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9 08:12: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秋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思》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思》教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读准诗中多音字的读音。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初步体会诗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理解诗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请一位同学来背一背。(生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师:像这样抒发思乡情感的诗歌我们把它叫作“思乡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它是唐朝诗人张籍写的《秋思》。(板书:秋思)(生齐读诗题)

  师:诗题怎么理解?(生交流)

  师:在秋天里思念家乡,这样的思念应该是悠长的,所以朗读诗题时,可以把秋思这两个字稍微拉长一点,这样就更有味道了,请大家再试一试!(生再次齐读诗题)

  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一)指导读准多音字

  师:嗯,有点味道了。课前已经预习过诗歌,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诗歌)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生评价)

  师指导读准多音字“重”。

  师:“重”在这儿的意思是——那么“意万重”就是——

  (生交流)

  师:没错,“意万重”就是想说的意思很多,这是虚指。你看,根据多音字的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上这样的方法,我们再来读读第四句诗。(生齐读)

  (二)读出节奏

  师:读得正确,也读得流利,不过,朗读古诗还要能够读出节奏来。现代人朗读古诗,常常根据音节或意义来划分节奏。如果按音节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四个节拍。如果按意义来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三个节拍。知道了古诗的朗读节奏,大家就可以选择喜欢的一种练习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展示。

  (生自选节奏练习朗读)

  师:读得真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看能不能听出他是采用第几种节奏来朗读的。(指名朗读)(生齐读)

  三、感知诗意,体会诗情

  (一)感知诗意

  师:听你们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这样读着读着,诗句的意思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请大家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生练习说诗句意思)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生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师:基本上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了。关于诗句的意思,我们先说到这儿。我想,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你们对诗句的理解还会更加到位的'。

  (二)体会诗情

  1、品读“见秋风”

  师:同学们,这首诗只有28个字,却饱含着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愁绪。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这份思乡情感,让他急着给家人写信呢?请大家默读古诗,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读)

  师:读着诗句中的“见秋风”三个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都说风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诗人为什么却说见到秋风了呢?展开想象,此时此刻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吹来,他可能会看到什么?

  指导学生想象,读出“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忧伤和孤独。

  师:都说诗中有画,瞧,你们已经读出画面来了,了不起。通过这样读诗句想画面,我们就会明白秋风看不到,但是秋风带来的萧瑟景象却处处可见。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忧伤,这种孤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声音压低点,努力读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2、品读“意万重”

  师:正是这样的忧伤,正是这样的孤独,使得诗人思绪万千,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师:用诗句中的字眼来说,那就是——(作家书)诗人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可能会想起——(想象张籍的思念)

  师:那他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拿出练习本,任意选择一个写信对象练习写话,帮张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生练习写话,师巡视指导。)引导交流。

  3、品读“说不尽”

  这样的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这说不尽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读“又开封”

  师: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说不尽,使得我们又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起读——(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时候没有邮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往往只能托人捎带。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张籍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又开封”?又把信打开,读着“又开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张籍为什么又开封呢?现在,老师就是行人,你们就是张籍,我想采访一下大家,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师采访学生)

  师:其实我们可能很难理解张籍此时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经历,你会明白他内心的情感。张籍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岁左右,他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起故乡,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师:听了张籍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没回家了,难怪他会这么思念家乡,这么思念亲人。而这样的思念就蕴含在“作家书”中。像这样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我们把它叫作叙事抒情。

  (板书:叙事抒情)体会到诗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愁绪后,如果让我们再来读读张籍的这首诗,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读——(生齐读)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师:背诵《秋思》。其实像这样表达思乡怀亲的诗歌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叙事抒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教学设计2

  一、新课导入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二、解题

  曲:元代新兴的一种体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标题一般由曲牌名和题目构成。相似的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忆江南》(唐﹒白居易)《渔歌子》(唐﹒张志和)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三、朗读指导

  1、生个读

  2、老师指导及示范读(字音、语速、节奏、情感)

  3、生个读(两个)

  4、生齐读

  四、赏景品情

  1、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2、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3、文章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五、课内巩固

  (一)、背诵

  (二)、习题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4、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读写拓展

  改写《天净沙·秋思》

  (一)、改写指导

  1、反复诵读原诗,把握诗意。

  2、把原诗先译成白话文,再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接。

  3、必须展开合理想象。

  4、适当运用口语化语言。

  5、适当补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让内容丰厚起来。

  (二)、范文

  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闷,我骑上了那匹与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游山玩水,也见过不少的灵山秀水,但是我惆怅寂寥的心情并未有多少改变,我眼中见到的是破败、凄惨,黄昏的时候,我与老马来到了一个垂垂老已的大树下。遥想当年,它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条粗粗的藤挂在它身上,已经枯萎了,当初,藤靠着树成长得是多么迅速啊,攀援地多么高,树也因为有了藤的缠绕而美丽异常,可是今天当树老去的时候,这藤也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枯了。在这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唯有黄昏归宿的乌鸦的叫声显出一点生机,但是单调难听。

  告别老树、枯藤、昏鸦,我骑马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一座小桥旁,河中的水哗哗地向前流去,声音是那样的动听,仿佛在唱一首美妙的歌,看到小桥,听到流水,我心有种淡淡的释然,更何况小桥不远处有户人家呢,在这蒙蒙的黄昏中,正从那户人家冒出袅袅的炊烟,我想这户人家今晚一定是幸福温暖的,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享受这宁静的夜晚,那是多么温馨啊,但是,温暖、幸福、温馨是他们的,那么,我的又在哪呢?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冷一次次向我袭来,我只能牵着我那匹老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边,一轮如血的红日正在慢慢西坠,半边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绚丽。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只能发出感叹:断肠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远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紧紧围绕“短文长教”通用方法和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精妙的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问题设计具有指引性。

  但整堂课下来,发现对学情预估过高,教学内容设计超出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堂学生不能主动自如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上跟得较为吃力。

  今后教学应充分把握学情,有的放矢。且在预习上多加于指导,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预习、有效预习。

  《秋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5分钟)

  1、引入新课:今天一起学习《天净沙·秋思》。请先听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2、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3、 “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初读准确朗读这首小令。学生自由朗读。

  2、放录音学生听读,指导学生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指导: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3、再读

  指导: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学生大声朗读。老师巡视纠正点拨。

  4、三读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感受它的意境美

  (1)引导: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组内交流,老师鼓励展示。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2)老师再继续引导:好,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老师小结: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三、合作探究(12分钟)

  1、引导设疑: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

  指导: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

  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学生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四、当堂达标(8分钟)

  1、准确朗读本曲。

  2、准确默写本曲。

  指导:学生先独立默完,之后互批,老师统计过关情况

  教学反思: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教这首小令,我本着“短文长教”的原则,先让学生在熟读原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情感,与选取的秋景中感受令中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然后让他们改写成习作,通过朗读重点训练学生“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训练目的,我先跟学生一块吃透教材本身。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却为世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本小令于短短二十八字中,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在萧瑟苍凉的秋景中,叙述出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身影,读来,不禁令人悲情亦痛,潸然泪下……

  仔细分析全文,可以把它分为两幅:

  第一幅画是由作者精心选取的九个名词、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再读下去,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袅起的炊烟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怎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呢。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抒写了作者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的情感: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古人说“悲落叶于劲秋”,在深秋的风中,马致远将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唏嘘不已。

  也许是初一的孩子涉世未深,学生的当堂改写的小习作不能很好地体现令中那种天涯羁旅漂泊人的孤寂与无奈,但在习作的路上,他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今后教学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引导他们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秋思》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1) 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2) 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3) 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 ”画出),并用“( )”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2)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

  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 (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 ”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 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 ”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刘禹锡的《秋词》作比较。(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强求说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从以下三方面比较1体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现手法不同

  2、填空

  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脑海里浮现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 ”。

  《秋思》教学设计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生:自由读诗。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来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生:读诗。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讲解字音)生再读。

  师:很好。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起。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师: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准备起。

  现在老师想调换一下,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半句,敢吗?好准备起。

  师:真不错。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读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词语的意思。

  生:2.我知道这是诗的意思。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师: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乡情呢?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上还有个典故呢。晋代张翰(点击课件出示诗句)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翰是张籍的同乡,他宁愿弃官而回家。而张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

  生:交流张籍资料。(课件出示)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

  生:写家书。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课件出示诗句)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换个词吗?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

  (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师: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点击课件呈现)读诗。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五、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有吗?

  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我看同学们手中还有很多思乡的古诗,课后咱们班来办个思乡的古诗大会好吗?

  师:老师这里也有思乡诗句。(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师:这思乡怀亲从唐至清源源流传,他流呀流,流进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心中,请看课件出示:余光中《乡愁》)(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张籍的乡愁是思念家中的亲人,那余光中的乡愁又是什么呢?

  (比较乡愁,提升爱国情怀)

  六、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

  《秋思》教学反思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应怎么教,古诗教学应把握什么?应带给学生什么?

  我个人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和学生一起在读中感悟诗情。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整体的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二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师生配合读,读出这首诗特有的忧伤。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老师的引读、看意境读、想像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乡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风是无形的,看不见但作者却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诗人的“意万重”是诗的重点。当学生感受到张翰能弃官而回,而诗人却只能通过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于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我让学生交流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这样诗中“意万重”学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课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见秋风”“意万重”是联想,听诵读想象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配乐想象家书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发下,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说话写话的训练就水到渠成。

  三、指导学生在写中深化诗情。

  在《秋思》一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此时我说:“这瑟瑟的秋思,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遐想翩翩,我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学生纷纷拿起了笔,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在“写”当中得到了释放。

  互文印证也是我这节课采用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愁后,当捎信人带走了信时,我及时挑疑: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它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我及时把学生引入孟郊的《归信吟》:书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让学生再一次走进了张籍的心中。接着我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乡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最后把学生带进来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在凄婉的音乐背景下,听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把乡愁提升到爱国情愁中。

  课前的设想只是我的一个理想课堂,一堂课下来,遗憾颇多。如:时间的掌握,诗中的挖掘都还欠火候,与学生的互动还欠缺,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秋思》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秋思》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拓展的`古诗:《归信吟》、《天净沙·秋思》、《秋风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诵读入境

  1、以学过的思乡诗句引出新课。板题,读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懂诗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读古诗,要求读顺。

  3、三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引导学生回顾读懂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展开想象,读通诗心

  (一)品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抓住“见秋风”,通过移情体验,穿插诗人简介,理解诗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万重”,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创设情境,感悟“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

  2、从《归信吟》一诗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又开封”包含的深切思乡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

  1、配乐读,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对张籍《秋思》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情境,背诵诗句。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以《天净沙·秋思》、《秋风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探究思乡诗句的兴趣。

  2、总结升华。

  六、作业( 任选一题)

  1、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搜集思乡的诗词。

  《秋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散曲的有关常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朗读法、评价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画面)一幅清秋图,一曲晚秋月,一阕清秋词,把我们带进万里清秋。请同学们带感情的赏读诗句:(多媒体)

  读得好,读出了秋天的灵动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想到的同学请告诉我。(丰收、萧条、凄凉等)。

  正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简单介绍文体常识)

  一、 朗读:

  1、听朗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2、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试读这首小令。

  3、全体齐读。

  4、指导朗读“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

  5、个别读,读出感情。

  6、师范读。

  三、赏析:

  1、找诗眼。

  一曲小令,一缕情思。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断肠)同学们理解“断肠”是什么意思吗?(师:讲故事让学生理解“断肠”的含义:悲伤痛苦到极点。)

  2、析景物。

  同学们,读完了这首诗歌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概括。(凄凉,萧瑟、悲伤、忧伤等)请你把忧伤的情调读一读。(他读得如何?是否读出了你的感受?)读着读着这秋意就出来了。可是这首曲子当中并没有悲凉、哀伤、伤感的字样啊,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呢?

  (1)赏析哀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以哀景衬哀情)

  秋景可以入画,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诸如香山的红叶,黄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长江的渔家唱晚。为何马致远弃而不用,偏偏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 平常生活中“藤、树、乌鸦”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开心的时候,你会在这些词前面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能举例子吗?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2)赏析乐景: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读时欢快中流露一些哀伤。)

  小结:反衬手法。

  (3)入情入境朗读。

  3、绘画面。

  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萧瑟的秋风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图像,然后再用语言把这些图像描绘出来。

  4、练背诵。

  通过我们的想和说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体会到了马致远创作这首小令的感情呢?

  (1)个人读。

  (2)比赛读。

  (3)全班背诵。

  5、说特色。

  1、大家深情地朗读把老师也带进了那种意境当中去,可见大家已经领悟了这首小令的妙处。那么它妙在什么地方呢?请大家用:它妙就妙在 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多媒体)

  2、前人的评价:

  誉为元“秋思之祖”。 ——周德清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国维

  “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

  小结:一首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的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凄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四、拓展延伸,对比赏析:

  1、《秋词》刘禹锡

  2、《天净沙·秋》白朴

  3、《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

  五、结语、作业。

  马致远用诗歌来表达感情,歌手满文军用歌声来倾诉思念,在这动听的歌声里,同学们,你们可曾有过同样的思念或思绪呢?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呢?用诗、用歌、还是用画?拿起你手中的笔来完成今天的作业。

  《秋思》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诗。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秋思),谁来读?

  (2-3人)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也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2、差不多了吗?(差不多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

  师评: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刚才他把诗中的一个多音字读准了,你听出来是哪一个吗?

  (重)

  为什么这个字读chóng,而不读另一个读音呢,有什么好办法?(查字典)确实,老师把字典上的意思整理在ppt上,现在你能准确判断吗?

  谁还想来读一读?

  师评: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3、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起。

  4、读完后,你知道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诗中的话来说吗?(作家书。)(板书:作家书)

  5、作家书是什么意思?

  (写家书。)

  三、再读故事,品悟诗情。

  1、这首诗的题目是《秋思》,可整首诗中都没有出现一个“思”字,那么作者把这份思念藏在哪句诗里?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秋风看得见吗?

  (看不见)

  (2)看的见的是什么?可以看看插图,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此时的张籍已在洛阳城里漂泊了许多年,这时,诗人看见这瑟瑟秋风会想起谁?

  (父母、妻儿)

  (3)是呀,那么他可能会问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会牵挂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会叮嘱儿子些什么呢?他想告诉家里哪些事情?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交流)

  (4)我们有没有把张籍想说的都写下来?

  (没有)

  (5)你是怎么知道的?

  (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pt出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同学们,想象一下,张籍在写这封信时,会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呢?(苦闷,眉头紧锁??)

  (7)这真是(ppt出示: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一起来读。

  2、张籍的思念还藏在哪句诗里?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ppt出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哪个动作最能表达他的思念?

  (又开封)(板书:又开封)

  你观察到了这个细节。

  (2)这里有一个字与又的意思是一样的?你找到了吗?

  (复)

  (3)你觉得,张籍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开封?

  (因为他担心有些话没有写到)

  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

  (复恐匆匆说不尽)

  所以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谁想补充张籍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开封?

  (怕说不完)

  也就是诗中的——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4)(ppt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抬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猜一猜哪个是行人?(2-3人)

  (左边的是行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是送信的,旁边有一匹马,有包袱)

  (5)的确,古代送信的行人大多是骑马的。行人即将要上马送信,可张籍却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打开信封。这时候,行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我快走了)

  行人都快要走了,可是张籍呢?(ppt出示:行人临发又开封。)你来读。(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还会说什么?想什么?

  (行人很不耐烦)

  行人是如此的不耐烦,而张籍仍旧是——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还可能会?

  (不让张籍拿信)

  行人都不想让张籍拿那封家书了,可张籍还是——

  (行人临发又开封)

  (6)此时此刻,行人带走的仅仅是一封家书吗?还带走了什么?

  (诗人的心)

  张籍仅仅用了“又开封”这样一个细节,就表达出了他对亲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封信随着张籍的'心不停地漂泊着。此时张籍的心情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ppt出示: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7)这首诗呀,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很多人都喜欢这首诗,他们会把诗写好后挂在墙上,也会写在扇面上,看,有人是这样写的,(ppt出示草书《秋思》)谁能把张籍此刻的心情融入到这首诗中来,再来读一读。

  (8)在学习《秋思》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还学习了另一首诗——《归信吟》。(ppt出示两首诗)归信吟,唐,孟郊,起。

  我们来比较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都是思乡的,唐代的,写家书给亲人。)

  老师发现,这两首诗都有细节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又开封,泪洒)

  (9)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却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再读《秋思》。

  四、拓展升华。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老师这里也有思乡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我们只读诗句,不读朝代和作者。宋代王安石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除了王安石,唐代张九龄这样写道(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代杜甫写道(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六、总结。

  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试着来默写这首传世之作吧!

  《秋思》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让我们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枯藤老树。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10种意象)

  7.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动我们心弦的十种意象。(孩子们,让我们闭上双眼,用心去想象这些拨动诗人心弦的十种意象,有枯藤、有老树、昏鸦,有小桥、有流水还有人家,古道上,吹着西风,一匹瘦马夕阳渐渐西沉入山,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的交叠,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引导学生逐句品析上述10种意象有什么特征,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表现出的是静雅、安适、温暖的境界。

  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景和作者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

  古道西风瘦马。

  瘦马古道行走增加孤独悲凉之感;西风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倍添回乡无望之感伤。

  10.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浓烈的思乡之情。

  11.深情的诵读最后两句。

  12.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诗文,要求,读出每一个词的重音。

  请学生谈谈为何要这样处理重音。

  13.老师总结:

  季有春、秋,而选其秋;藤有荣、枯,而选其枯;树有老、幼,而选其老;时有晨、昏,而选其昏;鸟有鸦、鹊,而选其鸦;马有肥、瘦,而选其瘦;风有东、西,而选其西;道有新、古,而选其古;阳有朝、夕,而选其夕。全篇既无“秋”字,也无“思”字。但在静水深流的外表下我们却能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传递出来的强大辐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场。这都归功于诗人苦心孤诣精选出来的10个典型的意象。无需浓墨重彩的大肆渲染,无需动词介词的连接,只需让这些意象叠加出一个一个的镜头,我们便能触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读,析秋篇

  1.对比阅读白朴《天净沙秋》

  体会两手小令同为天净沙,同为写秋,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相同?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相同点:同为昏,同有鸦,同取老树村落

  不同点:马诗暗淡,凄凉白诗色彩绚烂清新

  2.在情感的抒发上是否一致?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也曾想要积极地求取功名,但它未得赏识,可以说,他一生穷困潦倒,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于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写下《天净沙秋思》。

  白朴简介:

  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荐他为官,他对当时的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

  总结:景随情生,情随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化读,绘秋景

  1.这些景物都是我们在秋天里常见的景物,可是它们在诗人的眼中,却这般不同。请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个萧瑟的深秋夕照图勾勒出来吧。(100字左右)

  2.选取10种意象来表达你的忧伤(喜悦)心情,按照《天净沙》的曲调填写一首小令参考场景:在操场上,教室里,回家的路上,乡间小路上,公园里。

  四、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世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六、板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策略】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感情铺陈

  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学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学生展开联想,从月夜想到团圆以及古诗《静夜思》,体会诗人借明月、思故乡,回顾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引入《秋思》。

  二、设疑诵读切入主体

  1、解题入诗:学生读文题,理解含义,引出质疑: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

  2、初读释疑: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诗,汇报的时候,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抓住“重”字进行古诗文的回顾与迁移,丰富学生对于古诗字词的理解与认识。

  3、切入主体:回忆质疑,拨云见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明白这首诗主要是借写家书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三、理清脉络感知全诗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写完家书的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再次细细读文,之后进行反馈,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同时,诗人身世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境,也对深入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起了铺垫作用。

  四、深化体会品读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再次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的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将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都浓缩在这封家书之中,而内心的'矛盾体现在“又开封”这一细节动作上,从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牵挂。

  五、归纳总结比较明晰

  表达方法的介绍与总结。由《静夜思》的借景抒情,引发《秋思》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的疑问。在总结板书,回顾整体的基础上,将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之后出示两篇诗作:高适的《除夕作》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借助学到的知识进行辨析比较,从而深化了对表现手法的认识。

  六、诵读提升感悟升华

  通过多样的、大量地朗读、诵读、背诵,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领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饱满的感情朗诵《秋思》,在学生感情的高潮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对于思乡这一主题有更多的思索。

  【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意万重

  家书────思乡情(叙事抒情)

  说不尽又开封

  张籍秋思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 篇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张籍秋思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第4 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

  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引起对风的兴趣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初步感知,了解诗意

  (一)读准字音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古诗,尽量多读几遍,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读。

  3、节奏地读一读这首诗。

  4、齐读。

  (三)了解诗意

  1、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释,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学生汇报。

  三、探究诗词,体会诗情

  (一)探究“见”

  1、秋风可触却不可见,但伴随着秋风,秋景却处处可寻呀。或许这是一个早晨,又或许这是一个傍晚,作者伫立在瑟瑟的秋风中,他看到什么呢?

  2、诗句过渡:“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3、秋风窗下起,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归来了,他还看到了什么人呢?

  4、创境悟情:

  (1)秋风习习,诗人看见的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望着,望着,诗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乡了。(出示三组诗句)

  (2)自由品读,想像画面。

  (3)读中感悟悲伤。

  在洛阳城里,在这瑟瑟的秋风中,红柑树,白藕花,杨柳见不到的.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在秋风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

  在秋风中,他家人的欢声笑语,乡亲们的把酒言欢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

  (4)再读诗句悟情。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二)探究“意万重”

  1、秋风瑟瑟,吹碎了诗人的心,乡思切切,绞碎了诗人的情!在那个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书以表心声,可正当诗人执笔之际,却迟迟不能下笔,那是为什么

  2、解释“意”。

  3、透过资料,走进张籍的心。

  4、情境创设,朗读中探究“意万重”。

  张籍,你一人孤独在外,纵有千言万语也无处倾诉,此时他乡遇故人,把你想说的一一向我道来吧!(三个学生)

  5、小练笔:写给家人的家书。

  虽然”意万重”,但思乡之情是无法抑制的,走近诗人,只见在昏暗的灯前,纸铺开了,在那秋风轻轻呼唤声中,在那行人阵阵催促声中,张籍,拿起笔,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快快写下来吧!

  (三)探究“又开封”

  1、换位思考:写好的信为什么封了又开,开了又封呢?

  2、读中感悟其说不尽。

  (四)回归全诗,整体朗读。

  四、回应前文,探究写法

  1、自由探究:看似寻常最奇崛”。那这首诗的寻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处?

  2、小结写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为见秋风所以意万重,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又开封,却道出了诗人那无法言喻的思乡情愁。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唤起想象

  1、出孟郊《归信吟》。与秋思交叉朗读。

  2、再读诗句,品味孤独。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秋思》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在读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语言,体会其情味,感悟曲中创设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揣摩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体验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小令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在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创设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体会曲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生平资料、古筝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学生准备: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采用品味、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理解课题

  1、学生用一至两个词语表达对秋天的印象。

  2、温故知新,学生重温与秋有关的古诗词。

  3、导入新课,解题,简介元曲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疏言,感悟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读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2、指名学生朗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读出曲的节奏、韵味。

  3、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诗歌大意。

  4、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大意。

  教师随机提问:对“残霞、轻烟、寒鸦、飞鸿影下”等词的理解。

  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图景用朗诵表达出来。

  三、细读悟象,把握诗境

  1、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朗读第一句中的景物。

  (1)这些景物让你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暗淡、萧瑟、冷清)

  (特别注意:孤、落、残、轻、老、寒六个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鸦”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种凄凉、冷清、孤寂的情感读出来,声音要轻、缓。

  (4)引入一组写秋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悲秋”。

  3、朗读最后两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物又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灿烂的、明朗的、绚丽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读展示出最后两句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选择“青山??黄花”写来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青山绿水:充满生机;白草红叶黄花:色彩艳丽、多变。这些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生命鲜活明亮。表达作者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4、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

  5、两者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一点飞鸿影下。”

  (1)鸿雁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充满活力)

  (2)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

  6、小结,引读。

  (1)小结: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构成,前二句呈现出一片萧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图,鲜明活跃起来。最后,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结束,增添了五彩缤纷的亮丽色泽。

  (2)引读: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读前两句;又是充满活力的——第三句;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最后两句

  四、研读悟意,体察诗蕴

  作者将秋日傍晚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还要考虑到作者写这首散曲时的背景和作者生平这个因素。(渗透“了解背景,知人论诗”的学习诗词方法)

  (1)学生阅读白朴的生平资料。

  (2)本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

  五、诵读顿悟,表达诗情

  朗读全曲,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情感。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渗透吟诵的技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读出诗文的声韵之美。

  六、拓读积累,赏析延情

  (一)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反复朗读,了解诗意;品味语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体会感情;了解背景,知人论诗。

  (二)出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对比阅读

  思考题: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汇报交流

  1、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1)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孤寂、萧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2)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2、配乐引读《天净沙·秋思》想象意境,读出情感。

  3、讨论汇报第二个问题:《天净沙·秋思》与《天净沙·秋》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1)曲牌相同(2)作者朝代相同(3)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景的特点是将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

  (4)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

  不同点:(1)题目不同

  (2)作者不同

  (3)景色也有不同

  (4)表达的情感不同。《天净沙·秋》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天净沙·秋思》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孤寂之情。

  4、配乐诵读两首元曲

  板书设计:

  萧瑟孤寂

  天净沙·秋充满活力美丽秋景

  明朗绚丽

  凄凉之景

  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

  思乡之情

  课外拓展作业:

  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去读懂一首著名的散曲,感受曲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 《小学生必备古诗词93首》《朝天门咏喇叭》(明王磐)

  《秋思》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课时设计:一课时。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

  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

  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

  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引入,见秋生情。

  在咱们国家有一个节日与月亮有关,是(中秋节),同样在唐朝有一个特别喜欢月亮的诗人,曾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也写过《静夜思》,睹一轮明月寄满怀思乡之情。这种方式叫做“借景抒情”。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张籍的《秋思》 。

  1、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幻灯片出示诗歌),看看通过《秋思》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张籍。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听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边跟读古诗读3遍,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复沓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师:是啊,作者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出示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见?)

  生:看不见。师:那作者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他是在骗我们吗?那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大雁往南飞……

  师:是呀,焜黄华叶衰,秋天是衰败的季节,同时又是感伤的季节,落叶归根了,大雁南飞了,而张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秋风中,望着家乡的方向暗然神伤,他也想家了啊。板书:思乡。他会想起家里的`哪些亲人呢?

  生:父母、孩子、妻子……尽管如此思念他们,可张籍却看不到他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张籍:点击出现张籍的资料,指名读。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告诉自己的亲人呢?

  生:写家书。

  师:对,他决定写一封家书。出示幻灯片:看,张籍坐在桌前准备写家书了,可他迟迟没有动笔?他到底在想什么?哪个词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板书:意万重)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形容思绪万千)。

  你来读出他此时的心情吧?(有几点想法)再读(有几十种想法)再读(真是思绪万千啊)齐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啊,他想了很多很多,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说给大家听。

  可以引导一下:对父母说些什么?对孩子说些什么?对妻子说些什么?对兄弟姐妹说些什么?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师: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张籍左思右想,经过反复的琢磨,信终于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出示幻灯片:看,他把信交给了送信的人。谁来读读这两句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谁读懂了这两句?真的假的啊,我想考验一下!大家看,这就是张籍写好的家书。(拿出准备好的信)哪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张籍是怎样寄信的?我就吃点亏,为张籍当一回信使吧!

  师演送信人,生演张籍。

  你为什么把信拆开?(我担心匆忙中写漏了什么)你加点什么吧!同学们,哪个字写出了张籍此时的心情?(板书:恐)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着急):写好了没有呢?快点把信给我,我要赶路。又被张籍拦住了,师:哎哟,张大人,你还有完没完啊?好好好,真服你了!同学们,张大人这样几次拆开信用诗中的话叫做:又开封。对,又表示不止一次。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嗯,听出了一丝担心,不错,读出了诗人的担忧。)全班齐读这两句。张籍这样拆了写,写了拆,写得完吗?是,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也写不完的。

  四、配乐读,深化情感。

  师: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亲情呢!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孟郊曾在《归信吟》中写下这样一句诗,点击课件: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学生齐诗。

  师:魂随信去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瑟瑟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齐读诗。

  师:看到秋风刮起,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作者是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秋风)。

  五、拓展升华。

  1、师:其实,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我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谁来读读?

  2、一片落叶、一阵凉风告诉我们秋天已来到,一封家书向我们诉说了张籍深沉而无奈的切切思乡之情,有这相思之情的又何止张籍啊!而现在在祖国大地上依然有许许多多离乡外出学习、打工等,这当中也会包含我们的亲人,在外的日子也会有对家的彻骨思念,几千里的回家的路艰辛啊!

  六、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你们现在还小,不能完全领会,但是等你们长大了,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浓浓的亲情。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张籍的《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诵这首传世之作吧!全班齐读。

  《秋思》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自然导入)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下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3、评价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

  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情。

  2、组织学生活动:

  ⑴ 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⑵ 小组讨论。

  ⑶ 评价。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四、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过渡语、指导语。

  2、组织学习活动:

  ⑴ 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⑵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五、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课后学习

  完成作业。

  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秋思》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

  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引起对风的兴趣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初步感知,了解诗意

  (一)读准字音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古诗,尽量多读几遍,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读。

  3、节奏地读一读这首诗。

  4、齐读 。

  (三)了解诗意

  1、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释,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学生汇报。

  三、探究诗词,体会诗情

  (一)探究“见”

  1、秋风可触却不可见,但伴随着秋风,秋景却处处可寻呀。或许这是一个早晨,又或许这是一个傍晚,作者伫立在瑟瑟的秋风中,他看到什么呢?

  2、诗句过渡:“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3、秋风窗下起, 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归来了,他还看到了什么人呢?

  4、创境悟情:

  (1)秋风习习,诗人看见的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望着,望着,诗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乡了。(出示三组诗句)

  (2)自由品读,想像画面。

  (3)读中感悟悲伤。

  在洛阳城里,在这瑟瑟的秋风中,红柑树,白藕花,杨柳见不到的.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在秋风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

  在秋风中,他家人的欢声笑语,乡亲们的`把酒言欢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

  (4)再读诗句悟情。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二)探究“意万重”

  1、秋风瑟瑟,吹碎了诗人的心,乡思切切,绞碎了诗人的情!在那个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书以表心声,可正当诗人执笔之际,却迟迟不能下笔,那是为什么

  2、解释“意”。

  3、透过资料,走进张籍的心。

  4、情境创设,朗读中探究“意万重”。

  张籍,你一人孤独在外,纵有千言万语也无处倾诉,此时他乡遇故人,把你想说的一一向我道来吧!(三个学生)

  5、小练笔:写给家人的家书。

  虽然”意万重”,但思乡之情是无法抑制的,走近诗人,只见在昏暗的灯前,纸铺开了,在那秋风轻轻呼唤声中,在那行人阵阵催促声中,张籍,拿起笔,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快快写下来吧!

  (三)探究“又开封”

  1、换位思考:写好的信为什么封了又开,开了又封呢?

  2、读中感悟其说不尽。

  (四)回归全诗,整体朗读。

  四、回应前文,探究写法

  1、自由探究:看似寻常最奇崛”。那这首诗的寻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处?

  2、小结写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为见秋风所以意万重,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又开封,却道出了诗人那无法言喻的思乡情愁。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唤起想象

  1、出孟郊《归信吟》。与秋思交叉朗读。

  2、再读诗句,品味孤独。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秋思》教学设计15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秋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思教学设计03-23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06-30

秋思教学反思04-07

《秋思》教学反思04-29

秋思教学反思06-14

《秋思》教学反思06-13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06-25

张籍秋思教学反思04-0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