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1 13:44: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学设计15篇

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国号》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法国号》,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有感情的演唱。

  2、通过聆听、表演、创编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力、想象力。

  3、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二、教学内容:

  1、内容: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学唱《猫咪别淘气》

  2、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难点:切分音及倚音的演唱。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欣赏中乐。

  四、教材分析

  《猫咪别淘气》是四分之二拍羽调式。歌曲诙谐幽默并带有说唱风格,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歌曲的节奏旋律仅仅依托于语言的音调,说唱结合,七度下行大跳音程的倚音、切分音的运用,形象的表现了小朋友稚嫩语气,生动的描述出小主任对淘气小猫的叮嘱,歌曲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渗透了关心动物的意识。

  五、学情分析

  由于小猫贴近学生生活,在平时很容易观察到,所以动作的创编做出了很好的铺垫,小猫又是很可爱的动物,低年级学生很喜欢,只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创编。

  六、教具准备: 电子琴 多媒体 打击乐器,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

  用XX节奏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三、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1、同学们,你们听过管弦乐吗?师简介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拉弦乐器组 铜管乐器组 木管乐器组 打击乐器组

  2、初听

  我们来听

  3、讨论说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一首三拍子的曲子。

  4、复听 分析 并跟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共分三段, 引子 A B A1。

  引子:自豪的小猫步入舞场。

  A段:(主题) 优美抒情,弦乐演奏。

  小提琴的“滑奏”技巧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表现小猫顽皮好动的性格。

  B段:(主题) 欢快活泼。木管主奏。

  表现小猫越跳越高兴,

  A1段:突然传来小狗的叫声,音乐用一连串上行音。

  表现小猫听到狗叫一溜烟的逃离舞场,巧妙地结束了乐曲。

  5、复听:师生共同用动作来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同桌合作)

  四、表演《猫咪别淘气》

  1、初听

  导语: 今天还来了一位猫咪朋友,它和刚才那位可不一样,它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是怎样唱的小猫咪。

  2、师放歌曲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猫咪淘气的情景。

  3、师提问: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情景?小猫咪是怎样淘气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回答)

  4、再听老师唱一遍歌曲,学生认真听的同时可以随音乐做小律动。(教师进行范唱前讲解切分音及倚音的唱法)

  5、师: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首好听的歌曲呀?我们现在就来学唱这首歌。(师弹琴分句教唱)

  7、大家唱的真好,下面老师再放两遍歌曲,大家可以随着音乐哼一哼。(提醒学生切分音及倚音的唱法,学生进行演唱时,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8、歌词创作:我们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学习了歌曲《猫咪别淘气》,我看得出大家很喜欢小猫咪,因为你们都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但是小猫咪身上淘气的坏毛病你们可不要学呀!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音乐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5-6岁的孩子他们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时会说明理由。于是,就想利用这堂音乐课,培养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识别并跟着稳定的节拍或节奏做动作。

  2、幼儿描述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与音乐特征联系起来的。

  3、幼儿与两个或更多幼儿合作,他们会贡献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纳入正在玩的游戏中。

  重点难点

  幼儿与两个或更多幼儿合作,他们会贡献自己的想法,或把他人想法纳入正在玩的游戏中。

  活动准备

  CD、积木、打棒、圆舞板

  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师:小朋友,下午好。

  幼:肖老师,下午好。

  2、森林里要举办音乐会啦,这一次的音乐会邀请了许多的小动物来参加。蝴蝶来了,蜜蜂来了,小蜻蜓、小蚂蚁也来了。而我们的小蚂蚁主动承担了搭建舞台的任务。你们看,小蚂蚁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愉快地合作,一块一块的木材运到了搭舞台的地方。那小蚂蚁是怎样来运木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理解音乐

  听第一遍音乐,老师跟着节奏拍腿。

  问:(1)你听到了哪些都动作?

  (2)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搬(推、拉、堆)呢?

  幼儿回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搬、推、拉、堆),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现在你们就是小蚂蚁,我们一起来运木材吧!

  (播放第二遍音乐,全体幼儿跟着一起做。)

  4、合作

  出示图片,问:“小蚂蚁是一个人在搬东西吗?对啦,小蚂蚁是一起合作完成的,它们很团结,分工也很明确,很快就把舞台搭建好了。”

  “那边木材厂有很多的木材需要运到这边来搭建舞台,现在你们就是小蚂蚁,你们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把我们的木材运到这边来。接下来有几分钟的时间,你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商量你们如何分工,怎么来运木材。商量好后请先到老师这里坐下来,听一听大家的计划的是什么?别人是怎么分工的。”

  (几分钟后)

  “我们一起去木材厂吧!现在我是你们的啦啦队,跟着音乐一点一点地把木材运送过去。小蚂蚁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每组搬完后,小朋友们自己搭建舞台,搭好后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播放第三遍音乐)

  5、合奏

  “现在我们的舞台搭好了,我们的音乐会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表演了吗?”

  出示乐器,分别介绍乐器用法。待会儿请小朋友自由选择想要的乐器,拿到后坐到相应的位置,想好后就来排队吧~(播放《小松鼠进行曲》)

  请小朋友坐在位置上,我们先来预演一次吧!

  (播放第四遍音乐)

  好的,现在请大家交换乐器,我们要到舞台上去表演啦!

  (播放第五遍音乐)

  6、我们的'小蚂蚁真棒,一起合作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现在我们的区域里有很多的材料,包括角色扮演、搭舞台的木材等,小朋友在区域游戏的时候可以继续玩搭建舞台的游戏哦~

  活动反思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是学小蚂蚁动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的参与着,在边唱边做中,感受了本歌曲的语词节奏,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活泼。而且在搭建舞台时也是幼儿一起合作完成,在选择乐器时更是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的乐器。

  但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很多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不一定要跟着别人做。在听第一次音乐时,还有些孩子没听清楚,应该帮助强调关键词,或老师加重语词。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创编语词,用孩子自己的想法来表达。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我不断地摸索、尝试、探索、反思、改进。希望下次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弥补以上的不足,会有惊喜的发现,会有更多的收获。

音乐教学设计4

  一、读准字音

  携带xié慰藉jiè上颚è颤动chàn骷髅kūlóu萦绕yíng缥缈piāomiǎo

  蟾蜍chánchú戛然jiá模型mó鱼鳍qí

  二、弄清词义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

  声纳:利用超声波测距的装置

  征募:招收募集

  领地:占有的土地

  和弦:音乐术语,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

  迄今:到现在

  湮没:埋没

  冒昧:言行不合地位、场合的要求,多用作谦辞

  三、语段阅读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1、文中的两个“之一”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2、既然说“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那通讯系统还有什么用呢?

  3、“我们好象一定”句中的“好象”和“一定”是否矛盾?

  4、末句有什么作用?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的分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指什么?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这句的意思是指

  3、作者认为音乐的性质是什么?

  4、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

  1、“之一”不能删掉。“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通讯的内容繁复的'原因都很多,作者在这个话题中都只谈了一个方面,所以用“之一”。

  2、一个通讯系统内部,信号的含义还是明晰的。而在系统外,复杂的编码信号就成其为“噪声”了。

  3、用“好象”是因为假定的未来事件,不能用归纳法做出定然的结论。但人们会利用信息传递技术来“闲聊”,这一点情理上是“一定”会发生的。

  4、强调音乐的巨大作用,也为下文阐释“大自然的音乐”引出了话题。

  1、指的是鸟之间用于沟通和联系、交流的声音信号。即起着“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作用的鸣叫。

  2、“我”认为它不只是进行“事务性通讯”,而且是在进行不带功利性质的“音乐演唱”。

  3、没有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乐,或是“沉思的、若泣若诉”地抒发情绪。

  4、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活泼。

音乐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学唱歌曲《三个和尚》,跳木桩

  1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

  [智育目标]:

  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素质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继续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不同情绪设计不同伴奏型

  教学准备

  动画片录象 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学生活动设计

  演唱歌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

  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

  “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

  “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

  “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

  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

  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 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

  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设计意图

  直接播放音乐和故事进入本课,使学生对乐曲的印象较为深刻

  也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伴奏型,有难度,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后反思

  在本节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坚持以“听”为核心(因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演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原“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一系列“听”的任务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学生“听”的兴趣与“听”的质量。这首较长的民乐合奏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直接欣赏,一时是难以领悟和体会的。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敲敲打打”的心理特点,利用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降低要求,以玩入手,逐步引入。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表演念经,有的表演挑水,有的表演抬水,且抬水姿态各不一样。在这个快乐的创编表演过程中学生由“心动”到“行动”,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使整个创编和表演的过程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

音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表演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庄稼吗?(小麦、水稻、玉米、红薯、高粱等等)农民伯伯要怎样做才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中在种什么庄稼?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种玉米(除草、施肥、撒种、浇水)

  2、复听歌曲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3、解决难点;

  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演唱。

  4、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

  (1) x x x x|x x x |x x| x —

  校园地里播种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

  我来锄 地 你来 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娇嫩需 要 勤 浇 水

  5、随琴视唱歌曲

  第一句由教师示范x、 x节奏

  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

  6、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7、教师评价唱的好和不够好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

  8、熟悉歌曲,随伴奏音乐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9、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气势和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还要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10、教师对孩子的演唱予以评价

  三、表演歌曲

  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沙锤,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对孩子们的制作表示赞赏,对特别有创意和制作特别精美的乐器的孩子奖励。

  2、分组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孩子们通过自制乐器,和舞蹈动作把歌曲表现的淋漓尽致。

音乐教学设计7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苏少版)九年级音乐《阳关三叠》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百度搜索唐代诗人王维及《送元二使安西》

  (2)利用百度搜索古代乐器图片:编钟古琴古筝埙等

  二、教学课题

  《阳关三叠》

  教室前方投影背景幻灯

  三、教材分析

  这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琴歌,编入教材第三单元―悠远古风。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后又被谱为古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这首歌抒发了诗人送友人塞外服役时的离愁别绪,长久被人们传唱。原曲是无声调式,每段后半部分出现了商、羽调式交替。八度跳音程,切分节奏的使用表现了激昂难平的情绪。古朴深沉,略带伤感的旋律,将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唱本曲时应注意速度、对符点音符、八大跳音程、节奏切分等处以及十六分音符时值的掌握注意引导提示,这对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十分重要。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2、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形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六.教学难点

  1、思考、分析《阳关三叠》中特定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特定情绪。

  2“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七.教学设想:借助百度收索引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听、看、品、赏、唱,全面理解这首歌,乃至有感情地演唱。

  八.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电脑室

  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欣赏:

  1、导入:

  播放视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以《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片头曲引入本课。

  教师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可以提问学生,所看内容反映我国什么时代的人物,比组织讨论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问题设计:

  (1)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引入下一问题

  (2)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词,谁谱的曲?

  教师简介词作者杨慎,曲作者谷建芬。

  听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提示学生思考问题

  (1)感受歌曲音乐情绪,分析音乐形象

  (2)联系歌曲和电视剧,谈谈这首歌对电视剧主体表现有何作用?

  (3)你能说出《三国演义》中哪些片段或故事。

  学生:空城计七擒孟获三英战吕布群英会赤壁之战望梅止渴桃园三结义等等

  教师由《空城计》中诸葛亮抚琴片段引出对我国古代乐器―古琴的介绍和《梅花三弄》的欣赏。

  播放视频京剧《空城计》,提示学生注意诸葛亮所弹奏的琴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古琴。

  听一遍古琴曲《高山流水》

  2、教唱《阳关三叠》

  (1)听赏歌曲

  师:歌曲咱们欣赏完了,请各组同学回答一个问题,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歌曲情绪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

  这是一首描写古人送别朋友到边外服兵役分别时场景的歌曲。歌曲的情绪:深沉、惆怅、忧郁。

  引导学生看已经搜索的《阳关三叠》

  师:启发学生,《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目前我们所见的是一首琴歌,琴歌是随古琴边弹奏边吟唱的歌曲。哪位同学了解古琴或见过古琴?(引导学生看课件)古琴:请看古琴,它是一种七弦琴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三千多年,从古到今,独一无二,常流行于文人雅士之中。除了古琴大家还知道古时候那些乐器?(再看课件展示)编钟、埙等。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感受古琴的音色。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古琴特色:高雅、含蓄、悠远、情意绵绵

  教师小结后换入下一环节,今天我们的人无不仅仅是听、看、赏我们还要学唱这首歌曲。

  (2)老师范唱《阳关三叠》

  (3)教唱《阳关三叠》主旋律

  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请大家看旋律,发现什么了吗?(生答)对,不唱的`旋律部分加了括号,这叫间奏。间奏是歌曲不可缺少的部分。

  注重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注意解决难点“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和切分音节奏。

  (3)学生齐唱《阳关三叠》,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教师在纠正学生演唱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出要求:

  a.唱准附点音符、八大跳音程、切分节奏以及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b.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学生再唱,可以变换形式让学生演唱,比如,分组、独唱等等。

  4、听赏合唱曲《阳关三叠》

  边听边思考:共听到了几次相同的旋律?将一段旋律反复吟唱三次,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由此可见,“三叠”是什么涵义了吧?

  3、拓展与延伸:

  这首歌唱的友情,要求学生用情景剧、送别诗词收集以及集体在黑板上作画的形式表现歌曲。分组完成,第一组准备情景剧: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友人、一人扮演吹箫者,一人扮演抚琴者,一人扮演店小二,一人扮演城门监守,几个人扮演吃酒人。第二组集体合作在黑板上作画画面应弄清季节,杨柳依依、春分和煦等。第三组收集送别的诗句,并推举代表准备配乐朗诵。

  四、评价与总结

  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呢?你觉得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呢?(生自评、互评)

  下面让我们在古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声中,感受着古人的送别之情,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

  小结与评价

  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本课所学,结合自己的表现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及感受

  十、课后反思

  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5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演绎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资料,到课堂上的反馈整合,资源共享,学生们做的都很好,很积极。

  不足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感没能得到恰当表达,感受不到歌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音乐教学设计8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

  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1、师弹电子琴,生划拍用“啊”音哼唱旋律。

  2、跟琴用轻声唱歌词。

  3、师提示:怎样唱这首歌刚才同学们已经讨论了,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跟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VCD光盘《雪绒花》伴奏音乐,生全体起立,有感情地演唱)

  五、演奏乐曲

  1、师导入: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魅力。《雪绒花》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意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于是也有音乐创作人为它编配了器乐合奏曲,翻开书第14面。

  2、看谱,分析配器,主旋律竖笛练习。

  a、师范奏,生指法练习。

  b、生自由练习,师指导。

  c、齐奏,师用铃鼓伴奏。

  3、分析配器的各种节奏,并结合旋律进行试奏。

  看第10面五线谱和简谱的时值对照表,弄清配器的节奏。

  a、碰铃节奏

  ×―― × - × × - 0

  叮 叮 叮 叮

  b 、沙锤节奏

  0 × × × ×× × ×” - 0

  沙 沙 沙 沙沙 沙 沙

  C、大鼓节奏

  × 0 0 × × - ×- ×

  咚 咚 咚 咚 咚

  3、合奏练习

  a、分组,在A 、B、 C三组中,各抽一部分人演奏竖笛,其他人分别演奏一种乐器。

  b、指出合奏中的不足,再度合奏,分组轮流进行。

  六、综合表演

  1、导入:今天,我们在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时候体会到了歌曲感人的艺术魅力,在乐曲合奏中享受到了合奏成功的愉悦。对于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呢?(生谈想法)

  2、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音乐作品,生排练时教师做指导。

  3、全班交流,组对组进行评价。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音乐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过程与方法】参与欣赏合唱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简单的音乐语言评价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欣赏认识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用具

  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的资料、录音机、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提问:

  (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话集?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2)同学们都知道德国有哪些的艺术家和诗人?

  (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海涅、门德尔松……)

  2.词曲作者简介

  海涅:德国的诗人,他一生写有三千多首诗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谱写成了曲子。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岁从母学习钢琴;8岁学习作曲;9岁登台演奏钢琴;17岁发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已属作品。1834年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时,他阅读了海涅的抒情诗,灵感突现,迅速写下了这首被世人广泛传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新课教学

  1.配乐朗诵,强化歌词

  播放由双簧管演奏的《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教师示范,感受节拍

  (播放歌曲的伴奏,教师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歌曲的歌词其实是一首抒情小诗,出自诗人海涅之手,而生性浪漫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则为它谱上旋律,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美妙的歌曲吧!

  3.分步学唱

  (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用lu轻声模唱.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注意用演唱《回声》时的头声感觉。

  (2)学生控制音量。用lu模唱。

  (3)学生轻声随琴唱曲谱,教师可轻声附和,同时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尤其注意几个音程跨度较大的地方(5到低音7;低音5到3)。如发现音准问题要及时纠正(第一和第二乐句的音均属大跳),可以采取分组模唱音程或手势的方法强化概念(在和三度音程中逐步递减过渡音或手势提示音高变化)。

  (4)学生熟练后,再次演唱曲谱。

  此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乐句比较,找出规律。尤其是起音和乐句结尾的特点(出示谱例幻灯片)。可以起到降低难度,同时训练学生观察力的作用。

  (5)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教师随时注意纠正。

  在歌词演唱中,一定要让学生认真感受词意,同时注意美声唱法的咬字位置。

  (6)学生随琴控制音量变化演唱。音量的变化正是与旋律的起伏、拍子的强弱完关结合。

  师:这首歌的弱起小节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提示学生划三角感受六八拍的起伏感,同时在第五拍吸气策六拍进入)

  看看哪几个乐句存在弱起小节?我们的气息、呼吸该怎么控翻呢?我们来试一试。

  (7)学生控制气息,注意弱起处的换气。练习演唱几个有代表性的乐句(第一乐句为例)。

  (8)学生常握正确的换气方法,演唱全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中最有韵味的地方是哪里?该怎样演唱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来(学生自由提出自己见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等表现要素的变化来演唱。)

  师:在这首歌中,我最喜欢的是几处倚音的运用。(教师演唱带有倚音与不带有倚音的歌曲,学生对比效果,感受歌曲中借音的润色作用,并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练习演唱。)

  (9)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喝全曲。

  师:关于这首歌我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播放双簧管演奏的《乘着歌声的翅麟》、童声合唱《乘着歌声的翅膀》、女声独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怎么样,这首歌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歌曲的意境依然没变,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能不能用几个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我来播放音乐,大家可以随着音乐、跟若感觉自由地做动作。你可以独舞,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与你共舞。

  (反复播放歌曲范唱,教师带领学生用动作体脸6/8拍的摇摇感。结束后,教师揭示歌曲的节拍——6/8。)

  (三)巩固提高

  1.欣赏《致音乐》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分析歌曲的结构。

  (2)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舒伯特的许多作品已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鳟鱼五重奏》等器乐曲,至今仍是世界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曲目。然而,最能代表舒伯特艺术的还是他的六百余首歌曲,对于后人的影响也,被称为“歌曲”。最的歌曲有:《摇篮曲》、《小夜曲》、《圣母颂》、《魔王》、《野玫瑰》、《鳟鱼》,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3)再次听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2.参与表现,课外延展——回归生活

  师:同学们的歌声太美了。我听得如痴如醉,能够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类好!这首歌让我们在歌声中飞到了梦中的乐园,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将你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最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把歌声中的美凝固在纸上,做成风筝,放飞天空!

  播放歌曲,学生在事先准备的白纸风筝上作画。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让我们将共好的愿望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天空吧!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音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上波音、倚音、附点音符的演唱。

  二、通过学唱歌曲《 小瓜棚》,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农家孩子的生活情趣,并用活泼、明亮的歌声来抒发歌曲中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明快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了解和体会农家孩子的生活情感。

  教学难点:

  波音、八分休止符、倚音的演唱

  教材分析 :

  “瓜田绿似海 ,香飘十里外;清风伴甜梦,霞光送晚星。”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的儿童歌曲《小瓜棚》所刻划的令人神往的意境。诗意浓郁、充满生活气息的歌词和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勾勒了一幅美妙的田园风情画。农家孩子对家乡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尽入其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欢快的音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背景音乐《小瓜棚》伴奏乐)

  二、导入新课:谈话: 夏天快到了,同学们最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些香甜的水果是谁通过辛勤的劳动种出来的?

  生:农民伯伯。

  师:真是应该感谢他们,有了他们辛勤的耕耘,我们才能吃上香甜的瓜果。小时候老师生活在农村,就认识一位小朋友,他也是个小瓜农,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他就和爸爸一起在田地的瓜棚里看瓜,他对瓜棚的感情可深了,他还为他的小瓜棚编了一首动听的.歌,今天咱们就来听一听他是怎样演唱自己的小瓜棚的?(播放课件)

  (板书课题:《小瓜棚》 )

  三、讲授新课:

  1、通过聆听,同学们感受到歌曲是怎样的情绪?

  生: 欢快的,活跃的;轻快的,喜悦的。

  2、从歌曲的风格上,你感觉这首歌曲是北方的音乐还是南方的音乐?

  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总结概括。

  师:北方的音乐:粗犷、豪放的

  南方的音乐:细腻、柔美的

  歌曲引子的节奏活泼,旋律跳跃,情绪欢快,具有我国北方地区民间歌舞音乐的特点。

  3、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情绪,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

  师:这位小朋友把小瓜棚搭建在瓜园中,每天能闻到花香,听见鸟鸣,最令他高兴的是:他种的瓜非常的香甜,十里以外都能闻到它的香味,可以说,他在小瓜棚里的日子非常的快乐。

  4、教师范唱( 跟伴奏):这么动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来唱一唱?不过这次需要同学们的配合,请大家轻轻的为老师击拍伴奏。体会一下歌曲中哪些 词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呀嗨;呀呼嗨。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词叫衬词,它没有实际的意义,在歌曲中起到衬托性的作用,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词,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欢快、活跃的情绪。

  5、刚才我看到好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想一展歌喉,来,我们跟琴小声唱一遍。(演唱1)(学生演唱,教师解决学生演唱中的难点)

  6、 解决难点:

  1) :八分休止符可以用手轻轻的拍一下桌子。休止加连线,声断气不断。

  2) 波音:教师范唱,讲解,

  3)前倚音:让声音舒展开;加、不加的效果,通过对比来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好听。

  7、跟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把北方民歌那种欢快、豪放的风格,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演唱 2)

  8、跟伴奏演唱歌曲。

  同学们想象一下,当你拥有了一件非常喜爱的东西,或者完成了一件自己十分有兴趣的事情时,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兴奋、喜悦)

  这首歌曲就要带着这种情绪来演唱。把农家孩子那种喜悦、满意、自豪的情绪表现出来。

  四、创新展示:

  师: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农村生活。你认识的农村小朋友。

  师:尽管农村的小朋友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比不上我们,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不比我们小。歌曲《小瓜棚》中的主人公独立、自主,大胆实践,尽管年纪小,但瓜儿种的好,“十里以外香味浓”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生1:勤奋。 生2:勇敢 生3:勤劳

  师:老师想种瓜的小男孩不但勤奋、勇敢而且他一定有创新精神,不然他的瓜怎么能种的那么好。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实践,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西瓜品种,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同时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着丰富的乡土人情,对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也许那里的生活还是一片空白,快要放暑假了,不妨邀上伙伴一起去农村感受那里的生活气息。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体验生活。

音乐教学设计1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中第十五节《贝多芬》。这个单元主要探究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共有两首,分别是《第23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引导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及内涵,初步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启发学生把学习、生活和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对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欣赏能力,但这种能力与认知基础却由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而使学生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存在一定鉴赏困难,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不懂得如何进行欣赏。因此改变这一状况是上好本课程的关键,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采用对比检验、模仿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古典艺术所带来的美。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感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加强学生对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及贝多芬精神的认识。体会作曲家百折不挠的一直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讲解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基础知识,增加学生对于曲式结构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鉴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及《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片段,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古典主义的音乐特点;区别交响曲作品及奏鸣曲作品的不同,并能够试着演唱《欢乐颂》这个乐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能够试着哼唱主旋律,掌握奏鸣曲式的结构是分为呈示、展开、再现三个乐章;以及贝多芬所创的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的结构。

音乐教学设计12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

  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1、3 、5 ”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

  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的,因此不可处理太快,大约为每分钟72-78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动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课本山已向同学们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的节日吗?

  生:芦笙节......

  师:对!芦笙节是苗族的,还有壮族的歌圩,瑶族的达努节等,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民族的节日”,第一首歌曲是《快乐的泼水节》。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老师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每年清明后十天左后举行,周恩来总理也曾经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扮成孔雀的样子,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在江河中进行龙舟比赛,岸边的人们唱着歌端着米酒,准备敬献给获胜者。歌手们边唱边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从黎明直至深夜。

  在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

  2.教师范唱或播放磁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又一个大致的了解。

  3.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难点要解决结束句中“哎”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4.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

  6.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三、小结

  在边唱边舞中结束全课。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

  教材分析:

  1.《塔吉克的节日》

  《塔吉克的节日》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弹拨乐器的性能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塔吉克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节日里欢快、热烈的场面。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甘地区。每逢节假日或喜庆时,塔吉克人常在鹰笛和手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并举行赛马和叼羊等活动。

  手鼓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2.《火把节之夜》

  这是一首中阮独奏曲,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是东汉时期艺术工匠们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阮为圆形音箱,直炳,有十二个品,四根弦,到了唐代,发展为十三个品,称为“阮咸”。阮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大阮和小阮。

  《火把节之夜》原为琵琶独奏曲,乐曲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短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主题(a段) 轻柔的奏出,及富歌唱性,犹如巴乌的吹奏声,舒展而柔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再现a段,更加优美宁静,富有韵味。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歌曲《欢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道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人们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器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最好能跟着哼几遍,以后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

  3.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

  复听主题。

  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欣赏弹拨乐合奏《火把节之夜》

  介绍塔吉克族及鹰笛、手鼓。

  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主题。

  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教师演奏主体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复听乐曲。

  5.课后反思

音乐教学设计13

  一、设计理念:

  音乐是积聚灵感、促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

  二、教材分析:

  《爱我中华》这首歌在本单元中起着总结全单元的作用,它体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爱我中华》是一首集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歌曲,四四拍,曲式结构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畅,变化丰富,有张有弛,一气呵成,营造了热情奔放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

  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能用热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趣和喜悦心情。

  2、从民族音乐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四、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

  难点:计划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准确掌握多变的节奏,及时呼吸,吐字清晰。

  五、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抢答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题,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六、教学流程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过程是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知识讲解、拓展延伸四个部分组成。

  1、首先我用知识抢答导入新课,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的国家,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由于生活地区环境等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歌舞音乐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课题。

  2、学习歌曲,先用聆听法让学生欣赏全曲,欣赏是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聆听中去体验、感悟音乐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带着不同层次的问题:(1)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2)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接下来是教授歌曲,在聆听的基础上来教授,我弹琴协助,这样就增强了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在学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热情、自豪、欢快的。

  3、知识讲解:

  4、拓展延伸:通过简单介绍不同民族的歌舞,让学生了解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最后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是让学生为这首歌重新创编歌词,引导学生从爱祖国的情感联系发展到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这就再一次让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的情感从创作中得到升华。

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年级:

  一年级

  教学内容:

  歌曲《下蛋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下蛋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歌舞、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的模仿能力及想象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 “0”和掌握“‖∶ ∶‖”的作用并感受音的长短,学会掌握含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组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及乐感水平;。

  教学重点:

  重点: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XXXX X ㄧXXXX X ㄧXX XXㄧ XX Xㄧ”的节奏练习及掌握。

  教学难点:

  歌曲的衬词:

  ge ge ge ge da | ge ge ge ge da | ge da ge da | ge ge da ||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母鸡头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美丽的农场。走,我们出发吧!

  2.律动(背景音乐《下蛋啰》旋律)

  3.猜一猜,模仿动物的叫声及其动作

  (播放动物声音:公鸡、小羊、小狗)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现动物的叫声中、动作中学习)

  二.节奏游戏

  师:请你听听,这是谁在叫?

  (1)师示范节奏

  节奏:x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gegegege da gegegege da ge da ge da ge ge da

  生:母鸡在叫

  (设计意图: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2)学生集体读节奏(学生练习节奏)

  (3)个别学生念节奏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下蛋啰》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设计意图:教师边唱边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师:母鸡妈妈为什么发出叫声呢?听!它要告诉我们什么事?

  生:母鸡妈妈下蛋了

  2.再次聆听歌曲

  师:母鸡妈妈gegegege da的叫声好像在说什么

  生:“蛋儿大,蛋儿多”

  1)导出歌词:蛋儿大、蛋儿多

  师:这里的蛋儿大吗(大)?多吗(多)?

  (看课件歌词:蛋儿大、蛋儿多)

  师:我们一起来按节奏读一遍(生读),看看谁朗读的声音能体现出“蛋特别多,特别大”(生读)。

  师:再来一次(生读)!

  (设计意图:强调夸张的情绪和表情,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自豪的心情。)

  2)讲解反复记号

  同学们读得真棒,大家肯定看出来了,有两个“蛋儿大、蛋儿多”,在音乐当中啊,有个记号叫反复记号,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四条竖线站两边,两边各有两个点,如在歌中看到它,请你再来唱一遍。”(突出“大”“多”,夸张的表情)

  3)导出歌词:大母鸡呀,坐草窝呦

  师:刚才我们说这是谁的蛋啊?生:母鸡,师:母鸡在哪里生蛋啊?生:草窝

  师:这里有个没有颜色的鸡蛋,它表示什么呢?

  生:休止符

  师:请大家再按节奏把这一句读一遍,注意休止符是不能发出声音的。

  4)导出歌词:涨红脸儿下蛋啰

  师:大家有没有发觉母鸡下蛋的时候它的面部表情有什么特征啊生:脸红

  师:谁来说一说它下蛋的时候为什么会脸红

  生:用力(害羞)

  师:因为大母鸡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蛋生下来,所以把脸都涨红了。让我们把这句话按节奏读一遍(生读)。

  (设计意图:重音“涨”“下”的掌握,能更好地母鸡下蛋的辛苦。)

  5)导出歌词:一声一声来唱歌,好像在说

  师:让我们再观察一下,大母鸡除了生蛋还在干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句歌词。

  (设计意图:从歌词入手,了解不同的情绪--抒情)

  6)导出歌词:ge ge ge ge da……

  师:大家说母鸡生完蛋之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它非常高兴,非常得意,谁知道母鸡生完蛋之后它是怎样向别人表示自己自己生完蛋的信息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答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母鸡得意的心情?(在读的时候要把“da”扬上去)

  7)随琴哼唱歌曲

  8)完整的唱歌曲

  四 .歌曲艺术处理

  师:因为母鸡下了蛋很自豪。母鸡妈妈很高兴。所以要唱得很神气,要很高兴。

  1.情感提升

  2.判断音乐的'情绪

  (1)快速,高兴(2)慢速,难受(3)轻声,害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学生跟录音有表情演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表现歌曲的情绪)

  五.创编表演,激发热情 (学生头戴头饰表演)

  1、个别学生表演

  2、集体表演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活动表演中,提高学习兴趣至高潮)

  六.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农场游已经结束了,让我们唱着歌,祝贺鸡妈妈早日把小鸡孵出来。

  (听着《下蛋啰》表演小鸡走出教室。)

  《下蛋啰》教学反思

  《下蛋啰》这首歌非常有意思,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时地得意模样,尤其是歌中模仿母鸡下蛋的节奏为歌曲增添了亮点,但也是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一、观看动画视频。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母鸡下蛋的动画视频,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之后的歌曲学习做铺垫。

  二、解决难点。

  学唱过程中,母鸡的叫声是这首歌的难点------十六分音符。我先把节奏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练习。在练习时学生还都念得很清楚,但是加到音乐中后,他们就开始唱不清楚了,后来我想到了节奏型的轻重处理,把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每个都是重音改成第一个重后面的轻,这样把重点分散了,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通过一些形象的模仿和练习,让学生在情景中就解决了歌中的难点。

  三、动作表演。

  我让孩子们做“母鸡下蛋”的动作,发现他们特别兴奋,一边唱一边表演,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大母鸡”。他们在情境中演唱,情绪高涨,所以歌曲表演唱完成的较好,我也在音乐活动中倍感轻松,而这一切都必须发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蛋啦》评课:

  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教学设计衔接自如,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三、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易于被孩子接受。 任老师自始至终都有优美的肢体语言和具有童趣的儿童语言教学,和孩子们融为一个整体。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为难成教学任务。

音乐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22—27页

  1、听音乐家的故事—— 少年舒伯特

  2、听赏〈军队进行曲〉

  3、演唱〈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2、 能认真听赏〈军队进行曲〉,了解音乐形象,体验音乐情绪的转变,并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摇篮曲》。

  教学重点:

  有感情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感受舒伯特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二、了解音乐家舒伯特

  1、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入音乐故事《少年舒伯特》,让学生了解

  2、谈谈听后的感想

  三、听赏军队进行曲

  1、分段听赏,逐步思考每段中想到了什么?

  2、再听,跟主旋律唱,随音乐表现三个乐段场景

  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

  路边的妇女向士兵示意问好;

  军队继续前进,渐渐走远;

  3、 总结演奏乐器

  四、学习《摇篮曲》

  1、导入:你们好记得小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入睡的吗?

  2、让我们一起在这首《摇篮曲》中重温当时的情景。(听歌曲)

  3、熟悉的画面,动听的曲子,此时此刻,你们感觉到了什么?

  4、如果想要把那种温暖、幸福的`感觉表现出来,我们在演唱《摇篮曲》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5、从你们的回答中,我看得出你们非常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对我们也有着美好的祝愿。让我们一起细读《摇篮曲》的歌词,从中慢慢的体会。

  6、学唱歌曲旋律

  7、 合着音乐唱歌词。

  9、跟着音乐纠正有困难的地方

  10、用轻柔、缓慢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五、课堂小结

  摇篮曲是母亲哄小宝宝睡觉时所唱的歌曲,古今中外,摇篮曲有很多很多,不只我们今天学的这一首,我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收集一些摇篮曲供大家欣赏。

  六、作业布置

  练习演唱《摇篮曲》,课后收集一些关于舒伯特的相关资料

  七、板书设计:音乐家舒伯特

  教学反思:舒伯特是湘版教材安排的第二位音乐家,安排目的在于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了解世界著名音乐家,聆听世界各国音乐,感受各国音乐风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舒伯特音乐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多引导学生从生活的感悟中去感受作品,体验作品。《摇篮曲》“轻、柔、美”《军队进行曲》充满生活气息,带有舞曲风格。欣赏教学中注重情景创设体验整齐的军队步伐,热情迎归的市民,通过随乐踏步,呼喊,跳跃的活动体验歌曲情绪,演唱《摇篮曲》中有一个前倚音,采用听唱和视唱法进行教学。

【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设计08-02

《白鸽》音乐教学设计01-09

《非洲音乐》教学设计07-06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8-16

《音乐小屋》教学设计08-14

音乐《雨中》教学设计03-25

春晓音乐教学设计12-09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06-15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1-15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