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夜思》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 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 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 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 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 思念,想念。
5、幼儿学习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习,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〦 、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课前主动观察和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学会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如用眼睛观看、请教父母、阅读有关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学学从网上浏览查找资料。
2、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并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静夜思》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对大诗人李白产生敬佩之情。乐于诵读古诗,主动搜集与月有关的古诗并诵读或背诵。
【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诵读,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文情景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师用的生字卡片,与宁静夜空和谐的音乐;学生用的生字卡片,课前召开一次“神奇的星空”资料交流会。(详细过程见单元综合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境,激趣设疑
1、出示“诗人李白遥望明月”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2、教师揭示课题:静夜思读了这首诗,你就会解决很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图中内容:一轮圆月、一个人抬头望明月、这是夜晚┅┅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疑问)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是什么季节的晚上?┅┅创设这一情境,与诗意联系,与诗作者及时代背景相联系,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有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感情;同时,让学生据图提问,既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同学们,谁会背这首诗?指名背,要求其他同学打开书听读。(生背后,教师要鼓励其课外主动学习)
2、再次齐读:提不同要求,会背的可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会读的,可以边听边随读。一生背诗,其他学生看书听读。背诵。了解学生课前读此诗的情况,实现以学定教,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主动背诵古诗的积极性。
三、再读古诗,识记生字
1、先读一遍古诗,再对照生字表把生字在诗中圈出来,然后想办法记一记这些生字。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总体情况。出示生字表。
3、出示字卡,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反馈认字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字情况,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4、教师对一些如加、减、换偏旁的方法记字的要及时归纳并推广给全体学生,以便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对编出的歌诀要给予肯定。学生自读古诗,在诗中勾出生字,再读生字,想办法记一记。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学生汇报哪些字想出了好办法,就自由站起来说给大家听。学生练读。发现错读或不会读的'字,及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同桌同学互查互帮,并在同学的书上标记不会认的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想出的记字好办法。学生自己探究识记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后,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全对”这样一种适度的压力。此时发挥同伴检查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识记生字的过程,提高识字的效率。教师在全班的反馈中,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再读古诗,想一想知道了什么?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汇报,与解决课初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联系起来。
3、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弄清以下几点: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一生写了约一千首诗歌。谁还会背李白的其它古诗?课下查找一些李白的诗背一背。
4、为什么诗人把月光当成了“霜”?你在什么季节见过“霜”?(秋天,进而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图上是什么季节的问题)月光与霜有什么相似之处;
5、 理解“举”、“低”。
〖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汇报知道了什么。
2、小组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
4、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
5、学生背诵以前背过的其他古诗。
6、学生思考、结合实际讲解自己对霜的了解。
7、学生边读诗边做“举头”和“低头”的动作。“我知道什么”这一极具开放性的问题,解答域宽至全文语句,问答距长至全诗内容及情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各类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读懂一些词句。选择的空间很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全班交流时,教师从学生汇报的已知中,了解学生所未知的,进行点拨,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走向完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感情朗读、背诵,读中悟情,背中积累
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加上动作。
六、指导写字让学生观察生字,描红、临写
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目、耳、头、米”4个字在田字格中是怎么摆放的。然后临摹书中生字,体会如何占位。写字要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汉字的书写特点,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七、布置作业,将学习延伸至课外
1、把《静夜思》背给家人听,并评价。
2、查找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或李白的诗背下来。语文学习的资源非常丰富,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四个生字。
2、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韵律地朗读、背诵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电脑放夜空课件。
2、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静夜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整体美
1、电脑出示古诗。
2、看课文,听录音,整体感知。
3、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 自读课文。
⑵ 指名读课文。
⑶ 互相交流,读懂了那些词语。
⑷ 配音朗读。
4、指名到讲台前背诵,其他学生点评。
5、认记生字交流学法:
⑴ 认识要求会认的10个字,自读课文、开火车读、分组读。
⑵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三、品读课文,领悟要点
1、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课件出示全诗,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诵读诗句。
3、指导朗读,领悟要点:
让我们跨越时空,跟诗人一起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亲人。
⑴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法感悟诗的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⑵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后,问:“在这个明月夜,你知道李白在干什么吗”“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② 引导学生理解“疑”,让学生用“疑”组词。然后:“为什么使人将月光疑是霜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③ 第3、4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领会诗句的含义,展开想象:
“坐在窗边的同学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你看见了什么?”“那要是夜晚,又会怎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句诗。“我们把头低下闭上眼睛,十秒钟后告诉大家,你想到了什么?”月光下李白又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读一读,怎样才能把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读出来。
④ 教学生读诗句时,先读一句,让学生跟读。熟读之后,配乐朗读,最后练习背诵。
四、课外延伸
课下让学生找一找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及描写月亮的诗句,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4
《静夜思》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地再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是引领学生理解古诗,深情吟诵的教学媒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头”、“乡”、“光”、“故”,认识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3、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学生听音乐,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师: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简介图上的画面内容。)
师:这是一首《思乡曲》,思乡的感情可以用音乐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二)板书课题,简介李白,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李白画像及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识“静”“夜”“思”三个生字,指导后鼻音及整体认读、平舌音的发音,从而读准字音。
2、简介诗人李白资料及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汇报自己课外搜集查到的资料。
教师小结: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观察图画,结合图意,采用单字解释再串连的方式解释题目。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吗?放音乐,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课内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分层学习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师:这首诗生字比较多,同学们初读时,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师:真好,这就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最能干,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准字音,读通全诗。
师:读完的同学快打个胜利的手势。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点生朗读,及时鼓励)
师:刚才那个同学真勇敢,敢第一个来读,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战士”也想来读读,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朗读,每个小朋友都来勇敢地表现一下。
(2)检查识字效果: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随诗读准生字的音了,生字娃娃们有些不服气了,它们跑出课文,到投影仪中排好队要考考大家呢,小朋友们敢向它们挑战吗?
(课件投影生字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师:现在我们先请小朋友们在下面热身,自由认读生字,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师:热身完毕了吧,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师:同学们,现在该到你们展现的时候了哦!请你们齐读生字,注意发准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师:读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和他的朋友已经排好队了,我们来与他们打声招呼吧,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词语。
师:哦,老师看到好多小朋友都想当小老师,那我们来分组吧,一个小老师教一排,读完后我们评一评哪个小老师教的最好,我们奖励他一个“智慧星”。
师:小老师们真棒,你们要为有这么出色的小老师骄傲。同学们学的也真是认真,小眼睛睁的大大的,腰板挺的直直的,嗓门也放的大大的,小老师们也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学生而高兴呢!
(3)游戏巩固。
师:小老师们这么努力教大家了,相信好多小朋友已经学会了,那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哪里开?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好,我们就从这个外圈作为火车行驶的轨道吧!“火车修理员”们注意了,你们可不能闲下来,要随时发现情况,支援前线啊!
师:经过努力,火车顺利到站了。现在要开始大波浪的翻江倒海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了吗?这趟任务里,可不允许任何一个小朋友分心掉队哦,否则就要“翻船”了哦!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师:真棒!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火车顺利到站了,大波浪也确实气魄压人。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这些生字宝宝了,那现在老师来增加些难度,看谁还能认出它。
(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词
师:同学们,看到了吗?有什么不一样。
生:没有了拼音。
师:对了,生字宝宝们真淘气,把“帽子”甩掉了,那现在还有谁来挑战呢?
师:恩,挑战者真多,看来老师可低估你们了。那你们自己派一个能代表吧!
师:果然是不负众望,读音标准响亮!真了不起!
师:现在生字宝宝们还是不服气,又有新招了,他们不按原来顺序排队了,同学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5)游戏巩固:课件出示生字转盘,学生们快速抢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来选择教学策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认清字形。
(1)交流方法
师:这么多的生字中,你记得最牢的字是哪个呢?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大家吧!
生:我记住了“静”字,它是由“青”和“争”组成,“青”是绿色是树林的意思,“争”是争吵,“静”是没有声音,连起来就是树林里在争看谁最青,没有争吵的声音。
生:我记住了“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
生:我记住了“床”字,广西有根木头。
生:我是这样记住“床”字的,这个木头很宽,可以给人睡觉。
生:我记住了“明”字,一个日是白天,一个月是夜里,两个在一起就是很清楚,很明白。
生:我记住了“是”字,上面是日字,下面是正字,只是下面的竖横变成撇和捺。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好办法来识记这些生字。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拆分熟字组合,可以做动作,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筋,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
(2)猜谜语强化巩固
师: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此木虽宽,供人卧躺。
生:床。(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二: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
生:低。(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谜语三:大字左上有两点,像人把头点又点。
生:头。(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师:快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身边的同学们吧,互相帮助,你们的收获会更大,方法会更多,记忆也会更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开火车”“快速抢读”“猜谜语”,反复的出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指名说说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课件出示三幅放大的花草结霜的近景图,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霜”的意思。)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师范读
⑷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学生练读
⑹指名朗诵
⑺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书写
师: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12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课件出示:“头是乡故”
师:来,齐读一遍。
师: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
生: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生:先中间后两边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师:同学们真棒,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笔顺规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师:我们先来看“头”字,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字,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师:写好了,同学们拿出小手来,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次。
师:写字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窍门,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身坐直,纸放正,拿稳笔,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做好准备了,现在请你们描红练习吧!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书写规则,反复提醒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练习点评及展示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根本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没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所幸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的美。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来点评,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让其他同学也站起来读,还通过范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配乐齐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朗诵、背诵古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教学的重点。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这一环节,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识字教学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分层次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练习读,发现自己读得不正确的可以请同桌帮助。然后通过与“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来调动认字的积极性。出示打乱的生词,让学生“找朋友”、“认朋友”等游戏性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当学生基本能读后,在加大难度,把拼音去掉,剩下生字及词让学生再来挑战认读,还加入“转盘认生字”的游戏,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字音的纠正,如:“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学生读起来不容易读标准,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不准的就看老师的口型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
会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是否能牢固掌握,我还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写生对字型的认识。首先,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还让认识字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让他们互相交流,补充,充分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悟教学,是这节课最为成功的地方。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幅幅生动的插图。如:出示《静夜思》背景插图,李白的图象,以及理解“霜”这个词时出示的图片等等,还有富有动感的练习题,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教学世界的欲望。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古诗,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背诵这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2、教学难点:在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时间:1.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孩子们喜欢古诗吗?你知道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听。
2、听过《静夜思》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过渡:看来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几个诗歌中的生字宝宝,还要把诗读得正确,有感情。有信心吗?
(二)学习生字
1、翻开书74页,自己读诗句,读完后将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多试拼几遍。
2、指名读,评议。
3、学习生字。
(1)读字音: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
a、小老师带读
b、你想提醒大家怎样读好这个字?
c、他能和谁交朋友?
(2)记字形:
a、左右结构:静(在哪里看见过这个字?)、低(它的反义词知道吗?)、故(它的偏旁是什么?区分反文和折文)。
b、上下结构:夜(分部件记忆,认识部件“夜下角”)、举(图画)、望(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c、半包围结构: 床(会意记忆:房子下面放了木板,做成了床)。
d、独体字:光(谜语记忆:小儿子是个大胖子)、头(谜语记忆:大戴两朵大红花)、乡(会意记忆:乡下山路多弯道)。
(3)检测。
小朋友,今晚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苹果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它说:“我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有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我才送给你。”
4、写字
过渡: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它说小朋友每天都用到它呢,想和他见面吗?它是?
(1)“头”可以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
(2)观察幻灯,书空。
(3)观察:写好“头”要注意什么?写一个字
(4)抽生上黑板写,学生评价。
(5)注意再写一个字
(三)感悟意境,指导朗读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齐读后两句。
6. 李白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身处异地,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讨论一下,哪些句子是李白看到的景色,哪些句子是李白的想象。
7.老师引导:在这样静谧的夜晚,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2、屏幕演示:李白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
字理分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鼻音宝宝,你们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你在哪儿呀?”生齐读翘舌音生字:夜。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大小声读,开火车读等)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
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说明了写这首诗的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说明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7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我们不得而知。而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如欢快、悲伤等情感,于是,我选择了《静夜思》这样一个活动,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及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又让幼儿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演,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了自我的认识与想像。《静夜思》这首歌曲是d小调4/4拍结构,人带来一种忧伤的感觉,将作者李白思念家乡的情愫娓娓道来。全曲共8小节,节奏型是x,xx,x—, 旋律的起伏是按诗歌的平仄音进行的:如第一小节最后一拍到第二小节的几个音是sol~m~la,这是为“月(仄声)光(平声)”两个字特意进行的安排,s01~m是下行小三度,1a又回到了主音,正好符合仄声到平声的过渡,旋律的变化和语言的`规律较为接近,符合大班孩子能力发展水平,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配乐吟诵、歌唱及表演。
二、教学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音乐的形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道具制作、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体验合作表演中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在美工课上幼儿练习画黑夜和月亮,并且会用纸来折帽子;给孩子播放古装片,使孩子了解古代人的着装。
2、材料准备:《静夜思》图片,音乐,纸,颜料,小乐器,古代服饰、配饰、幼儿用书、放大的图片等。
四、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利用音乐的形式,多声部练习训练孩子的听力,帮助幼儿理解声部间的关系,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分配、持续等多方面的能力。
2、让幼儿通过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并综合表演是整个活动的展示环节.使他们更有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静夜思》
谈话: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通过看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
教师: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
2.按节奏吟诵《静夜思》
(1)教师朗诵《静夜思》,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床前”,幼儿接“明月光”,以此类推。
(5)幼儿完整地朗诵歌词。
3.尝试用音乐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教师请配班老师一起给幼儿做示范.幼儿做稳定拍配合。
A老师:“床前明月光。”
B老师:“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复4遍)
分组进行音乐吟诵练习.两名老师各带一组幼儿分声部教学。
尝试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古诗词。
4共同表演
在活动室各角落设置绘画、道具、表演、配乐区。请幼儿自行选择到区域内根据古诗和音乐的意境进行绘画、制作和表演等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与古诗词。将幼儿的画作为背景,同时穿
戴自己亲手制作的简单服饰、道具,进行《静夜思》的吟诵和演唱。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上学期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3个任务,能够认写生字,读诵古诗,并能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认读生字
任务呈现:认读生字
自主学习:1.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展示交流:1.大屏幕出示生字,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2.带字入文,读古诗。
3.多次朗读,划分节奏。
4.小组根据节奏进行赛读。
5.男女生赛读。
6.拍手读。
7.尝试诵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如何记忆生字,增强主动学习的。其次,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通过与实物结合来增强识字趣味,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任务三: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任务呈现:感受课文,诵读古诗
自主学习:1、出示图片与古诗
2、思考图片上画了什么,这首古诗讲了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
3、根据图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4、说说诗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闭着眼睛边想象边诵读。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背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背诵古诗。
2、我会认
认一认下列词组。
3、 我会写
练习本上写生字并组词。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板书设计: 8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9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
1、看中秋赏月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人们在做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做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故事导入:
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
(三)、认识二类字
(1)、读围裙妈妈身上的字宝宝:
过渡:课前小朋友们已预习了课文,都知道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都躲在围裙妈妈的身上。谁认出它们,我就把字宝宝奖给他。(请得到字宝宝的同学带读生字)字理分析“床”。
(2)、字理分析“故”
“故”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呢?(古字加个“攵”就是故,组词“故乡”)
生字宝宝找妈妈:
过渡:现在呀,围裙妈妈可想念她的孩子了,她正在找他们呢。听——围裙妈妈的呼唤:“后鼻音宝宝,你们在哪儿呀?”生齐读后鼻音生字:静、床、光、望、乡。“整体认读音节宝宝,你在哪儿呀?”
(3)、生字宝宝找家:生字宝宝在这首诗中也有家,看看谁能最快回家。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四)、学习第一二行诗
1、诗中哪两句写“夜”呢?读一读,用笔圈出不懂的字词。
释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疑:好像。霜:小朋友们见过霜吗?冬天的早晨,在地面上结成的白色小冰晶就是霜,摸上去又冷又湿。
说诗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2、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学习第三四行诗
哪两句诗写“思”?读出来。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
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六)、激情渲染,吟诵古诗
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
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来。
老师在小朋友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淡淡的乡愁。你想李白会有怎样的朋友呢?他们常在一起做什么?(秀才,读书)见过以前的秀才读书吗?(古人读诗常常是摇头晃脑地读的,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
欣赏课件:古人读诗
来。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唱唱这首诗吧!
(七)、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来读这首古诗,尽情地读尽情地演吧!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很多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教学中,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通过动情的故事讲述引入课题,再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学生愿意在玩中学,这样既补充了丰富的拼读练习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这一部分,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问问你当时在思念故乡的什么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静夜思》出自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13课,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资料的形象反映,可帮忙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完美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认读生字,写生字。
②:朗读、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
①、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完美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②、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十分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思考事物的好处而死记硬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如:在识字方面,要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静”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个夜晚是怎样的“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学生就会很快的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立刻进入了阅读。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习。
五、教学策略选取与设计
本课依据《新课标》一年级诗歌的要求,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音乐及主角表演;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带动认字识字潜力,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理解课文。
六教具准备:
小黑板、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这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设计意图: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设计意图: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
(3)、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此刻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能够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静、床、光、望、乡”5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样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4)、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此刻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必须十分(生说:难过、悲哀、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深圳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广州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一天能够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主角表演:小朋友,此刻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8.透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贴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那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5)、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目、耳”两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和“米”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
(三)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练习注意指导的细腻,书写的规范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6)、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7)、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总之,本堂课是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为辅。透过读,说,写,演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做到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整体的,生动的发展。这是一篇教育性较强的课文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
(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2)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
(3)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
(2)配乐朗读。
(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2)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3)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
(2)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
(2)举头望明月,()。
举:
①向上抬()
②全()
七、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静夜思教学设计教案
八、板书设计:静夜思
九、课后反思: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2
《静夜思》小学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生字思、疑、霜、故,理解诗句。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三、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
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静、床、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
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
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
2.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3.出示:思、疑、霜、故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读正确后互相说:合作愉快!
4.教学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5.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第二课时
一、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赚钱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赚钱的妈妈、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
5.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8.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9.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二、写字练习,学写4个生字
(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二)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疑、故两字左右两部分要写紧些,思和霜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要摆放合适。
(三)教师范写,学生独立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三、拓展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四、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小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从中感受歌曲中思念故乡的情感。
2.能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并能用四四拍的指挥图示指挥大家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第二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
2.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图示。
教材分析
《静夜思》这首歌曲为两段体,宫调式,四四拍,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舒缓的节奏,稍慢的速度,表现了思念家乡的情感。第一乐段有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情绪比较平稳,第三乐句虽然在节奏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重复,而是歌曲的高潮点,第一小节的八度大跳,把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合唱形式,主要突出了第三乐句,使音乐显得更加丰满。
教学过程
一、进行三度和声练习
学生在练习大跳音程时,先请学生注意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学生再开口演唱。
教学要求:通过三度和声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来欣赏音乐家马思聪创作的乐曲《思乡曲》,听一听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听后感受。)
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当我们离开家乡时,总免不了要思念家乡的亲人,有许多艺术家都留下了思念家乡的艺术作品。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感。同学们一定都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诗。
师生一起朗诵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静夜思》。
师:同学们朗诵得非常好,我国作曲家黎英海把这首诗谱写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学习歌曲
1.欣赏《静夜思》动画,学生整体感受音乐。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学生回答: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
2.聆听《静夜思》范唱。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
(2)这首歌曲的力度、节奏、速度是怎么样的?
带着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老师随着旋律单手划四四拍指挥手势。)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为合唱,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力度较弱、节奏比较舒展、速度较慢。
师: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歌曲。
3.《静夜思》歌曲学习。
(1)这是一首合唱歌曲,我们先来学唱第一声部。
要注意用连贯、较长的气息唱满全音符的时值;第二乐句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唱准第三乐句的八度音程;前倚音要唱得巧而连。
(2)学唱第二声部。
注意听第二声部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的?指导学生用连贯、较长的气息唱满全音符的时值。
(3)练习合唱。
①学生在演唱第二声部时,要注意聆听这个声部的准确进入。
②在合唱教学时,要求学生不仅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另一声部的旋律,做到声部和谐统一。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产生对抗的效果。
4.学习歌词。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3)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静夜思》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随《静夜思》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运用较长而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静夜思》。
(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较长而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指导学生用声断气连的方法唱好第二乐句的八分休止符,更好地表达思念家乡的情绪。在演唱倚音时,要用弱的声音演唱,不要太突出倚音。第三乐句的开始同第二乐句结束音是八度关系,演唱时力度要稍强,突出思乡的情感。歌曲的结尾要渐慢渐弱,表达了人们对自己的家乡久久难以忘怀。
7.聆听《静夜思》伴奏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用柔和的声音、较弱的力度,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8.欣赏视频《静夜思》。
9.学习四四拍指挥图示。
(1)教师在黑板上先画出已学过的四二拍指挥图示,让学生进行复习。
(2)教师画上四四拍的指挥图示,让学生观察四四拍同四二拍在指挥图示上有什么不同?
(3)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4)最后,用四四拍的指挥图示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掌握了四四拍的指挥图示,感受到《静夜思》这首歌曲的意境,体会到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巩固四四拍指挥图示。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思、故、乡、低”,认识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并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古诗?用你最美的声音背给大家听,谁愿意展示?
2、课外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古诗,今天再跟老师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
二、了解作者,知诗题。
1、他是谁写的古诗呢?(李白)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学生说,简介李白)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李白作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师板书学生说笔画),齐读课题(2遍)。
3、这三个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吗?(加一加,组词)
4、依次组词(安静)(夜晚)(思念)板书。用词语来记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
5、大家看“思”字,不仅要求我们认识,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一个字(打开书43页),仔细观察占格,在笔画上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提示的(样子、位置)用你的眼睛仔细发现。(横中线、竖中线)特别的位置要特别注意。
6、范写(边写边强调),心比平时扁一些,给田让出位置。
7、练写展示(2—3个,评议)
三、初读古诗。
1、这是一首特别熟悉的古诗,就不自由读了,开火车读。注意读音,学古诗第一件事情就是读正确。(板书:正确)(开火车读、齐读)
2、诗读得很正确,但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吗?(床、光、望字卡贴黑板上)指名认读并组词。
3、这三个生字是我们这课需要认识的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关注音节,发现了什么?(都有ang)
4、再找找看,诗中哪些字还带有韵母ang。
5、如果仔细观察,在古诗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尤其在句子的末尾一个字,它们往往都有相同的韵母,诗人这样写,就是为了让这首诗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不信,我们再读读看。(齐读)
6、我们把这几个字再放在这里(霜、乡贴黑板上),“乡”不但是要认识的,还是要写会的生字。在本课中,乡可以和哪个字组成词语?(故,贴黑板上)
7、我们来写一写这组字,打开书,认真观察,这两个字“故、乡”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8、范写。强调“故”字部首。(攵,反文,一撇,二横,第三笔撇起笔在横的中间,要注意位置)
9、再观察“乡”,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起笔位置)
10、范写。(特别提醒大家,写“乡”字时,心里要有两个竖道,两条竖线起什么作用呢?帮你把乡字立起来。写时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两边要齐平,要这个字立起来。)
11、练写。(各写一个字,评议2-3个)
四、再读。
1、读诗除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板书),连词成句。
2、自己照着书练习,读出节奏。(自由读两遍)
3、指名读,读出节奏。(3个)
4、让我们渐渐走近诗中,齐读。
5、范读(举头、低头动作)
6、有没有随老师的朗读走进诗中?指名读,放慢一点。(3个)
7、有没有注意老师读的时候做了两个动作,什么动作?(出示举、低)
8、出示图片,猜分别代表那2个字?
9、不仅会认,还要会写。范写。(低)
10、练写低,评议。(写一个,评议2-3个)
11、想象动作,再读。(同桌互读,齐读)
12、学古诗,除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懂诗的意思。
13、在安静的夜晚,李白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目光放到前两行,从前两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4、这一定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李白翻来覆去睡不着,睁开眼睛一看,眼前白花花的一片,以为是那寒冷的冰霜,结果仔细一看,是月光。带着这样的想法,再读前2句。(指名读3个,齐读)
15、他站起来往前走,看到了明月,这时他想到了什么?(故乡)什么是故乡?(老家)有亲戚吗?谁在那里?
16、李白正是这样,看着这明亮的月光,他可能想到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多想再看看他们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父母,多想依偎在他们的怀里撒娇啊!(齐读后2句)望着窗外的明月,他可能想到了自己的兄妹,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齐读后2句)
17、再来看看课题,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在静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亲人)
18、背诗。(齐背)
19、月是思念,月是故事,月是想象。带着这节课学到的、体会到的。再背古诗。(齐背)
五、拓展。
1、读李白其他写月亮的古诗,学着今天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意思。
2、指名读,齐读。(《古朗月行》前四句)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听音乐《思乡曲》,体验音乐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做什么?或者你在想什么?(音乐中描述的人在思念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音乐停止,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介绍思乡曲,介绍主题。
1.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思乡曲,思乡情感可以用音乐或语言来表达。
2.介绍主题,一起阅读主题。
李白简介。
二、学习全诗,体会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
3.指导学生读生词和全诗。重点读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什么样的夜晚?(多媒体创造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话题的意思。
5.总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懂,体会诗意美。
1.学生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勾出不懂的单词。
2.学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
[这里的话主要集中在明月、疑、霜、举头、思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什么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作场景:(诗人床前有明亮的月光)
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怀疑,好像);
霜(老师在眼镜上呼吸,解释说是雾。如果是冰粒,就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屋顶、草叶、地面等。,堆积为白色。
(3)谈谈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什么好像是什么句型。(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仿佛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述给你什么感觉?(冷清)
老师描述:今晚,银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就像一层冰霜。环境是如此的荒凉,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它感到更加荒凉。
老师用冷清的语气读范
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书。
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做什么。
(诗人仰望天空中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老师的激情:在古代,不像我们,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尤其是在月光明媚的夜晚,朋友和亲戚会坐在月光下,说话,聊天,也会看到月光下的风景,玩。你看,他们玩得有多开心!然而,今晚,诗人已经远离家乡,回家的路太长了,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和亲戚团聚。是的,月亮仍然是月亮,但诗人的心情不再是那种心情。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怎么想?
(想家乡,想亲人)反复朗读。
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的意思。
(3)连接三四行,谈诗意
(4)指导阅读,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思乡。
7.用自己的话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验全诗,朗诵全诗。
出生在音乐中自己背诵,画节奏。
3.指名情感朗读。
三、情感地一起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两次唱诗。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静夜思》教学设计08-27
《静夜思》教学设计11-15
静夜思教学设计10-25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12-07
《静夜思》教学设计模板02-05
[精选]静夜思教学反思07-11
《静夜思》教学反思12-10
静夜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