《桃花心木》并练习演唱,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 搜集材料,举行小小辩论会:“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3

  课文解读

  《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给树苗浇水的事情,介绍了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由此说明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特点鲜明:通过描写大自然中桃花心木这种植物的特点,抒发作者的真挚情感。表明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远的生活志向和独特的价值取向。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

  “文以载道。”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常常通过对某一事、某一物的叙述与描写,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类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1)小学生擅长的是形象思维,对抽象、深奥的道理较难领会;(2)由于人生阅历有限,文中所表之情、之理。有待年幼的孩子用一生的经历去解读。“阅读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教学此类文章,可采取如下操作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领悟哲理:(1)从物入手,把握特点(出发点);(2)还原形象,心理体验(着力点);(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落脚点)。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物,感知特别的“桃花心木”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长成的桃花心木有多高,书上写到了吗?(与屋顶一般高)

  [设计意图: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加之地域限制,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桃花心木,大都知之甚少。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学生对桃花心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悟特别的“种树”

  1.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如此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是怎样由一棵仅及膝盖的小树苗渐渐长成的呢?其中需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种树)

  2.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

  “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同学们,如果此时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11段。要求:想象当时的情景,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此时,教师通过导读,通过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有时”,让学生体会到种树的无规律,将学生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合二为一,进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

  (三)精读细品,感动于树木生长的“不确定”

  1.种树人这样做有道理吗?齐读第十二段,思考:种树人为什么要将种树和种菜、种稻子相比?种树与种菜、种稻子到底有什么不同?再次轻声读第十二段,从文字中寻找答案。(板书:百年)

  2.用想象再现形象。

  岁月悠悠,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想象一下,在这漫长悠远的成长历程中,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干旱、洪水、虫害……)你又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然后把想到的说给同桌或同组同学听一听。(学生说)而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小树苗事先可以预知的吗?(板书:不确定)

  3.口头说话练习。

  大家现在一定明白了,种树人用这样特别的方式种树。是因为他太懒吗?是因为太忙?种树人的良苦用心大家真的理解了吗?谁能把这段话换种说法?(课件出示)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不来浇水,每天浇水不定时也不定量,树苗就……”(板书:找水源扎根长成大树)

  4.抓关联词语,悟表达方法。

  课件出示(隐去括号里的关联词):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不看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树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吗?(说不太清楚)

  (出示关联词语)作者就是用这样几个关联词,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层一层表述得清清楚楚。试着把这段话背下来吧!(教师引读提示语,学生背诵相关段落)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部分教学紧紧扣住树木生长的“不确定”。通过抓“百年”一词,在“种树”和“育人”之间建立联系,在“形”与“理”之间搭建“情”的桥梁。]

  (四)悟情明理,顿悟人生历程中的“不确定”

  课件出示: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联系前文。

  文章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作者仅仅是在讲怎样种树吗?(板书:育人)读一读第十四段,想一想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2.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实际经历的事情,结合人的成长过程,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提示: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点评时强调原文中的“很少的养分”、“巨大的能量”、“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板书:经受磨炼独立自主努力成长)

  3.齐读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刻性);联系地看待问题(联系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当学生联系生活畅谈体会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回扣到课文的相关内容,一方面避免学生天马行空,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字的深层意蕴。]

  (五)因文悟法,“借物喻人”延伸拓面

  1.回顾课题。小结写作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2.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是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推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结“借物喻人”这类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向学生推荐有关“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迁移运用,进一步领悟语言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文悟法”,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语言——思想——语言”的过程,即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最终领悟到文章在表达上的某些规律和学习方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2、在阅读、交流、想象的过程中理解、积累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提炼人生格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情理

  1、师讲故事。

  2、发表看法。

  3、小结过渡:让我们学完课文之后再告诉姐姐和弟弟该怎么办吧?错在哪里?

  二、品读想象,体会情理(12、13自然段落)

  1、回顾种树人的.种树方法。

  2、齐读作者的疑问。

  3、创设情境:

  如果老师是疑惑不解的作者,你们是种树人,请你帮我解开疑问好吗?

  4、学生读文回答。

  5、引导品读、想像:

  ⑴ 理解“不确定”(老天下雨、风沙、虫害)

  ⑵ 观看插图中的种树人:种树人的表情怎样呢?(笑)

  ⑶ 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说出形容树的词语)

  ⑷ 这样“笑” 包含着什么?

  ⑸ 你现在是桃花心木,你会想说什么?

  假如我是( ),我想对种树人说( )

  6、指导朗读:种树人自信地回答、种树人语重心长地回答。

  三、联系实际提升情理

  1、过渡:作者听了也明白了

  2、齐读作者的感悟。

  3、理解段中“不确定”。

  4、从正反事例讲对这段话的理解。

  5、多次朗读,读中深化情理。

  四、提炼名言,内化情感

  1、回顾故事。

  2、从课文中提炼名言或展示课外名言积累。

  3、把名言赠给别人并说明赠的原因。

  4、齐读作者感悟。

  五、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1、谈话促情:

  生活的海洋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决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在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的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2、课外阅读林清玄的作品。

  【板书设计】

  种树喻育人

  不定时 经受考验

  不定量 独立自主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

  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优秀6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种桃花心木树苗人的种树之道,比育人之理。文章蕴涵道理深刻。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汲水、基业、幸而、一番、考验、膝盖、转化、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狂风暴雨”,理解“汲水、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4、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依据《桃花心木》导学案预习课文。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

  导学案

  1、我会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汲水、基业、幸而、一番、考验、膝盖、转化、莫名其妙、从从容容、无缘无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狂风暴雨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汲水:

  莫名其妙:

  从从容容: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3、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作者从种树的故事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5、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6、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交流。

  同学们,知道四年级时学过的课文《鞋匠的儿子》的作者是谁吗?林清玄。

  猜猜林清玄的样子吧?出示图片,想说什么?

  师介绍林清玄:他虽然很老,很丑,但是他很有才气。他是中国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30岁前得遍了中国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桃花心木》。

  2、齐读课题。

  3、出示图片:

  这就是桃花心木,书中是怎样介绍桃花心木的?找出来读一读。

  你还知道桃花心木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师介绍桃花心木的用途。

  桃花心木是高档的经济树种,需要栽种15年以上,才可以砍伐利用,主要用于制造高档家具、乐器和游艇、高档汽车的装璜等。

  对于这样的树木,需要怎样种植?我们待会儿再讲。

  二、检查预习,交流反馈

  1、小组合作检查字词的读写情况:

  2、小组汇报检查结果:

  强调: “锻炼”的写法:锻,中间是提,不是横,右上部分“几”,没有勾。炼,原指用加热的方法使金属有韧性,所以是“火”字旁。注意在写的时候,右边不要写成“东”。“汲”“膝”的读音。

  1、初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课文预习提示的问题: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整体感知,感知浇水事实

  1、再读课文,画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想一想,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

  2、学生集体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出种树人做法的奇怪。

  (板书:奇怪的是:来浇水的时间没规律、浇水的量不一定;越来越奇怪的是:喝茶的时间不一定;更奇怪的是:补种。)

  “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文中指什么?(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3、没有人知道桃花心木苗为什么会枯萎,可种树人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真是令人奇怪。让我们再来读读种树人的做法,注意一定要读出奇怪的语气。(学生齐读)

  4、师:面对种树人奇怪的做法,作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懒:先改成反问句。然后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忙:改成反问句。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从容容”的意思。

  教师小结:面对作者如此多的疑问,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自读12、13段。

  四、研读品味,感悟道理

  (一)学习12、13段

  1、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

  a、“不确定”在文中指什么?

  b、桃花心木生长会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在文中指什么?

  c、桃花心木生长还会遇到哪些不确定的因素。

  d、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种树?

  2、小组合作学习12、13段。

  3、汇报交流:

  (1)在这里,树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浇水没有规律;老天下雨没规律)

  (2)如果种树人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了吧?

  种树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树在不确定中学会自己找水源,拼命扎根,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板书:树 不确定中 拼命扎根 长成大树)

  4、教师小结:是啊,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只有自己汲水才能生存,仅靠种树人定时定量浇水的树苗,终究有一天会枯萎。

  (二)联系实际,读中升华

  师:同学们,作者从这件事中获得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 “不确定” 在这里指的是什么?(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挫折、磨难。)

  2、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3、面对这些“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面对,不依靠别人,靠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挫折。)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师可以适当点拨:如《红灯记》中铁梅的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有名人少年时代的故事。如:毛泽东青年时代不带一分钱,搞社会调查。还有刚学的《乌塔》中的乌塔14岁,独自一人有欧洲等。

  5、你有没有想法呢?可以围绕几个话题说:

  ⑴ 对于目前老师、家长的教育培养方式,你是否满意?有什么建议?

  ⑵ 你对你现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情况有什么想法。

  ⑶ 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7、小结:就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如果一切事都由别人帮你做好,那我们就容易养成依赖的心,就无法经得起将来不确定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也可能没什么出息,做不出什么成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记住这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哲理。

  学生齐读。(板书:人 独立自主 有所作为)

  五、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这篇课文作者先写了种树人如何种树,然后写从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似曾相识,以前在哪篇课文学过,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

  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

  六、学习最后两段

  1、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两段话,作者的疑问解决了,道理也写出来了,结尾这两段话是不是啰嗦了呢?

  (告诉我们:桃花心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用事实证明种树人的话是对的,做法有科学道理。) (首尾呼应)

  2、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学会了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考验。所以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说明种树人种树成功了)

  七、推荐读书,拓展延伸

  同学们,《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所讲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他在风风雨雨、坎坷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内外知名的大作家,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分他写的书,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欣赏。(课件出示林清玄的作品)

  课堂小结:同学们,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独立生长,不依赖,自己扎根,努力生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八、课堂知识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 duàn liàn yōu yǎ kū wěi chā yāng

  ( )( ) ( ) ( ) ( )

  2、补充下列词语

  莫( )( )妙 无( )无( ) 从从( )( )

  语( )心( ) ( )( )生机 ( )风( )雨

  3、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a、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b、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