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深入全息识字,以本课“点、数、清、彩、飘、落、空、问、回、答、方”11个生字为契机,进行辐射性识字,练习全息“点横头”生字书写。
2、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培养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全息识记11个生字,以点带面。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识记生字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具准备:
1、儿童歌曲《小雨沙沙》。
2、多媒体课件。
3、“雨点儿”等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题,显态全息识字。
课件。师描述:两个乌云小娃娃,见面就吵架,轰隆隆,轰隆隆,流出眼泪哗、哗、哗。
1、“字画同源”,汉字演变过程全息。
课件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从小篆----隶书----楷体)师描述。
板书课题:师在田字格中写“雨”字,象形字记忆:“雨”字外面这一横就是乌云。里边的四个点就是可爱的小雨滴。四个小雨滴排得整整齐齐。我们把一个一个可爱的小雨滴叫-----雨点儿(出示词语,读)
2、常用字组合常用词,以点带面归类积累全息。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怎样的雨?
词语积累:雷雨 小雨 大雨 风雨 细雨 阵雨
及时雨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雨过天晴
二、寓识于读,整体感知,随文全息识字
1、师:(下雨的时候,小雨点和大雨点也会说悄悄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读读《雨点儿》这篇课文!不会读的字请拼音帮帮忙。
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3、 强化。
(1)“识用结合”,还原生活全息识字:
看花园图:你看到了什么?(小鸟,小路,花等)
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多少花儿?
(出示词语:数不清)
回归还原生活,全息“数”字: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
生活中处处是我们识字的课堂,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
(2) 字理出发,找朋友横向全息识字
再看图:找出彩虹 。(出示“半空中”,读词语)
声旁全息学习“彩”
菜 彩
( )园 云( )
( ) ( )
(出示词语:云彩)
(3)“ 寓解于境”,图示全息
看图(出示课件)雨点儿离开了云彩妈妈的怀抱,在天空中飘啊飘。落在大地上,这就叫----飘落 (出示词语“飘落)齐读三遍
(出示课件)师:瞧,除了雨点儿能飘落下来,你还看过什么东西是飘落下来的?
(4)“管中窥豹”,部分蕴含整体全息。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东西是靠什么力量飘落下来的?
(它们都是靠风的力量飘落下来。所以飘字的右边是……(风字)
小结:有些字可以从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师:现在我们看看这个“落”,能不能根据这个字的一个部分理解它的意思。
(5)抓住对话识字,还原语境全息。
看课件 。大雨点和小雨点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原来一个在问,一个在答)出示词语
一起来看看“问、回、答、”这三个字,仔细瞧瞧,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师:有口才能问,才能回答,(出示词语:回答)齐读。
(6) 追根溯源,比较识字全息:
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呢?
(一个大“口”里面一个小“口”就是“回”字。口字里面进了一个口,口字里面出了一个口,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门”字里面一个“口”,就读“问”。学问学问。就是说学习要主动,不懂就要---开口问)
师: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吃 喝 哈 等)
分角色读。
师:如果你是雨点儿,你要去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示:地方)
三、指导书写 (点横头书写全息)
指导写“地方”的“方”字。
四、课间轻松一刻。
1、这个“方”写得真漂亮,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雨点儿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雨点儿特别爱唱歌,听。(播放小雨沙沙)(出示歌词)
2、颐养禀性,识字在音乐旋律中多维度全息
师:仔细看一下歌词,有没有哪个字以前不认识的,现在认识了?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唱歌是吧。看来唱歌也能帮助我们识字呢。
五、复习词语,字词相生全息。
雨点儿 数不清 云彩 飘落 问 回答 地方
六、小组合作,复习巩固潜态全息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老师把所有的生字生词都请出来,并且把课文内容变成一首小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读一读这首小诗。
天空中,雨点儿飘,/数不清,有多少。/雨点儿问云彩:/“妈妈,妈妈,我该去哪里?”/云彩回答说:/“孩子,孩子,你看看,/“哪里需要你,你就去那里。”/;
小组读,指生读。
七、总结延伸,新旧互生全息。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数学课本第15页的例3及练习三的4-6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
去哪里春游?(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课件: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不显
示解决问题的办法)(配音:噢!春游啦!)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什么信息?(师可提示: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去哪儿春游?碰到什么问题? )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课伊始,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新理念。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课件显示:春游的场面)
重点突出(租船处有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交流)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除法我们还没学?”
在这里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你真是太棒了,你学会了预习,并应用,老师真佩服你。
(3、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 ,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他们有事儿要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1、第15页的做一做
(呈现一幅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师:图中的小动物在做什么?
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师:“你帮小熊分分看。”
请小朋友帮小熊分筷子,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一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的。
2、练习三的'第4-6题
第4题(课件出示分萝卜的情境图。)
及时抓住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赏识学生,让学生获得高峰体验。
设计帮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可获得什么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香蕉)
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把18个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方法。
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用15个方木块(1)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如: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
2、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六、总结
师: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今天我们用我们上节课学到的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会用到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我们都能很好的解决。
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思维,大胆探究,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课后小结: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春游情境、分筷子、分萝卜、分香蕉的问题编成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掌握数学。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理念,本课的开始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租船问题,先让学生小组探讨如何租船的方法,然后分享交流,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策略多样化。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3、抄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资料。
2、想办法学会课后生字,会读,会组词会记。
3、会读课文,会思考课文后问题。
【教学过程】
一、步骤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介绍黄山 请说说你了解的黄山美景。 创设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所得。
二、检查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鱼+即 口+可 爪+巴 尸+古
大+田 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双木树杈(攀)
一点一回头,一日一日一页树(颤)
4、比较组词
陡──徒 莲──链 峰──锋 辫──瓣
钓──钩 耍──要 装──妆 冒──昌
拢──扰
6、注意区别多音字:似形式多样对字词进行检测。
三、检查初读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书:爬天都峰
2、课文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了解大意
理清顺序
四、理解最后一句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说说:“你们”指的是谁?一“老”一“小”各指谁?“汲取”什么意思?从别人身上,从谁的身上?学着爸爸笑着说说这句话。
引发思考:
1、天都峰是怎么样的?他们一老一小为什么要爬上去?
2、他们一老一小怎么样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领悟结果,再回头再探原因。
五、学习第一段至最后一段 1、探究为什么爬?
⑴ 假日游览黄山。
⑵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领略无限风光。
2、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⑴ 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⑵ 陡: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
读一读想一想天都峰的“险”。
3、探究“我”与老爷爷的心理。(分角色朗读体会描写的句子)
4、 想像老爷爷怎么样攀登的,用“一会儿……一会儿……”“使劲”“竭尽全力”“像……似的……”说话。
5、想像一老一小怎么样用语言互相鼓励。 读出险峻、峭拔,难以攀登,难以上青天的感觉。
为什么互相询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是难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
六、引导思考 对话朗读。说说爬天都峰对在这一老一小是很难的事。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呢?讨论后明白:一是他们个人努力奋斗;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读一读他们相互道谢的话) 让学生明白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谢的原因。
七、总结收获 1、对话描写精彩;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
2、描写天都峰险峻写得好。写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挂”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出来了。为下文爬天都峰准备,突出作者表达的思想:在困难面前,善于与人合作,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习学好对话,让学生明白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爬?发颤! 下不了决心
“您也来爬?” “你也来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还”
谢谢您 谢谢你
汲取
终于 居然
力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1、读全文:
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
⑴ 先自己读。
⑵ 再讨论。
⑶ 汇报:
①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⑴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⑵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题:Unit One Hello
教学重点:制作英文名卡和学唱英语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教师用英语讲述的制作步骤。这就要求教师要讲述与演示同时进行。
教具准备:教师课前准备一个名卡,以及本课时所用的制作名卡所需的彩笔、线绳和硬卡等,并要求学生带来他们的彩笔、线绳和硬纸卡;文具(实物)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一)游戏——抛球
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由教师先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Hello, I’m …,之后由教师将小球随意抛给另一名学生,提示他做自我介绍,以此类推,练习自我介绍和打招呼。
(二)复习Show me your …教师先发指令请全班共同练习,之后可请“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操练。注意此时教师应多给孩子些机会,让他们展示说词水平,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三)再次用抛球游戏,此次重点练习打招呼和文具的表述。
由教师开始,将球抛给谁(Mike)就和谁打招呼说Hello! Mike. 同时说一种文具如pencil ,接到球的学生则找到相应的文具(铅笔),边出示边说 “Yes. Pencil.”。随后由第二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练习。
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教师告诉学生,英语名卡可让我们彼此了解得更快。教师将完整的名卡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讲解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将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
三 趣味操练 (Practice)
(一)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每句话中的第一个动词都是教师要强调的部分,一定要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
让学生用 Hello/Hi , I’m …的句型来展示自己制作好的名卡,对做得好的学生可给与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三)让学生跟录音一起学唱歌曲Hello。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演唱时打出相应的节拍或做些简单的动作。如果学生对书上的歌曲掌握较快较好,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歌曲中的人名该换成其他主人公或学生自己的名字进行演唱。
四 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3部分练习。方法如下:
(一)教师在做活动手册之前,先做一个Show me your (pen…)的活动作铺垫。
(二)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手中的物品
(三)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告诉学生如果图中人物所拿之物与录音相同就画笑脸,不同就画哭脸。
(四)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五)再次播放录音,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五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记忆名字游戏
(一)每一个人在说自己名字之前都要加上和前面说过名字的人打招呼,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忆,尤其是最后一个学生要记下全组或全排学生的名字。
(二)方法
教师先向做在一排的一个学生说 Hi, I’m Ms Wang,接着这位学生说 Hi, Ms Wang. I’m Ann.她/他旁边的学生说 Hi, Ms Wang. Hi, Ann. I’m Ken.以此类推。
板书设计:
Unit 1 Hello
展示学生的名卡
教案点评:
本课时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点,主要是使学生在学完两个课时的知识后轻松一下,在制作英文名卡的基础上学唱英语歌曲"Hello"。复习热身环节的活动对前两个课时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名卡的制作过程需要教师亲自演示、指导,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名卡。扩展性活动设计的记忆名字游戏是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有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设计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摆脱了课时的限制;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设计特色:
抓住重点词语切入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农村小学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自学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词语,以便在课堂上释疑。)
二、课堂导读
(一)、解读课文。
1、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才干的干应读gàn
草把子的把应读bà
调度的调应读diào
擂鼓的擂应读léi
丞相的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开并连接起来?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留到深读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三、深读课文
师问:在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你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从学生的的回答中提炼出妒忌和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板书:周瑜
诸葛亮
妒忌
神机妙算)
课文中从哪件事来体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朗读对话,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吗?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引导学生从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
②、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为难自己吗?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引导学生从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二)、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齐读后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呢?(教师参与讨论,随机点拔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相机板书: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从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等词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从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雾还没有散顺风顺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对天气早有预测。
(3)了解别人。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不能让都督知道,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鲁肃、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
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部分。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2、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画草图的方法,简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让两三名学生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3、拓展作业
①、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
②、抄写新词。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六篇】相关文章: