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5 08:13: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采用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3、 通过巩固练习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模式:

  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式、交流讨论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白磷、锥形瓶、托盘天平、硫酸铜溶液、铁丝、蜡烛、镁带、酒精灯、烧杯、滤纸、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磷在氧气中燃烧;

  (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引言: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变的,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猜想:可能变大、可能变小、可能不变。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与猜想是否相同。)

  [过渡]刚才是老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结论,那么是不是一切的化学反应都存在相同的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用桌面上的仪器及药品探究一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探究]分组活动。探究、讨论、交流、记录、发言、分析、总结。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反馈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些简单的计算。

  [问题思考]为什么一切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原因。

  [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过渡]那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将怎样变化?

  [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和镁带的燃烧。

  (由学生探究后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原因)

  [提出问题]如何改进实验?

  [反馈练习]见投影

  [小结]学生叙述他们个人的收获。

  [作业]《百分达标》相关的练习。

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平。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氢氧化钡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O3、MgCl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学习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 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1)书写HCl、H2SO4、HNO3以及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 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1)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

  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代表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化学教学设计3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

  1、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

  (4)、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说明:必须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经验知识提升为规律知识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2、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习作为学习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2)、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说明:很有可能学生只知道如何洗,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洗干净,在此引发同学们思考。】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

  (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化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道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3.掌握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4.了解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重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难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用pH广泛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

  教学准备

  一、自主预学

  学生完成自主预学的内容,学生自主交流,预学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二、合作探学

  (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性,例如蒸馏水、食盐水、蔗糖水等

  pH<7溶液呈性,例如等

  pH>7溶液呈性,例如等

  (2)溶液pH大小与酸碱度的关系

  ①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当酸性溶液被稀释时,溶液的酸性变,pH变。

  ②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当碱性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变,pH变。中性溶液呢?

  ③试画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用水稀释后pH变化示意图。

  2.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时,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试纸颜色稳定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对照,就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活动探究:

  请用pH试纸检测一些液体的pH,记录检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3.5%的盐酸

  柠檬汁

  食醋

  正常雨水

  蒸馏水

  海水

  肥皂水

  洗涤剂

  4%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讨论:

  ①测定溶液的pH前,试纸不能,也不能将试纸中沾起溶液。

  ②用pH试纸测定的pH应为整数(0~14),不能是小数。

  ③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他测定的pH与原来的pH相比。

  A.偏大B.偏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1.生命活动与pH(阅读教材P.183表7-1并完成下表)

  健康人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中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

  2.植物的生长与pH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的生长。

  3.酸雨的形成

  正常雨水中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如SO2)氮的氧化物(如NO2)污染时雨水的酸性增强,人们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至少写三点):。

  三、点拨导学

  1.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3.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4.溶液的酸碱性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四、检测练学十分钟,当堂反馈

  五、课后训练

  六、教后记

  教学反馈

化学教学设计5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中感受研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和精神。

  实验重点

  在制取氧化铜和氧气的具体实验中训练称量、溶解、加热、蒸发、过滤、收集气体、仪器连接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难点

  是否有勇于实验的精神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量筒、玻璃棒、蒸发皿、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药匙、滤纸、玻璃片、托盘天平、研钵、火柴、酒精灯、木条、剪刀、胶头滴管

  CuSO45H2O晶体,KClO3粉末,饱和NaOH溶液

  实验形式

  单人单组

  实验过程

  [引入]

  [幻灯] 托盘天平、过滤装置、蒸发装置。

  [提问]这三套装置的名称和用途是什么?

  [回答] 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粗称)。

  过滤装置——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蒸发装置——用于蒸发溶液的溶剂而得到固体溶质。

  [提问]怎样使用托盘天平?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1、称量前先调零点。

  2、称量时,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3、取用法码,使用镊子,添加法码由大到小。

  4、不能直接称量热的物质。

  5、不允许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垫两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然后把称量物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6、称量完毕,法码归盒,游码归零。

  [提问]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1、滤纸与漏斗应紧贴无气泡。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液面低于漏斗边缘。

  3、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烧杯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4、如果滤液浑浊应再次过滤。

  [提问] 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点]蒸发皿中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2/3,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溶液局部过热,造成溶液飞溅。接近蒸干前(析出大量固体)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幻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

  [提问]这是实验室制氧气装置,安装此装置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要点]1、“从下到上”:放铁架台→摆酒精灯→固定试管

  2、“从右往左”: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提问]装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距管口约1/3处,试管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

  [提问]在装药品之前,应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什么?

  [答]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提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先均匀加热,再给药品集中加热。

  [提问]收集氧气后,应如何结束实验?为什么?

  [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物质来制备氧气?

  (KClO3、MnO2或KMnO4)

  [提问] 通过KClO3、MnO2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作用)

  [讲解] 今天的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CuSO45H2O先研后称,溶解时可加热。

  2、在沉淀Cu2+过程中不搅拌,逐滴加入NaOH溶液,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判断Cu2+是否沉淀完全。

  3、过滤时可先将上层清液倒入废物缸中,再将固体移入过滤器中,并洗沉淀2-3次。

  4、氧化铜冷却之后再研。

  5、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总结]

  让学生写实验报告。

化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4.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通过了解侯德榜制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第一课时:

  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也可以用此法: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请学生用玻璃管吹气,过一段时间,棉花就会剧烈燃烧,所以也叫“吹气生火”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na2o2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设问:na2o2与盐酸反应产物呢?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2na2o2+4hcl====4nacl+o2↑+2h2o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化学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化石记载着生物进化的历史,说出各种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测。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中难点:生物进化的顺序

  一、前置补偿: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二、导读提纲:

  1、化石证据:阅读课本第7-9页,课本插图5.1-6,5.1-7和5.1-8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②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③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④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2、解剖学证据:阅读课本第9-10页,课本插图5.1-9,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人的上肢骨是哪些骨组成?(要求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

  ②以人的上肢骨为据,其他脊椎动物的前肢骨与之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③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子生物学证据:根据课本11页表讨论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②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说出你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对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生物的尸体保存到现在就是化石B、形状像生物的石头就是化石

  C.现在生物经过处理,过几年就是化石D.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经矿物填充和交换作用形成的

  2.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复杂越低等B.越简单越高等C.越复杂越高等D.越简单越低等

  3、下面对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 C.由水生到陆D.由植物到动物

  4、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D胚胎发育学证据

  五、课堂检测:请阅读下面从不同地层里发现的化石的示意图

  1、从马的进化过程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它的前肢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2、马进化过程中,体形是如何变化的?

  4、马的四肢有什么变化?

  5、从马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进化有什么特点?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化学教学设计9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

  (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

  (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

  (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要求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

  [自主学习]

  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

  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电解的原理,能够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正确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应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能力培养:通过看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亲自实践感悟求知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设问及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科学品质:通过分组动手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的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结合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出电解的概念,通过分析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电解的基本原理;离子放电顺序。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电路;

  思考,回答。观察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复习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的两极判断方法。

  4.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要点:①电流表指针的变化。②碳棒上有什么变化? 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写出电极反应: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Fe:Fe-2e=Fe2+

  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为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做对照。

  (设疑)设计三个实验

  (投影显示)

  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

  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

  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回答: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准确记录实验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要求: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提问)三个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如何?(评价)学生实验情况,对好的给予表扬。

  (讲述)在类似的实验中,规定: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板书)电源负极-阴极电解池

  正极-阳极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设计意图

  (质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提示)讨论提纲(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总结板书)通电前:CuCl2=Cu2++2Cl-通电后:阳极:2Cl--2e=Cl2↑

  讨论分析,回答: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调动学生思维,分层次思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分析方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化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kclo3 === kcl + 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化学教学设计1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是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D、H2+S====H2S

化学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习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近其本质。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物质层面:仅能从初中物质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反应,难以深入到化合价或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揭示氧还反应的本质。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难以理解氧还反应中所蕴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3.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顺利应用于预测物质性质或解决物质转化等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基础,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构建从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的维度,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1.从宏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日常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引入,通过对反应进行分类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物质切入,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达氧还反应中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的微观过程。会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过程,完成对氧还反应认识的进阶。

  3.通过具体实例,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能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4.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从宏观角度(元素化合价升降)对氧还反应进行辨识,能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理解氧还反应本质。

  2.能掌握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方法分析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温故知新,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教师引导:【任务1】 依据物质分类标准,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并依据物质转化规律,将其转化为金属单质,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依据基本反应类型,将反应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

  (1)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

  (2)写出氧化铁、氧化铜转化成金属单质的反应方程式。

  (3)将反应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从物质分类及转化这一任务入手,不仅可以诊断评价学生对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掌握程度,同时可引入新的问题:当现有的标准无法准确将反应进行分类时,将会出现新的维度,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2.观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师引导:【问题】观察上述反应,无法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类,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思考这两个反应均属于什么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观察这两个反应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观察两个反应的特征。

  (3)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设计意图: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入另一维度将反应进行分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面特征。

  (二)环节二

  1.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2】基于原子结构,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生成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生活动:

  (1)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八隅体理论”,讨论得出氯化钠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电子得失。

  (2)分别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得出氯化氢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氧化还原本质为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设计意图:完成由物质到元素再到微观电子转移的探究过程,由宏观至微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利用原子结构的简单模型,让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证据,并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利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引导:举例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等基本概念,示例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思想。

  学生活动: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氧还反应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中的联系。

  (2)模仿示例,学会使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观察理解氧还反应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感受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设计意图:明确氧还反应的基本概念,体会氧还反应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教师引导:结合具体实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生活动:思考,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律、价态律、优先律、转化律、守恒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判断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三)环节三

  1.列举总结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引导:举例给出具体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给定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上一环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熟悉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感受氧还反应的价值。

  2.将氧化剂、还原剂分类整合,形成有序思维。

  教师引导:【任务3】结合已有知识,列举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

  学生活动:

  (1)列举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2)将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分类归纳,如:氧化剂包含非金属单质及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还原剂包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含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3)从所归纳出的物质中挑选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进行反应,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有意培养学生归纳、分类等思想,并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思想方法的实际用处,其次建立反向思维,学生不仅可以从反应分析物质的性质,也可以从物质出发,依据反应原理,对反应进行预设,更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四)环节四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从海带灰中提取碘单质。

  学生活动:

  (1)设计实验,确定海带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2)设计合理分离步骤,将海带灰中的碘离子转移到溶液体系。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寻找合适的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并完成实验过程。

  (4)选择合适试剂,检验碘单质是否被成功提取。

  设计意图:诊断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理解,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物质性质。

  教师引导:【拓展作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学生活动:基于元素化合价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设计意图:强化化合价这一维度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重要应用,呼应本课一开始物质分类在物质性质分析中的应用,建立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方法,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提供指导。

化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④通过对1 mol物质体积的讨论,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⑤通过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

  ⑦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⑧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体验以实验为基础的实例研究方法,能独立地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亲自实验配制溶液,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端正耐心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③在探究中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科学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摩尔质量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难点:

  ①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 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 ③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

  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课,根据概念教学的一般原则,主要运用讲授方式、形象化的启发式教学法、类比逻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应用概念。对于概念课的教授,因为抽象、理解难度大,学生相对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概念引入时强调它在化学中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用思维的逻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是本节课的概念多,理解难度大,而且学生还没有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识。在实验课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并探讨,在过程中感受和学习。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引入

  教师:买大米时我们一般论斤买而论“粒”就不方便,一斤就是许多“粒”的集体;买纸可以论张买,但是买多了论“令”就比较方便,“令”就是500张的集体,买矿泉水我们可以论瓶买,但买多的也可以论箱买,一箱就是24瓶的集体等等。那么化学中的粒子论个可能数不清,我们能否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在初中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它们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某种联系。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反应:

  2H2 + O2 2H2O

  微观角度:2个氢分子 1个氧分子 2个水分子

  宏观角度: 4 g 32 g 36 g

  从上述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

  学生:看到反应物、生成物的数目和质量关系。

  教师:从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微观上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可以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而分子和原子是极微小的粒子,一滴水中就大约含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个去数,即使分秒不停,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个工作。在日常化工生产中我们更不可能数出一定个数的氢分子和一定个数的氧分子进行反应,而根据初中我们学习的知识也知道,从宏观上4 g的氢气和32 g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 g的水,所以我们知道,4 g的氢气所含的`氢分子数必是32 g的氧气的2倍,那我们怎样才能既科学又方便地知道一定量氢气中含有多少个氢分子呢?所以,这里需要一个“桥梁”,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宏观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量”。

  (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白“物质的量”这一个物理量在化学中存石的必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量,至此,物质的量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及摩尔

  (投影)

  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符号为mol。

  教师:在我们的计量上,多长为1米呢?“米”这个单位是如何得来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开始常常会毫不思索地回答:10分米为一米。但很快他们又会意识到1分米又是多少呢?10厘米?那1厘米又是多少呢?……然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无尽的循环,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白在国际单位中,1米的长短,1 mol的多少都是人为规定的,这里常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

  教师:国际计量组织规定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为1 m。同样,也规定了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物质为1 mol。1 mol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一打、一箱一样,表示的是数量的集体。一个箱子能装多少瓶饮料,这取决于我们做多大的箱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定义这个集合单位。“摩尔”这个单位能包含多少个粒子?这也是由我们定义的。

  (投影) 集体一个体×规定的较大数目

  1打= 1个×12; 1令 = 1张×500; 1 mol = 1个×6.02×1023

  (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以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来迁移类比,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测得有很大的贡献,故用其名来命名,以示纪念。表示为

  NA=6.02×1023mol—1。

  1 mo1粒子所含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1 mo1 O2的分子数约为___________,2.5 mol SO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2)3.01×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其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1.204× 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1,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4)N个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根据以上四个小题,能否得出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 。

  教师:例: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为1∶2∶3,则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6∶3∶2

  学生:讨论得出A答案。并且总结出: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学生普遍觉得非常困难,弄不清原子数与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

  过两道关:(1)知道相同物质的量的CO、CO2、O3三种气体,氧原子数之比为1∶2∶3;根据n=N/NA推断,粒子的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教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 cm的硬币排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2)如果把6.02×1023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学生非常惊奇,更加意识到使用物质的量这个粒子集体的重要性,也不会再用物质的

  量去描述宏观物质。)

  物质的量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mol人 1 mol细菌 1 mol氧气分子 1 mol质子

  学生:讨论并回答,1 mol人肯定是错的,1 mol细菌、1 mol质子、1 mol氧气分子是对的。

  (“1 mol人”,学生都会很快反应是错误的,但1mol细菌很多学生会认为细菌是很小的,

  是微观的,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所以借此要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不要认为只要是微观的概念就可以用摩尔来表示,应该是微观的物质粒子才行。)

  教师:对于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物理量,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不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人、1 mol大豆都是错误的。

  (2)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不能笼统地称谓。1mol氧、1 mol氢就是错误的。只能说:l mol氧分子或1 mol氧原子。

  (3)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

  作业设计

  1.“物质的量”是指 ( )

  A、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微观粒子数 C.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

  D.能把物质的质量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 mol氧 B.1 mol H2SO4 C.1 mol米 D.1 mol面粉

  3.在.1 mol H2O中 ( )

  A.含1 mol H B.含6.02×1023个氢原子

  C.含6.02×1023个水分子 D.含3.01×1023个氧原子

  4.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Na+数约为 (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1 mol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

  A. H2 B.CO2 C.CH4 D.O2

  6.将1 mol CO与1 mol 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电子数相等 D.质子数相等

  7.氢原子数目为9.03×1023的NH3是 ( )

  A.1.5 mol B.1 mol C.0.5 mol D.2 mol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

  A.1 mol N2和1 mol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B.1 mol H2和1 mol C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A

  C.1 mol CO和1 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NA

  D.1 mol H2 SO4和1 mol H3PO4所含的原子数都是4NA

  9.物质的量相同的甲烷和氨气具有不同的 ( )

  A.电子数目 B.质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10.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所含O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 。

  答案:1.D 2.B 3.C 4.B 5.C 6.A 7.C 8.A 9.D

  10.1:1 2:3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本周教学内容: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重点、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三.具体内容: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2.水的电离程度

  3.电离平衡常数

  4.水的离子积

  5.需注意的

  6.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Kw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溶液酸碱性的表示

  5.pH的测量

  (三)pH的应用

  1.医疗上

  2.生活上

  3.环保领域中

  4.农业生产中

  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四)酸碱质子理论

  A.溶液pH的计算方法

  B.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

  2.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例1]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

  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

  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

  [例2]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HAHC2-(少量)=A-H2C-;H2B(少量)2A-=B2-2HA;

  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的是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

  ②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例3]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9.0B.9.5C.10高中语文.5D.11.0

  解析:考查与pH有关的计算。

  [例4]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考查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和对定义的理解、运算。

  [例5]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可能是强酸

  B.HY一定是强酸

  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

  解析: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

  [例6]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一定是1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解析:考查对水的离子积的理解和影响因素。

  [例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B

  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质的分析。

  [例8]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B.7C.6D.2

  答案:AD

  解析:掌握溶液pH计算的根本原则。

  模拟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A.10-14B.55.6×107C.107D.55.6

  2.如果25℃时Kw=1×10-14,100℃时Kw=1×10-12,这说明()

  A.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

  B.前者c(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D.Kw和温度无直接关系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变的是()

  A.HCl溶液B.NaOH溶液C.Na2SO4溶液D.氨水

  4.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5.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B.V1

  6.在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H)=1.0×10-7mol/L的溶液()

  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

  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8.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

  9.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B.9:1C.1:11D.1:9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溶液中无OH-

  B.NaOH溶液中无H+

  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0-14

  1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已用蒸馏水洗过)()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量筒

  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A.V3>V1=V2B.V3>V2>V1

  C.V1>V2>V3D.V3

  试题答案

  1.B2.AC3.C4.D5.A6.C7.D8.C9.D10.D

  11.CD12.A

  试题解析

  1.根据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电离,而分子个数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计算即可。

  2.温度较高,Kw较大,所以选A;Kw较大,即水的离子积较大,说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向为吸热方向。

  3.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溶液被稀释,使得酸性和碱性存在误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4.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着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发生移动,c(H)减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

  5.因为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全部的氢离子(包括没有电离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体积少。

  6.根据水的离子积的公式,计算出c(OH-)=3.8×10-7mol/L,比氢离子浓度大,因此显碱性。

  7.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离子浓度仍一样,但电离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向是吸热反应。

  8.由于量的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C。

  9.混合前,碱中c(OH-)=0.1mol/L,酸中c(H)=0.01mol/L,因为算得溶液中OH-剩余,为10-3mol/L,其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D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溶液体积(V1V2)。

  11.锥形瓶里的待测液,物质的量一定,如润洗则多;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必要润洗。

  12.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还有一部分分子未电离,所以所需的酸多。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设计02-11

化学的教学设计01-08

关于化学教学设计11-21

中学化学的教学设计02-22

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19

高中化学必修教学设计02-09

化学教学总结07-12

化学教学反思12-27

关于化学教学总结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