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丰沛,在当地生长的冷季型草坪不仅需水量大,而且四季常绿。可是,如果违背植被地带性规律,将这种草坪引进到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则需要人工浇灌维持生长。这样,不仅容易加剧当地的用水危机,而且还会增加市政管理费用。因此,这是一件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事情。本章设计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目的是让学生用本章讲到的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比较、环境中某一要素的改变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等知识,来分析和评价实际问题。
广场草坪在欧洲有着非常好的生态作用,但到了我国的西北地区就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这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因此这个研究活动,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基本地理观念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建议城市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识草坪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在一个充斥车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几片绿色无疑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黄沙漫天的日子里,几片绿色带来了希望。资料1中介绍的欧洲更是如此,阴雨过后的艳阳下,草坪是最为舒适的地方,它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2.资料2从用水、资金、污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冷季型草坪给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部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3.为什么在欧洲有着良好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冷季型草坪,到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却出现了这么多问题呢?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欧洲西部和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入手来探讨这些问题,比如降水的季节分配、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生物种群的适应性等。
4.对于西北地区的城市绿化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去分析。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绿化方案。适宜种草发展草坪,适宜种树就多种树,适宜种本地品种就不要再引进。
相关资料
1.天涯何必尽“洋草”
从近年大量出现的事实证明,大面积引植外来草种不但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本地的草种天生具有适应这里气候和土质的条件,它们的根长得又粗又长。雨季时雨水可以顺着草根的缝隙渗到较深的土层中储存起来,涵养了地下的水源;天旱时长长的草根又能从土层较深处吸到水,照样欣欣向荣。它们自生自长,基本上不需要人来护理。而引进的洋草却不行,它们的根又短又细。在原产地生存没有任何问题,但移栽到我们这里就水土不服了:发病率很高,达到30%至60%,不得不经常喷施农药,势必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根子细,在沙质土上站不稳,栽种时必须把土筛细,根子短不钻土吸不到土层较深处的水,就得靠人工大量浇水来养护,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对一些缺水的城市更是得不偿失。更严重的是细土层上浇了水,晒干后就会在草皮下形成板结层,致使雨水下渗受阻,白白地从地面流走,久而久之将造成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样的教训曾在一些国家出现过,如今他们正在积极地设法扭转。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组织拔掉过去人工栽种的外来草种,恢复本地野草。而我们国家到现在洋草坪风仍方兴未艾,从东北到海南,许多城市都是把大面积栽植洋草的来当作“绿化”指标提高,甚至一些古典园林里也砍了旧植被,种上了洋草坪。
从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引进外来物种是有危险的,有的是不容易成活,而另一些则会因无法控制而造成生态危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从国外引进过“水葫芦”和“大米草”结果四处泛滥,大面积地侵占水体和良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控制的办法。可是近日又听说一些地方为了让人能到草坪上去活动,正从国外引进一些比原来的草种再生能力大大加强的品种。又是引进,有这个必要吗?本地土生土长的草种既经济、生命力又顽强,怎么就这么不招人待见?据一位曾到美国考察的中国学者说,华盛顿白宫前的南草坪可谓世界知名,但整个华盛顿仅此一处,其他地方都是天然生长的极普通的野草。“洋人”都舍不得大量栽种那些既昂贵又难伺候的“洋草”,而我们却还在大量引进,何必呢!
2.草坪的作用
草坪能给人以清新、凉爽和愉悦的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愉快、干净、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绿茵芳草能像吸尘器一样净化空气、过滤灰尘,减少了尘埃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据测定,南京火车站灰尘数量大,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达49100个,而南京中山植物园大草坪上空仅为688个。
草坪还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消耗者。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平方米1小时可吸收二氧化碳1.5克,每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约为38克,所以如有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由此可见,城市中的草坪对净化空气有何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人们站立于大草坪上感到空气特别新鲜的原因。
草坪还能减弱噪声,一块20米宽的草坪,能减弱噪声2分贝左右。杭州植物园中一块面积为250平方米的草坪,经测定,与同面积的石板路面相比较,其音量降低了10分贝。草坪又能调节温度和湿度。在南京市的夏天,有时没有长草的土壤表面温度为40℃,沥青路面温度为55℃,而草坪地表温度仅为32℃。多铺设草坪可减少地表放热,降低城市气温。据测定,夏季的草坪能降低气温3~3.5℃,冬季的草坪却能增高气温6~6.5℃。同时,草坪还能增加空气湿度,它能把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变为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
3.城市绿化:以树为主 还是以草为主
据有关资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武汉市仅一个洪山广场日耗水70吨。现在有些城市不得不用污水浇灌草坪了。这带来一系列问题:许多城市污水处理没过关,“原汁原味”浇灌草坪造成污染扩散。对南方城市来说,市民意见最大的是夏天烈日炎炎,栽树能遮荫,而草坪对遮挡阳光不起任何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城市土地寸土寸金,人群活动空间本来就狭窄,而草坪成了“禁地”,挤占了城里人的活动空间。城市绿化的作用除美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在调节城市湿度温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等方面,草坪远不如树木。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还有一个不能不算的账:每平方米草坪的造价一般5-10元,有的高于此数几倍;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而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每平方米每年只要1-2元。于是一些专家呼吁城市绿化栽花种草不如植树。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要变教师为教练,变讲师为导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益于终身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问题,处处留意少讲精讲,时时注意留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本文就是笔者“转变角色,关注学生知识生成过程”观念实践的一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②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③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②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③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从而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④互动探究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⑤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②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③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分解:
课标: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运用
资料
说明
说出
分析
普通和特殊的原因
迁移应用找寻其他星体上的生命物质条件分析
知道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用资料说明上,要求学生先熟练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然后迁移应用到在其他星体上寻找生命物质。
重 难 点:
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式:
(1)应用“互动探究—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课型。
(2)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归纳。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资料、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力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具体如下:
(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本讲基础性知识多,要善于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模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八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的激烈显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制作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2)编写好提供给学生的学案资料。
(3)由学生自由组合,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
教学流程:
环节一:自学质疑
本环节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并在小组讨论和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找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具体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见学案的自主探究一至自主探究五)。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讨论、反思:
◆自主探究一:你知道天体、天体系统的含义吗?飞行的民航飞机是天体吗?为什么?地球和火星可以构成天体系统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P2-4,说出天体含义及其类型,天体系统含义及其级别。
(1)天体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有: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③ 和④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填写下表,完成对天体系统级别的判断:
总星系(宇宙)
(3)如何确定某一物体是否是天体?如何辨析两颗星体能否构成天体系统?
◆自主探究二:你知道太阳系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吗?
阅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组成成员主要有哪几类?
、 、 、 等。太阳是 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 %。
◆自主探究三:如何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读P6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完成:
(1)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有何共同特征? 。
(2)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有何共同特征? 。
◆自主探究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
(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分析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
点拨:影响地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气候、地形等。一般地说,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好,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名称
概念
特点
周期与影响
◆自主探究五:地球为什么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
①地球在与其它行星绕日公转时,轨道近似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上,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比较 的宇宙环境中。
②讨论:如果太阳光照时强时弱,变化明显,对地球上生命有何影响?
小结: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 ,使地球上的生物 。
(2)自身条件:
讨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那些?这些条件分别是什么因素形成的?
、 、 等。
环节二:交流展示
1.天体的辨析方法
2.天体系统的辨析方法
3.区别“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太阳活动的影响”的方法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差异性
5.探究后,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环节三:互动探究
1.恒星有20xx多亿颗,为什么课文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等?
2.20xx年 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组太阳系外四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图片。它们被称为HR8799星系和北落师门星b。研究人员至今已发现300多颗可能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但都是通过测量它们的重力、速度和亮度变化等方式发现的。这次,人类首次直接捕捉到了行星的“真迹”。据此判断科学家要了解所发现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象,应该注意观测该行星的哪些特征?
◆教师说明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探究思维过程:
(1)假设——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2)证据——读图或资料寻找相关的信息
(3)论证——应用信息解决相应问题
(4)观点——形成相关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提供了探究工具,指引了探究的方向,帮助学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以便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和提供的各种资料(包括教材、案例呈现、课件呈现等),运用探究思维过程,进行探究分析。
自己设想:
同伴交流:
推出结论:
学生自主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环节四:精讲点拨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反映了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级别顺序
B.“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行,和月球之间也能形成天体系统
C.任何天体间都可以形成天体系统
D.天体是宇宙中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统称,因此民航飞机在飞行中也属于天体
【例2】20xx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例3】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地球磁场①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② B.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③ C.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 D.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大小行星的运行特征⑤ E.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环节五:矫正反馈
【问题反馈】
1.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不清晰,出现答题失误。比如对是否是天体,是否是天体系统的判断出现错误的频率很高。
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分不清。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四大影响途径不清晰。
4.地球的特殊性内外因分辨不清。
【矫正练习】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与星云,但夜空中用肉眼观察到的主要是恒星。
B.任何两个位置上相近的天体都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C.任何一个天体处在地球这个位置,都会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D.任何一个天气系统,其内部的各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的有( )
A.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C.地球上气候的变化 D.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矫正反馈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重新回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的运用本节所有重点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然后在加上巩固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利于从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上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高效教学提供了实践反思的宝贵经验。
环节六:迁移应用
(见学案和巩固案)
思维拓展
第一步,课堂上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什么是宇宙
2.宇宙的特征:
物质性(天体)
运动性(天体系统)
二、太阳: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
从结构特征看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物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新课标教材模块Ⅰ(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但在教学中仍然发现下列几个问题亟待解决:①小组内活跃分子偏少,沉默分子偏多,如何引导这些沉默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来,值得思考;②提供的资料较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急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锻炼;③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知识偏少,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本节着重介绍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教材的第一目阐述交通运输的有关内容,第二目分两块内容,首先简要介绍通信的概念,然后分别说明它的两种主要类型。第三目简要介绍商业贸易的有关内容。
二、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了解并懂得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了解并能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
4、了解商业的概念和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能力目标:
1、学会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邮政网络。
德育目标:
1、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地域联系活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范畴,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地域联系活。
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具有评价某一区域某种商品运输方式合理性的正确观念。
三、重难点:
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四、学情分析:
交通、通信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商业虽然同学们并没有接触过,在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应该没有问题。只要老师耐心疏导,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自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外地,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的?
如果要见面,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回答)联系方式:打电话、写信、上网等。
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主要考虑的因素:安全、速度、价格等。
(承转)大家说了很多地域联系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板书)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刚才大家提到了现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一些主要方式,像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交通运输。
(板书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思考)与工业、农业生产相比较,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为什么?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它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的重大作用。
3、当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指导学生完成学案【探究活动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的要求是综合而全面的。
(3)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在我们认识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后,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2】。
4、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高速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随着科技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条件大为改善,栽重吨位大型化,克服了汽车运量小的缺陷。
专用化: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网络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要求,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合,组成了交通运输网络,使当今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愈来愈方便
(板书二)、通信
(提问)如果让你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出门,你会想到用哪些方式与外界联系呢?
(回答)打电话、上网、便条等方式,现在是信息时代,出门办事交通很方便,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水里有轮船,但现在有些事不用出门也能办成,这就是利用邮电通信技术。
提问:通信是什么涵义?
学生思考,教师启发:通信是把信息或消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发展的作用。通信可以分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部分。
经常到邮局寄信的同学可能知道,邮局以前叫邮电局,现在叫邮政局,这说明随着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与邮政完全脱离,成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门。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看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这两大部门的任务和特点有什么不同?
1、邮政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邮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的特点,许多国家的.邮政利用这一特点进而兼营某些金融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通信会受到台风,暴雨、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电信通信:主要任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象、和语言。
⑴组成: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
⑵终端设备:电话机、传真机、用户电报机、数据终端和图象终端等;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海底电缆、光缆等有线传输设备和微波收、发信机和通信卫星等无线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包括电话交换机、电报交换机等,是实现用户终端设备中信号交换、接续的装置。
⑶由于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因此地形障碍可使电波发生反射、吸收现象,影响通信质量。
(板书三)、商业
思考:什么是商业?商业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1、教师引导: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2、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3】
3、读商业的主要环节示意图,左边的框图是收购。购进商品,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业活动的前提;右边一个框图是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它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这社会再生产周期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中间一个框图是储存和调运,存、调是联结商品购销活动的必要流通纽带,因为购、销活动在时空上常常存在矛盾,例如,购进的商品,不可能立即销售出去,总需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储存过程,其中有的商品因季节性的原因,要求保持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备,有的商品为了保证连续供应,要有一个大于平均需要的储备。同时,购进商品必须经过一个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或近或远的空间转移过程,即实现商品位置的移动,调运必须凭借交通运输来实现。因此,存、调成为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商业活动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商品流通即会阻塞。
商业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业通过租赁业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结)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三种地域联系方式。当今社会,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越广泛,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今天只有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九、板书设计:
一)、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二)、通信
1、邮政通信
2、电信通信
三)、商业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对于本节的学习,难度并不大,不过这是学习第四单元的基础,所以我注重了基本概念的学习及基础内容的分析,在课堂上注意案例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做到了很好的启发,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各种概念名词,如:“区位”、“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等。学生对此较为陌生,而教材介绍得又很简略,因此在教学中投影大量的图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运用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区位”的知识。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
城市的区位选择不是本节课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做重点分析,并注意比较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本节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教学难点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做一次商业网点服务范围的调查:1、调查家里人或周围邻居在购买下列物品时一般去城市的哪个商业中心或商业小区?食用盐、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机、冰箱、计算机、钢琴等。将上面调查得到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规律性。2、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家的距离,调查大商业点的销售商品类型;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搜集“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等地理分布图,设计“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等比较表。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来&源: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第一课时:城市区位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提问:运用历史知识讨论扬州城市的兴衰历史及其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学生对城市区位因素的认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①展示地图: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②提出导学问题: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为什么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什么纬度,怎样的地形?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2所示的比较表(表2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地理分布图的读图技能,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2
自然因素
城市分布规律
原因
城市举例
河流
河口、河流的汇合处
这些地方往往成为人员和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容易发展成城市
武汉、重庆等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该类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度
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地区
地形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矿产
矿产丰富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工矿业发达,易形成城市
大庆、攀枝花等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社会经济因素”内容
②提出导学问题: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中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分别举例说明。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引导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读书并寻找知识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3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发展变化
交通
扬州、格尔木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政治
北京、南京、巴西利亚等
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宗教
梵蒂冈、麦加、拉萨等
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减弱
科技、旅游
美国“硅谷”、安徽的黄山市等
已经成为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内容解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是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举例说明,学生不难理解。在进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时,因注意强调两点:1、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主导因素,但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可以扬州市为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扬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因素);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点也可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3、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探究活动3:阅读关于武汉市的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水运发达。武汉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有京广、汉丹—襄渝、武麻等铁路线联结。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产,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武汉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电子、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些年,武汉高科技工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日益发达。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①投影关于武汉市的材料、“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
②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上找出武汉市的位置。
③提出导学问题: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的区别是什么?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④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阅读材料、地图分析、讨论。
②尝试做出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内容解析]区位因素、区位条件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上有巨大的思维差异。区位因素只要求回答一个基本概念,不要求对其进行阐述和分析。区位条件则要从比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思维着手,进行阐述和分析。分析区位因素实质上就是评价区位条件。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6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一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农业区位各因素及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2.难点
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图片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荷兰的花卉园、季风区的水稻田、呼伦贝尔草原的牧场、东南丘陵梯田
【基本概念】
1.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
2.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3.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动物和植物
4.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
5.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产出:农产品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2)地形
思考:山区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林业)平原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种植业)
(3)水源
思考:为什么古文明起源于河流的流域?(近水有充沛的`水源、土壤肥沃)
(4)土壤
2.科技条件
(1)劳动力
(2)科学技术(节水技术)
(3)装备
3.社会经济
(1)市场
(2)交通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的改变: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梯田等。
【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3. 生产布局发展趋势
4.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以亚洲水稻种植业为例:
1) 季风气候,降水充沛;
2)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4) 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7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出示图片“长江三峡”)
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这首诗描写了三峡壮丽的景色,江如奔马,舟若飞箭。请大家思考:三峡的横断面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呢?这种侵蚀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生:三峡横断面呈“U”形,属于“下蚀”.
师:很好!三峡的成因是地壳运动导致构造裂隙,水流顺构造裂隙强烈侵蚀、下切而形成的,它使河床加深,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材料:荆江是长江自中国湖北省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50年间,荆州江河堤防溃口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
师: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请同学们看图片和材料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荆江河段险呢?
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所以水流不畅,容易溃堤。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荆江河段的河流侵蚀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它又会产生怎样的河流侵蚀地貌呢?
生:属于侧蚀。它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师:不错。我们已经了解了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向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即陆地上本没有河流,那么河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
(出示图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面貌”)
师:黄土高原上有着这么多的沟谷,为什么它们却没有形成河谷呢?沟谷和河谷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生: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很强,从而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如果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就逐渐演变成了河谷。
师:很好!发育初期的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请看下图并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里更适于建河运码头,说明理由。
生:B点。A点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堆积;B点是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因此水深较深,适合做码头。
师:分析得很好!请读教材图4.17,这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不停地进行,河谷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生: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师:对!这个时候,河谷的发育就进入了成熟期。同学们看c图,成熟期的河谷的形态有何特点?
生: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师:不错。我们了解了河谷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是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看看大家对刚才学的内容掌握得如何?
(P84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出示张家界有关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张家界的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之所以多隘谷、峡谷,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强烈,来不及将河流拓宽,从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窄成线形,河流两岸壁立千仞,河谷中间滩多水急。
师:从张家界的河谷地貌形成过程可以知道,虽然河谷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张家界特殊而秀险的河谷地貌也离不开地壳的抬升作用。
(活动探究)
课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冰川、风等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试着描述它们的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理解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
1.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关系及原因。
【学法指导】
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
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
(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类型
差异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探究二
工业分散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
材料二
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
(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哪些?
(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9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① 高—高—低”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讨论分析: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快速增长,极易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讨论分析: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①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的发展;②兵源不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①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0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三章 第四节
三、学时
2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难点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河浦1994年道路图片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况】
1.概念
指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管道、水路、航空、公路、铁路
4.发展趋势(特点):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5.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思考:假设你要到外地旅行,需要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贵重急需数量不大;公路——易死亡、变质、短途;铁路——易死亡、变质、长途;大宗笨重远程——水运;管道——液体、气体、粉末状固态。
【交通运输与聚落】
北方:多呈团块状,形状比较规则;地形平坦开阔,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沿河道、铁路、公路呈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铁路、公路的兴建使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思考: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沿河设城的类型: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过河点。
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思考:1.山区和平原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提示:形状、密度等)
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较弯曲。平原地区地形开阔平坦,道路不受限制,非常平直。
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商业网点分布密度、人口、交通)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山区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因为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但由于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所以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平原:交通发达,商业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密度大;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路线稀少,商业网点密度小。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最优: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
市场最优: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练习】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1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的概念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来。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要求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应该将学生分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出现的规律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演说。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山地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课件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xx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四)断层构造地貌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3
课前准备
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学习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xx
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xx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
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
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
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
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xx性。因为人类对xxx、xxx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xxxxxx,并直接破坏xxxxxx。
资源库[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
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
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
表1
工业活动
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大量开采煤炭
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
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
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
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
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
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投影图1。
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类型?什么是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③阅读课本,归纳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
④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
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
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
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
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5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就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5、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息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1、山地的三种类型。
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地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
"火山"部分内容组织。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7-30
地理教学设计15篇07-24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08-10
地理教学设计(15篇)10-05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经典)11-09
高一地理教学反思08-24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5篇06-08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09-09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07-04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