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8 08:14: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优选】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萧红,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在祖父的园子里,“我”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三、自主学文,体会感情

  1、童年萧红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呢?

  (1~3段)

  重点指导朗读:

  第一段。

  重点学习:

  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 体会表达形式与方法。

  2、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朗读体会4~20段,感悟童年的她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地边学边玩,边玩边学自由无虑的生活。

  3、多种形式的朗读,表达感情:

  重点朗读体会:

  16~20段体会“园子”是自由的,孩子的身心都是自由的,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4、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

  四、默读全文,领悟表达方法

  结合相关的语句 领悟总结:

  1、孩子气十足的腔调。

  2、春天泥土般清新的语言。

  3、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

  五、拓展作业

  1、简介《呼兰河传》,推荐给学生读。

  2、学生读《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栽花 拔草 种白菜 铲地 浇水 玩耍 自由

  快乐

  童年的乐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介绍作者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四、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3、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汇报。

  五、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读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诵下来。

  六、课外延伸

  师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

  七、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__________;鸟飞了,就像__________;虫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__________……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

  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一、教材背景分析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二、整合思路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在院中的快乐。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在园中的快乐。

  2、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课题1)

  师:有人说,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里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辣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课件(2),学习生字词

  (三)出示课件(3),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任务

  2、出示课件(4),反馈结果

  (四)体会作者的情感

  出示课件(5),明确学习任务

  生:我认为,园子给了她自由。她在园子里,自由地玩耍,无拘无束。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想采倭瓜花就采倭瓜花,想捉蚂蚱就捉蚂蚱,想睡觉就睡在地上,多自由啊!

  生:对,她是自由的,甚至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她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表面上是和他一起干活,其实呢,就是玩,是觉得好玩才跟祖父做的。并且,她还捣乱,把菜种踢飞了,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说是浇菜,把水往天空扬,简直就是淘气包。可是,爷爷一点也不批评她,反而笑着问她,耐心地给她讲什么是谷穗。她的祖父多么疼爱她啊!

  师:还从哪里看出“我”是自由的?请默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一段,这一段写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生:这一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没有谁去管它们的事。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段,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自由。

  生:(读)

  师:愿意怎样就怎样,多自由啊!在“我”的眼里,为什么觉得它们是自由的呢?

  生:我明白了,因为她自己是自由的,所以觉得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是啊,只有自由的心灵,才能有这样自由的想象啊!从这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我”在园子里的自由,从身体到心灵的自由!除了自由,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有,园子还给了她快乐。这里有她喜欢的色彩,“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有她喜欢的昆虫,有她喜欢的花和鸟,她可以追蜻蜓,捉蚂蚱,摘花,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生:这里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榆树会呼叫,拍一下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花像睡醒了似的,鸟像在天上闲逛似的,像童话世界似的,这正是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谁不快乐呢?

  师:是啊,这里是她童年的乐园,难怪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称园子是她的后花园呢!有人说,一个人快乐,是藏不住的,一张口,从你说话的声音中都能听得出。不知道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这一点了吗?

  生:能感受到,她的叙述那么的孩子气,并且能从中感受到她讲这一切的时候,是沉浸在快乐的回忆中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师:你能通过读书,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感情吗?请任选一段来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请大家都任选一段读一读,也感受一下吧!

  生:我从“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这些词中,能感受到她满心的快乐。我给大家读一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看看是不是这样!

  师:你们真会感受!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她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五)出示思考题(6),引导学生思考

  (六)出示课件(7),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快乐、自由、生机勃勃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

  一、导入:

  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想请问大家在自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收获呢?自由谈一谈。

  学生可以交流字词的读音,片段的朗读,积累的ABB的词语,以及有关萧红的资料等。

  师:在《呼兰河传》里边,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这个园子,而且写得非常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走进祖父的园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找出来。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找到第一、二和第十七小节。

  第一、二小节:请个别朗读。体会园子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感受色彩美和形态美。

  第十七小节:

  师:(出示幻灯片)自由读,读着读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马上会出现哪一个词语呢?

  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生机勃勃等等。

  请用片段中的一句话解释“随心所欲”。

  师结合板书“自由”。

  二、品读:

  1、自然的自由。

  师:仔细阅读第十七小节,你觉得

  ①什么是随心所欲的,自由的?(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②这个小节中的哪些词语、句子最能表现“自由”?请做上记号。

  学生自读自悟,抓住“愿意……就……”“想……就……”“一会儿……一会儿……”“又……又……”等词语、句子进行交流,感受园子中的花、鸟、虫以及倭瓜、黄瓜等各种蔬菜的自由。

  师:注意到了吗?这个片段中一连用了11个“就”字,读起来是不是有点罗嗦?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读起来很顺畅;感觉园子里的小精灵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好像是萧红一口气说出来的;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更能表现自由。)

  师: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两个字――“自由”。

  齐读第十七小节。

  想像体验。师:(引读并出示幻灯片)。一到了这个园子里,我就玩了起来,闹了起来,不知不觉地,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

  我就变成那倭瓜啦!我_____就______;

  我就变成那黄瓜啦!我______就______;

  我就变成那玉米啦!我_______就_______;

  我就变成那蝴蝶啦!我________就________;

  我就变成( )啦!我想_______就________。

  师:当萧红写到这里时,你觉得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呀?

  生:(手舞足蹈等等。)

  师: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读书就是要和作者一起体验,让我们齐读第十七小节。

  (幻灯片出示第十七小节,师生合作背读片段。)

  2、人的自由。

  师:园子里的动植物是自由的,那萧红自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并画下来。

  交流。(第四、五、十三、十四、二十小节。)

  指导朗读第四小节:大家想跟着祖父一起到园子里走走吗?那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是啊!在园子里,祖父在做农活,而我在做什么呢?我的活动和祖父有哪些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幻灯片出示第四、五、十四小节内容,分小组朗读。)

  师:发现了吗?结合板书“瞎闹”“乱钩”“乱闹”。

  她是怎么“闹”的,如何写具体的?找出相关语句。

  正是这些让我感到只有在祖父的园子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所以在萧红一生当中唯有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明白了吗?(板书:快乐)

  (过渡:学到这里就结束了吗?那你觉得还有什么让萧红更加留恋的呢?找出相关内容。)

  3、感受祖父的爱。

  引导读第五到第十二小节,谈谈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祖父对自己的关心。

  师: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中表现的?

  (三个“笑”。)

  师:这里一连用了三个“笑”,在萧红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慈祥、爽朗等等。)

  师:你还从祖父的“笑”读出了什么?(宽容和耐心)

  师:是啊!这笑中还有祖父对我的耐心教育,这就是祖父对我的――爱。(结合板书“爱”。)

  师:那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读出滋味!

  (师生合作朗读片段。)

  三、超越文本。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生交流。(留恋和纪念)

  师:祖父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萧红一生坎坷,历经苦难,但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所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它普通吗?

  (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四、延伸练笔。

  师: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园子里玩着,闹着,玩累了,就在园子里的一棵榆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课文生字、词。

  ⑵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

  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

  二、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如下词语:

  谷穗 玩腻了 衣襟 地榇 嘴馋 玫瑰

  3、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四、整体感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

  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

  ⑴第一问答案:

  ①种小白菜。

  ②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

  ③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④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

  ⑤插花事件。

  ⑵第二问答案:

  祖父:

  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

  “我”:

  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

  五、小结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六、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

  1、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解释并各自造一个句子。

  2、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

  嘴馋 玫瑰 玩腻了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寂寞

  第二课时

  一、以检查复习的方式导入(提问中游学生)

  1、本课的作者是( )选自《 》,体裁( )。

  2、给下列词语注音:

  谷穗 玩腻了 衣襟 地榇 嘴馋

  二、朗读、赏析、感悟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

  如:

  ⑴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

  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⑵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⑶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⑷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除了这些句子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句子。)

  2、小组合作探究:

  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体会。

  第一部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第二部分: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三、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你的亲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说明。)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把它们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和那温馨美丽的亲情!

  2、选做题:

  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情感与思想】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走进田野,亲近自然,放松自己的心灵。

  【重、难点突破】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又是关于童年的——《祖父的园子》。

  板书:祖父的园子

  二、既然是关于童年的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园子,更要体会到这座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即作者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分组朗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提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习,互相交流,教师只是稍稍引导与点拨。

  注:一定要在充分朗读的基本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句来体会作者童年的——自由、快乐、幸福!

  例句参考: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我” 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你的.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留意一下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3)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三、你们知道作者是如何把这种自由、快乐与幸福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吗?

  提示:通过写“物”的自由和“人”的自由。

  四、我们生长在农村,你们家是否也拥有这么一座园子呢?

  提示:充分调动学生讨论,意思调动起学生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之情。

  板书设计:

  物:多种多样,生机勃勃

  祖父的园子

  人:自由、快乐、幸福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多种形式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灵气的语言。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体味作者轻松的叙事笔调和清新活泼、富有灵气的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蜂飞蝶舞,黄瓜倭瓜自由生长;有一个女孩,淘气顽皮,古怪精灵,她和祖父在这园子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温馨的回忆深深地刻进了女孩的生命,终生难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3.指导读题

  (1)如果这个园子是我和祖父共有的,怎么读?

  (2)如果这个园子只属于祖父,又该怎么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默写本课三组词语

  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2.出示三组词语,互相批改。

  3.再认真读读这三组词语,想想为什么这样分类?

  (按照昆虫、农作物、农活划分的)

  4.根据这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小结:看来,以后我们在预习新课的时候,遇到生字词要画一画,会读会写了以后,如果有必要,再给它分分类,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6.交流词语的理解情况:

  土窝:下种留下的土坑。

  溜平:本课指用泥土将下过种子的土窝抹平。

  倭瓜:南瓜的别称,北方人把长的圆圆的小南瓜叫做倭瓜。

  谎花:指不结果实的花。

  瞎闹:没有来由或没有效果地做;胡闹。

  7.出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段,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别读。

  三、走进园子,感受特点。

  1.过渡:浏览全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这些昆虫和庄稼?(2、13小节)

  2.自由地读读这两个小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学生交流: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美丽的自由自在……

  相机板书中心词: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3.学习第2自然段,默读,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想想这个园子的“丰富多彩”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交流: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1)出示第一句: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抓住“样样都有”。还会有什么?(蜗牛、蚯蚓、小甲虫)

  总之,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这是“种类”上的样样都有。

  指名读第一句。

  (2)除了种类上的“样样都有”,还有什么也是“样样都有”的?

  昆虫的颜色

  出示: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白,这黄,这红,这金,这绿,多么绚丽多彩的颜色呀,想想怎样通过你的声音把这几种不同的颜色读出来呢?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这么多可爱的昆虫,色彩缤纷的昆虫,如果你就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怎样来介绍这个园子呢?带着怎样的语气?

  配乐感情读第二小节。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红的自由和快乐,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受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对话的方法,初步感受文本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用心体会祖孙之间的亲情,以及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情乐趣。

  2.读悟中领会“借物抒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还记得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

  2.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

  师:是啊!这园子里多姿多彩,样样都有,都是生机勃勃的!

  (板书: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二、品读感悟

  过渡:这个园子不但生机勃勃,而且充满自由。(板书:自由自在)哪一段告诉我们的呢?(第13自然段)

  (一)感受园子里的自由(学习第13自然段)

  第13自然段中哪一句概括了“自由自在”?对,这就是中心句。出示,有感情地读一读:

  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花、鸟、虫子)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7.鸟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飞得多高啊!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谁来读?

  虫子活了怎么样?生读句子,出示: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园子真美啊!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

  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变化成诗的形式读: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

  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找来读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些话虽然没有出现“自由”这个词,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由呢!而且这段话很特别,“愿意……就……”多次出现,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想挑战一下吗?(生自由读,背。)

  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我们可以读得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羡慕不?让我们也来自由一番吧。

  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指名说)这的确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啊!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园中的一切在萧红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其实,在园子里谁才是最自由的?(萧红)

  对呀!因为萧红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

  课文中就这样连用六个“愿意、就”,让我们感觉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让我们感受到到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引读)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指读板书:自由自在)

  (二)感受萧红的自由与快乐(学习3-12自然段)

  1.那么自由自在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看看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有趣的场景。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汇报交流,相机补充。

  【预设一】第3自然段

  ①关注内容:领略事情本身的有趣。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如尾巴一般跟随祖父,成了祖父的影子。

  ②关注形式:感知语言、句式的独特。

  再来看看这段话,写得也比较有趣。试着读读看。

  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

  ③“我”和祖父如影随形。“我”就像祖父的()。

  祖父下种,我就——

  我真是在下种吗?说话得有根据。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看看后面的内容,我们继续结合自己的批注交流。

  ④谁关注到了她的动作?

  园子里的我不是在溜土窝,而是在。

  瞎闹背后可是那份自由、那份快乐。你还关注了哪些词语?

  (若没有人说到“踢飞”:一起关注这个词——踢飞)

  踢飞的是,踢出的是。请你来读好这几句话朴实的语言,简单的句式,读来有趣。这就是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预设二】第4-10自然段

  ①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菜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能吃的割掉了,不能吃的倒留着,这下可要饿肚子了。

  ②关注“爬““乱勾”。

  ③关注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想象着人物的表情,我们就能把对话读得有声有色。

  【预设三】第11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这是萧红版的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啊。

  关注文中连续用的4个“又”。

  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自由)把这份自由、惬意,随心所欲读出来。

  【预设三】第12自然段

  (1)想象画面(2)指导朗读

  关注动词“抢”“拼”“扬”“喊”。乱闹中扬出的是水滴,也是乐趣啊!

  又听见了什么?“下雨了!下雨了!”

  谁也来喊一喊?这一喊,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快乐地喊一喊。小女生一起来喊一喊。

  一抢一拼,一扬一喊,把这份快乐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了。

  (3)综上小结: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她是

  (点击中心句: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出示:这是一个的园子。是啊,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是快乐的。板书:充满快乐

  (三)感受祖父的爱

  这一幅幅小萧红跟在祖父后面玩闹的画面,都让她感到快乐和自由,那么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她的?(祖父)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出示学习要求:

  交流:拔下锄头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

  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

  教我认谷子——祖父很有耐心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

  是呀,(引读)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花瓜、追蜻蜓时,祖父笑了。

  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板书:爱)

  小结: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令萧红难忘,其实是祖父的爱让作者怀念啊。(完成心形板书)

  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去感受这份让萧红刻骨铭心的爱吧。

  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是自由的,看到的景物就是自由的;心若是快乐的,看到的一切景物就是快乐的,这就是借景抒情。萧红选择了典型的事例,用独特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品,走近作者。

  1.出示《火烧云》片断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2.这段文字选自《呼兰河传》,它的作者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课文《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河传》中写得最纯美、最快乐的一个章节。

  (板书:《呼兰河传》萧红祖父的园子)

  二、结合导读,初读课文。

  1出示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我”都想起了些什么,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在“我”眼中,这是一座( )的园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2自学要求

  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静心默读,试着在课文旁做批注。

  与同桌交流初读课文的体会与发现。

  三、交流发现,体会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1、交流: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些什么,眼前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预设:

  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栽花,在园子里吃黄瓜、捉蚂蚱……

  想起了园子里的蝴蝶、蜜蜂、蜻蜓……

  仿佛看到了黄瓜、玉注、倭瓜……

  (板书:人——祖父 物——蝴蝶、蜜蜂、蜻蜓,榆树、黄瓜、玉米、倭瓜 事——拔草、栽花、吃黄瓜、捉蚂蚱)

  2。交流:在“我”眼中,这是一座( )的园子。找出文中的段落来品读一番。

  预设:

  生趣——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朗读发现——色彩绚丽,短句子,像说话一样轻松。

  自由——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快乐——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练笔设计

  引导:在朗读中,我们听出这是一位多么慈祥的祖父。萧红回答的语气是怎样的呢?课文可没有写,而是用白描的手法,这就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任选一处或一组说一说(课件出示):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 )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 )说:“是的。”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 )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3、出示学生作文片断

  外公翻地,妈妈浇水,我却躲在棉花林里乘凉。

  可没一会儿,我就又钻了出来。随手折断几根薯藤,撇过来,撇过去,一条长长的“项链”就戴在脖子上了,一对“耳环”就挂在耳朵上了。我得意地在妈妈跟前晃来晃去,妈妈总是笑着说“臭美!”。

  取下“耳环”,丢掉“项链”,我又来到田埂上,抽几根长长的狗尾巴草,串上一朵朵洗澡花。嘿,花环做好了。我把花环一会儿戴在自己的头上,一会儿放在外公的头上,又把它弄碎,往天上一抛。“下花雨啰!”“下花雨啰!”……(张婧)

  文本拓展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总结:祖父的园子里,留下了作者儿时短暂的快乐,留下了一段温暖的记忆,留下了一段铭记于作者心中的祖孙情。

  (板书:童年梦 自由心 祖孙情)

  四、拓展阅读——作家笔下的童年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结束谈话

  童年赋予我们生命与自由的同时,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周遭世界带给的温暖,于是一切的美好便融人了我们的生命,成了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

  让我们记住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丽!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及相关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作者的自由与快乐,感悟祖父的慈爱和宽容。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反复的手法),仿写片段。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词

  指名读词,正音

  (二)交流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明确学习要求

  1.引出阅读提示的问题,引导提炼出中心问题。

  2.出示中心问题:“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

  3.依据预习,交流感受到的心情。

  (设计意图:目标引领,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学得有的放矢。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全课的感情基调。)

  二、细读品味,感悟心情

  (一)自学感悟——自由快乐之心

  1.出示问题:从哪儿感受到作者快乐自由的心情?

  2.引出阅读方法,引导自学,阐述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段,作批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文,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感受作者的自由快乐。)

  (二)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事

  1.交流作者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快乐自由的事。相机指导朗读。

  2.出示课件,回顾所有快乐的事。

  3.小结,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在充分自由的讨论、交流、感悟中,体会作者在园中自由快乐的心情,了解叙事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交流感悟——自由快乐之物

  1.依据交流出示语段“愿意……就……”

  2.引读该句式,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想象“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

  4.延伸课外用“愿意……就……”句式仿写。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上,聚焦在课文隐含的教学价值上,学生所得就丰厚多了。)

  三、研读深思,领悟中心

  1.深入质疑:学到这里你脑子里会跳出什么问题?

  2.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祖父的句子,自读体会。

  3.交流:“作者为什么能这么自由快乐?”领会祖父的慈爱和宽容,是作者自由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引导进一步质疑,深入研读,领悟中心,学生能在自读自悟中把握文本的内涵。 )

  四、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1.出示《呼兰河传》封面,引导猜测书中内容。

  2.出示茅盾对该书评价的话语,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是一部凄婉的歌谣?”。

  3.激发阅读原著兴趣,布置课外阅读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质疑,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由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训练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自由

  快乐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要有成效必须让孩子在每堂课中学有所的。在我们“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的这样开放自主的课堂中,怎样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为此,每上完一节课,我常常会问自己:这节课我让孩子得到些什么?从语用教学观出发,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阅读,学会写作。纵观这个目标,我们每节语文课必定是学生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实践课堂,进而我会问自己我教会孩子学习语言了吗?教会孩子会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了吗?同样这节课上下来,我也问了自己这样的问题。庆幸的是我能回答,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说;

  一是“方法”,二是“应用”,三是“兴趣”

  方法本课教会孩子应用阅读方法、领悟写作方法,学会读书方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依据单元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了让学生学会应用“抓住关键词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自渎自悟为教学重点,相机引导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入情入镜地读书方法。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中体会情感,从而学习怎样表情达意。

  应用学会应用是学习终极目标。它包括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语言表达的'运用。这篇课文是独立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应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因此这节课,我放手让孩子应用阅读方法,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在祖父园中的自由快乐。不失时机地让训练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并熟练掌握,直至延伸到课外。本课作者语言表达上极富特点,特别是反复手法的应用,这是语言训练的好机会,为此,我让学生仿写文中的排比句式,从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生活,让孩子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会运用语言反复手法的语言表达,学会叙事抒情,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兴趣整堂课,我尽力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情景,让孩子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讨论、交流。整堂课孩子们兴趣盎然,完全沉静在文本的意境里。另外从矛盾的评价入手,引导孩子质疑“为什么说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设置悬念,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孩子们也悻然接受了课外阅读的任务。

  自从我参加我们学校的这个课题研究,把我们研究的教学模式应用实践后,我发现在这样自主开放的堂中课堂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活跃,思维也越来越奇怪,状况不断,往往会搞得你措手不及,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教学机智来应对,而这儿让我常常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另外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中还不够放手,不够相信学生,总想抱着他们走,势必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走路,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争取让孩子学得更有成效。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趣”之所在,并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2、指导学生随堂练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指课题,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给同学们留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说:自由、有趣

  师相机板书:趣

  师:还记得小作者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吗?

  生说:栽花、拔草、铲地、浇水……

  师:你栽过花吗?你拔过草吗……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咋就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这么有趣了呢?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感受其中的“趣”,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写的。

  师出示自学要求:

  要求: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3—12节,找找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朴实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学生自读自学。(4分)

  交流汇报:

  师:你觉得哪儿写得最有趣?

  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相关文字。

  第3节: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生说

  师引导,抓住:

  (1)怎么瞎闹的?再读读这节。(师板书瞎闹)

  (2)注意这里用了这样的句式:(哪里……不单……反而……)教师用鼠标点成红色。齐读这句。

  (3)从这节文字你读出了什么?(顽皮)

  继续交流,还有哪儿有趣的?

  第4节: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那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师引导,抓住:

  (1)乱勾,说说自己的感受。板书“乱勾”,该勾的没勾,不该勾的却被勾掉了,真是乱勾。

  (2)这里又用了一个“哪里”。红色显示

  (3)齐读“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

  第12节: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学生说,师板书:乱闹

  可以看出是乱闹,跟谁闹?生说:

  师:不管是栽花、拔草、溜土、铲地,还是浇水,小作者都是在瞎闹、乱勾、乱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

  生说。

  如果是你这样瞎闹,结果会怎么样?

  生说

  师:作者萧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园子里有?

  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从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师板书:爱

  师:我在园子里之所以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样快乐、幸福,皆因为有一位爱我的祖父。如果说是园子给了我这一切,还不如说是祖父给我了这一切。文章除了写我在园子里的生活的趣,还用两节文字写了园子里的景物趣,为什么写生活?还要写景物呢?

  请大家读读这两段话,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生读

  师出示第2节文字: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从这节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

  美丽、色彩缤纷、充满生机。

  读好

  再看这节,师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师:你读出什么?生说。

  抓“一切都是活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作者是怎么写出活的?

  你来读读这几句:“花开了……”花活了吗?鸟活了吗?虫子活了吗?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花活了,鸟活了,虫子活了,一切都活了?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用三个拟人句写的。

  师:这样写真是形象生动。总之一句话,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在这里作者写了哪些东西是自由的?谁来读读?

  生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有个特点?生说

  这里连续使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什么句子?生(排比)

  师:作者写这些景物的自由与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有联系吗?生说(这点学生说的不好)

  师:这里是借景物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自由,即借景抒情。也就是人家常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现在,请大家模仿这一节中的“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句式来写写小萧红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生写

  交流

  如果每个同学用这样的写法,写你现在的生活,能写出来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写作财富,希望你们用心感受生活。

  作家萧红,从小父母亲、祖母都不喜欢她,母亲死后,后妈更不喜欢他。在作者的眼里,只有祖父,是祖父给了他幸福的童年。

  咱们来看看作家卡片,出示:

  作家卡片——萧红

  “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看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写这本书的人名叫萧红,她31岁的时候,便离开了人世。

  学生自由读。

  咱们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呼兰河传》,至于作家矛盾为什么称这本书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这需要大家课后去读读《呼兰河传》,你会发现,原来乐趣的背后也有许多不幸!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受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读课题。在她的作品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边读边想像,而且会边读边思考,读出疑问。你们读这一段时有疑问吗?老师刚开始读到这儿时,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在写作文时总挑美丽的景色去写,为什么大作家萧红把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也写下来呢?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三、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B、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韵味全出来了,不信咱们来配合读一读,你读愿意的部分,我读就的部分。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这些句子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很想读,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句式拓展朗读: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

  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们看,作者认为不太好看的黄蝴蝶、白蝴蝶又出现了,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它若想要飞上天去,也……虫子愿意怎么叫,就……愿意和谁说话,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平时我的中心句在句首或句末,这个在句中。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正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课文又是怎么表现我的自由的呢?默读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许多自由的画面。概括地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画面?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5.我真的是在拔草、铲地、浇水吗?(瞎闹)文中有几个特写镜头,你觉得哪个镜头最有趣,让你有一种想和她一起玩的冲动?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四、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了萧红的快乐、自由、无忧无虑,更感受到了祖父对她的爱,祖父对她的爱在萧红的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如果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萧红,就去读这本书吧!

  附:板书

  自然之园

  叙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之园

  借物抒情

  爱 之 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师:同学们,我们这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童年)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

  (相互交流)

  2.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谈话:相信我们的同学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老师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次,就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他的什么吗?

  预设:(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雅气、可爱)

  2.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就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会忍不住刮她的鼻子,你实在是太调皮、太淘气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老师刮她鼻子的理由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理由

  3.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

  ①第4小节:祖父整天……反而把它踢飞了。(这里写的是和祖父一起种小白菜)

  ②第5小节:祖父铲地……狗尾草当做各穗留着。(这里写的是“铲地”)

  ③第13小节,我并不细看……蚂蚱不见了。(这里写的'是玩耍)

  ④第14、15小节,浇菜;

  ⑤第20小节 睡觉

  师: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淘气,这5处地方都写出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是读哪处。

  (学生练读 、逐段读,要读出她的淘气)

  三、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这个小女孩可真是小捣蛋+淘气包,可老师还是那么喜欢,而且还有点羡慕她?

  生说,预设:(自由、快乐、无忧无序、随心所欲……)

  师引导:除了这些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

  2.第17小节教学

  板: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3.我还羡慕他有了这么好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板>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四、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在祖父的园子里,不仅我是快乐自由的,就连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你们发现了没了,赶快去读一读,读完了,我就请你们做这园子里的蝴蝶、蜻蜓。

  2.你愿意做这快乐、自由园子里的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愿意说的到前面来

  a.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里?

  b.你是什么?

  c.用我是园里的×××

  请各位回到你的园子里去!

  3.我想问一个问题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板书: 祖父的园子

  慈爱的 (给了我) 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种白菜

   铲地

  玩耍

  浇菜

  睡觉

  寄情于物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8-19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1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25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7-02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05-17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篇12-2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篇)01-12

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2-17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