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看看东坡快乐人生的真谛。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2分钟,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学生朗读
3、 自己先根据注解翻译课文,了解大意。
三、课文分析:
寻“乐”:
1、 思考: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月色入户)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2、思考:他为何独寻张怀民?
(无与为乐者)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
(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3、思考:(1)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
欣赏美景。
(2)什么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明喻、暗喻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4、思考:(1)看着这样的美景,东坡发了什么感慨?
设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竹柏、月只是美景的象征。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这句话暗写当时世俗醉心于功利的现实,也反映了他宦途失意的苦闷和随缘自适、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的心境。
了解“乌台诗案”: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俸薪,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布置作业:
1、翻译
2、练习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二、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⑴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三、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
⑴ 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⑵ 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⑵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⑴ 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⑵ 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⑴ 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 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⑶ 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 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⑴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于求成、违反事物规律及“做多余事反而不恰当”这两则语言说明的理。
教学难点:能借注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讲解、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给同学们讲讲吗?最好能说出语言给你的启示。
二、朗读课文——奇文共赏
1、自读: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通顺流利,并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2、互读:组织学生协作组内分别轮流朗读,并互相评读尽可能解自读时的.疑难问题并标注互读时产生的新的疑难问题。
3、听读:播放两则语言的录音朗读,要求仔细听读,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读。
三、疏通文意——合作释疑。
1、小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体释疑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指导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画。
通过感知课文,我们对文中的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准确的把握股市的内涵呢?
(自选配音或作画的方式)
第二课时
一、创新设计——提升理解。
续编故事:现在这个农夫懊悔不已,他发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农夫又种禾苗了。这回,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合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看谁的故事编的棒。
交流评价。
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请大家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故事,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本节课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获呢?与同桌交流,并记录下来。
四、积累内化。
1、背诵两则语言。
2、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开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赛。
板书
14古代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画蛇添足
将苗拔高强求速成画完蛇能喝到酒不顾客观实际
结果苗死反而弄糟又为蛇添足没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1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5-1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教学设计方案【精】06-26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6-28
枣儿教学设计方案09-18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6-24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