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熟练判断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一试的图形学生四人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体会对称现象
1、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猜猜谁来了?(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师没有出示完整的图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细观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书:观察、想象)
打开看看猜的对吗?
2、这个呢?(三叶草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指出:据说三叶草每片叶子都代表美好的祝福,得到三叶草的人就会一生幸福。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幸福。
3、你们发现蜻蜓、三叶草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指出:像这样两边一样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两幅实物图,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两个猜谜游戏,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体现了自然界的对称现象,同时提出了学习本课的两个方法:观察与想象。】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三样物体,把这些物体画下来,看这三个图形对称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对折)
2、拿出这些图形,同桌合作,把这三个图形对折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预设:①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哪里看出两边一样?
②两边重叠在一起。老师这也有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也重合了。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象这样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说成是完全重合。
(2)飞机、奖杯是不是完全重合?为什么?
老师也把奖杯对折了一下(上下)你觉得呢?
指出:奖杯不能上下对折,只能左右对折才会完全重合。看来要完全重合,怎样折也是很重要的。
3、指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边说边电脑演示3个图形分别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板书:轴对称图形)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吗?
奖杯、飞机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4、中间折痕所在直线,我们称它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自己指一指其它两张图的对称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将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把生活中的对称物变成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对称),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这些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提出这些平面图形是否对称,如何证明等问题。当有学生提出对折这个方法的时候,随即让大家动手折一折,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折及不同对折效果,让大家体会到怎样才是完全重合,并且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指出对称轴。】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第1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跟大家说一说
竖琴:这是什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钥匙:钥匙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汽车:它是不是?
五角星:这个呢?
铁锚:铁锚是轴对称图形吗?
科技:这个标志你认识吗?那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农行:这又是什么标志?是不是?
紫荆花:这个标志你知道吗?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外面的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单独把花瓣来对折一下)
指出:判断轴对称图形不但看形状,还要考虑里面的图案呢。(板书:外形对称、图案对称)
2、第2题。
其实在英语里也藏有轴对称图形,看这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母。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C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怎么对折能证明呢?
【设计意图: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同时通过对钥匙和紫荆花图案的判断得出外形对称和图案对称两个要求。旋转得到完全重合的图形不能称为轴对称图形。】
3、试一试。(添个普通三角形)
(1)这儿有几个平面图形,猜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2)要想知道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
(3)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①追问:几号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②追问:5号是不是?同样都是三角形为什么不是了?折一折给大家看看?
指出:看来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具有怎样特点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来研究。
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有提到剪,则剪出来看看,旋转看看,而轴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
4、第3题。
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能很准确地判断了,那你会不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1)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2)想象一下第一幅图右边应该是什么形状?第二幅图的另一半呢?
(3)那就根据你的想象画一画吧
(4)校对:
第一个:你是怎么画的?在画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如回答中提到:他觉得画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个点。)
指出:这个点就是那个点的对称点。
怎么来找这个对称点?
第二个:A、出现错误的。这个画得对吗?为什么?(用教具演示)那错在哪里呢?(教具演示平移后重合)他画的是平移后的另一半。
B、出现正确的。这个对吗?那画出这半边最关键的是什么?怎么找?
指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关键是先根据对称轴找准对称点,再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从实物的平面图形到一般的几何图形也是一个小小的跨越,所以我设计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辨一辨,画一画等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折一折、说一说、辨一辨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辩论的过程中,亲历轴对称图形初步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的把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重难点。】
三、拓展
1、欣赏。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对称现象,它们把我们的生活妆点的非常美丽,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动物、植物、建筑、窗花)
2、创作。
(1)你看这些漂亮的窗花是人们创造出来装饰用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想想怎样剪才能保证两边完全对称呢?
(2)自己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老师还发现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善于观察,勇于想象,发现了许多数学中的生活的数学奥秘。
课后请大家去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标志,并且与你的好朋友分享、欣赏。
【设计意图: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的普遍性,又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要抽象出生活中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去认识轴对称现象。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以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提供大量生活中的新鲜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目标预设】: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认识,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4.在认识、制作、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满足学生情感需求,重建精神生活,让学生享受快乐,享受成功的殿堂。本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参与活动和自主探究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知轴对称的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感知对称——自主探索,理解概念——动手实践,体会运用——欣赏总结,升华知识。
【教学过程】:
一、感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千手观音》的片段。
师:同学们对这个画面熟悉吗?这些画面中舞蹈演员的动作造型美吗?真棒,给他们掌声。实在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些造型都体现一种艺术的对称美。
2、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的画面。
(1)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他们的大小呢?但它们的外形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
(2)师: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呢?
(3)师: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4)师:像这样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谁来说说看?
〔说明:选择了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在欣赏舞蹈演员表演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动作的对称美的同时,人格受到震撼。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又让学生初步感知人体的对称美。在通过对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的观察,发现这些物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完全相同,从而接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的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的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对称图形
(1)师: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就能得到这样的一些平面图形(多媒体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图形。)这些图形还是对称的吗?
(2)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3)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呢?它们又是怎样对称的?怎样来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多媒体继续添加:五角星、钥匙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
(4)师: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分一分,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每个小组拿出①号信封,里面有这些图形,大家一起分一分,比一比哪个组分得快?
(5)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6)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生:折)
折是个很好的方法,到底怎样折呢?你能不能折给大家看一看?
(7)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对折的方法(教师板书:对折)证明了这个图形是对称图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运用这个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每人折其中的一个,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8)师:哪位同学愿意带着你折好的图形说说你的发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重合)
(9)师:每个小组再折一折不是对称的图形,看看这次你又有什么发现?
(10)师: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只能部分重合,所以它们不是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能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完全重合是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2、认识对称轴
(1)师:刚才我们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什么?(折痕)(拿一张天安门的图形)老师也想折一折(横着折),也得到了一条折痕,这样得到的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同?
(2)师:在对称图形中,对折后能让两边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轴”,对称轴一般用点画线来表示。(多媒体在天安门的图形上显示点画线与对称轴的字样),你能说说其它三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吗?
(3)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同时板书“轴对称图形”,并将“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用箭头相连)
3、判断
(1)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在这些图形中有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地判断,如果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的,就起立,如果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就坐着不动。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让学生判断。(如有争议的就让学生拿出②号信封里的相应的图形进行验证)
③(出现平行四边形)师:还有刚才那样肯定吗?那到它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请拿出②号信封里的平行四边形,以小组为单位去研究研究。
④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强调对折与剪开是不同的。
⑤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觉得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关键的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折和完全重合的字下面加重点符号)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字母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A、C、T、M、N、S、X、Z让学生判断。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师:2008年,我国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运会,这是第28届奥运会金牌榜排名前5名的国家(多媒体依次出现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的国旗),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呢?
〔说明:从对称的物体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是一个知识的抽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从课堂上的折对称的图形和不对称的图形,发现对称完全重合的特征;再到猜一猜,运用特征来验证。一系列的过程,既是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更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原来的表面深入到了内部,从而为升华作出了准备。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视了知识延伸与拓展,在扶的过程中逐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寻求最简单有效地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重视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猜测、验证、推理、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创造轴对称图形
(1)师:老师课前让同学准备了剪刀、水彩笔、彩纸、白纸等一些材料与工具,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先想一想你打算选择哪些材料与工具,怎样去做一个轴对称图形。想好的同学就开始吧!
(2)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
2、画一画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强调关键是根据对称轴找到已知顶点的对称点。
3、连一连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说明:这是这节课上第三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制作轴对称图形。这一次的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运用的基础上,进入体会和运用的层面,是一次体会创造的过程。]
四、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1)师:同学们,对称产生美!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吧!
(2)(多媒体依次出示课本61页的建筑图片)师:同学们,这些图片都体现了对称的美。
2、引导学生欣赏剪纸的民间艺术
师:同学们,剪纸是我国宝贵的民间艺术(多媒体依次出示双喜、蝴蝶、老虎的剪纸图形),你们看多精致呀!你们知道它们是利用什么特点剪出来的?
3、总结:同学们,轴对称图形以其独有的对称美,装扮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对称在我们生活中、大自然中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
二、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序、有效的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我在课堂上展开了观察对称图形——发现特点——动手剪对称图形——欣赏与应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例如:活动一: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活动二:动手剪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这一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乐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根据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大红的中国结、美丽的蝴蝶、蜻蜓、中国的京剧脸谱、天安门等图片,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对称图形,讲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判断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是否是对称图形,从而感受身边的对称图形。
不足:我感觉教学中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同时在认识平面图形中谁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环节该在展台上展示一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环形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第5—9题。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二年级课本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关于轴对称图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并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深入研究轴对称图形。
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出示例1图片
它是轴对称图形码?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会……(重合)
图形上的线段会……(重合),线段上的点呢?……(也会重合)。如果这里有一个点A,会与哪个点重合?(生上台指)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点A和点A’互为对称点。
问题1:仔细观察点A、点A’和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组对称点,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那么,你还能找到点B的对称点吗?
你还能找出更多组的对称点吗?(拿出学习单,试一下)
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对称点?
小结:这无数组对称点中的每一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连接你找到的每组对称点。
问题2:仔细观察,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吗?
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看来,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都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每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
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探究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出示例2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全吗?补全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拿出学习单,打开第二页。
1、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生汇报
同学们,都用了这两种方法完成的吗?
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这幅图形,哪种方法才是最快的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要想画的又好又快,需要这几个步骤:
先找到这几个点
(课件出示1、找:端点)
找到端点之后,我们要……
生:找对称点(课件出示2、标:对称点)
然后呢?
生:连线(课件出示:3、连:顺次连接)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课件出示)不仅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而且还找到了补全轴对称图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训练与应用
1、你能补全这个图形码?
(拿出作业纸的第三页,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生汇报。怎样完成的?
2、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你是怎样想的?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形?对折四次呢?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试一下。
四、小结与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哪些收获?
轴对称现象不止在我们数学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轴对称现象。
欣赏图片
美不美?(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发现看似枯燥的数学王国也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两架飞机模型、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课题游戏,感知对称
教师教学生做动作把题目倒过来(手掌横放,向上翻转180度,边说“翻上去”)。教师规范“称”的读音,有三个,这里读chen,领读轴对称、轴对称图形。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
1.老师在黑板上先画出半个花瓶,说轴对称图形都非常漂亮。师有意画坏另外半个花瓶。学生跺脚,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认为不漂亮?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要两边一样。这个花瓶是不对称的。
2.师提问,引起思考:怎样一次得到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呢?
(1)将纸对折(2)在折纸处画一半花瓶(3)打开
教师按上述方法操作,把剪好的花瓶贴在黑板上。
3.教师:如果这两个花瓶有一个是轴对称图形,你认为是哪个,为什么?
4.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完全重合)
5.练习: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小乌龟会做操
(二)理解认识对称轴
师: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对称轴,你认为剪出的这个花瓶的对称轴在哪?
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三、趣味练习,强化新知
1.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
实物图、交通标志(变换方向)
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与方向和位置无关,只与图形有关。
2.古文字(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轴对称)
3、红点与哪个点对应(渗透高年级轴对称,找对应点)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轴对称图形。】
4.拓展延伸:
除了轴对称其实还有中心对称,太极阴阳图就是中心对称,围绕中心点通过旋转对称。课件演示:通过旋转,完全重合。
5.为什么学轴对称
演示飞机利用轴对称设计,利用平衡原理平稳飞行。
教师拿模型飞行演示对称和不对称飞行状态
四、动手创造
布置学生课后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也可以用电脑复制翻转功能设计轴对称图形,来创造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p68页《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在编排上,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如观察、剪一剪、画一画等,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并学会欣赏数学美。
3、教学目的: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说教法。
整节课,我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五个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对称。让学生欣赏蜻蜓、蝴蝶、脸谱等常见的对称图形。并动画演示对称,初步对称。
第二个活动,设计的是动手折一折,在折一折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对称、对称图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知道对称图形的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三个活动,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
第四个活动,设计的是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同时画出对称轴。
第五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进一步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让学生找对称轴,由于可找很多条对称轴,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对称轴,感觉到对称的奥妙。
三、说学法指导。
本课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维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创设操作、实验、探究的机会,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自主活动中求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四、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一)引趣激情,导入新课。(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三)综合练习,加深认识。(四)拓展知识,发展思维。
五、有待探讨之处
第一个困惑:关于对称轴是用虚线还是实线?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争论比较大,本册教材上是用虚线,而到了高段,两种线都可以。于是我请教了几个在小数教学方面比较有影响的论坛上的朋友,想听听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家意见并不统一,但都认为对称轴不是真实的线,是人们为了方便找出对称点以便作出图形虚拟的,而初中八年级的教科书上也是以虚线的形式出现的。当然,论坛上的交流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但也是一种思路的启示。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虚线,因此在教学时还是以教材为准,认为是虚线。
第二个困惑的是,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不是对称图形?
这个争论也比较大,我在这节课上正好没碰到,但在练习和检测中还是碰到了。如果只看外形,它是一个标准的圆,那么它就是对称图形,但若看里面的图案,则又不对称了。很困惑,请各位同事指点!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会画对称轴,深刻理解对称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两点:
1、合作交流,总结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总结出画法,加深印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中让学生先想象已知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及整体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还记得照镜子的游戏吗?我们来玩玩照镜子的游戏吧!
两人一组,一名同学做动作,另一名同学与之面对面,扮演镜子里的人,做出方向相反的动作。
引导学生回答出镜子里和镜子外面所形成的.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这些特征继续学习轴对称的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
设计意图:以“照镜子游戏”引入,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初步感知对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
⊙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上面情境图中的图①。
师:看这幅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的一半。
预设生:它是一座房子的一半。
师:请同学们在头脑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整座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教材23页上面情境图中的图②)这是淘气根据轴对称的知识画出的房子,他画得对吗?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全班进行交流。
预设生1:淘气画出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得不对。
生2:房子下面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2格,所以他画得不对。
3、补全轴对称图形。
(1)尝试画图。
那么怎样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已有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呢?请同学们在下图(教材23页中间例题情境图)中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学生画图、讨论,教师巡视)
(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
将学生画好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请画得正确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一是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
二是根据对称轴画出每一个端点的对称点;
三是顺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5、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教材23页下面例题)
(1)独立解决,先与同伴说说自己的画法,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每条线段的端点,画出所有端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这些对称点。
(2)思考: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师小结:这两个问题画图的方法相同。不同点在于第二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对称轴在图形上,第三个问题给出的图形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对称轴在图形之外。
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再学以致用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巩固所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24页“练一练”1、2题。
⊙课堂总结
轴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给了我们许多美的享受,课后要多观察,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布置作业
教材24页“练一练”3题。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8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一、教学内容
人教20xx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比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课堂练习纸、剪刀、彩纸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那请同学们根据给出图片的一半猜出这是个什么东西?
学生积参与。
师:这位同学反应真快,那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生:这些物品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也就是说你是根据轴对称的含义才出来的,对吗?
生:对!
(二)体悟特征、形成概念。
1、回忆旧知
师:在笑声中猜谜语游戏结束了,但是这个游戏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今天咱们继续研究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板书:轴对称
2、画对称轴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出示图片)
这些图片漂亮吗?有什么特征?
学生练习纸上画出对称轴,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出对称轴。
师:同学们画的非常准确,哪位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
学生积极回答。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同学们愿意帮老师解决吗?
生:愿意!
(三)自主动手、探求新知
1、出示课文第3页的例1
师: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生:一棵大树和两棵小草。
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大树是轴对称图形,两棵小草成抽对称。
师: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生: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对称轴。
师:回答的真棒,那图中的点A与点A′有什么关系呢?
生: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点A与点A′能完全重合。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沿对称轴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对应点。那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通过数上边的格子数知道的。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个格子。
师:点B与点B′呢?
生: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个格子。
师:真棒!那点C与点C′呢?
生:点C与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5个格子。
师:那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你能发现的规律?
生: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对应点的连线和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呢?
生: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师:你真优秀!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并且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两个图形是否成轴对称。
板书: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师:现在老师把这棵大树带来了,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下,要画成这棵大树还需要哪几个关键点?(黑板上出示大树的图片)。
同学们互相交流。
师:那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指一下?
学生积极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并找出对应点,用相同颜色的纽扣做标记。
师:同学们真棒,能够准确地找到构成大树的关键点及其对应点。
2、创设情境,教学画对称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探讨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老师的这所房子只有一半,同学们能不能帮忙把另一半“建”起来。
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师小结:
(1)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如:屋檐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用铅笔自己动手试画。(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另一半,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3)教师演示画的全过程,并归纳总结画法。
板书:找对应点依次连线
(四)智勇大闯关
师:今天的内容学完了,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生:敢!
师:那请同学们勇敢闯关吧!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第二关:心灵手巧
运用所学知识画出轴对称图形,加深认识。
第三关:妙手生花
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一个简单的抽对称图形,增加孩子学习的乐趣。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愉快吗?说说你都学会了什么?请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画:找对应点依次连线
六、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展现于课堂,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知识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是有利于课堂教学需要的。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猜谜语的创设
这一设计主要依托《猜一猜》这一游戏导入,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第二环节和前面联系起来,欣赏带来的图片,引出主题。请同学们帮忙画出另一半房子,最后完成闯关练习题。动画场景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直观演示,互动操作
通过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学生易于观察理解。学完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练一练,师生互动教学氛围融洽。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主动积极性提高,同时又检验了学习效果。
3.实践操作
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让学生自己剪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展开了创新的想象翅膀,充分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中也有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
在这节课上,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技术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让孩子们自由学习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张扬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数学《轴对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06-18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1-17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5篇06-07
《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11-18
《轴对称》教学反思01-26
数学的教学设计12-27
数学教学设计03-29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08-29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